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一、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滕尔越[1](2020)在《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充满危机和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剧了工作岗位的波动,无论是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容易产生工作不安全感。由于上司和员工会在工作中进行频繁的人际交互,因此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可能会通过上司的决策或者行为传递给员工,由此扩大工作不安全感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组织行为领域将这种组织中高层级个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下行传递给低层级个体的现象称为涓滴效应。然而,当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涓滴效应传递给员工后,企业却很难设计出一套对所有员工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反而需要员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通过工作重塑来应对。所以,企业不仅需要明晰工作不安全感在上司与员工之间的涓滴效应机制,打破工作不安全感在上司和员工之间的传递,还要同时引导员工通过对组织有益的工作重塑应对工作不安全感。本研究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分配偏好理论、趋向-规避应对理论以及质性分析结果构建了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其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首先,本研究概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资源保存理论、分配偏好理论以及趋向-规避应对理论。其次,本研究利用质性分析方法,归纳了工作不安全感的应对方式,识别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动机路径,为本研究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提供理论框架。再次,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分配偏好理论构建了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模型,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和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以及成就导向和人际导向对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以及辱虐管理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揭示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边界条件。最后,本研究基于趋向-规避应对理论以及质性分析结果构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探讨趋向动机和规避动机作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安全氛围对趋向动机和规避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揭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影响不同类型工作重塑的路径选择条件。本研究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多时点上司-下属配对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研究。其中,参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75名员工共提供了299条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归纳分析,本研究归纳出了寻求支持、承担额外工作和扩大人际关系等13类工作不安全感的应对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和频数分析,本研究识别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并从促进积极事件发生的动机以及避免消极事件发生的动机两方面识别了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动机路径,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还分别在2个时点进行了上司-下属配对的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得356份上司-下属配对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首先检验了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上司工作不安全感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即上司和员工之间存在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2)上司工作不安全感能够通过增加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以及辱虐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3)上司的人际导向越强,辱虐管理在上司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弱。其次,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的研究方法检验了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心理安全氛围能增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促进型工作重塑的正向影响,并增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防御型工作重塑的负向影响;(2)员工工作不安全感能通过提高趋向动机增加促进型工作重塑;(3)员工工作不安全感能通过提高规避动机增加防御型工作重塑;(4)心理安全氛围越高,趋向动机在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促进型工作重塑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和研究发现,本研究从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干预以及引导工作不安全感积极应对两个方面为企业和管理者提出工作不安全感管理以及促进员工工作重塑的策略建议。

杨熠[2](2020)在《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目的地旅游意向的影响 ——以90后微信使用者为例》文中认为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来,网络口碑对目的地旅游意向的影响成为了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微信朋友圈的用户之间大多相互认识,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的动态容易引起社会比较现象,这也是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区别于其他旅游网络口碑的重要特征。然而,目前国内鲜少有学者从社会比较的角度对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现象进行研究。本文选取90后这一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比较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和其中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本文选取了网络口碑质量这一角度对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进行衡量,并探究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质量差异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然后,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构建了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善意妒忌、旅游意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另外,社会比较发生在个体比较在乎的领域,但并非所有的90后都关注微信朋友圈并且有意愿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呈现,只有自我呈现意愿高的个体才会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呈现视为非常重要的领域,因此在模型中也纳入了潜在游客自我呈现意愿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同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不同质量的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不同,高质量的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能够激发潜在游客强烈的旅游意向,而低质量的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不能激发潜在游客强烈的旅游意向。(2)“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善意妒忌→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正向影响路径成立,潜在游客的善意妒忌在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3)潜在游客的自我呈现意愿调节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与善意妒忌之间的关系,潜在游客的自我呈现意愿越强,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该个体善意妒忌的影响越显着。最后,基于以上结论进行了相关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管理启示。

马识涵[3](2020)在《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发展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再到生物工程,科技不仅推动了经济、冲击了市场甚至还提高了消费者的眼界与标准。在当今世界,企业不仅要维持在产品上引领行业创新、还要争取在企业文化和品牌上展示企业风骨、凝聚组织精神,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国内外各大企业在这场激烈的拉锯战中倾尽人力、物力与财力,但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是让人不寒而栗,频繁爆发的品牌危机严重掣肘了企业的发展,甚至令企业多年的蛰伏与投资都毁于旦夕之间。探清品牌危机的影响机制与路径、进行适宜的危机管理、降低品牌危机对企业的实际负面效应成为目前企业经营者和学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定了品牌危机为主题,将消费者品牌态度这一概念引入研究模型作为中介变量、将危机严重程度引入研究模型作为调节变量,以此基础而展开了一个2(产品性能相关&企业价值观相关)*2(严重程度高&低)的混合情景实验,试图以此来验证企业品牌危机事件的突然爆发对消费者实际的购买意愿有怎样的影响。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发现与产品性能相关和与企业价值观相关的两种品牌危机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都有显着的影响;同时,在这一研究模型中所涉及到的中介和调节变量都有显着的影响力,即品牌态度起明显的中介作用,危机严重程度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其次,针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两种品牌危机事件而言,不管是与产品性能相关还是与企业价值观相关的危机,严重程度相对较高时都会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更大和更深的影响;最后,当本文将两种品牌危机事件进行对比时发现,危机严重程度相对较高的时候两种类型的品牌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显着差异,而在危机严重程度都相对较低的时候,发现那些同产品性能有关系的品牌危机事件最终能够引起的反面影响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是明显大于那些同企业价值观有关系的品牌危机事件的。以本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以及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作为依据,本文尝试站在企业者的角度和立场,以降低品牌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力为目的为企业提出了在危机爆发之前和爆发之后应该采取的恰当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措施,并建议企业提高应该尽早理清和摆正对企业价值观相关危机和产品性能相关危机的关系的认识的重视程度。希望这些建议可以成为企业经营者在现实的组织经营和市场运作中有力并且可靠的助力,提供或多或少的帮助。

李治[4](2019)在《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商业应用的深化、各种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及iPad)的普及,我国网络用户规模快速扩张。企业、商品、用户以及各种新媒体工具通过互(物)联网实现“万物相连”,导致网络信息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超载”与“选择超载”成为了广大网络用户顺利获取有效信息的拦路虎。为此,个性化推荐系统(Personalized Recommender Systems,PRS)应运而生,希望帮助消费者提升决策效率、优化购物体验,并为网络商家提供营销工具、增加销售收入。然而,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离预期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采用了PRS的网络商家认为他们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投入回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目前推荐系统普遍缺乏一套相应且行之有效的解释机制,导致用户很难信任推荐系统。从理论研究现状看,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及其商品信息呈现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针对PRS中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及其对网络用户采纳意愿影响的研究,目前为止还不多见,形成了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在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缺口。为此,本研究在现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用户认知体验为研究主线,以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为研究出发点,构建信息采纳意愿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与情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分以下三个子研究展开:研究一从推荐系统角度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研究PRS中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对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推荐解释的互动性显着积极影响采纳意愿,并且动态推荐解释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显着大于静态推荐解释;系统用户体验的两个维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在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度会调节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对系统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而影响采纳意愿。这不仅从推荐系统角度揭开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影响采纳意愿的过程“黑箱”,还从用户体验与信任机制两方面拓展了技术接受模型的理论研究。研究二从用户角度出发,以信息采纳模型(IAM)为理论基础,探究PRS中推荐解释的参照性对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推荐解释的参照性显着积极影响采纳意愿,并且社会参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显着大于自我参照;信息质量感知的两个维度(感知精确性和感知新颖性)在推荐解释的参照性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满意度还在信息质量感知与采纳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不仅从用户角度揭开推荐解释的参照性影响采纳意愿的过程“黑箱”,还从信息质量感知和满意度两方面推进了信息采纳理论的研究。研究三从推荐系统-用户双方关系的角度出发,以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抗拒理论为基础,考究PRS中推荐解释的契合性对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心理抗拒的两个维度(强迫性感受与操纵意图推断)在推荐解释的契合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参照性和涉入度均会调节推荐解释的契合性对心理抗拒的影响,进而影响采纳意愿。这不仅从推荐系统-用户双方关系角度揭开推荐解释的契合性影响采纳意愿的过程“黑箱”,还进一步证实了PRS及其推荐解释给用户带来的双重影响,丰富了采纳意愿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扩展推荐解释的影响结果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推荐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的假设前提,分别考察了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对采纳意愿所产生的正、负向影响,通过对推荐解释“两重性”本质的揭露,突破了以往对于推荐解释作用机制的认识局限。第二,推进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在推荐系统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本研究从信息、系统两个方面分别将信息采纳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对推荐解释正向影响采纳意愿的理论模型构建,克服了单个理论无法完整解释用户对于推荐信息采纳意愿形成机制的研究瓶颈。第三,优化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影响采纳意愿的研究设计。本研究通过三个子研究分别探讨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参照性以及契合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调查与情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克服SEM所面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又可获得较高的内部效度,弥补了有关推荐解释与采纳意愿关系的现有研究实践的不足。本研究结论将给电商企业带来系列管理启示,针对商家如何更好地开展推荐服务,提出几点管理建议:第一,增强PRS中推荐解释的互动性,保持好与用户的有效沟通;第二,重视PRS中推荐解释的参照性,不断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三,提升PRS中推荐解释的契合性,深入挖掘用户的信息需求。

李卫华[5](2019)在《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的剧增。飞灰富含多元化的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填埋处置”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飞灰管理策略。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入场填埋飞灰的重金属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浸出浓度需满足标准限值要求,且应与生活垃圾分区填埋。但因飞灰产生量剧增、填埋场选址困难和建设时序滞后及填埋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出现固化/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共处置现象。现实共处置环境中,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可能遭遇如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和酸雨侵蚀等处置情景的影响。然而针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行为、溶出机制及环境风险评估等问题尚缺乏处置情景模拟实验及方法学研究。本文基于对我国典型地区焚烧厂的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处置现状调研,选用某典型厂取飞灰原灰(Y2)及其螯合剂(A2)和磷酸(P2)稳定化飞灰、水泥固化飞灰(S2)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式淋溶实验研究了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和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飞灰中主要重金属(Pb/Zn/Cu/Cd/Cr/Ni)的溶出行为;并结合关键影响因素(pH/CO2/DOM)批式浸提实验探讨了重金属的溶出机制;最后通过建立液相(OPTI模型)和固相(RAC和STI模型)环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重金属的(独立性/综合性)环境风险演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典型固化/稳定化飞灰样品的基本特性飞灰重金属含量呈Zn>Pb>Cu>Cr>Cd>Ni规律,且Zn/Pb比Cu/Cr/Cd/Ni高1-2个数量级,重金属浸出毒性高低与其含量分布趋势并无一致规律,Pb/Cd/Ni浸出毒性普遍较高。固化/稳定化增加了多数重金属的稳定态比例,但Pb/Cd/Cr/Ni仍赋存一定比例的易浸出形态(可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固化/稳定化未改变飞灰的主要矿物相分布,且均未检出赋存目标重金属的矿物相。(2)通过构建三种模拟现实处置情景并基于柱式淋溶实验,探究了固化/稳定化飞灰在不同处置情景下的重金属溶出行为固化/稳定化减弱了不同处置情景下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水平,且“初期淋溶”均是促进重金属浸出增加的关键时期。渗滤液淋溶和碳酸化作用增加了飞灰中多数重金属的易浸出形态比例,而更替后的酸雨侵蚀则减少了更替前增加的易浸出形态比例,其中碳酸盐结合态的变化因飞灰类型而异。经历不同淋溶处置情景后,飞灰的主要矿物相均演化为Ca CO3,且峰强增加,其中饱和CO2水淋溶后A2/S2中新检出的Ca-Al-Si-O,可能影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溶出行为。(3)通过识别不同处置情景下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基于批式浸提实验,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pH是影响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最主要因素,终点pH越低,浸出浓度越高。固化/稳定化减弱了重金属的浸出,但并未改变其在全pH范围(1-14)内的溶出规律。DOM的加入影响着“飞灰-浸出液”体系中重金属的终点浓度分布,但影响规律因飞灰类型、重金属种类及pH而异。HA的加入分别促进和减少了A2中Pb和Zn/Cu/Cd的溶出,而FA促进了P2/S2中Cu的溶出,溶出行为受pH影响均较小。HA环境下P2/S2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受pH影响较大,但HA减少了低终点pH下Pb/Zn/Cd/Cr/Ni的溶出。自然pH范围优先溶出了飞灰中的可交换态重金属,但部分重金属的易浸出形态比例会因增加的酸性侵蚀作用呈再次增加趋势。碳酸化处理中,固化/稳定化未显着影响飞灰的碳酸化反应活性,但减弱了多数重金属的浸出,影响规律因浸提评价方式而异:HJ 557-2010(蒸馏水浸提)中,Pb和Cd/Ni的溶出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而Zn/Cu/Cr溶出无一致规律;HJ/T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浸提)中,Pb/Zn/Cu/Cd和Cr/Ni的溶出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碳酸化后飞灰中Zn/Cd和Pb/Cu/Cr/Ni的可交换态比例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Pb/Zn/Cu/Cd/Ni的碳酸盐结合态比例呈增加趋势。固化/稳定化减弱了同期MEP(多级浸提程序)中的重金属浸出,渗滤液或饱和CO2水的初期浸沥及更替的模拟酸雨浸沥均是增加重金属浸出的不利因素,且随浸沥时间延长,多数重金属均存在浸出再增加趋势(尤其Pb/Cd),变化趋势因飞灰类型而异。MEP浸沥后飞灰中重金属易浸出形态赋存比例的演化规律同柱式淋溶实验结果相似。(4)结合处置情景实验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探讨了不同处置情景下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主要溶出机制渗滤液淋溶体系同时存在重金属的溶出、络合和吸附/解吸途径。DOM对“飞灰-渗滤液”固液界面局部“沉淀-溶解”平衡的破坏作用,非吸附型“DOMMn+(重金属离子)”络合物的形成及DOM对飞灰表面Mn+吸附结合位点(S)的竞争作用,是影响淋溶初期重金属溶出的主要机制。吸附型“S-DOM-Mn+”为淋溶后期的主要吸附作用机制,且受pH影响。饱和CO2水淋溶体系是基于“CO2-水”与“飞灰”的间接碳酸化反应,同时存在碳酸盐矿物的“成核和溶解”及重金属的“固定和溶出”反应,重金属的溶出机制主要受赋存重金属碳酸盐矿物“成核和溶解”反应平衡影响,且淋溶初期和后期分别以“溶解”和“成核”为主。模拟酸雨淋溶体系中影响重金属溶出行为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碳酸盐层溶解作用、H+侵蚀/置换作用和SO42-/NO3-/Cl-反离子效应(SO42->NO3->Cl-)。(5)通过构建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固化/稳定化飞灰在不同处置情景下液相和固相中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固化/稳定化能有效减弱飞灰的重金属浸出环境风险,但初期渗滤液或饱和CO2水淋溶、酸雨侵蚀以及过度碳酸化作用均是增加飞灰浸出液OPTI的促成条件,而连续渗滤液淋溶或碳酸化作用则是促进浸沥后飞灰基质赋存重金属RAC增加的不利因素(尤其Pb/Zn/Cd)。相较于独立式处置情景,更替式处置情景增加了浸沥后飞灰基质赋存重金属的STI。相较于柱式淋溶实验,HJ/T 300-2007作为一种强化污染物浸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固化/稳定化飞灰入场填埋前的重金属潜在浸出环境风险水平。相较于MEP实验,HJ/T 300-2007能够有效强化“飞灰原灰”的模拟浸出环境,为其在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或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中的重金属浸出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可靠OPTIsta;但对于“固化/稳定化飞灰”,其在相同处置情景下的浸出液OPTI值均存在超过OPTIsta的现象。因此,共填埋处置情景中,HJ/T 557-2007浸沥环境可能低估固化/稳定化飞灰在连续或更替式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及酸雨侵蚀处置环境中的重金属潜在浸出环境风险水平。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开发、固化/稳定化飞灰在现实处置情景中的长期稳定性评价以及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秦芳[6](2019)在《电子商务直播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线上零售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线上购物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营销模式难以持续有效吸引消费者,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和卖家尝试通过引入新的营销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众多营销模式中,电子商务直播通过整合电子商务的消费属性和直播的用户快速获取能力而迅速成为当前主流的商业化营销模式。虽然电子商务直播不断得到实践推广,但其对线上消费行为的驱动作用仍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理解电子商务直播对线上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能够为电子商务网站和卖家充分发挥直播的营销价值,并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建议,对拓展直播的商业化营销模式研究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电子商务直播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子商务直播对消费者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考虑消费者、卖家和直播平台形成的三方交互体系,基于社会技术理论,分别从技术和社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和服务质量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网页数据抓取、情景实验设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首先,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电子商务直播对消费者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电子商务直播通过降低消费者心理距离和不确定性感知提高在线购买意愿;产品类型对电子商务直播和感知不确定性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即电子商务直播降低感知不确定性的作用对体验型产品来说比搜索型产品更强。本阶段研究从整体层面对电子商务直播的营销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探索,丰富和拓展了在线营销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次,考虑消费者与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的交互过程,根据“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与在线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电子商务直播的互动实时性、感知临近性和感知真实性能够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提高在线购买意愿。本阶段研究从技术角度揭示了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对线上消费意愿的作用机制,对影响线上消费行为的技术特征成功要素进行补充,为电商属性和直播技术的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了新思路。最后,针对消费者与电子商务直播卖家的交互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进一步探讨了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商务直播的信息质量和互动质量能够促进快速关系的建立,进而提升在线购买意愿。本阶段研究从社会因素角度构建并延伸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将快速关系引入电子商务直播背景,为电子商务直播营销模式的服务个性化策略提供了依据。

曾恺[7](2019)在《同事离职创业绩效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意向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员工离职创业现象受到政府、企业家、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等各界的密切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同一企业内多名员工相继离职创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个员工离职创业是否会受到同事离职创业的影响?哪些同事会影响员工?同事离职创业如何引发员工离职创业的意向和行为?与其他创业形式不同,企业员工的离职创业容易直接伴随创业者的非伦理行为,容易负面影响其原本任职的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员工离职创业可能成为母公司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引发母公司对员工离职创业的消极态度。母公司的不同态度在同事离职创业影响员工离职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母公司的态度是怎么产生的?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已有文献中没有提供满意的回答。本研究通过整合社会学习理论和事件系统理论识别出同事离职创业绩效是离职创业人际影响发生的前提,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同时,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索员工创业效能感和员工工作嵌入在同事离职创业绩效与员工离职创业意向之间关系起到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同事离职创业影响员工离职创业的人际影响理论机制。母公司作为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第三方,母公司敌意将对人际影响过程起到缓冲作用。此外,本研究指出同事非伦理行为引发了母公司的道义不公正感知,进而导致母公司产生敌意。基于此,本文主要包括三个研究。研究一从社会学习理论和事件系统理论两个视角,探索同事离职创业绩效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意向的双路径理论机制。人际影响机制是解答离职创业在组织中扩散的关键,员工可能由于同事离职创业的高绩效而模仿离职创业行为,然而,模仿效应并不能完全解释人际影响机制,离职创业事件的演化过程也为人际影响机制进行了有益补充。研究一通过对357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事离职创业绩效与员工离职创业意向正相关;同事离职创业绩效通过员工创业效能感和员工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意向。研究二探索了母公司敌意对离职创业人际影响双路径理论机制的调节作用。虽然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机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是双路径机制适用的边界条件尚不明确。研究二通过分析217份两个时间点配对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研究二重复验证了研究一结果,并且母公司敌意对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双路径理论机制均起到了缓冲作用。研究三根据道义公正理论,深入探究了母公司敌意的形成过程。母公司敌意在员工离职创业情境中常常出现,且在人际影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明确母公司敌意是如何产生的。研究三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分别从员工视角和高层管理者视角收集了 224份和310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同事离职创业过程中的非伦理行为正向预测母公司敌意,母公司的道义不公正感知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离职创业后果严重性正向调节了母公司道义不公正感知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整合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视角,聚焦员工离职创业的人际影响机制以及母公司敌意的作用和形成过程,丰富拓展了员工离职创业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本研究指出离职创业绩效而非离职创业本身是员工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前提条件,通过区分离职创业绩效高低对人际影响的不同作用,从理论层面拓展了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成因,为离职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研究通过整合社会学习理论和事件系统理论,全面剖析并深入比较了离职创业人际影响的两条理论机制,丰富了社会学习理论和事件系统理论的应用领域。(3)本研究突出了母公司对离职创业伦理特征的态度。员工离职创业往往伴随非伦理行为,已有研究认为母公司对非伦理行为的态度是中性的。本研究通过强调母公司的敌意态度对社会学习和事件演化的调节效应,厘清了社会学习理论和事件系统理论的边界条件。(4)本研究采用道义公正理论探索了母公司敌意的形成过程,揭示了非伦理行为如何导致母公司敌意的产生。道义公正视角与以往母公司敌意的研究视角存在本质不同,为母公司敌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奎[8](2019)在《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及相关生理机制(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平衡量表、情景实验,探讨瑜伽锻炼与有氧健身操锻炼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两种锻炼方式对改善中年女性平衡能力的效果与差异,从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中年女性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健身形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青岛英派斯44-59岁中年女性新会员为实验对象,筛选符合测试要求的参加瑜伽项目、有氧健身操项目各30人进行测试,测试选取了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测试、相关生理机制测试(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平衡量表测试及情景实验测试,结果通过spss19.0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静态平衡能力方面:实验后瑜伽组闭眼左脚站立时间为23.32±3.85秒,有氧健身操组为20.85±4.48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3(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闭眼右脚站立时间为25.33±4.14秒,有氧健身操组为22.20±4.94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12(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强化Romberg指标测试结果为25.74±5.42秒,有氧健身操组测试结果为22.71±5.96,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5(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对中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大于有氧健身操;(2)动态平衡能力方面: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闭眼原地踏步时间分别为5.29±1.69秒、6.49±1.32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02(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起立-走时间分别为12.00±0.75秒、11.25±0.46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02(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大于瑜伽;(3)相关生理机制方面:实验后瑜伽与有氧健身操组前庭步测试距离分别为8.39±1.26cm、8.71±1.27cm,显着性检验P值为0.017(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指标膝关节角度绝对误差角度实验后分别为4.66±1.71度、4.98±1.66度,显着性检验P值为0.021(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指标踝关节角度绝对误差角度实验后分别为2.11±0.78度、2.65±1.01度,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5(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站立提踵测试时间分别为52.8±13.42秒、48.25±11.13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39(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的影响大于有氧健身操;(4)平衡量表方面: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总分分别为53.17±1.09分、53.00±0.98分,显着性检验P值为0.258(P>0.0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跌倒风险的影响基本一致;(5)情景实验方面: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在情景实验消耗的时间分别为14.74±0.97秒、14.52±0.96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344(P>0.0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通过12周的练习,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日常生活平衡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

叶绮文[9](2019)在《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相继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战略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和鼓励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组织的电动汽车采纳。然而,电动汽车在私人用车市场却陷入了发展瓶颈,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与个体顾客对电动汽车的商业投资和采纳均持观望态度,导致了的“蛋生鸡,鸡生蛋”困局。由于市场需求是企业决策的基础,因此唯有充分了解顾客的采纳行为及市场扩散机制,进行有效的电动汽推广,才能打破现有的僵持局面,从根本上解决电动汽车私人用车领域采纳率低、市场规模难以扩大等现实问题。电动汽车的市场扩散是一个受到产品、顾客、政策环境等不同层面因素影响的长周期动态过程,其中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采纳主体的互动以及环境与采纳主体之间的信息反馈是已有基于产品视角的技术采纳研究与基于顾客视角的产品扩散研究所无法完全解释的。此外,由于顾客价值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我国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问题需要基于特定的市场特征与政策环境进行探讨。然而,已有相关研究缺乏对因素的作用机理与市场动态扩散机制的探索,存在着结论矛盾、研究方法单一等局限。因此,本研究从产品与顾客的综合视角针对我国电动汽车私人用车领域的采纳与扩散问题,综合集成系统动力学、模糊逻辑、情景实验、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等多种前沿方法,开展以下几项创新性工作:(1)构建考虑顾客模糊感知的电动汽车采纳与市场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交易效用与社交效用理论,从个人层面以“效用-成本”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的汽车属性及ICT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特有属性对顾客采纳行为与市场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顾客模糊感知的采纳行为对电动汽车扩散存在延迟作用;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总成本差异影响着其他电动汽车属性对市场扩散的作用效果。(2)结合技术采纳模型与Bass扩散模型,构建考虑顾客异质性与口碑传播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采纳群体对电动汽车的感知差异与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顾客结构下的仿真结果,研究发现大比例的首次购车者能够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口碑传播和加强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放大了电动汽车感知易用性对市场扩散的积极作用。(3)构建考虑政策环境及网络外部性影响的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情景,给出政策的最优时间与资金分配策略。研究发现,具有网络外部性的政策设置能够加速电动汽车的市场扩散,但加速了资金的消耗;取得充电设施建设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平衡是促进政策横向整合的关键;小额激励性政策有利于政策组合在时间维度上的整合。(4)针对影响因素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使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基于整体论视角的组态分析,从而分析综合考虑顾客特征、电动汽车属性及政策环境的市场扩散策略组合。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关于性别、收入、政策等因素的矛盾结论,并发现了高强度与低强度政策组合、货币类与非货币类激励等有效政策组合;同时给出了不同政策环境下汽车企业的业务重点与目标客户群体。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在理论层面上,以产品和顾客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与顾客采纳行为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以及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复杂机制,为解决电动汽车采纳率低、市场扩散缓慢等关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2)在方法层面上,针对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集成多种前沿的方法对研究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3)在应用层面上,基于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顾客结构和政策环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政策制定策略与全面的管理建议。

李文婧[10](2019)在《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通风能够以节能、环保及健康的方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是实现建筑绿色化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自然通风策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表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自然通风建筑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针对自然通风建筑空间设计与绿色效益间数学关系不明确、地域气候适应型自然通风办公建筑设计新方法与传统方式差别较大的问题,基于多维度长周期的建筑绩效评价体系,考虑建筑物周围环境与其内部各系统之间耦合关系对建筑性能的波动性影响,探究了自然通风建筑性能评价与协同设计方法,为中国自然通风建筑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理论以探究自然通风建筑性能评价方法为出发点,从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评价体系主要构成要素的对比研究,引入了建筑绩效评价体系。从规范式计算法、绩效量化评价法两方面阐释了建筑绩效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构建、主观判断代替方式方面的合理性。通过构成要素对比、内置函数及绩效指标分析,探讨了建筑绩效评价体系对自然通风建筑评价的适用性。植入建筑自然通风概念、关系量化及评价标准,将建筑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范围拓展到自然通风建筑评价领域,为性能评价及协同设计平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了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性能评价及协同设计平台利用建筑绩效评价器优势平台,考虑建筑自然通风潜力的影响性设计参数,嵌入降能耗求解、风机能耗求解、外窗开启比率控制等逻辑,以全球不同背景下共15座办公建筑模型自然通风潜力计算为研究案例,开发、验证并应用了建筑绩效评价器自然通风版EPCvH2.0:NV,用于模拟主要建筑自然通风情景:复合通风情景、纯自然通风情景。在复合通风情景下,EPCvH2.0:NV执行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互补式交替运行的逻辑命令流;在纯自然通风情景下,执行反映室内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与窗户开口面积三者耦合关系的逻辑命令流。在完整的建筑物性能测评基础上,EPCvH2.0:NV可以对自然通风潜力影响性参数作出灵敏反应,对自然通风建筑进行全面有效的性能分析。建筑绩效评价器自然通风版数学模型可靠、权重分配完善、与众多建筑绩效评价器衍生软件之间具有互通性,有利于对自然通风建筑物的综合模拟和全面判断。软件提供了复杂度适中的绩效指标计算,符合建筑设计参数与绿色效益(绩效)瞬时计算完成的预期,能够建立协同设计与性能评价的导向性关系,有利于建筑师空间设计与绩效相关整体性思维的构建与设计新习惯的生成。作为降阶模拟软件,建筑绩效评价器自然通风版模拟精度适中,操作难度低,方便相关专业人员的使用和沟通。其二次编辑界面简易,方便用户自主扩展针对性功能,从而将方法模型具体化为实际功能,促进了行业间合作。(3)以中国中型办公建筑为例,研究了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应用完善适用于中国自然通风建筑的多维度潜力测评标准,建立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表,有效推进了自然通风建筑控制策略研究。在对控制策略影响因素及其波动性规律的模拟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建筑自然通风主要可预见情景:分别考虑室内外温差和湿度阈值的两种复合通风情景、考虑室内外温差和外窗开口控制逻辑的一种纯自然通风情景。完善了多维度建筑自然通风潜力测评标准:分别衡量可用小时数、冷负荷降低度、经济效益的三种复合通风标准;分别衡量不同不适感可接受度的两种纯自然通风标准。量化中国自然通风潜力值,初步构建了自然通风建筑降温潜力分布图,拓展建筑节能数据量化研究范畴。应用EPCvH2.0:NV,使用代表典型中型办公建筑发展趋势的建筑模型、适用于自然通风的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表,通过涵盖建筑自然通风主要可预见情景的实验方案,基于多维度建筑自然通风潜力测评标准,获得98种组合形式的一级气候区代表性城市年度和季节性潜力值,初步构建了中国自然通风建筑降温潜力分布图。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探讨建筑绩效评价体系对自然通风建筑评价的适用性,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理论进行了有益补充。(2)进行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器扩展研究,为自然通风建筑性能评价及协同设计提供技术平台。(3)完善适用于中国自然通风建筑的多维度潜力测评标准,建立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表,推进自然通风建筑控制策略研究。(4)量化中国自然通风潜力值,初步构建自然通风建筑降温潜力分布图,优化建筑节能数据量化研究内容。

二、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现状
        1.3.2 涓滴效应研究现状
        1.3.3 工作重塑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质性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保存理论
        2.1.2 分配偏好理论
        2.1.3 趋向-规避应对理论
    2.2 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归纳分析
        2.2.1 样本描述
        2.2.2 归纳分析及文本编码
        2.2.3 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类别及含义
    2.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路径识别
        2.3.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
        2.3.2 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路径识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3.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3.1.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
        3.1.2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3.1.3 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3.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3.2.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
        3.2.2 心理安全氛围的调节作用
        3.2.3 趋向动机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3.2.4 规避动机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3.3 研究模型及研究设计
        3.3.1 研究模型
        3.3.2 研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路径检验
    4.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检验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1.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4.1.4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检验
    4.2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获取路径检验
        4.2.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获取路径模型
        4.2.2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中介作用检验
        4.2.3 成就导向对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4.3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保存路径检验
        4.3.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保存路径模型
        4.3.2 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检验
        4.3.3 人际导向对辱虐管理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路径检验
    5.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边界条件检验
        5.1.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
        5.1.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实证检验
        5.1.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情景实验设计
        5.1.4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实验检验
    5.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趋向动机路径检验
        5.2.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趋向动机路径模型
        5.2.2 趋向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
        5.2.3 心理安全氛围对趋向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5.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规避动机路径检验
        5.3.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规避动机路径模型
        5.3.2 规避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
        5.3.3 心理安全氛围对规避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果讨论及策略建议
    6.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影响的结果讨论
        6.1.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质性分析结果讨论
        6.1.2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6.1.3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讨论
        6.1.4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路径及边界条件讨论
        6.1.5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边界条件的讨论
        6.1.6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路径及边界条件讨论
    6.2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干预策略
        6.2.1 削弱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
        6.2.2 达成资源分配共识
        6.2.3 增强上司的自我控制
    6.3 引导工作不安全感积极应对的策略
        6.3.1 增强员工趋向动机
        6.3.2 培养心理安全氛围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I
附录II
附录I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目的地旅游意向的影响 ——以90后微信使用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相关研究
    2.3 善意妒忌相关研究
    2.4 旅游意向相关研究
    2.5 自我呈现意愿相关研究
    2.6 相关研究评述
3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框架
    3.2 研究设计
    3.3 变量的测量
    3.4 问卷设计
    3.5 实验刺激物开发
    3.6 预研究
    3.7 正式实验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样本描述性分析
    4.2 数据质量分析
    4.3 假设检验与模型检验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启示
    5.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
    2.2 国内研究
    2.3 研究评析
第三章 理论背景
    3.1 品牌危机
        3.1.1 品牌危机的概念
        3.1.2 品牌危机的类型
    3.2 消费者品牌态度
        3.2.1 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概念
        3.2.2 品牌态度的构成与作用
    3.3 消费者购买意愿
        3.3.1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
        3.3.2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意义
    3.4 危机严重程度
第四章 研究假设和模型
    4.1 研究假设
        4.1.1 品牌危机与购买意愿
        4.1.2 品牌危机与品牌态度
        4.1.3 品牌态度与购买意愿
        4.1.4 危机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
        4.1.5 理论支撑
    4.2 研究模型
第五章 实验设计、实施及分析
    5.1 实验设计
        5.1.1 情景描述设计
        5.1.2 量表的选择
    5.2 预实验
    5.3 正式实验
        5.3.1 操纵检验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3 品牌危机与购买意愿
        5.3.4 品牌危机与品牌态度
        5.3.5 品牌态度的中介作用
        5.3.6 危机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
        5.3.7 假设检验总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结论
        6.1.2 建议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4)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实践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1.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PRS及推荐解释研究综述
        2.1.1 个性化推荐系统(PRS)相关研究
        2.1.2 PRS中推荐解释相关研究
        2.1.3 PRS及推荐解释研究述评
    2.2 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研究综述
        2.2.1 推荐解释的互动性相关研究
        2.2.2 推荐解释的参照性相关研究
        2.2.3 推荐解释的契合性相关研究
        2.2.4 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研究述评
    2.3 相关认知体验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3.1 系统用户体验相关研究及述评
        2.3.2 信息质量感知相关研究及述评
        2.3.3 心理抗拒相关研究及述评
        2.3.4 信任度相关研究及述评
    2.4 信息采纳研究综述
        2.4.1 信息采纳的概念
        2.4.2 信息采纳的理论模型
        2.4.3 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
        2.4.4 信息采纳研究述评
    2.5 理论基础
        2.5.1 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2.5.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2.5.3 解释水平理论
        2.5.4 传播说服理论
    2.6 整体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3.1 变量界定与研究问题
        3.1.1 主要变量的概念界定
        3.1.2 整体理论模型与关键研究问题
    3.2 研究设计与方法
        3.2.1 测量量表的选取
        3.2.2 问卷设计的方法
    3.3 问卷结构与施测过程
        3.3.1 问卷结构
        3.3.2 施测过程
    3.4 问卷量表项目的预检验与修订
        3.4.1 量表项目预检验的方法
        3.4.2 量表项目预检验的区分度分析
        3.4.3 量表项目预检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问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再检验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荐解释的互动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4.1 关系假设提出
        4.1.1 推荐解释的互动性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4.1.2 推荐解释的互动性与系统用户体验的关系
        4.1.3 系统用户体验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4.1.4 信任度、互动性、系统用户体验与采纳意愿的关系
    4.2 实验设计与测量工具
        4.2.1 实验设计
        4.2.2 测量工具
    4.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4.3.1 数据分析
        4.3.2 假设验证
    4.4 实验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荐解释的参照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5.1 关系假设提出
        5.1.1 推荐解释的参照性与信息质量感知的关系
        5.1.2 信息质量感知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5.1.3 用户满意度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5.2 实验设计与样本收集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样本收集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5.3.1 数据分析
        5.3.2 假设验证
    5.4 实验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推荐解释的契合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6.1 关系假设提出
        6.1.1 推荐解释的契合性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6.1.2 推荐解释的契合性与心理抗拒的关系
        6.1.3 心理抗拒与信息采纳意愿的关系
        6.1.4 参照性/涉入度、契合性、心理抗拒与采纳意愿的关系
    6.2 实验设计与测量工具
        6.2.1 实验设计
        6.2.2 测量工具
    6.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6.3.1 数据分析
        6.3.2 假设验证
    6.4 实验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体结论与综合讨论
        7.1.1 主要研究结论
        7.1.2 综合讨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PRS用户采纳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我国垃圾焚烧飞灰产生、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进展
        1.2.1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相关特性
        1.2.2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
        1.2.3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影响因素
        1.2.4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机制
        1.2.5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环境风险评估
    1.3 垃圾焚烧飞灰生命周期全过程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2 实验设计
        2.2.1 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分析实验
        2.2.2 重金属浸出浓度(毒性)评价实验
        2.2.3 飞灰固化/稳定化配比优化实验
        2.2.4 “渗滤液淋溶”处置情景实验
        2.2.5 “碳酸化作用”处置情景实验
        2.2.6 “酸雨侵蚀”处置情景实验
        2.2.7 终点pH值影响因素实验
        2.2.8 CO_2碳酸化作用影响因素实验
        2.2.9 DOM影响因素实验
        2.2.10 液固比、浸提时间影响因素实验
    2.3 测定方法
        2.3.1 液相指标
        2.3.2 固相指标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典型焚烧厂固化/稳定化飞灰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3.1 pH值(腐蚀性)
    3.2 元素组成
    3.3 重金属全量及浸出毒性
    3.4 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处置情景下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
    4.1 “渗滤液淋溶+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行为
        4.1.1 浸出液pH、EC变化
        4.1.2 浸出液重金属溶出行为变化
        4.1.3 飞灰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4.1.4 飞灰矿物组成变化
    4.2 “碳酸化作用+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行为
        4.2.1 浸出液pH、EC变化
        4.2.2 浸出液重金属溶出行为变化
        4.2.3 飞灰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4.2.4 飞灰矿物组成变化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关键影响因素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5.1 关键“环境因素”对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5.1.1 终点pH值的影响
        5.1.2 CO_2碳酸化作用的影响
        5.1.3 DOM的影响
    5.2 关键“控制条件”对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5.2.1 浸提时间的影响
        5.2.2 液固比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机制探讨
    6.1 “渗滤液淋溶”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6.2 “碳酸化作用”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6.3 “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
    7.1 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学的构建
        7.1.1 液相体系—浸出液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7.1.2 固相基质—飞灰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7.2 “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对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
    7.3 基于“HJ/T300-2007标准浸提”对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
    7.4 “关键影响因素”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7.4.1 终点pH值
        7.4.2 CO_2碳酸化作用
    7.5 “渗滤液淋溶+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7.5.1 柱式淋溶实验
        7.5.2 MEP实验
    7.6 “碳酸化作用+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7.6.1 柱式淋溶实验
        7.6.2 MEP实验
    7.7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6)电子商务直播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核心概念
        1.2.1 研究问题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结构安排
    1.6 研究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电子商务直播的内涵与营销模式
        2.1.1 网络直播的起源与发展
        2.1.2 电子商务直播的内涵
        2.1.3 电子商务直播相关研究
    2.2 在线购买意愿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2.2.1 在线购买意愿内涵
        2.2.2 在线购买意愿影响因素
    2.3 电子商务直播关键要素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2.3.1 社会技术理论内涵与适用性
        2.3.2 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
        2.3.3 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
    2.4 相关理论
        2.4.1 解释水平理论
        2.4.2 “刺激-机体-反应”模型
        2.4.3 社会交换理论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电子商务直播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研究
    3.1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3.1.1 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距离
        3.1.2 感知不确定性
        3.1.3 产品类型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2.1 电子商务直播、心理距离、在线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3.2.2 电子商务直播、感知不确定性、在线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3.2.3 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
        3.2.4 电子商务直播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3.3 电子商务直播对在线购买行为的实践影响
        3.3.1 准实验数据来源
        3.3.2 网页数据抓取和样本统计
        3.3.3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4 电子商务直播影响的作用机制
        3.4.1 实验一设计与过程
        3.4.2 指标测量
        3.4.3 实验一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5 产品类型对电子商务直播影响的调节效应
        3.5.1 预实验:产品类型区分
        3.5.2 实验二设计与过程
        3.5.3 实验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6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4.1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4.1.1 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分类
        4.1.2 电子商务直播背景下的社会支持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2.1 社会支持与在线购买意愿
        4.2.2 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与社会支持
        4.2.3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4.2.4 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1 问卷设计
        4.3.2 变量测量
        4.3.3 预调研
        4.3.4 数据收集
    4.4 研究模型实证分析
        4.4.1 测量模型分析
        4.4.2 结构模型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5.1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5.1.1 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维度划分
        5.1.2 社会交换理论和快速关系
    5.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5.2.1 快速关系与在线购买意愿
        5.2.2 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和快速关系
        5.2.3 快速关系的中介作用
        5.2.4 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5.3 问卷开发与量表确定
        5.3.1 问卷设计
        5.3.2 初始题项形成
        5.3.3 第一轮数据收集
        5.3.4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5 测量量表确定
    5.4 研究模型实证分析
        5.4.1 第二轮数据收集
        5.4.2 测量模型分析
        5.4.3 结构模型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淘宝网抓取直播/非直播卖家信息
    附录 B:实验一调查问卷
    附录 C:产品类型区分调查问卷
    附录 D:电子商务直播技术特征与在线购买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 E: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质量与在线购买意愿调查问卷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与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7)同事离职创业绩效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意向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结构安排
    1.3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员工离职创业研究综述
        2.1.1 员工离职创业的概念界定
        2.1.2 员工离职创业的相关研究
        2.1.3 员工离职创业的测量
    2.2 母公司敌意研究综述
        2.2.1 母公司敌意的概念界定
        2.2.2 母公司敌意的相关研究
        2.2.3 母公司敌意的测量
    2.3 非伦理行为研究综述
        2.3.1 非伦理行为的概念界定
        2.3.2 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
        2.3.3 非伦理行为的测量
    2.4 道义公正研究综述
        2.4.1 道义公正的概念界定
        2.4.2 道义公正的相关研究
        2.4.3 道义公正的测量
    2.5 工作嵌入研究综述
        2.5.1 工作嵌入的概念界定
        2.5.2 工作嵌入的相关研究
        2.5.3 工作嵌入的测量
    2.6 创业效能感研究综述
        2.6.1 创业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2.6.2 创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6.3 创业效能感的测量
    2.7 创业绩效研究综述
        2.7.1 创业绩效的概念界定
        2.7.2 创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7.3 创业绩效的测量
    2.8 本章小结
3 研究一: 离职创业人际影响效应的机制研究
    3.1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3.1.1 同事离职创业绩效与员工离职创业意向
        3.1.2 员工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3.1.3 员工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处理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3.2 描述统计
        3.3.3 假设检验
    3.4 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二: 母公司敌意在离职创业人际影响过程中的作用
    4.1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数据处理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2 描述统计
        4.3.3 假设检验
    4.4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三: 母公司敌意的形成过程研究
    5.1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5.1.1 同事离职创业中的非伦理行为与母公司敌意
        5.1.2 母公司道义不公正的中介作用
        5.1.3 同事离职创业后果严重性的调节作用
    5.2 样本一: 情景模拟的在线实验研究(普通员工视角)
        5.2.1 研究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2.3 结果讨论
    5.3 样本二: 情景模拟的在线实验研究(高层管理视角)
        5.3.1 研究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3.3 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意义
    6.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员工调查问卷(研究一)
附录2 员工调查问卷(研究二: 时间点1)
附录3 员工调查问卷(研究二: 时间点2)
附录4 员工调查问卷(研究三样本一)
附录5 员工调查问卷(研究三样本二)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需要
        1.1.2 中年女性提高平衡能力的需要
        1.1.3 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的积极影响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2.1.1 “瑜伽”概念的概述
        2.1.2 “有氧健身操”概念的概述
        2.1.3 “中年女性”概念的概述
        2.1.4 “平衡能力”概念的概述
    2.2 有关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
        2.2.1 生理机制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2.2.2 体育锻炼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3章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实验法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1.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1.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2 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2.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2.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4.3 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4 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4.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4.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4.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5 情景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瑜伽组教学阶段与课时计划
附录B:有氧健身操组教学阶段与课时计划
附录C:运动风险评估表
附录D:健康体适能机构运动前筛查问卷
附录E:Berg平衡量表
附录F:实验情景过程设计图
附录G:测试图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结构
    1.5 论文创新性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检索情况与学术趋势分析
    2.2 本研究的采纳与扩散理论基础
        2.2.1 采纳理论基础
        2.2.2 扩散理论基础
        2.2.3 技术采纳与技术扩散的关系分析
    2.3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的研究方向
        2.3.1 采纳行为影响因素
        2.3.2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电动汽车扩散研究
    2.4 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因素
        2.4.1 电动汽车属性
        2.4.2 顾客特征
        2.4.3 政策环境
    2.5 电动汽车扩散相关研究
        2.5.1 电动汽车扩散量化模型研究
        2.5.2 电动汽车扩散建模仿真研究
    2.6 文献总结
        2.6.1 已有文献的贡献
        2.6.2 不足之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分析及研究数据收集
    3.1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的系统分析
        3.1.1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边界
        3.1.2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的主体
        3.1.3 电动汽车采纳与扩散系统要素分析
    3.2 系统模型构建方法的确定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性分析
        3.2.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
    3.3 顾客对电动汽车属性、政策的偏好及采纳态度调查
        3.3.1 情景实验法
        3.3.2 实验目的
        3.3.3 实验被试
        3.3.4 实验设计
        3.3.5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顾客模糊感知对电动汽车采纳行为及市场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
    4.1 模型构建
        4.1.1 模型框架
        4.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4.1.3 总体模型构建
    4.2 顾客模糊感知设置
        4.2.1 模糊逻辑
        4.2.2 顾客的模糊感知函数
    4.3 模型检验
        4.3.1 模型结构检验
        4.3.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4.3.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4.4.1 基于顾客感知的模型仿真
        4.4.2 基于电动汽车属性的模型仿真
    4.5 结果分析与针对电动汽车发展阶段的管理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顾客结构及交互行为对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的影响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框架
        5.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5.1.3 总体模型构建
    5.2 模型检验
        5.2.1 模型结构检验
        5.2.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5.2.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5.3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5.3.1 基于顾客结构的模型仿真
        5.3.2 基于顾客采纳异质性的模型仿真
    5.4 结果分析与针对不同市场及顾客效用感知的管理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双重网络外部性的电动汽车政策策略研究
    6.1 模型构建
        6.1.1 模型框架
        6.1.2 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分析
        6.1.3 总体模型构建
    6.2 模型检验
        6.2.1 模型结构检验
        6.2.2 基于模型结构的系统行为检验
        6.2.3 基于历史数据的系统行为检验
    6.3 政策组合与政策实施策略的仿真对比分析
        6.3.1 政策组合及策略的分析步骤
        6.3.2 最优政策组合分析
        6.3.3 无网络外部性情景下的最优政策策略分析
        6.3.4 存在网络外部性情景下的最优政策策略分析
    6.4 结果分析与针对电动汽车政策制定的管理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组态分析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策略组合研究
    7.1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7.1.1 方法及相关概念介绍
        7.1.2 适用性分析
    7.2 变量设定与数据校准
        7.2.1 变量设定
        7.2.2 案例数据分析与校准
    7.3 必要条件检验
    7.4 真值表构建与前因条件组合求解
    7.5 市场扩散策略组合分析与管理建议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评价体系概述
        1.3.2 区域性建筑节能研究
        1.3.3 通风性能模拟方法研究
        1.3.4 自然通风潜力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概念界定
        1.4.2 课题来源
        1.4.3 研究内容
        1.4.4 创新点
        1.4.5 研究路径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评价体系分析
    2.1 典型评价体系综合分析
        2.1.1 清单列表类
        2.1.2 生命周期类
        2.1.3 运行模拟类
    2.2 构成要素对比研究
        2.2.1 评价目的
        2.2.2 评价对象
        2.2.3 评价指标
        2.2.4 权重体系
        2.2.5 评价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1 理论研究
        3.1.1 规范式计算法
        3.1.2 绩效量化评价法
    3.2 指标分析
        3.2.1 能耗指标
        3.2.2 照明指标
        3.2.3 热舒适度指标
    3.3 应用研究
        3.3.1 现场实测
        3.3.2 日照分析
        3.3.3 参数校准
        3.3.4 IES验证
        3.3.5 节能改造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技术平台研究
    4.1 月度版自然通风模拟性能分析
        4.1.1 实验方案设计
        4.1.2 模拟结果分析
        4.1.3 限制性因素分析
        4.1.4 参数影响及合理性分析
    4.2 自然通风版逻辑设计
        4.2.1 概述
        4.2.2 复合通风模拟
        4.2.3 纯自然通风模拟
    4.3 自然通风版常用衍生程序
        4.3.1 网络连接软件
        4.3.2 校准加载项
        4.3.3 网络能源绩效计算软件
        4.3.4 建筑能源需求管理软件
        4.3.5 建筑运营维护绩效计算软件
    4.4 自然通风版有效性研究
        4.4.1 建筑绩效评价器适用性验证
        4.4.2 自然通风版有效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自然通风的中国中型办公建筑绩效评价应用研究
    5.1 气候区划与热舒适标准分析
        5.1.1 气候特征
        5.1.2 气候区划
        5.1.3 人体热舒适标准
    5.2 运行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5.2.1 计算模型建立
        5.2.2 模拟情景设计
        5.2.3 评价标准确立
        5.2.4 温度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表建立
    5.3 自然通风降温潜力评价
        5.3.1 复合通风降温潜力分析
        5.3.2 纯自然通风降温潜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A: 名词符号解释
附录B: 法国大厦基本建筑信息
附录C: 法国大厦南立面年度太阳路径图
附录D: 法国大厦各立面日均阴影百分比示意图
附录E: 法国大厦各立面日均阴影百分比模拟值
附录F: 法国大厦月度能耗数据
附录G: 法国大厦太阳辐射量IES模拟值
附录H: 建筑绩效评价器自然通风版输入界面
附录I: 建筑绩效评价器自然通风版输出界面
附录J: 中型办公建筑模型基本信息:复合通风情景
附录K: 中型办公建筑模型基本信息:纯自然通风情景

四、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D]. 滕尔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微信朋友圈旅游经历分享对目的地旅游意向的影响 ——以90后微信使用者为例[D]. 杨熠. 暨南大学, 2020(04)
  • [3]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马识涵. 延边大学, 2020(05)
  • [4]推荐解释的呈现特征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李治. 华侨大学, 2019(05)
  • [5]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D]. 李卫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6]电子商务直播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实证研究[D]. 秦芳. 天津大学, 2019(01)
  • [7]同事离职创业绩效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意向的机制研究[D]. 曾恺. 浙江大学, 2019(02)
  • [8]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 马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顾客采纳行为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机制研究[D]. 叶绮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面向自然通风的建筑绩效评价研究[D]. 李文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标签:;  ;  ;  

情景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