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冯舒[1](2020)在《古代建筑窗景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再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古代建筑构件中的窗景及其元素作为切入点,对于窗景在历史变迁中的现象、类别、风格,特别是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以图像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梳理;以社会生活和历史变现迁为背景;以中国哲学与美学基础为前提进行考量。同时,将其研究内容与因素融入到当代设计的应用中。从空间设计的功能、形式、文化内涵和融合中探索其间因素的联系,并提出依据不同界面和方式进行多样的解决方法。第二章对窗的发展历史、结构类型、纹样、文化及地域特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窗在各个时期的特征,对窗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并分类,分析不同窗型的设计要求及运用场所。通过对明清时期窗景纹样的调研,将不同题材的纹样及其寓意进行分析梳理,便于将传统的符号合理的应用于当代的设计中。通过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的窗景,分析了南北方的窗景设计在题材、造型、结构、应用场合的不同之处,同时探究了儒、道、释三家文化对古代建筑窗景的影响。第三章通过实际的调研案例分析窗景在公共空间内的功能体现,并从市场需求、审美需求、文化需求的角度分析窗景的价值。同时,探析如何将传统窗景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包括以采光为主的空间设置、再造、收纳及功能空间的分割等因素中的融合问题。此外,进一步探索如何把窗景的形态符号进一步简化、提取和嫁接到当代设计的形式语言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设计,给人们传递新的空间视觉感受。在第四章提出设计方法,在设计时要提炼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以运用,以简明的设计方式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以生态的设计理念,将窗景的意境融入空间设计中,整体设计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同时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以此,引导人们注重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提高人们对传统艺术再创造的意识,延续传统艺术的价值。窗景文化作为精神符号,承载着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指归与人生境界,也显露出儒、道、释文化在古人内心产生的慰籍,传递着民俗生活与市井百态。窗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存在于建筑空间的功能中,在过去,它承担着透光、空间分割、收纳、陈设和满足人们心理空间需求的使命。同样,这些丰富的价值和含义,依然能够在当代空间设计中得以存在,并以当代人的观念和新的需求,大胆取舍,更好地运用于设计中,为促进中国民族气派的当代设计开启新的视野。

刘世豪[2](2020)在《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不单纯是一种物质产品,还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它不仅具有居住的功能,还蕴藏了深厚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可供我们研究出对当下生活指引的方向。中国明清官式建筑集合了中国古代建筑所有的建筑技术、文化和所蕴含的伦理观于一身,是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来发展到最后的辉煌时期。细看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建筑在最后沉淀的精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物质外壳,也在其中映射出一些伦理规范和对人们的终极关怀。要研究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应该了解古代中国几千年在建筑上的物质形态发展和伦理精神变化的过程,尤其要着重于中国传统建筑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在什么环境下发展变化,又如何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从单体建筑形成村落和城市等多方面去研究、归纳和总结,找出建筑细节和宏观特点,后面主要分析这些特点来寻找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伦理精神。本文以伦理学角度去看待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中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在阐述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伦理基础前提下,深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最后呈现出的建筑特点来分析出背后的伦理观,再从这些建筑伦理观中归纳出背后的伦理精神,层层递进总结出中国古代礼制等级制度、天人合一和务实的伦理精神。中国明清官式建筑在中国近代因西方文化入侵而断层发展,之后便出现盲目仿制和全盘西化的建筑风格现象。对中国明清官式建筑在近现代病态发展进行伦理反思,并找到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中和现代社会的共同点,引用冯友兰先生“抽象继承”的继承方式和创新发展新旧时代的共同点来找到未来中国建筑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才能给中国人民带来文化归属感并让中国传统建筑屹立于全球化的世界建筑舞台。

姚珏[3](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韩艺宽[4](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庞润昕[5](2019)在《《清明上河图》的建筑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是生命的“动”,是人民用智慧演奏出的美好乐章。中国传统建筑所展现的美经历了历史的滤镜,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本文主要从“界画”入手,主要研究宋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西方的美术史,通过西方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差异作为美术史的分期研究,而中国的建筑的形式、风格在每朝代的变化不大。所以中国的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可追踪古代文明的早期形式,不同的文明形成了不同的建筑,这也许是古代建筑存在的意义之一。本文通过古籍或是现代研究中对宋朝社会总总方面的记载和认知,阐述《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构造、装饰等形成的原因,从哲学、政治、制度、宗教、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因素与《清》图中建筑中的细节分析的联系与思考为出发点作为本文的总结。早期画史记载中,中国古代建筑展现在画作的绘画类别称之为“界画”,是由于画家作画时需要利用“界尺”来引笔画线。每个朝代的界画可以说重现了建筑的风采。界画对建筑的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以及其他艺术和社会文化间的联系,以及通过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本质。通过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联系美学思想,说明古代建筑为何美。

李佳佳[6](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袁媛[7](2019)在《南粤乳源正觉寺佛教建筑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佛教建筑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和佛教精神的物化,在佛教的流传和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受传统文化的同化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寺建筑,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一个重要的分支和代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的加快,佛寺建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民生活和精神的需要,人们对佛寺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佛寺建筑的现代化及寺庙的重建也随之提上日程,大量多元化的佛寺开始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将传统佛寺建筑的精髓与现代建筑手法融合,营造出既满足佛教功能需求又符合当代社会审美需求的佛寺,实现佛教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显得极为迫切。本文以广东乳源正觉寺重建设计为研究依托,首先,对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化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正觉寺依地形而建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又对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进行定义,即中心礼佛区采用仿古建筑风格而其他区域以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为主的方案,并对具体的规划展开详细分析。然后,对中心礼佛区和其他功能区主要单体古佛建筑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最后,对园区景观设计展开探讨,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景观营造和设计,将佛教理念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至环保理念。综上,本文通过对正觉寺重建方案的整体布局规划、主要单体建筑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三个方面中的传承和创新进行探讨,期望为以后佛寺的建造或重建提供参考。

何苗[8](2019)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后现代主义引入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虽然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的借鉴多来自于西方古典主义,与我国古典主义形式不同,但如何在当代呈现的方法却是可以相通的,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梳理了后现代主义相关理论,对广义后现代主义进行分类概述。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详细的原理分析。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成因与发展,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系进行分类概述。其次,本文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创新思维。分析出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建筑装饰创新的启示与方向:1、历史主义2、意义的传达3、建立人与空间与环境的关系4、地域主义。以及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基于后现代主义三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折衷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含糊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象征隐喻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最后,本文研究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设计创新表现方法。分别为:图形和形体表现法、材质表现法、色彩表现法、结构与构件表现法、比例表现法、布局表现法,并通过大量实例及设计实践论证了这些方法。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思考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当代呈现,通过研究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方法。旨在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提供更多发展的方向,目的是为了让这门艺术瑰宝能更好的被时代传承下去。

赵静[9](2019)在《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当山古建筑群大兴于明代,作为明代“皇室家庙”,其现存的明代建筑在中国官式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武当山地处汉水流域,南北与东西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促使武当山古建筑并不仅仅呈现出皇家建筑的孤立形象,而呈现出极具包容性的特质。武当山古建筑最早可追溯到传说中西周尹喜所居的“石门”“石室”,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岩庙”这种武当山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形式,最终形成武当“72岩”这一奇观,妙华岩为现存的72岩之一。本文基于建造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位于武当山妙华岩中的无梁殿加以讨论,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加以论述。希望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入手,探索武当山砖石建筑营造思想的深度内涵,以丰富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视野。首先,通过史料研究,梳理妙华岩和清微宫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妙华岩是明代永乐大修武当之时,依托于清微宫而建造起的一处岩庙,并明确了妙华岩和清微宫二者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地位。基于实地调查,对妙华岩内已破损的无梁殿和三座神台的营造技艺分别进行研究,并对坍塌的无梁殿屋顶形制进行复原研究和施工方式推测。以此为基础,将三维扫描数据与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测绘资料相结合,依托可靠的一手资料对除无梁殿以外的其他类型砖石建筑进行建造工艺相关研究,以探究武当山石作技艺。进一步,从文化角度出发,探究无梁殿这一建筑形式出现的意义,和妙华岩无梁殿在永久性与纪念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武当山现存的元代无梁殿实例——武当山琼台中观石殿,所体现的武当山道教建筑营造思想展开研究。并对无梁殿在元代开始出现、明代变得流行这一现象与建筑材料、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长期对武当山及周边地区崖造洞窟建筑实例的田野调查,对岩庙建筑在测绘基础上加以史料、当地志书的研究,将其分为崖居、崖墓、修道洞和石窟四类分别总结与岩庙的共性,探讨武当山岩庙原型。最后,从妙华岩无梁殿的建筑纪念性、体现武当山砖石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地位,从武当山道教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入手,提出基于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的研究具有建筑学与历史学的双重意义。

屈顺[10](2019)在《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文中指出通过“技术理论化”方法,对晚明至中华民国时期江南造园技术的文本化、数学化、标准化、学科化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文本化方面,对造园文本中有关具体的园林营造技术进行解读;数学化方面,探究文本中的数量和数理,并分析中国传统思维对技术语言记录和描述的作用;标准化方面,从原材料的计价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入手,再到营建阶段比较重要的木作、石作、花木移植、叠山理水,研究园林主要造园工序中标准的把控;学科化方面,传统工匠转变成近代具有专门学科知识的工程师,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助力因素就是建筑行业包括园林建筑行业的学科的成立,传统工匠转变成具有专业素养的设计师和施工者,促进了园林建筑学科的发展,反过来,由于近代园林行业开办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又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工匠的近代转型。所以说,传统园林工匠的近代转型为园林行业提供了原始的人力保障,转型之后进入高校执教和学习的园林人才又为园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传统的建筑文献再一次展现了新的价值。无论是传统的学者型工匠还是工匠型学者,在近代园林教育中都是园林专业的专业人才,可以说,近代园林专业学科的建立对传统园林文献、传统园林建筑技术、传统工匠、传统学者都有重要意义,这几个要素都在互相地影响。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建筑窗景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研究路线
    1.5 选题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选题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代建筑窗景的多样性及人文内涵
    2.1 中国古代建筑窗景的发展历史
    2.2 古代建筑窗的主要形式分类
        2.2.1 支摘窗
        2.2.2 槛窗
        2.2.3 横风窗
        2.2.4 直棂窗
        2.2.5 空窗
        2.2.6 漏窗
        2.2.7 盲窗
    2.3 古代建筑窗景纹样题材分类及寓意
        2.3.1 人文符号
        2.3.2 动物符号
        2.3.3 植物符号
        2.3.4 博古符号
        2.3.5 文字符及组合窗景
        2.3.6 民俗故事符号窗景
    2.4 窗景的文化内涵
        2.4.1 儒家文化与窗景
        2.4.2 道家文化与窗景
        2.4.3 释家文化与窗景
    2.5 窗景的地域特征
    2.6 中国古代建筑中窗与景的联系
    2.7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窗景与公共空间的应用关系
    3.1 窗景在空间中的功能性研究
        3.1.1 空间营造
        3.1.2 通风采光
        3.1.3 墙体装饰
        3.1.4 软装陈设
    3.2 窗景的价值
        3.2.1 市场需求价值
        3.2.2 审美需求价值
        3.2.3 文化传承价值
    3.3 窗景户外空间的功能性
    3.4 窗景文脉的运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窗景在公共空间中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4.1 设计方法
        4.1.1 设计精简符号化
        4.1.2 生态设计及可持续
        4.1.3 文化碰撞与整体融合
        4.1.4 营造空间意境之美
    4.2 设计方案
        4.2.1 设计背景
        4.2.2 定位分析
        4.2.3 设计理念
        4.2.4 茶室设计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建筑与中国古代官式建筑
    2.1 建筑
        2.1.1 建筑的含义
        2.1.2 建筑分类
    2.2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发展演变
        2.2.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初期
        2.2.2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期
        2.2.3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末期
    2.3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发展特点
        2.3.1 建筑群平面——“院”文化
        2.3.2 建筑构件,色彩越发丰富
        2.3.3 以“木”为主流的建筑结构
第三章 建筑伦理概述
    3.1 建筑伦理本质
        3.1.1 建筑设计伦理评判
        3.1.2 建筑活动伦理行为
        3.1.3 建筑职业伦理职责
    3.2 建筑伦理的特点
        3.2.1 对象的直观性
        3.2.2 文化的综合性
        3.2.3 历史的传承性
第四章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的理论探究
    4.1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的理论基础
        4.1.1 儒家文化
        4.1.2 道家文化
        4.1.3 阴阳风水
    4.2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的特点
        4.2.1 恋木情节
        4.2.2 门堂之制
        4.2.3 中正的和谐轮廓
    4.3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的内涵
        4.3.1 礼制的森严等级
        4.3.2 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4.3.3 相同房屋形制的朴实求真
第五章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传承之路
    5.1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发展之路
        5.1.1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近现代状况省思
        5.1.2 全球化的中国建筑以及带来的归属感
    5.2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传承问题
        5.2.1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继承
        5.2.2 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二、异地的馆藏
    小结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一、家族群居形制
        二、独居民宅形制
    小结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一、动植混合类
        二、戏文叙事类
        三、诗句意境类
        四、宗教信仰类
        五、吉祥装饰类
        六、数字阴阳类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一、意象表现
        二、符号隐喻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一、均衡开合
        二、饱满律动
        三、虚实相生
        四、质朴本色
    小结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一、祖制家教
        二、士大夫名门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一、阴阳观念
        二、驱凶纳吉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一、廉商元素
        二、外朴内华
    小结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录
    二、访谈记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清明上河图》的建筑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方法与思路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分期研究
    第二节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建筑的联系
第三章 山水画与建筑的关系
    第一节 山水画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 山水画在艺术中的角色探寻
第四章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分类研究
    第一节 宫廷建筑研究
    第二节 宗教建筑研究
    第三节 宅第建筑研究
    第四节 公共建筑研究
    第五节 商业建筑研究
第五章 建筑中呈现的美感
    第一节 建筑的结构美
    第二节 建筑的意境美
    第三节 院落组合关系呈现的美感
    第四节 建筑中的诗、书、画、意
    第五节 建筑中的音乐、舞蹈
    第六节 呈现美感的原因
第六章 《清明上河图》中建筑艺术的成因
    第一节 时期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宗教信仰对建筑的影响
    第三节 民间传说对建筑的影响
    第四节 礼法制度对建筑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文化观念
    第五节 文化传统对建筑的影响
    第六节 哲学思想、美学风尚对建筑的影响
    第七节 伦理观念对建筑的影响
    第八节 地理位置对建筑的影响
第七章 以宋代山水画、界画为范例—思考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启示
    第一节 探讨古人的建筑审美趣味
    第二节 人文因素的作用影响
    第三节 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1.1.1 石灰
        1.1.2 骨料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1 文献计量学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2.3.1 文献年份分析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3.1 糯米灰浆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3.2 桐油灰浆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3.3 蛋清灰浆
    3.4 糖水灰浆
    3.5 血料灰浆
    3.6 植物汁类灰浆
        3.6.1 树汁的应用
        3.6.2 藤汁的应用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3.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4.3.3 工人访谈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5.2.3 检测结果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5.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6.1 年代分布
        6.1.1 淀粉
        6.1.2 油脂
        6.1.3 蛋白质
        6.1.4 糖类
        6.1.5 血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6.2 地域分布
        6.2.1 淀粉
        6.2.2 油脂
        6.2.3 蛋白质
        6.2.4 糖类
        6.2.5 血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6.3 建筑类型分析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6.3.2 民间建筑
        6.3.3 长城、城墙
        6.3.4 塔
        6.3.5 官方建筑
        6.3.6 墓葬
        6.3.7 寺观建筑
        6.3.8 水利工程
        6.3.9 船
        6.3.10 其它
    6.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4.3 衰落原因分析
        7.4.4 衰弱情况分析
    7.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8.5.2 调和思想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7)南粤乳源正觉寺佛教建筑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正觉寺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2.1 概述
    2.2 中国古代寺庙布局分析
        2.2.1 中国古代寺庙布局的演化
        2.2.2 中国古代寺院的基本布局形式和种类
    2.3 正觉寺整体布局形式
        2.3.1 正觉寺项目概述
        2.3.2 场地现状分析
        2.3.3 正觉寺总体规划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正觉寺单体建筑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3.1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要点
        3.1.1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主要思维
        3.1.2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观念
        3.1.3 古代建筑主要特点
    3.2 正觉寺中心礼佛区建筑设计分析
        3.2.1 屋顶的整体形式选择
        3.2.2 中心礼佛区组合平面规划及其分析
        3.2.3 主体建筑设计
    3.3 正觉寺中心礼佛区以外的建筑设计分析
        3.3.1 禅修闭关区主体建筑设计
        3.3.2 禅文化交流中心主体建筑设计
        3.3.3 入口前区主体建筑设计
第4章 基于生态理念的正觉寺佛寺景观设计
    4.1 正觉寺植物配置分析
        4.1.1 禅文化交流中心与入口前区植物配置分析
        4.1.2 祖师道场纪念园与中心礼佛区植物配置分析
        4.1.3 禅修闭关区与农禅基地植物配置分析
    4.2 正觉寺景观规划中的生态策略
        4.2.1 生态策略:生态框架分析
        4.2.2 生态策略:各分区的修复处理
        4.2.3 生态策略:水岸处理
        4.2.4 生态策略:多孔制混凝土/鱼巢砖护岸
        4.2.5 生态策略:植被/土工网复合植物护岸
        4.2.6 生态策略:石笼结构生态护岸
    4.3 水资源管理-“零”污染排放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后现代主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国内外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和整体框架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分析
    注释
第2章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1 后现代主义的成因和发展背景
    2.2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2.3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与发展
    2.4 广义后现代主义分类概述
        2.4.1 狭义后现代主义
        2.4.2 解构主义
        2.4.3 新现代主义
    注释
第3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原理分析
    3.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概念及内容
    3.2 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因与发展
        3.2.1 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因
        3.2.2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
    3.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系
        3.3.1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制式
        3.3.2 立面的组成部分
        3.3.2.1 台基
        3.3.2.2 屋身
        3.3.2.3 屋顶
        3.3.3 主要结构构架
        3.3.4 主要构件的形制
        3.3.4.1 柱和柱础
        3.3.4.2 斗拱
        3.3.4.3 雀替
        3.3.4.4 框槛
        3.3.5 内檐构件
        3.3.5.1 天花和藻井
        3.3.5.2 门窗与隔扇
        3.3.5.3 隔断
        3.3.6 色彩
        3.3.7 装饰与彩画
    注释
第4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创新思维
    4.1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建筑装饰创新的启示和方向
        4.1.1 历史主义
        4.1.2 意义的传达
        4.1.3 建立人与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4.1.4 地域风格
        4.1.4.1 复兴传统建筑
        4.1.4.2 发展传统建筑
        4.1.4.3 扩展传统建筑
    4.2 基于折衷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4.3 基于含糊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4.3.1 装饰细节的含糊性
        4.3.2 空间的含糊性
    4.4 基于象征隐喻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注释
第5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设计创新表现方法
    5.1 图形与形体元素表现的方法
        5.1.1 元素的几何形体提炼
        5.1.2 元素的抽象与变形
    5.2 材质表现的方法
        5.2.1 同种材质的创新运用
        5.2.2 不同材质相互组合的运用
        5.2.3 材质肌理效果的运用
    5.3 色彩表现的方法
        5.3.1 地理环境色彩的运用
        5.3.2 人文、地域相关色彩的运用
    5.4 结构与构件表现的方法
        5.4.1 传统结构与构件的形式运用
        5.4.2 传统结构与构件的创新运用
        5.4.3 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组合运用
    5.5 比例表现的方法
        5.5.1 古典比例的表现
        5.5.2 古典比例的创新表现
    5.6 布局表现的方法
    注释
第6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南堂壹舍”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6.1 设计概述
        6.1.1 项目概述
        6.1.2 设计定位
    6.2 设计整体思想和原则
        6.2.1 院落建筑群平面布置设计说明
        6.2.2 空间布局和交通流线说明
    6.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各空间中的运用解析
        6.3.1 接待厅设计
        6.3.1.1 接待厅整体设计说明
        6.3.1.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接待厅中的运用
        6.3.2 庭院1 号设计
        6.3.2.1 庭院1 号整体设计说明
        6.3.2.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庭院 1 号中的运用
        6.3.3 休闲茶室设计
        6.3.3.1 休闲茶室整体设计说明
        6.3.3.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休闲茶室中的运用
        6.3.4 餐厅设计
        6.3.4.1 餐厅整体设计说明
        6.3.4.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餐厅中的运用
        6.3.5 客房设计
        6.3.5.1 客房整体设计说明
        6.3.5.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客房中的运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件

(9)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既往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田野调查法
        1.6.3 比较分析法
        1.6.4 归纳法
        1.6.5 演绎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2.妙华岩概况
    2.1 妙华岩的历史沿革与地位
        2.1.1 历史沿革
        2.1.2 武当山“72 岩”之一
    2.2 妙华岩基本概况
        2.2.1 妙华岩现状
        2.2.2 妙华岩选址特点
        2.2.3 妙华岩中发现“现代岩庙”
    2.3 妙华岩与清微宫关系研究
        2.3.1 清微宫历史沿革
        2.3.2 清微宫建筑地位
        2.3.3 清微宫与妙华岩关系考辩
    2.4 本章小结
3.妙华岩石殿研究
    3.1 妙华岩无梁殿建筑要素研究
        3.1.1 基座
        3.1.2 墙体
        3.1.3 门窗
        3.1.4 屋顶
        3.1.5 蓄水池
    3.2 妙华岩无梁殿建造技术研究
        3.2.1 妙华岩无梁殿标准化建材研究
        3.2.2 妙华岩无梁殿同形制现存案例榔梅祠石殿研究
        3.2.3 妙华岩无梁殿屋顶形制研究
        3.2.4 妙华岩无梁殿施工方式推测
    3.3 妙华岩石殿内神台营造技艺研究
        3.3.1 须弥座
        3.3.2 靠椅
        3.3.3 武当山杂样石作研究
    3.4 妙华岩神台与石棺床的共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4.妙华岩岩庙原型探讨
    4.1 崖居——物理需求
        4.1.1 陕西旬邑县三水河流域崖居群
        4.1.2 鄂西北崖居
    4.2 崖墓——心理转化
        鄂西北崖墓
    4.3 修道洞——伦理发展
        4.3.1 陕西修道洞
        4.3.2 鄂西北修道洞
    4.4 石窟——技艺成熟
        4.4.1 陕西旬邑县三水河流域石窟群
        4.4.2 陕西汉阴月河石窟群
        4.4.3 鄂西北及周边石窟
        4.4.4 武当山道教石窟
    4.5 本章小结
5.妙华岩无梁殿与砖石营造
    5.1 妙华岩无梁殿营造的原因
        5.1.1 无梁殿出现的意义
        5.1.2 无梁殿与追求“永生”的墓葬建筑之间的关联
        5.1.3 妙华岩无梁殿的永久性及纪念性
    5.2 国内现存早期石殿营造技艺研究
        5.2.1 国内现存最早砖材无梁殿——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5.2.2 国内现存最早石材无梁殿——武当山琼台中观石殿
        5.2.3 国内现存最大抬梁式石殿——武当山天乙真庆宫石殿
    5.3 武当山建造了中国现存最早无梁殿的原因
        5.3.1 岩庙的岩屋传承
        5.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汇集
        5.3.3 武当山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5.4 石殿发展背后砖石营造技艺的发展
        5.4.1 砖石建材发展简述
        5.4.2 拱券结构发展历程
        5.4.3 武当山建筑实例研究
    5.5 明代无梁殿开始流行的原因
        5.5.1 砖石与石灰浆的普遍使用
        5.5.2 筒拱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5.3 元明民族大融合时代
        5.5.4 木材资源的匮乏
    5.6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妙华岩无梁殿在建筑学与历史学方面的意义
        6.1.1 妙华岩无梁殿的建筑纪念性
        6.1.2 妙华岩无梁殿建造体系体现武当山砖石建筑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6.1.3 妙华岩无梁殿蕴含武当山道教思想文化的包容性
    6.2 砖石在中国未成建材首选的原因
        6.2.1 自然条件的制约
        6.2.2 中国古代对木构体系的选择
        6.2.3 中国古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不足
        6.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造园技术的文本化
    第一节 明代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明代以前造园技术相关文献略述
        二、明代造园相关文献的比较
    第二节 清代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清代前期造园技术的文本
        二、清代中期和晚期造园技术的文本
    第三节 民国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营造学社成立和《营造学社汇刊》创刊
        二、《营造法原》成书及其历史地位
        三、《花经》出现及其科技含量
第二章 造园技术的数学化
    第一节 造园工程前期的数量化
        一、设计图表歌诀的概数思想
        二、选址方式的数量化
        三、空间布局设计的数量化
    第二节 造园工程技术的数理化
        一、地基挖掘技术的数理化
        二、营建技术的数理化
        三、装饰技术的数理化
第三章 造园技术的标准化
    第一节 原材料的标准化
        一、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二、原材料加工的标准
    第二节 营建技术的标准化
        一、木石技术则例
        二、花木移植技术范式
        三、叠山理水技术标准
第四章 造园工匠技术传承的学科化
    第一节 园林教材的编写
        一、姚承祖编写《营造法原》教材
        二、《营造法原》与《营造法式》比较
    第二节 园林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晚清和民国的建筑课程设置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造园课程设置
    第三节 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建筑师队伍的壮大
    第四节 学科化过程中造园工匠的变化
        一、工匠身份的变化
        二、工匠观念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四、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建筑窗景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再应用研究[D]. 冯舒.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伦理精神研究[D]. 刘世豪. 河北大学, 2020(07)
  • [3]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4]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5]《清明上河图》的建筑艺术[D]. 庞润昕.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6]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
  • [7]南粤乳源正觉寺佛教建筑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D]. 袁媛. 湘潭大学, 2019(02)
  • [8]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D]. 何苗.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D]. 赵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D]. 屈顺. 苏州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