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2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

克拉2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

一、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in Kela-2 gas field(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远[1](2017)在《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十三间房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区域,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对该地区烃源岩发育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分析,烃源岩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不确定。研究区生储盖条件分析较为粗浅,油气与源岩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足,对油气藏成藏条件及规律研究缺乏研究。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十三间房地区油气勘探的进程。本文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结合测井技术、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对十三间房地区层序地层特征、煤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运移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成藏、运移机制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十三间房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及成果:(1)十三间房及周缘地区烃源岩条件较好,研究区TOC值发育层段主要集中在SQ2层序内。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较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侏罗系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少。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煤样综合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炭质泥岩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暗色泥岩评价为差-中等生油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III型为主。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确定了研究区TOC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区主要生烃地层分布在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主要为SQ2,SQ2层序内源岩厚度分布在0-350m之间,平均为124m,源岩厚度最大区域位于山前带和南斜坡西北角,源岩TOC值最大约为3.6%,分布在南斜坡西北部,源岩TOC值大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斜坡内和了墩隆起中间部位。十三间房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三间房和七克台组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等,但以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最为普遍。在垂直方向上,600m以上地层孔隙主要为受压实作用控制的压余原生孔隙,600-1500m地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残留的原生孔隙,1500-2200m溶蚀作用加强,主要发育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残留的原生孔隙组成的混合孔隙,2200m以下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十三间房地区主要存在两套盖层,第一套盖层为七克台组中上部大段泥岩,连同上覆齐古组大套泥岩,这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封盖性能较好。第二套盖层为三间房组下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这套盖层具有一种厚度稍薄,但横向变化小,成岩性好,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研究区发育山前大步断褶构造带和十三间房构造带。山前带圈闭以断背斜为主。南斜坡圈闭相对分散,成带性差,但多数仍是断背斜和背斜。研究区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具备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研究区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均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与烃源岩的埋藏深度有较大关系。研究区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研究区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对研究区一维、二维及三维埋藏史、热史及成熟度史进行了分析。埋藏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总共有两个地层沉降时期,分别为中、上侏罗统时期及三叠系中后期,这两个地层沉积时期内研究区地层快速沉积,地层沉降速率普遍较大。温度史模拟显示研究区地层温度从侏罗系开始不断降低,地层埋深越大,温度越高。西山窑组地层温度分布在70℃-150℃之间,地层温度较小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南北向地层约在1750m处温度达到90℃,东西向剖面约在1800m处达到90℃。研究区地层温度整体上呈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中温度最高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镜质组反射率范围分布在0.2%-1.5%之间。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约侏罗系晚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大约为1500m,温度大约为90°C。二维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相同层位,北部地区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源岩成熟度大于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山窑组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其下部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高峰;整体上,除了研究区南半部和东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之外,其他地区地层单元均已成熟,成熟度总体上也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研究区油气生成均从侏罗系中晚期开始,油气生成后迅速进入排烃阶段,并在白垩系早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生气量大于生油量,两者比值介于2-5之间,埋深越大,生烃量越高。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油气资源类型及油气资源量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样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源岩演化程度较低,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研究区油气成两期成藏,成藏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研究区主要存在天然气和石油2种油气资源,石油总量约为194.2Mm3,天然气总量约为557.29Mm3。(3)十三间房地区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具备一定生烃规模。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预测研究区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油气运移显示层位主要集中在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各个地层内含油气层较多,其中气显示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气藏。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145Ma)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136Ma)具备一定生烃规模,油气开始进行二次运移。地层沉积与断层活动和盖层发育形成相互作用,断裂的形成和开启促进了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运移至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侏罗系中-晚期沉积时期是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在侧向上,油气延砂体沿两侧运聚,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在垂向上,II类断裂是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从油气运聚成藏演化过程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成藏与构造特征相匹配,也即油气藏形成于构造发育及定性时期。三维油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在侏罗系中期西山窑组(J2x)源岩基本没有油气生成。进入侏罗系晚期(154Ma),源岩油气逐渐生成,此时油气运聚特点运移距离较短,且就近运聚。在146Ma,西山窑组油气大量生成并开始运聚,油气运移路径主要指向构造高部位,油气主要聚集分布在山前带和研究区的南部。随着构造运动的进行,研究区进入大量生烃及排烃阶段,在白垩世早期(136Ma),油气大量运移聚集,此时油气形成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聚方向主要为低势区。从油气现今运聚情况可以看出,油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低洼区,油气运聚主要受研究区构造特征控制。预测研究区主要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3个类型的油气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断层及岩性三个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对十三间房地区源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克服了研究区钻井稀少难以对源岩进行评价的困难,对源岩的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同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源岩特征、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及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彭俊文[2](2016)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深部致密储层中油气资源丰富,深部油气成藏条件与浅部有很大差异,造成深部油气藏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表现出与浅部油气藏完全不同的特征,阻碍了深层油气勘探。本文通过对库车坳陷深浅部典型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藏动态过程进行解剖,搞清了库车坳陷深浅部油气藏成因机制,对应建立了三种油气藏成因类型,初步总结了各成因类型油气藏的判别标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车坳陷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厘清了主力勘探目的层系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与侏罗系阳霞组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库车坳陷浅部主要发育常规油气藏,深部主要发育致密常规以及致密深盆油气藏。常规油气藏具有“高点汇聚、高位封盖、高孔富集、高压成藏”的地质特征以及“源储分离、成藏期浮力主导、非致密储层成藏”的动态成藏特征;致密常规油气藏具有“高点汇聚、高位封盖、高压成藏、低孔富集”的地质特征以及“源储分离、成藏期浮力主导、先成藏后致密”的动态成藏特征;致密深盆油气藏具有“低凹汇聚、低位倒置、低孔富集、低压稳定”的地质特征以及“源储紧邻、成藏期浮力受限、先致密后成藏”的动态成藏特征。油气在盆地内运聚过程受流体动力场控制,库车坳陷现今存在自由、局限与束缚三类流体动力场,动力场演化过程复杂。受其演化影响,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目的层发育有常规油气、致密常规油气以及致密深盆油气三大油气资源领域;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阳霞组目的层发育有常规油气以及致密深盆油气两大油气资源领域,显示出良好勘探前景。

王庭斌,董立,张亚雄[3](2014)在《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文中指出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是中国天然气储量的主体。中国含煤盆地众多,但是只有少数大、中型含煤盆地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气田的地质条件。含煤岩系沉积后的构造地质环境对形成煤成气藏的影响更为重要。生气高峰期及成藏期越晚,越快、越有利于含煤盆地转化成为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特大型煤成气田。以类前陆型、克拉通内坳陷型及陆缘断陷型含煤-含气(油)盆地勘探前景最好。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莺琼盆地,柴达木盆地北部和三湖区,准噶尔盆地北部和南部,松辽盆地深部及南海北部深水区等含煤盆地,仍然是21世纪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储、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重点地区。

宋铁征[4](2013)在《库车坳陷断裂输导效率模拟与评价》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地质观察,从而研究断裂带内部结构,逆掩断裂内部结构具有分带性,主要包括断裂岩带、破碎带和裂缝发育带三个带。并分析了不同分带的物性特征差异性和结构特征差异性,阐述了在演化过程中,断裂不同阶段其通道的变化特征。从活动到静止,断裂带内部有三种输导通道能够输导油气,并且这三种输导通道输导油气的过程是连续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分别是:断裂活动期油气沿断裂带“空腔”加速移动,断裂停止活动到伴生裂缝充填前,油气沿裂缝发育带快速运移。断裂静止期伴生裂缝充填后,油气沿破碎带缓慢的运移。通过收集一些以往的资料,对形成的断裂输导通道的地质条件和机理进行分析,对不同输导通道的输导效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显示出,油气沿断裂“空腔”运移的输导通道是最有效的输导方式,具有运移速度快、效率高的特征。因此在“地震泵”作用下,油气沿断裂运移的主要方式是:沿断裂带“空腔”运移。对天然气沿断裂运移充注模式以及聚集规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泵吸”的运移机制进行的。通过研究库车坳陷的典型构造,分析了断裂在天然气成藏中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作用是不同的,穿盐断裂在贯通生、储、盖层中对油气起到泄压和散失作用;盐下断裂在贯通源岩和储层中则是对油气的运移起到充注作用;断裂在贯穿储层和盖层中则在油气成藏过程中使油气散失,起到破坏作用,想要对油气分布起到调整作用可以对储层内的断裂进行调整。库车坳陷存在的四种断裂输导体系模式总结如下:1、穿盐断裂盐和下断裂相连构成的断裂体系输导模式;2、盐下断裂通过储层与盐下断裂相连的组合输导模式;3、单一穿盐断裂的输导模式;4、盐下断裂通过储层和圈闭顶部突破断层与穿盐断裂相连的组合输导模式。根据断裂的组合模式选取典型的代表构造,利用建立的地质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库车坳陷天然气成藏特征,总结出盐下断裂和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及由盐下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应是库车坳陷天然气输导的有效模式,天然气向圈闭的输导效率高,有利于形成天然气的大规模聚集,可形成大气田;而由盐下断裂、圈闭破坏断裂和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及仅由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其天然气向圈闭的输导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天然气的大规模聚集只能形成一些小型气藏或气显示。数值模拟再现天然气的运移过程,并对各断裂的作用及其输导效率进行评价。总结了高效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即连接有效源岩与有效圈闭的有效断裂输导体系模式,该模式的总结对库车坳陷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宋岩,赵孟军,胡国艺,朱光有[5](2012)在《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天然气生成理论(生物气-低熟气成因、海相有机质和煤系气源岩高演化阶段生气潜力)、大气田成藏过程示踪研究(海相叠合盆地深层、陆相深层砂岩和火成岩大气田)、非烃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CO2等H2S)、非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天然气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这些研究进展丰富了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促进了中国大气田的发现。但是随着中国天然气勘探向复杂地质环境区域、深部层系和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发展,地质条件下全过程天然气生排运聚地球化学模型、深部天然气生成和运移及成藏地球化学、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等是今后天然气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张斌[6](2012)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车坳陷是一个再生前陆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也是多年来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天然气的研究,包括天然气资源评价、成因分类及其富集规律等,而对原油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原油为突破口,应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技术手段,通过对库车坳陷陆相油气系统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精细解剖以及不同构造单元油气充注成藏期次的厘定,恢复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后期的调整改造等复杂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油气分布规律,为有效预测油气资源及其分布提供依据。库车坳陷油气系统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带特征。其中坳陷内部以天然气为主,仅有大宛齐和依奇克里克两个小油田;前缘隆起则以油藏为主,少数油藏为凝析油藏,轻组分含量高。油气的这种分布特征与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区域构造活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三叠系烃源岩大量生油期间,秋里塔格构造带尚未形成,液态烃可沿着不整合面或连通砂体由北部坳陷向南北两侧隆起部位长距离运移,此时原油以横向运移为主;而后期天然气大量生成时,秋里塔格构造带已经隆升,成为阻止天然气向南运移的障碍,而坳陷内部则发育大量逆冲断层,成为沟通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垂向输导体,天然气主要在坳陷区聚集。坳陷内普遍存在油气分期充注,并受差异构造背景影响,油气分布具有一定特殊性。大北气田表现出明显的“深气浅油”特征,油气分期注入及相应的构造背景差异是导致大北地区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克拉2气田中原油的异常高金刚烷含量,指示了晚期天然气的强烈充注。天然气成熟度非常高,充注时间晚,溶解了大量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挥发组分的原油,在晚期强烈充注,形成特大型天然气藏。前缘隆起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原油,在西段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两类油气纵向分布具差异有明显,东段断裂发育,两类油气存在一定程度混合。油气分布呈现明显规律,古近系和白垩系是主要的储集层,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前缘隆起带三个构造单元中,大型气田均位于膏岩盖层之下,油气分布具有外环聚油、内环富气的特征。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差、成熟度高控制了该地区以天然气为主,极晚的油气充注期和良好的封盖作用保证了油气的有效保持,油、气主生成期与相应的输导的有机匹配是“外环聚油、内带富气”的关键因素,圈闭条件是发现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张凤奇,王震亮,宋岩,赵孟军,范昌育,赵雪娇[7](2012)在《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天然气运聚效应探讨》文中提出以克拉2气田为例,探讨了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作用下天然气的运聚效应。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压力的快速增加,打破前期相对稳定的流体势场;断裂带为相对低应力区,不增压或与周围岩层相比增压相对小,成为相对低势区,岩层中的天然气向断裂处汇聚,使断裂带势能增大;构造挤压使地层发生破裂和已有断裂开启,同时垂向上气势梯度也大幅度增大,深部天然气沿断裂的垂向运移动力得以增强,断裂带处汇聚天然气沿开启断裂向上部地层快速运移,并侧向充注区域性盖层下的砂体,最终在构造挤压作用下的相对低气势区聚集。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库车前陆逆冲带盐下断背斜、背斜构造挤压作用下为相对低气势区,油源断裂发育,构造强烈活动使断裂开启,垂向上气势梯度大幅度增大,保存条件较好,为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天然气有利聚集区。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强烈,对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对指导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张凤奇[8](2011)在《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陆盆地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在构造强烈活动期构造应力场对流体压力场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这使得前陆盆地的流体动力组成、演化及分布都非常复杂,导致在此背景下对油气运移、成藏规律认识尚需深化。位于天山南部的库车前陆盆地,在喜马拉雅晚期经历了天山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分析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为重点解剖对象,通过开展其主要成藏时期内流体动力演化、分布特征及与油气运移、成藏方面的研究,以期更进一步认识前陆盆地油气运移、成藏规律。本文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首先分析前陆盆地多因素影响下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创新性提出真实地层条件(半封闭条件)下构造挤压产生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新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技术,定量评价古、今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压力增高幅度。以古、今地层压力等直接证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恢复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型超压。在流体压力演化恢复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势(梯度)分布;根据已知油气分布和成藏时期研究结果,分析关键成藏时期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最后从整体上探讨了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模式,及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认为,(1)库车前陆盆地储层中异常高压是在欠压实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挤压、超压传递等作用的加强下形成的。欠压实作用对储层超压的贡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克拉苏地区一般为15%-30%;迪那地区、大北地区一般为4%-22%;(2)实际地层条件下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除与侧向挤压应力强度、埋深有关外,还与引起流体增压系统本身的封闭能力有关,且与之呈正比关系。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最为强烈,构造挤压增压作用最为明显,而构造挤压增压幅度在不同构造部位差别较大,克拉苏地区最大,克深地区、东秋地区次之,大北地区、迪那地区增压幅度较小,塔北隆起构造挤压基本没有引起流体增压;(3)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在不同时期变化明显,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后,垂向上气势梯度整体上变大,普遍增大1-2倍,极大地增强了垂向运移的流体动力;平面上气势梯度大部分地区变大,局部变小,平面上气势梯度的变大或变小分别增强或减弱侧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整体上构造强烈活动期流体动力达到最强,流体流动也最为活跃;(4)强烈构造挤压后,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运移、聚集特征。对于强烈挤压区,强烈构造挤压使得相对低势区的断裂带处常为岩层中流体的汇聚区,同时垂向上油气运移的动力也得以大幅度增强,断裂带处汇聚的流体便沿构造挤压后的开启断裂快速向上部盐下砂体侧向充注,最终在构造挤压背景下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对于弱挤压区,油气主要沿砂体和不整合面在较强流体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最终在砂体内的相对低势区形成聚集;(5)晚期流体动力对前陆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晚期流体动力控制油气成藏和定位;晚期流体动力的低势背景和运移指向上低势梯度控制成藏;强运移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运移指向区油气的聚集效率。

赵荣,林荣达,祁树玖[9](2011)在《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定量化指标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文中认为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其强度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输导体系经历强构造运动有利于提高输导效率,而盖层经历强构造运动不利于油气保存;二者之间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盆地含油气远景。通过系统分析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聚的机理,结合构造运动强度、地层输导条件、断裂输导条件、输导动力等多项因素,对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定量描述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的参数。采用该参数对库车前陆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聚过程进行了研究,预测的结果与油气发现有很好的一致性。库车前陆盆地具有高输导能力和优质保存条件,最终形成高丰度的油气聚集。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低输导能力,只能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低丰度油气聚集。该方法是油田勘探阶段研究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聚关系的有益探索,尤其适合于构造活动时期油气输导能力的评价。

曹连宇[10](2010)在《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成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库车含油气系统特别是库车前陆逆冲带的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发现了克拉2特大型气田和一系列重要含油气构造,从而使库车前陆坳陷成为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有关该油气系统油气藏的形成,特别是成藏期和成藏史方面的研究,赵靖州、张鼐、秦胜飞、李慧莉等开展了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然而,就库车坳陷大北油气系统的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鉴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油气系统的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进而来研究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成藏机制。在研究方法方面,鉴于库车油气田的油气藏形成的的多期性和复杂性,单-的研究方法很难对其成藏期作出准确判断,因而本项研究运用了生烃史法、包裹体测温法等成藏期研究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对比分析,以求对库车油气系统的成藏期作出较精细的研究和较准确的判定。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中几种主要方法的分析结果以及大北-克拉苏油气系统的埋藏史、成藏期研究的结论加以简要论述。大北-克拉苏含油气区带具有多期成藏、多阶连续的成藏特点,与一般煤成气的成烃特点一致。有机包裹体显示存在2~3期油气充注,充注时间基本连续或部分重合:第Ⅰ期充注为康村组沉积期(11~5Ma),以油为主,包裹体颜色与类型等反映油气成熟度不高。克拉2气藏虽存在该期油包裹体,钻探也发现了少量原油,但未发现油藏,可能与后期大量干气的注入有关,后者使得早期聚集的原油沿断层向上溢出,古油藏遭到破坏,西部拜城凹陷及周缘充注时间为康村组沉积晚期。第Ⅱ期充注以油气为主,油少量,库车组沉积期(5~3.5Ma),大宛齐油田最早可能即形成于这一时期。第Ⅲ期充注以气占绝对优势,出现固体沥青包裹体,说明是高—过成熟气,充注时间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晚期—西域组沉积期(距今3.5~1Ma),同样东部稍晚于西部。克拉2、克拉3、大北1等气藏均属该期形成的高—过成熟气藏。

二、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in Kela-2 gas 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in Kela-2 gas 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3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1.2.4 论文研究领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吐哈盆地构造及油气发育特征
        2.1.2 吐哈盆地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2.1.3 台北凹陷地层特征
    2.2 十三间房地区地层特征
    2.3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格架
    2.4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2.5 十三间房地区沉积相特征
        2.5.1 层序地层格架
        2.5.2 沉积相特征
    2.6 煤岩有机相
    2.7 小结
3 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3.1 烃源岩单井发育特征
    3.2 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显微组分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类型
        3.2.4 有机质成熟度
    3.3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1 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
        3.3.3 测井预测TOC结果
        3.3.4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分布特征
        3.3.5 烃源岩TOC平面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4.1 储集层特征
        4.1.1 储集层发育特征
        4.1.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成因
    4.2 盖层特征
    4.3 生储盖条件
    4.4 输导体系
        4.4.1 断层
        4.4.2 砂体
        4.4.3 输导体系组合
    4.5 圈闭及保存条件
        4.5.1 圈闭特征
        4.5.2 油气保存条件
    4.6 小结
5 油气成藏机制
    5.1 烃源岩埋藏史模拟
        5.1.1 地史模拟参数及剥蚀厚度恢复
        5.1.2 研究区地层埋藏史模拟结果
    5.2 烃源岩热史模拟
        5.2.1 热史模拟参数选取
        5.2.2 研究区热史模拟结果
    5.3 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5.3.1 成熟度史模拟原理及参数确定
        5.3.2 研究区成熟度史模拟结果
    5.4 烃源岩生、排烃史特征
        5.4.1 生排烃模拟参数确定及模型选取
        5.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
    5.5 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气源对比
        5.5.1 原油性质
        5.5.2 天然气性质
        5.5.3 油源对比分析
        5.5.4 气源对比分析
    5.6 油气成藏期
    5.7 油气资源评价
        5.7.1 油气资源类型
        5.7.2 油气资源量
    5.8 小结
6 油气运聚机制
    6.1 油气运移显示
    6.2 油气运聚模拟分析
        6.2.1 运移模拟方法选取
        6.2.2 二维剖面油气运移模拟
        6.2.3 油气三维运聚演化史
    6.3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6.3.1 盆地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6.3.2 油气成藏过程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6.4.1 十三间房油气藏类型
        6.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盆地深浅部定义
        1.3.2 盆地深浅部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3.3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油气勘探历程
    2.3 区域地质特征
        2.3.1 构造演化特征
        2.3.2 地层沉积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集层特征
        2.4.3 盖层特征
        2.4.4 成藏组合
第3章 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解剖
    3.1 克拉2气藏
        3.1.1 克拉2气藏静态成藏特征
        3.1.2 克拉2气藏动态成藏特征
    3.2 迪那2气藏
        3.2.1 迪那2气藏静态成藏特征
        3.2.2 迪那2气藏动态成藏特征
    3.3 迪北气藏
        3.3.1 迪北气藏静态成藏特征
        3.3.2 迪北气藏动态成藏特征
第4章 库车坳陷深浅部油气藏成因机制
    4.1 油气藏成因类型分类
        4.1.1 常规油气藏
        4.1.2 致密常规油气藏
        4.1.3 致密深盆油气藏
    4.2 不同类型油气藏地质特征对比
        4.2.1 油气藏发育位置对比
        4.2.2 气(油)水分布关系对比
        4.2.3 油气藏储层特征对比
        4.2.4 油气藏压力特征对比
    4.3 不同类型油气藏成藏方式对比
        4.3.1 源储关系对比
        4.3.2 输导体系对比
        4.3.3 运聚动力对比
    4.4 不同类型油气藏判别特征
        4.4.1 常规油气藏
        4.4.2 致密常规油气藏
        4.4.3 致密深盆油气藏
第5章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
    5.1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模式
        5.1.1 盆地浅部高孔渗储层中常规油气藏成藏模式
        5.1.2 盆地深部低孔渗储层中致密常规油气藏成藏模式
        5.1.3 盆地深部低孔渗储层中致密深盆油气藏成藏模式
    5.2 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划分及其演化
        5.2.1 流体动力场概念
        5.2.2 流体动力场动态演化
        5.2.3 库车坳陷主要目的层流体动力场划分结果
    5.3 库车坳陷油气分布规律
        5.3.1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油气分布规律
        5.3.2 侏罗系阳霞组油气分布规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的主体
2 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的分布特征
    2. 1 分布在为数不多的大、中型含煤盆地
    2.2有7套含煤岩系,形成5个含煤成气区
        2.2.1 7套含煤岩系
        2. 2. 2 5 个含煤成气区
        1) 西北含煤成气区
        2) 华北含煤成气区
        3) 南方含煤成气区
        4) 东北含煤成气区
        5) 海域含煤成气区
    2. 3 不同类型含煤- 含气( 油) 盆地主要聚集区及聚集特点不同
        2. 3. 1 克拉通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3. 2 类前陆型含煤盆地
        2. 3. 3 陆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3. 4 海域新生代陆缘断陷型含煤盆地
        2. 3. 5 陆内裂( 断) 陷型含煤盆地
    2. 4 两种类型富煤成气凹陷的气藏特征不同
    2. 5 气田主要分布在富煤成气凹陷及其周缘适时的古隆起及斜坡
    2. 6 有两类储- 盖组合,致密储层比例较大
        2. 6. 1 含煤岩系内储- 盖组合
        2. 6. 2 含煤岩系外储- 盖组合
    2. 7 气田类型多与岩性圈闭有关
    2. 8 储量丰度差异大
        2. 8. 1 盆地间及盆地内储量丰度差异大
        2. 8. 2 不同圈闭类型气田储量丰度差异大
    2. 9 含煤岩系沉积后构造地质的演化特点直接影响气田分布及储、聚特征
        2. 9. 1 克拉通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 9. 2 类前陆型含煤盆地
        2. 9. 3 陆缘断陷型与陆内裂( 断) 陷型含煤盆地
        2. 9. 4 陆内坳陷型含煤盆地
    2.10具多期成藏特征,形成4种成藏模式
        2.10.1 3个主要成藏期
        2. 10. 2 4 种成藏模式
        1) 超晚期( 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全新世) 生聚型
        2) 晚生晚聚( 新生代) 型
        3) 早( 中生代) 生聚、晚( 新生代) 定型
        4) 早生早聚( 中生代晚期) 型
3 启示
    3. 1 与油型气田的差异
    3. 2 勘探开发尚有难度
    3. 3 气田分布特征

(4)库车坳陷断裂输导效率模拟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1. 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4. 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
    5.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一章 逆掩断裂内部结构及输导特征
    1.1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
    1.2 断裂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运移规律
    1.3 库车坳陷天然气沿断裂运移通道及运移机制
第二章 库车坳陷典型构造断裂输导地质模型
    2.1 典型构造天然气成藏条件对比
    2.2 典型构造地质模型
第三章 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天然气运移过程及效率物理模拟
    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3.2 天然气运移过程物理实验模拟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天然气运移过程及效率数值模拟
    4.1 天然气运移原理及 IP 模型
    4.2 模拟软件使用条件及其主要功能
    4.3 天然气运移过程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库车坳陷天然气输导模式总结
    5.1 由盐下断裂和穿盐断裂共同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
    5.2 仅由盐下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
    5.3 由盐下断裂、圈闭破坏断裂和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
    5.4 仅由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体系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5)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生成理论
    1.1 生物气和低熟气
    1.2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
    1.3 煤成气高演化阶段生成潜力及阶段性
    1.4 无机烷烃气判识及分布
2 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示踪
    2.1 典型大气田的气源对比
    2.2 海相叠合盆地深层大气田天然气成藏示踪
        2.2.1 普光气田
        2.2.2 塔河气田
        2.2.3 元坝气田
    2.3 陆相深层砂岩或火成岩大气田天然气成藏示踪
        2.3.1 迪那2气田
        2.3.2 克拉美丽气田
        2.3.3 庆深气田
    2.4 成藏过程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2.4.1 阶段聚气
        2.4.2 水溶气成藏
3 非烃气体地球化学进展
    3.1 高含CO2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
    3.2 高含H2S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
4 非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
    4.1 致密砂岩气
    4.2 页岩气
    4.3 煤层气
5 天然气地球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
    5.1 地球化学实验技术
    5.2 天然气生成的同位素动力学方法
6 展 望
    (1) 地质条件下全过程天然气生排运聚地球化学模型:
    (2) 深部天然气生成、运移及成藏地球化学:
    (3) 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

(6)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依托项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库车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与地层
    2.2 烃源岩
    2.3 沉积储层
    2.4 两套膏岩盖层
第3章 差异构造背景下的油气聚集与调整——以大北气田为例
    3.1 样品与实验
    3.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 原油地球化学性质
    3.4 大北气田油气充注过程
第4章 高成熟原油和天然气晚期聚集与克拉 2 气田的形成
    4.1 基本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4.2 克拉 2 气田油气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4.3 金刚烷的成因
    4.4 克拉 2 气藏高强度充注过程
第5章 两类油气在前缘隆起的分布与混合
    5.1 两类典型原油及其分布
    5.2 却勒-羊塔克油藏:典型煤系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5.3 英买 32 油藏:典型湖相油藏运移与聚集
    5.4 英买 7 油藏:两类油气的分布与调整
    5.5 牙哈油气藏:两类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第6章 库车坳陷油气生成与聚集
    6.1 烃源岩的生烃史
    6.2 油气成藏期次地球化学证据
    6.3 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
第7章 库车坳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7.1 油气分布规律
    7.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7.3 油气勘探方向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

(8)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和研究方法
        1.2.2 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第二章 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及勘探历程
        2.1.2 构造演化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2.3 生、储、盖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盖组合
    2.4 圈闭条件及已知油气分布
        2.4.1 圈闭类型
        2.4.2 已知油气分布
第三章 库车前陆盆地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1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平面分布
        3.1.2 渗透性岩层内异常压力纵向分布
        3.1.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分布
    3.2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3.2.1 库车前陆盆地异常高压的成因综述
        3.2.2 压实作用
        3.2.3 构造挤压作用
        3.2.4 超压传递作用
        3.2.5 生烃作用
        3.2.6 天然气柱的浮力作用
        3.2.7 膏盐岩盖层的封盖作用
        3.2.8 不同超压机制的演化分析
第四章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定量评价
    4.1 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增压的评价方法
    4.2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参数的论证与取值
        4.2.3 不同构造带的流体系统封闭系数评价
    4.3 挤压应力的分布
        4.3.1 挤压应力的平面模拟
        4.3.2 挤压应力的剖面模拟
    4.4 喜马拉雅晚期以来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幅度
第五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1 沉积型流体压力演化恢复
        5.1.2 过剩压力演化历史、分布特征
    5.2 以流体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5.2.1 流体势的恢复方法
        5.2.2 气势反映的流体动力演化特征
第六章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6.1 油气成藏年代和成藏阶段划分
        6.1.1 定年技术记录的油气成藏年代
        6.1.2 流体动力变化指示的油气成藏阶段
    6.2 过剩压力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
        6.2.1 生、储层之间及储层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及其演化与油气运移类型
        6.2.2 构造挤压增压引起断裂带处的流体流动
        6.2.3 盖层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对油气保存的加强作用
    6.3 以气势为代表的流体动力演化与油气成藏
        6.3.1 成藏期以来气势演化指示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6.3.2 晚期流体动力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
    6.4 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有利勘探区预测
        6.4.1 流体动力与已知油气分布的关系
        6.4.2 影响油气富集的其它主要因素
        6.4.3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第七章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成藏模式
    7.1 早期沉积型超压、中等动力、侧向为主运聚
    7.2 晚期构造型超压、强动力、侧向和垂向双向运聚
    7.3 前陆盆地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工区研究现状
        1.3.2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1.3.3 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作量
    1.6 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第2章 库车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2.1 区域构造演化
        2.1.1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
        2.1.2 喜山中晚期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 生储盖特征
        2.3.1 三叠-侏罗系烃源岩提供了充足的气源条件
        2.3.2 库车含油气系统盖层条件优越
        2.3.3 库车含油气系统古近系-白垩系储集层物性好、厚度大、分布广
        2.3.4 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藏、油气相态平面分布特征
第3章 埋藏史特征
    3.1 地层分层数据
    3.2 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
    3.3 地层的剥蚀厚度
    3.4 古水深
    3.5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埋藏史
第4章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
    4.1 烃源岩生烃演化史
    4.2 烃类流体包裹体分析
        4.2.1 大北地区
        4.2.2 大宛101井
        4.2.3 克拉3井区
    4.3 成藏时间的确定
第5章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藏特征
    5.1 大北构造带成藏作用
        5.1.1 大北井区油气田特征
        5.1.2 大宛油田特征
        5.1.3 大北构造带油气田成藏模式
    5.2 克拉苏构造带成藏作用
        5.2.1 克拉2气田油气藏特征
        5.2.2 克拉2气藏成藏模式
        5.2.3 克拉3气田油气藏特征
        5.2.4 克拉3气藏成模式
第6章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流体包裹体和成藏期次的综合对比研究
    6.1 克拉苏构造带流体包裹体和成藏期次的比较研究
    6.2 大北气田与克拉2气田油气成藏期次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本次研究库车坳陷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统计表
图版说明
附录

四、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in Kela-2 gas 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D]. 吴志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2]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D]. 彭俊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3]中国与煤成气相关的大型、特大型气田分布特征及启示[J]. 王庭斌,董立,张亚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2)
  • [4]库车坳陷断裂输导效率模拟与评价[D]. 宋铁征.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5]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 宋岩,赵孟军,胡国艺,朱光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06)
  • [6]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D]. 张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7]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天然气运聚效应探讨[J]. 张凤奇,王震亮,宋岩,赵孟军,范昌育,赵雪娇. 地质论评, 2012(02)
  • [8]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 张凤奇. 西北大学, 2011(06)
  • [9]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定量化指标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J]. 赵荣,林荣达,祁树玖.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09)
  • [10]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油气成藏机制[D]. 曹连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克拉2气田天然气运聚成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