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 开始在线电子交易

Stone 开始在线电子交易

一、四通启动网上电子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何丹丹[1](2019)在《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工业化促使建筑业扩大了对建筑部品采购方式的需求,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则为满足此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是在采购过程中建筑业参与单位众多也意味着数据的复杂程度更高,导致了数据海量、分布和异构的问题,因此电子商务在建筑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行业。特别地,信息集成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用于制造业数据的集成,并不能满足建筑业产品信息集成的需求。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检索,以及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推荐功能也不能完全满足建筑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用户的购买决策需求。为了解决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活动中信息的集成、检索和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了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采购信息的集成框架、检索模型和推荐模型,为建筑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一种解决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目的是构建一个用于建筑部品采购的电子商务信息集成平台,以解决目前建筑业采购信息海量、分布和异构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框架,该框架使用建筑工业化技术解决产品标准化问题,使用BIM技术支撑采购流程,使用Linked data技术关联不同的数据源。通过案例对框架进行验证,首先构建建筑业电子商务本体,将BIM模型中抽取的数据转换为RDF格式,同时将其他相关数据源的数据也转换为RDF格式,并按照本体中的关联关系,使用Linked data技术将这些RDF数据源关联起来,形式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并使用SPARQL查询语言对关联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检索。最终证明本文提出的信息集成框架为建筑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2)建筑部品检索方法,主要研究建筑部品的信息检索方法,首先对通用检索技术进行介绍,并分析建筑部品信息检索的需求,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了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检索模型,该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分为建筑部品特征提取和建筑部品相似性计算两个部分。用户可以将关键词或者BIM模型作为查询条件输入,通过特征提取过程提取的BIM模型的主要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构建特征向量模型,最后通过相似性匹配计算,检索到符合用户需求的建筑部品。3)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建筑部门用户在进行电子采购时的偏好属性数据,对建筑业电子商务用户的偏好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影响用户偏好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在充分了上下文推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偏好因子,构建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模型,推荐模型主要包括源数据采集、用户偏好提取、推荐结果生成、效用评价四个部分。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本体技术构建用户偏好本体和上下文特征本体,作为上下文模型表示偏好,并进行偏好特征提取,通过向量空间模型计算相似度,生成推荐结果,最终使用专家评价方法对推荐模型进行评价。论文是基于电子商务理论、语义WEB理论、偏好理论等,结合建筑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背景提出的。该模型的提出可以帮助建筑部品用户在进行电子采购活动时,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的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讲,可以提升电子采购活动中的购物体验,对于产品供应商来讲,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半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江秀[2](2019)在《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型商务活动。近年来,电子商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生产、销售、消费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及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农村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效日益显着,县域电商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县争相加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流。各地依托其特有的农资资源、农产品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在农产品上行、农村电商综合配套设施构建、生态旅游电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在对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文献法、案例法、对比分析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提出解决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发现,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中医药产业特色突出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支持均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蕲春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多;网购交易额逐年增长;农产品上行数量增加;进出口贸易量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增多;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电商扶贫成效初显;药旅联动电商取得良好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滞后;农民网上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标准化缺失。导致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认识不足,电商理论缺乏普及与深入;农民素质不高;配套体系较为薄弱,对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慢。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的提升对策: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建设与吸引;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电商意识;加强完善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差异化管理。

何唐凝[3](2018)在《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模式创新研究 ——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2017年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国家政策的支持给舟山一个清楚的国家战略定位,把舟山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储运加工交易中心。基于此,在全面分析国际成熟的市场经验的同时,立足舟山本地区大宗商品发展战略,开拓场外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有利于打开舟山群岛新区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这对于构建大宗商品市场,有助于提升祖国在国际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为祖国经济崛起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大宗商品场外现货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SWOT分析,得出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等影响因素,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组评审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的的AHP-SWOT评估模型。综合SWOT要素分析和AHP定量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舟山大宗商品发展场外交易的最大的内部优势是港口区位;第二、最大的内部劣势是本地的贸易企业不足;第三、场外市场空间巨大是最重要的外部机遇;第四、国家监管政策严是最重要的外部挑战。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以上结论,计算出了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的力度,运用四维坐标模型,认为舟山大宗商品发展场外交易的战略区间应选择开拓型战略。通过以上战略选择,舟山通过发挥自身天然的港口区位优势,顺势把握住场外现货市场空间大这一利好,尤其是国际投资银行部分退出大宗商品领域这一历史机遇,同时解决本地贸易企业不足的问题,寻求上下游产业支持,融入长三角经济腹地大发展环境,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优势和权威产品。

熊爱珍[4](2016)在《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下称电商)发展的政策出台,各地以农特产品电商带动农村电商纷纷起步并呈快速发展之势头,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片红海、发展迅速。宝鸡市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自2013年启动,政府顶层设计、发布文件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12县区纷纷响应落实政策、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快速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68亿元,其中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3.7亿元,占其零售总额的8%,农特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宝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引擎。然而,在其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运营效益不佳,因此,加强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研究,对于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等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本论文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走访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宝鸡市三区九县与电子商务有关的50多个单位,对100多户规模农特产品电商典型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家庭农场主和1000多名农户、网商、返乡青年及大学生和创业人士等进行走访调查,以把握宝鸡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现状和问题,同时辅以典型案例、并对五种电商运作模式和四种推广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把握好方式,深刻探讨分析制约原因,结合国内外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创造性提出加快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对策。当前,宝鸡市政府及各县区制定了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推进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农特产品电商驱动,交易品种与数量快速增加,参与主体增多,初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农特产品电商格局,构建了五种并存的农特产品电商运作模式,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由点到面,遍地开花,正在加速“起飞”阶段。如今宝鸡农特产品电商主要交易模式有C2C、B2C及O2O和团购等模式,交易模式单一,整体上散、小、弱、低,存在诸如理念认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缺乏、网店运营、物流配送、产品品质、资金缺乏等问题,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制约,其中环境与人才和技术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运营模式经验,采取“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有效措施,按供应链体系系统化运作、按照能力重新分配岗位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才能更快地推动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

薛姣[5](2016)在《沭阳县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已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商业化运作经营,使得电子商务在许多领域蓬勃发展起来,并在不断地向更多领域以及这些领域的纵深渗透。在许多传统领域中,电子商务不仅转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规则和运作模式,而且给经济、政治、文化、管理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电子商务不但可以节约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还可以打破贸易双方的时间空间限制,而且利用互联网这一便利的设备工具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更是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实现了交易的高效率、低浪费。电子商务还利用互联网将产品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其间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整条产业供应链的高效率运作,也使各个环节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可能地挖掘价值链上各结点的潜在价值。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消费者认可,电子商务的规模也在日益壮大。花木产品电子商务是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花木产业结合起来,利用科学技术指导花木产品的生产、组织及其加工、销售,以提高花木业的信息化、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智能化水平。近年来,伴随着绿色产业理念的普及及电子商务应用进一步深化,世界花木产业电子交易与网络营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市场推广及贸易工具,对花木企业的作用十分显着。本文旨在以花木行业为研究主题,首先提出花木行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在花木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对沭阳县花木产业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再次,以位于沭阳的BQ花木公司为例,特别是对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发展阶段和模式的创新与选择进行分析,寻找总结出制约BQ花木公司乃至整个沭阳地区花木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电子商务相关理论,提出适合BQ花木公司以及沭阳花木产业电子商务的问题解决办法与发展措施,为BQ花木公司、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公共政策以及今后对沭阳花木产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李江[6](2015)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近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及其产业纳入了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重新审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也变得很有必要。从Web1.0阶段的网络化、到Web2.0阶段的社会化再到Web3.0阶段的即时化,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变革经历了从自上而下封闭式的形态到强调以个人和用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共经历了三次浪潮,从中国开始出现互联网,到互联网在我国掀起第一次浪潮,这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动力,对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而言,它的发展实质就是互联网的创新历史,包括商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本论文着眼于中国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研究,聚焦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互联网自身以及互联网引发的商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对这一时期互联网创新的表现、特点、动力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推动互联网保持创新能力的建议。对于互联网思维、工业4.0、O2O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回到历史深度,回到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可以溯本清源,更深刻理解今天和未来的互联网以及创新趋势。

王鹏飞[7](2014)在《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向和目标。网络经济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其它市场主体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联接平台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各市场主体通过网络联系为一体,经济运行和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显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居民消费与传统消费相比出现了新变化。现有文献关于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增长分别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对我国居民网络消费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因素也有一定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研究基础。然而,现有文献在网络经济理论和消费经济理论的结合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国内外研究大多是从消费者和厂商的微观经济决策出发,研究消费者的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厂商在面对网络应用普及和消费者消费渠道选择多元化的形势下,如何改变经营策略,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而较少从宏观和中观的理论角度,研究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面临的整体消费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网络消费的总体发展情况、网络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不足,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按照现状——理论——实证——问题——对策的逻辑思路,本文构建起网络经济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促进作用的研究框架。论文首先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并对现有消费促进政策进行了评价(第三章)。我国消费贡献率依然偏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挖掘居民费潜力,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有效扩大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规模。从已经实施的促消费政策具体效果来看,由于现存的体制性、制度性因素的制约,许多政策都只达到短期效果,其长效机制尚有待建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消费促进政策尚未充分考虑和重视网络经济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深刻意义,对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的长远影响认识不足,因此基于网络经济环境的居民消费促进政策研究非常紧迫。论文总结了网络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第四章)。随着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网络经济近年来迅猛发展,对生产、消费乃至公众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工农业与服务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融合力、社会协同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发展网络经济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阐述了网络经济环境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机制(第五章)。从宏观角度看,网络经济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从而使消费函数曲线上移,释放了消费潜力,促进了消费需求增长。从微观角度看,网络经济环境改善了消费实现条件,降低了消费实现成本,从而改变了消费者在既定预算约束下的选择行为,增强了消费能力和持续消费愿望,增加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消费者福利水平。网络经济发展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第六章)体现在:在相关产业领域提升了劳动力需求,优化了就业结构,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了广阔平台,扩大了劳动力因素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居民消费倾向不是常数,而是因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网络经济环境对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体现(第七章)在: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居民消费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各项因素并非均衡的增长,特别是一些非收入因素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由于市场信息不充分、购买机会有限及其它社会生活制约因素,我国居民的消费实现受到限制,实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网络经济发展使得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全国消费品市场和流通体系的一体化,从商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改善了有效供给条件,改变了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居民消费受现实交易条件制约的情况,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在实证研究(第八章)中,论文选取了互联网普及率、网络购物渗透率和网上支付渗透率作为衡量网络经济环境的自变量,选取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作为因变量。通过上述指标2002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时间序列VAR模型。模型分析显示,网络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均是正相关的,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消费倾向的提高,从而在既定收入水平下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而互联网普及率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相关度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说明网络经济环境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更为显着,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应用,对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网络经济环境下制约消费增长的问题(第九章),包括:网络创业就业面临制度和政策“盲区”、网络消费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消费实现的支撑体系不健全、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存在风险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网络经济环境下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第十章)。建议政府应加快构建协调顺畅的网络经济发展和网络消费促进机制,具体包括:完善促进网络就业和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网络消费的应用促进和政策扶持、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等三个方面。经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一、网络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从而在既定收入水平下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二、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相比较,网络经济发展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更为显着。推动农村地区网络经济发展,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与城镇居民相比较,网络消费渠道对农村居民实现潜在消费需求的意义和作用更显着,为政府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四、居民消费方式具有较强的惯性。网络消费方式的应用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差异较大,全国推广普及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以适当的政策措施予以推动。五、网络消费方式在降低消费实现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消费风险,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难以自行解决,需要政府创新制度建设,弥补市场失灵。

鹿一民[8](2014)在《网络缔约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进行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欧盟指令、英国法和德国法,对网络缔约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规进行比较。其中,特别对欧盟颁布的相关指令在两国国内法中的转化进行了考察与评析。以期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为处于信息时代的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全文由绪论、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构成。为了对欧盟指令、英国和德国法中的相关主题进行比较考察,本文在结构上作了如下安排:首先,绪论由问题出发,阐述网络交易相较传统交易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因网络特殊环境所带给消费者权益的威胁,引出网络购物合同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研究思路。通过使用功能比较的方法,对比较对象进行评析。第一章,消费者保护理念的演变。在古典自由主义的理念下,消费者作为特殊交易方的身份不被承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理念,消费者的信息知情权或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成为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指令的重点内容。消费者普遍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通过国家政策性的干预来保护。基于这样的观点,出现了角色特性与情境特性两种保护理念的区分。消费者在经济上的劣势决定其在市场交易中所扮演的是“弱势角色”,即只要交易一方为消费者,其就应当受到保护;而情境特性理念则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应被视为不成熟的以及需要保护的一类群体,而仅仅是在特定的交易情境下,消费者才需要受到保护。在以情境特性为消费者保护理念的影响下,涉及网络购物领域的相关欧盟指令转化为各成员国的国内法。第二章,消费者与经营者概念的界定。在欧洲仍未有一个统一的消费者概念,就连在欧盟指令中,也没有对消费者概念作一体化的规定。时至今日,在英国存有两类消费者概念:“传统”与“欧化”的消费者概念,它们之间主要以是否涵盖法人来区分。“欧化”的消费者概念是通过欧盟指令转化为英国国内法而形成的。德国立法者在《民法典》中将消费者概念作了一体化的定义。对于经营者的概念,在欧盟指令中同样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部分却十分类似。德国法中的经营者概念相较欧盟指令则作更为宽泛地理解。对介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线上卖家,是否能够归属为经营者,德国法更容易地将其视为经营者,而英国法则对此显现出较慢的接受趋势。虽然,英国法和德国法均把与消费者保护有关的欧盟指令转化为各自的国内法,但由于欧盟指令中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在两国国内法中,特别是在具体问题上,譬如,在对待法人、“两用交易(dual-use)”、网络平台上的卖家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尽管如此,欧盟、英国和德国都将交易目的,作为判断消费者或经营者的核心依据。第三章,电子合同的缔结。英国法和德国法中没有对网络缔约的效力进行明确地规定,而是沿用了“传统”合同法的规定。两国多数学者的观点均将经营者的网页视为要约邀请。由此,订单的发出,即网络购物中要约的发出往往来自于消费者。英国与德国在撤回权上所存在的区别对现实中的电子交易影响不大。两国均为消费者提供对订单输入进行更正的法定权利。关于收件送达的规定,两国同样将其转化为各自的国内法。订单收讫的确认与承诺之间的区别,由于没有通用的界定标准,因而在两国仍存在着争议。根据英国与德国法,网络购物合同中承诺通常由经营者来完成。与德国法一样,英国法中的多数观点认为,承诺的送达使合同最终缔结生效。两国均认可计算机生成的意思表示之效力。虽然,在英国法中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但两国对于格式条款纳入网络合同的规定十分相近。第四章,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英国立法者严格按照欧盟《远程销售指令》的规定,转化为其国内法,对指令的内容仅作了很少的补充。与之相反的是,德国立法者对欧盟指令进行了彻底的扩展并对指令的结构也做了调整。在德国法中,特别对先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之内容作了显着地扩展,并率先采用了撤回说明的范本。在英国法中,则仅仅对先合同的信息义务内容作了极有限地补充。两国均允许经营者将先合同的信息采用网页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英国法对合同订立之后的信息义务作了扩展,它要求对寄回或取回商品的义务以及费用承担的分配,向消费者进行告知。在德国法中要求对所有先合同信息的确认以及保修权向消费者进行告知。两国均要求最晚不迟于在交货时,向消费者提供合同的信息。根据英国法的规定,所有的信息也可以在合同订立之前提供给消费者,而德国法则对此有着争议。虽然,对合同订立后的信息应采用何种形式提供给消费者存有争议,但根据英国法所呈现出的结果来看,电子邮件属于持久的数据载体,符合对信息传递方式的要求,而不能采用网页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告知。同样根据德国法所要求的文本形式,其也将网页排除在外。在违反信息义务所导致的法律效果中,虽然德国法有着范围更广的法律效果,但在司法实践中,德国法与英国法一样,不作为之诉与延长撤回权期限才是最重要的。第五章,消费者的撤回权。在英国和德国,关于撤回表示两国均有着类似的规定:撤回表示无需告知任何理由,但必须通过可持久的形式进行发送。对遵守撤回期限而言,在两国法规中均取决于及时地发送撤回表示。英国立法者作了更细致的要求并且制订了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定,譬如,允许消费者向其最后所知悉的经营者地址发送撤回表示。德国法制订了特殊的规定,允许消费者通过寄回商品的方式完成撤回表示。关于撤回期限的规定,英国法遵循的是欧盟《远程销售指令》的最低标准。德国则超越了欧盟《远程销售指令》的相关规定,对于经营者没有进行撤回说明的情况,给予消费者无限期的撤回权。德国立法者还制订了一项特殊的规定:经合同双方约定,消费者可用退还权替代撤回权。尽管两国立法者对撤回的法律效果分别作出不同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消费者通常负有法定的或根据合同约定的寄回商品之义务。两国法律均允许经营者通过合同使消费者承担寄回的费用,而根据德国法,这仅限于价值40欧元以内的商品。仅在德国法中,经营者才拥有向消费者主张贬损赔偿的权利。关于撤回权的例外,无论是在英国法还是在德国法中,均严格按照欧盟《远程销售指令》的规定,制订其本国的国内法。区别在于,根据德国法消费者在网上拍卖中仍拥有撤回权。第六章,对我国网络购物合同相关立法的刍议。通过借鉴欧盟法中对消费者概念的定义,可以考虑明确地将法人排除在消费者概念的范畴之外,用否定排除的方式指出非以经营性或职业性为目的,以此界定消费者与经营者。通过对网络商家交易规律性或偶然性的评估,我国应当重新审视消费者与消费者(C2C)和经营者与消费者(B2C)之间贸易类型的定义。我国认同网络缔约与传统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我们应将经营者的网页视为要约邀请而非真正的要约,从而使经营者有机会对商品库存及用户履约资质进行审核。网络缔约中,格式条款通过点击包装的方式被纳入合同,其法律效力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得到承认。我国尚未对经营者履行信息告知义务的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应要求经营者在要约邀请阶段就必须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在合同订立后,经营者应采用可持久储存信息的方式,向消费者告知合同的相关信息。我国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引入了针对网络购物的无因退货制,但仍未建立经营者履行撤回说明的告知义务。通过借鉴欧盟法,建议由我国立法者制定撤回说明的范本,拟由经营者履行关于撤回信息的告知义务。当经营者没有进行撤回说明时,则可以考虑通过延长撤回期限,达到警示与惩罚的作用,以此加强撤回说明的重要性。

孟令全[9](2013)在《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网上药店是指企业依法建立的,能够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实现与个人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进行医药商品的交易,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属B2C型交易模式。其主要功能是网上药品零售和在线药学服务。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优劣关系到用药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通过网上药店这种虚拟渠道所进行的药品交易,消费者的购药的安全保障系数会更低。网上药店需要加强内、外部的管理,使之良性发展。本文以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安全性为着眼点,在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别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接触性和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应用了管理学、虚拟企业、信息生态群落、规制等理论。首先,以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开展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应用对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归纳总结了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网上药店应具备的条件,同时提取了网上药店管理的10个一般性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具有电子商务企业运作模式的意识,支撑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网络,复合型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的忠诚消费群体,口碑良好的诚信企业信用评价,信息传递流畅的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安全可靠、方便的网络支付工具,及时进行服务传递的物流配送体系,相对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其次,在得出网上药店管理的10个一般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工具对数据做相应的处理,推导出网上药店管理的8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包括相对宽松的外部运行的政策环境,口碑良好的诚信企业信用评价,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具有新型商业企业运作模式的意识,电子商务交易的忠诚消费群体,复合型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及时进行服务传递的物流配送体系,安全可靠、方便的网络支付工具。并针对关键性影响因素,试着给出成因的分析。再次,在得出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网上药店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电子商务的直接经济理论和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梳理网上药店的交易过程理想化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即网上药店的规范化研究,分别给出网上药店交易特殊药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提出需要加入药品入场的审计系统,从源头保证交易药品的安全。第四,基于网上药店的规范性研究及药品审计系统的引入,并结合药品不同于一般性的商品,面对虚拟的网络,药品的网上交易会放大对消费者伤害,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规制来规定网上药店交易主体的准入和规范交易行为,以此来降低风险。研究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对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给以启示。第五,通过对网上药店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的研究以及在网上药店关键影响因素和国内外规制的研究等的基础上,可将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按不同解决主体分为政府、网上药店和第三方,并分别从这三个视角对网上药店的法规政策建设、网上药店企业美誉度培育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网上药店管理发展的可行性促进策略。最后,本文中也探讨了论文的进一步研究的想法,对于虚拟交易环境来说,网上药店的企业诚信对于网上药店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在论文中提到的网上药店的企业官方信用评价建设还是将来要研究的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的评价体系,由于时间的原因,都只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做出更加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拟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进一步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继续完善本课题。

陈烽[10](200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同时,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心的话题。 本文从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安全技术开始着手,进而介绍身份认证的基本原理,而后分析身份认证机构所采用的常用技术和实现方法,并讨论身份认证机构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防范这些安全威胁的方法。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在互联网上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范这些隐患所采用的安全技术。 第二章讨论身份认证的基本原理和身份认证机构的结构,并以一个案例来描述身份认证机构的概貌。 第三章通过分析身份认证机构的总体功能和各个模块的功能,给出系统的总体结构。最后介绍一个现实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该系统所涉及的各业务流程并用流程图说明。 第四章阐述了身份认证机构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防范机制,然后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第五章介绍国内身份认证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二、四通启动网上电子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通启动网上电子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1)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子采购研究
        1.3.2 BIM技术研究
        1.3.3 产品选择研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建筑部品电子商务特点论述
    2.1 引言
    2.2 建筑业电商理论基础
        2.2.1 建筑业特点分析
        2.2.2 建筑部品
        2.2.3 建筑业电子商务
        2.2.4 建筑业电子商务内容
        2.2.5 建筑业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
    2.3 建筑业电商现状的综合分析
        2.3.1 建筑业外部环境分析
        2.3.2 建筑业电商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建筑部品电商信息集成研究
    3.1 引言
    3.2 电商平台信息集成问题分析
    3.3 电商平台数据集成的目的
    3.4 建筑部品信息集成方法
        3.4.1 BIM
        3.4.2 Linked data
        3.4.3 本体
    3.5 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建筑部品信息集成框架
        3.5.1 框架描述
        3.5.2 基于建筑部品的案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建筑部品属性特征的检索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搜索技术前沿
        4.2.1 搜索引擎发展阶段
        4.2.2 信息检索的目标
        4.2.3 通用搜索引擎技术架构
    4.3 建筑部品检索需求分析
        4.3.1 通用搜索引擎的不足
        4.3.2 建筑部品采购信息检索问题分析
        4.3.3 建筑部品采购信息检索需求分析
    4.4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检索模型
        4.4.1 技术说明
        4.4.2 建筑部品特征提取
        4.4.3 建筑部品相似性计算
        4.4.4 检索模型框架
        4.4.5 案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偏好与决策的关系
    5.3 用户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5.3.1 数据收集
        5.3.2 用户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
        5.4.1 数据集
        5.4.2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模型
        5.4.3 推荐模型分析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商平台用户情境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可能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2.2 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2.3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2.4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交易成本理论
        2.5.2 商品流通理论
第3章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及现状分析
    3.1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3.1.1 地处鄂东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1.2 农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
        3.1.3 工业产品资源丰富
        3.1.4 中医药基地,产业特色突出
        3.1.5 政府高度重视,扶持政策大力支持
    3.2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2.1 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多,网购交易额逐年增长
        3.2.2 农产品上行数量增加,进出口贸易量持续增长
        3.2.3 专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始建立,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3.2.4 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3.2.5 电商扶贫成效初显
        3.2.6 形成了以中药基地为核心的电商特色产业
第4章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滞后
        4.1.2 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
        4.1.3 农民网上消费习惯尚未形成
        4.1.4 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4.1.5 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标准化缺乏
    4.2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4.2.1 对电子商务活动的认识不足
        4.2.2 农民文化素养不高
        4.2.3 配套体系较为薄弱,对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较弱
第5章 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
    5.1 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5.2 加强对专业电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5.3 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电商意识
    5.4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5 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差异化策略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模式创新研究 ——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自贸区背景
        1.1.2 江海联运背景
        1.1.3 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实际发展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地调研访谈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3.4 AHP-SWOT分析法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4.3 本文的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商品市场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大宗商品市场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国内外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3.1 国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
        3.1.1 国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演变情况
        3.1.2 国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经验总结
        3.1.3 国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模式比较
    3.2 国内现有各类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主要模式
        3.2.1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3.2.2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现状
        3.2.3 国内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3.2.4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3.3 国内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3.3.1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发展模式
        3.3.2 国内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模式比较
        3.3.3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方向分析
4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4.1.1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市场概况
        4.1.2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市场运营体系和交易制度
        4.1.3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市场运行现状
    4.2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4.3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SWOT要素分析
        4.3.1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的内部优势S
        4.3.2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的内部劣势W
        4.3.3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的外部机遇O
        4.3.4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的外部威胁T
5 基于AHP-SWOT模型的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5.1 AHP分层分析法
    5.2 SWOT分析法
    5.3 舟山大宗商品场外现货交易市场AHP-SWOT评估模型的构建
    5.4 AHP-SWOT量化评估模型的计算和检验
        5.4.1 AHP评价指标特征向量计算
        5.4.2 AHP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一致性检验
        5.4.3 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5.5 AHP-SWOT量化评估模型的结果分析
    5.6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发展场外现货市场的发展路径分析
6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6.1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战略定位
    6.2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功能定位
    6.3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建议举措
        6.3.1 构建多元化的大宗商品场外现货市场体系
        6.3.2 加强浙江自贸区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招商引资
        6.3.3 创新推进浙江自贸区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建设
        6.3.4 完善各项政策支持
7 结论
参考文献

(4)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
        2.1.1 农特产品
        2.1.2 电子商务
        2.1.3 农特产品电子商务
    2.2 理论依据
        2.2.1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2.2.2 网络营销与推广
        2.2.3 供应链管理
第三章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现状
    3.1 初步形成了四种农产品电商格局
        3.1.1 岐、眉二县区域领先
        3.1.2 扶、凤等四县积极跟进
        3.1.3 麟游等三县发展滞后
        3.1.4 市辖三区辐射带动发展
    3.2 网上运营主体与交易品种增幅较快
        3.2.1 运营主体多元化
        3.2.2 交易品种多
        3.2.3 第三方平台为主
    3.3 构建了五种并存的农特产品电商运作模式
        3.3.1 五种电商运作模式
        3.3.1.1 典型龙头企业引领全员参与的眉县模式
        3.3.1.2“企业(商户)+PC开店“的岐山模式
        3.3.1.3 阿里村淘+电商产业园为主的扶风模式
        3.3.1.4 平台技术+人才支持中心的渭滨模式
        3.3.1.5 移动手机微信开店的凤县模式
        3.3.2 五种电商运作模式的对比分析
    3.4 呈现了四种主要的电商运营推广方式
        3.4.1 四种电商运营推广方式
        3.4.1.1 微信推广
        3.4.1.2 竞价付费广告
        3.4.1.3“网购节”活动促销
        3.4.1.4 线上线下结合推广
        3.4.2 四种电商运营推广方式的对比分析
    3.5 与东部农产品电商发达地区差距大
第四章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中存在问题
    4.1 农村电商环境亟待改善
        4.1.1 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4.1.2 农特产品运营制度不完善
        4.1.3 市县镇村四级农村电商体系空缺
    4.2 运营人才缺乏
        4.2.1 高技能电商人才紧缺
        4.2.2 网络营销高级实用人才不足
        4.2.3 网络运营管理人才急缺
    4.3 电商运营技术及经验不足
        4.3.1 大多网店专业水平低下
        4.3.2 运营模式及推广方式单一
        4.3.3 网络运营实战经验欠缺
        4.3.4 网店收益低
    4.4 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差
        4.4.1 缺乏整合
        4.4.2 链条松散
    4.5 农特产品标准与品牌建设不健全
        4.5.1 标准不一
        4.5.2 品牌化率低
        4.5.3 信用缺失
    4.6 农村快递及冷链物流滞后
        4.6.1 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少
        4.6.2 物流园区缺乏仓储不足
        4.6.3 冷链物流成为短板
        4.6.4 农村物流技术落后
        4.6.5 物流配送成本高
第五章 制约宝鸡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原因分析
    5.1 外部原因
        5.1.1 人文因素
        5.1.2 政策因素
        5.1.3 社会因素
        5.1.4 经济因素
        5.1.5 物流因素
    5.2 内部原因
        5.2.1 资源因素
        5.2.1.1 人力因素
        5.2.1.2 产品因素
        5.2.1.3 设施因素
        5.2.2 技术因素
        5.2.3 管理因素
        5.2.4 资金因素
第六章 国内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6.1 国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6.1.1 英国Ocado(奥凯多)B2C+O2O模式
        6.1.2 美国Farmigo生鲜电商网站模式
    6.2 国内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6.2.1 遂昌模式及赶街模式
        6.2.2 成县模式
        6.2.3 武功模式
    6.3 国内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6.3.1 国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6.3.2 国内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第七章 加快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主导共同优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7.1.1 加快宝鸡市平台建设
        7.1.2 加快县区电商产业园区建设
        7.1.3 加快乡镇品牌建设
        7.1.4 加强村-社区“微商村淘”建设
    7.2 内培外引培育综合电商人才
        7.2.1 做好电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7.2.2 建立核心电商团队
    7.3 线上线下结合运营推广方式
        7.3.1 借鉴成功模式提高网络运营水平
        7.3.2 采用灵活多样的线上推广方式
        7.3.3 采用合理有效的线下推广方式
        7.3.4 采取多元化网络运营推广模式
        7.3.5 善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
    7.4 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一体化电商服务体系
    7.5 健全标准与监管生产优质产品
        7.5.1 健全标准与监管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7.6 加强乡村快递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7.6.1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建设
        7.6.2 推进物流快递企业信息化改革
        7.6.3 启动实施“市县物流快递村村通工程”
        7.6.4 支持大型物流公司与电商企业发展冷链物流
        7.6.5 采取多样化“最后一公里”配送
        7.6.6 支持多元化农特产品物流包装、仓储等服务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5)沭阳县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电子商务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
        2.1.3 电子商务的类型
    2.2 花木产业电子商务
        2.2.1 花木产业
        2.2.2 花木产业电子商务概况
3 BQ花木公司电子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3.1 BQ花木公司简介
    3.2 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
        3.2.1 尝试阶段
        3.2.2 整合阶段
        3.2.3 战略阶段
    3.3 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主要模式
        3.3.1 综合性第三方电子市场模式
        3.3.2 B2B电子市场模式
    3.4 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的新尝试
        3.4.1 (B+C)2B模式
        3.4.2 花木产业电子商务F2O模式
        3.4.3 C2B电子商务模式
        3.4.4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3.5 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花木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3.5.2 花木产品生产缺乏品牌意识
        3.5.3 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3.5.4 物流配送存在问题
4 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的若干建议
    4.1 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4.2 培养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
    4.3 建立高效创新的花木产品物流体系
        4.3.1 花木产业物流模式的创新
        4.3.2 花木产业物流载体的创新
    4.4 发展智慧花木企业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二、中国互联网发展和创新的概述
    (一)互联网的产生及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1、互联网的产生
        2、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互联网创新表现和早期发展阶段的划分
        1、创新的定义
        2、中国互联网创新表现的分类
        3、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划分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创新的关系
三、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表现
    (一)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商业创新
        1、技术应用的创新
        2、现代高科技企业的成立
        3、国际风险投资的引入
        4、互联网本土企业与纳斯达克国际资本的对接
        5、互联网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
        6、互联网对传统领域商业模式的变革
    (二)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制度创新
        1、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2、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3、去中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
        4、互联网领域社会化治理的雏形
        5、互联网有关会议的召开和论坛的成立
        6、首次允许非体制内机构从事新闻活动
    (三)中国互联网早期的文化创新
        1、社会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
        2、社会化媒体的出现
        3、互联网意识的萌芽
        4、互联网文化的启蒙
        5、网络文学的诞生
四、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一)学术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1、以科研机构和少数科技工作者参与为主
        2、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准备为主要创新内容
        3、以国际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帮助为推动力
    (二)商业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1、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2、互联网使用目的的商业化
        3、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再创新
    (三)大众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1、互联网发展轨道的规范化
        2、互联网络内容的多样性
        3、互联网用户的自主性
五、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动力
    (一)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动力
        1、国外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国引入互联网技术奠定了基础
        2、国内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引入互联网这一新的科技
        3、国内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反面刺激了人们对新事物新信息的追求
        4、最大的功臣当属一批有志把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
    (二)互联网早期在中国发展的动力
        1、首先的动力来自于互联网行业本身的发展
        2、商业利益的刺激是推动互联网创新的直接因素
        3、政府的支持为互联网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4、网民的增加为互联网创新提供了用户基础
六、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影响
    (一)对政治及公共事务的影响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促进了民主政府的构建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为公民的政治表达提供了公共平台
    (二)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给企业带来新的交易方式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促进了新兴行业的产生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七、推动互联网持续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互联网精神的内涵
    (二)中国互联网早期创新阶段的互联网精神
        1、网络平等的召唤
        2、网络信息的开放
        3、网络资源的共享
        4、网络建设的协作
        5、网络交流的自由
        6、网络应用的创新
    (三)以互联网精神为本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
        1、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如何依靠互联网精神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
八、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撰写面临的困难
    1.5 本文的创新点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1.7 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2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1 居民消费理论研究
        2.1.1 国外研究情况
        2.1.2 国内研究情况
    2.2 网络经济和网络消费理论研究
        2.2.1 网络和网络经济的的概念
        2.2.2 网络经济理论研究
        2.2.3 网络消费理论研究
    2.3 文献研究述评
第3章 传统经济环境下的我国消费促进政策评价
    3.1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回顾
        3.1.1 我国消费贡献率总体变化趋势
        3.1.2 我国消费贡献率仍低于发达国家
    3.2 传统经济环境下的我国消费促进政策实施情况
        3.2.1 扩大消费政策推动社会消费高速增长
        3.2.2 农村消费政策加速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3.2.3 城市消费政策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步伐
        3.2.4 汽车成为社会总消费最重要组成部分
        3.2.5 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3.3 我国未来消费增长潜力展望
        3.3.1 增长潜力较大的消费区域
        3.3.2 增长潜力较大的消费行业
        3.3.3 增长潜力较大的消费模式
第4章 网络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
    4.1 网络经济的产生
        4.1.1 网络经济的内涵
        4.1.2 网络经济的源起
    4.2 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
        4.2.1 酝酿起步阶段
        4.2.2 迅速膨胀阶段
        4.2.3 稳步发展阶段
        4.2.4 网络经济发展趋势
    4.3 网络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4.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
        4.3.2 我国互联网应用从娱乐向商务交易升级
        4.3.3 网络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3.4 网络经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4.3.5 网络经济加快服务业现代化进程
        4.3.6 网络交易推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
        4.3.7 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不断改善
第5章 网络经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制
    5.1 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网络经济运行特征
    5.2 网络经济促进居民消费作用机制的宏观视角分析
        5.2.1 消费函数理论
        5.2.2 网络经济作用下的消费函数变动与消费促进
    5.3 网络经济促进居民消费作用机制的微观视角分析
        5.3.1 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选择理论
        5.3.2 网络经济作用下的消费选择行为变动与消费促进
第6章 网络经济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
    6.1 网络经济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6.1.1 网络经济相关行业就业现状
        6.1.2 网络经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
        6.1.3 网络经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吸纳就业
    6.2 网络经济的发展降低劳动者创业门槛
    6.3 劳动力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第7章 网络经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
    7.1 网络经济促进消费实现条件的优化
        7.1.1 网络经济促进流通方式产生革命性变革
        7.1.2 网络交易流通方式对消费实现的影响
        7.1.3 网络交易流通方式促进消费对象拓展和消费结构升级
        7.1.4 网络交易流通方式促进潜在消费能力的释放
    7.2 网络经济对消费实现成本的降低
        7.2.1 交易成本的降低
        7.2.2 流通效率的提高
        7.2.3 消费品价格降低与实际购买力增强
    7.3 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发展对促进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
        7.3.1 物流业支撑网络消费快速增长
        7.3.2 网络消费带动物流网络体系不断健全
    7.4 网络金融的发展弱化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7.4.1 网上支付降低消费者支付成本
        7.4.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8章 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8.1 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8.1.1 指标选取的基本考虑
        8.1.2 指标分析的基本框架
    8.2 模型分析
        8.2.1 网络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分析
        8.2.2 网络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分析
    8.3 实证分析结论
        8.3.1 城乡实证分析的共同结论
        8.3.2 城乡差异性比较分析的结论
第9章 网络经济环境下制约消费增长的问题
    9.1 网络创业就业面临制度和政策“盲区”
    9.2 网络消费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9.3 消费实现的支撑体系不健全
    9.4 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存在风险
第10章 网络经济环境下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10.1 完善促进网络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10.1.1 保障网络创业人员享受现有就业扶持政策
        10.1.2 研究出台适用于网络创业就业的新政策
    10.2 加强网络消费的应用促进和政策扶持
        10.2.1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便利消费长效机制
        10.2.2 健全网络消费物流配送体系
        10.2.3 规范互联网支付和金融市场
    10.3 降低网络市场消费风险
        10.3.1 完善互联网经济和消费相关立法体系
        10.3.2 加强网络交易监管
        10.3.3 建立健全基于网络经济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
        10.3.4 加快网络消费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8)网络缔约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消费者保护理念的演变
    第一节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念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的理念
    第三节 全面保护消费者的理念
        一、角色特性
        二、情境特性
第二章 消费者与经营者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欧盟指令中消费者的概念
    第二节 英国法中的消费者概念
        一、“传统”的英国消费者概念
        二、“欧化”的英国消费者概念
        三、英国法中的“两用”问题
    第三节 德国法中的消费者概念
    第四节 欧盟指令中的经营者概念
    第五节 英国法中的经营者概念
    第六节 德国法中的经营者概念
第三章 电子合同的缔结
    第一节 欧盟对电子合同缔结的规定
        一、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第9条
        二、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第11条
        三、本节小结
    第二节 对英国电子合同缔结规定的评析
        一、要约邀请与要约的界定及其效力
        二、订单确认与承诺的生效规则
        三、格式条款纳入合同的有效形式
        四、本节小结
    第三节 对德国电子合同缔结规定的评析
        一、要约邀请与要约的界定及其效力
        二、订单确认与承诺的生效规则
        三、格式条款纳入合同的有效形式
        四、本节小结
    第四节 法规比较
        一、网络缔结合同的效力
        二、要约邀请
        三、要约
        四、订单确认
        五、承诺
        六、格式条款之纳入合同
第四章 经营者的信息告知义务
    第一节 欧盟对信息告知义务的规定
        一、先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二、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三、其余的信息告知义务
        四、本节小结
    第二节 英国对信息告知义务的规定
        一、先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二、 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三、本节小结
    第三节 德国对信息告知义务的规定
        一、先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二、合同的义务信息
        三、其余的信息告知义务
        四、本节小结
    第四节 法律比较
        一、先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二、合同的信息告知义务
        四、信息冗余的问题
第五章 消费者的撤回权
    第一节 欧盟对撤回权的规定
        一、撤回权
        二、撤回的法律效果
        三、撤回权的例外
    第二节 英国对撤回权的规定
        一、 历史回顾
        二、 撤回权
        三、撤回的法律效果
        四、撤回权的例外
    第三节 德国对撤回权的规定
        一、历史回顾
        二、撤回权
        三、撤回的法律效果
        四、撤回权的例外
        五、退还权
        六、本节小结
    第四节 法律比较
        一、历史回顾
        二、撤回权
        三、撤回的法律效果
        四、撤回权的例外
第六章 对我国网络购物合同相关立法的刍议
    第一节 我国网络购物合同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一、《合同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节 欧盟、德国英国法对我国网络购物合同相关立法的启示
        一、对界定消费者和经营者概念的启示
        二、对网络缔约生效规则的启示
        三、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启示
        四、对消费者撤回权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的理论
    2.1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2.2 信息生态群落相关理论
    2.3 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
        2.3.1 虚拟企业的概念
        2.3.2 虚拟企业的特征
        2.3.3 虚拟企业的主要特点
        2.3.4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
        2.3.5 虚拟企业的战略结构分析
    2.4 规制的相关理论
        2.4.1 规制的原因
        2.4.2 规制的概念
        2.4.3 规制的主体
        2.4.4 规制的内容
第3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研究
    3.1 企业信息化与网上药店
        3.1.1 信息化与人类文明发展
        3.1.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企业
        3.1.3 企业电子商务
        3.1.4 电子企业与电子商务
        3.1.5 电子商务与网上药店
    3.2 电子商务对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
        3.2.1 电子商务对企业影响的文献研究
        3.2.2 电子商务对企业影响综述
    3.3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机遇
        3.3.1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3.2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3.3 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
        3.3.4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4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挑战
        3.4.1 短缺的复合型人才
        3.4.2 成本透明的商品定价
        3.4.3 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
    3.5 传统企业如何蜕变为电子商务企业
        3.5.1 提高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意识
        3.5.2 坚持电子商务开展原则
        3.5.3 规范企业业务流程
        3.5.4 集成企业内外管理信息系统
        3.5.5 加强虚拟化的合作经营
        3.5.6 标准化电子商务平台
        3.5.7 完善网络支付系统,预留医保支付的接口
        3.5.8 集成现代化的物流及配送体系
    3.6 电子商务(B2C)企业管理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研究
        3.6.1 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3.6.2 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
    4.1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与分析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上药店管理影响因素排序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4.2.2 网上药店关键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的实施
    4.3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成因分析
        4.3.1 关于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政策限制多多,准入门槛高
        4.3.2 关于诚信企业信用因素——诚信信号显示不强势
        4.3.3 关于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因素——自建电子交易平台投入大、维护困难
        4.3.4 关于运作模式意识因素——行业进入意识不强
        4.3.5 关于忠诚的消费群体因素——网上药店消费群体问题多
        4.3.6 关于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因素——人才支撑短时间内不易到位
        4.3.7 关于物流配送体系因素——自建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不经济
        4.3.8 关于支付工具因素——网上药店医保支付不对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规范性研究
    5.1 网上药店管理的规范性研究的理论
        5.1.1 网上药店的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研究
        5.1.2 网上药店的直接经济理论研究
        5.1.3 网上药店的虚拟企业理论研究
        5.1.4 基于理论研究构建的网上药店管理流程图
    5.2 网上药店管理的药品交易体系规范性研究
        5.2.1 网上药店电子商务平台的职责及药监部门的审计系统
        5.2.2 网上药店特殊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5.2.3 网上药店处方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5.2.4 网上药店非处方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
    6.1 网上药店的经营需规制原因分析
        6.1.1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信息化放大效用的负面影响
        6.1.2 药品使用的专业性特点要求需安全、合理用药指导
    6.2 国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研究
        6.2.1 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规制
        6.2.2 网上药店销售的药品的范围
    6.3 国外网上药店的监管体系研究
        6.3.1 美国
        6.3.2 英国
    6.4 国内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研究
        6.4.1 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规制
        6.4.2 网上药店销售药品的范围
    6.5 国内网上药店的监管体系研究
        6.5.1 网上药店的法律法规
        6.5.2 网上药店的监管机构
        6.5.3 网上药店监管的实施
    6.6 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的比较分析
        6.6.1 网上药店的准入门槛高
        6.6.2 网上药店的法律规范层次低
        6.6.3 网上药店的行政处罚轻
        6.6.4 网上药店的经营范围窄
        6.6.5 网上药店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缺失
    6.7 国外网上药店规制与监管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6.7.1 针对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
        6.7.2 针对网上药店的多元化经营
        6.7.3 针对网上药店购药费用的支付
        6.7.4 针对网上药店行业自律
        6.7.5 针对国外网上药店多样化的发展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对策研究
    7.1 政府视角
        7.1.1 完善网上药店的法规规制内容
        7.1.2 推进网上药店的医保支付系统的建设
        7.1.3 推进网上药店官方统一交易平台建设
        7.1.4 逐步放开网上药店处方药的经营
        7.1.5 提升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水平,建立网上药店药品的审计系统
        7.1.6 推进网上药店的企业官方信用评价建设
    7.2 企业视角
        7.2.1 增强企业进入网上药店行业意识
        7.2.2 网上药店消费者忠诚度维持管理
        7.2.3 网上药店企业美誉度的培育
        7.2.4 网上药店运营团队及人才培育
        7.2.5 网上药店交易平台运营的模式选择
    7.3 第三方视角
        7.3.1 网上药店虚拟企业的战略结构分析
        7.3.2 第三方主导的网上药店电子市场的培育
        7.3.3 基于第四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药店连锁店的管理与运营
        7.3.4 第三方专业医药物流的发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束语
    8.1 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10)电子商务环境下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电子商务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节 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电子商务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第三节 电子商务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安全技术
第二章 认证机构和数字证书
    第一节 身份证明与认证体系
    第二节 证书与认证机构
    第三节 CFCA金融认证介绍
第三章 身份认证系统的实施方案
    第一节 身份认证系统的总体功能
    第二节 CA中心各模块功能
    第三节 浙江省工商企业身份认证系统实施方案
第四章 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保密机制和设计
    第一节 CA认证机构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节 CA中心的安全防范机制
    第三节 浙江省工商企业CA应用系统的安全机制及设计
第五章 国内身份认证机构的现状和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四通启动网上电子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 [1]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D]. 何丹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2]蕲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江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3]大宗商品交易场外现货市场的模式创新研究 ——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D]. 何唐凝. 浙江大学, 2018(12)
  • [4]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D]. 熊爱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5]沭阳县BQ花木公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薛姣. 扬州大学, 2016(02)
  • [6]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D]. 李江. 浙江传媒学院, 2015(08)
  • [7]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D]. 王鹏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8]网络缔约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比较研究[D]. 鹿一民. 复旦大学, 2014(01)
  • [9]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令全. 沈阳药科大学, 2013(10)
  • [10]电子商务环境下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D]. 陈烽. 厦门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Stone 开始在线电子交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