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经验

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经验

一、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田至立[1](2020)在《地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追求也逐步增长,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存在的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监督体系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必要性,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乌兰察布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监督机构性质不统一、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不充足、卫生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不完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关键知情人的半定性访谈,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卫生监督机构定位不准确、卫生监督人力物力资源欠缺、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不完善、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履行不到位、公共卫生法律体系不健全。从公共管理学理论角度提出厘清卫生监督机构定位、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理顺卫计综合监管体系、强化基层协管服务作用、创新卫生计生监管模式的对策建议。本文描述了乌兰察布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希望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沈国秀[2](2019)在《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综合评价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可行性,为该市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建立的基础状况、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的能力,以及医生传染病症状监测的能力和意愿等三部分展开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相关信息,运用Epidata 3.1数据管理软件录入问卷,使用Excel和SPSS 18.0软件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础状况:基层医疗机构的设置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2017》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医务室均经市卫计委审核校验合格。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千人口拥有医务人员1.2人;机构服务区域内最远平均30分钟步行距离,10分钟机动车距离;服务站电脑和局域网配置达到100%,拥有电脑平均2.3±0.80台;网速稳定;诊所、医务室无诊疗服务电脑设备和系统。2传染病症状监测能力:90%以上的医疗机构全天开诊;服务站门诊日志电子系统化且较为完整,但诊所、医务室门诊日志信息完整率明显不足;处方书写较为完整;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诊治的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为主;上级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督导和培训力度及频次要好于诊所、医务室。3医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能力及意愿:男女医生的比例为1∶1.1,平均年龄53±11岁,100%医生持证上岗,月工作天数20-30天,平均日诊疗时间6.5小时,80.9%的基层诊疗医生知晓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报告要求和属地化管理,76.6%的服务站医生参加过传染病的核实调查工作。95%以上的医生都愿意参与公共卫生工作;但对公卫补贴的数量和计算方式有不同诉求;服务站医生在电脑使用能力及信息化技能方面更优。主要结论: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的规模、地理位置、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基本适合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设备设施和医务人员数量基本能满足日常门诊症状监测需要;信息化设备和局域网投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诊时间稳定,诊疗记录规范等适合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医生有能力和意愿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但在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优化人员年龄结构,提高医务人员知识和信息化技术以及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仍需要相关措施和政策。

刘男[3](2015)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构建”(51078104)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突发性传染病,指的是在短期内发生、有较大波及范围,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一种传染病疫情;因其意外性、高危害性、广泛影响力等特点,已经成为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医学与社会的双重难题;考验着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检验着医疗建筑、医疗设施的发展均衡性。本研究从医疗建筑网络化的角度出发,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下的医疗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理论性的指导对策,并针对性的建构出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体系的具体操作模式。同时促进国家“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新医改政策在疾病防控领域的具体应用,在新医改政策的框架下完善当前的医疗建筑体系,完善医疗建筑设计方法。其最终的社会意义是探讨“以人为本”的从建筑领域出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途径。本文的具体研究指向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以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网络结构为关注点,辅以系统论、协同论、区域科学理论等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真实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网络、中介空间网络三位一体的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架构,并用网络配置计划对组成网络的医疗建筑要素进行具体的规划与设计指引,用网络运行机制对网络架构中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进行总结。研究循着从点到面的思路,从“中观”层面构成网络的医疗建筑要素的研究介入,向上拓展到城市规划层面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整合,向下则具象到保证医疗建筑网络体系顺畅运行的相关技术支撑,全方位的对医疗建筑网络体系进行了梳理。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要素的研究中,选取了整个网络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四类医疗建筑“结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空间以及基层传染病防控医疗机构,通过对近年来大量相关案例的分析,对这四类医疗建筑在网络中的职能、发展趋势以及设计要点进行梳理与阐述。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整合模式的探索中,从政策及策略层面提出以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城市医疗建筑规划专篇为目标的垂直整合模式,主要体现为规划功能、规划技术与规划程序的整合。进而在具体方法及手段层面描述了以“联动”为特质的医疗建筑水平整合模式,并主要以哈尔滨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城市医疗建筑规划专篇为例说明了这一特质在真实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网络、中介空间网络三个不同网络架构上的体现。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技术支撑的阐释中,以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全过程为线索,首先从广泛分析、精确控制和优化救治三个角度探索了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方式;其次又从一体化预防、协同化控制和应急化救治三方面来明晰具体的技术支撑策略;最后还从相应的医疗技术方面,探索了其对于网络体系的辅助支持。

邢冬梅[4](2013)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科学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包头市CDC传染病防控能力现状,绘制包头市市、区两级CDC传染病防控的“木桶”图,发现其薄弱环节。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文献复习、参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初步构建疾病防控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指标体系框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修改完善构建该体系,运用综合评分法构建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建立的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包头市、区两级CDC进行现况调查,调查结果使用CAD软件绘制木桶图。结果构建了疾控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方面52个具体指标。建立的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为Y=(0.0251Y1+0.0197Y2+0.0189Y3+0.0189Y4+………+0.0206Y52)*100.实证研究结果为:包头市市区两级CDC综合评价得分介于721-936之间,市级明显高于旗县区。旗县区中青山区最高913分,石拐区最低CDC721分。从传染病防控能力的九个方面的原始得分来看,传染病监测得分最高,综合保障均分最低、其次为实验室能力,为传染病综合防控的短板。结论本研究构建了CDC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该体系对包头市各CDC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水平较好,得分均为及格以上,防控能力相对薄弱的旗县区是石拐区CDC和白云区。包头市各CDC还应加强物资、人力储备,提高实验室检验能力,同时针对各自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短板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赵靖茹[5](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认为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张成林[6](2012)在《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 ——主要以J镇农村社区为考察个案》文中提出本世纪之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构想,这既是承接了上世纪初叶力图以改造乡村挽救旧中国于衰微的先贤未竟之志,又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急需破解之瓶颈,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之选,但如何将千年未大变之传统农村改造为充满现代意蕴的新农村仍是国人未完解之题。近年来,学界和政府提出将农村改造为现代生活共同体,也就是把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案,应该说是可行之选。这既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契合当下国家和农民的双重需求。建设农村社区毫无疑问是建设新农村战略构想的明晰化,但农村社区建设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进一步破题求解。信息化是在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得到确证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也应充分重视信息化在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建设的各个层面。这种想法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似乎不具有太多的创新意义,因为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如美国、韩国、印度农村的信息化实践已历多年,且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已显露出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国内各省在农村信息化方面也不是无所作为,如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广东、宁夏、云南等省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已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就上述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而言更多的是指向农业信息化而非农村信息化,更不具有明确的现代共同体建设意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也就是通过全方位增加和提高社区基本结构要素,为农村社区共同体提供物质载体。但由于社区建设过程总是由相关社会主体参与完成的,如何处理主体间关系,能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并约束其有损于农村社区建设本质要求的不当行为,就成为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否则就难以从相关主体那里聚集到必要的社区建设资源,也无法实现资源效益。在治理理论的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建构合理的制度化机制去处理社区建设主体间关系以配置社区要素,形成合理的要素结构,否则,社区共同体就无法达成建设所需要的秩序并最终实现要素效率与效果的优化。我国农村发展历史也已充分的证明:没有合理的治理模式是无法有效建设农村,推动农村发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为此,面对为农民建设现代生活共同体的历史性要求,必须要探索和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机制以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治理模式实质是一种制度结构,而有效的制度必须具有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当我们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国家及农村村社区建设的时候,当信息技术渐渐进入农村,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的时候,当利用信息技术成为农民生活方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农村社区内外的社会环境。这种改变对于既存于农村的某种治理模式而言是其治理生态的改变,而治理生态的变化会导致旧治理模式的不适应乃至失败,为此,需要对原有的治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乃至彻底的推动其转型为新型治理模式。当然,治理模式的调整或转型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通过对美国、韩国、印度及我国广东、宁夏、云南等国内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宏观梳理,还有深入J镇农村社区对那里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的实证考察,发现:第一,信息技术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村政管理改进、社会服务提供、社区文化建设、农民主体性提升等诸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各地农村社区建设的技术模式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遵循了“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第三,相较于美国、韩国等农村信息化先进国家,包括J镇在内的国内各地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有:政府投入不足、市场主体存在信息化“市场失灵”现象、社会主体社会参与不足、信息服务内容单一、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低。针对发现的问题,需要采取提升农村社区信息化的在政府战略中的地位、完善促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培育规模化信息消费主体、推动政府管理服务系统由镇下延进村、探索农民信息化培训的新模式以提高应用水平等措施。通过考察信息化对J镇农村社区治理生态带来的影响,发现信息化正深刻的改变着农村社区的治理生态。从外部看,信息化正在建构者一个具有开放特质、互动功能的网络社会,而偏远的农村社区也可以融入其中,分享网络里的资源。同时,信息化推动了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开启了网络问政,这便利了农民和政府双向交流与互动。从内部看,信息化改变着农民的观念,改变着农村的社会关系与行动结构。从农村社区内外行动者的互动方式与博弈机制看,信息系统为多元主体之间搭建起了去中介化的、扁平化的非线性连接通道,乡村政治平台上的博弈结构正在由过去封闭环境下的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二元博弈趋向开放环境下的多元主体博弈转变。从总体看,信息化正在将农村社区带进一个由社区—社会—基层政府—高层政府所组成的三层四维政治空间。相对于过去封闭的、等级化的农村政治空间,这一新政治空间具有开放性、话语权的平等性、互动的多维性。结合农村治理生态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建设现代生活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农村社区治理模式需要在三个向度上进行适应性转型,即:封闭型治理转向开放型治理,生产型治理转向生活型治理,控制型治理转向合作型治理。第一方面主要指治理环境的转变,第二方面主要是指治理标的物的转变,第三个方面主要是指核心治理机制的转变。

李程跃[7](2011)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着特征,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亦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加快政府绩效考核,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绩效状况自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并不容乐观,“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现象突出,公共职能缺位、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如何科学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体系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新时期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二)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绩效考核是指在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的评价。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企业管理;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在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第一次提出了三项总体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健康状况的改进度、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初级卫生保健、健康城市等概念、目标和指标的提出也在世界各国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卫生系统绩效的提高;而在我国,卫生系统开展的诸多绩效考核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绩效考核工作很少:仅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管理办法》(试点方案)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并于1996年开始对全国卫生防疫站实行等级评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其职能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如何考核其工作绩效,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集成国内外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特点,研制系统评价体系绩效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是一个科学难题。(三)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2003年始,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筹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体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做?做得如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获得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目前已完成“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的研究工作。现阶段,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与改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已成为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因些,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中:如何科学设计全面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的考核框架、如何系统收集与筛选考核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何实现绩效的综合评价、如何确保科学可操作的实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期望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构建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在省级疾控中心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其绩效状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应该考核什么”、“如何综合评价”、“如何科学、可操作地实施考核”、“全国省级机构实践检验后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系统论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构建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重论证与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等,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其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分析和专家咨询法,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研制了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形成了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测试单位的现场测试确保其可操作性。最后,通过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获取基础数据,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选用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度组合评价等方法,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优先改进重点和关键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文献归纳分析、专家咨询论证、头脑风暴法、机构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基础数据等。参与咨询论证的专家包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处室专家、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卫生厅(局)疾病控制处负责人、中国疾控中心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疾控中心的主任、分管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业务负责人等;参与预试验的包括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青海等13个省级疾控中心;参与现场测试的包括北京、吉林、四川3个省级疾控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昌平区4个市县级疾控中心。三、主要研究结果(一)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科学、公认的方法,形成了“思路符合逻辑、方法得到公认、过程可以操作、结果容易考核”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并形成了以下两方面研究成果:1、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在系统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原理的指引下,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性,运用专家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框架,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等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借鉴层次结构分析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子模—概念/维度—指标”的思路进行逐层分解,形成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2)围绕着上述框架,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轮次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的界定与解释、依据、计算方法、基本数据的定义与解释、资料收集来源与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其中省级机构包括34个项目77个指标,市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1个指标。2、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业务专家的咨询与论证,确定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其次,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各考核指标值的分布状况,明确了每个考核指标不同量级(极差、差、较差、中、较好和好)的评分标准;在获取考核指标原始数据后,进行模糊判断构建隶属函数和评判矩阵,通过权重与评判矩阵的运算获得绩效综合得分,最终构建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二)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应包括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收集资料)、实施阶段(数据填报、质量控制、验证核实)、反馈阶段(综合评价、绩效诊断、持续改进)等环节。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科学性,针对上述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节点,重点明确了全面收集数据、有效控制数据质量、科学绩效诊断的操作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1)实现考核数据的全面收集:构建包括4个模块、26个类别、50个子类别、3000多个指标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与途径,并建立了规范的数据收集与填报流程;(2)实现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从类型、格式、数据间逻辑、数据界限等4方面对填报数据进行错误校验;其次采用逻辑判断、极值判断、经济判断和纵向比较判断4种方法对指标自评值进行分析,筛选出现场考核需重点关注的指标和机构;最后明确了现场数据资料核实的方法与流程,确保能够准确收集考核数据;(3)实现工作绩效的科学诊断:在获取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思路,诊断明确各层面(总体、类别、指标)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之处、定量明确差距的大小,并设计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模板。(三)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管理软件的框架设计和需求分析。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结合专家焦点组访谈,明确了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应包括信息填报、审核判断、综合评价、信息查询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借鉴业务流程管理理念,明确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数据信息的流向;明确管理软件应设置的用户类型,包括填报用户约6800个、审核员约450个、管理员约450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5个功能模块细化。其次是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以信息流程为导向,演化并明确管理软件主要涉及到的结果数据库及其结构与内容,并实现用户角色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动态分配。第三是具体功能模块设计。重点明确前期研究中绩效考核数据采集、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的筛选、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等过程的“软件化”思路,并解析为对应的运算数据库、设计相应的软件流程,实现信息填报、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判断、绩效指标值运算、绩效指标得分运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依据形成的软件设计思路,由本研究的合作单位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现场测试对软件的稳定性、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软件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通过设计与开发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绩效考核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评价与利用的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确保实施的可操作性。(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1、总体绩效状况2009年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平均绩效得分为83.2分,平均完成度为82.1%。2、取得的成绩(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筹资机制逐步完善。省级财政加大投入,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财政投入34.50万元,比2005年增长199.7%,职工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9.5%和78.4%,每服务人口人均防治专项经费2.23元,比2005年增长283.7%,呈现出对业务专项经费投入的侧重;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技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为27.4%,比2005年下降33.2%,财政拨款占机构总收入的比重为67.2%,比2005年增加23.3%。(2)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人力综合素质得分平均为7.50;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57.9%,高级职称比例占26.6%,与2005年相比人力结构明显优化。(3)机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建筑面积66.8平方米,实验室面积比例为41.8%,A类设备配置率为78.6%,分别较2005年增长5.0%、34.8%和31.4%。(4)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着。传染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32(满分为1),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和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分别达到91.3%和99.8%;免疫规划工作规范有序,全国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达到89.8%,冷链运转完好率94.4%,脊灰、乙肝、百白破、卡介苗、麻疹5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着,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91.3%,五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0.7%;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广泛实施,各省以县(区)为单位均已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29省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超过了70%;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疫区省份的人群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控制均达到了目标要求;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碘盐监测达标的县(区)比例达98.7%,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监测覆盖达标的病区比例达96.6%。(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规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分工、技术方案制订等基本满足突发事件处置的要求,预案体系完整、原因查明和规范处置3类指标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31个、28个;信息管理得到加强,数据报告、疾病相关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发病趋势预测4类指标的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25个、27个、22个,信息利用率高达97.6%;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监测工作逐步引起重视,食品污染监测率、生活饮用水监测率2项指标的达标省分别达到了31个、24个;实验室检验能力稳步提升,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84.3%,实验室安全管理达标率100%,实验室质控覆盖率为85.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加强,重点卫生宣传活动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3.6%,行为干预指数平均为0.916(满分为1);技术指导与培训得到加强,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指导天数平均为25.0天,对基层机构工作指导覆盖率平均达97.7%,“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理念正在省级疾控中心形成。(6)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普遍认可。单位职工、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6%、98.6%、96.5%。3、存在的问题(1)疾病预防控制投入机制仍待健全。财政投入增长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财政投入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为0.16%,仅有16个省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政经常性支出;经常性维持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人员费和公用经费分别增长79.5%和78.4%,低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29.9%)和社会经济增长(80.2%);机构自筹经费的比例仍然较高,机构总收入来源中平均仍有27.4%为技术服务收入,经常性维持经费拨款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59.3%。(2)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人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量为374人,比2005年下降了5.6%,且较平均编制数(418人)少44人,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0.88人,比2005年减少3.13%;人员结构仍然不合理,省级疾控中心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达标的省仅分别仅为7个和11个;部分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分别仅占10.6%和2.5%。(3)房屋设施配置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省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和实验室面积比例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仅有13个,A类设备配置率达标的仅有10个;仅有19个省级疾控中心检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在95%以上(4)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仍需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设置不足,全国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达标的比例为72.6%;结核病人系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登记结核病人中系统管理率为85.6%,距标准仍差10个百分点;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仍有差距,钩、蛔、鞭、蛲等4种常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55.2%;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缓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仅为81.1%,居民建档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30.6%,慢性病人规范管理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41.7%。(5)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尚不适应发展需求。应急物品储备尚不完备,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队伍保障3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仅有1个省达标;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从系统配置、工作环境、管理规范、运行情况和指导下级等5个方面评价网络建设情况,只有15个省达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薄弱,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75.7%,人群膳食指导项目达标县(区)比例仅为35.8%;实验室检验能力仍需提高,仅有20个省级疾控中心达到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85%的绩效考核标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仍需加强,平均岗位技能培训率为84.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平均为85.8%,均未达到考核要求;应用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专业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32篇/人,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工作的平均完成度分别仅为67.7%和65.9%,远未得到绩效考核要求。4、改进策略与建议(1)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建立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稳定长效投入机制,确保经常性维持经费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或GDP增长同步。(2)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尽快核定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才质量。(3)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健全艾滋病免费检测和咨询网络,规范结核病患者管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加强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运用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层次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理论、规范差距分析、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经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表明科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被卫生部直接采纳运用,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2、基于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通过构建考核框架-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理论-预实验-理论-实践”反复论证的过程,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被卫生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运用。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多样性的问题。被卫生部采纳,运用于医改12大重点工作之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的实践中。4、为了解决绩效考核实施中操作的复杂性和考核结果欠公正等问题,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考核提供了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被卫生部采纳并直接运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践中。5、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形成明确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绩效诊断思路,并首次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标准化模板,为科学诊断绩效并逐步走向绩效改进奠定了基础。6、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横向与纵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评价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涵盖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和外部评价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了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和控制重点,提出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吴永红[8](2009)在《非对称性依赖结构下的居委会及其行动策略 ——上海市L街道居委会减负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基层社区都面临着一系列同样的境遇——在法律上被定位为基层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在实践中却体现出了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近些年来,针对居委会的行政性负担过重问题,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帮助居委会减轻负担的政策。然而,客观的来看,这些试图帮助居委会减轻负担的制度安排,取得的效果在总体上仍相对有限,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并没有实质的改观,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怪现象。已有的研究在分析居委会减负困境形成的原因时,往往从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取向、民间资源的内在缺乏取向、政策执行不力取向三个角度切入: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取向将社区建设的过程视为国家对基层社会加强控制的过程,居委会的变革实际上构成了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由于城市管理体制的控制惯性和基层管理机构的行为惯性,居委会负担始终难以真正减下去;民间资源的内在缺乏取向主要从基层社会发育的角度出发,看到了城市社区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意识与政府依赖心理、居民参与有限、民间组织发育不足等社会因素与居委会行政化、全能化之间的关联;政策执行不力取向则发现,责任分工的模糊、成文制度的缺陷等制度法规的空隙是居委会减负难以收到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关于居委会减负困境的讨论中,已有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影响,倾向于把居委会视为减负进程中的被动“适应者”。研究者往往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居委会视为一个代表社会的自治组织,居委会承担过多的行政负担被认为是代表国家的基层政府派出机构对自治组织的控制和侵权,并由此认为居委会“减负”问题的实质是让居委会角色回归本位,让居委会从一个过度行政化的组织回归为自治组织。在这样一种逻辑下,居委会被贴上了“自治组织”的标签,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在结构性力量约束下“被动行政化”的居委会形象,一个被国家侵权的、代表社会的自治组织。这种“应然”的解释逻辑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居委会并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也是具有自我理性的“行动者”。本文认为,为了避免已有研究的这一不足,可以从“行动者的能动性”这一新的逻辑起点出发,从“实然”的层面更好地管窥居委会在复杂制度环境中的行动逻辑,进而对居委会减负的困境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组织研究领域中关于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的关照下,提出以下问题:居委会处于一个具有何种特征的环境之中?居委会是如何回应来自环境的压力的?为居委会减负的制度安排如何改变了居委会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居委会对于这种变化又是如何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的?在借鉴资源依赖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依赖结构与行动策略”这一概念框架,研究了上海市L街道为居委会减负的历程。研究发现,居委会在复杂制度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行动逻辑,这种行动逻辑与特定情境中的相互依赖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外源性组织,居委会与其环境之间形成了非对称性的依赖结构。在这种特有的资源依赖结构下,居委会也基于其自身的理性采取了主动行政化的策略以强化其自身与政府的依赖关系。而政府为居委会减负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悄悄改变了居委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面对这种变化,居委会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竞争性依赖关系中,居委会采取了改变环境的策略:在共生性依赖关系中,居委会又采取了适应环境的策略。减负的政策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居委会的理性选择和行动。“居委会减负的困境”并非是结构性力量独自产生的,而是居委会与复杂的环境相互建构的结果,是居委会与其环境中的其他行动者的策略性互动所“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果,是组织与环境相互建构的结果。

侯昌印[9](2007)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认为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运而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有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结合各流行病防治站、性病防治中心、健康教育所、职业病防治院等医疗机构合并重组而成,担负着各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非典型肺炎在我国流行之后,我国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进入了高潮期,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是一种全新建筑类型,由国外引入,但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具有着自身特点。论文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理论为基石,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一对象展开研究。综合地运用分析、归纳、演绎的方法,同时借鉴预防医学、社会经济学、环境工程学及空气洁净技术和建筑智能技术等相关理论,对部分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并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论研究框架。全文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历程入手,总结归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国外导入我国后,其特征与机制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而从城市关系、区位分析、布局规划、交通分析四个方面归纳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划布局,并从建筑设计层面,阐述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平面功能布局、空间组成、实验室设计及特殊性技术设计方面内容,以期能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所裨益。并且尝试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指标的参考值。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模式。

黄先志[10](2002)在《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文中认为

二、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概念界定
        1.卫生监督
        2.卫生监督体系
        3.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
    (二)理论基础
        1.治理理论
        2.新公共管理理论
        3.公共产品理论
    (三)地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二、乌兰察布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一)卫生监督机构资源配置情况
        1.机构基本情况
        2.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3.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二)卫生监督机构职能落实
        1.卫生行政许可
        2.卫生监督检查
        3.监督抽检
        4.案件查处
    (三)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
    (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检工作
    (五)推行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三、乌兰察布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不统一
        2.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不充足
        3.卫生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
        4.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不完备
        5.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原因分析
        1.卫生监督机构定位不准确
        2.卫生监督人力物力资源欠缺
        3.卫计综合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
        4.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
        5.公共卫生法律体系不完善
四、加强乌兰察布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对策分析
    (一)厘清卫生监督机构定位
    (二)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
    (三)理顺卫计综合监管体系
    (四)强化基层协管服务作用
    (五)创新卫生计生监管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基础状况调查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建立的能力调查
    2.1 研究目的
    2.2 内容和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基层诊疗医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能力及意愿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内容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研究总结和建议
    4.1 建立症状监测的可行性及建议
    4.2 研究的创新性
    4.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定性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3)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现状对比
        1.2.2 国内外关于医疗建筑发展趋势的研究
        1.2.3 国内关于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
        1.4.1 网络结构研究主框架
        1.4.2 疫情防控研究辅框架
第2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概述
    2.1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化
        2.1.1 人类疾病谱中的突发性传染病变迁
        2.1.2 新医改下医疗建筑布局的演化
        2.1.3 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矛盾
        2.1.4 网络模式萌芽
        2.1.5 网络协同趋向
    2.2 网络空间架构
        2.2.1 真实空间网络
        2.2.2 虚拟空间网络
        2.2.3 中介空间网络
    2.3 网络运行机制
        2.3.1 立体空间模式
        2.3.2 动态互联协议
        2.3.3 持续发展方向
    2.4 网络配置计划
        2.4.1 网络硬件计划——医疗建筑设计策略
        2.4.2 网络整合计划——医疗建筑规划方法
        2.4.3 网络软件计划——医疗建筑技术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构成要素
    3.1 网络中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1 级能明晰
        3.1.2 研防共生
        3.1.3 平灾结合
    3.2 网络伺服——传染病专科医院
        3.2.1 功能完整
        3.2.2 隔离优先
        3.2.3 效率兼顾
        3.2.4 求同存异
    3.3 网络拓展——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空间
        3.3.1 协同空间
        3.3.2 规避感染
        3.3.3 多级转换
    3.4 网络缓冲——基层传染病防控医疗机构
        3.4.1 基层服务
        3.4.2 弹性防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整合模式
    4.1 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4.1.1 整合目标
        4.1.2 整合原则
        4.1.3 网络整合下医疗建筑规划的特质
    4.2 垂直整合模式
        4.2.1 垂直整合背景
        4.2.2 规划功能整合
        4.2.3 规划技术整合
        4.2.4 规划程序整合
    4.3 水平整合模式
        4.3.1 虚拟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4.3.2 真实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4.3.3 中介空间网络中的医疗建筑规划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技术支撑
    5.1 技术支撑平台构建
        5.1.1 基于大数据构建疫情广泛分析平台
        5.1.2 基于GIS算法构建疫情精确控制平台
        5.1.3 基于空间信息构建疫情优化救治平台
    5.2 技术支撑策略生成
        5.2.1 网络一体化预防策略
        5.2.2 网络协同化控制策略
        5.2.3 网络应急化救治策略
    5.3 医疗技术辅助支持
        5.3.1 负压病房与负压病区技术
        5.3.2 实验室技术
        5.3.3 移动防控与救治技术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清单
插图清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疾病防控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1 文献检索与文献复习
        2.1.2 delphi 专家咨询法
        2.1.3 疾病防控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2 实证研究
    2.3 疾病防控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木桶图的绘制
3 结果
    3.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建立
        3.1.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3.1.2 Delphi 专家咨询结果
    3.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3.3 实证调查结果
        3.3.1 包头市疾病防控机构一般情况
        3.3.2 包头市疾病防控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现状
        3.3.3 包头市疾病预防机构传染病防控 9 方面能力评价
4 讨论
    4.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
        4.2.1 一般情况分析
        4.2.2 包头市防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现状
        4.2.3 建议及意见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一、加强民族认同
        二、增进国家凝聚
        三、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本章参考引文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二、武汉西藏中学
        三、重庆西藏中学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四、提取因子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二、增进民族认同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一、管理体制问题
        二、经费问题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四、引进藏族厨师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本章参考引文
结论与展望
访谈观点摘要
采访程序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附录一:访谈实录
    上海地区
        访谈一
        访谈二
        访谈三
        访谈四
        访谈五
        访谈六
        访谈七
        访谈八
    重庆地区
        访谈九
        访谈十
        访谈十一
    西藏拉萨市
        访谈十二
        访谈十三
        访谈十四
        访谈十五
        访谈十六
        访谈十七
        访谈十八
        访谈十九
        访谈二十
        访谈二十一
        访谈二十二
        访谈二十三
        访谈二十四
        访谈二十五
        访谈二十六
        访谈二十七
        访谈二十八
    西藏山南地区
        访谈二十九
    西藏日喀则地区
        访谈三十
    西藏林芝地区
        访谈三十一
    西藏那曲地区
        访谈三十二
        访谈三十三
    浙江绍兴
        访谈三十四
    江苏常州
        访谈三十五
        访谈三十六
    江苏南通
        访谈三十七
        访谈三十八
    北京地区
        访谈三十九
        访谈四十
        访谈四十一
    天津地区
        访谈四十二
    河南郑州
        访谈四十三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致谢

(6)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 ——主要以J镇农村社区为考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农村社区认识论和农村社区建设论研究
        (二) 多学科视野中的农村治理研究
        (三) 信息化视野中的农村研究
    三 研究设计
        (一) 主要问题和问题网络
        (二) 理论视角
        (三) 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四) 个案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料收集
        (五) 研究进程
        (六)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七)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 社区重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性选择
        (一) 历史上农村治理模式及其建构逻辑
        (二) 当前农村现状及农民需求结构转型
        (三) 以社区重建回应农民多元现代需求
    二 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问题界定
        (一)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二) 农村社区建设目标及内容
        (三) 农村社区建设行动主体
        (四) 农村社区建设行动路径
    三、 现代治理语境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 治理:复杂性社会的应对机制
        (二) 以治理理念导引农村社区重建
第三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信息化维度
    一、 农村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一) 农村社区信息化内涵界定
        (二)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
        (三)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路径
    二、 信息技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指向
        (一)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二) 在村政管理改进中的应用
        (三) 在社区服务提供中的应用
        (四) 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应用
        (五) 信息化与农民主体性提升
    三、 信息化对农村社区的治理意蕴
        (一) 信息技术驱动农村社区社会背景的变迁
        (二) 信息化对农村社区内部社会结构的重构
        (三) 信息化对社区行动者间互动结构的更改
第四章 信息化视角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典型案例
    一、 信息化视角下典型国家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
        (一) 信息化视角下的美国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简介
        (二) 信息化视角下的韩国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简介
        (三) 信息化视角下的印度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简介
    二、 信息化视角下国内典型省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
        (一) 信息化视角下的广东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案例分析
        (二) 信息化视角下的宁夏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案例分析
        (三) 信息化视角下的云南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案例分析
    三、 小结
第五章 苏南 J 镇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 J 镇的农村社区建设背景
        (一) 地理环境
        (二) 社会概况
        (三) 研究涉及的主要行政村简介
    二、 J 镇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分析
        (一) 社区建设领导机构
        (二) 社区建设规划设计
        (三) 社区服务基础设施
        (四) 社区服务提供体系
        (五) 社区运行管理体系
    三、 小结:J 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第六章 信息技术在 J 镇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一、 J 镇的区域信息化背景
        (一) J 镇所在区域的信息化实践
        (二) 区域信息化政策与组织
    二、 J 镇农村的信息化设施建设
        (一) 镇村政务信息化现状
        (二) 农民家庭信息化情况
    三、 信息技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应用
        (一) 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又一支手
        (二) 用计算机和网络武装起来的村两委
        (三) 信息系统把社区服务送到农民身边
        (四) 信息化让农村文化不再边缘化
        (五) 信息化助力传统小农的现代化转型
    四、 小结:J 镇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第七章 信息化背景下 J 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生态
    一、 信息化重构着农村社区外的社会与政府
        (一) 乡村之外的社会基于新技术的整合
        (二) 乡村之上的政府开启网络问政
    二、 信息化影响下的农村内部基础结构变迁
        (一) 农民上网与社区观念结构的演变
        (二) 互联网推动“三重权力”呈均衡趋向
        (三) “节点”化后行动单位和行动结构变迁
    三、 内部行动者和外部行动者的非线性连接及博弈机制变动
        (一) 互联网改变着农村社区与高层政府的互动方式
        (二) 地方事件即时社会化和压力型体制的回应逻辑
    四、 小结
第八章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改进和治理模式转型
    一、 当前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缺陷和模式改进
        (一)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缺陷
        (二) 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改进路径
    二、 信息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一) 封闭型治理转向开放型治理
        (二) 生产型治理转向生活型治理
        (三) 控制型治理转向合作型治理
结论
附录 1:调研提纲
附录 2:调查记录表(选录)
主要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7)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项目来源
    二、研究背景
        (一) 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
        (二) 绩效考核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
        (三) 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
    三、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一) 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
        (二) 实施流程与方法的研制可促进绩效考核的科学开展
        (三) 软件管理可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
    四、本研究的定位
    五、研究目的与目标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一)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二)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软件设计
        (三) 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 层次分析法
        (五)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六) 规范差距分析法
        (七) 敏感性分析法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一) 文献归纳分析
        (二) 专家咨询与论证
        (三) 机构预试验
        (四) 测试单位现场测试
        (五) 省级绩效考核实践
        (六) 前期数据资料的利用
    三、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四、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 构建全面反映工作的考核框架
        (二) 收集与筛选绩效考核指标
        (三) 界定与论证绩效考核指标
        (四) 确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确定考核指标权重
        (二) 确定指标评分标准
        (三) 构建指标隶属函数
        (四) 建立评判矩阵
        (五) 获得绩效综合得分
        三、小结
    第二部分 (1)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步骤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收集
        (一) 构建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
        (二) 建立指标数据的收集填报流程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质量控制
        (一) 校验考核填报数据的错误
        (二) 筛选需重点关注指标/机构
        (三) 规范现场数据核实的流程
        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与诊断
        五、小结
    第二部分 (2)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
        一、管理软件的设计主旨
        二、管理软件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三、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
        四、管理软件的需求分析
        (一) 业务与数据流程分析
        (二) 用户类型设置
        (三) 功能模块细化
        五、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
        (一) 数据库设计与结构分析
        (二) 代码设计
        六、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一) 信息填报功能
        (二) 综合评价功能
        (三) 审核判断功能
        (四) 信息查询功能
        (五) 系统管理功能
        七、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八、小结
    第三部分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一、研究思路
        (一) 绩效现状评价的总体思路
        (二) 绩效改进策略的研制思路
        二、省级疾控中心总体绩效状况
        三、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人力
        (一) 人力数量情况
        (二) 人力素质结构情况
        (三) 人力综合素质情况
        (四)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参考标准的比较
        (五) 人力资源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四、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经费
        (一) 政府财政投入情况
        (二) 机构经费来源渠道
        (三) 财政投入机制分析
        (四) 经费投入现状与参考标准比较
        (五) 经费投入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五、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房屋设施与仪器设备
        (一) 房屋建设状况
        (二) 仪器设备配置状况
        (三) 设施设备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六、省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
        (一) 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 信息管理能力
        (四)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能力
        (五) 实验室检验能力
        (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
        (七)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
        七、省级疾控中心职责落实状况
        八、省级疾控中心外部评价状况
        九、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结果规律探讨
        (一) 利用绩效完成度验证规律
        (二) 利用绩效得分验证规律
        十、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 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二) 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 进一步改善疾病控制机构的设施设备
        (四) 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
        (五)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十一、小结
附表
讨论
    一、研究结果概述
        (一) 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的步骤、思路与具体方法
        (二) 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三) 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
        (四) 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现状
        (五) 提出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
    二、探讨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 绩效结果与经济水平间的关系
        (二) 绩效结果与权重之间的关系
        (三) 绩效结果与数据填报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和应用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参与编写的书籍
致谢
综述 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与代码表

(8)非对称性依赖结构下的居委会及其行动策略 ——上海市L街道居委会减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评述
        1. 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
        2. 民间资源的内在缺乏
        3. 政策执行不力取向
        4.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三、资源依赖理论简介
        1. 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
        2. 资源依赖理论的概念工具
        3. 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贡献
    四、分析框架
        1. 分析框架
        2. 核心思路
        3. 概念界定
    五、案例选择与篇章安排
        1. 案例选择
        2. 资料收集方法
        3. 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居委会减负的背景
    一、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居委会行政化
        1. 基层社会结构转型与社区建设的兴起
        2. 街居制的强化与居委会行政化
    二、居委会去行政化与社工站模式
        1. 社区建设的民主转向与居委会去行政化
        2. 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减负的组织创新
        3. 社工站模式的实践遭遇的问题
    三、居委会发展历程中的减负情况
        1. 建国初期的减负情况
        2. “大跃进”年代的减负情况
        3. 改革初期的减负情况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案例介绍:L 街道为居委会减负的历程
    一、强化居民自治的基础:居委会制度建设
        1. 构建居民民主自治的组织网络
        2. 建立居委会自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二、创造居民自治的条件:为居委会减负
        1. “一站多居”模式
        2. “一居多站”模式
    三、居委会减负的困境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重属性的外源性组织:居委会的创建
    一、居委会的创建过程
        1. 军事管制: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组织
        2. 民主建政: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
        3. 依法改制: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规范化
    二、双重属性的外源性组织
        1. 居委会的产生逻辑:国家改造基层社会的需要
        2. 行政与自治:居委会的双重属性与双重功能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性依赖:居委会的资源依赖结构
    一、全面依附:居委会对政府的资源依赖
        1. 从经费自筹到政府保障:建国初期的资源汲取
        2. 居办经济与社区服务:改革初期的资源汲取
        3. 政府保障:社区建设时期的资源汲取
    二、有限动员:居委会对社会的资源依赖
        1. 单位制时期的“被动参与”
        2. 社区建设时期的“弱参与”
    三、非对称性依赖:居委会的资源依赖结构
        1. 双重资源依赖
        2. 非对称性依赖
    四、主动行政化:既有结构下居委会的认知与经验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排斥与冲突:竞争性依赖关系中居委会的策略
    一、“一居多站”模式下的微观制度环境
        1. “人少了,事多了”:“一站多居”模式中的居委会
        2. 科室的“二传手”:“一站多居”模式中的社工站
        3. 竞争性依赖:“一站多居”模式中的居—社关系
    二、排斥与冲突:居委会改变环境的行动策略
        1. 给脸色:又多了一个“小婆婆”
        2. 拒绝与反对:不需要“二传手”
        3. 抢活干:“不能全减掉了”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调与合作:共生性依赖关系中居委会的策略
    一、“一居多站”模式下的微观制度环境
        1. “再行政化”:“一居多站”模式中的居委会
        2. 项目化运作:“一居多站”模式中的社工站
        3. 共生性依赖:“一居多站”模式中的居—社关系
    二、协调与合作:居委会适应环境的行动策略
        1. 合作的需要:无纸化办公的契机
        2. 合作的资源:协调与动员能力
        3. 合作的策略:争取决定权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居委会在复杂环境中的行动逻辑
        1. 强化依赖关系:居委会的行动逻辑
        2. 改变环境:竞争性依赖中居委会的策略
        3. 适应环境:共生性依赖中居委会的策略
    二、对居委会减负困境的反思
        1. 居委会对自身角色的建构
        2. 外源性组织的脆弱性与敏感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带来的卫生问题
        1.1.2 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
        1.1.3 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经验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述
    2.1 概念与研究范围
        2.1.1 概念解析
        2.1.2 研究范围界定
        2.1.3 现状问题的剖析
    2.2 发展流变
        2.2.1 萌芽时期——医教伴生
        2.2.2 雏型时期——独立分化
        2.2.3 形成时期——专业细化
        2.2.4 完善时期——人性整合
    2.3 本质特点
        2.3.1 功能的复合性
        2.3.2 特殊的技术性
        2.3.3 使用的专业性
        2.3.4 业务的指导性
    2.4 影响因素
        2.4.1 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2.4.2 社会因素与健康情况
        2.4.3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类型解析
    3.1 综合研究型
        3.1.1 多样职责机构组成
        3.1.2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置
        3.1.3 实例解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2 应用实践型
        3.2.1 多元功能全面配置
        3.2.2 医防结合平战转换
        3.2.3 实例解析——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3 基础服务型
        3.3.1 功能整合协同服务
        3.3.2 医疗为主兼顾防控
        3.3.3 实例解析——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4 未来发展模式及其标准
        3.4.1 理论框架
        3.4.2 模式探索
        3.4.3 建议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策略
    4.1 总体规划
        4.1.1 区位分析
        4.1.2 功能分区与布局
        4.1.3 外部交通组织
    4.2 平面功能布局
        4.2.1 功能配置
        4.2.2 内部流线组织
        4.2.3 实验室设计
    4.3 空间及剖面设计
        4.3.1 空间组合模式
        4.3.2 特殊空间处理
    4.4 特殊性技术设计
        4.4.1 环境工程技术性设计
        4.4.2 空调与洁净技术设计
        4.4.3 电气及智能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局域网设计原则与配置方案
    1.1 局域网的设计原则
    1.2 局域网的组建及其作用
2 局域网发挥的作用
3 几点体会
    3.1 要克服制约局域网作用的因素
    3.2 建设局域网应当规范的几个问题

四、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D]. 田至立.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宜兴市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 沈国秀. 东南大学, 2019(01)
  • [3]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结构研究[D]. 刘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4)
  •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邢冬梅.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2013(06)
  • [5]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6]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 ——主要以J镇农村社区为考察个案[D]. 张成林. 苏州大学, 2012(11)
  • [7]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D]. 李程跃. 复旦大学, 2011(12)
  • [8]非对称性依赖结构下的居委会及其行动策略 ——上海市L街道居委会减负的个案研究[D]. 吴永红. 上海大学, 2009(05)
  • [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研究[D]. 侯昌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10]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体会[J]. 黄先志.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06)

标签:;  ;  ;  ;  ;  

基层卫生防疫站局域网建设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