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因果复合句比较初探

英汉因果复合句比较初探

一、英汉因果复合句对比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冯婉莹[1](2021)在《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篇章角度研究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运用了语体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对新闻语体和因果复句的特点以及将它们联系起来分析的合理性进行论述后,在接下来的三章从小到大,分别从词(连词)、小句和篇章的角度对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进行了基于语料调查的对比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发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存在着许多差异:首先,汉语新闻中的因果复句较少出现连词,但是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连词出现的情况更多;其次,汉语新闻中以因句在前,果句在后为优势语序,而英语新闻则以果句在前,因句在后为优势语序;再次,汉语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原因小句和结果小句之间的关系是主次关系,而在英语中则是主从关系;再次,汉语新闻中的因果复句焦点更多的位于原因小句,而英语新闻中的因果复句焦点虽然位于原因小句的情况也不少,但主要在结果小句;最后,英语新闻中的因果复句的小句顺序主要是按照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语法规定,而汉语新闻中的因果小句顺序则符合从后景到前景的BFP原则。当然,两种语言的新闻中的因果复句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因果复句连词都习惯单独出现且连接原因小句的情况较多;其次,因果复句倾向表达客观存在、符合规律的因果关系,尽量避免出现主观臆测;最后,两种语言中的因果复句都要是符合语法规律、结构完整的句子,用词也比较通俗、简单。对于这些差异和相同之处,本文都从语法或者语体的角度予以解释,对于汉英两种语言来说,汉语的形态变化少,且以意合为主,所以受到语体的影响较大;英语语法规范对形态变化的限制更严格,所以受到语体的影响较小。所以说,语体对于不同类型的语言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的程度在语法规范不同的语言中并不相同。

田安格[2](2021)在《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Snow-sport Tourists’ Travel Behaviors and Well-be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此次翻译文本选自期刊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20年第1期),一篇名为“雪上运动中女性游客旅游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Snow-sport Tourists’Travel Behaviors and Well-being)的旅游心理学学术论文。该研究将积极心理学与旅游学相结合,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女性游客在雪上运动中旅游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问题。本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核心章节为第四章:案例分析部分。报告根据文章特点与难点,对文中多次出现的名词化现象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对应的三种翻译方法;针对文中分词结构,总结出定语前置和语态转译两种翻译策略;此外,文中因果句也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应对显性因果句的翻译方法:换序法、转换法;以及隐性因果句翻译方法:适当增词、转译等。希望该报告能为此类文本的翻译带来一定参考价值,也为国内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知识与新的思路。

张婷[3](2020)在《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文中指出因果关系是一种事物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也是语言中经常要表现的一种语义关系,言语交际中选取了不同的语言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一直以来,各个学科都不乏对因果关系进行的研究。现代汉语中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将其放在复句下去分析,称为因果复句。复句无疑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单位,这些研究为人们认识因果关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解释。不过,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形式入手,将因果关系局限在复句框架中,虽然能解释一些因果关系语义,但显然不全面;对因果关系的语义解释不深入,仅仅考察复句中出现的原因句和结果句,并不能全面认识因果语义范畴。有鉴于此,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可以做进一步思考。具体思路是:从因果语义范畴出发,因其与逻辑有着极强对应规律,故从逻辑入手,阐释因果关系的本质,找出其范畴特征,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因果语义在话语层面的实现是基于底层的推理。基于因果关系的推理本质,进一步将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分为十类,从而构建因果关系语义范畴;在语义范畴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因果关系的可能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从范畴整体入手,而后去描述其可能的形式表现,并讨论其如何实现于具体的话语序列中,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选题意义。第二章对因果关系在传统语法、认知语法及逻辑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通过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主要将其放在复句下,因此对因果语义的考察不够全面,而切换研究的视角,从语义范畴入手,归纳可能的语言形式,能帮助我们更为系统地理解因果语义。第三章主要分析因果语义范畴本质与特征。因果关系范畴是人类共同的经验范畴。要清楚认识因果关系,需要从范畴的角度对其性质与特征进行阐释。我们所使用的因果关系通常是对其本质与特征的利用。人类思维的逻辑性,往往对其深层语义结构起决定作用。从逻辑角度来看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对因果关系理解与表达都是基于推理即: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首先,因果范畴的研究对象是事件间因果关系,这种语义关系是对象间:引起与被引起,导致与产生的联系。具备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间一定是原因事件先于结果事件产生。即事物的先行现象引起后续现象产生。所以,[时间性]是认识其为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原因与结果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事件或情况发生的事件;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出现的事件。“原因”作用下带来结果,因果关系呈现出[使然性]。最后,通过对因果关系本质进行分析,发现其为一种推理,因果关系表达是一种基于推理的过程。推理的本质意味着:由原因到结果,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据此,我们归纳因出果关系范畴的另一个特征[论证性]。第四章从因果范畴的逻辑基础入手,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从逻辑出发,建立起因果关系范畴,将纷繁的语义统摄一起,呈现整个因果关系范畴的本质——推理。并动态地对因果关系所基于的推理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基于因果关系的逻辑本质——推理,将因果关系范畴建立在其逻辑语义基础之上,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主要分为: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其中包含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与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共十类。具体分析了分类原因、语义的特点,因果表达背后的推理过程。动态地运用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分类去辨别一些相关的表达问题。第五章从语义范畴特征与语义类型出发,归纳因果语义的语言表现手段现代汉语在选取具体的表达手段进行表征时,总是基于各种逻辑语义类型,并总体现着至少一种因果语义范畴的基本特征如,动词性因果标记多体现[使然性]。基于因果关系的范畴特征与因果关系范畴的推理语义类型。归纳并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因果标记,虚词类标记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助词),实词类标记包括(名词、动词),其中动词类因果标记分为(结果类;影响类;起因类;根据类;产生类;手段类;状态改变类)。并从指称“前提”还是“结论”,指称何种推理语义类型的角度对其使用位置、特点分类进行考察,并简要分析各类因果标记所属的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类型,如介词类因果标记多指称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等。第六章从因果范畴出发,进一步分析因果关系范畴在具体话语序列中的实现问题,考察了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的常见位置情况,位于话语序列的开始、中间、末尾,位于话语序列开始的因果标记多起到指称前提的目的,位于话语序列中间位置的标记,起到粘合的作用,多对结论进行指称。因果关系可以借助不同句子类型加以实现,可实现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其中陈述句为主,祈使句最少。无论是指称原因的因果标记还是指称结论的因果标记,都不与陈述句发生冲突。

宋珂(EZEMBA OLUEBUBE ONYINYE)[4](2020)在《尼日利亚学生汉语因果连词习得偏误研究》文中认为因果连词在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尼日利亚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要理解、掌握和使用这类词语的难度也比较大。目前,学术上已经有不少与连词相关的研究,但是针对尼日利亚学生习得因果连词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奥科联邦理工学院和拉各斯孔子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表示因果关系的一组连词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尼日利亚学生习得汉语因果连接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分析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功能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因果连词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有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及意义,并对前人研究成果做了一个综述,确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本文第二章着重分析尼日利亚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因果连接词时的常见错误,进一步明确关键概念,并对汉语因果连词进行详细的定义和分类,归纳得出研究样本存在错误的类型。这些错误包括: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重复五种类型。尼日利亚学生通常会把语义上相似的词语混用,因此偏误最高的有误代。在对每一类偏误进行分析时,笔者提供了学生的偏误实例。第三章对尼日利亚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偏误的成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教材的影响、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通过对错误原因的清晰了解,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第四章是针对尼日利亚学生避免因果连接词的错误提出的一些有效的建议和策略。针对上一章中提出的偏误成因,笔者提出切合尼日利亚学生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教材的编写、课堂实施的管理等方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多给学生安排教学的活动、更丰富的课堂练习、从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工具等。第五章是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和不足,为未来研究的完善做好准备。

李振雨[5](2019)在《英美留学生汉语目的复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句的合理使用是衡量学习者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接近日常交际的必经过程,同时复句还可以锻炼学习者逻辑表达能力。目的复句在后期独立出去发展成为与其他类型复句同等地位,足见目的复句是复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目的复句研究相对较少,而学生此类型偏误较多,因此,笔者将目的复句的偏误研究作为文章的中心内容,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汉语与英语目的复句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关于汉外对比的研究框架,为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提出参考;此外还就文中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对汉英目的复句的定义与分类进行概述之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汉英目的复句在语义、句法及语用三个方面的特征,从中发现汉英目的复句的共性和异性之处,为偏误分析的解释与教学建议的指导做基础。第三部分即第二章,对搜集的留学生作文语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鲁健骥先生偏误分析方法为基本框架,同时借助其他学者的偏误分析的方法,将语料的偏误分析分为语义偏误、句法偏误以及语用偏误,分别从四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从而直观地分析留学生偏误的结果,使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更具有针对性。第四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探讨偏误产生的来源。结合具体的偏误将来源分为三大分类,即:有些偏误是由汉英差异所导致,也就是语际迁移;还有些偏误是由于内部差异所致,即语内迁移;最后非语言迁移的教师与学生的问题。结合具体偏误进行归类,这些偏误的来源互相交叉,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最易产生偏误的视为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五部分即第四章,结合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一一说明,以期教学效果可以有所提高,为对外汉语教学做出贡献。第六部分即结语,对前面四个章节的结论进行分析和整理,将研究结果直观地呈现出来,希望为今后的目的复句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其一为研究对象不同,前人对于对外汉语目的复句教学集中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几乎没有以英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二研究方法较为新颖,研究汉外目的复句主要集中于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两个趋向,前者研究方法主要为对比分析法,后者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偏误分析法,前人对于汉外目的复句的研究都是将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分开进行研究,只有1篇以韩国为研究对象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研究,但是本论文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偏误分析分类不同,前人的偏误分析类型较为笼统,本论文将偏误细致化为语义、语用以及句法三个范畴,分析各自范畴下的偏误类型。

钟焕春[6](2019)在《图形-背景理论观照下because-分句的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了图形-背景理论的建构机制,对because-分句的英汉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图形-背景理论观照下,对不同类型的because-分句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文与译文可能会在顺序或位置上出现偏差之外,在主观层面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并结合because-分句的翻译情形,就其翻译策略展开了研究,为证明其可行性。Because-分句引导的主从复合句式是一个具有多重语义关系的语言现象。一般情况下,英语遵循先果后因的顺序,汉语遵循先因后果的顺序,原文与译文在语义上也基本一致。但是句子中隐含的图形与背景可能不同,译者可采取位置非对应的方法调整原有的图形-背景的结构,使译文在功能上达到等效。大多数情况下,译文易受各种因素如上下文语境、说话人意向性、思维差异等影响,可能在语义、认知、信息和功能方面产生偏差。为使原文与译文能实现等效翻译,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形,本文尝试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1.若原文的因果顺序未按传统的思维模式,译者可采取位置对应或位置非对应这两大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在语言信息和认知层面上达到等效。2.当译文翻译受上下文语境或说话人意向性支配时,由于此类型的影响因子较为灵活,可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因果连词省略、因果连词转换等来使原文与译文之间实现等效。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有效地从because-分句的语义特征和认知视角出发进行翻译,实现等效显得尤为关键。在不同的情境下,原因从句既可以充当图形也可以充当背景,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情景的需要,如上下文语境和说话人的意向性,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在语义、认知和功能上达到等效。从主观认知的角度对because-分句进行分类分析,探讨这类分句翻译的技巧,其可行性可得以证明,从而引起读者对因果关系复句及其翻译的关注,为翻译教学与实践、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郭林澜[7](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原因状语从句语序对比》文中认为阐述语言的象似性和原因状语从句的内涵及研究现状。从顺序象似性的角度出发,采用语料库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对because,since,"因为"和"由于"四个连接词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原因状语从句与主句的位置关系及原因状语从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because和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多后置,遵循末端中心原则和信息原则;汉语中由"因为"和"由于"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多前置,遵循顺序象似性原则。

刘文敬[8](2018)在《留学生“由于”句的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文中认为文章考察并分析了中介语语料库中“由于”句的语料情况,归纳其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有关教学理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等问题。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偏误例句和整理归纳偏误类型。通过对“由于”句偏误语料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留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大量关联词使用上的问题,尤其是关联词语混用情况比较多见。此外还有一些关联词冗余和关联词残缺的情况。除了关联词使用错误以外,语句错误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对具体偏误例句的分析,我们得出“由于”跟“因为”最容易发生混用的结论,而且混用的情况也比较复杂。第三章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重点讨论了母语对留学生学习“由于”句产生的影响。分析发现:泰语因果复句为“前因后果”式,这一特点很容易造成泰国留学生在表达“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复句时,关联词的使用以及语序上的混乱;印尼语的因果复句有这样一个特点,一个偏正复句中只能有一个关联词,或表示原因,或表示结果,这导致印尼留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关联词残缺的偏误;越南语中的配对连词比较固定,而汉语关联词语的搭配相对灵活,因此越南留学生可能会回避使用,从而造成关联词残缺;日语因果连词的使用范围大于汉语因果关联词的使用范围,使得日本留学生容易产生关联词混用以及关联词冗余的偏误。第四章是“由于”句的教学策略。在简单比较几种教学策略后,文章认为“综合本位观”是比较理想的总教学策略。根据这一策略,对“由于”句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师生之间也要增加互动,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具体教学要有方法,坚持结构与意义相结合。最后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也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练习,有时可以通过练习适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第五章是结语。

姬群[9](2018)在《汉英因果连词翻译研究 ——基于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文中研究表明汉英因果连词在表达文章思维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对于其相应的研究近年来也层出不穷。其研究主要是有对因果连词定义及范畴的研究,因果连词个案的研究,因果连词的语篇连贯研究,因果连词在教学中的研究,及中英对比研究,然而对于因果连词在散文中的对比使用及翻译手段的研究尚未涉及太多。张培基的4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不仅内含大量中国近代的名家名作,又在翻译上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故而其对于汉英对比及翻译研究是合适的研究文本。本文选取这4册书籍,通过自建英汉因果语料库的手段,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从音位,结构、语法及语义方面对汉英因果连词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对比探讨了英汉因果连词翻译的选择,旨在为今后汉英因果连词的研究提供建议。在经过对文本数据的分析及讨论之后,本文得出以下翻译研究结论:一,从汉英因果连词使用总量上对比,英语使用因果连词比汉语多,表明了英语更注重因果关系的直接呈现。故而,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多使用英语因果连词来直接呈现原文中的因果关系。二,从其音节方面对比,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因果连词,英语多使用单音节和双音节因果连词。故,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多使用单音节和双音节英语因果连词。三,从其构成形式上对比,汉语多成对使用,英语多单独使用因果连词。故,译者在翻译时应注意英语因果连词单独使用的规则。四,从其语法方面对比,汉语中表达因果关系的词的词性有的是不固定,如:“因”即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来表达因果关系;英语中表达因果关系的词的词性是相对固定,如as表示因果关系时,只能是连词。五,从其语义方面对比,当表达同样的因果关系时,汉语多使用结果连词,注重事情的结果;英语多使用原因连词,注重事情的来源。故,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多使用原因因果连词。六,在以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又进一步从汉译英翻译角度对因果连词进行分析。经分析讨论,为使得译本更自然、本土化以及贴合英语母语者的语言习惯,译者多使用增补法,省略法,词类转译法,调序法以及分译的翻译手段。其中,增译法最为常用。

邓云华,郭春芳[10](2016)在《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语言类型学的方法,根据相关的语料统计与分析,探讨了英汉因果复句的类型学特征,发掘了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共性和差异并进行了象似性和原型阐释。本研究可以使人们更细致深入地了解英汉因果复句的逻辑语义的共同和不同特征,同时也能更好地指导语言习得、教学和语言比较研究。

二、英汉因果复合句对比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因果复合句对比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新闻语体的研究现状
        (二)复句研究综述
        (三)因果复句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四、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对象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新闻语体与因果关系小句
    第一节 新闻语体特点概述
        一、新闻语体的词汇特点
        二、新闻语体的句法特点
        三、新闻语体的篇章特点
    第二节 因果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因果关系
        二、因果关系分类
    第三节 因果关系小句在汉英新闻中的体现
        一、体现为单句
        二、体现为复句
        三、体现为句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英新闻中因果复句的连词对比分析
    第一节 连词隐现规律对比
        一、汉语因果连词在新闻语体中出现与否
        二、英语因果连词在新闻语体中出现与否
    第二节 常用连词统计
        一、汉语新闻中的常用因果复句连词统计
        二、英语新闻中的常用因果复句连词统计
        三、常用连词的原始义对比
    第三节 连词分布特点对比
        一、连词出现的数量
        二、连词出现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新闻中因果复句的小句对比分析
    第一节 小句语序对比
        一、汉语新闻中因果复句的语序
        二、英语新闻中因果复句的语序
        三、双语新闻中的小句语序对比
    第二节 原因小句和结果小句的关系
        一、汉英因果复句中小句的关系
        二、汉英因果复句的小句关系在新闻中的表现
    第三节 “因句”和“果句”数量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视角下的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对比分析
    第一节 前\后景与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
        一、前景与后景:小句层面的信息关系
        二、从前\后景理论看汉英新闻中因果复句的异同
    第二节 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焦点分析
        一、小句之间的焦点
        二、汉英新闻中因果复句的焦点异同
    第三节 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语域分析
        一、语域理论简介
        二、从语域理论看汉英新闻中因果复句的异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Snow-sport Tourists’ Travel Behaviors and Well-be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的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评述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一、译为动宾结构
        二、译为分句谓语
        三、增加范畴词
    第二节 分词结构的翻译
        一、前置译法
        二、转态译法
    第三节 因果句的翻译
        一、显性因果句
        二、隐性因果句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体会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图表
    附录3:平行文本
    附录4: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3)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方法与语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因果语义研究综述
    2.1 因果复句研究现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因果复句研究的历史脉络及主要领域
    2.2 因果单句方面相关研究
    2.3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三章 因果范畴的性质与特征
    3.1 因果关系范畴的性质
    3.2 因果关系范畴的特征
        3.2.1 时间性
        3.2.2 使然性
        3.2.3 论证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因果关系范畴的语义类型
    4.1 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1.1 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1.2 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2 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
    4.3 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
    4.4 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4.1 基于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4.2 基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5 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
    4.6 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7 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8 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
    4.9 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
    4.10 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因果语义的语言表征形式
    5.1 虚词标记
        5.1.1 连词标记
        5.1.2 副词标记
        5.1.3 介词标记
        5.1.4 助词标记
    5.2 实词标记
        5.2.1 名词标记
        5.2.2 动词标记
    5.3 表因果关系的超词或短语
    5.4 使用位置分类考察
        5.4.1 前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5.4.2 后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
    6.1 因果关系范畴话语层面的考察
        6.1.1 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
        6.1.2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实现形式
    6.2 因果关系范畴的实现句类
        6.2.1 因果关系范畴与陈述句
        6.2.2 因果关系范畴与疑问句
        6.2.3 因果关系范畴和祈使句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尼日利亚学生汉语因果连词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1 研究缘由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汉语因果连词本体研究
        1.4.2 偏误分析本体研究
        1.4.3 汉语因果连词的偏误研究
    1.5 汉语因果连词的定义及分类
    1.6 理论基础
2 尼日利亚学习者汉语因果连词偏误的文本分析
    2.1 研究文本的来源
    2.2 尼日利亚学习者汉语因果连词偏误类型分析
        2.2.1 遗漏偏误类型分析
        2.2.2 误加偏误类型分析
        2.2.3 误代偏误类型分析
        2.2.4 多重复句中的因果关系连词
        2.2.5 错序偏误类型分析
3 尼日利亚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3.1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3.1.1 情感因素
        3.1.2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1.3 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
    3.2 教师教学因素的影响
    3.3 课堂环境方面的原因
    3.4 教材因素的影响
4 尼日利亚学生避免因果连词偏误的建议及策略
    4.1 关于教学方法的建议
        4.1.1 对比法
        4.1.2 多媒体情景引入法
        4.1.3 语言教学法
    4.2 关于学习策略的建议
    4.3 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4.4 关于课堂环境管理的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英美留学生汉语目的复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理论依据
    0.6 创新点
第一章 汉英目的复句对比
    1.1 汉英目的复句概述
    1.2 汉英目的复句语义特征对比
    1.3 汉英目的复句句法特征对比
    1.4 汉英目的复句语用特征对比
第二章 英美留学生汉语目的复句偏误分析
    2.1 偏误分析
    2.2 偏误类型
第三章 目的复句偏误产生的原因
    3.1 汉英语言异同所致
    3.2 汉语关联词用法相近易混淆所致
    3.3 教与学的问题所致
第四章 教学建议
    4.1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4.2 教学重难点应该明确化
    4.3 课堂教学应该科学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图形-背景理论观照下because-分句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组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图形-背景理论源起
    2.2 图形-背景理论的翻译应用研究
    2.3 because-分句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because-分句的翻译应用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because-分句翻译的工作原理
    3.2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because-分句翻译的生成机理
    3.3 because-分句翻译中图形与背景的确立原则
    3.4 because-分句翻译策略的确立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ecause-分句的翻译及策略探究
    4.1 客观存在原因句的翻译
        4.1.1 常见原因句的翻译
        4.1.2 特殊原因句的翻译
    4.2 主观认定原因句的翻译
        4.2.1 推测原因句的翻译
        4.2.2 言语行为原因句的翻译
        4.2.3 思维原因句的翻译
        4.2.4 强化原因句的翻译
    4.3 because-分句的翻译策略
        4.3.1 位置对应
        4.3.2 位置非对应
        4.3.3 连词转换
        4.3.4 连词省略
        4.3.5 连词增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原因状语从句语序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 语言的象似性
    (二) 原因状语从句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 英文中原因状语从句与主句的位置关系
    (二) 中文中原因状语从句与主句的位置关系
    (三) 原因状语从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8)留学生“由于”句的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偏误分析
    2.1 语料说明
    2.2 偏误类型
        2.2.1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2.2.2 语句错误
    2.3 偏误数据统计
第三章 偏误原因
    3.1 母语负迁移
    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3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3.4 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教学策略
    4.1 教学内容的安排
    4.2 课堂教学的开展
    4.3 练习设计的布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汉英因果连词翻译研究 ——基于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in English)
Abstract(in Chines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causal connectiv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causal connectiv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2.4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limitation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heory
    3.2 Research methodology
        3.2.1 Research questions
        3.2.2 Data collection
        3.2.3 Instruments
        3.2.4 Procedures
Chapter Four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Translation
    4.1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aspect of overall distribution
    4.2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aspect of phonology
    4.3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aspect of structure
    4.4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aspect of grammar
    4.5 The study of C&E causal connectives in aspect of semantics
    4.6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E causal connectiv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ⅠList of Tables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Acknowledgements

(10)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的共性和差异
    2.1 英语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
    2.2 汉语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
    2.3 优先序列的共性
    2.4 优先序列的差异
3. 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认知理据
    3.1 共性的象似性理据
    3.2 差异的原型理据
        3.2.1 英语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原型理据:先补充性果因复句、后说明性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的原型理据
        3.2.2 汉语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原型理据:先说明性因果复句、后补充性果因复句优先序列的原型理据
4. 结语

四、英汉因果复合句对比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新闻中的因果复句对比分析[D]. 冯婉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Snow-sport Tourists’ Travel Behaviors and Well-be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田安格.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D]. 张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4]尼日利亚学生汉语因果连词习得偏误研究[D]. 宋珂(EZEMBA OLUEBUBE ONYINYE). 西南大学, 2020(01)
  • [5]英美留学生汉语目的复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李振雨. 伊犁师范大学, 2019(07)
  • [6]图形-背景理论观照下because-分句的翻译策略研究[D]. 钟焕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原因状语从句语序对比[J]. 郭林澜. 英语教师, 2018(20)
  • [8]留学生“由于”句的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D]. 刘文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汉英因果连词翻译研究 ——基于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D]. 姬群. 中北大学, 2018(08)
  • [10]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J]. 邓云华,郭春芳. 外语教学, 2016(06)

标签:;  ;  ;  ;  ;  

英汉因果复合句比较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