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人工栽培试验

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人工栽培试验

一、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的人工栽培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袁以凯,付开聪,杨涵雨[1](2021)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现状,为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也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要求,通过样方、样线和访问等调查,以及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栽培及应用等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到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共152科,533属,856种。其中,重点药材有103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22种;发现并认定新种1个。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主要有砂仁、草果和薏苡仁。结论:澜沧县内中药资源物种多样、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应加强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韦婉羚,郭伦发,秦洪波,王新桂,江新能[2](2020)在《广西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采用查阅文献、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阳朔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和鉴定,阳朔县共有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919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于160科527属;其中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70种,栽培重点调查药用植物6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7种,广西重点保护植物8种。(2)对样方调查中发现的57种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出现频率和蕴藏量进行统计,其中60.00%的物种蕴藏量小于100 t,野生重点中药材总蕴藏量11 610.18 t;66.67%的物种出现频率低。可见,阳朔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多,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各物种的出现频率和蕴藏量差异大,很多物种野生资源稀缺,对部分药用植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建议把旅游业与中药种植业相结合,保护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确保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杜丽[3](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邱涛[4](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周佳民,邓晶,宋荣,左小义,田建军,瞿继斌[5](2019)在《湖南武陵山区野生百合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查明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的分布现状,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有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本调查在湖南省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聚集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武陵山区野生百合集中分布在海拔268-667 m溪流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生长较集中;伴生植物主要以石菖蒲、蕨类、苔藓为主;调查结果说明了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种群数量减少及分布范围相对集中萎缩,种群受威胁程度加剧,应加强野生南川百合资源群落的监测研究和保护,对恢复和稳定武陵山区野生百合资源生态平衡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罗运生[6](2019)在《合肥周边地区菖蒲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新形式下园林的需要,发掘出更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营造更加丰富、精彩纷呈的植物景观,需要去开发利用新的植物资源。本文研究菖蒲类植物,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菖蒲类植物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以合肥市城市绿地、花卉市场、合肥市东庐植物园以及六安东石笋景区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对菖蒲类植物的品种资源及园林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收集并汇总菖蒲类植物的相关文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资源潜力、生物学特性、美学功能、人文价值五个方面对菖蒲类植物进行园林应用的综合评价,并因此对菖蒲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前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出菖蒲类植物的品种分布,其次通过实地调查,对合肥市城市绿地、花卉市场、合肥市东庐植物园及六安市东石笋景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合肥市城市绿地内,调查到菖蒲“胧月”、菖蒲、麦冬、金边阔叶山麦冬、香蒲、吉祥草、鸢尾这7种植物的园林应用情况;在花卉市场和合肥市东庐植物园调查到菖蒲“金钱”、菖蒲“虎须”等37种植物资源;在六安市东石笋景区调查到菖蒲、石菖蒲、香蒲等22种野生植物资源。(2)总结出菖蒲类植物的园林配置,其中包括菖蒲类植物应用于盆栽和园林绿化的各种形式。以及相关的菖蒲展览。(3)对中国菖蒲类植物的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整理了中国自新石器时期至现当代的菖蒲类植物应用及文化历史;收集了菖蒲类植物的相关典故与传说;梳理了菖蒲类植物自先秦以来的文学作品;整理了菖蒲类植物历朝历代相关的艺术品;以及菖蒲类植物相关的中药文化以及风俗习惯。(4)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的55种菖蒲类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值对其进行等级排序,其中,观赏价值因子的权重值最高,为0.4494。权重值中花色、抗逆性、叶色、生长状况、生态价值为前5项。在等级评价中,菖蒲“金钱”等13种植物为Ⅰ级,其开发价值高,适合大规模开发利用;麦冬“黑龙”等34种植物为Ⅱ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进行适度开发;翅茎灯心草等8种植物为Ⅲ级,可以小规模开发利用,以点缀城市景观。

覃营[7](2019)在《广西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文中提出通过文献资料整理、野外实地调查、市场访问调查、室内标本鉴定等工作,对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德保县药用植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其生活类型、资源类型、入药部位、药用功效的多样性;掌握了市面常见药用植物概况;完成了县域内国家重点药用植物的调查;统计了德保县国家级、区级保护药用植物,依据IUCN标准对未列入保护范围的珍稀药用植物进行了评估;整理报道了德保县植物新资料;编制了德保县药用植物名录;讨论了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德保县药用植物1542种,隶属213科871属,占比广西药用植物总科数79.78%、总属数60.87%、总种数39.15%;占比全国药用植物总科数78.60%、总属数41.71%、总种数14.49%。药用蕨类植物114种,隶属36科60属,占比德保县药用植物总科数16.90%、总属数6.77%、总种数7.39%;药用裸子植物11种,隶属6科10属,占比德保县药用植物总科数2.82%、总属数1.15%、总种数0.71%;药用被子植物1417种,隶属171科802属,占比德保县药用植物总科数80.28%、总属数92.08%、总种数91.89%。2、德保县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科、优势属现象。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大戟科等,共16科647种,占总科数7.51%、总种数41.96%。优势属有榕属、紫金牛属、铁角蕨属等,共5属69种,占比总属数0.57%、总种数4.47%。3、德保县药用植物根据生活类型分成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草本类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含754种,其余三类分别为:灌木类356种、藤本类235种、乔木类197种。4、德保县栽培药用植物229种,隶属77科186属,占比德保县药用植物总科数36.15%、总属数21.35%、总种数14.85%。根据主要用途划分,观赏类、食用类占主要部分。观赏类116种,隶属56科105属,优势科有大戟科、菊科、棕榈科等6科。食用类89种,隶属37科67属,优势科有葫芦科、蝶形花科、十字花科。药用类较少,主要有越南槐、田七、美丽鸡血藤等。5、德保县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分成全草类、地上部分类、根类、茎类、叶类、花果类及其他类,在使用总频次中分别占比26.37%、0.52%、22.46%、15.79%、18.19%、15.68%、1.00%。由于以全草类、根类为主要药用部位,因此对药用植物有较大损害甚至具有毁灭性。6、德保县药用植物功效类型分成13大类,即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驱虫药、补虚药、收敛药、解表药、消食药、理气药、其他药,分别占总物种数的67.51%、29.64%、27.11%、20.17%、17.44%、15.69%、7.59%、7.20%、3.83%、3.50%、3.50%、2.98%、6.49%。7、德保县市面常见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有22种,隶属17科20属。交易价格主要与当地资源量及市场需求量有关。交易价格较高的有紫萁、美丽鸡血藤、钩状石斛等9种。交易量较大的有长柱十大功劳、越南槐、通光藤等9种。主要销路为广西本地及广东、福建等外省。8、德保县有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87种。31种在样方内,乔木样方中山鸡椒出现频率高,楝、南酸枣出现频率低;灌木样方中金樱子、菰腺忍冬出现频率高,威灵仙、越南槐、西域旌节花出现频率低;草本样方中决明、千里光、大白茅等5种出现频率高,紫萁、虎杖、天门冬等18种出现频率低。56种未在样方内,主要是因为部分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量少、种群分散及在生境上具有专一性和特殊性等。9、德保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71种,隶属19科50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65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0种,广西重点保护植物58种(含兰科植物52种)。根据本次调查数据,结合IUCN标准对德保县其他未列入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进行评估,建议将54种(隶属39科50属)列为德保县重点保护药用植物,其中蕨类植物6种,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47种;评估为濒危(EN)的有4种,易危(VU)的有12种,近危(NT)的有38种。10、德保县发现发表1新物种:燕峒报春苣苔;发现2广西新记录属:鹿角兰属及寄生鳞叶草属;发现4种广西新记录种:台湾鹿角兰、条裂鸢尾兰、果香兰及寄生鳞叶草。

赵云[8](2019)在《广东省揭西县中药资源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资源普查是掌握中药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完成至今近30年,期间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对中药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大,国内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量、质和应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摸清中药资源现状,广东省启动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揭西县作为其中试点县之一,境内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研究、拍照、标本鉴定、业内整理、走访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对揭西县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中药材市场概况,传统中医药民间单验方,以及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揭西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揭西县中药资源普查共完成36个样地,1080个样方的资源普查,采集腊叶标本近400种,经过标本鉴定,统计发现药用植物393种,隶属于120科294属。其中被子植物有356种,裸子植物有4种,蕨类植物有33种。2.揭西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入药部位、功效、药味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根据研究发现,揭西县药用植物以根及根茎类为主,有176种,占药材总数的44.78%;揭西县药用植物以清热类药最多,有194种,占药材总数的49.36%,其次为利水渗湿类92种、活血祛瘀类92种,祛风湿类88种。发现毒性药用植物有约20种。3.根据研究,揭西县共发现4种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和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揭西县主要种植中药材有铺地锦、鱼腥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等;揭西县中药材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中药材大约有66种;在揭西县中医药传统知识研究中,发现当地使用的特色中草药11种。4.揭西县应重点开发特色中药资源和优势品种,如地胆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提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挖掘民间中药方剂和秘方;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黄林[9](2018)在《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粤西北、粤西等县市,石灰岩成片发育,分布面积较大,而且岩溶地貌奇特。通过对广东石灰岩地区34个洞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室内标本鉴定,整理了洞穴维管植物的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维管植物区系组成、特征与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另外,根据IUCN的最新标准,对洞穴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评估,探讨致危原因,提出相关保护对策。最后,运用AHP评价法对洞穴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筛选出适合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的植物种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共记录了洞穴维管植物83科、176属、324种(含亚种和变种,以下同),其中蕨类植物14科25属74种;种子植物69科151属250种,无裸子植物。2.蕨类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都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蕨类植物占优势的科有凤尾蕨科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所含种类占洞穴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8%,科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优势属包括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m、贯众属Cyrtomium,所含种数占蕨类植物总种数的59.46%。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占除世界分布属的94.74%。3.种子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也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比例较高的科有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桑科Mo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地理成分以热带科为主,共有42科,占除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98.37%。优势属有榕属Ficus、唇柱苣苔属Chirita、茄属Solanum、冷水花属Pilea、楼梯草属Elatostema、栝楼属Trichosanthes,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共有104属,占洞穴种子植物除世界分布总属数的76.47%。4.与广西岩溶洞穴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在科和属水平上,相似程度较高,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是85.71%和64%。而在种间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为25.68%。在种子植物方面,2省区在科(82.61%)、属(94.70%)、种(69.60%)间都表现较强的相似性。5.共记录到珍稀濒危植物2种,隶属于2科2属,其中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按照IUCN对濒危物种的标准进行评估,建议将直蕊唇柱苣苔Chirita orthandra、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大桥虎耳草Saxifraga daqiaoensis和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列入国家野生保护植物名录。最后分析了洞穴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6.在本次调查所统计的洞穴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有252种,隶属于80科157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21属47种,占总种数的18.65%;被子植物67科、136属、205种,占总种数的81.35%,以寡种科(属)和单种科(属)为主。在科级水平层面,以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和荨麻科Urticaceae植物种类最丰富,共有39种,占总种数的15.47%,在属级水平层面,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共有152属,包含220种,占总种数的87.13%;其中优势属有铁线蕨属、唇柱苣苔属、凤尾蕨属、卷柏属。按植物的生活型将洞穴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观赏蕨类(47种)、观赏乔木类(26种)、观赏灌木类(26种)、观赏草本类(104种)、观赏藤本类(49种)5大类。其中,观赏草本和观赏藤本占绝对优势,是组成洞穴观赏植物的主体。分别占总种数的41.27%、19.44%。其次是观赏蕨类,占总种数的18.65%。按园林用途将洞穴植物资源划分为8大类,庭荫树(22种)、地被类(25种)、草本花卉类(85种)、花篱绿篱类(28种)、花坛花境类(37种)、庭院绿化类(21种)、垂直绿化植物类(42种)、室内观赏植物类(7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73%、9.92%、33.73%、11.11%、14.68%、8.33%、16.67%、28.57%。其中以草本花卉类和室内观赏植物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2.3%。根据实际野外调查结合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44种适合做垂直绿化的植物和63种适合做室内观叶植物的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植物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按得分高低排序,得出优先开发垂直绿化的植物有绿叶地锦、绞股蓝、宽药青藤、中华青牛胆、三叶崖爬藤、千金藤、乌蔹莓、华南毛蕨、薜荔、野葛等;优先开发的室内观赏植物包括长毛唇柱苣苔、大桥虎耳草、癞叶秋海棠、裂叶秋海棠、紫背天葵、假烟叶唇柱苣苔、银叶报春苣苔、长叶铁角蕨、磨芋等

阙灵[10](2018)在《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也是药用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中药资源正急剧减少,许多珍稀药用植物濒临灭绝,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遭遇空前危机,开展中药资源保护评估已迫在眉睫。迁地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s),是指将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种子库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方式(www.iucn.org),是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我国已从多个方面陆续开展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工作,但仍存在保护物种数量不明(保护了多少药用植物,还有多少没有保护)、保护重点不突出、保护理论和评估方法缺乏、保护效率低和缺乏全国统一性规划等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收集了全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数据,并构建了相应的数据库,为迁地保护评估奠定数据基础。采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评估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性的方法,并系统的评估了数据库收载的13 777种药用植物,制定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采用生物多样性热点和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优先保护物种的分布和海拔,开展了药用植物园的布局研究。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数据库。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本研究收集了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和地区的31个植物园的迁地保护植物名录(含3万多条植物迁地保护信息);整理了 73本中国近现代有拉丁名记载的本草典籍,共6万多条中药资源信息。采用Catalogue of life(简称COL)校准收集到的植物拉丁名,并构建了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和受威胁数据库,含13 777种药用植物、16 351种迁地栽培植物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下简称《红色名录》)中的3万多种植物,为保护现状分析研究奠定基础。依据数据库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已经迁地保护了 6 949种药用植物,隶属于276科,1 936属,共占全部药用植物的50%;其中受威胁物种的药用植物1 280种(占受威胁物种的20%),其中有迁地栽培的占60%;中国特有药用植物3 988种(占中国特有种的23%),迁地栽培了 53%。表明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还存在需多不足。(2)总结并借鉴国际上植物受威胁和优先保护评估的方法,构建了专用于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优先权的评估方法(简称:优先保护评估法)。该方法采用层级分析的逻辑框架,从药用植物现有迁地保护指数(C)和药用植物保护需求指数(S)两个方面确定物种的迁地保护优先系数(A),其中,迁地保护指数((C)包括科植保护程度(X1)和药植保护程度(X2);保护需求指数(S)包括物种受威胁指数(X3)、价值指数(X4)和急切保护系数(X5)。上述5个指标具有代表性强、数据易获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以人参等10种药材为评估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指标灵敏度、数据获取容易程度、批量评估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适用于评估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重点。(3)用优先保护评估法系统地评估了 13 777种药用植物,将药用植物分为6个优先保护等级。其中Ⅰ级的优先级别最高有374种;Ⅱ级有1 290种;Ⅲ级有3 260种,ⅣV级有3 911种;优先级别最低的等级为VⅥ级,其次是V级,分别为1185种和3 757种。研究分析各等级种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发现目前仅有36%的药用植物的当前保护力度达到了物种的实际保护需求;约12%的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级别高,急需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由此,我们制定了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含药用植物1 664种(见附表2),建议将这个名录作为将来迁地保护工作的重点。(4)运用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知识和方法开展了药用植物园适宜位置的研究,提出了 8个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区域。依据中国植物志提取并分析了优先保护物种的地域分布、海拔,结果表明我国优先保护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其次是新疆北部、西藏南部和华中地区;优先保护药用植物分布的最适海拔在1 000米~3 000米。建议优先在海拔落差较大的地域或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建立新的国家级药用植物园。8个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区域为新疆北部、内蒙东北部、山西东部、陕西和甘肃的南部、湖北和重庆交界处、云贵川交界处、湖南和两广交界处以及浙江和福建东部(武夷山区)。(5)以茯苓为案例研究了中药资源迁地保护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采用实地调研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cost-benefit analysis,CBA),研究了茯苳从种质资源迀地保护到商品流通的过程以及各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和收益率。结果显示,保存并生产茯苓菌种的成本收益率高达233%。表明中药资源迁地保护与结合相关产业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家应大力支持中药资源的迁地保护,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药资源保护行动中。依据以上调查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政策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的中药资源迁地保护,充分认识迁地保护对中药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构建全国中药资源的迁地保护体系,将保护、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加强国内外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保护效率。四是统筹规划国家药用植物园的布局,收储优先保护药用植物。五是拓展中药资源资金筹集渠道,评估迁地保护成效,从而提高迁地保护的效率。

二、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的人工栽培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的人工栽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1.1 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1.2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普遍调查
    1.3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1.4 中药材市场调查
    1.5 传统知识调查
    1.6 内业整理
2 调查结果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2.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
    2.3 中药材市场调查
    2.4 传统知识调查及拉祜药用习惯分析
3 讨论
    3.1 澜沧县植物蕴藏丰富,珍稀物种急需保护
    3.2 中药材市场管理和种植产业急需合理规划和发展
    3.3 拉祜族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2)广西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方法
        1.2.1 样线调查
        1.2.2 样方调查
        1.2.3 查阅文献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朔县样地分布
    2.2 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现状
        2.2.1 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
        2.2.2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地域分布特点
        2.2.3 阳朔县重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2.3 阳朔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出现频率和蕴藏量
        2.3.1 阳朔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出现频率分析
        2.3.2 阳朔县野生重点中药材蕴藏量分析
        2.3.3不同代表区域重点中药材蕴藏量分析
    2.4 阳朔县重点中药材功效分析
3 讨论
    3.1 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但蕴藏量不大
    3.2 阳朔县草本重点药用植物占主导地位,入药部位以根及根茎类为主
    3.3 阳朔县重点中药材功效多样,以清热药为主
    3.4 阳朔县珍稀濒危植物多,环境保护较完好
    3.5 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建议
        3.5.1 野生药材备受青睐、过度采集导致许多名贵药材物种难觅踪影、濒临灭绝
        3.5.2“毁林种果”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变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受威胁
        3.5.3 阳朔县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一) 产地考证
        (二) 基原考证
    三、乌头之毒
        (一) 毒性源流
        (二) 中毒机制
        (三) 中毒表现
        (四) 中毒解救
        (五) 使用禁忌
        (六) 配伍禁忌
        (七) 炮制减毒
        (八) 配伍减毒
    四、乌头性效
        (一) 性味归经
        (二) 功效主治
        (三) 性效特点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一) 药材品质
        (二) 用量
        (三) 用法
        (四) 剂型
        (五) 配伍
        (六) 煎煮时间
        (七) 病证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 数据挖掘技术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 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二) 给药途径分析
        (三) 炮制分析
        (四) 剂型分析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六) 量效关系研究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一) 毒效一体
        (二) 毒效两面性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炮制
        (二) 剂型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四) 用量
        (五) 给药途径
        (六) 配伍方法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一) 痹证
        (二) 痛症
        (三) 寒痛证
        (四) 风寒湿证
        (五) 中风病
        (六) 疮疡病类
        (七) 虚寒证
        (八) 热毒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讨论与结论
    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藏区概况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藏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湖南武陵山区野生百合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调查时间
    2.2 样地设置
    2.3 调查指标
    2.4 引种栽培评价
3 结果
    3.1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3.1.1 物种鉴定
        3.1.2 百合植物学特性
    3.2 野生百合分布特点及种群密度
    3.3 野生百合的生境特征分析
    3.4 伴生植物群落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4.1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4.2 南川百合种质资源现状
    4.3 南川百合的伴生植物群落特征
    4.4 野生南川百合资源的保护利用

(6)合肥周边地区菖蒲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菖蒲类植物及其定义
    1.2 菖蒲类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成分的研究
        1.2.2 药理药性的研究
        1.2.3 植物修复方面的研究
        1.2.4 系统分类的研究
        1.2.5 菖蒲文化的研究
        1.2.6 植物景观价值评价的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菖蒲类植物品种资源及实地调查
    3.1 调查时间和地点选择
    3.2 对合肥市菖蒲类植物资源的调查
        3.2.1 合肥市自然地理概况
        3.2.2 对合肥市公园绿地调查结果
        3.2.3 对合肥市花卉市场调查结果
        3.2.4 对合肥市东庐植物园调查结果
    3.3 合肥周围野生菖蒲类植物资源调查
        3.3.1 六安市自然概况
        3.3.2 调查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菖蒲类植物的园林应用
    4.1 园林配置
        4.1.1 应用于盆栽
        4.1.2 应用于园林绿化
    4.2 菖蒲展览
第五章 菖蒲植物文化探析
    5.1 菖蒲类植物文化形成与发展
        5.1.1 远古时期——菖蒲类文化溯源
        5.1.2 先秦时期——菖蒲类文化萌芽
        5.1.3 唐宋代——菖蒲类文化开始繁荣
        5.1.4 明清时期——菖蒲类文化的传承发展阶段
        5.1.5 近现代——菖蒲类文化的提升阶段
    5.2 菖蒲类植物相关的典故与民间传说
        5.2.1 菖蒲类的典故
        5.2.2 菖蒲类的民间传说
    5.3 与菖蒲类植物的相关的诗词文化
        5.3.1 菖蒲类与求仙
        5.3.2 菖蒲叶
        5.3.3 菖蒲花
        5.3.4 菖蒲类与端午
        5.3.5 菖蒲类与归隐
    5.4 与菖蒲类植物的相关的艺术
        5.4.1 菖蒲类与绘画艺术
        5.4.2 菖蒲类与盆景艺术
        5.4.3 菖蒲类与工艺品艺术
    5.5 菖蒲类植物的中药文化
    5.6 与菖蒲植物的相关的风俗习惯
第六章 菖蒲的景观价值评价
    6.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6.2 层次分析法
        6.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6.2.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6.3 园林应用评价
        6.3.1 菖蒲类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品种选择
        6.3.2 构建菖蒲类植物评价体系
        6.3.3 构建菖蒲类植物评价体系
        6.3.4 菖蒲植物评分标准及评价得分
        6.3.5 菖蒲植物综合评价排序等级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广西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3 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4 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德保县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类型
    2.2 社会经济
第三章 调查目的与内容、方法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3.2 调查方法
        3.2.1 文献资料整理
        3.2.2 野外实地调查
        3.2.3 访问调查
        3.2.4 室内整理
第四章 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特征
    4.1 德保县药用植物多样性
        4.1.1 德保县药用植物科的组成特点
        4.1.2 德保县药用植物属的组成特点
    4.2 德保县药用植物生活类型组成
    4.3 德保县栽培药用植物多样性分析
    4.4 德保县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多样性分析
    4.5 德保县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4.6 德保县市面常见药用植物
第五章 德保县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5.1 调查方法
        5.1.1 资源调查
        5.1.2 样地调查
    5.2 调查结果
    5.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德保县珍稀药用植物多样性
    6.1 德保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6.2 建议列入德保县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名录的珍稀物种
第七章 德保县植物新资料
    7.1 新物种
    7.2 新记录属
    7.3 新记录种
第八章 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8.1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2 发展对策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德保县药用植物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论文
致谢

(8)广东省揭西县中药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现状
        1.2.1 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
        1.2.2 国外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2.3 我国中药资源现状
    1.3 道地药材的特征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揭西县野外中药资源普查
    2.1 普查区域自然状况
    2.2 普查内容
        2.2.1 揭西县中药资源野外调查分析
        2.2.2 揭西县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
        2.2.3 揭西县药用植物走访调查研究及传统中医药知识研究
    2.3 普查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技术准备
        2.3.2 野外实地研究
        2.3.3 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
        2.3.4 走访调查研究
        2.3.5 技术路线
        2.3.6 揭西县药用植物资源应用发展建议
第3章 揭西县中药资源统计分析
    3.1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及分析
        3.1.1 揭西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3.1.2 揭西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
        3.1.3 揭西县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3.1.4 揭西县野外毒性药用植物种类
    3.2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查研究及分析
    3.3 中药材市场流通调查研究及分析
        3.3.1 揭西县中药材市场上主要流通种类
        3.3.2 揭西县制药企业药材流通情况
        3.3.3 揭西县传统中医药情况
    3.4 中药材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及分析
        3.4.1 揭西县药材的主要利用情况
        3.4.2 揭西县药材利用现状分析
    3.5 中药资源普查发现的问题
        3.5.1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5.2 中药种植技术落后
        3.5.3 药用植物资源信息不畅
        3.5.4 传统中医药知识得不到传承和发扬
第4章 揭西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4.1 揭西县中药资源特色和优势品种的开发应用
    4.2 揭西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4.3 传统民间中药方剂的发展和民间秘方的挖掘
    4.4 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揭西县野外药用植物名录

(9)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洞穴生物研究现状
        1.2.2 洞穴植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1.2.3 洞穴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1.2.4 洞穴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现状
        1.2.5 洞穴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
        1.2.6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名录的编写
        2.2.2 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2.2.3 植物濒危情况分析
        2.2.4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的分析与评价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
        2.3.2 野外调查
        2.3.3 室内标本整理与鉴定
        2.3.4 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2.3.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2.3.6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利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洞穴统计
    3.2 洞穴维管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3.2.1 蕨类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3.2.2 种子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3.2.3 广东与广西石灰岩洞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3.3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3.3.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分析
        3.3.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分类分析
        3.3.3 园林用途分类分析
        3.3.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3.4 洞穴植物保护与利用分析
        3.4.1 珍稀濒危物种的组成与分布
        3.4.2 建议列入保护植物名单
        3.4.3 洞穴植物资源目前面临的威胁与解决对策
4 讨论
    4.1 洞穴植物区系特征
    4.2 洞穴植物多样性保护
    4.3 野生观赏植物分析与评价
5 结论
    5.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5.2 广东石灰岩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
    5.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二 :部分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植物图片

(10)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概念界定
        1.2.2 我国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现状
        1.2.3 物种优先保护评估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中药资源保护现状
        2.1.1 中药资源的使用情况
        2.1.2 中药资源的消耗情况
        2.1.3 中药资源保护情况调查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获取
    2.3 中国药用植物多样性分析
        2.3.1 药用植物的分类
        2.3.2 药用植物的用药广泛程度
        2.3.3 药用植物受威胁情况
    2.4 迁地保护现状分析
        2.4.1 中国迁地保护植物的科属信息
        2.4.2 迁地保护各园中药用植物的数量及比例
        2.4.3 受威胁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情况
        2.4.4 中国特有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情况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结果
        2.5.2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性评估方法研究
    3.1 药用植物优先保护评估的方法学基础
        3.1.1 决策矩阵的整体逻辑
        3.1.2 层次分析法的逻辑和指标
    3.2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的基本理论
        3.2.1 评估对象和适用范围
        3.2.2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3.2.3 逻辑框架
    3.3 建立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指标体系
        3.3.1 赋值
        3.3.2 标准化处理
        3.3.3 权重向量
    3.4 优先等级设定及实证分析
        3.4.1 优先等级的划分依据
        3.4.2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等级的实证研究
    3.5 讨论
        3.5.1 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力度
        3.5.2 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优先等级
        3.5.3 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3.5.4 评价指标准确性的探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等级的评估
    4.1 评估对象和数据来源
    4.2 迁地保护优先物种评估方法
    4.3 评估结果与分析
        4.3.1 Ⅰ级优先保护物种
        4.3.2 Ⅱ级优先保护物种
        4.3.3 Ⅲ级优先保护物种
        4.3.4 Ⅳ级优先保护物种
        4.3.5 优先等级低的物种
        4.3.6 迁地保护热点物种
    4.4 评估结果检验
        4.4.1 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的优先等级
        4.4.2 CITES保护药用植物等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用植物园的战略布局研究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5.1.1 确定优先保护药用植物热点区域的方法
        5.1.2 确定优先保护药用植物分布最适海拔的方法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
        5.3.1 优先保护药用植物热点区域
        5.3.2 迁地保护最适海拔范围
    5.4 讨论
        5.4.1 优先保护区域与我国植物园分布的比较
        5.4.2 药用植物园应建在山坡地段
        5.4.3 药用植物园应与我国的名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切合
        5.4.4 建设药用植物园需要城市具备一定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基础
        5.4.5 建设药用植物园需考虑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的效益
        5.4.6 充分考虑特殊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成本-效益研究(以茯苓为例)
    6.1 研究背景
        6.1.1 研究对象
        6.1.2 理论基础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
        6.2.1 评价方法
        6.2.2 数据获取
    6.3 茯苓种质资源保护、生产和流通过程
    6.4 成本-收益分析
        6.4.1 茯苓保护和生产成本
        6.4.2 茯苓种质资源保护和生产的收益
        6.4.3 茯苓资源保护与生产的成本收益率
        6.4.4 茯苓资源价值链的延伸
    6.5 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政策建议
    7.1 加强全国药用生物资源迁地保护的总体建议
        7.1.1 充分认识加强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7.1.2 构建全国中药资源迁地保护体系
        7.1.3 制定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计划
        7.1.4 提高公众对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意识
    7.2 针对药用植物园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7.2.1 强化药用植物园的主要职能
        7.2.2 改革药用植物园的管理和资金投入方式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中药资源按产量和市场需求情况的排名
附录2: Ⅰ级、Ⅱ级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及其分布信息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宄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的人工栽培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J]. 袁以凯,付开聪,杨涵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10)
  • [2]广西阳朔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韦婉羚,郭伦发,秦洪波,王新桂,江新能. 热带作物学报, 2020(12)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5]湖南武陵山区野生百合群落特征研究[J]. 周佳民,邓晶,宋荣,左小义,田建军,瞿继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06)
  • [6]合肥周边地区菖蒲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D]. 罗运生.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广西德保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D]. 覃营.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广东省揭西县中药资源调查研究[D]. 赵云. 南昌大学, 2019(02)
  • [9]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D]. 黄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D]. 阙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标签:;  ;  ;  ;  

野生药用植物石菖蒲人工栽培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