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话的异象

回族话的异象

一、回族话中的别同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生信[1](2016)在《语言: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文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文化和语言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文化的创造与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是语言的本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文化传承工具,严格地说,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一般包括口头语言与

吴琦[2](2014)在《西安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城市民族社区——西安回坊作为个案,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并综合运用文化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探析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的特点及现状。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诸如媒体语言、广告语、路标、店铺名称等社会用语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使得社会用语以更加规范、独特的面貌服务于传播者和受众;近年来,城市语言研究和言语社区个案研究,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和少数民族言语社区的相关研究。本论文是在以上研究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对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的分析,以求发现并概括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民族性。在民族融合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异质文化的接触和渗透会在语言的使用上折射出来,表现出一定的融合性和时代性;在不断地融合中,少数民族在吸收异质文化精华的同时也竭力维护自身语言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西安回坊是以世居回族为主体的城市民族社区,具有生活交际场所、伊斯兰文化区、旅游商业区多种功能,对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的研究,将有利于了解回族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力,也能以更直接、具体的方式探求回族对民族语言文化的情感态度以及回族的文化生态的维护现状。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的选择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结构上共分为6部分。第1章是绪论,主要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对象,扩大了以往研究中对店铺招牌的关注范围,总结性地梳理了相关研究概况,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概况、研究价值。第2章是回坊招牌语及其使用背景,主要从功能划分和命名类别分析了招牌语,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回坊招牌语的使用背景,内容包括:回坊招牌语分门别类、命名类别、回坊的多功能性、回坊体现回族语言的历史与现实、回坊反映回族语言使用的底层特征。第3章是回坊招牌用语的结构与内涵分析,从音节数和结构方式分析了招牌用语的表层结构,并从招牌用语与地域文化、雅俗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其深层文化内涵,内容包括:表层结构分析、深层文化内涵分析。第4章是回坊招牌用字的民族符号性分析,首先对不同类型店铺的用字情况做了统计分析,并从传播者和受众两种角度探析了民族类语言的符号性。内容包括:不同类型店铺用字情况探析、民族类语言的符号性。第5章是回坊招牌用字的独特性与价值显现,内容包括:回坊招牌用字的独特性、主流文化背景下回汉招牌的异同。第6章是回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内容包括:回坊人的语言态度与民族认同、招牌语的民族性与独特性、回坊的现代化与文化生态的维护。本研究的价值在于对西安回坊招牌用语用字做出了真实、全面的反映,从具体语言使用现象出发,探析了融合过程中回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回族先民语言的价值与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回族对异质文化有着较强的接受力,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汉文化背景下,回汉招牌有着诸多相同的文化内涵,如: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内涵,但其文化内核有所不同;不同经营类型的店铺有着不同的用字特点,民族类语言在招牌中主要起到民族符号性的作用,即民族符号功能。民族类语言的语义内容<形体表现,传播者和受众双方信息的传递主要由形体表现来完成,即民族类语言主要通过作为一种民族符号而在招牌中发挥功用,信息传递的完成建立在双方文化共通的基础之上,这一见解的提出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刘杰[3](2013)在《关于回族语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回族语言泛指在回族民众使用的汉语中用以表达民族宗教情感的特殊用语,对回族语言情况的研究是回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语言本体、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史料学等方面对国内回族语言的研究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梳理并加以评述,在总结了国内回族语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缺少深入考察各地回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回族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魏萌[4](2013)在《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使用的社会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回族主要使用具有鲜明民族和宗教特色的回族汉语。回族汉语是汉语的特殊变体,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有差异,词汇方面差异尤为明显。回族汉语的特色词汇大致包括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语,由汉语词素加工而成的新词语,其他少数民族语借词等。在特色词汇中,常用词语是已经进入回族汉语常用词汇的词语,更具研究价值。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是城市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密度大,宗教氛围浓厚,是回族汉语及语言使用研究的理想调查点。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对回族汉语常用词语进行分类,归纳其主要特点,并对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做了社会语言学调查,以进一步了解调查地回族汉语常用词语及其使用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具有四个主要特点:阿拉伯语、波斯语语源的词语数量多;宗教词语占相当比例,且出现世俗化趋势;受同地域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影响;部分常用词语具有超地域性。回族汉语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是在语言转用时期回族先民母语与汉语的密切接触中产生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为回族汉语长期保持这些词汇差异提供了可能。语言使用方面,受被试语言态度积极和表达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的需要等王观因素影响,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知晓率、使用率和常用率均较高,三者呈现依次递减趋势。词项常用率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对当地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有一定影响。被试社会特征与其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相关性。居住地距清真寺较近的被试,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率和常用率比居住地较远的被试更高。被试年龄越大,调查词项使用率和常用率越高。男性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率和常用率均更高。被试文化程度越高,使用回族汉语常用词语越少。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使用回族汉语常用词语最多,学生使用最少。参加宗教活动的被试词项知晓率、使用率和常用率高于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被试。受各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和普通话普及、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使用开始呈现衰退迹象。

赵晓春[5](2013)在《基于语料库的回式汉语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兰经》是穆斯林的根本经典,本文所选取的版本是用典型的回式汉语翻译而成,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笔者建立了古兰经文本和穆斯林网站两类语料库,前者可以从来源上分析回式汉语的词汇类型和特点。后者则可以从回式汉语的用途来分析它的民族、文化属性,也为回族特有的自造词提供了充足的数据。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对回式汉语中词汇的类型和造词法进行解释,也可以对其发展变化作出有理有据的分析。研究回式汉语的特点,有助于现代汉语专书的词汇研究,也为宗教学界和语言学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对《古兰经》译本的选择进行了解释,点名了文章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语料库的创建,介绍了本文所用的语料库的建设情况,包括选材原则、语料库的加工处理情况。然后又介绍了语料库的分词和词性标注以及人工校对情况,并对统计结果作了一个大概的描述。第三章,《古兰经》回式汉语词汇类型分析。首先是从来源上对词汇类型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外来音译词、自造词、词语变义词、宋元时期的俗语词四种类型进行解释分析。最后对词的特殊搭配情况进行了阐释。第四章,穆斯林网站回式汉语词汇分析,首先对穆斯林网站的语言进行了概述,然后着重分析了回式汉语词汇的造词法和造词理据。最后从日常生活用语、民族选择用语等方面分析了回式汉语的文化特征。第五章,回式汉语的变化发展。首先对回式汉语使用变化作出了举例分析。随后通过三个不同词频表格对回式汉语的使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存在的规范问题提出了建议。最后是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回式汉语和《古兰经》的进一步研究做出预测和展望。

李青[6](2012)在《回族民歌研究》文中指出回族民歌是整个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习俗。使研究者和读者了解了回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获得对回族历史和现象的种种认识,沟通了民族感情。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阐述回族民歌的种类和主要的思想内容;第二,分析回族民歌的艺术特色;第三,探讨回族民歌与其他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第四,研究回族民歌的各种价值。通过对这些艺术的学习,对于我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了解回族人民、了解回族的过去和现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建伟[7](2011)在《苏州回族居民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陈建伟[8](2011)在《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居民的语言选择和文化认同——以苏州回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回族是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选择和文化认同的调查表明,回族居民根据城市生活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他们对回族别同用语的使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淡化的趋势。

陈建伟[9](2011)在《上海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在不同民族间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其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回族属于上海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自热成了学界调查研究的一个热点。

陈建伟[10](2011)在《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二、回族话中的别同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族话中的别同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2)西安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回族语言研究概况
        1.3.2 社会用语研究概况
    1.4 研究价值
第2章 回坊招牌语及其使用背景
    2.1 回坊的多功能性
        2.1.1 世居回族的生活场所
        2.1.2 伊斯兰文化区
        2.1.3 旅游商业区
    2.2 回坊体现回族语言的历史与现实
        2.2.1 先民语言的多样性
        2.2.2 双语阶段
        2.2.3 汉语共同语
        2.2.4 别同化
    2.3 回坊反映回族语言的底层特征
        2.3.1 语言底层理论概述
        2.3.2 回族先民语言的底层影响
    2.4 回坊招牌语分门别类
        2.4.1 招牌的一般特点
        2.4.2 回坊招牌
        2.4.3 功能分类
    2.5 命名类别
第3章 回坊招牌用语的结构与内涵分析
    3.1 表层结构分析
        3.1.1 语义表达与音节数
        3.1.2 结构方式
    3.2 深层文化内涵分析
        3.2.1 招牌用语与地域文化
        3.2.2 招牌用语与雅俗文化
        3.2.3 招牌用语与民族文化
    3.3 文化内核的民族性
第4章 回坊招牌用字的特点与功能
    4.1 不同类型店铺的用字
        4.1.1 不同类型店铺用字的不同特点
        4.1.2 用字特点形成原因
    4.2 民族类语言的主要功能
        4.2.1 语言标记功能
        4.2.2 族群标记功能
    4.3 招牌用字中民族类语言的主要功能与使用特点
        4.3.1 功能表现
        4.3.2 使用特点
    4.4 民族类语言的符号性
        4.4.1 符号性表现
        4.4.2 符号性分析
第5章 回坊招牌用字的独特性与价值显现
    5.1 回坊招牌用字的独特性
        5.1.1 言语环境的特殊性与语言选择
        5.1.2 民族类语言的使用与语言的别同化
    5.2 主流文化背景下回汉招牌的异同
        5.2.1 异质同构
        5.2.2 形同义殊
    5.3 民族类语言使用的意义与价值体现
        5.3.1 弱势文化的彰显与文化自强
        5.3.2 民族文化的传播
第6章 回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
    6.1 回坊人的语言态度与民族认同
        6.1.1 显现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6.1.2 内在的民族情感态度
    6.2 招牌语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6.2.1 法律保障
        6.2.2 现实基础
    6.3 回坊的现代化与文化生态的维护
        6.3.1 城市现代化对于回坊的机遇与挑战
        6.3.2 文化生态现状与维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关于回族语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回族语言的本体研究
    (一) 语音研究
    (二) 词汇、语法研究
三、回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一) 区域性调查研究
        1. 西北。
        2. 西南。
        3. 华东。
    (二) 语言接触研究
    (三) 禁忌语研究
四、回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一) 民族语言文化研究
    (二) 宗教语言文化研究
五、回族语言的史料学研究
    (一) 语言史研究
    (二) 民族史研究
六、回族语言研究的及思考

(4)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使用的社会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分类及特点
    2.1 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分类
    2.2 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的特点
第3章 调查概况
    3.1 调查点的选择
    3.2 调查词表和问卷的制定
    3.3 调查的实施和方法
    3.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4章 回族汉语常用词语使用特点
    4.1 知晓率、使用率和常用率
    4.2 交际对象和场合
    4.3 小结
第5章 回族汉语常用词语知晓率、使用率和常用率的社会差异
    5.1 居住类型差异
    5.2 年龄差异
    5.3 性别差异
    5.4 文化程度差异
    5.5 职业差异
    5.6 宗教活动差异
第6章 因素分析
    6.1 主观因素
    6.2 客观因素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语言使用发展趋势预测
    7.3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语料库的回式汉语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古兰经》的翻译和选择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1.5.1 指导理论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料库的建设
    2.1 语料选材和整理
        2.1.1 选材原则
        2.1.2 语料整理
    2.2 语料的加工处理
        2.2.1 分词与标注
        2.2.2 人工校对
    2.3 语料库概况
    2.4 回式汉语的界定
第三章 《古兰经》的回式汉语词汇类型分析
    3.1 《古兰经》的词汇类型
        3.1.1 外来词
        3.1.2 自造词
        3.1.3 汉语变义词
        3.1.4 宋元明时期的俗语词
    3.2 回式汉语的短语结构类型
第四章 穆斯林网站的回式汉语词汇分析
    4.1 穆斯林网站情况概述
    4.2 回式汉语的造词法
        4.2.1 构词类型分类
        4.2.2 词形分析
        4.2.3 回式汉语造词缘由
    4.3 回式汉语的文化特征
        4.3.1 日常生活专用词
        4.3.2 民俗禁忌语
第五章 回式汉语的变化发展
    5.1 回式汉语的变化发展
    5.2 回式汉语在当代的使用状况
        5.2.1 使用状况说明
        5.2.2 回式汉语使用状况总结及发展趋势
    5.3 回式汉语的语言规范
    5.4 总结
附录:汉译本《古兰经》中的四类词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回族民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回族民歌概述
    第一节 回族民歌的体裁分类
    第二节 回族民歌的内容分类
第二章 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多种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
    第二节 鲜明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感情色彩的独特性
    第四节 音乐特色
第三章 回族民歌与其他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回族民歌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回族民歌受汉族文学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新特点
第四章 回族民歌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第二节 文学价值
    第三节 对增进民族感情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7)苏州回族居民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语环境下的语言使用现状
    (一) 家庭内部的交际用语
    (二) 公共场合的交际用语
二、社会分化中的语言掌握程度
    (一) 回族别同用语的掌握程度
    (二) 苏州话的掌握程度
    (三) 普通话的掌握程度
三、语言竞争中的回民语言态度
    (一) 对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评价
    (二) 对说话人语言使用的评价
    (三) 对回族别同用语的态度
    (四) 语言取舍
四、结论

(8)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居民的语言选择和文化认同——以苏州回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
二、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选择
三、苏州回族居民别同用语的传承
四、苏州回族居民的文化认同
五、结束语

(9)上海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
    (一) 语言使用概况
    (二) 回族居民与不同谈话对象交流时使用语言的情况
    (三) 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场合
二、回族居民的语言能力
    (一) 民族别同用语能力
        1.关于民族别同用语
        2.民族别同用语能力的自评结果
    (二) 其他语言能力
    (三) 被调查人的平均语言能力
三、回族居民的语言态度
    (一) 对本民族人语言使用的评价
    (二) 自己对普通话、上海话、其他汉语方言、英语的评价
    (三) 语言取舍
        1.保留一种语言的调查
        2.关于“哪种语言最能代表自己”的调查
四、结论

(10)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四、被调查人的语言态度。下面是调查问题的统计与分析。
    一、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
        (一) 语言使用概况
        (二) 回族居民与不同谈话对象交流时使用语言的情况
        (三) 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场合
二、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能力
    (一) 民族别同用语能力
        1. 关于民族别同用语
    2. 民族别同用语能力的自评结果
    (二) 其他语言能力
    (三) 被调查人的平均语言能力
三、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态度
    (一) 对本民族人语言使用的评价
    (二) 自己对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英语的评价
    (三) 语言取舍
        1.保留一种语言的调查
        2.关于“哪种语言最能代表自己”的调查
四、结论

四、回族话中的别同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民族文化的活化石[J]. 李生信. 北方语言论丛, 2016(00)
  • [2]西安回坊招牌用语用字研究[D]. 吴琦.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3]关于回族语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刘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4]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汉语常用词语使用的社会差异研究[D]. 魏萌.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5]基于语料库的回式汉语定量研究[D]. 赵晓春. 山东大学, 2013(11)
  • [6]回族民歌研究[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7]苏州回族居民语言生活调查研究[J].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 2011(06)
  • [8]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居民的语言选择和文化认同——以苏州回族为例[J]. 陈建伟. 中州大学学报, 2011(06)
  • [9]上海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 陈建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0]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陈建伟. 毕节学院学报, 2011(05)

标签:;  ;  ;  ;  

回族话的异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