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一、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汤洋[1](2021)在《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上肢体感诱发电位(Upper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USEP)在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3例颅脑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USEP检测,并使用改良版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量表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结果:入组的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CRS-R评分增高,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USEP主波N20波幅与治疗前相比增高,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缩短,其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20波幅和CRS-R听觉、视觉、总分、诊断之间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N20潜伏期与CRS-R总分、诊断及各子项目无相关关系(P>0.05);治疗后N20波幅与CRS-R视觉、运动、交流、总分、诊断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N20潜伏期与CRS-R视觉、运动、交流、总分、诊断之间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治疗前后N20潜伏期变化量与CRS-R视觉、运动、交流、总分、诊断变化之间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N20波幅变化量与CRS-R视觉、运动、交流、总分、诊断变化之间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且在CRS-R视觉、运动、总分、诊断层面波幅比潜伏期相关性更高。结论:体感诱发电位评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和促醒疗效且其主波N20波幅越高,潜伏期越短,患者意识水平越好。动态评估USEP主波N20变化可见波幅增加量越大,潜伏期缩短量越多,患者意识恢复程度越高,同时N20波幅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比潜伏期更高。在此试验中发现单次评定中N20与CRS-R听觉、视觉、运动、交流部分呈显着相关性。

赵宏伟[2](2021)在《ASSRs,P50,MMN在评估失眠患者输入,预估,整合能力方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焦虑、抑郁可导致记忆、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或执行功能异常,在失眠症患者中经常出现。ERP作为一种有效的脑电图技术已被应用于皮层信息处理的研究;在ERPs中,MMN、ASSRs、P50可能是焦虑、抑郁的有效检测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将MMN、ASSRs、P50结合研究皮层的抑制和习惯化特性,探索失眠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最终本研究纳入PI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30例,严格执行纳入标准或排除标准。使用PSG记录睡眠和睡眠效率、觉醒指数、总的睡眠时间、各睡眠阶段百分比和心率,作为PSG的客观参数。MMN、ASSRs、P50按国际10-20系统记录,选取不同脑区成分记录,如FZ、CZ、PZ、T7、T8等的波幅、潜伏期进行分析。分析PSG客观参数和一般临床资料:如、焦虑抑郁程度、病程、性别、受教育年限等与MMN、ASSRs、P50在各脑区的波幅和潜伏期之间的关系。统计学相关性分析选取未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结果:1.PI组与NC组在年龄、性别、BMI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比NC组相比,PI组有明显的抑郁倾向。2.PI组在T7、Pz的ASSRs潜伏期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无论是20Hz还是40Hz,在T7女性比男性潜伏期明显延长,在Pz男性比女性潜伏期明显延长。3.PI组在Pz的P50振幅门控抑制比(S2/S1)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门控抑制比率小。4.PI组,在T7,20Hz ASSRs潜伏期与BMI、睡眠效率、觉醒指数、总睡眠时间、N1%、心率成负相关;40Hz ASSRs振幅与觉醒指数、N1%成正相关,与心率成负相关。在F3,40Hz ASSRs潜伏期与抑郁程度、睡眠潜伏期、REM%成负相关;40Hz ASSRs振幅与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N3%成正相关。5.PI组,在T7的P50S2/S1潜伏期与觉醒指数、N1%成正相关,S1潜伏期与觉醒指数成正相关,S2/S1振幅与REM成正相关。位于TP7的S1潜伏期与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期正相关。位于P3的S2振幅、S2/S1振幅分别与觉醒指数、N1%、心率相关。右侧颞叶TP8的P50S1潜伏期与BMI负相关,S1波幅与心率相关,S2/S1波幅与REM相关。位于P4的S1和S2/S1潜伏期与受教育程度相关。位于额叶的FPz、FP2的S1潜伏期和FP2、F4的S2/S1潜伏期与抑郁程度成正相关。6.与NC组相比,PI组的MMN潜伏期明显延长。并且,Fz、Cz、Pz等中线部位的MMN潜伏期与抑郁程度显着正相关。7.PI组,位于FPz、Cz、Pz部位的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MMN振幅。8.Pi组在Fz的MMN振幅分别与BMI、睡眠效率、N1%成正相关;Cz的MMN振幅与BMI、N1%、N3%成正相关;Pz的MMN振幅与BMI、睡眠效率、N3%成正相关;位于右侧颞叶的T8、TP8的MMN潜伏期与N1%、N2%成正相关。结论:1.ASSRs、P50、MMN可以作为检测PI患者认知障碍的电生理指标;可以多维度的检测PI患者的不同认知障碍。2.ASSRs反应信息的整合功能,可作为评价PI患者信息输入、整合的指标,也可作为评价PI患者情绪缺陷的指标。3.P50反应对外界信息的滤过功能,可作为PI患者对外界环境抗干扰能力的评定,也可作为PI患者情绪缺陷的评价指标。4.MMN反应信息的匹配、处理功能,可作为PI患者认知功能评价的稳定指标。

管宏宇[3](2020)在《基于脑电的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作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利于保障人员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室内环境包含声、光、热等多个因素,但针对建筑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手段以主观问卷为主,缺少生理参数的支持。复合因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不是各单因素作用的简单叠加,也不能依据单一因素的作用结果预测。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综合舒适度的交互作用规律。基于此,本文从工学、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作用规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主观评价和生理参数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双因素(热+光、热+声、声+光)复合环境到声+光+热三因素环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热+光复合环境下,色温影响热感觉,在近热舒适区,光舒适不受温度的影响;热+声复合环境下,热舒适受声环境的影响,乐音可以改善人员满意度;声+光复合环境下,声环境对光舒适有显着影响,但不影响光感觉,光环境对声舒适无显着影响;声+光+热复合环境下,温度、照度、色温、声压级、声音种类对人体综合舒适度影响效应不同,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各影响因素效应量排序:声压级>温度>声音种类>照度>色温。然后,在总结人体声感觉、光感觉、热感觉生理反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使用脑电技术研究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结合脑电与人体生理、心理的关系,总结了脑电技术用于声、光、热复合环境下人体舒适度机理研究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而后,在典型舒适和不舒适环境的基础上,使用自发脑电技术研究了不同综合舒适度环境对脑电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环境对大脑皮层活动有显着影响。与不舒适环境相比,舒适环境下顶叶(P3,P4)脑电总能量更小,额叶(Fp1,Fp2)的Theta频段能量占比更高。舒适状态下,大脑处于低能耗状态,从能耗角度解释了不同环境对人体综合舒适度的影响机理,证明脑电可作为客观描述人体综合舒适度的生理参数。最后,在典型舒适和不舒适环境的基础上,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了不同综合舒适度环境对人员心理影响。结果表明室内环境可以对人员产生心理效应,不同综合舒适度环境下,情绪图片诱发的情绪唤起不同,不舒适环境下人员更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人体主观感受。本文研究成果对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人员满意度及完善相关的综合舒适度标准均具有重要意义。

罗方亮,程龙龙,贾富全,刘技辉[4](2020)在《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了听觉诱发电位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听觉脑干诱发反应不受被试者精神状态影响,是目前法医学鉴定中应用最广的客观评估听力的方法,但其受限低中频的听力评估受到限制,而听觉中潜伏期诱发反应可用于低频听力的评估;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颅顶慢反应具有很好的频率特异性,但其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是评估听觉认知功能的电生理指标,在法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不同的听觉诱发电位具有不同的电生理学特征,如何通过优化、组合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听觉功能的客观评定,是法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余少华[5](2019)在《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失匹配负波及听觉稳态与患者预后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量化的评估方法。方法:1、失匹配负波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失匹配负波检测,并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每个患者至少做一次检测。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行电话随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预后。利用完成第一次失匹配负波检测的患者的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变量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利用完成两次失匹配负波的患者数据,前后做差取绝对值,除以第一次检测的数据,得到数据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与预后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2、听觉稳态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听觉稳态的检测,并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每个患者至少做一次检测。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行电话随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预后。利用完成第一次听觉稳态检测的患者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数据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除是否使用呼吸机有统计学意义(P=0.009)、年龄有统计意义(P=0.006),其他如性别、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血管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失匹配负波组中患者组的PZ振幅和CZ振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听觉稳态组中PZ潜伏期变化率与MRs1m呈强负相关、与MRs3m呈中等强度负相关。CZ潜伏期变化率与GCS1m、GCS3m呈强负相关。4、听觉稳态组的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波幅/最高波幅有统计学意义,1秒内波的个数、最高波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患者的年龄、住院期间是否使用呼吸机与患者的预后有关。2、失匹配负波PZ位点、CZ位点的振幅改变可以作为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损伤的指标。3、失匹配负波PZ位点、CZ位点潜伏期变化率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有关。4、听觉稳态的平均波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有改变,但听觉稳态在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彦[6](2018)在《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近年来持续植物状态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医疗资源消耗。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其中,神经电生理调控在近些年获得了飞速发展,脑深部电刺激(DBS)、高颈髓电刺激(c 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治疗手段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成果。在我国,近几年来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神经电生理调控领域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总体来说,c SCS治疗PVS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指征、疗效判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欠缺相关标准及依据,疗效参差不齐。目的:追踪观察并分析c SCS治疗PVS的疗效,明确其有效性。设置病例对照,研究新方法与传统治疗手段疗效上的差别。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脑血流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特征与意识好转的相关性,明确其用于术前疗效预估、术后疗效判断的价值。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作为高颈髓电刺激术治疗植物人术前评估手段的可行性,希望找到一条相对可靠的评估手术预期效果的指标,以便更合理地选择手术病例。方法:治疗组病例选择我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开展首例高颈髓电刺激器植入术至今的全部12例患者。对照组病例以1:1的比例配对选择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综合促醒治疗(排除c SCS治疗)的PVS病人12例。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以2011版南京标准临床观察评分标准+神经电生理检查(EEG、SEP、BAEP)评分标准制定临床疗效评分量表,每位患者根据临床疗效评分量表至少每月检查登记一次,评分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双人核对评价。c SCS治疗组患者术前2周内及术后3个月分别行CT脑灌注成像、MRI平扫+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各1次,记录中脑、丘脑脑血流量(CBF),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录中脑网状结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6区域平均值表示。依据评分量表评分,持续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情况,确定有效率。同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评分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c SCS治疗PVS的促醒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是否存在优势。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客观检查结果,对照临床评分量表评分结果,研究EEG、SEP、BAEP、脑血流改变及中脑网状结构FA值与c SCS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以上指标用于c SCS疗效术前预期及术后评价的价值。结果:两组术前/入组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42,显着性水平P=0.531>0.05;两组治疗后最高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468,显着性水平P=0.130>0.05;两组前后评分差值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t=3.629,显着性水平P=0.070>0.05,但具有临界意义。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组的12例植物状态患者中有效7例,有效率58.33%,脱离植物状态5例,41.67%;对照组患者有效4例,有效率率34.78%,脱离植物状态1例,8.70%。两组疗效差别明显。经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却发现两组疗效差异并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1.478;P值:0.237;α<0.05)。cSCS治疗3个月后BEAP的V波潜伏期和I-V波间期不同程度改善,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并且手术前后BEAP波形态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709,P值:0.022<0.05;N20波形均存在不同程度好转,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发现手术前后N20波形也存在较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632,P值:0.050=0.05;EEG的α波明显增加,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发现手术前后EEG的α波并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563,P值:0.090>0.05;c SCS治疗后中脑CBF明显提高,25%左右,其中脱离植物状态病人平均提高39%,未脱离植物状态病人平均提高21%。但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并没有发现手术前后脑CBF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579,P值:0.079>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术前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存在差别,有效组FA值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对比术前、术后FA值,无显着差别。结论:1、SCS治疗植物状态确有临床疗效。与继续综合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有一定优势。2、c SCS对经综合治疗手段促醒半年以上,仍未能脱离植物状态的患者仍有效。3、c SCS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脑血流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善,与临床观察的患者意识状态评分提高趋势相符,可以作为c SCS治疗有效性的监测指标。4、c SCS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均无显着差别,不能作为疗效评定的指标。而治疗前有效组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高于无效组,可以作为c SCS治疗有效性的术前预判指标之一。

李明燕[7](2012)在《婴儿早期语言与听力及再认记忆的电生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工具,语言的发育水平会影响儿童的阅读、学习、智力、情绪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听觉、记忆、社会因素三方面探讨影响早期语言发育的相关机制:1、研究正常足月婴儿一周岁内听觉通路及中枢听觉时间处理能力的发育轨迹。2、根据足月儿早期语言发育的特点,分析中枢听觉时间处理能力、母亲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婴儿语言发育的相关性,探索早期语言发育的预测因子。3、研究足月儿早期听觉再认记忆的发育情况,了解参与语言发育的记忆机制。方法:共纳入126名出生胎龄为37-41周的6周龄健康足月儿,其中107名婴儿于9月龄时再次接受随访测试。根据性别、出生胎龄分别分为:男、女组以及早期足月组(37-38周龄)和足月组(39-41周龄)。纳入随访的婴儿分别于6周及9月龄进行常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测试以及前掩蔽测试;于9月龄时进行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CCDI-P)测试,同时被试母亲完成标准瑞文推理测验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分别选取45及49名婴儿于6周及2月龄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试(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主要观察指标如下: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常规ABR测试观察指标为Ⅰ、Ⅲ、Ⅴ波潜伏期(Peak latency, PL),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 IPL),Ⅰ、 Ⅲ、Ⅴ波波幅(amplitude, Amp);前掩蔽测试观察指标为探测刺激的V波潜伏期(PL)和波幅(Amp)。2、汉语沟通发展量表(CCDI-P):短语理解、手势、词语理解及会说部分得分、CDI综合分(包括短语理解、手势、会说部分得分总和)、CDI总分(短语理解、手势、词语理解及会说部分得分总和)。3、瑞文标准推理测试(SPM):智商(IQ)得分。4、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调查表:SES指数。5、事件相关电位(ERP):P2波潜伏期及波幅、P750波平均波幅、NSW波平均波幅、PSW波平均波幅。结果:1、6周和9月龄婴儿常规ABR测试结果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均显着长于女孩(p<0.05),6周龄男孩ⅠⅢ、Ⅴ波波幅低于女孩(p<0.05);两年龄段早期足月组婴儿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峰间期较足月组婴儿延长(p<0.05)。前掩蔽测试发现,随掩蔽—探测刺激间隔缩短,Ⅴ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1);随年龄增长,V波潜伏期显着缩短,波幅增高(p<0.01)。两年龄组各测试条件下,男孩的V波潜伏期均显着长于女孩(p<0.01),6周时男孩的V波波幅低于女孩(p<0.05);6周龄时早期足月组婴儿各条件下的V波潜伏期均显着长于足月组婴儿(p<0.01),到9月龄时不同胎龄组间的潜伏期差异仍在64ms及16ms条件下存在(p<0.05,p<O.1)。2、男孩CCDI-P短语理解和手势部分得分及CDI综合分低于女孩(p<0.05)。早期足月组婴儿词语理解得分及CDI总分低于足月组婴儿(p<0.05)。9月龄时前掩蔽测试64ms条件下的V波潜伏期与9月龄的语言发育密切相关,V波潜伏期越短,婴儿的短语理解(p<0.01)、词语理解、CDI综合分及CDI总分越高(均p<0.05)。将9月龄64ms条件下的V波潜伏期作为协变量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和胎龄对CCDI-P各项得分的影响均消失(p>0.05)。利用9月龄64ms条件下的V波潜伏期建立CCDI-P短语理解、词语理解、CDI综合分及CDI总分的回归预测方程如下:Y1=11.105-1.633X;Y2=157.313-18.706X;Y3=25.431-3.437X;Y4=182.743-22.143X。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婴儿早期语言发育的社会因素,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出生的婴儿词语理解得分及CDI总分明显低于中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出生的婴儿(p<0.05),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婴儿语言发育最重要的社会背景因素,母亲学历越低,婴儿词语理解得分及CDI总分越低(p<0.05),而母亲智商、父母年龄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早期语言发育水平无显着相关性。3、6周龄组婴儿在中线位额区、右侧额-中央区以及中央区对母亲声音诱发的P2波波幅明显高于陌生人声音诱发的波幅(均p<0.05),母亲和陌生人声音诱发的P2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2月龄组婴儿在中线位对母亲声音诱发的P2波波幅更高(p<0.05),母亲声音诱发的P2潜伏期较陌生人声音诱发的潜伏期有延长趋势(p<0.1)。6周龄婴儿对母亲及陌生人声音诱发的P750波幅无明显差异,2月龄婴儿在左侧冠状位对陌生人声音诱发的P750波波幅更高(p<0.05)。两年龄组婴儿对陌生人声音均诱发了负值更大的NSW波(p<0.01,p<0.05);6周龄婴儿对陌生人声音未诱发出明显的PSW波,2月龄婴儿在右侧颞区对陌生人声音诱发出了更大的PSW波(p<0.05)。结论:1、性别和胎龄影响足月儿早期听觉通路及听觉时间处理能力的发育轨迹,女孩发育快于男孩,早期足月组婴儿发育落后于足月组婴儿。2、性别及出生胎龄会影响婴儿早期的语言发育水平,女孩语言发育快于男孩,早期足月组婴儿语言发育落后于足月组婴儿。听觉时间处理能力是影响语言发育最重要的生理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婴儿早期的语言发育,其中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最为显着。3、6周及2月龄婴儿能快速分辨熟悉的声音刺激,并具有探测新奇刺激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婴儿对词语的听觉加工处理能力增强;6周龄婴儿不具备对陌生刺激的记忆更新能力,到2月龄时大脑对陌生刺激的神经加工处理能力增强,具备对陌生声音刺激的编码及记忆更新能力。

于吉祥[8](2010)在《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评价及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指标对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以及和GCS评分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1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外伤所致意识障碍(从浅到重度昏迷)患者,共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9岁,平均年龄为60.8+2.3岁,其中脑挫裂伤10例,颞叶血肿6例,额叶血肿5例,小脑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丘脑损伤2例,脑干伤2例。对所选患者均行GCS评分,根据GCS的评分高低,将病人分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两组:其中3-8分为重症组,8-15分为非重症组。预后标准:于半年后对于病人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Ⅰ、Ⅱ级定为预后良好,Ⅲ、Ⅳ、Ⅴ定为预后不良。然后对病人行床边BAEP检测、SEP检测。SEP监测方法:用电刺激法,电极使用表面电极和(或)针电极,采用正中神经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刺激腕部正中神经,其记录电极分别位于刺激同侧Erb点(Erb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的交点上方2-3厘米处)、颈7棘突表面和刺激肢体的对侧头皮C’3/C’4点(C3或C4向后1厘米,参照国际脑电图的标准),所用的参照电极固定点为Ep点(头颅前正中线与发际最前缘的交汇点),需要刺激的一侧前臂接地,刺激正中神经,电阻小于10KQ,所用电流强度在5-10毫安范围,以能引起拇指轻度运动作为刺激效果标准;频率为4.7赫兹,重复累加1000次,每侧测2次,为期获得良好的重复性。SEP监测正中神经的Erb点电位(N9)、颈7棘突表面(N13)、皮层(N20、P25)等点获得的波形及其潜伏期,以及N13-N20波间潜伏期的延长程度,是我们最终要分析的内容。在BAEP监测中,需要行短声刺激,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采用TDH-39耳机给声的方式进行,其记录的位置位于双侧耳后的乳突即M1、M2,接地的地电极我们将其置于前额正中即Epz点,参考电极我们将其置于顶正中即Cz点BAEP监测所使用的电极为表面电极和(或)针电极,皮肤阻抗<10KΩ,刺激强度选用常规的85dB、为了获得好的效果减少干扰,对侧耳应用40dB白噪声进行掩蔽。刺激频率选用国际通用的11.1Hz,重复累加1000次,重复测试2次,为期获得良好的重复性。如果两次检测所获得的波形的相似度越接近,则我们可以说背景噪声干扰越小,其获得的结果可信度越大。BAEP各主要的波形如Ⅰ、Ⅲ、Ⅴ的形式、分化状况,以及其潜伏期(PL)和Ⅰ-Ⅲ波间潜伏期(IPL)、Ⅲ-Ⅴ波间潜伏期,是我们最终的要分析的内容。左右两侧耳依次检查。然后分析BAEP、SEP波形异常及GCS评分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SEP监测结果:在所有40例病人中,有8例波形表现为正常,32例表现为异常;异常的表现形式为电位异常,其中以N20波的波幅降低,波形欠佳,分化不良,甚至缺如,以及PL延长,最为常见。在32例SEP异常的病人中,预后良好病人例数为8例,预后不良例数为24例。当SEP异常时的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预后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如果SEP异常时的同时又出现BAEP异常时,预后不良率会明显高高于仅仅一种异常的情况;(2)BAEP监测结果:在所有40例病人中,有16例波形表现为正常,24例表现为异常,其中以Ⅰ波以后的各波的波形分化不良、潜伏期(PL)延长以及峰间潜伏期(IPL)延长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BAEP监测Ⅲ波、V波都存在的病人预后较好,全部消失的病人多呈持续植物状态或死亡。BAEP监测结果24例异常的患者,预后不良的病人有20例,表现异常的病人其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BAEP表现正常的病人。(3) BAEP检查的Ⅲ-Ⅴ波消失的同时伴有SEP的N20波消失的病人共有14例,最终此类病人的预后都是不良的。(4)GCS评分:非重症组患者共6人,预后良好的有4人,不良的有2人;重症组患者共34人,其中预后不良24人,预后良好的10人。在GCS评分为重症组(即3-8分)的患者中,如果其BAEP检查的Ⅲ-V波消失同时伴有SEP的N20波消失,这些病人最终预后全部不良。结论SEP监测的N20的PL和N13-N20的IPL,是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判断预后的最有用指标;如果应用BAEP监测的同时应用SEP检测,判断预后的准确率,比单一检测要高;BAEP主要反应听觉传导通路的障碍,而SEP主要反映丘脑及大脑半球皮层的病变;BAEP与SEP判断病人预后与GCS评分效果大体一致,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各有长短,可以互补优劣;药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肢体外伤等客观因素,对患者发病早期GCS评分易会形成干扰而影响其预后判断。

贺金波[9](2009)在《感觉寻求者的前注意加工机制》文中提出感觉寻求特质是用来描述和评价人对刺激需求的个体差异的。具有高感觉寻求特质的青少年是许多问题行为的高发人群,因此,研究感觉寻求特质的生理基础对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非常有价值。Zuckerman将感觉寻求定义为:人们对变化的、新奇的、强烈的、复杂的刺激经验的需要,并不惜冒身体和社会的风险来寻求这种经验。Zuckerman等认为,感觉寻求主要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一种特质,高感觉寻求者之所以对外界刺激有着更强烈的需要,是为了更高程度提高其大脑唤醒水平。脑干诱发电位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许多研究发现,对于同样的听觉刺激,高感觉寻求者确实产生了较低感觉寻求者更高的诱发电位,并认为这是高感觉寻求者寻求强烈刺激需要的生理基础。而且,当间隔一定时间重复同样刺激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时,高感觉寻求者的电位波幅较第一次显着降低,而低感觉寻求者则降低不明显,Zuckerman等称之为感觉适应现象,并推测这是高感觉寻求者寻求新异刺激的生理基础。但既往关于感觉寻求生理机制的脑电研究存在这样一些缺陷:第一,实验都是在有意注意条件下进行的,难以消除被试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没有关于对变化刺激和与感觉寻求相关的、复杂刺激经验需求的研究,因而不能解释感觉寻求者追求变化行为和特定行为的生理机制;第三,只关注了对注意阶段的认知加工,忽视了对认知加工最早期——前注意阶段的研究。事实上,人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很多时候是在无意注意状态下进行的,即发生在有意注意之前。在选择某个目标作为注意对象之前,人的大脑皮质首先需要对不同事物进行识别,分清该事物该不该被注意。这种在注意之前对事物进行该不该注意分析的心理过程称为前注意。前注意是大多数有意注意或选择性注意的前期准备阶段,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外界刺激的最早加工。研究感觉寻求特质的前注意加工,能从最早阶段探讨该特质的认知加工特征,对揭示其生理心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注意一般发生在有意注意之前,是人们意识不到的,用单纯的行为学方法往往难以对这个阶段进行深入研究。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在探讨前注意加工机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大量研究表明,MMN(mismatch negativity)是前注意加工的主要电生理指标。MMN是由N(?)(?)t(?)nen发现的一种负走向电位成分,它在不随意条件下诱发,能有效消除被试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影响;MMN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偏差刺激变化的前注意探测能力,能探讨高感觉寻求者追求刺激变化的生理机制;通过对感觉寻求相关声音诱发的MMN研究,还能揭示感觉寻求特质在前注意阶段是否表现出对与自身行为相关的复杂信息的敏感性差异,以研究高感觉寻求者寻求特定意义的、复杂刺激经验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主要采用ERP技术,综合运用经典Oddball和近年来发展的Control MMN实验范式,对高、低感觉寻求者的听觉前注意加工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感觉寻求特质的前注意加工机制。实验采用两类听觉刺激材料,一类是纯音,通过变化声音强度作为偏差刺激诱发MMN,分析比较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变化的前注意自动加工。标准刺激的声音强度为70dB,偏差刺激的声音强度变化分为两个方向,朝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小方向偏差,朝大的方向变化称为大方向偏差。每个方向都有3个偏差刺激,偏差率为标准刺激的10%,即7dB。偏差刺激的总概率是25%左右。按照偏差强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小方向偏差三个偏差刺激分别为:63dB、56dB、49 dB,大方向偏差三个偏差刺激分别为:77 dB、84 dB、91 dB。另一类刺激材料是复杂声音。标准刺激为常见的动物声音,偏差刺激是暴力和奇怪声音,我们称之为感觉寻求相关声音,偏差刺激总概率为13%。观察感觉寻求相关声音诱发的MMN,分析比较高、低感觉寻求者对这种具有特定社会意义声音的前注意自动加工。研究也根据实验结果对一些青少年行为的生理机制给予了简单讨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是:第一,声音强度朝小方向偏差诱发的MMN,高感觉寻求者的波幅显着大于低感觉寻求者。而且,随着偏差强度的变化,高感觉寻求者的MMN波幅显着增强,表现为显着的偏差强度效应,而低感觉寻求者则没有这种效应。说明高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小方向变化的前注意自动探测能力显着强于低感觉寻求者。此实验结果从前注意角度揭示了高感觉寻求者追求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第二,声音强度朝大方向偏差诱发的MMN,高感觉寻求者的波幅和低感觉寻求者没有显着差异。但通过对小方向、大方向声音强度偏差两个ERP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对行为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考虑大方向偏差诱发MMN的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了“地板效应”的影响。因此,要确定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大方向偏差的前注意自动加工是否存在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例如,对大方向偏差可以减少偏差刺激强度,以消除“地板效应”的影响。第三,感觉寻求相关声音作为偏差刺激诱发的MMN,高感觉寻求者的波幅显着大于低感觉寻求者,说明高感觉寻求者对感觉寻求相关声音的前注意自动探测能力显着强于低感觉寻求者。此实验结果从前注意角度揭示了高感觉寻求者追求一些特定行为(如暴力、怪异行为等)的生理机制。第四,高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小方向偏差诱发的MMN,表现出了显着的适应现象,说明高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小方向变化的前注意自动探测具有较快的感觉适应。这个实验结果可从前注意角度揭示高感觉寻求者不断追求新异行为的生理机制。而高感觉寻求者对感觉寻求相关声音诱发的MMN,没有表现出预期的适应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感觉寻求相关声音对高感觉寻求者吸引力太强,在较短的ERP实验时间内高感觉寻求的感觉适应现象还没有来得及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考虑可用重复实验设计范式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王保国,安立新[10](2008)在《术中脑神经功能的监测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神经功能是复杂的,与术中监测有关的主要包括感觉、运动、思维、语言、反射等。术中进行脑监测的目的是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神经学损伤和术中知晓。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语言反应、运动反应、经颅多普勒超声(TCD)、ICA返流压、红外线光谱学(NIRS)监测、脑组织氧分压等。

二、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USEP检测方法
        2.2.2 意识水平评定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体感诱发电位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作用
    3.2 体感诱发电位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
        3.2.1 治疗前USEP波幅、潜伏期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
        3.2.2 治疗后USEP波幅、潜伏期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
        3.2.3 治疗前后USEP波幅、潜伏期变化量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体感诱发电位对意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作用
    4.2 体感诱发电位与意识水平的相关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脑电图、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 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ASSRs,P50,MMN在评估失眠患者输入,预估,整合能力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原发性失眠与焦虑抑郁及其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2.2 神经心理学量表
        2.2.1 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
        2.2.2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
    2.3 睡眠、精神心理相关量表
        2.3.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2.3.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
        2.3.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2.4 神经电生理监测
    2.5 PSG监测
    2.6 MMN监测
        2.6.1 MMN的神经起源及其产生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2.6.2 MMN的临床应用进展
    2.7 P50监测
        2.7.1 P50的神经起源及其产生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2.7.2 P50在失眠患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2.8 ASSR监测
        2.8.1 ASSR的神经起源及其产生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2.8.2 ASSR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3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原发性失眠组(PI)
        3.1.2 健康对照组(NC)
    3.2 研究方法
        3.2.1 一般临床资料
        3.2.2 神经心理学及睡眠相关量表测试
        3.2.3 神经电生理监测数据采集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行为学数据分析
        3.3.2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2 PSG相关参数分析
    4.3 PI组性别与ASSR、P50的相关性评价
    4.4 PI组睡眠特征与ASSR、P50的评价
    4.5 PI组与对照组MMN的评价
    4.6 PI组性别与MMN之间的评价
    4.7 PI组睡眠特征与MMN的评价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脑电的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作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员舒适度影响研究现状
        1.2.2 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总结与评价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第2章 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研究
        2.2.1 受试人员与实验场所
        2.2.2 实验工况
        2.2.3 实验内容和流程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环境参数
        2.4.2 双因素(热+光)复合环境中人体主观感受及生理参数
        2.4.3 双因素(热+声)复合环境中人体主观感受及生理参数
        2.4.4 双因素(声+光)复合环境中人体主观感受及生理参数
        2.4.5 三因素(声+光+热)环境中人体综合舒适度
        2.4.6 影响综合舒适度的环境因素权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脑电技术用于研究声、光、热环境下人体综合舒适度的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声、光、热感觉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3.2.1 声感觉的生理反应机制
        3.2.2 光感觉的生理反应机制
        3.2.3 热感觉的生理反应机制
        3.2.4 总结
    3.3 脑电用于研究综合舒适度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3.3.1 自发脑电
        3.3.2 诱发电位
        3.3.3 脑电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3.3.4 脑电与人体心理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综合舒适度环境对人体脑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研究
    4.3 数据处理及统计
        4.3.1 脑电数据预处理
        4.3.2 电极选择
        4.3.3 离散小波变换
        4.3.4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主观评价
        4.4.2 EEG总能量
        4.4.3 频谱能量分析
        4.4.4 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人体综合舒适度心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研究
    5.3 实验结果
        5.3.1 人体主观感受和行为结果
        5.3.2 ERP成分及统计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4)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ABR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二、AMLR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三、ALLR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四、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五、ASSR的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六、小结与展望

(5)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2.1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2.1.1 在脑血管病预后方面的应用
        2.1.2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2 视觉诱发电位
        2.2.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2.2 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中的应用
        2.2.3 在颅压监测方面的应用
    2.3 运动诱发电位
        2.3.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3.2 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
    2.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2.4.1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4.2 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
        2.4.3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5 事件相关电位
        2.5.1 失匹配负波
        2.5.2 听觉稳态
第3章 失匹配负波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应用
    3.1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入组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基本信息采集
        3.1.5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的检测
        3.1.6 失匹配负波的采集
        3.1.7 后期随访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患者一般信息
        3.2.2 失匹配负波数据资料
    3.3 讨论
第4章 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应用
    4.1 临床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入组标准
        4.1.3 排除标准
        4.1.4 基本信息采集
        4.1.5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的检测
        4.1.6 听觉稳态的信息采集
        4.1.7 后期随访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患者一般资料
        4.2.2 听觉稳态数据资料
第5章 讨论
第6章 局限性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6)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植物状态患者接受高颈髓电刺激术(cSCS)治疗的有效性前瞻性研究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cSCS手术方法
        2.3 两组植物状态病人针对不同治疗策略的治疗前后采用下表2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估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临床观察汇总如下表所示
        3.2 统计学描述及检测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脑血流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表现与意识好转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脑干功能
        3.2 体感诱发电位
        3.3 脑电图
        3.4 中脑脑血流
    4 讨论
第三部分 术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点与术后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英文缩略词
致谢

(7)婴儿早期语言与听力及再认记忆的电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目次
第一章 引言
    1.1 听觉系统对语言发育的重要性
        1.1.1 听觉系统的发育时程
        1.1.2 听觉系统与语言发育的相关性
    1.2 记忆在语言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1.2.1 参与语言理解的记忆类型
        1.2.2 语言获得的再认过程
    1.3 社会环境对语言发育的影响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婴儿早期脑干听觉通路及中枢听觉时间处理能力的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6周龄及9月龄婴儿的基本信息
        2.3.2 常规ABR测试结果
        2.3.3 ABR的前掩蔽测试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婴儿早期语言发育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9月龄婴儿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母亲智商
        3.3.2 CCDI-P测试结果
        3.3.3 CCDI-P影响因素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婴儿早期听觉再认记忆发育的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2.3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
        4.3.1 P2波测试结果
        4.3.2 P750波测试结果
        4.3.3 NSW波测试结果
        4.3.4 PSW波测试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4.6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评价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感觉寻求者的前注意加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感觉寻求的概念提出、定义和测量
        1.1.1 感觉寻求的概念提出
        1.1.2 感觉寻求的定义和测量
    1.2 感觉寻求的生理基础
        1.2.1 感觉寻求与遗传、进化
        1.2.2 感觉寻求与心率、皮电反应
        1.2.3 感觉寻求的脑电反应
        1.2.4 感觉寻求的年龄趋势和性别差异
    1.3 感觉寻求与青少年问题行为
        1.3.1 感觉寻求与成瘾行为
        1.3.2 感觉寻求与暴力犯罪
        1.3.3 感觉寻求特质的唤醒补偿理论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释
    1.4 感觉寻求与注意、前注意
        1.4.1 感觉寻求的唤醒理论和注意
        1.4.2 感觉寻求的注意研究
        1.4.3 前注意
    1.5 MMN
        1.5.1 MMN的概念和经典研究范式
        1.5.2 MMN的意义及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3 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变化的前注意加工
    3.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材料和方法
        3.3.1 被试
        3.3.2 刺激和实验程序
        3.3.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小方向偏差
        3.4.2 大方向偏差
    3.5 讨论
4 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变化大方向偏差的前注意加工
    4.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材料和方法
        4.3.1 被试
        4.3.2 刺激材料和实验程序
        4.3.3 ERP刺激序列
        4.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Control MMN的基本形态
        4.4.2 Control MMN的组间比较、偏差强度效应和脑区、电极效应分析
    4.5 讨论
5 高、低感觉寻求者对声音强度大小的知觉判断
    5.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1 被试
        5.3.2 刺激和实验程序
    5.4 研究结果
        5.4.1 正确率
        5.4.2 反应时
    5.5 讨论
6 高、低感觉寻求者对感觉寻求相关声音的前注意加工
    6.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材料和方法
        6.3.1 被试
        6.3.2 刺激材料
        6.3.3 ERP刺激序列和记录
        6.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6.4 研究结果
        6.4.1 Control MMN的基本形态
        6.4.2 Control MMN的组间比较、脑区和电极效应分析
    6.5 讨论
7 高、低感觉寻求者前注意加工的感觉适应现象
    7.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材料和方法
    7.4 研究结果
        7.4.1 声音强度小方向偏差的时间效应
        7.4.2 声音强度大方向偏差的时间效应
        7.4.3 感觉寻求相关声音偏差的时间效应
    7.5 讨论
8 总讨论和总结
    8.1 总讨论
        8.1.1 声音强度变化的前注意加工
        8.1.2 感觉寻求相关声音变化的前注意加工
        8.1.3 感觉适应性
    8.2 创新之处
        8.2.1 理论创新
        8.2.2 方法创新
    8.3 研究意义
        8.3.1 理论意义
        8.3.2 实践意义
    8.4 结论和展望
        8.4.1 结论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感觉寻求量表(中文版)
附录2 刺激材料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 汤洋. 南昌大学, 2021(01)
  • [2]ASSRs,P50,MMN在评估失眠患者输入,预估,整合能力方面的研究[D]. 赵宏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脑电的声、光、热复合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交互作用规律研究[D]. 管宏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
  • [4]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J]. 罗方亮,程龙龙,贾富全,刘技辉. 医学与法学, 2020(02)
  • [5]失匹配负波联合听觉稳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D]. 余少华. 吉林大学, 2019(11)
  • [6]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D]. 赵彦. 青岛大学, 2018(07)
  • [7]婴儿早期语言与听力及再认记忆的电生理学研究[D]. 李明燕. 浙江大学, 2012(09)
  • [8]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评价及预后研究[D]. 于吉祥. 泰山医学院, 2010(03)
  • [9]感觉寻求者的前注意加工机制[D]. 贺金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09(02)
  • [10]术中脑神经功能的监测进展[A]. 王保国,安立新. 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8

标签:;  ;  ;  ;  ;  

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