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遮荫对乌龙茶生产的影响初报

夏季遮荫对乌龙茶生产的影响初报

一、遮荫对暑季乌龙茶生产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1](2019)在《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文中认为本文概述了建国后60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的情况(产区分布、面积扩展、产量增加、茶类结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继而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例着重介绍了福建茶树栽培研究上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若干年福建茶树栽培技术发展努力的方向:①良性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园生境调控技术;②茶园土壤改良及绿色增肥技术;③低成本高生产力技术。

石元值,方丽,吕闰强[2](2014)在《树冠微域环境对茶树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树冠微域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着影响,改善植物树冠环境可提升收获对象的品质。因此茶树的生长特别是其碳氮代谢及茶叶品质可能会受到树冠微域环境影响,本文拟通过覆盖遮荫的方式人为改变茶树树冠微域环境,以探明树冠微域环境对茶树碳氮代谢等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在茶树树冠面上分别覆盖光热透过性能不同的三种遮荫材料,人为改变茶树树冠面的微域环境,以不覆盖为对照,比较不同树冠微域环境条件下树冠面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光合速率等的差异,并通过氨基酸组分分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不同季节茶树新梢中碳氮初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比较树冠微域环境变化对茶树碳氮代谢及茶鲜叶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茶树树冠面经三种光热透过性能不同的遮阳网在蓬面直接覆盖后,茶树新梢的生长小环境及碳氮代谢均发生了变化:1)树冠面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及叶片温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覆盖隔热网的降温效果最好,降温幅度最高可达3.1℃;覆盖银色网在早晚有较好的降温效果,降温幅度可达1.6℃,但在12时、14时和16时未有明显的降温效果。而覆盖黑网后早晨的树冠面空气温度与叶片温度却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且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黑网下的两种温度与不覆盖比表现出了波动现象。2)茶树被覆盖后,其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其中黑网覆盖处理与不覆盖处理均在中午12点左右出现一个低谷,出现了"午睡"现象,而银色网与隔热网覆盖处理没有表现出"午睡"现象;覆盖后茶树叶片胞间CO2浓度较不覆盖表现出升高趋势,其中以隔热网处理为最高。3)在高温强光季节对茶树进行适度遮荫覆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氮代谢,减弱茶树碳代谢,改善各季茶树新梢的品质。主要表现为茶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增加;氨基酸组分如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也均表现出显着增加趋势;茶新梢中总碳含量及茶多酚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总碳、C/N、茶多酚含量等显着降低,儿茶素组分降低但儿茶素品质指数增加、苦涩味指数降低;三种茶树微域环境中,隔热网覆盖的树冠环境对茶叶品质提升方面效果最明显。4)与不覆盖相比,茶树新梢产量表现出了降低的趋势。【结论】通过遮荫覆盖等方式调控茶树树冠微域环境会影响茶树碳氮代谢等生理活动、提高茶鲜叶品质,但茶鲜叶的产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

罗学平,杨双旭,李丽霞,周炎花,李金贵,蔡烈伟[3](2013)在《乌龙茶生产高峰期的延缓技术》文中指出介绍了乌龙茶生产高峰期的延缓技术,包括优化茶园田间管理、革新鲜叶采摘技术以及改进加工工艺,延长乌龙茶生产周期,解决乌龙茶的生产过于集中的问题。

何孝延,杜起洪[4](2012)在《伏季休茶背景与调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郭雅玲,赖凌凌[5](2012)在《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福建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福建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和产品种类更是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本文以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为对象,对闽南乌龙茶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造型、干燥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优化参数、探索机理、现代技术运用和新工序研发等4大特点,以期为闽南乌龙茶工艺品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建议今后应关注按品种特性对现有工艺品质理论和成果进行整合、加强新工艺品质的基础理论研究。

肖世青[6](2011)在《采用外源酶改善安溪铁观音茶香气品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成茶品质以春茶最好,秋茶香气高,滋味却不及春茶醇厚。夏、暑季铁观音品质较差,但安溪夏暑茶产量占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改善夏暑季铁观音的品质,在安溪铁观音的加工过程中添加不同酶进行处理,对加工得到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茶叶的挥发性组分,以期筛选出合适的复合酶组合及其工艺参数。并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鉴别出安溪铁观音主要特征性香气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安溪铁观音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索了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感官品质和香气组分的影响。在摇青结束之后,对夏茶分别进行了添加蛋白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漆酶的处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漆酶显着改善了茶叶感官品质,β-葡萄糖苷酶对香气品质改善效果较好,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夏茶香气品质无明显改善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茶叶的挥发性组分,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酶和漆酶处理都显着提高了香气成分含量,而纤维素酶处理样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减少。2.探索了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感官品质和香气组分的影响。在初烘之前,对夏茶分别进行了添加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漆酶、α-半乳糖苷酶和复合酶的处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的茶样,香气和滋味品质比对照更差。β-葡萄糖苷酶较好地改善了香气,但对滋味品质提升幅度不大。单一的漆酶和α-半乳糖苷酶都能较好地改善夏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当复合酶的浓度为(0.1g漆酶+0.1g α-半乳糖苷酶)/L时,茶叶花香明显,滋味浓醇鲜爽,品质类似早秋茶。3.探索了初烘前酶处理对暑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暑季安溪铁观音的品质,对暑茶在初烘之前分别进行了添加漆酶、α-半乳糖苷酶和复合酶的处理。对加工得到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茶叶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经过酶处理的茶样的香精油总量均大于对照样。α-半乳糖苷酶能显着增加醛类和醇类含量,漆酶能显着增加酯类含量,两种酶都能显着增加烯烃类含量。橙花叔醇、法呢烯和吲哚是铁观音中最重要的赋香成分,这三种组分在酶处理样中的含量均有所增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经复合酶处理后,暑茶青气消失,花香显现。感官审评和GC-MS检测均表明酶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暑茶的香气品质。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安溪铁观音中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并构建了安溪铁观音香气质量的评价模型。从4个季节8个不同等级的安溪铁观音茶样中提取并分离出74种香气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安溪铁观音中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分别是橙花叔醇、法呢烯、吲哚、苯乙醇、反-2-己烯醛、壬醛、苯乙醛、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顺-己酸-3-己烯酯、苯甲酸-3-己烯-1-醇酯、辛酸-2-苯乙酯、5-正丁基-δ-戊内酯、顺式茉莉酮、法尼基丙酮、棕榈酸、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安溪铁观音香气质量的评价模型,并使用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评价各个茶样的香气质量。通过感官评价法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评价安溪铁观音的香气质量。

秦志敏[7](2011)在《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文中认为茶树为C3经济作物,喜荫喜湿。亚热带地区为红壤丘陵茶园,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该地区日照充足,高温季节持续时间较长,与茶叶喜荫习性相悖,不利于有机茶生产。通过遮光这一农艺措施改善茶园微环境,创造适合茶叶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茶叶高产、优质、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湖南省桃源县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和长沙县湘丰茶厂设立试验基地,以“碧香早”和“福大61”为试验材料,分别从不同颜色遮阳网处理、黑色不同遮光度处理和不同品种间不同颜色对比试验三个层次研究了遮光对夏秋茶和春茶产量指标和主要内质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颜色遮阳网对不同季节茶叶生长指标和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为黑色>绿色>银白色>CK;不同季节使用黑色遮阳网能显着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酚/氨),与对照茶园相比,夏季、秋季、春季茶叶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4.22%、17.07%、6.23%,咖啡碱含量分别增加了9.48%、8.10%、7.28%,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4.40%、6.43%、27.66%,酚/氨分别比对照低16.40%、20.13%、31.82%。不同季节茶树经56%、62%、75%的黑色遮阳网遮光后产量指标和新梢含水率均高于对照,不同季节56%的遮光处理对茶树百芽重、芽密度和新梢含水率影响幅度最大,水浸出物含量低于对照。夏季、秋季、春季56%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光使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最低,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0.59%、24.37%、9.09%;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0.26%、19.91%、9.58%;茶多酚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5.66%、15.42%、29.14%;酚/氨分别比对照低30.06%、31.99%、35.56%。“碧香早”和“福大61”经遮光后,不同季节黑色和绿色遮阳网能增加茶树百芽重,“碧香早”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分别比对照高6.23%、5.65%,夏季分别比对照高10.48%、7.01%。“福大61”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6.46%、7.98%,夏季分别比对照高33.79%、8.24%;不同颜色遮阳网对芽密度和新梢含水量的影响幅度为:黑色>绿色>银白色>对照;不同季节黑色遮阳网遮光能显着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碧香早”和“福大61”经黑色遮光处理氨基酸含量春季分别比对照高6.56%、21.78%,夏季分别比对照高15.76%、19.66%;茶多酚含量春季分别比对照低29.68%、24.91%,夏季分别比对照低5.59%、13.15%;酚氨比春季分别比对照低33.95%、38.67%,夏季分别比对照低18.39%、27.69%;咖啡碱含量春季分别比对照高8.08%、6.07%,夏季分别比对照高10.61%、7.9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应用黑色和绿色遮光设施,春季应用3种颜色的遮光设施均可有效改善丘陵茶园绿茶品质,不同季节黑色遮阳网遮光均显着增加名优绿茶产量并改善绿茶内含品质;不同季节用56%、62%、74%的黑色遮阳网对茶园进行遮光,56%的中度遮光最利于茶叶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形成;不同品种遮光比较试验表明,茶树经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后,黑色和绿色遮光处理利于提高茶叶品质,不同品种遮光效果一致,银白色遮阳网对不同茶树品种遮光效果不同,可能与品种差异性有关。

陈佩[8](2010)在《茶园遮光效应及其对茶树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文中认为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区域,该地域日照充足,高温持续时间长,与茶树喜荫喜湿的生态习性相悖,对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茶极为不利。通过农艺措施改善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满足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设在湖南省桃源县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内,试验在夏、秋高温季节进行,研究黑色遮阳网覆盖对茶叶光合作用和品质成分的影响。试验设置遮光率分别为75%、56%、30%三个处理,以露地栽培茶园为对照,比较其对茶园生态条件、茶树生长、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遮阳网覆盖有效地改善了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与不遮光茶园相比,75%、56%、30%遮光率处理的茶园日平均气温分别比对照低1.7℃、1.1℃、0.7℃,日平均地表温度分别比对照低8.2℃、5.7℃、3.5℃,日平均5cm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低5.4℃、3.4℃、2.3℃,日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比对照高2.7%、1.6%、0.9%,75%遮光率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近2%。2.75%遮光率处理夏季新梢一芽三叶含水量比对照高21.8%,第三片成熟叶的平均叶面积比对照大8.96cm2。3.夏季,75%和56%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全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0%遮光率处理和对照区茶园则呈双峰曲线,各处理全天的总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56%遮光率>75%遮光率>30%遮光率>对照。秋季,75%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56%、30%遮光率处理和对照的茶园净光合速率为双峰曲线,各处理全天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75%遮光率>56%遮光率>30%遮光率>对照。在影响茶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诸多生态因子中,光温因子尤其是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最大。4.遮光后,茶叶茶多酚含量减少,相比对照,茶多酚最高减少14.0%;叶绿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增加,相比对照,三者增加最大值分别为25.0%、16.9%、19.4%。故遮光后茶叶的持嫩性增加、鲜爽度提高、苦涩味减少,颜色较对照绿,从而提高了绿茶的品质。

王秀英[9](2009)在《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分析及烘焙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咖啡碱,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三大主要成分之一,在茶叶的化学成分中是特征物质,也是茶叶区别于其它植物而成为饮料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福建省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进行研究:①在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随机取样,分析鲜叶与毛茶及梗的咖啡碱含量;②对福建省出口乌龙茶进行咖啡碱含量的研究;③以武夷水仙和铁观音为试材,探讨烘焙工艺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及其品质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研究本试验以福建乌龙茶主产区的主要代表品种为试材,对咖啡碱含量进行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基本情况:鲜叶咖啡碱含量(3.52%)>毛茶咖啡碱的含量(2.99%)>成品茶咖啡碱的含量(2.97%)>茶梗中的咖啡碱含量(1.74%),不同原料咖啡碱含量达到了极显着差异。(2)鲜叶成熟度不同,咖啡碱含量差异:1芽2-3叶的鲜叶咖啡碱含量(4.14%)>开面3-4叶鲜叶咖啡碱的含量(3.14%),表明差异显着。(3)福建乌龙茶不同产茶区咖啡碱含量差异显着:鲜叶咖啡碱含量为:武夷山>建瓯>安溪>华安,毛茶咖啡碱含量为:安溪>武夷山>建瓯>华安,表明差异显着。(4)福建乌龙茶不同季节咖啡碱含量差异显着:鲜叶咖啡碱含量为:春季>秋季>夏季,不同季节毛茶咖啡碱含量为:春季>夏季>秋季,表明差异显着。(5)不同品种间咖啡碱含量差异:鲜叶以肉桂的咖啡碱含量最高,毛茶以大红袍的咖啡碱含量最高;鲜叶中肉桂和黄旦的咖啡碱含量差异显着,毛茶中大红袍和闽南水仙的咖啡碱含量差异显着。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根据咖啡碱含量的多少将乌龙茶不同品种划分为高咖啡碱含量、中等咖啡碱含量、低咖啡碱含量三类。2福建出口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研究以闽南水仙、铁观音、色种、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闽北乌龙为试材,研究咖啡碱含量与出口乌龙茶品质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武夷水仙的咖啡碱含量(3.35%)>闽北乌龙的咖啡碱含量(3.20%)>色种的咖啡碱含量(3.13%)>闽北水仙的咖啡碱含量(2.84%)>闽南水仙的咖啡碱含量(2.67%)>铁观音的咖啡碱含量(2.56%),闽北出口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略高于闽南出口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咖啡碱含量随着乌龙茶等级的下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咖啡碱与闽南、闽北乌龙茶品质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1、0.634。可见,咖啡碱含量与乌龙茶的品质有一定相关性。3不同烘焙工艺对武夷水仙和铁观音咖啡碱含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1)烘焙对武夷水仙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90℃、110℃、130℃、150℃;1h、2h、3h、4h对春季武夷水仙进行烘焙处理。以90℃、110℃、130℃、150℃;1h、3h、5h、7h对暑季武夷水仙进行烘焙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温度升高与时间的延长,咖啡碱含量逐步降低。春季与暑季的咖啡碱含量90℃> 110℃> 130℃> 150℃,1h>2h>3h>4h。不同烘焙温度与时间下咖啡碱含量的降幅春季<暑季; 90℃、130℃、150℃烘焙1h、7h对暑季武夷水仙咖啡碱含量影响较大。经模糊综合评判及感官品质审评,烘焙后春季与暑季武夷水仙的品质较好的组合分别为:90℃3h、130℃7h。(2)烘焙对铁观音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60℃、80℃、100℃、120℃,1h、2h、3h对春秋季铁观音进行烘焙处理,以80℃、100℃、120℃、130℃,1h、2h、3h对暑季铁观音进行烘焙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的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随着处理温度升高与时间的延长,咖啡碱含量大体是一个逐步降低的趋势。不同季节间,烘焙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咖啡碱含量的损失越多:春季>秋季>暑季。经模糊综合评判及感官品质,春暑秋铁观音烘焙品质较好的组合分别为100℃2h、120℃2h、100℃3h。以铁观音为试材,研究高温与低温的时间段分比、高温/℃、低温/℃、温度变化规律对乌龙茶烘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低温、温度变化规律、高温与低温的时间段分比。时间段分比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以1:3大于2:2。温度变化规律对1:3的时间段烘焙影响较大。经正交试验分析,先100℃烘焙2h再60℃烘焙2h的铁观音品质最优。

张文锦,林春莲,熊明民[10](2007)在《茶树遮荫效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遮荫可明显改变茶园微域生态环境,尤其对茶树冠层温度、湿度及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及其在茶树体内的重新分配等一系列生理与生化过程,最终影响到茶叶产量与自然品质。

二、遮荫对暑季乌龙茶生产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遮荫对暑季乌龙茶生产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茶叶生产发展概况
    1.1 产区分布
    1.2 面积扩展
    1.3 产量增加
    1.4 茶类结构
2 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2.1 山地茶园垦植建园技术研究
    2.2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研究
    2.3 茶树种植方式、密度及高稳产生产技术研究
    2.4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
    2.5 重点茶区土壤调查评价及茶园优化施肥研究
        2.5.1 茶园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2.5.2 茶园土壤施肥效应研究
    2.6 茶园设施覆盖技术研究
    2.7 良性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及技术研究
    2.8 有机茶生产技术及基地建设研究
    2.9 低碳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3 福建茶树栽培展望
    3.1 良性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园生境调控技术
    3.2 茶园土壤改良及绿色增肥技术
    3.3 低成本高生产力技术

(2)树冠微域环境对茶树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不同遮阳网后微域环境的光照强度、温度及空气湿度等因子的日变化
    2.2 覆盖不同类型遮阳网后对各季茶鲜叶品质的影响
        2.2.1 对各季茶树鲜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2 各季茶树鲜叶中碳、氮、C/N、磷、钾等含量变化
        2.2.3 各季茶鲜叶中茶多酚与氨基酸总量的变化
        2.2.4 各季茶鲜叶中儿茶素组分的变化
        2.2.5 各季茶鲜叶中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3)乌龙茶生产高峰期的延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田间管理
    1.1 品种混合搭种
    1.2 调整茶树修剪期
    1.3 遮荫覆盖处理
    1.4 喷施叶面肥
2 革新采摘技术
    2.1 提前开采
    2.2 机器采摘
3 改进加工工艺
    3.1 运用新型加工设备
    3.2 冷冻贮藏杀青叶,延长加工时间
4 小结

(4)伏季休茶背景与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伏季休茶的概念
2 伏季休茶的意义
3 伏季休茶研究内容与效益
4 伏季休茶主要生产技术
    4.1 调控技术
    4.2 采摘、修剪调控技术
        4.2.1 采摘原则
        4.2.2 采摘春茶、秋茶, 留养夏暑茶调控技术
        4.2.3 采摘春、夏、秋茶, 留养暑茶调控技术
        4.2.4 采摘春、暑、秋茶, 留养夏茶调控技术
        4.2.5 非生产季节修剪控制技术
    4.3 肥培管理
        4.3.1 茶园用肥准则, 执行《无公害食品茶叶技术
        4.3.2 基肥
        4.3.3 追肥
        4.3.4 中耕除草

(5)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闽南乌龙茶工艺的发展概况
2 闽南乌龙茶工艺研究进展
    2.1 萎凋工序研究进展
    2.2 做青工序研究进展
        2.2.1 做青机理研究进展
        2.2.2 做青参数研究进展
    2.3 揉捻工序研究进展
    2.4 干燥工序研究进展
    2.5 新工艺研究进展
        2.5.1 在初制工艺中创新品质
        2.5.2 在精制工艺上创新品质
3 结语

(6)采用外源酶改善安溪铁观音茶香气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夏暑茶品质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1.2 外源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红茶加工中的外源酶
        1.2.2 绿茶加工中的外源酶
        1.2.3 黑茶加工中的外源酶
        1.2.4 茶饮料加工中的外源酶
    1.3 乌龙茶香气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1.3.1 糖苷类物质酶促水解
        1.3.2 氨基酸的转化
        1.3.3 糖类物质的转化
        1.3.4 脂类的氧化降解
        1.3.5 多酚类的酶促氧化
    1.4 茶叶香气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4.1 常压水蒸气蒸馏并同时萃取法(SDE)
        1.4.2 减压蒸馏萃取法(VDE)
        1.4.3 顶空吸附法(HAS)
        1.4.4 超临界 CO2萃取法(SFE)
        1.4.5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1.5 茶叶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
        1.5.1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
        1.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研究
        2.2.2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研究
        2.2.3 不同酶处理对暑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研究
        2.2.4 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香气成分的分析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仪器和试剂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摇青后添加外源酶处理夏茶
        3.2.2 初烘前添加外源酶处理夏茶
        3.2.3 初烘前添加外源酶处理暑茶
        3.2.4 感官审评方法
        3.2.5 香精油的制备
        3.2.6 GC-MS 检测条件
        3.2.7 定性定量方法
        3.2.8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的影响
        4.1.1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感官品质的影响
        4.1.2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香精油总量的影响
        4.1.3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香气组分的影响
    4.2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的影响
        4.2.1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感官品质的影响
        4.2.2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香精油总量的影响
        4.2.3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铁观音香气组分的影响
    4.3 不同酶处理对暑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的影响
        4.3.1 不同酶处理对暑季铁观音感官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酶处理对暑季铁观音香精油总量的影响
        4.3.3 不同酶处理对暑季铁观音香气组分的影响
    4.4 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香气成分的研究
        4.4.1 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的感官审评结果
        4.4.2 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香气成分分析
        4.4.3 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主要香气成分的分析
        4.4.4 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香气质量综合评价
5 讨论
    5.1 添加外源酶改善夏茶品质的研究
    5.2 漆酶和α-半乳糖苷酶改善暑茶品质的作用机理
    5.3 安溪铁观音特征性香气成分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茶叶香气质量模型
6 结论
    6.1 摇青后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
    6.2 初烘前酶处理对夏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
    6.3 酶处理对暑季安溪铁观音香气品质影响
    6.4 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科和硕士期间获得奖励

(7)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遮光的主要类型及遮光材料
        1.1 遮光在农艺生产中的应用
        1.2 遮光类型及遮光材料
    2 茶园遮光的主要生态效应
        2.1 遮光对光强的影响
        2.2 遮光对茶园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2.3 遮光对茶园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3 茶园遮光的主要生长效应
    4 茶园遮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4.1 遮光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 遮光对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 茶园遮光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5.1 遮光对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5.2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5.3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5.4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5.5 遮光对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茶树产量指标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2.2 遮光对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2.3 遮光对水浸出物的影响
        2.4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2.5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遮光水平对茶树产量指标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及试验处理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2.2 遮光对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2.3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2.4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响
        2.5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遮光对不同茶树品种产量指标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处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遮光对茶园产量指标的影响
        2.2 遮光对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2.3 遮光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2.4 遮光对氨基酸、茶多酚及酚氨比含量的影响
        2.5 遮光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遮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2 遮光对茶树产量指标和新梢水分含量的影响
        3.3 遮光对茶树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3.4 光质对茶树品质的影响
        3.5 加强茶园管理,综合提高茶树生产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致谢

(8)茶园遮光效应及其对茶树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遮光类型及材料
        1.2 茶园遮光生态效应
        1.2.1 遮光对光照的影响
        1.2.2 遮光对茶园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1.2.3 遮光对茶园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1.3 茶园遮光生长效应
        1.4 遮光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1.5 遮光对茶叶品质成份的影响
        1.5.1 遮光对叶绿素含量及其组成总量的影响
        1.5.2 遮光对茶鲜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遮光条件下茶园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2.1 试验地概况
        1.2.2 观测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对茶树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2.2 遮光对茶树叶面温度的影响
        2.3 遮光对茶园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2.3.1 不同遮光处理对茶园空气温度的影响
        2.3.2 不同遮光处理对茶园空气湿度的影响
        2.4 遮光对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2.5 不同遮光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第三章 遮光条件下茶树生长效应
    1 观测项目与方法
        1.1 茶树芽密度观测
        1.2 茶树新梢含水量观测
        1.3 茶树叶面积观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2.1.1 夏天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2.1.2 秋季遮光对茶树芽密度的影响
        2.2 遮光对茶树新梢一芽三叶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2.2.1 夏季遮光对茶树新梢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2.2.2 秋季遮光对茶树新梢含水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第四章 遮光条件下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
    1 观测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2.1.1 夏季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2.1.2 秋季遮光对茶树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2.2 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2.2.1 夏季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2.2.2 秋季遮光对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 遮光条件下茶叶品质成分变化
    1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光对茶叶色素含量的影响
        2.1.1 夏天遮光后茶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2.1.2 秋天遮光后茶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2.2 遮光对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2.2.1 夏天遮光后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
        2.2.2 秋天遮光后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
第六章 综合讨论
论文研究创新点
论文所属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分析及烘焙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茶叶中咖啡碱的研究进展
        1.1 咖啡碱的性质与作用
        1.2 咖啡碱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1.2.1 咖啡碱的生物合成
        1.2.2 咖啡碱的分解
        1.3 茶树生长发育中影响咖啡碱含量的因子
        1.3.1 咖啡碱在茶树生长发育中的动态变化
        1.3.2 施肥对茶树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1.3.3 遮荫对茶树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1.3.4 干旱对茶树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1.3.5 生长季节对茶树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1.3.6 不同乌龙茶品种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1.4 咖啡碱含量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2 福建出口乌龙茶研究现状
        2.1 福建出口乌龙茶的基本情况
        2.2 福建出口乌龙茶的品质研究
    3 乌龙茶的烘焙工艺及其品质研究现状
        3.1 乌龙茶烘焙的目的与原理
        3.1.1 乌龙茶烘焙的目的
        3.1.2 乌龙茶烘焙的原理
        3.2 乌龙茶的主要烘焙方法
        3.3 乌龙茶烘焙的影响因素
        3.4 烘焙过程中乌龙茶品质的变化研究
    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1.2.1 试验仪器
        1.2.2 试验药品
        1.3 试验方法
        1.3.1 茶样的取样方法
        1.3.2 茶样的固样方法
        1.3.3 试验的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基本情况研究
        2.1.1 福建乌龙茶鲜叶咖啡碱含量分析
        2.1.2 福建乌龙茶毛茶咖啡碱含量分析
        2.1.3 福建乌龙茶成品茶咖啡碱含量分析
        2.1.4 福建乌龙茶茶梗中的咖啡碱含量情况
        2.1.5 福建乌龙茶不同原料间咖啡碱含量的差异分析
        2.2 福建不同产茶区咖啡碱含量变化趋势分析
        2.3 福建乌龙茶不同季节咖啡碱含量的差异
        2.4 不同品种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分析
        2.4.1 不同品种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变化分析
        2.4.2 不同品种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基本情况分析
        3.2 季节对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3 茶区不同对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4 乌龙茶品种不同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福建出口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及其品质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感官审评分析
        1.4 数据处理方法
        1.4.1 数据分析所用方法
        1.4.2 逐步回归数据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闽南出口乌龙茶等级差异分析
        2.1.1 咖啡碱含量的变化与差异
        2.1.2 其他生化成分分析
        2.1.3 闽南出口乌龙茶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
        2.1.4 闽南出口乌龙茶主要化学因子的通径分析
        2.2 闽北出口乌龙茶等级差异分析
        2.2.1 咖啡碱含量的变化与差异
        2.2.2 其他生化成分分析
        2.2.3 闽北出口乌龙茶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
        2.2.4 闽北出口乌龙茶主要化学因子的通径分析
        2.3 闽南闽北出口乌龙茶咖啡碱含量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咖啡碱含量对福建出口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3.2 咖啡碱含量对乌龙茶出口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烘焙工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变化及品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备
        1.3 试验方法与设计
        1.3.1 试验取样方法
        1.3.2 试验设计
        1.3.3 试验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烘焙对武夷水仙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2.1.1 烘焙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
        2.1.2 烘焙过程中其他生化成分的变化
        2.1.3 武夷水仙生化品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2.2 固温烘焙对铁观音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2.2.1 烘焙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
        2.2.2 烘焙过程中其他生化成分的变化
        2.2.3 铁观音生化品质的模糊综合评判
        2.3 变温烘焙对铁观音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2.3.1 烘焙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及差异分析
        2.3.2 烘焙过程中其他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差异分析
        2.3.3 铁观音烘焙试验最优组合确定
    3 讨论
        3.1 温度对乌龙茶烘焙中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季节烘焙对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乌龙茶品种烘焙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烘焙方式对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1 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分布规律
        1.1 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的基本情况
        1.2 鲜叶成熟度不同,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不同
        1.3 不同的茶区,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不同
        1.4 季节不同,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不同
        1.5 品种不同,乌龙茶的咖啡碱含量不同
    2 出口乌龙茶咖啡碱含量情况及其品质分析
    3 不同烘焙工艺下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变化
        3.1 烘焙对武夷水仙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3.2 烘焙对铁观音咖啡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4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茶树遮荫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遮荫类型及材料
2 茶园遮荫微域环境条件变化
    2.1 对光照的影响
    2.2 对温、湿度的影响
3 茶树遮荫生长效应
4 茶树遮荫光合生理效应
    4.1 遮荫对新梢叶绿素含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4.2 覆盖遮荫对新梢含水量的影响
5 茶树遮荫产量变化
    5.1 遮荫对茶树营养的影响
    5.2 遮荫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6 遮荫对茶叶品质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6.1 遮荫对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6.2 遮荫对氨基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6.3 覆盖遮荫对茶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7 结 语

四、遮荫对暑季乌龙茶生产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J].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 茶叶学报, 2019(02)
  • [2]树冠微域环境对茶树碳氮代谢的影响[J]. 石元值,方丽,吕闰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5)
  • [3]乌龙茶生产高峰期的延缓技术[J]. 罗学平,杨双旭,李丽霞,周炎花,李金贵,蔡烈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8)
  • [4]伏季休茶背景与调控技术[J]. 何孝延,杜起洪. 茶叶科学技术, 2012(03)
  • [5]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郭雅玲,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6)
  • [6]采用外源酶改善安溪铁观音茶香气品质的研究[D]. 肖世青.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7)
  • [7]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D]. 秦志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8]茶园遮光效应及其对茶树光合作用和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D]. 陈佩.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9]福建乌龙茶咖啡碱含量分析及烘焙工艺研究[D]. 王秀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10]茶树遮荫效应研究进展[J]. 张文锦,林春莲,熊明民. 福建农业学报, 2007(04)

标签:;  ;  ;  ;  ;  

夏季遮荫对乌龙茶生产的影响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