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

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

一、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悦[1](2021)在《SalenMX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和一系列自然灾害。但同时,二氧化碳(CO2)也是一种廉价、无毒、丰富、可再生的C1资源。因此,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能源,材料和化学产品,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CO2与环氧化物交替共聚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酯(PPC)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绿色聚合工艺之一。CO2是一种高度稳定和低反应性的分子,因此,开发高效、低廉、易于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至关重要。经过研究者们的努力,现已有多种催化体系,如金属卟啉类、β-二亚胺锌类及salen金属配合物等均相催化体系,二乙基锌、羧酸锌及稀土金属催化剂等非均相催化体系。其中,salen MX催化体系因其易于合成,配体以及配合物结构易于修饰,聚合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所生成的PPC选择性高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论文通过引入不同的水杨醛衍生物与邻苯二胺反应制备了3种单核的salen配体骨架,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与3,3ˊ-二氨基联苯胺反应制备了双核的salen配体骨架,以Co为中心原子,结合不同的轴向阴离子,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单金属、双金属salen MX催化剂。并通过元素分析(EA)、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光谱分析(UV)、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配体以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配合物与PPNX组成双功能催化体系,用于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的共聚反应,显示出了高催化活性。系统考察了化学结构,包括水杨醛取代基、金属活性中心、轴向阴离子对共聚反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催化反应体系,如反应温度、CO2压力、反应时间、助催化剂、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4e/PPNTFA在温度为25 oC,CO2压力为3.0 MPa,n[PO]:n[4e]:n[PPNTFA]=6000:1:2的条件下反应4小时,催化效果最佳,共聚反应的TOF值高达735 h–1,PO转化率为99%,PPC选择性为99%,碳酸酯单元含量为81.42%,头尾相接单元含量为94.47%。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得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n=295×103g/mol,分子量分布PDI为1.32。二元共聚中最受关注的是CO2和PO的共聚,得到的PPC可生物降解,燃烧后只产生CO2和水,对环境污染较小。但在实际应用中,PPC却因其相对较低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难以工业化应用。因此,PPC性能的改善为今后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其中,三元共聚是一种有效改善PPC性能的方法。本论文通过引入DL-丙交酯(DL-LA)、降冰片烯二酸酐(EA)两种不同类型的第三单体,对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降解性能进行改善。通过FT-IR、NMR、热重(TG-DTG)、差式扫描(DSC)、GPC等技术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PPCLA、PPCEA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PPC,三元共聚物PPCLA、PPCEA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降解性能。

王以寿[2](2021)在《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和分子笼的制备及后修饰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1年Arduengo课题组报道了首例稳定的游离态氮杂环卡宾的合成、分离和单晶结构表征,关于氮杂环卡宾的研究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各种结构精美、功能丰富的有机金属配合物陆续被报道,并且被应用于催化、光电材料、金属药物等诸多领域。在给电子能力方面,氮杂环卡宾和膦配体十分相似。相比传统膦配体化合物,氮杂环卡宾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位键更稳定,形成的配合物对空气、湿气、热的稳定性也更高。正是由于这些优异的理化性质,氮杂环卡宾逐渐发展成为一些膦配体化合物的辅助配体,甚至是替代物。近十年以来,大量的多齿氮杂环卡宾配体被设计和合成出来,构筑出在形状、尺寸方面丰富多彩的有机金属超分子框架化合物。然而,这些化合物大多数都是由单一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形成的杂配体组装体并不多见。此外,关于氮杂环金属卡宾框架化合物的后修饰反应也有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对氮杂环卡宾大环和分子笼的合成和后修饰反应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将氮杂环金属卡宾和冠醚有机结合起来,高效制备出系列单核银卡宾和金卡宾杂冠醚化合物。在金属卡宾键的模板作用下,成功实现了开链冠醚两端具有光化学活性的烯烃单元的[2+2]环加成反应,间接合成出系列环丁烷封端的咪唑鎓盐和三氮唑鎓盐冠醚大环化合物。这类冠醚大环的硫酮衍生物可以特异性识别溶液中的汞离子,在污水处理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二、开发出一种高效合成纯有机分子大环的新方法。利用有机金属大环[Ag2(dicarbene)2]2+作模板,实现了溶液中金属卡宾大环化合物末端烯烃C=C位置的烯烃复分解(RCM)后修饰。通过移除模板金属离子,制备出系列纯有机多咪唑鎓盐大环化合物。通过改变双齿氮杂环卡宾前驱体中间连接子的长度,可以有效调控目标大环的尺寸。合成的四咪唑鎓盐大环对碘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三、设计合成了两种形状和尺寸高度匹配,但电子性能不同的三角形氮杂环卡宾配体。利用两种卡宾配体之间供体-受体弱相互作用作驱动力,实现了杂配体卡宾分子笼的专一、高效合成。该项研究将分子内自分类和分子间自分类的概念从传统的维尔纳化学拓展到了有机金属化学,为构筑更加复杂的多齿氮杂环金属卡宾提供了新思路。四、设计合成了系列叠氮基修饰的金属卡宾笼状化合物,在保持母体化合物的主体框架完整性的前提下,利用Click反应对其进行了后修饰。高分辨质谱捕捉到了一系列不同程度被后修饰的中间产物,动态地检测到了整个后修饰过程。开展了对后修饰产物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研究,为多齿氮杂环金属卡宾化合物的功能化后修饰和创新性应用积累了经验。五、一些共轭程度较高的多齿氮杂环金属卡宾化合物,由于其自身颜色较深,通常情况下很难通过[2+2]光化学环加成后修饰来构筑多咪唑鎓盐分子笼。为了解决该难题,设计合成了系列取代基为端烯烷基链的三核和四核氮杂环金属卡宾,利用烯烃复分解反应作为后修饰关环手段,合成了系列三维六咪唑鎓盐、八咪唑鎓盐有机分子笼。通过这些纯有机分子笼原位合成的笼内铂纳米颗粒,在可见光下可以高效催化芥子气模拟物的选择性氧化。

石文杰[3](2021)在《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构筑的超分子笼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金属有机笼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节点(金属离子或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离散超分子组装体,因其独特的性质,如持久的孔隙率、良好的溶解度、在特定环境中高的化学/热稳定性,以及在识别、催化、主客体化学和药物递送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特定官能团引入到超分子组装体的空腔内将带来独特的功能与崭新的应用。咪唑鎓盐类衍生物作为一类氮杂环卡宾(NHC)的前驱体,因其固有的阳离子性质,可以通过(C-H)+···X-离子型氢键和静电引力与阴离子形成强相互作用,具有识别阴离子的潜力。金属氮杂环卡宾(NHC-M)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有机金属化学中重要的一类配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材料科学以及药物等领域。因此,将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引入到金属有机笼中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吡啶基或羧基官能化的咪唑鎓盐和金属氮杂环卡宾配体,通过配位自组装的策略,成功地将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引入到金属有机笼中,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核磁、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基于咪唑鎓盐的Pd3L6型三棱柱框架结构[Pd3L61](PF6)12、[Pd3L61](OTf)12和[Pd3L62](PF6)12。其中,通过调节晶体生长时[Pd3L61](PF6)12的溶液浓度,我们得到了两种固态堆积模式。浓度较高时为α-[Pd3L61](PF6)12型晶体堆积,在其堆积结构中发现了由8个Pd3L6基本单元围绕而成的直径大约为24?的笼子;而浓度较低时得到的是β-[Pd3L61](PF6)12型晶体堆积,呈现出A/B/A/B的二维堆积模式,并观察到直径约为22?的一维孔道。2.合成了咪唑鎓盐官能化的Pd2L4型笼状框架化合物[Pd2L43](BF4)8、[Pd2L44](PF6)8和[Pd2L46](PF6)8。化合物的空腔内都包含了四个咪唑基团,使其在阴离子识别和封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此外,还成功得到了两例NHC-Au官能化的配位笼,[Pd2(L3Au)4](BF4)4和[Pd2(L4Au)4](BF4)8,其笼内都包含了四个NHC-Au-Cl基团,使它们在限域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合成了三个不同长度的羧基官能化的咪唑鎓盐配体H2L7Cl、H2L8Cl和H2L9Cl,并与原位生成的Cp3Zr3簇自组装形成了三个咪唑鎓盐官能化的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锆基超分子有机金属笼(SOC)SOC 1-3,主体框架由两个Cp3Zr3簇和三个配体组成。随着配体长度的增加,笼的空腔体积也逐渐增大。由于咪唑鎓盐的阳离子特性,它们都具有一个阳离子型的空腔,可以用来识别和封装阴离子客体。基于此,我们探究了SOC-2与有机磺酸类阴离子客体分子G1-G9的主客体化学,用核磁、质谱和等温滴定量热法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客体分子G1-G9与SOC-2的结合比都为1:1,其中,SOC-2与对甲基苯磺酸阴离子(G3)的结合能力最强。此外,还得到了四例主客体复合物的单晶结构。4.合成了三个不同长度的羧基官能化的NHC-Au配体H2L7Au、H2L8Au和H2L9Au,然后与原位生成的Cp3Zr3簇进行自组装,得到了两种构型的笼状框架化合物。H2L7Au和H2L8Au得到的是四面体的(Cp3Zr3)4L6型配位笼SOC-4和SOC-5,而长配体H2L9Au得到的是橄榄球形的(Cp3Zr3)2L3型配位笼SOC-6。这可以归因于空间位阻,当橄榄球形的配位笼能同时容纳三个NHC-Au-Cl基团时,得到的几何构型保持不变,反之,得到的则是四面体配位笼。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通过配体交换由单一配体笼到混配体笼的转化,并用核磁和质谱进行跟踪验证,在此过程中还观察到了四面体笼向橄榄球形笼的转变。这是首次在Zr-SOC中研究笼到笼的转化。

程一宇[4](2021)在《质谱研究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模型DNA的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本文聚焦于应用质谱研究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作用机理,在药物合成、与生物靶点的相互作用及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分布成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参照文献合成了目前活性最好的二叠氮基二吡啶基Pt(Ⅳ)抗肿瘤配合物trans-trans-trans-[Pt(N3)2(OH)2(py)2](1),并尝试合成芳香环上含两个氮原子的杂环类(哒嗪、嘧啶和吡嗪)配体的叠氮基Pt(Ⅳ)配合物,以进一步了解和获得该类配合物的构效关系。接下来,我们选取含吡啶的四价铂配合物1与不同的核苷反应,应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对它们的光化学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光活性Pt(Ⅳ)配合物1可与所有四种核苷共价配位并诱导它们的氧化,特别是首次发现了该化合物与腺嘌呤和胞嘧啶的双铂化配位形式及对两种碱基的氧化。进一步的,为与临床药物顺铂做比较,我们选取了三条经典的DNA模型序列(5′-AGA-3′、5′-TGGT-3′和5′-TGTGT-3′)和配合物1进行反应,质谱对产物的分析发现配合物1与三条DNA序列的主要反应产物均为单铂化的DNA,即[DNA+1′](1′=[Pt(N3)(py)2]+)。配合物1可与AGA和TGTGT分别形成1,3-AA和1,3-GG链内交联,而不能与TGGT形成1,2-GG链内交联,这一点符合顺铂和反铂的反应特征。接着利用串联质谱鉴定出了三条模型DNA上的主要铂化位点是鸟嘌呤G,但质谱中仍发现了少量Pt与A或T碱基结合的产物。此外,我们和其他课题组合作开展了多项应用LA-ICP-MS质谱成像技术分析肿瘤模型小鼠给药(顺铂和其他Pt(Ⅳ)配合物)后的肿瘤组织内Pt元素和其它金属元素分布的研究,成像结果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尾静脉注射给药(顺铂和其他Pt(Ⅳ)配合物)后金属元素在小鼠肿瘤组织的含量与分布。

王海燕[5](2021)在《碳、氮、氧形成的某些特殊结构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绝大多数分子结构满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不满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分子结构与常见的分子结构有所不同,这些结构一般比较特殊。这些特殊结构是对常规化学结构的补充,体现了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丰富了化学键理论。含有特殊结构的物种往往具有新奇的几何形状和电子结构,往往表现出特异的电子、磁学和光学等特性,目前已成为化学研究的前沿。可见对化学上特殊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我们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某些含碳、氮、氧平面高配位特殊结构的物种和碳在三维空间形成的某些特殊结构的物种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含有正方形ptC(N)4结构的中性分子的理论研究通常情况下,满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时,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会采取四面体结构。平面四配位的碳(the planar tetracoordinate carbon,缩写为ptC,下同)是不满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一种特殊结构,这种结构一般很难形成。为了找到碳的平面四配位结构,1970年Hoffmann等在分析平面甲烷成键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碳的平面四配位结构不稳定的原因是,在碳原子上存在一对2pz-π孤对电子,它们处于非键分子轨道上。使2pz-π孤对电子离域到配体上去,从而使非键电子得到分散,是稳定碳平面四配位结构的关键。为此,人们提出了实现碳平面四配位结构的策略:一是与碳成键的配位原子或配体应该是π电子接受体(使碳原子2pz-π孤对电子离域,进入接受π电子的配位原子或基团而得到分散)和σ电子给予体(使碳原子与4个配位原子的化学键得到加强而稳定碳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二是利用刚性结构的限制,使碳平面四配位结构不能转变成四面体结构。基于上述策略,人们设计并研究了许多ptC物种,如ptC(B)4,ptC(M)4(M是金属),以及文献认为极具挑战性的ptC(C)4等。由于氮是价电子数多于价轨道数的多电子原子,且电负性大于碳。如果只用氮原子作配体形成ptC(N)4,违背了 Hoffmann等提出的配体原子是π电子接受体和σ电子给予体的策略,并且这一结构与通常的ptC结构不同,一般ptC是18个价电子的体系,但ptC(N)4结构却是含24个价电子的体系。能否实现ptC(N)4的特殊结构对研究碳的平面四配位结构,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另外,若想实现方形ptC(N)4结构,除要克服ptC(N)4结构从平面到四面体的巨大张力,还必须将其限制在具有合适对称性(使ptC(N)4成为平面正方形结构)的体系中。为了设计出这种特殊结构,我们在异宝塔烷这种强刚性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研究了具有方形ptC(N)4结构的中性分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子都是在势能面上的极小点,从理论上成功得到了 ptC(N)4的平面正方形结构,解决了只用氮基配体实现正方形平面C(N)4结构的困难。在成功实现ptC(N)4平面正方形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研究了正方形ptC(N)4结构中碳与氮原子的成键作用。2.含有ptN(C)4或ptN(N)4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氮的平面四配位结构也是一种特殊成键结构。到目前,文献报道的氮的平面四配位结构中,配体一般是金属。用碳或氮原子作配体,形成的氮的平面四配位结构ptN(C)4和ptN(N)4未见报道。前面基于异宝塔烷的强刚性结构,我们研究了正方形ptC(N)4。用这种强刚性的笼状结构能否实现氮的平面四配位结构呢?由于氮的电子数是奇数,为此在宝塔烷和异宝塔烷的强刚性结构基础上,首先设计研究了含有ptN(C)4结构的单线态离子物种;之后,采用BH2基团作电荷补偿,成功地在单线态中性分子中实现了平面四配位N(C)4的结构,解决了如何在电中性分子中实现单线态平面四配位N(C)4的结构问题。为了回答采用以上研究方法能否实现氮对氮的平面四配位N(N)4结构的问题,我们设计研究了单线态含有ptN(N)4方形结构的阳离子物种,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强刚性的“机械”策略是实现ptN(C)4和ptN(N)4结构的关键。为了 了解这些特殊结构中原子之间的成键情况,根据体系的对称性和群论方法,我们讨论了这些体系中ptN与周围原子的成键作用,还利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力学理论方法研究了这些特殊结构中C-N和N-N化学键的特性,结果发现它们都属于的共价键。3.含有ptO(B)4或ptO(C)4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我们通过强刚性笼状结构从理论上研究了 ptC(N)4、ptN(C)4和ptN(N)4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否用于实现氧与非金属元素的平面四配位呢?氧与非金属元素的平面四配位特殊结构,是目前文献未见报道的课题。我们基于宝塔烷和异宝塔烷的强刚性结构,利用“电荷补偿”和“机械”策略设计出了含有平面四配位ptO(B)4和ptO(C)4特殊结构的中性分子,并进行了 DFT理论研究。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含有方形ptO(B)4和ptO(C)4特殊结构的分子是可以存在的。由于平面正方形四配位ptO(B)4结构处于D2d对称的中性分子中,我们根据D2d对称性研究了该结构中原子之间的成键作用,并通过分子轨道分析,解释了在正方形平面O(B)4型结构中,氧2pz-π电子不再是孤对电子的原因。我们还利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详细分析了 ptO(B)4和ptO(C)4中原子间化学键的性质,其中O-B键和O-C键都是强极性键,同时具有一些π成键相互作用。4.碳的分子型同素异形体内嵌富勒烯Cn@C60的理论研究除了碳、氮、氧平面高配位的二维特殊结构外,碳形成的三维特殊结构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碳基团在C60笼内通过成键作用形成的分子型碳的同素异形体。在这些分子中,C60笼上与内嵌碳基团键连的碳原子虽然也形成四个键,但其成键情况与甲烷中的碳不同,是严重偏离正四面体构型在三维空间形成的特殊结构。研究这些结构对研究碳在三维空间的成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利用DFT方法研究了分子型碳的同素异形体:内嵌富勒烯(C=C=C=C)@C60和C8@C60,计算结果表明(C=C=C=C)@C60和C8@C60是势能面上的极小点,是可以制备得到的。对这些分子的几何形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图、生成热和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为从实验上检测这些分子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由于分子型内嵌富勒烯是一大类物质,这类碳的分子同素异形体将会是一个大家族,可见对这类物质的研究将为分子型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开辟一个广阔领域。本文设计、研究了碳、氮、氧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即平面四配位碳、氮、氧形成的一些新颖的二维结构。同时设计了一类分子型碳的同素异形体:内嵌富勒烯,研究了内嵌碳与C60笼上碳之间形成的三维特殊结构的成键问题。本工作探讨的碳、氮、氧形成特殊结构的形成条件及成键作用,为寻找含这类特殊结构的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拓宽化学键理论及寻找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新分子提供理论基础。

杨帆[6](2021)在《基于双烯双吡啶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金属离子作为合成中心与多齿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合成的。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无机-有机杂化的配位聚合物具有可控的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目前,配位聚合物在荧光识别、催化作用、药物传递、光学器件、气体的筛选等领域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因其存在吡啶基易于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双烯双吡啶配体是构建配位化合物的优良配体。多齿羧酸因其具有多种配模式是构筑配位化合物的有效辅助配体。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双烯双吡啶配体和几种不同的多齿羧酸构筑一系列配位聚合物。其中,部分配位聚合物可发生基于固态晶体到单晶转变的光环加成反应。一、本文选用1,3-bis[2-(3-pyridyl)vinyl]benzene(bpvb)作为配体配体和2,5-H2fdc与Cd(NO3)2·4H2O在水热条件下得到配位聚合物:[Cd(μ-OH2)(2,5-fdc)(bpvb)]n(1)。双烯双吡啶化合物bpvb是用于构建配位化合物的有前途的配体,在紫外光下能发生[2+2]光环加成反应得到环丁烷衍生物1,3-bis(3-pyridyl)-2,4-bis[4-{2-(3-pyridyl)-vinyl}phenyl]cyclobutene(bpbpvpcb),同时配位聚合物1通过固态晶体到固态单晶转变的方式转变为[Cd(μ-OH2)(2,5-fdc)(bpbpvpcb)0.5]n(2)。这项工作首次展示了bpvb配体的光化学[2+2]环加成。此外,从1到2的晶态反应显示出有趣的光控荧光行为。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金属盐Cd(NO3)2·4H2O,bpvb及两种相似的羧酸5-Me-1,3-H2BDC,5-NO2-1,3-H2BDC参与反应设计合成了以下2个配位聚合物:[Cd(5-Me-1,3-BDC)(bpvb)]n(3)[Cd(5-NO2-1,3-BDC)(bpvb)]n(4)3和4均为二维网络结构,经表征研究后发现,两种配位聚合物有稳定的框架结构和良好的光学性质。三、用金属盐Cd(NO3)2·4H2O,bpvb与3-HCBA通过水热合成方法,获得新的配位聚合物:[Cd(3-CBA)(bpvb)]n(5),在化合物5中,双键以头碰头的形式平行排列且距离为3.8(?),这样的距离满足[2+2]环加成反应的条件。事实证明,在紫外光照诱导下化合物5转化成新的环丁烷衍生物[Cd(3-CBA)(3,3’-tpmcp)0.5]n(6),实现了单晶变化到单晶的反应。四、采用双烯双吡啶配体bpvb,过渡金属离子Cd(II)作为中心金属与多齿羧酸2,6-H2NDC构筑配位聚合物[Cd(2,6-NDC)(bpvb)]n(7)。综上,我们一共合成了7个晶体,并展示了(1)-(7)的结构,对性质进行表征测试。

陈凯凯[7](2021)在《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开发光催化体系将太阳能转换为高密度化学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光敏剂作为光吸收主体和电子传递的媒介,在光能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光敏剂(比如[Ru(bpy)3]2+)受限于激发态寿命短、可见光吸收弱等问题,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旨在围绕新型金属光敏剂的制备与光物理性能调控,实现高效光解水产氢(H2)与二氧化碳(CO2)光还原;同时开发高活性非贵金属光敏剂,构建廉价光催化体系用于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的制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激发态Ru(II)配合物光敏剂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引入芘和芘炔,实现激发态类型的有效调控,获得三种不同激发态类型的光敏剂(Ru-2、Ru-3和Ru-4)。研究结果表明与3MLCT配合物(Ru-1和Ru-2)相比,3IL配合物(Ru-4和Ru-3)的光催化活性整体提高了3倍以上,这主要归因于3IL光敏剂更为优越的光稳定性和长的激发态寿命(Ru-4,τ=120μs)。进一步开发铜光敏剂替代贵金属光敏剂进行光催化研究。将跨键能量转移(TBET)策略应用于构筑强可见光吸收和长激发态寿命的Cu(I)基光敏剂,用于高效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型光催化反应。开发出首例强可见光吸收Cu(I)基光敏剂(Cu-2和Cu-3)。Cu-3在518 nm处的摩尔消光系数高达162260 M-1cm-1,比传统铜光敏剂(Cu-1)高62倍。Cu-3的光催化性能高于传统铜光敏剂(Cu-1)和贵金属光敏剂([Ru(bpy)3]2+和[Ir(ppy)3]+)。最后我们开发了不含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HAFPs)进行光催化研究。利用Bodipy基元构筑了一系列光敏剂B-1到B-8,并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B-8展现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CO产率高达1311.4μmol,选择性接近100%,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高效分子光敏剂的方法。

刘晓玮[8](2021)在《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溶剂热合成已成为一种制备合成新型配合物的常用方法。溶剂热反应通常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它们不仅可以获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功能配位聚合物材料,而且还可以通过配体原位反应生成那些直接使用配体无法形成的配合物材料。C60具有30个碳碳双键,与平面型的烯烃分子相比,其 电子更加暴露在分子外表面,因此更容易与过渡金属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在我们课题组之前的工作中,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氟代羧酸/二羧酸,合成了 6核,12核,24核四种新颖的高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极大地丰富了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同时也为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制备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上述氟代羧酸高核铜富勒烯配合物的基础上,本工作以最简单的氟代乙酸为阴离子辅助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分别通过直接使用三氟乙酸和通过六氟乙酰丙酮原位分解生成三氟乙酸阴离子配体的方式,制备合成了系列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线性有机二腈和双吡啶类辅助配体,得到了系列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位单元为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物。这些配合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富勒烯C60分子的配位模式,而且也为制备合成结构新颖独特的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材料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的工作是利用六氟乙酰丙酮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四种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的温度和溶液中水的含量,作为前驱体的六氟乙酰丙酮经过原位分解得到了配体三氟乙酸,并最终得到了四种三氟乙酸铜富勒烯配合物。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直接使用三氟乙酸与铜盐反应,只得到了其中一种铜富勒烯配合物。在这四种铜富勒烯配合物中,以一个C60为单位,配合物3没有H2O参与配位,配合物1有8个H2O配位,配合物2有5个H2O配位(平均值),配合物4有6个H2O配位,并且还存在4个游离的H2O共晶。以此工作为基础,利用H2O分子的弱配位作用,通过引入具有良好配位能力和多变桥联模式的第二辅助配体,与H2O竞争参与配位,从而将C60给连接出去,实现了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结构多样性的调控。因此,在第二部分的工作中,引入了第二辅助配体间苯二腈和对苯二腈。因为-CN作为一个常用的桥联配体,可以同时桥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中心。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间苯二腈/对苯二腈的原位水解,生成了间氰基苯甲酸/对氰基苯甲酸,它们分别取代了第一部分工作中配合物4和配合物1中H2O的配位,合成了两例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一方面,它们作为线型配体分子通过与铜(Ⅰ)的配位作用将铜(Ⅰ)富勒烯配位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了配位聚合物,另一方面,3-氰基苯甲酸和羧酸的角形结构,可以将C60分子撑开。不仅实现了富勒烯铜(Ⅰ)配位单元核的调控,而且也实现了配位聚合物从二维到三维结构的调控。第三部分的工作,引入了不同长度的第二辅助配体吡嗪和4,4’-联吡啶。在结构中,吡嗪的长度为2.787 A,4,4’-联吡啶的长度为7.064 A。它们的结构单元和第一部分工作中的配合物3差不多,只是第二辅助配体取代了配合物3的η1单键和三氟乙酸根,最终形成了一维的链状结构。总之,我们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温度和溶液中H2O的含量,作为前驱体的六氟乙酰丙酮经过原位分解得到了配体三氟乙酸,并最终得到了四种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同时,通过引入第二辅助配体,取代了结构中H2O的配位,实现了以高核铜富勒烯配位单元为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物。不仅实现了 C60分子配位模式多样性的调控,而且实现了结构多样性的调控,极大地丰富了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位模式,为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冉术平[9](2021)在《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60分子因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常规的烯烃分子相比,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外联型过渡金属配合物。这类配合物结构新颖,在电荷储存、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已经受到该领域的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于闭壳层的铜(Ⅰ)银(Ⅰ)、金(Ⅰ),由于其配位数低,在辅助配体作用下易于形成高核的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研究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特别是富勒烯分子的空间配位模式是该领域重要的课题之一。本论文选取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磺酸作为辅助配体,以铜(Ⅰ)为金属中心,以C60作为富勒烯代表,在以芳香性溶剂的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结构的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取代基效应和空间位阻对构筑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富勒烯上金属的空间配位模式以及辅助配体磺酸的配位桥联方式。总体上实现了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维度和C60分子上配位铜(Ⅰ)原子数目的调控,并且C60分子空间配位模式的多样性也得到调控。具体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利用具有强吸电子基的三氟甲磺酸作为辅助配体,制备出了6例富勒烯铜(Ⅰ)配合物(命名为Cu4-1,Cu4-2,Cu6-1,Cu6-2,Cu6-3,Cu8)。所有的铜都以η2-C=C(C60)方式配位。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结构,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呈现为4核、6核、8核。其中,三氟甲磺酸配体的配位点多,配位模式丰富,通过(μ1-κ1)-CF3SO3-,(μ2-κ1:κ1)-CF3SO3-,(μ2-κ2)-CF3SO3-,(μ3-κ1:κ1:κ1)-CF3SO3-,(μ3-κ1:κ2)-CF3SO3-的五种配位桥联模式使其构筑成寡核的配合物,二维和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有趣的是,Cu4-1,Cu4-2两种配合物体现了2种不同的4配位模式,Cu6-1,Cu6-2,Cu6-3三个不同结构六核铜配位的配合物在富勒烯上展现出4种不同的配位模式,极大地丰富了C60分子六配位的配位模式。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刚性且空间位阻较大的芳香簇磺酸,如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萘-2-磺酸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不同的二维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四个结构都是磺酸和铜(Ⅰ)形成了一维线性链,铜上剩余的配位点和C60的[6-6]键配位构成二维层状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均为6核,空间配位模式为平面六边形和变形八面体的形状。六边形配位模式中磺酸采用μ2-κ1:κ1-C7H7SO3-和μ3-κ1:κ1κ1-C7H7SO3-配位桥联方式,变形八面体配位模式中磺酸采用μ3-κ1:κ1κ1-C7H7SO3-配位桥联方式。它们层与层之间辅助配体间存在π-π或C-H…π弱的超分子作用,使得富勒烯铜单元被包裹,晶体相对稳定存在。最后是选取供电子且位阻较小的乙基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三维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呈现4核和8核,空间配位模式为平面六边形和[(μ3-η2:η2:η2)(μ1-η2)]-C60。乙基磺酸采用μ2-κ1:κ1-C2H5SO3-、μ3-κ1:κ1:κ1-C2H5SO3-和μ4-κ1:κ1:κ2-C2H5SO3-配位桥联模式构成三维结构。相对于三氟甲磺酸系列,晶体也相对稳定存在。总之,我们通过调控辅助配体取代基和空间位阻的方式,整体上实现了富勒烯和磺酸铜(Ⅰ)的配位方式的调节。此外,11种不同的配合物结构的合成,一方面丰富了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种类;另一方面体现了磺酸配位桥联模式的多样性。最为重要的是,C60分子具有超级多的空间配位模式在本文中得到了实验验证,尤其是6核金属的配位模式。该工作让我们对C60分子的配位修饰的调控有了新的了解,为研究富勒烯的空间配位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谢尚青[10](2021)在《新型钳式配体支持的钴,铁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应用》文中指出在金属有机化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型配合物的设计及合成依然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瞩目的焦点。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研究其性质,不仅有助于攻克科学难题,也能为工业生产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影响配合物性质的众多因素中,配体的结构一直是最重要的因素。自从1991年Arduengo教授第一次成功分离出了稳定的游离氮杂环卡宾以来,卡宾配体作为膦配体的理想替代品就一直活跃在均相催化领域之中。为了充分利用卡宾配体强σ-给电子能力及灵活的可调控能力,科学家们最近将其应用在了具有模块化设计理念的钳式不对称配体框架中。这种有趣的设计理念及思路能够极大的发挥卡宾配体的优越性,同时兼顾配合物的稳定性及活性,在均相催化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潜力。与卡宾类似,氮杂环硅烯作为卡宾的类似物,同样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与稳定性。2015年,Szilvasi教授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硅烯配体光明的应用前景。遗憾的是,尽管如此,关于该领域较少的研究极大的影响了硅烯化学的发展。近年来,廉价过渡金属配合物促进的烯烃硅氢化反应成为了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目前,该领域还在反应机理,选择性控制,工业化改进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本论文将着重围绕以上几个领域开展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不对称钳式卡宾配体前驱体2a,2b,利用其与CoMe(PMe3)4反应得到了钴氢化物3a,3b及反式双螯合配合物4a,4b。实验结果表明,钴氢化物3a能有效催化芳香族末端烯烃与Ph2SiH2的马氏加成反应。对于脂肪族末端烯烃,3a则能有效催化其与Ph2SiH2的反马氏加成反应。在该体系中,吡啶氮氧化物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添加剂,其引入能有效降低体系的反应温度。对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利用高活性小分子钴配合物Co(PMe3)4及CoCl(PMe3)3,初步实现了对烯烃反应选择性的精准控制。当使用Co(PMe3)4为催化剂时,可以高选择性的实现芳香族末端烯烃与Ph2SiH2的马氏加成反应;与之相反的是,使用CoCl(PMe3)3为催化剂时,可以促进脂肪族末端烯烃与Ph2SiH2的反马氏加成反应。这两个催化体系均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在研究反应机理的过程中,成功分离得到了双核金属氢化物10及单核金属双氢化物11,这两种配合物的分离为理解反应可能的机理带来了较大的帮助,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3.在前文的基础上,我们对不对称卡宾配体前驱体进行了改进,合成了三种不对称钳式卡宾配体前驱体13a-13c。将其与丁基锂反应后,再与Co(PMe3)4反应,得到了三种离子型钴氢化物14a-14c。将反应溶液改换为极性更强的乙腈溶液后,在该反应中又得到了离子型双螯合配合物15。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4a能够催化酰胺脱水还原反应。此外,卡宾前驱体13a-13c分别与(DME)NiCl2反应,得到了三种镍氯配合物17a-17c。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7a能有效促进苯乙烯与PhSiH3的马氏加成反应,对于该体系的详细研究还在进行当中。4.在课题组合成的钳式双硅烯配体5-A的基础上,我们又分别合成了具有类似骨架,侧臂分别为PPh2及PiPr2的双膦配体19及20。通过将配体19,20分别与Fe(PMe3)4反应,我们得到了铁氢化物21及铁氮气配合物22。这一结果表明了配体骨架的电子性能和空间位阻的差异影响了氮气配合物的形成。与其不同的是,双硅烯配体5-A与Fe(PMe3)4的反应实现了氮气分子更高程度的活化,这展现了双硅烯配体与双膦配体的不同。此外,与双硅烯配体5-A类似,双膦配体19及20与CoCl(PMe3)3的反应得到了两种钴氢化物23及24。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侧臂为PPh2配体支持的钴氢化物23能够促进苯乙烯与Ph2SiH2的反马氏加成反应,而侧臂为硅烯配体的钴氢化物5-C则能促进苯乙烯与Ph2SiH2的马氏加成反应。这一结果的不同体现了双硅烯配体骨架独特的性质,对于该反应的详细研究也在进行当中。

二、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SalenMX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
        1.2.2 作为有机化工产品的基本碳源
        1.2.3 其他用途
    1.3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催化共聚合成聚碳酸酯
        1.3.1 卟啉钴催化体系
        1.3.2 β-二亚胺锌催化体系
        1.3.3 Salen钴催化体系
        1.3.4 季铵(磷)盐在CO_2共聚反应中的助催化作用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2.1 试剂与纯化
    2.2 实验仪器
    2.3 共聚反应装置
    2.4 共聚反应流程
    2.5 表征方法
        2.5.1 元素分析(EA)
        2.5.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5.3 紫外光谱分析(UV)
        2.5.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2.5.5 XPS分析
        2.5.6 热重分析(TG-DTG)
        2.5.7 凝胶色谱分析(GPC)
        2.5.8 差示扫描分析(DSC)
        2.5.9 力学性能测试
    2.6 催化剂性能评价
        2.6.1 PO转化率
        2.6.2 催化效率
        2.6.3 产物选择性
        2.6.4 共聚物的化学结构选择性
        2.6.5 共聚物的区域选择性
第三章 Salen型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3.2.1 配体L1 的合成及表征
        3.2.2 配体L2 的合成及表征
        3.2.3 配体L3 的合成及表征
        3.2.4 配体L4 的合成及表征
    3.3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3.1 单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3.2 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len型钴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Salen型钴配合物催化性能测试
        4.2.1 不同配体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2.2 轴向阴离子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2.3 金属活性中心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3 Salen型钴配合物催化反应体系优化
        4.3.1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3.2 CO_2压力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3.4 底物浓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3.5 助催化剂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4 聚合物性能表征
    4.5 反应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元共聚及聚碳酸酯的功能化
    5.1 引言
    5.2 CO_2/PO/DL-丙交酯(DL-LA)三元共聚的研究
        5.2.1 CO_2/PO/DL-LA聚合反应
        5.2.2 PO与 DL-LA摩尔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5.2.3 三元共聚物PPCLA性能表征
    5.3 CO_2/PO/降冰片烯二酸酐(EA)三元共聚的研究
        5.3.1 CO_2/PO/EA聚合反应
        5.3.2 PO与EA摩尔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5.3.3 三元共聚物PPCEA性能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和分子笼的制备及后修饰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氮杂环金属卡宾框架化合物
        1.1.1 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化合物
        1.1.2 氮杂环金属卡宾笼状化合物
    1.2 氮杂环金属卡宾框架后修饰
        1.2.1 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化合物后修饰
        1.2.1.1 金属中心后修饰
        1.2.1.2 官能团后修饰
        1.2.2 氮杂环金属卡宾笼状化合物后修饰
    1.3 金属卡宾作模板的多咪唑鎓盐大环及分子笼的构筑及应用
        1.3.1 金属卡宾作模板的多咪唑鎓盐大环的构筑及应用
        1.3.2 金属卡宾作模板的多咪唑鎓盐分子笼的构筑及应用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氮杂环金属卡宾冠醚光化学后修饰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分析和测试
        2.2.3 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RCM后修饰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分析和测试
        3.2.3 合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杂配体金属卡宾笼的设计与合成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分析和测试
        4.2.3 合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氮杂环金属卡宾分子笼Click后修饰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和试剂
        5.2.2 分析和测试
        5.2.3 合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杂环金属卡宾分子笼RCM后修饰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和试剂
        6.2.2 分析和测试
        6.2.3 合成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奖励

(3)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构筑的超分子笼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超分子配位化合物
        1.1.1 超分子化学简介
        1.1.2 自组装简介
        1.1.3 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简介
    1.2 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构筑策略
        1.2.1 定向键合策略
        1.2.2 对称性匹配策略
        1.2.3 分子嵌板策略
        1.2.4 弱连接策略
        1.2.5 亚组分自组装策略
    1.3 金属有机超分子笼
        1.3.1 金属有机笼的几何类型
        1.3.2 金属有机笼的应用
    1.4 咪唑鎓盐简介
        1.4.1 纯有机多咪唑鎓盐笼
        1.4.2 配位自组装咪唑鎓盐笼
    1.5 金属氮杂环卡宾简介及其功能化的框架
        1.5.1 金属氮杂环卡宾简介
        1.5.2 金属氮杂环卡宾引入到聚合物框架中
        1.5.3 金属氮杂环卡宾引入到离散型框架中
    1.6 选题依据与目的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咪唑鎓盐构筑的Pd_3L_6型框架结构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药品
        2.2.2 测试仪器
        2.2.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2.2.4 Pd_3L_6型框架的合成与表征
        2.2.5 晶体结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讨论
        2.3.2 [Pd_3L~1_6](PF_6)_(12)的结果讨论
        2.3.3 [Pd_3L~1_6](OTf)_(12)和[Pd_3L~1_6](BF_4)_(12)的结果讨论
        2.3.4 [Pd_3L~2_6](PF_6)_(12)的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构筑的Pd_2L_4型笼状框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药品
        3.2.2 测试仪器
        3.2.3 咪唑鎓盐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3.2.4 NHC-Au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3.2.5 基于咪唑鎓盐的Pd_2L_4型框架的合成与表征
        3.2.6 基于NHC-Au的 Pd_2L_4型框架的合成与表征
        3.2.7 晶体结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讨论
        3.3.2 [Pd_2L~3_4](BF_4)_8的结果讨论
        3.3.3 [Pd_2L~3_4](X)_8(X= PF_6,OTf,Sb F_6,NO_3)的结果讨论
        3.3.4 [Pd_2L~4_4](PF_6)_8的结果讨论
        3.3.5 [Pd_2L~4_4](PF_6)_8的结果讨论
        3.3.6 [Pd_2(L~(3Au))_4](BF_4)_4和[Pd_2(L~(4Au))_4](BF_4)_4的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咪唑鎓盐构筑的锆基超分子有机金属笼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药品
        4.2.2 测试仪器
        4.2.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4.2.4 SOC1-3 的合成与表征
        4.2.5 客体分子的合成
        4.2.6 晶体结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讨论
        4.3.2 SOC-1 的结果讨论
        4.3.3 SOC-2 的结果讨论
        4.3.4 SOC-3 的结果讨论
        4.3.5 SOC-2 的主客体化学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构筑的锆基超分子有机金属笼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药品
        5.2.2 测试仪器
        5.2.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5.2.4 SOC4-6 的合成与表征
        5.2.5 晶体结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合成讨论
        5.3.2 SOC-4 的结果讨论
        5.3.3 SOC-5 的结果讨论
        5.3.4 SOC-6 的结果表征
        5.3.5 SOC-2与H_2L~(8Au)之间的配体交换
        5.3.6 SOC-5与H_2L~8Cl之间的配体交换
        5.3.7 SOC-2与SOC-5 之间的配体交换
        5.3.8 SOC-7 的结果表征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质谱研究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模型DNA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1.2 二价铂抗肿瘤药物
    1.3 四价铂抗肿瘤配合物
    1.4 铂类金属抗肿瘤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2章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核苷的相互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以及实验条件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腺苷/胞苷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模型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以及实验条件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5′-AGA-3′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结果
        3.3.2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5′-TGGT-3′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结果
        3.3.3 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5′-TGTGT-3′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LA-ICP-MS的模型动物给药后的组织内元素分布成像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以及实验条件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A-ICP-MS探究肿瘤组织切片中抗肿瘤化合物碘铂的分布
        4.3.2 LA-ICP-MS探究肿瘤组织切片中四价铂的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碳、氮、氧形成的某些特殊结构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某些特殊结构的研究背景
    1.2 平面高配位碳的研究现状
    1.3 平面高配位氮的研究现状
    1.4 平面高配位氧的研究现状
    1.5 三维空间碳的非常规结构的研究现状
    1.6 某些特殊结构研究的意义
    1.7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
        2.2.2 局域密度泛函(LDA)
        2.2.3 梯度校正近似(GGA)
        2.2.4 杂化密度泛函
    2.3 基组的选择
    2.4 计算程序简介
        2.4.1 Gaussian程序
        2.4.2 Multiwfn程序
第三章 含有正方形ptC(N)_4结构的中性分子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构设计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正方形ptC(N)_4结构中原子之间的成键作用
        3.4.2 正方形ptC(N)_4特殊结构的实现
        3.4.3 正方形ptC(N)_4结构中化学键特性的表征
        3.4.4 红外光谱模拟
    3.5 结论
第四章 含有ptN(C)_4或ptN(N)_4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含有ptN(C)_4特殊结构的离子物种的理论研究
        4.3.1 结构设计
        4.3.2 结果与讨论
    4.4 含有ptN(C)_4特殊结构的单线态中性分子的理论研究
        4.4.1 结构设计
        4.4.2 结果与讨论
    4.5 含有ptN(N)_4特殊结构的阳离子物种的理论研究
        4.5.1 结构设计
        4.5.2 结果与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含有ptO(B)_4或ptO(C)_4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含有正方形ptO(B)_4特殊结构的中性分子的理论研究
        5.3.1 结构设计
        5.3.2 结果与讨论
    5.4 含有ptO(C)_4特殊结构的中性分子的理论研究
        5.4.1 结构设计
        5.4.2 结果与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碳的分子型同素异形体内嵌富勒烯C_n@C_(60)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计算方法
    6.3 内嵌富勒烯(C=C=C=C)@C_(60)的理论研究
        6.3.1 结构设计
        6.3.2 结果与讨论
    6.4 内嵌富勒烯C_8@C_(60)的理论研究
        6.4.1 结构设计
        6.4.2 结果与讨论
    6.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双烯双吡啶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和现状
    1.3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影响因素
        1.3.1 常见合成方法的简介
        1.3.2 影响因素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4.1 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
        1.4.2 配位聚合物-导电材料
        1.4.3 配位聚合物-催化材料
        1.4.4 配位聚合物-吸附与分离
    1.5 选题意义及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bpvb、Cd(NO_3)_2·4H_2O和 2,5-呋喃二甲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光化学环加成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配位聚合物[Cd(μ-OH_2)(2,5-fdc)(bpvb)]_n(1)的合成
        2.2.3 配位聚合物[Cd(μ-OH_2)(2,5-fdc)(bpbpvpcb)0.5]_n(2)的合成
        2.2.4 晶体结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与讨论
        2.3.2 晶体结构分析
        2.3.3 配合物1和2 的表征
    2.4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bpvb、Cd(NO_3)_2·4H_2O分别和两种间苯二甲酸衍生物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配合物[Cd(5-Me-1,3-BDC)(bpvb)]_n(3)的合成
        3.2.3 配合物[Cd(5-NO_2-1,3-BDC)(bpvb)]_n(4)的合成
        3.2.4 晶体结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分析
        3.3.2 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bpvb、Cd(NO_3)_2·4H_2O和间氯苯甲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选择性的[2+2]环加成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2 配位聚合物[Cd(3-CBA)_2(bpvb)]_n(5)的合成
        4.2.3 配位聚合物[Cd(3-CBA)_2(3,3'-tpmcp)0.5]_n(6)的合成
        4.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与讨论
        4.3.2 晶体结构分析
        4.3.3 配合物5和6 的表征
    4.4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bpvb、Cd(NO_3)_2·4H_2O与2,6-萘二甲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5.2.2 配位聚合物[Cd(2,6-NDC)(bpvb)]_n(7)的合成
        5.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合成讨论
        5.3.2 晶体结构分析
        5.3.3 配合物7 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小结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分子光敏剂受光激发后的发光机制
    1.3 分子光敏剂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1.3.1 含贵金属的配合物光敏剂
        1.3.2 非金属配合物光敏剂
        1.3.3 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1.3.4 不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1.4 分子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1 Ru(II)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2 Cu(Ⅰ)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3 纯有机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Ru(II)光敏剂的制备与光催化产氢研究
    2.1 引言
    2.2 Ru(II)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2.2.1 分子设计
        2.2.2 中间体以及Ru-2、Ru-3和Ru-4 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品
        2.3.2 实验仪器
        2.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实验过程及计算方法
        2.4.2 Ru(II)配合物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2.4.3 Ru(II)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2.4.4 Ru(II)配合物磷光淬灭实验
        2.4.5 Ru(II)配合物电化学测试
        2.4.6 Ru(II)配合物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可见光吸收铜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Cu(Ⅰ)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3.2.1 Cu(Ⅰ)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3.2.2 中间体与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药品
        3.3.2 实验仪器
        3.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3.3.4 光谱测试方法及DFT理论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3.4.2 Cu-2、Cu-3 激发光谱
        3.4.3 Cu-1、Cu-2、Cu-3 的纳秒、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分析
        3.4.4 Cu-1、Cu-2、Cu-3 的电化学分析
        3.4.5 Cu-1、Cu-2、Cu-3的DFT理论计算
        3.4.6 Cu-1、Cu-2、Cu-3 在光催化实验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重原子光敏剂合成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4.1 引言
    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4.2.1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4.2.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合成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药品
        4.3.2 实验仪器
        4.3.3 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4.3.4 化合物B-8 的单晶结构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无重原子光敏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4.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吸收光谱研究
        4.4.3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发光光谱研究
        4.4.4 无重原子光敏剂及催化剂的电化学研究
        4.4.5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4.4.6 无重原子光敏剂理论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1.1.1 η~1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1.1.2 η~2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1.1.3 η~3和η~4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1.1.4 η~5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1.1.5 η~6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1.2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2.1 普通溶液法
        1.2.2 还原法
        1.2.3 溶剂热合成法
    1.3 铸币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通过六氟乙酰丙酮的原位分解实现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器材
    2.3 配合物的合成
    2.4 仪器测试与表征
        2.4.1 晶体结构表征
        2.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2.4.3 配合物的热稳定分析
        2.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5 结果与讨论
        2.5.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2.5.2 合成条件探讨
    2.6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腈基水解反应的三氟乙酸铜(I)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器材
    3.3 配合物的合成
    3.4 仪器测试与表征
        3.4.1 晶体结构表征
        3.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3.4.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3.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5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辅助配体长度调控三氟乙酸铜(I)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器材
    4.3 配合物的合成
    4.4 仪器测试与表征
        4.4.1 晶体结构表征
        4.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4.4.3 配合物的热稳定分析
        4.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5 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成果
致谢

(9)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富勒烯化学概述
        1.1.1 C_(60)的结构简介
        1.1.2 C_(60)的化学修饰简介
    1.2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2.1 常见C_(60)金属配合物
        1.2.2 富勒烯金属配位聚合物
        1.2.3 C_(60)金属配合物的配位模式
        1.2.4 C_(60)的空间配位模式多样性
    1.3 烯烃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单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1.3.2 二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1.3.3 三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氟甲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配合物的合成
    2.4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2.5 结果和讨论
        2.5.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2.5.2 配合物的晶体堆积分析
        2.5.3 C_(60)分子上金属的配位模式
        2.5.4 配合物的合成对结构的影响
    2.6 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3章 芳香族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配合物的合成
    3.4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表征
    3.5 结果和讨论
        3.5.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3.5.2 合成条件对结构影响
        3.5.3 配合物的堆积分析
        3.5.4 配合物的纯度和热稳定性分析
        3.5.5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6 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4章 乙基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配合物的合成
    4.4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4.5 结果和讨论
        4.5.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4.5.2 配合物的合成分析
        4.5.3 配合物的纯度和热稳定性分析
        4.5.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6 小结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新型钳式配体支持的钴,铁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钳式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1.1 引言
        1.1.2 膦配体作为侧臂的钳式过渡金属配合物
        1.1.3 氮杂环卡宾配体作为侧臂的钳式过渡金属配合物
        1.1.4 氮杂环硅烯配体作为侧臂的钳式过渡金属配合物
    1.2 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合成及应用
        1.2.1 引言
        1.2.2 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合成
        1.2.3 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应用
    1.3 烯烃硅氢化反应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1.3.1 引言
        1.3.2 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的反马氏加成烯烃硅氢化反应
        1.3.3 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的马氏加成烯烃硅氢化反应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前驱体的合成
        2.2.2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前驱体2a,2b与CoMe(PMe_3)_4的反应
        2.2.3 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支持的钴氢配合物催化烯烃硅氢化反应
        2.2.4 钴氢配合物催化烯烃硅氢化反应机理研究
        2.2.5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与其他小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反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价态钴配合物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最优条件探索及底物普适性研究
        3.2.2 反应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钴,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前驱体13的合成
        4.2.2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前驱体13与Co(PMe_3)_4的反应
        4.2.3 配合物14的催化性质探索
        4.2.4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配体13与(DME)NiCl_2的反应
        4.2.5 配合物17a-17c的催化性质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钳式双膦配体支持的铁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新型钳式双膦配体的合成
        5.2.2 钳式双膦配体19,20与Fe(PMe_3)_4的反应
        5.2.3 钳式双膦配体19,20与CoCl(PMe_3)_3的反应
        5.2.4 钳式双膦配体19与其他小分于金属配合物的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实验手段
    6.2 化学试剂
    6.3 表征方法及手段
    6.4 原料的制备
    6.5 新型配体及配体前驱体的合成
        6.5.1 配体前驱体1的合成
        6.5.2 配体2a的合成
        6.5.3 配体2b的合成
        6.5.4 配体前驱体12的合成
        6.5.5 配体13a的合成
        6.5.6 配体13b的合成
        6.5.7 配体13c的合成
        6.5.8 配体19的合成
        6.5.9 配体20的合成
    6.6 新型配合物的合成
        6.6.1 配合物3a及4a的合成
        6.6.2 配合物3b及4b的合成
        6.6.3 配合物6的合成
        6.6.4 配合物7的合成
        6.6.5 配合物10的合成
        6.6.6 配合物11的合成
        6.6.7 配合物14a—14c的合成
        6.6.8 配合物15的合成
        6.6.9 配合物17a—17c的合成
        6.6.10 配合物21的合成
        6.6.11 配合物22的合成
        6.6.12 配合物23的合成
        6.6.13 配合物24的合成
        6.6.14 配合物25的合成
        6.6.15 配合物26的合成
    6.7 催化反应步骤
        6.7.1 配合物3a,Co(PMe_3)_4及CoCl(PMe_3)_3催化烯烃硅氢化反应步骤
        6.7.2 克级实验
        6.7.3 配合物14a催化酰胺脱水还原反应步骤
        6.7.4 配合物14a催化Kumada偶联反应步骤
    6.8 催化产物表征
        6.8.1 配合物3a催化烯烃硅氢化反应产物
        6.8.2 Co(PMe_3)_4催化烯烃马氏加成硅氢化反应产物
        6.8.3 CoCl(PMe_3)_3催化脂肪族烯烃反马氏加成硅氢化反应产物
        6.8.4 配合物14a催化酰胺脱水还原反应产物
        6.8.5 配合物14a催化Kumada偶联反应产物
        6.8.6 配合物17a催化烯烃硅氢化反应产物
第七章 总结论及工作展望
    7.1 不对称钳式钴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探索
    7.2 三甲基膦支持的低价钴配合物促进的末端烯烃的高选择性硅氢化反应
    7.3 不对称钳式氮杂环卡宾钴,镍配佥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7.4 钳式双膦配体支持的铁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7.5 工作展望
第八章 附录
    8.1 晶体结构数据
    8.2 化合物典型谱图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SalenMX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的研究[D]. 张凯悦.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氮杂环金属卡宾大环和分子笼的制备及后修饰反应研究[D]. 王以寿. 西北大学, 2021(12)
  • [3]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及其前驱体构筑的超分子笼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石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2)
  • [4]质谱研究光活性Pt(Ⅳ)金属抗肿瘤配合物与模型DNA的相互作用[D]. 程一宇.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5]碳、氮、氧形成的某些特殊结构的理论研究[D]. 王海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0)
  • [6]基于双烯双吡啶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杨帆.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 陈凯凯.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8]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刘晓玮. 汕头大学, 2021
  • [9]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D]. 冉术平. 汕头大学, 2021
  • [10]新型钳式配体支持的钴,铁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应用[D]. 谢尚青. 山东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