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

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

一、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涛[1](2020)在《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中东地区毗邻欧洲,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加之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西方列强争夺的目标。在欧洲殖民扩张过程中,中东地区被纳入欧洲国家发起建立的国际组织体系中,从而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便利。中东地区虽然被动地加入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客观上中东地区也成为国际组织最早的诞生地之一。近代以来,中东地区历次重大事件都与国际组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创立为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国际关系争端等新思路。二战即将结束时,中东地区率先建立了区域性国际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以及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开始在中东国际舞台上出现,在调解阿以冲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促进中东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际组织也与中东地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国际组织极为活跃的地区。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选题以国际组织联合会(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为工具,以22个阿拉伯国家加上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等5个中东地区国家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国际组织年鉴》中正式注册的69862个国际组织以“中东”、“阿拉伯”、“伊斯兰”、“穆斯林”、“犹太”、“锡安”等关键词及27个国家与其首都为注册地进行检索,梳理出976个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同时,本研究对与国际组织相关的档案、文献、文集、专着、论文、网站、报道等材料进行整理,梳理出中东区域以外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情况,整体研究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作用,并对不同类别的国际组织在中东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特点和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文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系统研究。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和分布情况,论述了在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欧洲国际组织的影响和中东民族国际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过程以及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陈述了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活动现状。本研究按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两大类别,根据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四个维度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进行分类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近代以来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分别阐释了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重点论述了国际联盟、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深度参与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和平、教育、文化等事务的历史过程,论述了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洲联盟等中东区域以外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中东地区的互动关系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等中东区域内国际组织在中东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论文第三章论述了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中东区域治理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事务,成为中东国家和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实施区域治理,解决中东问题的有力助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开展合作的同时,也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在民主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与政府产生分歧,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采取严格控制政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发展遇到瓶颈。论文第四章总结了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特点,并对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治理体系,在中东国际事务中作用明显。中东区域以外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的制度更加完善,方法更为规范,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则呈现出矛盾复杂化,难以形成合力的特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区域治理方面,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结论部分是对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认为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地区治理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国际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国际组织虽然在协调和解决中东各种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效能方面还不明显,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参与中东事务和中东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中东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的文献及附录部分列出了976个在国际组织联合会正式注册的中东地区国际组织名单,读者和相关研究者可以按照国家查询不同国际组织建立的时间及总部的位置,有助于提供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整体面貌和具体信息。附录部分还提供了相关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及重大相关活动时间,有益于为以后有关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积累资料。

谢周辰茜[2](2018)在《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划定与评估研究 ——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不论是国际社会或是我国学界,都已认识到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随着历史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产存在的环境背景也开始受到关注。根据世界遗产大会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陈述报告,当今世界遗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遗产周边环境问题。故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概念,对位于历史文化街区之外,毗邻遗产边界,介于遗产与周边现代城区之间,有助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价值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清晰边界范围的区域进行研究。通过对缓冲区相关综述研究,总结出缓冲区保护观念的转变以及当前缓冲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提出本论文对缓冲区的认识,分析缓冲区的位置和大小、功能和特征。根据缓冲区与历史文化街区和现代城区之间的关系,提出缓冲区遗产资源保护和社区利益协调两大主要功能,基于这两大主要功能,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价值认知要素,包含本体文化价值和衍生实用价值两大部分。为了提供可供操作和规划管理的缓冲区,需要对缓冲区进行明确的范围划定。缓冲区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边界交叠的结果,“影响拐点法”为缓冲区的范围划定提供了操作方法。通过“影响拐点法”,将各价值要素确定的缓冲区范围进行叠加,可以得到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范围。缓冲区评估的核心在于其两大主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其内部能否维持良好的运转。故本论文认为,缓冲区评估在于确定环境所能容纳的人类活动量,即缓冲区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方法以其普适性、延展性、可塑性、易懂性为缓冲区评估提供了可能。对缓冲区各价值要素进行压力分析,确定需要设置限度的压力点,列举压力点的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设计适当的环境限度,构建环境容量的评估系统模型。对成都市宽窄巷子进行实证研究,划定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并对缓冲区现状环境进行评估,提出其发展策略及规划编制实施建议。

田孟[3](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提出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刘霞[4](2017)在《日本康爆文学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原爆文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散文以及评论等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后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战后文学史,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具体将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绪论部分首先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归纳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本章主要以原民喜的《夏之花》三部曲、大田洋子的《尸横遍街》等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毁灭的序曲”、“毁灭的瞬间”、“毁灭的惨景”三个层面,探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毁灭性”在原爆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原民喜、大田洋子等作家基于自身的被爆体验,肩负着厚重的写作使命,通过记忆的书写和历史的证言,再现了广岛和长崎被爆之前的民不聊生、被爆之时的人间地狱之惨状、以及被爆之后人们在废墟上苦苦挣扎的图景。第二章“创伤主题:呐喊与安魂”。本章主要以大田洋子、林京子、井伏鳟二等作家的原爆文学为分析对象,研究原爆文学中的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具体从“创伤的症候”、“创伤的展演”、“创伤的安度与复原”等逻辑相继的三个方面,对被爆者的肉体之痛和精神之殇进行分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被爆者因遭受歧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主要聚焦被爆幸存者所承受的身心伤害,关注他们战后的生存状况,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拷问作为一个被爆幸存者在战后如何有尊严地存活下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被爆幸存者的战后是一部言说不尽的血泪史。由此可见,原爆文学不仅对被爆幸存者发出了自强不息的呐喊,也向逝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骨肉同胞的无尽追思。与此同时,它对战后的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也进行了强烈地控诉。第三章“反思主题:痛定思痛”。本章主要以井上光晴的《手之家》《大地的群像》、堀田善卫的《审判》、小田实的《广岛》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原爆文学中的反思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这些作品突破以往固有视角——狭隘的民族主义视点或个人体验的宣泄,立足国际视野对原爆这场灾难的实质进行思索和反省。多重主题的交错与民族视野的超越,从广岛体验走向世界和平,是作家们历经劫难后痛定思痛的蚌病成珠。如果说井上光晴通过国内视野对被爆者与部落民歧视等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话,那么堀田善卫的《审判》以及小田实的《广岛》则是一种国际视野,对被害与加害的相对性以及被爆无国境等问题进行探讨,触碰到道德根本问题的核心之处。此外,大江健三郎通过一系列核文学作品直击时代命脉,把广岛体验国民化,并把这种“屈辱”附上普世价值从而达到世界化的目的,强烈呼吁废除核武器实现世界和平,向人们提出如何面对核时代这一重大课题。最后为结语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文学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评述。首先,日本原爆文学在叙事策略上,纪实与虚构在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早期的原爆文学,偏重个人体验和历史纪实,现实主义气息浓厚。60年代以后的原爆文学基于文学张力的自身需求,不乏作者的虚构想象。在纪实和虚构之间、生活和艺术之间,日本原爆文学通过虚构想象与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平衡且完美结合,实现了作家抒写历史并反思时代精神价值的创作本心。其次,日本原爆文学不仅从形式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过渡,在对核认知这一层面上也呈现出其突出的特征,从唯一被爆国的民族受害情结到对战争责任的反思,从狭隘的民族愤恨到人类永久和平的演进,核认知从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升到全人类的角度可以说是日本原爆文学超越时空最有价值的表现。总之,日本原爆文学将全部的情感与理性思考都放置于文本载体中,树立了灾难书写的典范,在呈现主题的同时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和警示后世的功能。其真实性和历史理性,给人们带来的教诲是鲜明和深刻的,从而使日本原爆文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与意义。

丁泽丽[5](2017)在《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环境脏乱、饮食不洁、卫生意识淡薄、医药技术滞后等,以致民众死亡率居高不下。红十字会以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诞生。它脱胎于战争救护,最初未涉足公共卫生工作,因其践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公共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公共卫生逐渐纳入红十字会的例行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近代中国特殊卫生状况及人道主义宗旨的促使下,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自晚清至民国终结,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历经奠基起步、迅速发展、砥砺前进、全面拓展四个阶段。红十字会卫生制度由“一概而论”发展为“分门别类”,卫生机构数量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卫生人员培养由“医护包干”发展为“卫生人才”,业务内容由单一的“疫疠防护”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四点勾勒出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难民卫生、妇幼卫生四个方面。疫病防治自1912年开始正式纳入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标志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开始。为保证该项事业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设立常设公立医院及临时防疫医院,平时开展接种牛痘、注射时疫药水等预防工作,疫情肆虐时,设立时疫医院,派遣救疫队等展开救治工作。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中体现了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医权共享,惠及贫苦;防治兼施,以防为主;城乡渐进,由城及乡;医患共融,同御疫疠。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自20世纪20年代方开始正式开展,战前的卫生教育主要为卫生理论教育,通过红十字人着文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中的卫生“补白”向民众灌输疫病预防、饮食卫生、日常保健等卫生常识。战后,红十字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沿袭战前卫生理论宣传的同时,开展难民卫生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难民卫生为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总会留沪人员组织中外慈善人士成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卫生工作。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医务委员会等卫生组织的同时,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卫生处成立上海防疫会及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改善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开展难民疫病防治,注重难民饮食卫生等。1938年底,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难民卫生工作相继停办后,由中国红十字总会接办医务委员会工作,直至沪地收容所解散,难民疏散。妇幼卫生工作至复员时期方真正落实,1936年中国红十字会设立妇女部,然因战争影响,徒有虚名,至复员后方名副其实。事实上,在此之前红十字会常设医院的接生工作,抗战期间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产科医院及开展妇幼身体检查等为复员期间的妇幼工作奠定了基础。复员后,中国红十字会依托各地分会医院、诊疗所、护士学校、产科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为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制订相关制度。经精心筹划后,各分会妇幼卫生工作有序进行,于妇女推进科学接生的同时,进行妇女卫生训练,于儿童设立儿童营养站,开展儿童健康竞赛等。经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及相关组织的协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红十字会推进工作,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历程中,随国内环境变化及红十字事业发展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发生明显变化。其变迁特点主要为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为其在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人力物力财力掣肘、房屋问题重重、卫生工作效力受限、红十字标志遭亵渎等困境。追其缘由,一方面由于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中国红十字会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救援各项灾难,力不从心,及近代中国对公共卫生事业不够重视,投入低;另一方面限于中国红十字会自身的组织局限。因此,中国红十字会在曲折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刘霖[6](2016)在《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研制和试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作为我国首次领衔负责的一项国际标准化护理术语制定的研究,本课题聚焦于孕期照护,研制孕期标准化护理术语。课题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在国际护士会“国际护理实践分类”项目研究组的直接指导下,构建“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以推进孕期护理的标准化记录,促进不同国家、地区间有关孕期照护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研究方法1.构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初稿。采用文献研究法,搜索数据库,了解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术语子集的研制、使用情况;参阅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政府针对孕产妇护理所发布的照护指南,确定孕期护理术语子集所应涵盖的内容与范围;借鉴妇产科经典教材中对护理诊断、护理干预和护理结局的表述;采用理论研究法,构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理论框架;收集临床护理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获得孕期护理记录用语;依据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术语开发要求,拟定术语。在此基础上,构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初稿。2.确定孕期护理术语子集。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利用国际护士会这一专业平台,在世界范围内招募妇产科专家,就拟定的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初稿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将经专家认可的孕期护理术语递交“国际护理实践分类”项目组,举行专家会议,对术语的表述按照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术语开发指南以及世界标准化组织《健康信息学:护理参考术语模型集成》(ISO:18104:2003)的要求,进行术语的规范化确定、认可、编码,形成正式的“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3.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试用性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并分析中美两国护士在孕期护理术语子集使用上的差异,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在中国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结果1.研制孕期护理术语228条,其中,护理诊断69条;护理干预92条;护理结局67条。并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理论指导,构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理论框架:包含“正常的孕期改变(Expected Changes of Pregnancy)”和“存有危险的怀孕(Pregnancy at Risk)”两大部分,每部分包含生理维度(Physical domain)、心理社会维度(Psycho-social domain),行为维度(Behavioral domain),环境/知识缺乏维度(Environmental/Knowledge deficit domain)四个维度。2.正式形成“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一份。该子集将被国际护士会“国际护理实践分类”项目组认可并正式公开发行。子集新增添的57条术语,将被纳入2015版“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术语集。3.中美两国护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护士除生理维度内的护理措施使用频率高于美国护士外,其余均低于美国护士;部分护理措施中国护士很少使用或者几乎不用。提示子集在实际使用时,需考虑地区文化差异,做出适当调适。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这一国际护理标准术语的研制,了解了国内外护理信息学的发展情况、明确了护理标准化术语在护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观念、文化、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标准化术语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要促进我国护理信息学的发展,需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有利于护理信息学发展的宏观政策,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并积极开展护理信息学的教育培训;在技术层面上,要发挥科研机构的促进作用,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制和使用;在术语使用过程中,注意术语与本地文化的结合。并提出我国未来开展护理标准化术语研究的方向。

郭柳生[7](2015)在《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文中提出美国传教士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所遗留的《贝德士文献》(Bates ’ Paper)是中国基督教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中国基督徒名录》(Bates’List)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为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在修订和补充基督徒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重新认知这个特殊群体,这对推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大有裨益。通过对中国基督徒精英的性别、家庭、地域、活动年代、所属教派、教育经历与职业选择等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这个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1)男女比例悬殊,精英信徒以男性为主;(2)主要出身城乡普通家庭,尤其是第一代基督徒几乎全部出身贫苦或耕读之家;(3)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地区,在地域上呈现从沿海--内陆--边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点;(4)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及二十世纪前半期,1949年后受制于政治环境而归于沉寂;(5)在教派归属上,主要分布在圣公会、卫理会、长老会、公理会等英美差会,同时在本色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华基督教会日益显示重要地位;(6)大多数基督徒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又以教会大学毕业生居多,留学欧美、日本的高等学府的亦不在少数,知识素养普遍很高,是近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活跃于军政、文化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司法、工程建筑等各界,并成为这些新兴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对中国基督徒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片面的"吃教者"形象,而应站在本土视角和现代化视域下重新审视他们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修正或补充他们在近代社会上的群体面相,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新认知。

刘雪芹[8](2014)在《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是天主教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女子大学,是上海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的综合性女子大学,是耶稣圣心修女会在亚洲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学院历时14年,培养学生千余名,毕业生395名,在中国女子教会大学史和上海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战争爆发,大多数学校或关闭或内迁,震旦女大却于此时在沦陷区创办,且成就不菲,为什么呢?这是本文主要回答的问题。在这一问题意识下,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选择上海的原因;论述了圣心会的国际战略和上海圣心会的教育事业及其特点;探讨了学院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学院的社会网络;解析了学院如何在与国民党、日军、法租界、共产党、天主教等各种势力的博弈中寻求平衡;最后从战乱时期上海独特的政治环境、非常时期的正常需求、学院与法租界、日本关系、学院的唯一性和顺应战乱的特殊举措五个方面,综合回答学院取得成就的深层次原因。

商万里[9](2013)在《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1年联合国提出了发展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初,妇女问题研究开始逐渐与发展领域相接轨,形成了一整套促进妇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先后出现了三种妇女发展的理论与政策模式的嬗变,即: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妇女参与发展”(Women in Development,即WID)、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妇女与发展”(Women and Development,即WAD)及上世纪90年代的“性别与发展”(Gender and Development,即GAD)。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以真正开始。其背景是: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十多年,虽然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权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妇女发展仍然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妇女需求与问题的关注,各种妇女发展项目随之大增,中国妇女发展不再关起门来自说白话了,开始与国际接轨,许多境外的妇女发展经验也在中国落地生根。本文正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情况、创新与不足。第一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的状况,虽然,目前民族地区妇女在经济参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妇女经济参与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如传统性别模式的影响、妇女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非正规职业的女性化以及对妇女相关扶持政策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妇女自我发展能力、实施民族地区妇女就业扶持政策措施、树立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典范、发展民族地区第三产业以及认真组织开展爱心救助活动,都是让广大民族地区的妇女参与到现代化经济活动中来,真正推动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活动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第二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状况,从人数上看,妇女是民族地区的半边天,但在实际的社会参与中,尤其是在政治参与中,她们却处在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地位。在我国,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依靠政府动员式参与,在规定的有限范围中选择,公民的政治参与往往动力不足。造成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妇联组织的力量微薄、妇女参政政策在实施中存在问题、家庭和传统观念以及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等都常常使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陷入无奈或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妇联组织的作用、优化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政策环境、确保妇女政治参与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建立人才库,储备优秀妇女后备干部、全面提升妇女政治参与的能力、增强妇女政治参与的自信心才能充分地实现妇女的政治参与。事实证明,妇女政治参与的实现与提高,受益的不仅仅是妇女,而是整个社会。第三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妇女的教育状况,分析了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障碍、民族地区妇女高等教育的障碍以及民族地区成年妇女的教育培训障碍,提出了加大基础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及双语教学、以项目带动民族地区妇女教育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素质、重视家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渗透少数民族女童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民族地区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先保护等发展思路。妇女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因此,要认真分析现实存在的妇女教育的困境,制定相应的政策,方能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以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实现。第四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网络、妇女生育健康水平、妇女生殖保健水平以及妇女生存环境状况。分析了妇女健康的障碍:民族地区经济贫困、落后思想观念作祟、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流动妇女增多,保健服务无法实现跟踪管理。对此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妇女健康的对策,即,以项目帮助妇女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地区妇女健康教育、开展妇女健康救助行动、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妇女卫生保健服务。民族地区妇女的健康问题一直是难点问题。目前,民族地区采取以项目带动妇女健康发展,将妇女健康问题细化、量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这是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有利于妇女工作做实做细,也是民族地区妇女工作的创新发展。结语:民族地区妇女发展是稳步向前的,但是相比一线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妇女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帮助她们发展,笔者提出四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重视妇联组织在帮助妇女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项目带动民族地区妇女发展依然是帮助妇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地区妇女发展方面教育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滕静茹[10](2010)在《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建筑遭遇严重的发展危机;与此同时,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却风起云涌、震撼全球。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建筑学领域产生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支:女性主义建筑学,这即是本文所试图研述的客体。女性主义建筑学是建筑学与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知识,主题纷繁、涉及面广。本文仅选取其中几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包括:女建筑师、女性主义建筑设计、女性主义建筑教育、女性与居住建筑、女性与公共建筑和女性与城市安全。其中,前三者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建筑专业的审视,后三者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建成环境的审视,它们分别组成论文的上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专业”和下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本文的上篇首先围绕女建筑师历史的重建、专业贡献的认可和生存状态的批判进行深入探讨。在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通过女性象征、女性原理建构一种女性主义建筑形式,并尝试建立女性主义的建筑设计路径,包括:使用者的深度参与、适应使用者的方案表达、与业主和建造者的平等关系。在建筑教育上,明确指出男性主导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传统建筑教育的存在危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女性主义建筑教育模式:服务学习、权威分享、合作依靠和强调伦理。在下篇,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在解决职业女性顾家与工作之间矛盾的两种方法,即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结合,并对单亲母亲等少数女性群体的居住问题给予关注。在公共建筑使用上,指出已有公共建筑对女性的感受和需求考虑不足,强调了女性创造的、服务于女性的公共建筑对女性的价值。关于女性与城市安全,分析了女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恐惧与强奸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城市的色情化街道景观在塑造强奸文化中发挥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物质环境设计措施,以预防针对女性的犯罪;针对家庭女性的安全环境,提出建立服务于受暴女性的家庭暴力庇护所的措施。基于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结语部分总结了对中国建筑学研究的一些启示,包括:反思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以女性主义建筑和女性主义建筑设计方式完善现有建筑实践、改良传统建筑学教育环境、从社会层面上解决居住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关心弱势女性群体的居住状况、改良现有的公共建筑设施、发展城市女性空间以及抑制城市色情景观、建立家庭暴力庇护所等。

二、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类型及分布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击
        二、欧洲国际组织的延伸
        三、中东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四、国际会议及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制度日臻成熟
    第二节 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类型与分布
        一、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
        二、中东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在中东的分支机构
        四、中东区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
        五、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的分布
    小结
第二章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一节 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历程
        一、19 世纪初至“一战”前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萌生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
        三、“二战”后中东地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一、国际联盟、联合国及其分支机构在中东地区的活动
        二、不结盟运动与中东
        三、伊斯兰合作组织与中东
        四、世界贸易组织与中东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一、中东区域外政府间国际组织
        二、中东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
    小结
第三章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
    第一节 中东地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一、宗教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二、欧洲国际非政府组织理念的传入
        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影响
        四、现代化的冲击
        五、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整合
    第二节 中东地区全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一、与政府联系密切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显着
        二、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
        三、人权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举步维艰
    第三节 中东地区区域性国际非政府组织
        一、人道主义国际非政府组织占据主导地位
        二、行业协会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快速增长
        三、民主政治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举步维艰
    小结
第四章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和成效
    第一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已形成庞大的治理体系
        二、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体系中“一枝独秀”
        三、经济社会领域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特点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表现突出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杂乱无章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区域治理中的严峻挑战
    第三节 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成效评价
        一、联合国在中东区域治理中地位突出
        二、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分布不均、效果差异较大
        三、区域外国际组织参与中东区域治理的方法日臻完善
        四、区域内政府间国际组织难成合力
        五、国际组织成为国家利益角逐的平台
        六、国际组织在中东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划定与评估研究 ——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状问题的提出
        1.1.2 世界遗产报告的启示
        1.1.3 历史文化街区问题的紧迫性
        1.1.4 社会需求
    1.2 概念释义及研究对象
        1.2.1 世界遗产与历史遗产
        1.2.2 历史文化街区
        1.2.3 缓冲区(BufferZones)
        1.2.4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相关研究
    2.1 缓冲区保护观念的发展
        2.1.1 国际保护观念的发展
        2.1.2 国内保护观念的发展
        2.1.3 小结
    2.2 缓冲区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2.2.1 国际相关理论背景及实践
        2.2.2 国内缓冲区相关研究及实践
        2.2.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3 本论文对缓冲区的认识
        2.3.1 相关概念辨析
        2.3.2 对缓冲区的理解
        2.3.3 缓冲区位置和大小
        2.3.4 缓冲区功能及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范围划定方法
    3.1 缓冲区与周边关系
        3.1.1 缓冲区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
        3.1.2 缓冲区与现代城区的关系
    3.2 缓冲区价值认知
        3.2.1 国内外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3.2.2 缓冲区价值要素选择
    3.3 缓冲区范围划定
        3.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3.3.2 缓冲区范围划定类型
        3.3.3 缓冲区范围划定原则
        3.3.4 缓冲区范围划定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评估
    4.1 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CAPACITY)的相关认知
        4.1.1 相关研究综述
        4.1.2 环境容量概念认知
    4.2 环境容量评估在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的应用分析
        4.2.1 环境容量的启示
        4.2.2 选择环境容量作为缓冲区评估方法的原因
    4.3 环境容量的特征
    4.4 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环境容量评估方法
        4.4.1 相关研究方法综述
        4.4.2 本论文环境容量评估方法
    4.5 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环境容量评价体系
        4.5.1 缓冲区环境要素及其压力研究
        4.5.2 缓冲区环境容量评价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划定与评估在宽窄巷子的应用
    5.1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历史沿革
        5.1.3 发展变迁
        5.1.4 街区主要特色分析
    5.2 缓冲区范围划定
        5.2.1 影响要素选择
        5.2.2 调查环境特征点(面)方向及位置的确定
        5.2.3 范围划定
        5.2.4 与现有保护规划对比
    5.3 缓冲区环境要素及压力预判
        5.3.1 本体文化价值要素及压力预判
        5.3.2 衍生实用价值要素及压力预判
        5.3.3 缓冲区压力分析
    5.4 缓冲区环境容量评估分析
        5.4.1 缓冲区建设限度
        5.4.2 业态类型限度
        5.4.3 配套服务限度
        5.4.4 资金运转限度
    5.5 缓冲区发展策略
    5.6 缓冲区规划编制实施建议
        5.6.1 缓冲区策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5.6.2 缓冲区规划的编制程序
        5.6.3 缓冲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的构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日本康爆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一)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二)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一、《毁灭之序曲》: 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二、《毁灭之序曲》: 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一、《夏之花》等: 原爆瞬间
        二、《来自废墟》等: 原爆的次生毁灭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一、《尸横遍街》等: 人的毁灭
        二、《来自废墟》等: 家园的毁灭
        三、《广岛的回忆》: 城市文明的毁灭
    小结
第二章 创伤主题: 呐喊与安魂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一、肉体之痛
        二、精神之殇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一、《祭场》: 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小结
第三章 反思主题: 痛定思痛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 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一、《手之家》: 多重主题的反思
        二、《大地的群像》: 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 堀田善卫的《审判》
        一、《审判》: 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二、《审判》: 罪与罚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 小田实的《广岛》
        一、《广岛》: 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二、《广岛》: 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一、《广岛札记》: 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二、《治疗塔》: 现代危机的预言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三、“提起广岛时”
    小结
结语
使用文本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后记

(5)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
        二、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宗旨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历程
        一、奠基起步阶段:1904-1918 年
        二、迅速发展阶段:1919-1936 年
        三、砥砺前进阶段:1937-1945 年
        四、全面拓展阶段:1946-1949 年
    小结
第二章 红十字会疫病防治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医疗机构
        一、常设公立医院
        二、临时防疫机构
    第二节 防治行动与成效
        一、总会于沪期间(上):沪地治疫
        二、总会于沪期间(下):赴外救疫
        三、总会离沪期间:沪地分会防疫
    第三节 疫病防治中的公共性
        一、医权共享 惠及贫民
        二、防治兼施 以防为主
        三、城乡渐进 由城及乡
        四、医患共融 同御疫疠
    小结
第三章 红十字会卫生教育工作
    第一节 抗战爆发之前:宣传卫生理论知识
        一、印发红十字卫生书籍
        二、红十字人的卫生理论教育
        三、《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上的卫生“补白”
    第二节 抗战爆发之后:理论与实践共进
        一、卫生理论宣传的继承与发展
        二、战时上海难民卫生教育
        三、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
    小结
第四章 红十字会难民卫生事业
    第一节 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
        一、难民云集与所内环境卫生
        二、环境卫生机构的成立
        三、卫生整饬行动的开展
        四、改善效果与行动分析
    第二节 难民疫病防治
        一、疫病流行概况
        二、组设疫病防治机构
        三、预防措施及成效
        四、救治行动及成效
    第三节 难民饮食卫生
        一、收容所自来水供应
        二、改良难民膳食标准
        三、变更标准与终止给养
    小结
第五章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的背景与筹备
        一、妇婴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妇婴卫生工作的“前车之鉴”
        三、妇女生活指导部的“名副其实”
    第二节 妇女卫生工作的开展与成果
        一、红十字医疗机构的科学接生
        二、红十字妇女卫生训导
        三、工作方式及成效分析
    第三节 红十字儿童卫生工作——以儿童营养供给为中心
        一、设立儿童营养站
        二、儿童健康调查
        三、营养供给与成就
    小结
第六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评析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变迁的特点
        一、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
        二、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
        三、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
        一、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
        二、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
        三、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
        四、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
    第三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与成因
        一、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
        二、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困境的成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后记

(6)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研制和试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国内外护理信息学发展概况
        (一)国外护理信息学发展现况
        (二)国内护理信息学发展现况
    二、国内外医学标准化术语发展概况
        (一)国外医学标准化术语发展现况
        (二)国内医学标准化术语发展现况
        (三)开发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原因和意义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一)核心定义
        (二)国际护理实践分类的现况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 构建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初稿
    一、文献研究
        (一)ICNP子集相关文献研究
        (二)孕期护理术语相关文献研究
    二、临床护理记录分析
        (一)数据收集前的准备工作
        (二)临床护理记录收集
        (三)临床护理记录结果分析
    三、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理论构建
        (一)奥瑞姆自护理论的简要概述
        (二)以自护理论为指导构建术语子集的理论框架
    四、ICNP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初稿的形成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确定
    一、孕期护理术语内容的确定
        (一)咨询的基本情况
        (二)入选专家情况
        (三)第一轮专家咨询
        (四)第二轮专家咨询
    二、孕期护理术语表述的确定
        (一)术语表述确定的方法
        (二)术语表述确定的依据
        (三)总体修改原则
        (四)具体修改内容
    三、小结
第四部分 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试用
    一、中文版调查问卷的制定
        (一)英文问卷的翻译
        (二)翻译及回译结果
    二、孕期护理术语子集在中美两国的调查
        (一)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 思考与建议
    一、对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自我评价
        (一)子集的优势
        (二)子集的不足
        (三)子集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我国护理标准化术语研究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层面
        (二)文化层面
        (三)实践层面
    三、我国开展护理标准化术语研究和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策层面,制定推动护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政策
        (二)教育层面,夯实护理信息培训的基石作用
        (三)技术层面,发挥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促进作用
        (四)国际层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研究与合作
        (五)实践层面,促进护理标准化术语的使用和发展
小结
    一、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局限性
    四、研究的推广及展望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1、贝德士及其《中国基督徒名录》的研究
        2、包克强关于民国基督徒精英的研究
        3、中国基督教史的量化研究
        4、海内外关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1、创新点
        2、研究困难
第一章 贝德士与《中国基督徒名录》
    一、贝德士生平
    二、《中国基督徒名录》介绍
        (一) 《名录》的内容、来源
        (二) 《名录》的局限性与研究价值
    三、《名录》的人数界定与数据采集
        (一) 《名录》的实际辑录人数
        (二) 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督徒精英基本背景分析
    一、性别比例
    二、家庭出身
    三、地域分布
    四、活动年代
    五、所属教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督徒精英受教育情况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
    二、国内教育
        (一) 高等教育
        (二) 传统教育与近代初、中等教育
    三、留学教育
        (一) 留学国家
        (二) 留学教育:以美国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督徒精英的职业选择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职业分布
    二、基督徒教育工作者
    三、军政界基督徒精英
        (一) 早期基督徒革命者
        (二) 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督徒官员
    四、神职人员与教会机构工作者
    五、其他基督徒精英: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等
        (一) 新闻出版界基督徒精英
        (二) 基督徒商人
        (三) 医疗卫生界基督徒精英
    本章小结
结语:重新认识中国基督徒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群体特征
    二、基督徒精英与中国现代化
    三、基督徒精英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四、历史的遗产:1949年以后的中国基督徒精英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基督徒名录》(中文修订版)
附录二:贝德士大事年记
后记

(8)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圣心会来沪
    第一节 圣心会及其教育事业
        一、圣心会发展史
        二、圣心会的教育事业及其特色
    第二节 上海圣心会及其教育事业
        一、上海圣心会的创立
        二、上海圣心会的教育事业
        三、上海圣心会的教育特色
第二章 学院创办
    第一节 创办缘起
        一、缘起教字第13号提案
        二、“借壳”立案登记
        三、诞生于战火之中
    第二节 学院梗概
    第三节 结缘上海
        一、近代上海交通便捷
        二、提案执行人陆伯鸿是上海人
        三、近代上海是女学沃土
        四、近代上海对教会学校高度认可
        五、上海是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大本营
        六、近代上海发达的经济具备“贵族学校”的生源基础
        七、上海租界有着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章 学院理念
    第一节 精英教育
        一、上海女性推崇“精英教育”
        二、校园设施“沪上所罕见”
        三、校园生活西化
        四、系科与课程设置凸显女性特色
    第二节 圣心人格培育
    第三节 家长制管理
        一、家庭式校园
        二、行政管理:“合二为一
        三、经费管理:圣心会托底
        四、教务管理:修女主导
第四章 学院师生
    第一节 无奈的抉择:世俗化的男女师资队伍
    第二节 当梦想照进现实:从天主教家庭的贤妻良母到为人民服务
第五章 政学之间
    第一节 尽可能远离政治
        一、抗日战争时期
        二、解放战争时期
        三、新生政权时期
    第二节 学院的进步活动
    第三节 执着坚守宗教信仰
结语
    一、战乱中上海的相对安定
    二、非常时期的正常需求
    三、学院与法租界“国籍”相同
    四、学院与日本的特殊关系
    五、学院的唯一性与特殊举措
附录一 参考资料
附录二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生名册
附录三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1937-1947年肄业生一览表
附录四 关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 口述资料摘选
后记

(9)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缘由
    2 研究综述
    3 论文研究的意义
    4 研究方法和研究情况
    5 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民族地区妇女与经济参与
    1.1 民族地区妇女的经济参与
        1.1.1 妇女经济参与的法律、政策规定
        1.1.2 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的状况
    1.2 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的障碍
        1.2.1 传统性别模式在民族地区依然盛行
        1.2.2 民族地区妇女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1.2.3 非正规就业之女性化趋势
        1.2.4 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需完善
    1.3 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的发展思路
        1.3.1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1.3.2 提高民族地区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
        1.3.3 实施民族地区妇女就业等扶持措施
        1.3.4 树立民族地区妇女经济参与典范
        1.3.5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第三产业
        1.3.6 认真组织并开展爱心救助活动
    小结
第2章 民族地区妇女与政治参与
    2.1 民族地区妇女的政治参与
        2.1.1 妇女政治参与的法律、政策规定
        2.1.2 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状况
    2.2 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障碍
        2.2.1 妇联组织的力量微薄
        2.2.2 妇女参政政策在实施中存在问题
        2.2.3 家庭的影响
        2.2.4 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2.2.5 自身因素的影响
    2.3 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发展思路
        2.3.1 重视妇联组织的作用
        2.3.2 优化民族地区妇女政治参与的政策环境
        2.3.3 确保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2.3.4 建立人才库,储备优秀妇女后备干部
        2.3.5 全面提升妇女政治参与的能力
        2.3.6 增强妇女政治参与的自信心
    小结
第3章 民族地区妇女与教育
    3.1 民族地区妇女的教育
        3.1.1 妇女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
        3.1.2 民族地区妇女教育的状况
    3.2 民族地区妇女教育参与的障碍
        3.2.1 民族地区女童教育障碍
        3.2.2 民族地区妇女的高等教育障碍
        3.2.3 民族地区成年妇女的教育培训障碍
    3.3 民族地区妇女教育的发展思路
        3.3.1 加大基础教育资本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3.3.2 发展学前教育中的双语教学
        3.3.3 以项目带动民族地区妇女教育发展
        3.3.4 加强民族地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3.3.5 重视家庭教育
        3.3.6 义务教育阶段渗透少数民族女童职业技术教育
        3.3.7 民族地区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先保护
    小结
第4章 民族地区妇女与健康
    4.1 民族地区妇女的健康
        4.1.1 妇女健康的法律、政策规定
        4.1.2 民族地区妇女健康状况
    4.2 民族地区妇女健康的障碍
        4.2.1 民族地区经济贫困
        4.2.2 思想观念作祟
        4.2.3 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的问题
        4.2.4 流动妇女增多,保健服务无法跟踪管理
    4.3 民族地区妇女健康的发展思路
        4.3.1 实施项目,促进妇女脱贫致富
        4.3.2 加强民族地区妇女健康教育
        4.3.3 开展妇女健康救助行动项目
        4.3.4 建设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和服务网络,改善妇女卫生保健服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目录

(10)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女性主义运动使女性成为广被关注的对象
        1.1.2 性别成为研究与实践的新维度
        1.1.3 中国建筑学研究中女性和性别因素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3.1 西方的研究
        1.3.2 台湾地区的研究
        1.3.3 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丰富本土建筑学理论
        1.5.2 指导本土建筑学实践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发展概况
    2.1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1.1 女性主义运动的兴盛
        2.1.2 现代主义建筑的失败
        2.1.3 女性主义建筑学者的产生
    2.2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发展阶段
        2.2.1 1970-1979:起步
        2.2.2 1980-1989:发展
        2.2.3 1990-1999:鼎盛
        2.2.4 2000-:纵深
上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专业
    第3章 女建筑师
        3.1 本章导言
        3.2 女建筑师的历史及贡献
        3.2.1 女性从事建筑活动的业余者传统
        3.2.2 对女性的早期建筑教育
        3.2.3 注册女建筑师的出现及其活动
        3.2.4 女建筑师的历史贡献
        3.3 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
        3.3.1 事业发展机会的有限
        3.3.2 设计领域的局限
        3.3.3 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3.3.4 工作回报的偏差
    第4章 女性主义建筑设计
        4.1 本章导言
        4.2 女性主义建筑的形式
        4.2.1 女性象征的建筑
        4.2.2 女性原理的建筑
        4.2.3 女建筑师与女性主义建筑的关系
        4.3 女性主义的建筑设计方式
        4.3.1 女性主义设计小组:MATRIX
        4.3.2 方案过程
        4.3.3 方案表达
        4.3.4 方案实施
    第5章 女性主义建筑教育
        5.1 本章导言
        5.2 女性主义建筑教育思想
        5.2.1 WSPA的女性主义建筑教育实践
        5.2.2 服务学习
        5.2.3 分享权威与知识
        5.2.4 合作学习与相互依靠
        5.2.5 伦理价值与人群多样性
        5.3 建筑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5.3.1 被忽视与过度关注
        5.3.2 被低估的能力
        5.3.3 女性特点不被认可
        5.3.4 缺乏女性榜样
下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成环境
    第6章 女性与居住建筑
        6.1 本章导言
        6.2 职业女性的居住
        6.2.1 职业与家庭的矛盾
        6.2.2 家务劳动社会化
        6.2.3 作场所与家庭场所的结合
        6.3 少数女性群体的居住
        6.3.1 难以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
        6.3.2 自我救助或女性帮助女性
        6.3.3 为少数女性群体设计的居住建筑
    第7章 女性与公共建筑
        7.1 本章导言
        7.2 有公共建筑:以产科医院为例
        7.2.1 作为救济设施的产科医院
        7.2.2 男性控制的产科医院
        7.2.3 分娩中心作为产科医院的替代
        7.3 女性创造的新公共建筑:以洛杉矶女性大楼为例
        7.3.1 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与女性空间
        7.3.2 一间自己的屋子:女性大楼的兴衰
        7.3.3 女性空间与女性文化
    第8章 女性与城市安全
        8.1 本章导言
        8.2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女性安全
        8.2.1 女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恐惧
        8.2.2 强奸文化与女性的恐惧
        8.2.3 "拿回黑夜"运动与反色情游行
        8.2.4 建造对女性安全的城市环境:METRAC的实践
        8.3 城市私密空间中的女性安全
        8.3.1 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的普遍存在
        8.3.2 西方国家的反家庭暴力体系
        8.3.3 家庭暴力庇护所
    第9章 结语及未来展望
        9.1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对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启示
        9.1.1 对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启示
        9.1.2 对建成环境设计的启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西方建筑院校女性主义课程
附录B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会议
附录C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展览
附录D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杂志专刊
附录E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组织
附录F 台湾大学《性别与空间研究室通讯》各期目录
附录G 台湾地区性别空间研究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东地区国际组织研究[D]. 张文涛. 西北大学, 2020(07)
  • [2]历史文化街区缓冲区划定与评估研究 ——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D]. 谢周辰茜.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日本康爆文学主题研究[D]. 刘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D]. 丁泽丽. 苏州大学, 2017(04)
  • [6]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孕期护理术语子集的研制和试用[D]. 刘霖.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4)
  •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D]. 郭柳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战乱时期兴起的女子大学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近代上海社会研究[D]. 刘雪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 商万里.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 滕静茹. 清华大学, 2010(05)

标签:;  ;  ;  ;  

第16届世界妇产科大会在华盛顿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