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温度梯度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

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温度梯度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

一、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启磊[1](2019)在《大同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大同盆地石炭-二叠纪以来的的构造热演化特征。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野外观察、资料收集、文献调研来逐步摸清并整理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地层沉积、断裂及岩浆活动、地温场变化等特征;然后利用盆地模拟技术来恢复大同盆地及其西侧大同煤盆的埋藏史,通过两个盆地埋藏史的对比,并结合平衡剖面技术来具体分析大同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最后通过盆地埋藏史和盆地地温场的数据恢复大同盆地的热演化过程。大同盆地从石炭-二叠纪以来共发生了3次隆升剥蚀事件,分别发生于印支末期、燕山晚期、喜山早中期,对应的剥蚀速率分别约为:111.35m/Ma、105.15m/Ma、14.28m/Ma。大同盆地新近纪以来快速沉积,怀仁块凹最大沉积厚度超过1900m,最大沉积速率超过370m/Ma,后所块凹最大沉积厚度超过3000m,最大沉积速率超过575.2m/Ma。大同盆地在印支期及以前的构造活动对盆地的形成影响相对较小,但盆地在印支期隆升前达到了较深的埋深,烃源岩到达了低成熟演化阶段,印支期对于盆地的热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燕山期的强烈活动产生的褶皱和断裂对大同盆地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同盆地内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地层大量缺失,燕山期的沉积埋深及口泉断裂带的活动对盆地的整体热演化影响较小。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大同盆地自新近系以来的盆地的快速沉降,在怀仁块凹、后所块凹沉积中心附近地温分别能达到100℃、150℃,对盆地局部热演化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热演化模拟技术,恢复的DY1井附近古生界烃源岩的热演化情况,发现正常埋深情况下古生界烃源岩远远达不到生气的条件,结合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推测是岩浆活动导致了DY1井附近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异常。

朱春辉[2](2018)在《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系烃源岩在生烃演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烃类气体,其中部分气体运移到煤系地层中,我国含煤盆地分布广泛,煤系气资源丰富,对煤系气的研究很有必要性。探讨煤系气储层物性、含气特研究煤系气资源的赋存规律,结合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将对研究区煤系气的生成、赋存、成藏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及勘探开发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以河南豫东煤田二叠系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借助于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并结合相关参数测试结果反演了研究区“三史”演化过程,比较了各区块“三史演化”和物性特征的差异性,揭示了不同区段煤系气赋存的主控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煤系地层的主要烃源岩为煤层和泥岩。煤岩成熟度高、吸附性强,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吸附性强,烃源岩级别达到中等及以上;研究区煤岩和砂、泥岩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砂、泥岩孔隙度以孔喉半径<0.1μm最为发育,砂、泥岩储层裂缝不发育。(2)在快速埋藏阶段和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是烃源岩的两个主要生烃期;由于西部早于东部进入快速埋藏阶段,烃源岩成熟西部早于东部;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圈变薄、地幔热流上涌形成的高地温场中、西部早于东部,其中东部伴随着岩浆活动,高地温使得烃源岩成熟度再次升高,东、西部的成熟度高于中部。(3)研究区煤系气的含气量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的增大趋势。煤系地层煤岩顶底板岩性致密、有效埋深大,对煤含气量起到良好保存作用,在褶皱的两翼形成较高的含气量,受岩浆活动影响的地区仅在顶板致密、透气性差的地区含气量较高;而泥岩含气量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对气体的吸附性强,形成较高的含气量。

庞玉茂[3](2017)在《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文中指出中部隆起作为南黄海盆地面积最大的构造单元,是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区域,也是当前盆地资源调查的潜力区。基于南黄海中部隆起的第一口全取心深钻CSDP-2井,通过系统的岩心描述、分析测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模拟技术,对中部隆起的埋藏史和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CSDP-2井第一阶段钻探依次揭示新近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及泥盆系部分地层。在地层格架建立、地震解释及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恢复了地层埋藏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区在晚泥盆纪陆相沉积基础上,石炭纪开始海侵并转为海相沉积为主,但沉积速率较低,二叠纪早期沉积速率显着加快,早二叠世末期区域隆升及海退形成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进入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中部隆起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CSDP-2井在二叠系泥岩段钻遇的地层滑脱面,推断为该期逆冲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晚白垩世开始,中部隆起长期处于隆升剥蚀阶段,声波时差法计算的剥蚀厚度为1220m,镜质体反射率法估算的剥蚀厚度为1400m,直至新近纪时期全区的整体拗陷沉降,开始发育了一套未固结的松散沉积层。CSDP-2井测井揭示的恒温带深度约为80m,温度为15.8℃,中性点深度大致在1100m附近,现今地温梯度平均值变化范围在24.1124.28℃/km。通过古地温梯度法、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随机反演等对中部隆起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晚古生界在石炭纪末期古地温在40℃左右,早二叠世有一期显着的升温过程并随后趋于平稳。至二叠纪末期存在短暂升温过程,三叠纪整体较为稳定,快速的升温过程出现在晚三叠世至早中侏罗世,此时中部隆起尚未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作用,地层厚度大,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得到的石炭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90℃,二叠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70℃,最高古热流可达126mW/m2,古地温梯度法计算得到的二叠系最高古地温梯度为59℃/km,远高于现今地温梯度。晚侏罗世开始的区域抬升引起古地温及热流均呈下降趋势,但早白垩世期间的盆地整体裂陷发育及陆相沉积速率的加快引起古热流及古地温小幅回升,至中-晚白垩世剥蚀速率加快,古地温持续降低,而古热流直到白垩纪末期盆地裂陷发育基本结束之后才开始下降。二叠系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结果显示其早白垩世期间尚未进入部分退火带,古地温约为100140℃,与包裹体测温结果一致。热史反演结果反映两期明显的快速降温过程,自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为一期冷却事件,古地温下降到约80℃,之后为缓慢降温过程,至渐新世末期进入另一期快速冷却过程,并持续到中新世早期。新近纪以来,古地温缓慢升高至现今地温状态。基于改进的McKenzie拉张模型理论,将地球动力学模拟技术与传统古温标法相结合,对南黄海北部坳陷进行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和北部坳陷作为同属南黄海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其白垩纪以来的热史演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整体表现为伸展断陷盆地的热史演化趋势特征,即裂陷期古热流逐渐增高,进入裂后期古热流开始降低,差异在于中部隆起古热流整体较北部坳陷低,前者晚白垩世末期最高约为70 mW/m2,而北部坳陷古新世早期可达71.775.5 mW/m2,最高可达80mW/m2。

刘东娜[4](2015)在《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大同含煤盆地是我国特有的双纪含煤盆地之一,其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作用、聚煤特征以及煤变质作用等问题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笔者以岩石学、沉积学、大地构造学、煤田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裂变径迹年代学、镜质组反射率法、沉积速率法等技术手段,从大同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双纪煤田含煤岩系煤变质特征研究入手,围绕含煤盆地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特征和煤变质作用古地温场恢复两个关键问题,在深入开展石炭-二叠系及侏罗系煤类、镜质组反射率、煤系地层的埋藏-沉降史和古地温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引发煤化作用的古地温、有效作用时间等因素,结合盆地沉积-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的特征和作用时限,揭示了大同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演化进程,阐明了大同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演化的耦合关系。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大同一带自晚古生代以来的陆壳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煤类主要为气煤类,其次为长焰煤、长焰煤-气煤、气煤-1/3焦煤及1/3焦煤类,部分地区存在贫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混煤类。正常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值Ro,max为0.570.96%,个别煤层Ro,max高达5.36%。侏罗纪主采煤层煤类主要为弱粘煤类,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值为0.510.94%。侏罗纪煤与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程度相近,均为中低煤化度煤。2、大同双纪含煤盆地从晚古生代至下侏罗统永定庄组沉积之前,原始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2162m。自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至白垩系下统左云组沉积之前,侏罗系原始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868m。自白垩系左云组至新近系松散堆积层沉积之前,白垩系和古近系原始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1269m。大同一带在早中生代接受了三叠系中下统地层的沉积,地层厚度介于7051374m。3、大同一带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三次构造热事件和三次抬升冷却事件。三次构造热事件的峰值年龄分别为245.39232.26Ma,179Ma,140.20136.16Ma,分别对应于中晚三叠世煌斑岩岩浆活动事件、早-晚侏罗世口泉-鹅毛口大断裂活动以及早白垩世玄武质安山岩和辉绿岩岩浆活动事件。三次抬升冷却事件的峰值年龄为202Ma,157Ma,45±3Ma36±3Ma,第一次抬升冷却事件发生于晚三叠世,隆起前石炭二叠纪煤层达到最大埋藏深度2100m;第二次抬升冷却事件发生于晚侏罗世,隆起前石炭二叠纪煤层达到的埋藏深度仅962m,侏罗纪煤层达到的埋藏深度仅829m;第三次抬升冷却事件发生于始新世,隆起前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埋藏深度达1878m,侏罗纪煤层达到最大埋藏深度1745m。4、大同一带石炭-二叠系太原组8号煤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正常埋深最高古地温值Tmax为80.29146.69℃;异常最高古地温值在255.30362.01℃之间。山西组4号煤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正常埋深最高古地温值Tmax为83.83128.19℃;异常最高古地温值在235.52366.97℃之间。煤层发生变质作用的基础古地温梯度值为3.724.78℃/100m,受岩浆作用影响,古地温梯度均值曾达7.74℃/100m。侏罗系大同组煤变质作用过程中曾经历的正常埋深最高古地温在66144.26℃之间,煤层发生变质作用所经历的古地温梯度大于华北地区平均古地温梯度4.4℃/100m。5、石炭二叠系煤层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导致的异常古地温场和沉降造成的最大埋藏深度共同作用下发生了煤变质的高温短时效应,完成了以异常热变质作用为主的基础煤变质作用,最大镜质组反射率达到0.50.7%。与岩浆直接接触区的煤层发生接触煤变质作用,个别煤层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达到1.925.36%;距离岩体较近的煤层发生了岩浆热变质作用,正常煤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达到0.60.8%。在晚侏罗世盆地第二次隆升以前,石炭-二叠系煤层的埋藏深度和古地温不足以使煤层发生进一步变质,而侏罗系煤层仅进入煤变质作用初级阶段。始新世盆地隆起前,受早白垩世玄武质安山岩和同期浅成相的辉绿岩岩浆活动影响,大同一带古地温梯度高于当时华北地区平均古地温梯度4.4℃/100m。在较大埋藏深度和较高古地温场的影响下,局部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发生二次变质作用,完成煤变质作用演化进程,镜质组反射率达到0.80.9%以上;侏罗系煤层完成以异常热变质作用为主的煤变质演化进程,镜质组反射率达到0.610.93%。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煤层的煤变质作用进程是在沉降作用导致埋藏深度和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的异常古地温场等共同影响下不断推进、完成的,煤变质作用与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

田涛[5](2015)在《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文中提出雅布赖盆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个小型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勘探开发程度薄弱,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震勘测、地层展布、沉积相、构造特征、单一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于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过程、古今地温场特征、油气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盆地热演化史恢复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不仅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分析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油气资源评价及寻找生油(气)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在建立精细埋藏史的前提下,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古温标,对研究区古地温场进行分析并建立热史模型,分析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演化的差异。重点对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古今地温场、热演化史、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期次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1)以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为依据,首次在雅布赖盆地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方法揭示出研究区经历了三期隆升过程,分别发生于晚侏罗世末期(138.0±10Ma-135.8Ma)、早白垩世晚期(116.0±8Ma-109.3Ma)和古近纪中晚期(52.0Ma~29.4Ma),受燕山运动影响明显,前两期热事件对油气成藏影响较大。(2)研究区现今为低温传导型地温场,地温梯度为2.76℃/100m。多种古温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场特征不同,盐场次凹、小湖子次凹为传导型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为2.8~3.4℃/100m,古地温约81.2~128.1℃;黑沙低凸起带受凸起聚热或热异常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沉积凹陷区域,达到4.2~4.8℃/100m,古地温约103.2~140.2℃。中侏罗统古地温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有机质成熟演化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3)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凹陷沉积中心的青土井组(J2q)、新河组下段(J2x1)烃源岩为中-好烃源岩,达到中-高成熟阶段,为有利油(气)源区;黑沙低凸起带,各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生油潜力一般;新河组上段(J2x2)烃源岩普遍分布萨尔台凹陷全区,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低,为差生油岩。(4)生/排烃特征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主要存在1-2次生烃过程,生烃高峰发生在晚侏罗世晚期(139.5~144.1Ma)和早白垩世末期(102.2~98.6Ma),其中凹陷沉积中心区域生烃强度大、排烃时间长,是雅布赖盆地主要的生油区。(5)AFT热信息分析及热史反演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早期经历了快速埋藏增温—抬升冷却过程,随着盆地萎缩演化而逐渐变弱。萨尔台凹陷J2x1地层在盐场次凹和小湖子次凹具有相似的热演化过程,但小湖子次凹J2x1地层温度普遍高于盐场次凹,尤其在早白垩世晚期差异明显。因此,小湖子次凹比盐场次凹在该阶段拥有更利于油气生成的地温场环境。此外,小湖子次凹在古近纪中期的构造抬升事件较盐场次凹强烈。在热演化过程中,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晚期J2x1地层温度达到72.0~140.0℃,是影响油气生成的关键时期。(6)热史模拟和多方法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单元油气充注过程稍有差异,但对整个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储层来讲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39.5~152.0Ma)和早白垩世(100.0~134.0Ma),与达到古地温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当,体现出古地温场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重要性。Ytl井流体包裹体分析和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小湖子次凹具有晚期成藏的可能。

崔军平,任战利,李金翔,阴玲玲,王文青[6](2015)在《海拉尔盆地呼伦湖凹陷热演化史恢复》文中研究表明呼伦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该凹陷沉积厚度大,地层发育全,主要烃源岩层是南屯组,其次是铜钵庙组和大磨拐河组,生油条件十分优越,然而至今尚未对其热演化史进行系统研究。呼伦湖凹陷现今地温梯度为30.7℃/km,属于中温型地温场。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恢复呼伦湖凹陷的古地温梯度为4256℃/km,大于现今地温梯度值,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古地温恢复及热史模拟表明,呼伦湖凹陷在伊敏组沉积晚期(约90 Ma)达到最高古地温,古近纪-新近纪以来是一个降温过程,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场控制。古地温演化史结合含油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伊敏组沉积晚期应该是呼伦湖凹陷一次非常重要的油气成藏期。伊敏组沉积晚期凹陷发生抬升剥蚀,地层温度降低,烃源岩埋深变浅,生烃强度减弱。

崔军平,任战利[7](2013)在《海拉尔盆地古地温研究》文中认为海拉尔盆地作为大庆油田外围最有潜力的油气盆地之一,其古地温梯度以及古地温与油气的关系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求取的古地温梯度为3.44~4.20℃/hm。其中乌尔逊凹陷古地温梯度与现今地温梯度接近,贝尔凹陷和呼和湖凹陷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值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值。热史模拟表明海拉尔盆地最高古地温是在伊敏组沉积晚期90Ma达到。一类凹陷如乌尔逊凹陷属于持续埋藏型凹陷,中生代以来是一升温过程,在凹陷的中心部位现今地温是地层经历的最高地温,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现今地温场控制,现今持续生烃。另一类凹陷如贝尔凹陷和呼和湖凹陷,属于抬升剥蚀型凹陷,伊敏组沉积之后是一个降温过程,现今地温小于古地温,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场控制。古地温演化史结合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伊敏组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非常重要的油气成藏期;古近纪以来为第二次成藏阶段,主要为早期形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和二次生成的油气继续注入成藏。

戴宗明[8](2012)在《青藏高原东部四姑娘山地区晚新生代隆升》文中研究表明在松潘甘孜高原的大雪山脉东南部,有10余个雪山环抱的雪峰,其中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的日隆镇北有4座毗邻的雪峰即是四姑娘山,它们距成都仅260km左右。这4座雪峰中的第4峰是最高的,它的海拔高达6250m,号称“蜀山之后”,仅次于海拔7556m、号称“蜀山之王”的贡嘎山;另外3座雪山分别为海拔5355m的大姑娘山、海拔5454m的二姑娘山、海拔5664m的三姑娘山,它们象珍珠翡翠般迷人妩媚的四位美女,统称为四姑娘山,现在该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中外广大游客喜爱的观光、登山、探险、科考、渡假和远足之地。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国际地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甘孜地体在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对成都经济区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隆升过程是松潘甘孜地块隆升过程的典范,也是前人研究的空白区。四姑娘山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隆升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四姑娘山地区第四系和花岗岩的野外调查为重点,在广泛收集并总结该区地表地质、地球物理、GPS测量、区域应力场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水系的河流阶地,以及高原夷平面、高原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及生物群落特征等的研究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四姑娘山地区的表面隆升过程;通过四姑娘山地区及邻区四姑娘山、年宝玉则、色西拉卡、孟通沟、老君沟、羊拱海等花岗岩体的热年代学和裂变径迹研究,全面分析了四姑娘山地区的地壳隆升过程;通过该区地壳及上地幔的地震波、大地电磁、区域重力和航磁、大地GPS运动矢量和速度变化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全面讨论了板块构造、逆冲断层作用、重力均衡作用对四姑娘山隆升过程的影响作用地位。1、四姑娘山地区的松潘甘孜高原的隆升具有阶段性、整体一致性和非完全同步性的特点:(1)阶段性即指四姑娘山地区的隆升过程可分为夷平面形成期、山地形成期、冰冻地貌形成期等不同的发展时期。中新世是夷平面形成期,3.6Ma的上新世青藏运动A幕代表了隆升的开始,晚更新世以来隆升明显加速,但全新世以后隆升速度有所减缓,显示出四姑娘山地区目前正处于新的加速隆升期。四姑娘山花岗岩的裂变径迹样品采自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西缘主逆冲断层上盘的陡坡地貌区,其中5件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与长度分析表明:海拔3071~4460m陡坡地貌的裂变径迹样品年龄为12.8±1.6Ma~3.1±0.6Ma。羊拱海岩体的5件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年龄为1.4±0.5Ma~0.3±0.2Ma,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相对较年轻;色达县东色西拉卡岩体群的4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年龄为144.7±13.0Ma~17.8±2.2Ma,年龄相对较老;青海年宝玉则岩体2件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年龄分别为3±0.8Ma、2.7±0.8Ma,对应的锆石裂变径迹样品年龄分别为122±12Ma、91.1±8.6Ma,显然年龄明显变老。孟通沟岩体3件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6.6±2.0Ma、7.3±1.4Ma、3.9±1.2Ma,老君沟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4.0±3.2Ma。此外,在四姑娘山东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彭灌杂岩2个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8.7±5.6Ma、10.5±7.2Ma,宝兴杂岩2个样年龄值分别为8.7±5.6Ma、10.5±7.2Ma。模拟这些岩体的热历史显示中新世中期以来该地区出现多阶段的隆升与剥露。(2)岷江水系发育有4~8级河流阶地,大渡河水系发育有4~7级河流阶地,鲜水河水系最多处可见有12级河流阶地。整体性即指在高原隆升期间,河流阶地显示四姑娘山地区至少有13次地方性的高原隆升,每一次隆升的结果都在松潘甘孜高原的不同地区留下了晚新生代层状堆积记录,其时间分别为1130ka、857ka、772ka、586ka、472ka、315ka、253ka、144ka、97ka、77ka、52ka、23ka、11ka。其中1130ka、772ka、586ka、144ka这4次可与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对应,分别对应于昆黄运动A幕、B幕、C幕和共和运动;其中1130ka和680ka的隆升还可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片麻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时间对比。四姑娘山地区另一次680ka的表面隆升事件仅在大渡河水系留下记录。整体性还表现在四姑娘山地区与东喜马拉雅造山带在中新世中晚期具有隆升的整体一致性。四姑娘山花岗岩体12.8~8.2Ma平均视隆升速率为0.17mm/a,与前人在东喜马拉雅不同海拔高度花岗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得出的隆升结果可以进行时间和速率的对比,与相同时段内的拉萨、告乌、达孜等地的隆升速率也具有一致性。(3)非完全同步性即指松潘甘孜高原表面隆升过程是从高原边缘开始向高原腹地发展的,是一个从外向内发展的过程,首先是泸定、茂县、松潘等高原边缘地区留下了隆升记录(约157ka),然后逐步影响到金川、炉霍、理县等地(约140ka),且同一个隆升阶段各地的隆升速率有差异。2、四姑娘山地区和松潘甘孜地块的全部裂变径迹资料显示该区的高原隆升是新近纪才开始的,四姑娘山地区的抬升经历了伸展造陆期、夷平面形成期、山地形成期、冰冻圈形成期四大发展期,并有近200Ma的历史。其中:(1)从侏罗纪至到古近纪为伸展造陆期,四姑娘山花岗岩处于埋藏状态,该地区的抬升运动与剥蚀作用大致平衡,隆升速率极其缓慢,绝对隆升速率0.017~0.081mm/a,相对隆升速率0.0039~0.0275mm/a。由热鲁组所产桉属等植物群落显示其海拔高程在500~600m左右。古地磁资料显示松潘甘孜地块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与现在用GPS监测的结果明显不同,说明四姑娘山地区的隆升是中生代以后的事情。(2)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为夷平面形成期,四姑娘山地区绝对隆升速率略大于剥蚀速率,形成了海拔1000m左右的高原夷平面,绝对隆升速率0.5~1.625mm/a,岩体剥蚀速率0.1678~0.2878mm/a。由岩体裂变径迹速率显示出高原夷平面的形成可分为18~7.3Ma和6.6~5.1Ma两个时期,分别形成了两级高原夷平面。四姑娘山地区两级夷平面的海拔高度在4500~5500m左右,其中主夷平面比山顶面一般要低200~300m左右,四姑娘山周围的两级夷平面高度均比四姑娘山低。四姑娘山地区两级夷平面形成时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两级夷平面形成的末期就是高原隆升的初期。(3)上新世的青藏运动(约3.6~1.8Ma)揭开了松潘甘孜高原隆升的序幕,四姑娘山地区开始了山地发展期,绝对隆升速率明显翻倍,达1.86~2.03mm/a;岩体剥蚀速率也略有增加,达0.15~0.4mm/a;隆升与剥蚀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上新世末隆升海拔高度达3000m左右,并在山前形成大邑砾岩。更新世的昆黄运动(约1.8~0.126Ma)四姑娘山地区开始了更快的山地形成,此期间绝对隆升速率呈几何级数增加,剥蚀速率也翻了数倍,且隆升速率明显大于剥蚀速率和河流下蚀速率,并在中酸性岩体、河流阶地、冲洪积扇、黄土中留下了大量记录:岩体绝对隆升速率达3.63~17.06mm/a、剥蚀速率达1.06mm/a;各水系平均下蚀速率在大渡河水系为0.535mm/a、岷江水系为0.493mm/a、鲜水河水系为0.45mm/a,三者大致相当。由于此期间隆升速率明显大于剥蚀速率和下蚀速率,至昆黄运动C幕末四姑娘山地区的海拔超过了4000m,四姑娘山地区高山地貌基本成形,并在山前形成了雅安砾岩;因为隆升达到了足够的高度影响了高原季风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甘孜黄土、炉霍黄土、金川黄土、理县黄土等风成堆积。(4)晚更新世末以来(约40ka,大致相当于表面隆升的第11阶段)至全新世的共和运动是四姑娘山地区的冰冻圈发展期,四姑娘山地区的表面隆升速率有所减缓,大量的河流下蚀作用在四姑娘山地区留下了大量Ⅰ~Ⅲ级阶地,岷江水系、沱江水系、青衣江水系在龙门山前形成了大量冲积扇,成都平原形成了两层成都粘土,四姑娘山地区形成了现今海拔高度超过6000m的高山地貌。晚更新世以来,岷江水系下蚀速率0.63~3.18mm/a,但岷江干流通过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映秀地段表面隆升速率继续增大,其余地段均变缓;而大渡河流域的表面隆升速率明显下降,泸定段由1.14mm/a降为0.67mm/a,小金抚边河由1.44mm/a下降为1.13mm/a。大渡河水系下蚀速率为0.78~1.87mm/a。3、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中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的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多数岩体的长轴走向和矿物的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扬子地块与松潘甘孜地块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这些花岗岩主要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4、四姑娘山地区的隆升具有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深部构造差异、均衡重力调整、逆冲断裂上盘都对其隆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考虑四姑娘山地区的隆升机制必然要考虑它的边界条件和隆升作用的过程或程序。边界条件:松潘甘孜地块是一个呈“倒三角形”的巨形地块,其在平面上的构造运动受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东昆仑断裂的边界条件的控制,其在垂向上的构造影响深度可达下地壳甚至上地幔。龙门山断裂是一个右行的压扭性断裂,鲜水河断裂是一个左行的扭性断裂,二者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显示为σ1呈近东西向、σ3呈近南北向的特征。这与现代GPS测量的结果一致。在这个倒三角形的块体内,地球物理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体和扬子地块的地壳结构与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存在多层地震波低速层和大地电磁低阻层,而扬子地块则不存在此现象,二者的深部构造差异可达120km深,一直到上地幔才开始明显缩小;四姑娘山地区20~37km深度上广泛存在的低速层与四姑娘山花岗岩体具部分熔融的成因属性具有关联性。隆升过程: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姑娘山地区是有巨大“山根”的,这些“山根”主要由巨大的花岗岩基组成,并且它们的均衡重力是与邻区有明显差异的。由于印度地块对青藏高原自南向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壳幔各圈层作水平横向运动的调整,从而导致川西高原深部中下地壳的低速层软弱物质向东横向流动。由于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和上地幔物性与扬子地块的巨大差异,松潘甘孜地块低速层物质向东流动到达四姑娘山地区一带受刚性的扬子地块的阻碍产生了强大北东东的区域性挤压应力场,加之四姑娘山地区巨大花岗岩基“山根”的均衡重力调整叠加和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断层上盘抬升叠加,在强烈的剥蚀作用下,铸就了现今四姑娘山“蜀山之后”的极大起伏极高山地貌。

崔军平,任战利[9](2011)在《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热演化史》文中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是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内勘验程度较高的一个南部凹陷,该凹陷沉积厚度大,地层发育全,生油条件十分优越,是海拉尔盆地主要产油气凹陷。主要烃源岩层是南屯组,其次是铜钵庙组和大磨拐河组。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恢复的乌尔逊凹陷早白垩世古地温梯度为3.44℃/hm,接近现今地温梯度3.3℃/hm。古地温恢复及热演化史模拟表明,乌尔逊凹陷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升温过程,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现今地温场控制。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结合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有两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及古近纪以来,且以早白垩世晚期为主要成藏期;古近纪以来为第二期成藏阶段,烃源岩进入第二次生油高峰期。第二次成藏时期对乌尔逊凹陷油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是制约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

黄志刚[10](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地区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应用镜质体反射率、裂变径迹等分析方法,使用Basinmod、AFTsolve等软件,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和埋藏史,对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的热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并对热演化史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进行了讨论。鄂尔多斯盆地与华北盆地在早中三叠世存在着大型统一的沉积盆地。晚三叠世盆地在挤压背景下,克拉通东缘隆升作用增强,华北大盆地不断向鄂尔多斯地块收缩,秦岭造山带闭合,产生强烈的岩浆活动及挤压作用,在周至柳叶河剖面及南召太山庙剖面见到晚三叠世砾岩,表明秦岭商丹断裂带是盆地的南界。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大型坳陷型盆地具有南深北浅不对称的结构,具有前陆盆地性质。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和声波时差法对研究区东南缘剥蚀厚度进行恢复,总体规律为:西部剥蚀量小,东部剥蚀量大。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三叠系延长统热演化程度较高,Ro值在0.65%-1.2%之间。晚三叠世盆地南缘的洛南景村剖面由于受秦岭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影响,三叠系延长统Ro值高达3.71%,演化程度最高。因此鄂尔多斯盆地东南与原晚三叠世大盆地南缘洛南景村剖面属于不同的热演化史类型。鄂尔多斯盆地东南区主要属于埋藏增温型,而南缘洛南景村剖面属于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类型。运用Basinmod和AFTsolve软件,结合镜质体反射率法和裂变径迹方法,模拟出了韩城薛峰川剖面、洛南地区的热演化历史。模拟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在中生代早期古地温梯度低;中生代晚期(100Ma左右)埋深达到最大,地温梯度增高,最高达到3.6-4.4℃/100m之间;晚白垩世以来地温梯度逐渐降低。原晚三叠世大盆地南缘洛南景村剖面中生代晚期约100Ma受构造岩浆侵入的影响,产生地热异常,达到最高热演化程度。因此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生代晚期存在—期约100Ma的重要构造热事件,洛南景村剖面更为强烈。盆地东南缘地区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末,延长组烃源岩持续埋深,受热温度增加,热演化程度不断加强;在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深,烃源岩达到最高热演化程度,早晚白垩世以来持续抬升,地层遭受剥蚀,地温降低,烃源岩的生烃作用明显降低并趋于停止。

二、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同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单元划分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特征
    2.3 断裂构造
    2.4 岩浆岩
    2.5 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
        2.5.1 古陆形成阶段
        2.5.2 板内构造演化阶段
        2.5.3 大陆裂谷阶段
第3章 基础参数研究
    3.1 沉积时间确定
    3.2 隆升剥蚀事件及其时间确定
        3.2.1 黄花梁繁峙玄武岩喷发时间
        3.2.2 大同盆地印支期以来隆升及时间
    3.3 剥蚀量估算
    3.4 岩性参数
    3.5 地层厚度
第4章 盆地埋藏史与构造演化史恢复
    4.1 盆地埋藏史恢复
        4.1.1 分段回剥技术原理
        4.1.2 单井埋藏史恢复
    4.2 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
        4.2.1 平衡剖面法及原理
        4.2.2 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
第5章 热演化模拟研究
    5.1 热演化原理与方法
    5.2 地温场分布特征
        5.2.1 现今地温场特征
        5.2.2 古地温场特征
    5.3 单井热演化模拟
        5.3.1 单井热演化模拟结果
        5.3.2 结果分析
        5.3.3 古生代地层残留情况热模拟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
        1.2.2 “三史”研究现状
        1.2.3 豫东地区“三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
        2.2.1 寒武系(∈)
        2.2.2 奥陶系(O)
        2.2.3 石炭系(C )
        2.2.4 二叠系(P)
        2.2.5 早三叠世(T_(1h+1))
        2.2.6 新生界(C_Z)
    2.3 地质构造
        2.3.1 断裂
        2.3.2 褶皱
    2.4 岩浆岩
3.煤系地层物性特征
    3.1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性
        3.1.1 孔隙性
        3.1.2 渗透性
        3.1.3 孔渗相关性
    3.2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发育特征
        3.2.1 孔隙特征
        3.2.2 毛管圧力曲线形态类型及分布
    3.3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1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3.2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含量
        3.3.3 煤系烃源岩成熟度
    3.4 煤及泥岩吸附特征
        3.4.1 煤岩吸附特征
        3.4.2 泥岩吸附特征
    3.5 本章小结
4.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4.1 “三史”演化模拟方法
        4.1.1 模拟软件
        4.1.2 原理及方法
        4.1.3 相关参数的选取
    4.2 煤系沉降史
        4.2.1 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史
        4.2.2 研究区的沉降-埋藏史
    4.3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4.4 煤系烃源岩的生烃史
    4.5 本章小结
5.煤系地层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
    5.1 煤层含气性
        5.1.1 煤层含气量及含气成分
        5.1.2 煤储层含气饱和度
    5.2 泥岩含气性
    5.3 煤系含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1 煤层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5.3.2 泥岩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6.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南黄海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2 主要工作量
        1.3.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黄海盆地位置
    2.2 构造单元及区域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地质结构特征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材料及相关测试方法
    3.1 主要研究材料
    3.2 相关测试方法
        3.2.1 镜质体反射率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
        3.2.3 流体包裹体测温
第四章 南黄海中部隆起埋藏史研究
    4.1 CSDP-2 钻井揭示地层特征
        4.1.1 地层及岩心特征描述
        4.1.2 地层综合柱状图
    4.2 下扬子野外露头对比
    4.3 地震-地质构造层划分
        4.3.1 南黄海地震构造层特征
        4.3.2 基于CSDP-2 井的地震-地质构造层划分
    4.4 基于CSDP-2 井的剥蚀量计算
        4.4.1 声波时差法
        4.4.2 镜质体反射率法
        4.4.3 地层趋势面法
    4.5 中部隆起隆升剥蚀时间
    4.6 埋藏史分析
        4.6.1 埋藏史研究方法及原理
        4.6.2 数据准备
        4.6.3 单井埋藏史
第五章 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
    5.1 区域构造演化及响应特征
        5.1.1 区域构造事件
        5.1.2 断裂与地层变形特征
        5.1.3 基于重、磁特征的平面结构响应
        5.1.4 南黄海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特征
    5.2 现今地温特征
        5.2.1 CSDP-2 井温特征
        5.2.2 邻区地温场特征
    5.3 古温标热史恢复
        5.3.1 镜质体反射率法
        5.3.2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
        5.3.3 古温标热史恢复小结
    5.4 地球动力学模拟
        5.4.1 原理和方法
        5.4.2 模拟过程及参数校正
        5.4.3 结果分析
        5.4.4 中部隆起与北部坳陷热史演化趋势对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与课题

(4)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研究现状
        1.2.2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研究现状
        1.2.3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2.1 地理及大地构造位置
        2.1.1 地理位置
        2.1.2 大地构造位置及基本构造特点
    2.2 沉积地层赋存特征
        2.2.1 太古界-集宁群片麻岩系(Ar)
        2.2.2 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O)
        2.2.3 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C-P)
        2.2.4 中生界三叠系(T)
        2.2.5 中生界-侏罗系(J)
        2.2.6 中生界-白垩系(K)
        2.2.7 新生界(Kz)
    2.3 岩浆活动特征
        2.3.1 煌斑岩的岩浆作用特征
        2.3.2 玄武质安山岩的岩浆作用特征
        2.3.3 辉绿岩的岩浆作用特征
    2.4 构造特征
        2.4.1 口泉-鹅毛口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活动时代
        2.4.2 大同向斜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时代
    小结
3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主采煤层煤类及煤变质程度
    3.1 主采煤层的赋存特征
        3.1.1 太原组主采煤层的赋存特征
        3.1.2 山西组主采煤层的赋存特征
        3.1.3 大同组主采煤层的赋存特征
    3.2 主采煤层煤类分布特征
        3.2.1 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特征
        3.2.2 侏罗纪煤类分布特征
    3.3 主采煤层的煤变质程度
        3.3.1 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程度
        3.3.2 侏罗纪煤的变质程度
    小结
4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沉积-构造岩浆活动时限和埋藏-沉降史
    4.1 沉积-构造岩浆活动时限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原理与方法
        4.1.2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4.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2 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4.2.1 沉积速率法的原理及方法
        4.2.2 永定庄组沉积之前的地层厚度恢复
        4.2.3 左云组沉积之前的地层厚度恢复
        4.2.4 新近纪沉积之前的地层厚度恢复
    4.3 含煤地层埋藏沉降史
        4.3.1 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埋藏史
        4.3.2 侏罗系含煤地层埋藏史
    小结
5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古地温场特征
    5.1 裂变径迹古地温恢复方法
        5.1.1 锆石裂变径迹方法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
    5.2 镜质组反射率古地温恢复方法
        5.2.1 石炭二叠纪古地温场
        5.2.2 侏罗纪古地温场
    小结
6 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
    6.1 煤变质作用的温度与时间
    6.2 煤变质作用的古地温热源
        6.2.1 埋藏地热
        6.2.2 构造岩浆热
    6.3 煤变质作用演化进程
        6.3.1 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演化进程
        6.3.2 侏罗纪煤的变质演化过程
    6.4 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
        6.4.1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
        6.4.2 中生代的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
        6.4.3 晚中生代-早新生代的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
    小结
7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1.3 主要涉及的理论研究现状
        1.3.1 热演化史研究现状
        1.3.2 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基底岩浆活动
    2.3 区域地层系统
        2.3.1 前侏罗系
        2.3.2 侏罗系
        2.3.3 白垩系
        2.3.4 新生界
第三章 雅布赖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
    3.1 构造格局
        3.1.1 西部坳陷
        3.1.2 东部隆起
    3.2 断裂发育特征及对盆地沉积的影响
    3.3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3.4 研究区隆升事件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关系
        3.4.1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分析原理
        3.4.2 研究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第四章 萨尔台凹陷埋藏史恢复
    4.1 不整合及构造层划分
        4.1.1 不整合及其地质意义
        4.1.2 研究区构造层划分及特征
    4.2 剥蚀厚度恢复
        4.2.1 镜质体反射率法
        4.2.2 声波时差法
        4.2.3 流体包裹体法
        4.2.4 地层厚度趋势法
        4.2.5 剥蚀量平面分布
    4.3 埋藏史模拟及分析
        4.3.1 模拟原理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热演化史研究
    5.1 现今地温场
    5.2 古地温场
        5.2.1 镜质体反射率反映古地温
        5.2.2 包裹体均—温度反映古地温
        5.2.3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反映古地温
    5.3 构造基底与沉降速率对古地温的影响
    5.4 热演化史模拟与分析
        5.4.1 基于镜质体反射率的热史模拟
        5.4.2 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模拟
    5.5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成熟度演化
        5.5.1 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5.2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及演化
        5.5.3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第六章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1 油气生成定量模型法
    6.2 流体包裹体法
    6.3 伊利石K-Ar测年法
    6.4 圈闭形成法
    6.5 饱和压力法
第七章 热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7.1 典型油气藏剖析
        7.1.1 Yt4油藏
        7.1.2 Yt5油藏
        7.1.3 Yt6油藏
    7.2 热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海拉尔盆地呼伦湖凹陷热演化史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现今地温场
3 热演化史研究
    3. 1 镜质体反射率剖面解释与古地温梯度计算
    3. 2 包裹体测温结果反映的古地温信息
    3. 3 磷灰石裂变径迹恢复古地温
    3. 4 古地温梯度确定
    3. 5 热史模拟
4 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5 结论

(7)海拉尔盆地古地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现今地温场特征
3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恢复古地温
    3.1 方法
    3.2 古地温梯度恢复
    3.3 热史模拟
4 结 论

(8)青藏高原东部四姑娘山地区晚新生代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学术背景及理论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由来及研究范围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3 晚新生代划分方案
    1.5 研究结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
    2.1 沉积岩
        2.1.1 前新生界
        2.1.2 新生界
    2.2 岩浆岩
        2.2.1 四姑娘山复式岩体群
        2.2.2 中梁子—狮子坪岩体群
        2.2.3 羊拱海—孟通沟—老君沟复式岩体群
        2.2.4 西拉卡岩体群
    2.3 变形与变质
    2.4 地震波
        2.4.1 地震S波
        2.4.2 地震P波
        2.4.3 地震RAYLEIGH波
        2.4.4 地震SKS波
    2.5 重力场
        2.5.1 布格重力
        2.5.2 均衡重力
    2.6 电磁场
        2.6.1 大地电磁
        2.6.2 航磁
第3章 现代地壳运动
    3.1 龙门山断裂带
        3.1.1 茂县—汶川断裂带
        3.1.2 北川—映秀断裂带
        3.1.3 安县—灌县断裂带
    3.2 鲜水河断裂带
        3.2.1 炉霍—八美段
        3.2.3 八美—康定段
    3.3 东昆仑断裂带
    3.4 岷江断裂带
        3.4.1 岷江断裂
        3.4.2 虎牙断裂
    3.5 抚边河断裂
    3.6 地震活动与现代应力场
        3.6.1 地震活动特点
        3.6.2 震源机制解
    3.7 地壳运动的测量
        3.7.1 GPS测量
        3.7.2 古地磁测量
第4章 四姑娘山地区的表面隆升
    4.1 隆升的初始值
        4.1.1 夷平面级数与高程
        4.1.2 隆升的初始高度
        4.1.3 隆升的初始时间
        4.1.4 隆升的形成年代
    4.2 河流阶地
        4.2.1 岷江水系
        4.2.2 大渡河水系
        4.2.3 雅砻江水系
    4.3 表面隆升阶段与速率
        4.3.1 隆升年龄与区域对比
        4.3.2 隆升速率
第5章 四姑娘山地区的地壳隆升
    5.1 四姑娘山花岗岩热年代学
        5.1.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5.1.2 锆石激光探针年龄
        5.1.3 隆升的热年代学分析
    5.2 四姑娘山花岗岩裂变径迹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5.2.2 测试结果
        5.2.3 磷灰石封闭温度的确定
        5.2.4 古地温梯度的确定
    5.3 四姑娘山花岗岩体隆升过程
        5.3.1 温度—年龄法
        5.3.2 径迹年龄外推法
    5.4 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剥蚀过程
        5.4.1 地形高差法
        5.4.2 磷灰石封闭温度年龄法
    5.5 区域地壳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5.5.1 黑水县羊拱海岩体的隆升
        5.5.2 理县孟通沟老君沟岩体的隆升
        5.5.3 色达县西拉卡岩体的隆升
        5.5.4 青海年宝玉则岩体的隆升
        5.5.5 西康群浊积岩记录的隆升
    5.6 地壳隆升对比分析
        5.6.1 绝对隆升的阶段划分
        5.6.2 相对隆升的区域对比
第6章 隆升的动力学讨论
    6.1 深部构造
        6.1.1 地壳结构与物理性质
        6.1.2 上地幔结构与物理性质
        6.1.3 边界断裂的关系及川西高原低速层的形成
    6.2 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6.3 隆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地位
        6.3.1 深部构造的差异性影响
        6.3.2 逆冲断裂的作用
        6.3.3 重力均衡作用的影响
    6.4 四姑娘山地区地貌演化
        6.4.1 夷平面形成期(N12-N21)
        6.4.2 山地形成期(N22-Q23)
        6.4.3 冰冻圈形成期(Q3-Q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9)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热演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现今地温场
3 热演化史
    3.1 热演化程度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恢复古地温
    3.3 热演化史模拟
4 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5 结 论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第三章 盆地东南缘构造特征及演化
    3.1 盆地深部构造特征
        3.1.1 盆地基底特征
        3.1.2 盆地深部特征
        3.1.3 火成岩活动特征
    3.2 研究区构造运动期次及特征
        3.2.1 地层接触关系反映的构造运动
        3.2.2 盆地南缘主构造变形期次分析
        3.2.3 盆地东缘主构造变形分析
        3.2.4 盆地南缘洛南地区构造分析
    3.3 盆地后期改造与演化
        3.3.1 原型盆地特征
        3.3.2 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
    3.4 研究区延长组构造层特征
第四章 盆地东南缘热演化史
    4.1 研究区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分布
        4.1.1 现今地温梯度纵向特征
        4.1.2 现今地温梯度平面特征
    4.2 研究区上三叠统热演化史特征
        4.2.1 热演化史恢复方法
        4.2.2 热演化程度纵向特征
        4.2.3 热演化程度平面特征
    4.3 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热演化史的差异性分析
    4.4 剥蚀厚度恢复方法
        4.4.1 声波时差法
        4.4.2 镜质体反射率法
        4.4.3 EASY%Ro法
    4.5 剥蚀厚度恢复结果
    4.6 镜质体反射率法热史模拟
        4.6.1 模拟原理简介
        4.6.2 模拟结果
        4.6.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7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4.7.1 韩城薛峰川剖面热史模拟
        4.7.2 洛南地区热史模拟
        4.7.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第五章 构造-热演化与生烃史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5.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1.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5.2 构造-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同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研究[D]. 史启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D]. 朱春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3]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 庞玉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2)
  • [4]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D]. 刘东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6)
  • [5]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D]. 田涛. 西北大学, 2015(03)
  • [6]海拉尔盆地呼伦湖凹陷热演化史恢复[J]. 崔军平,任战利,李金翔,阴玲玲,王文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1)
  • [7]海拉尔盆地古地温研究[J]. 崔军平,任战利. 地质科技情报, 2013(04)
  • [8]青藏高原东部四姑娘山地区晚新生代隆升[D]. 戴宗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9]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热演化史[J]. 崔军平,任战利. 现代地质, 2011(04)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 黄志刚. 西北大学, 2011(08)

标签:;  ;  ;  

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温度梯度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