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占领区文献评价

论占领区文献评价

一、也谈沦陷区文学的评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秦雅萌,傅葆石[1](2020)在《柯灵的危城生涯与道德自省》文中认为抗战时期,在被留沪作家柯灵视作"危城"的上海,日军占领、西方租界与敌伪特务构成了多方政治威压,家庭生活与抗战理想间的矛盾,常令柯灵陷入道德自省。面对经济封锁和恐怖主义,柯灵以作家兼报人的角色,编辑与后方相关的文学稿件,寻求"孤岛"和沦陷上海以外的抵抗声援,建立抗战中国跨区域的文学网络,确认自己的爱国身份与道德纯洁感。纵观八年危城生涯,柯灵实践了普里莫·莱维意义上的"平凡美德",并借此获得求生与良知的共存。

张泉[2](2020)在《追怀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张毓茂先生——从吉林大学的东亚殖民研讨会谈起》文中认为缘起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在行旅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事由,我们总会遇到或共事协作、或志同道合、或情趣相投的人群。于是,一波一波或轻松或紧张的交流,或亲密或拘谨的交往,也就自然而至。人们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操心。特别是,随着兴趣工作的迁移、生活轨迹的变化,那些曾经或主动或被动的密切交流与交往,有的会延绵不绝,有的会慢慢淡出,也有的会戛然而止。人聚总有离散时。生活就是这样。但即使是慢慢淡出或戛然而止的那一群,也总有一些人在你的心中沉淀下来,融入了你的生命历程,留下无情岁月也无法抹去的情愫和感念。对我来说,

丁光英[3](2020)在《《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广泛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在尽可能地团结各方进步势力,包括各类知识分子,以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其中的文艺刊物,也成为了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担负起文化使命的重要阵地。《杂志》便是中共团结知识分子,引领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阵地,其具有的鲜明的文化使命印记,是探寻和研究我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和践行文化使命的一个典型样本。“孤岛”时期的《杂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与红色倾向,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用文字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激发中华民族精神是前期《杂志》最重要的文化使命。随着“孤岛”的完全沦陷,为自我保全,也为在日伪统治下的上海给“不甘缄默的人”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杂志》经历了从公开到转向暗地坚守文化使命的过程。《杂志》的策略性转型,以及在上海完全沦陷后依然坚守文化使命的担当,与中共当时的文化政策不无关系。在以潘汉年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的支持下,《杂志》采取了“去政治化”策略,以便在自我保全的同时传递自己的文化使命。本文便是围绕《杂志》的前后两次停刊与复刊,着重分析《杂志》文化使命的传达,以及《杂志》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是怎样采取“去政治化”的生存策略;又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营造的文化恐怖中坚持参与上海的文化建设,来达到对日本文化殖民进行抵制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坚守的文化使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从《杂志》的创刊过程,内容与风格,探讨前期《杂志》的文化使命,以此形成与后期《杂志》的“中立”姿态的对比研究。前期杂志的政治性、民族性、红色倾向是其坚定立场的体现,正是在这一立场下,《杂志》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有着严酷的揭露与讽刺。其高亢激扬的“文学反抗”姿态体现在一系列的抗日作品上。第二章分析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上海文化环境,讨论上海文学期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艰难求生概况,由此分析《杂志》进行转型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杂志》的第二次复刊与对文化使命的暗地坚守,讨论当时环境下中共的文化政策、袁殊等中共党员的个人才能、以及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经济“援助”的相关联系。第三章主要探讨《杂志》第二次复刊后,在中共地下党员的指导下采取的“去政治化”策略和文化阵地的建设策略。其政治立场的中立、反抗精神的掩藏、民族意识的退隐都是《杂志》采取的生存手段。而《杂志》在自我保全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手段扩大自己的文学阵地,比如:向进步知识分子表明自己的身份、举行文人集会、扩大读者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去实现文学阵地的立场坚守和对现实生活进行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杂志》反抗日本殖民文化的意义。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由中共地下党员所实际控制的《杂志》,通过文化使命的坚守,渐渐地将引领上海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刊重心。其所开展的论争、座谈、笔谈、出游等活动,因其催生出的诸多优秀的作品,曾在上海文化界引起过巨大反响并载入史册。

张泉[4](2019)在《东亚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区域/国别/全球史方法——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引发的争论说起》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改变中国命运和世界格局的大时代,原本就封闭在广袤的日本占领区之内的沦陷区文学,顺理成章地被排除在现代知识谱系之外。重新发现日本占领区文化生活史里的沦陷区文学,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进程,是与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伟大的改革开放工程同步的。迄今40年间,围绕着沦陷区文学的价值判断问题,发生过多次争论。2000年开年在《文艺报》上展开的争论,持续的时间最长。世纪转折期的这场争论已然成为历史,但如何认识这场争论,依然是深化沦陷区文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入与殖民语境相关的四个维度、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错综复杂的沦陷区文学的真相与表象,真实还原沦陷区文学的历史样貌。

邓海燕[5](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提出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蔡嘉昕[6](2018)在《论梅娘三四十年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日常生活叙事是梅娘小说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梅娘在其小说创作中立足个体经验与思考,关注沦陷区中各个阶层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作为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竭力表现沦陷区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与人生选择。同时,梅娘也不乏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她在其小说中表现出对底层小人物、儿童的关注和同情。在家国沦陷的大背景下,梅娘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战争对人和人性的摧残。梅娘尤其善于表现女性在面对婚姻、家庭问题时的思考与选择,书写女性命运的遭际,表达作家个人的体验与思考。在小说的艺术特色上,梅娘在学习和吸收中西方文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选择极具特色的意象来传情达意,在叙述视角与语言上,多采用第一人称,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梅娘显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本文通过对梅娘小说的具体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围绕梅娘对世间百态的描摹与女性体验的书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她日常生活叙事的内容。第二章从意蕴深刻的意象世界和融贯中西的叙事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梅娘日常生活叙事的独特艺术风格。第三章则是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总结其日常生活叙事的独特价值:她对于生活在沦陷区的人物日常生活状态的描写从侧面照见了战争对人的摧残和对人性的扭曲,在表现当下的同时又因其对人性的深刻展现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

邱田[7](2018)在《近四十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战文学中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四十年来沦陷区女性文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代至2003年左右)为重评与整理阶段,研究着重于作家及其作品的重新发掘与重新评价;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为拓展与深化阶段,着力于拓展研究范围,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发掘其内在理路与独特内涵。这两个阶段既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又形成了颇有内在关联的逻辑关系与衍变风貌,从而构成了新时期以来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而其研究属性也逐渐从沦陷区文学一部转向女性文学、都市文学一部,但始终围绕"民族主义"立场存在张力。在过度民族主义与去民族主义立场之间保持平衡,在发掘女性文学内在理路的同时强化不同理论工具的运用,充分引入抗战社会文化史、都市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是推动沦陷区女性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邱田[8](2017)在《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研究的沦陷区女性文学,系指1937年至1945年之间全面抗战时期,以北京、上海、南京等为中心的华北与华东沦陷区域内由女性作家所创作书写的文学作品。以梅娘、张爱玲、苏青等人为代表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曾被前辈论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创作的第三个高峰”;80年代以来针对具体作家作品与特定作家群体的研究业已十分丰富,但对于沦陷区女性作家整体创作特质的整体把握尚显不足。女性文学角度的研究较少涉及沦陷区特殊政治社会背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沦陷区文学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将相关作家作品置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中进行考量。本论题在充分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沦陷区女性文学视为一个整体,对其代表作家作品的叙事特征进行了类型化的研究;针对这一处于“沦陷区文学”与“女性文学”交错地带的文学现象,探讨其成因并揭示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本文抓住“战争”这一核心背景、以及“都市”这一核心场域,分析了身处其中的女性作家在身体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境遇,指出文学在其生命历程中兼具记录工具、谋生手段与精神寄托的功能。以此为目标,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其中前两部分侧重外部角度的研究,从战争与都市两个角度剖析沦陷区女性文学形成的外部条件,以及由此造就的女性特殊心路历程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叙事特征;后两部分侧重内部角度的研究,从性别关系叙事与身体叙事两个视角深入探索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内在发展理路,揭示女性意识的萌发与觉醒。第一章论述战争对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形塑,分析沦陷区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叙事特征及其形成。第二章研究都市与沦陷区女性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都市叙事中繁华与索寞并存的意象进行分析,详细探索沦陷区女性文学都市叙事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从性别关系视角切入,研究沦陷区女性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的叙事策略,揭示女性对自我处境的认知。第四章以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叙事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类研究,以揭示其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实[9](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余夏云[10](2014)在《惊险与惊艳的辩证法:从傅葆石的《灰色上海》说起》文中认为傅葆石的着作《灰色上海》以"隐、忠、降"的三分模式探讨了沦陷时期上海文人的不同反应,揭示了过去"非黑即白"思路下种种视而不见的幽微面目。全书立足于跨学科的立场,尝试将文人的种种抉择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而非一系列静止的结果。当然,这种三分模式的问题在于它仍然立定男性精英的话语立场,每每对女性及其可能性置若罔闻,同时对大众的战时反应也有所轻忽。尽管傅葆石一再提醒沦陷区作为军事侵占的后果,其不可避免地在地理上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但就文化和社会关系而言,其仍然是"自由"中国的一部分。不过,在此连续的传统和周遭关系中,傅葆石显然对某些更为小众或通俗的传统有所屏蔽,譬如喜剧、娱乐和女性文学。这些无关痛痒甚或不合时宜的文字,极有可能展现了民族、国家更为辩证的维度,并接续到世纪之初梁启超等人所汲汲营建的世界和新女性想象。

二、也谈沦陷区文学的评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沦陷区文学的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柯灵的危城生涯与道德自省(论文提纲范文)

一留沪作家的“孤岛心理”与“内地情结”
二恐怖主义与柯灵的副刊编辑事业
三《万象》与沦陷上海的文学网络
结语

(2)追怀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张毓茂先生——从吉林大学的东亚殖民研讨会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缘起
结识
现代文学研究成绩
拓展沦陷区文学研究

(3)《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中共抗战时期文艺政策与文化使命的研究
        (二)沦陷区文学期刊的研究
        (三)日本文化殖民的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三、关键词阐释及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与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抗衡——《杂志》(1938—1941)
    第一节 “孤岛”环境中的发刊
        一、《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二、《杂志》的内容和风格
    第二节 《杂志》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二、勠力同心的民族性
        三、初露锋芒的红色精神
    第三节 对日本殖民面具的揭露与讽刺
        一、对战时日本社会百态的暴露
        二、对日本“笔部队”和侵华文学的批判
        三、对日伪汉奸行为的揭露
    第四节 高亢激扬的抗日意识
        一、作家的反日宣言
        二、抗日题材的选择
第二章 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被迫转型(1942-1945)
    第一节 严苛的文化殖民政策
        一、日本对上海文化事业的操控
        二、威胁暗杀文艺抗战的中坚分子
        三、控制文化团体与广播电影
        四、夹缝中生存的文学期刊
    第二节 多重力量的支撑
        一、中国文化界的停滞与日方对中国出版界的“援助”
        二、编辑的民族意识
        三、地下组织的指引
第三章 《杂志》的自我保护与文化阵地的建设
    第一节 “去政治化”——《杂志》的生存策略
        一、政治立场的中立
        二、红色精神的掩藏
        三、民族意识的退隐
    第二节 文化阵地的扩大——《杂志》的办刊策略
        一、真实身份的表露
        二、类型繁多的文人集会
        三、扩大读者群体
    第三节 文化阵地的升华——对现实生活的聆听
        一、报告文学——鞭辟入里的真实性
        二、小说——苦难生活的挽歌
第四章 《杂志》反日本文化殖民的意义
    第一节 对上海沦陷区文化建设的参与
        一、对上海文化人的精神引领
        二、对岛田正雄“民族主义文学”反驳的影响
        三、“新文艺笔法”争鸣的价值
    第二节 《杂志》独特的文艺交流活动
        一、座谈:对上海文艺界的新认知
        二、笔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出游特辑:激发文人创作兴趣
    第三节 《杂志》对文艺分子的启示
        一、坚守不屈的民族文化立场
        二、强烈的民族命运忧患意识
        三、保持清醒的社会参与意识
结语
附录:《杂志》创刊号和两次复刊号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4)东亚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区域/国别/全球史方法——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引发的争论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与殖民语境相关的维度、背景、方法缘起
三、维度四的新表述及其依据
四、运用三种共时殖民体制差异维度的例子
五、结语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论梅娘三四十年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梅娘其人及创作历程
    二、梅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直观书写
    第一节 描摹世间百态
        1、孩童艰难的处境
        2、岸然道貌掩盖下的龌龊勾当
        3、“看”的冷漠与助纣为虐的残忍
        4、微薄的善意与温情
    第二节 表达女性体验
        1、“家”的悲惨与自寻出路
        2、“性”的正视与自我认同
        3、“行路难”与善良施救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意蕴深刻的意象世界
    第二节 融贯中西的叙事结构
        1、讲故事
        2、谈感受
第三章 梅娘日常生活叙事的独特价值
    第一节 以日常人生照见沦陷区社会现实
    第二节 超越当下的永恒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四十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 (1980年代至2003年) :重评与整理
二、第二阶段 (2003年至今) :拓展与深化
三、对近四十年来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展望

(8)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研究之缘起
    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一、第一阶段(80 年代后期至2003年):重评与整理
        二、第二阶段(2003 年至今):拓展与深化
        三、对近30年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展望
    思路、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恐惧与流离:沦陷区女性文学与战争叙事
    第一节 战争叙事中的女性视角
        一、中国战争叙事的“现代化”
        二、中国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传统与嬗变
        三、沦陷区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个体化特征
    第二节 恐惧:战争中女性的第一感触
        一、女性战争叙事中恐惧的多种维度
        二、死亡:女性眼中的战争具象
        三、强暴:战争中女性的特殊阴影
    第三节 流离:战争中女性命运的隐喻
        一、女性的转徙之路
        二、困顿中的女性哀愁
        三、飘零中女性命运的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繁华与索寞——战时女性的都市叙事
    第一节 都市叙事: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的核心场域
        一、沦陷都市中女性文学的兴起
        二、女性作家对都市的依存
    第二节 沦陷都市中女性的战时生存:在“变与不变”之间
        一、去·留·回:战时女性作家的空间抉择
        二、女性作家的生计与机遇
        三、战时生活种种:一部女性世界的食货志
    第三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的都市叙事特色:在繁华与索寞之间
        一、日常生活的精神化
        二、碎片化的记忆与重置的时空
        三、逃离与回归/渴望与幻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性别关系叙事
    第一节 性别视角下的人物关系:一个叙事分析的维度
        一、性别关系与女性意识
        二、“去势”与“闺阁政治”:性别关系分析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论世知人”中的去势化男性书写
        一、“论世知人”下的沦陷区女性文学两性关系书写
        二、父女之间:被去势的父亲形象
        三、两性之间:“被阉割”的丈夫
    第三节 探寻女性的内囿化处境:舒展抑或如故?
        一、女性内囿化处境的还原与女性亚文化群体的书写
        二、天生的仇敌:无解的婆媳关系
        三、和谐的背面:疏离的母女关系
        四、主仆之间:女佣的命运书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叙事
    第一节 4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身体书写”
        一、“身体书写”的概念
        二、近似概念的厘清
    第二节 沦陷区女性写作中“身体叙事”的两个关键词
        一、贞操观念的超越
        二、女性欲望的正视
    第三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特色
        一、沦陷区女性作家身体叙事的内在差异
        二、沦陷区女性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几种形态
    第四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成因与意义
        一、“身体叙事”的形成原因
        二、“身体叙事”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余论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余论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余论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余论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余论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惊险与惊艳的辩证法:从傅葆石的《灰色上海》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断裂的传统?
二、一项男性的工程?

四、也谈沦陷区文学的评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柯灵的危城生涯与道德自省[J]. 秦雅萌,傅葆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1)
  • [2]追怀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张毓茂先生——从吉林大学的东亚殖民研讨会谈起[J]. 张泉. 现代中文学刊, 2020(02)
  • [3]《杂志》反抗日本文化殖民的使命和策略[D]. 丁光英.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东亚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区域/国别/全球史方法——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引发的争论说起[J]. 张泉.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2)
  •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6]论梅娘三四十年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D]. 蔡嘉昕.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近四十年来抗战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J]. 邱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D]. 邱田. 兰州大学, 2017(08)
  •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惊险与惊艳的辩证法:从傅葆石的《灰色上海》说起[J]. 余夏云. 社会科学, 2014(06)

标签:;  ;  ;  ;  ;  

论占领区文献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