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农村能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红河州农村能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一、红河州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陈远翔,付君哲,毛媛,何燕,谷建龙[1](2022)在《碳达峰背景下红河州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红河州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红河州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以及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分析了碳达峰背景下红河州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面临的难点和挑战,并结合红河州实际情况,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或建议。

包艳丽[2](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冯勇[3](2021)在《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人口和生态始终是区域发展所关注的核心,促进三者间协调发展也是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和政权安全的特殊区域,其是否安定直系国家核心利益,西南边境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它是建设中缅孟印经济走廊的重要区域,对连接我国西面、南面区域主体,建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非凡。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开发历史、区域基础以及文化背景等影响,其经济、人口和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区域经济、人口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特征亟待分析与研究。文章对西南边境地区进行界定和阐述何为耦合协调度后,结合相关理论,运用科学方法对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并运用组合赋权模型(Combination Weighting Model)、耦合度模型(Coupling Degree Model)、协调度模型(Coordination Model)、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首位度(First Degree)和障碍度模型(Obstacle Degree)等定量方法和数理模型测度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障碍度等,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地区发展提出尝试性的有益探讨。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和综合作用系统发展水平时序演变特征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提高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呈波动下降趋势表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发展态势更加平衡化。2)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2)总体波动增长但变化幅度不明显;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提高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总体波动上升表明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不均衡发展趋势。3)西南边境地区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总体波动增长,部分地区波动下降但变化较小;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下降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总体略微上升但变化较小。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发展水平(ZH)总体波动增长但变化幅度不明显;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波动变化明显但均为合理区间;标准差(BZ)较为稳定,但变异系数(BY)略微波动上升,表明本区相对差异变化幅度大于绝对差异。(2)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和综合作用系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红河州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相对较高,但存在波动变化;怒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相对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普遍低于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2)各州市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2)梯度分异渐趋明显,人口系统综合指数呈不均衡发展态势。3)西双版纳、怒江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历年处于较高水平,且总体趋于稳定;红河、百色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历年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西南边境地区各州市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呈均衡发展态势。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ZH)呈非均衡发展态势,红河综合指数历年较高,怒江综合指数历年较低。(3)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序性演变特征方面。西南边境地区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各年份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明显差距和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各州市耦合协调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趋于稳定,略微波动上升,但均为合理区间;标准差(BZ)略微增长、变异系数(BY)波动上升表明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增大,且后者(BY)变化与前者(BZ)相比更为明显,但两者变化范围均较小。(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方面。红河耦合协调指数(XT)均较高,多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层级;怒江耦合协调指数(XT)较低,多处于低级耦合协调层级,但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其余多数州市在中级耦合协调层级、高级耦合协调层级间波动,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发展态势。(5)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影响因素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第一障碍度(D First Obstacle)、第二障碍度(D Second Obstacle)、第三障碍度(D Third obstacle)分别为: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和人口维度。2)阻碍作用较强、出现频率较高的因素(Q)主要为:进出口总额(X9)、人均GDP(X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X4)、人均地表水资源量(Z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经济密度(X10)、固定资产投资(X2)、工业总产值(X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Z4)、工业废水排放量(Z2)、卫生机构床位数(Y11)与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Y7)等。(6)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主要涉及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生态维度和三维系统的综合作用维度。

韩丽红[4](2021)在《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协调好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热点话题。云南“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凸显出研究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鉴于此,对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将会对本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地理学时空观的视角出发,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测算与分析。首先,本研究对云南省的研究区概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构建了文章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了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5-2018)和16市州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与分析;再次,借助障碍因子评价模型对2018年各市州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2005-2018年,云南省的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者的数值均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的波动轨迹经历了由“曲折变动”向“平稳增长”的变化;全省16个市州的人口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着。云南省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所处类型逐年上升,大致经历了极度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度协调、良好协调和高度协调九个发展阶段。全省16个市州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发展差异,轻度失调类型的市州数量居多,在空间的聚集态势上整体呈现出了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同时,综合系统层和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子来看,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苏娇萍[5](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张凌风[6](2021)在《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资源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为实现云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探索其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及保护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将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作为研究目标,分别从水土资源、社会人文、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等四个层面构建符合云南省的评价体系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历史评价及未来预测。时间方面,对云南省2011-2019年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纵向研究分析;空间方面,借助Arc GIS软件对云南省16个地州2011年、2015年、2019年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进行分等定级可视化制图从而直观比较各地州承载力空间差异。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限制因素和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计算云南省2021-2023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以此得出云南省未来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潜力。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时间演变特征方面。2011-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单项承载力指数起点值相差悬殊,如水土资源承载力当中的昭通市、文山州、怒江州指数均小于平均值;社会人文承载力中昭通市、怒江州的指数小于平均值;经济技术承载力中除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以外,其它地州的指数均小于0.2;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除昭通市、临沧市以外,其它地州差距较小。变化趋势方面,部分城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如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德宏州、大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丽江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部分城市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如怒江州、迪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昆明市的社会人文承载力指数;同时也存在部分城市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如大理州、楚雄州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等。第二,空间演变特征方面。通过观察2011年、2015年、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图,能够发现除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水土资源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均呈现滇中城市群高于滇西、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南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上呈现“西强东弱”特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强西弱”特征;从各项承载力分布上能够明显看出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良好辐射带动作用。第三,障碍度诊断及耦合性分析。通过障碍度诊断模型得出云南省各地州准则层、指标层障碍度并进行排序,进而分析2011-2019年各地州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准则层方面经济技术承载力障碍度及社会人文承载力障碍度占主导地位,指标层方面经济密度、公路通车里程、人均水资源量等为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云南省四个单项承载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子系统的耦合度、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其中耦合度方面,昆明市、玉溪市呈先增后减趋势,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且2019年各地州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较高水平。第四,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单项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对预测值进行精度检验得出经济技术承载力预测值最优,其次是社会人文承载力、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预测值随时间变化趋于平均值,单项承载力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幅相对较缓慢。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观察2021-2023年预测值空间分布,发现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历史研究期有明显变化,但依然存在滇中城市群优于其它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且整体呈“东强西弱”分布。

李治兵[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罗廷锦[8](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韩磊[9](2020)在《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增长阶段的重要标志。目前,“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地区差异分析亟待研究。云南省作为我国一个边疆省份,由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导致“五化”协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研究云南省的“五化”协调发展和影响因素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综合应用熵值法、标准差系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ArsGis空间聚类方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市州的“五化”发展现状和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从“单化”发展水平特点来看。信息化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处于连续增长状态,其余“四化”虽然在个别时间截面上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另外,从空间维度上来看,除绿色化以外,其它“四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分布规律,高值区大都集中分布在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中值区分布虽然较为广泛,但绝大部分的中值区分布在楚雄州、玉溪市和曲靖市等和昆明市相邻的地区;低值区大都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其中怒江州和迪庆州是集中分布地区。(2)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特点来看。除昆明市、保山市、普洱市和迪庆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市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综合发展指数变化幅度较大的市州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的国界与省界的边界地区,如临沧市、昭通市和文山州,不与其它国家或者省份相连的市州的变化幅度较小。(3)从“五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特点来看。2002—2007年该时间截面昆明市和怒江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7—2012该时间截面年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和迪庆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也略有下降,剩余其它市州和其它截面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都处于增长态势;各市州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基本类似。(4)从“五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特点来看。在层中,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指标层中,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地均工业产值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与引擎作用、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城镇化的空间作用和坚持绿色化的保障作用。

舒雅洁[10](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红河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上,要提升和巩固贫困地区的脱贫成果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在脱贫攻坚时期,我国对贫困地区的各种配置要素都优先满足,但是作为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无法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建水县两个非贫困县(市)的贫困村和元阳县、泸西县、石屏县三个贫困县的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和调阅州级、市(县)级、乡(镇)级、村级等四级政府部门相关资料等方式收集信息,详细了解了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对四级政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责部门的领导和员工进行了访谈,随后又去走访了部分实用人才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红河州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来进行分析,发现除了人才队伍自身存在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类型单一、能力不足等主观因素之外,还有培训体系不适用、跟踪管理工作未落实、管理部门不重视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影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在尝试找到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和应对贫困农村地区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兼顾的情况下,提出了应该从明确选拔标准、扩大队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规范培训体系、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加强管理部门重视等有实际作用、符合时代特征的应对之策,以期更好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用的经验和建议,致力于共同努力帮助云南贫困地区的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二、红河州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河州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碳达峰背景下红河州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红河州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1.1 红河州温室气体排放年际变化
    1.2 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源构成
        1.2.1 能源领域
        1.2.2 工业领域
        1.2.3 农业领域
        1.2.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领域
        1.2.5 废弃物处理领域
2 红河州温室气体减排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能源消耗格局暂未改变
    2.2 产业发展与节能降碳的矛盾依然存在
    2.3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统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3 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建议
    3.1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3.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3 推进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3.4 加强森林碳汇建设
    3.5 积极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研究工作
    3.6 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碳资源储备
    3.7 建立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
4 结语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低碳经济研究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性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低碳经济
        二、区域建设用地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系统科学理论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第三节 联动关系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三、碳排放特点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一、障碍度模型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一、耦合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一、因果关系分析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西南边境地区
        2.1.2 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依据
        2.2.1 协调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口理论
        2.2.4 系统论
        2.2.5 增长极理论
第3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3.2.1 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总量有待提高
        3.2.2 产业结构效益不高,且优化进程缓慢
        3.2.3 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3.3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现状
        3.3.1 人口增速有所放缓,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3.2 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男女性别比变化不明显
        3.3.3 地区人口密度不高,区域间差距较大
        3.3.4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3.4 西南边境地区生态发展现状
        3.4.1 地表水资源丰富,总体变化较小,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3.4.2 生态要素普遍改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3.4.3 生态压力普遍减小,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第4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体系
        4.1.3 评价方法
    4.2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
        4.2.1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时序性特征
        4.2.2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4.3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
        4.3.1 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序性特征
        4.3.2 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第5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5.1 研究方法
    5.2 影响因素
    5.3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3.1 各子系统的障碍度分析
        5.3.2 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
第6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6.1 经济维度
        6.1.1 科学评价区域资源,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方式
        6.1.2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多样的边境经济
        6.1.3 加快三次产业融合,纵深推进经济发展
        6.1.4 辩证看待边境优势与劣势,科学的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6.2 人口维度
        6.2.1 活化户籍管理制度,挖掘人口数量与质量红利
        6.2.2 完善“引流”与“吸流”机制,加快促进人口素质提升
        6.2.3 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构建友好和谐民族关系
        6.2.4 推动社会服务平衡发展,提高区域人口服务水平
    6.3 生态维度
        6.3.1 重视环境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
        6.3.2 优化地区建筑布局,提高区域生态质量
        6.3.3 贯穿生态发展理念,发展多样的生态经济
        6.3.4 提高生态治理能力,构建环境保护路径
    6.4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维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口
        2.1.2 生态环境
        2.1.3 耦合
        2.1.4 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第4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
第5章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熵权TOPSIS法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1.3 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等级划分
    5.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5.2.1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时间演变分析
        5.2.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5.3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5.3.1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总体发展状况评价
        5.3.2 云南省各市州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第6章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障碍度因子评价模型
    6.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影响因子分析
        6.2.1 系统层影响因子分析
        6.2.2 指标层影响因子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立足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7.2.2 强化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2.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
        7.2.4 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
        7.2.5 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银发产业
    7.3 创新之处与展望
        7.3.1 创新之处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五、总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一、城镇化的概念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足迹理论
        三、脱钩理论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数据内容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一、Tapio脱钩模型
        二、Tapio脱钩状态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一、环境影响指标
        二、人口因素指标
        三、富裕程度指标
        四、技术水平指标
        五、土地影响指标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6)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
        三、限制因素分析
        四、耦合协调性评价
        五、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
        三、土地综合承载力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地系统理论
        二、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三、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三章 云南省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第一节 云南省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概况
        一、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二、云南省土地利用特点
第四章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指标性质划分
        四、评价体系构建
        五、指标内涵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一、数据标准化方法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三、承载力计算方法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分析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时间演化规律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规律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分析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第六章 障碍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第一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度分析
        一、障碍度诊断模型
        二、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三、准则层障碍度排序
        四、指标层障碍度分析
    第二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性分析
        一、耦合协调性模型
        二、耦合协调性时间演变
        三、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变
第七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第一节 模型构建及检验方法
        一、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第二节 单项承载力预测
        一、单项承载力预测值计算
        二、单项承载力预测值精度检验
    第三节 综合承载力预测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8)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2.4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反贫困
        2.1.3 数字鸿沟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3.2.1 世界银行
        3.2.2 联合国
        3.2.3 世界经济论坛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4.2 贫困现状分析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5.4.3 实证结论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5.5.2 平稳性检验
        5.5.3 滞后阶数确定
        5.5.4 GMM估计
        5.5.5 脉冲响应分析
        5.5.6 FEVD检验
        5.5.7 实证结论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6.1 模型的选择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6.3 实证结果分析
        5.6.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6.1.1 空间数字鸿沟
        6.1.2 空间贫困
    6.2 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6.2.2 SDM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选择变量说明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6.5 实证结论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9)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五化”的提出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理论基础
        1.4.1 系统论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状况及其互动关系
    2.1 工业化发展概况
    2.2 信息化发展概况
    2.3 城镇化发展概况
    2.4 农业化发展概况
    2.5 绿色化发展概况
    2.6 “五化”间的互动关系
第3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协调状况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3.1.1 指标构建原则
        3.1.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3.2 “五化”发展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变化分析
        3.2.1 工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2.2 信息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2.3 城镇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2.4 农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2.5 绿色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2.6 “五化”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3.3 “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3.3.1 耦合模型
        3.3.2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第4章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障碍度模型
    4.2 影响因素评价
        4.2.1 系统层影响因素分析
        4.2.2 指标层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擎作用
        5.2.2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纽带作用
        5.2.3 充分发挥城镇化的空间作用
        5.2.4 充分发挥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
        5.2.5 充分发挥绿色化的保障性作用
    5.3 创新点与不足
        5.3.1 创新点
        5.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
        二、农村实用人才的分类
        三、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论
        二、人才优先发展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二、产业扶贫成效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渴望成才
    第二节 乡村振兴对农村实用人才提出新要求
        一、要具备农业发展的复合应用能力
        二、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要具备产业创新精神和变革能力
        四、要具备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三节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实用人才短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做法和成效: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
    第一节 红河州概况
        一、自然地理特征
        二、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
        一、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概况
        二、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
    第三节 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一、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红河州农村实用人才队培养伍建设的成效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
    第一节 现有人才队伍达不到乡村振兴的要求
        一、人才稀缺
        二、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人才能力素质偏低
    第二节 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练体系不符合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一、培训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失利、与实际脱节
        二、培训内容无针对性、资源浪费、效率不佳
        三、缺乏长期稳定有效的培训机制
    第三节 工作体系不适用于乡村振兴战略
        一、政策支撑不足
        二、后续跟踪管理服务不到位
        三、缺乏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第四节 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偏差
        一、人才识别不准确
        二、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量配置不足
        三、资金投入不足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路
    第一节 全方面提高人才队伍水平以达到乡村振兴的要求
        一、扩大人才队伍规模
        二、吸收涉农专业大学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节 完善培训体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
        一、因地制宜、按需培训
        二、培训组织加强合作与联系、提高培训效率
        三、建立健全稳定的科学培训机制
    第三节 完善工作体系、打造人才服务平台
        一、制定相关政策、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二、构建长效的人才服务体系
        三、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第四节 全面夯实管理规范和工作
        一、明确选拔标准,精准遴选人才
        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履职能力
        四、拓展资金渠道、破解队伍发展困境
第七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红河州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碳达峰背景下红河州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建议[J]. 王珂,陈远翔,付君哲,毛媛,何燕,谷建龙. 环境科学导刊, 2022(01)
  •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D]. 冯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D]. 韩丽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D]. 张凌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9]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韩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红河州为例[D]. 舒雅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红河州农村能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