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中非整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陆地棉中非整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一、Induction of Aneuploid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in Upland Cotton(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1](2021)在《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及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不同类型杂交稻耐热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杂交籼稻、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和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各2个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常温、高温和高温下喷施0.15%BR 3种处理,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粉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导致杂交稻的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显着下降,其中杂交籼稻耐热系数为0.73,显着高于偏粳型籼粳杂交稻(耐热系数0.47)。而高温下喷施BR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杂交籼稻、偏籼型和偏粳型杂交稻恢复系数分别为1.23、1.43和2.00,以偏粳型杂交稻的缓解效果最明显。喷施BR降低了高温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杂交稻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并提高了甲基乙二醛酶(GlyⅠ)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含量(GSH),同时改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OsAPX1、OsCATB、OsGPX3和OsGLYI8的表达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籼稻常温下产量表现低于籼粳杂交稻,但具有较强耐热性,高温下喷施BR对杂交籼稻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明显低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尤其是偏粳型,尽管对高温表现敏感,但与BR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喷施后产量可接近或达到常温对照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杂交水稻开花期耐高温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朱熙[2](2021)在《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模式,由MAPKKK、MAPKK和MAPK组成。该级联途径通过三种激酶依次逐级磷酸化将感知的外源信号放大并传递下去,从而产生应激反应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日益突出的土地干旱和盐碱化问题造成其减产。目前,关于植物MAPK在干旱、盐及渗透胁迫条件下的基因功能研究十分有限。迄今为止,马铃薯StMAPKs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诱导表达模式的系统研究仍未见报道,而且其在马铃薯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也不清楚。本研究主要解析StMAPKs是否介导多种与胁迫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StMAPKs是否在干旱、盐和渗透胁迫下起作用以及其潜在机制。本研究对StMAPKs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表达模式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从马铃薯“大西洋”中分离得到一个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的StMAPK3功能基因和一个与干旱胁迫相关的StMAPK11功能基因,并通过亚细胞定位、酵母双杂文库筛选、酵母双杂检测互作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磷酸化蛋白组学,以及对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转基因的植株在胁迫下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的检测做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qRT-PCR技术分析了马铃薯15个StMAPKs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以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中15个StMAPKs基因不仅在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时表达差异显着,而且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特异性表达差异也显着。2.从马铃薯中克隆得到两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StMAPK3和StMAPK11,其中StMAPK3是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而StMAPK11与干旱胁迫相关,构建了pCAM35s-GFP-StMAPK3和pCAM35s-GFP-StMAPK11亚细胞定位载体,并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结果表明,StMAPK3和StMAPK11均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3.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b-StMAPK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诱导并纯化StMAPK11重组蛋白,制备兔抗StMAPK1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好的抗体可以很好的与StMAPK11蛋白特异性结合。4.分别构建了酵母双杂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试验验证结果显示,StMAPK3可以与StDof1、StSR2、StACS5、StMEK2和StMAPKK1发生互作,其中StMAPK3与StSR2在细胞核内相互作用。StMAPK11可以与StbZIP2、StPTP1和StVQP9发生互作,其中StMAPK11与StbZIP2在细胞核内相互作用。5.与盐和渗透胁迫相关StMAPK3基因的功能分析。在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过表达StMAPK3植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结果相反,而在StMAPK3过表达植株中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减少,RNA干扰表达植株中H2O2和MDA含量增加。同时过表达StMAPK3提高了盐和渗透胁迫下植株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这些光合指标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还发现在盐和渗透胁迫下转StMAPK3基因对马铃薯植株的气孔开合度、植株高度、茎粗、鲜重、根长和侧根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tMAPK3能明显提高马铃薯植株对盐和渗透胁迫的抗性。6.与干旱胁迫相关StMAPK11基因的功能分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过表达StMAPK11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中CAT、POD、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在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中,结果相反,在StMAPK11过表达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中H2O2和MDA含量减少,但在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中H2O2和MDA含量增加。同时过表达StMAPK11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RNA干扰表达植株中,这些光合指标与非转基因相比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还发现转StMAPK11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对马铃薯植株的鲜重、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明StMAPK11能明显提高植株(马铃薯、烟草和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抗性。7.对StMAPK3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马铃薯植株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得到2180种磷酸化蛋白。通过修饰位点定量分析在两组中共同鉴定到的修饰位点2922个,其中差异显着的修饰位点总数78个,显着上调的修饰位点总数49个,显着下调的修饰位点总数29个。通过磷酸化蛋白差异分析两组共鉴定蛋白2023个,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5个,下调表达蛋白14个。利用GO、KEGG、COG数据库对鉴定的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信号转导和代谢途径中发挥相应功能。

刘昕晔[3](2018)在《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变异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广泛的基因组变异以及基因表达变化。普通(面包)小麦(Triticumaestivum)是典型的异源六倍体植物,同时也是研究异源多倍化的模式植物之一。全面系统地研究基因组变异以及基因表达变化有助于阐明异源六倍体小麦的形成和基因组进化机制,并对揭示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表型变异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组变异和表达谱变化,本研究对3套独立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进行了高通量的外显子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具体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获得约11亿条高质量的外显子捕获reads。大约3.61%~5.04%的亲本序列在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丢失,占亲本序列总长度的1.70%~2.45%。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序列丢失具有以下规律:(1)D基因组序列丢失程度高于A和B基因组;(2)D基因组外显子区域序列丢失的程度要高于其它区域,并且在染色体上存在丢失热点区域;A和B基因组在基因间区序列丢失比例最高,序列丢失与基因分布呈现相反的趋势;(3)与部分同源序列相似度越高的序列在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越倾向于丢失;(4)在D基因组上,488个基因在3个亲本中同时发生了序列丢失,但是在A和B基因组没有发现此类现象;(5)丢失序列相关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表明,A、B和D基因组丢失序列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2、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伴随着广泛的基因表达变化。与亲本相比,六倍体小麦约5.73%~21.39%的基因发生了表达差异。同时,本研究鉴定出约2.33%~4.80%的triplets具有非加性的表达模式,非加性表达triplets比例在不同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另外,约25.99%~30.12%的triplets表现出明显的部分同源基因表达偏向性,其中偏向D基因组拷贝的triplets比例最高,并且约41.84%~64.52%具有表达偏向性的triplets在亲本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最后,我们发现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伴随的基因组变异并不是引起转录组变化的主要原因,表观遗传修饰等其它因素可能对基因表达的改变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秦爱[4](2018)在《基于标记定量的陆地棉胚珠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不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纤维部分更是为纺织业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栽培最广的棉种,占世界棉纤维产量的90%以上。陆地棉有一个从自然界中筛选获得的无纤维突变体(fiberless lintless:fl),其无纤维的表型可以稳定遗传,该突变体与野生型(Wild Type:WT)之间的差异探究一直是棉花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选取陆地棉野生型和突变体开花后的0天、3天和5天的胚珠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双甲基化标记(stable isotope dimethyl labeling)技术对磷酸化蛋白质进行标记,同时应用TMT(tandem mass tags)标记的方法对全蛋白质进行标记,最后借助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帮助我们从蛋白质层面解析陆地棉野生型和突变体之间的差异。本文主要包括以下7个研究结果:(1)鉴定到大量非冗余的非磷酸化蛋白质(13394)、磷酸化蛋白质(4702)、磷酸化多肽(6814)和磷酸化修饰位点(9102),并获得各个蛋白在野生型和突变体的不同胚珠样本中的相对定量值;(2)对获得的所有磷酸化位点进行特征分析;(3)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的功能注释分析,筛选获得棉花特有的磷酸化蛋白质以及发生磷酸化的转录因子及激酶;(4)根据两次技术重复数据的t-test检验及差异倍数筛选,分别获得胚珠0天、3天和5天时野生型和突变体间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并通过过表达分析挖掘出了存在富集的生物学过程;(5)从蛋白质水平验证了 BRs信号通路和RBR1参与的核内复制信号通路对棉纤维发育的重要性;(6)通过蛋白质定量数据的聚类分析以及与转录组定量数据的联合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7)结合差异表达倍数、蛋白质功能注释和序列解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获得可深入研究的候选蛋白,如:EPS15、RBR1。

高永钢[5](2017)在《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的玉米杂交种生产中,人工去雄不仅加大了制种成本、不能保证去雄的及时性与彻底性,也很容易出现混杂,使得杂交种子质量降低、杂种优势的发挥受限。植物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不育性彻底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在玉米杂交种配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所用材料为玉米雄性核不育突变体,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受MS22基因调控作用并表现为隐性核不育。由于目前未对MS22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系统明确的研究,未阐明MS22基因导致的败育机制。为此本研究将开展如下实验:对该突变体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育性鉴定研究;MS22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比较ms22突变体(ms/ms)与正常可育株(MS/ms)的基因序列差异,确定MS22突变位点;在不同生育阶段研究MS22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不同外源激素诱导及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研究MS22的表达特性。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表明该突变体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杂交后代F2出现3:1的分离,回交后代出现1:1的分离。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农艺性状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差异。突变体与可育株间差异主要出现在雄花絮的小花及花药育,不育株雄花絮紧闭、不能正常散粉,小花内花药空瘪瘦小、无花粉粒,为无花粉型完全败育突变体。(2)通过对MS22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属于谷氧还蛋白家族(glutaredoxin,GRX),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短臂。MS22具有谷氧还蛋白家族特殊结构域,参与植物厌氧胁迫反应及其他代谢反应的调控响应。(3)通过PCR扩增,获得包含MS22序列在内共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在900bp-1300bp处,不育株的PCR扩增序列与可育株扩增序列间存在62个碱基缺失。这一区段的缺失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对与该基因相近的其它基因互做具有干扰作用,进而导致在生殖发育时期某些细胞学进程的中断而表现出雄性不育现象。(4)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V3-V10),研究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MS22在V3时期的根中的表达量较高,V3-V6时期茎尖、叶片中MS22表达量较高。MS22在玉米的茎中的表达量较其他器官低。V7-V10时期叶片、节间、花丝中MS22的表达较低。V7-V10阶段,MS22在雄花与雌穗中的表达量较高。(5)喷施不同植物激素诱导MS22表达,我们发现不同激素具有对MS22的上调表达诱导效应,通过分析发现,诱导表达作用大小依次为:SA、MeJA、ZT、2,4-D、ACC、GA、ABA。(6)盐胁迫、低温、机械损伤及高温处理后,MS22对盐胁迫下诱导最敏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次在45℃高温胁迫下MS22的也出现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MS22基因对高盐及高温的胁迫诱导较为敏感。这说明MS22是一类参与胁迫诱导应激反应的蛋白,可能在植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方面与其它基因共同协调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ms22不育株与可育株在营养生长阶段表型没有较为明显差异。通过PCR扩增,获得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不育株较可育株缺失62个碱基,这一区段的缺失是该突变体表现为不育的关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MS22是一类在植物中参与光合代谢、厌氧反应过程及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植物激素如水杨酸、赤霉素、茉莉酸甲酯等对植物在逆境防御及育性调节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玉米MS22受到这些激素的诱导表达明显上升。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玉米MS22基因在逆境响应、物质代谢调控、育性调节等方面具有多重的生物学功能。

王毓莉[6](2017)在《榨菜和紫甘蓝远缘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缘杂交与多倍化是获得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主要动力。本研究以榨菜(Brassicajuncea(L.)Czern.et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与紫甘蓝(B.oleracea L.var.capitata L.)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三倍体HO(基因组ABC),经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So(基因组AABBCC)及其亲本为实验材料,开展了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种质创新的研究。通过对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明确了六倍体在营养品质性状上的优势;利用数字基因表运谱(DGE)测序,筛选出后代与亲本的差异基因,阐明了基因表达与优势性状的相关性;通过small RNA-seq技术,探讨了 small 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杂种与多倍体中优势性状的产生;同时,以六倍体为核心种质,创制了芸薹属蔬菜新种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So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接近于榨菜而高于紫甘蓝和Ho,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亲本与Ho,而芥子油苷(GS)总量显着高于双亲,表明六倍体在芥子油苷含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这很有可能影响六倍体在风味品质、抗虫性及植物防御能力等方面的表现。(2)Ho、So与父本的差异基因数分别为3389和3935个,与母本的差异基因数分别为849和801个,而S0与HO的差异基因只有404个,说明杂交是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且后代与父本紫甘蓝的差异更大,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母本偏向性的特点。此外,后代中只有极少数基因为非加性表达,且70%以上受到抑制,而绝大多数(约85%)非加性抑制基因在父本紫甘蓝中有更高的表达水平,说明杂交与多倍化过程调和了亲本的转录组差异,尤其抑制了父本基因的表达。结合后代的优势性状,发现六倍体中GS总量的优势表现与MAM基因家族的非加性激活表达有关。(3)差异表达的已知miRNA主要在新陈代谢、生物学调节及刺激响应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差异新miRNA的功能主要富集于叶片形态建成及转录因子活性调节等过程。此外,后代中只有极少数已知miRNA为非加性表达,且均为非加性抑制,如bra-miR156,bra-miR164及bra-miR1885等,它们在调控开花时间、叶片发育以及抗病性形成等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比较后代与亲本中siRNA的表达水平,发现杂交过程使siRNA表达量在HO中明显减少,而染色体加倍过程则缓解了这一趋势,这表明siRNA确实有利于维持基因组稳定。(4)将So分别与榨菜、白菜杂交获得了基因组为AABBC和AABC的新材料。经田间观察发现,AABBC在抗病性上有明显优势,而AABC在口感上辣味减少,具有成为鲜食蔬菜的潜力。

赵立子[7](2015)在《荆芥、柴胡种质鉴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和柴胡(Bupleuri Radix)作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社会需求量大。药材种质质量的优劣和安全性会直接影响中药系列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荆芥和柴胡生产所用的种质以往主要从野生种驯化而来,并逐步通过自种自繁形成了各个地区的地方种质。但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只种不选和引种不科学等问题造成了种质混杂、退化,影响了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在部分地区还存在地方习用品和混伪品,也影响了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人工育种在药用植物领域的兴起,出现了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中药材新种质,为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随着市场上流通的种质数目不断增加,探索准确、有效、快速的种质鉴定方法成为维护药农、育种学家和药企权益,稳定药材市场秩序的当务之急。由于传统的鉴定方法己无法满足现今种质鉴定的需求,本研究拟利用分子和化学方法对荆芥、柴胡种质进行鉴定,以促进其种质的选育、开发与利用。本研究利用分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魏建和课题组选育的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中荆”系列新品种和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中柴”系列新品种以及目前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荆芥、柴胡种质,建立了荆芥和柴胡种质鉴定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裂叶荆芥ITS2条形码鉴定体系,可以对裂叶荆芥及其混伪品进行稳定、准确的鉴别。以12种裂叶荆芥种质为实验样本,按照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标准操作流程提取ITS2序列。结果显示,裂叶荆芥ITS2序列长度为232 bp。不同来源裂叶荆芥ITS2序列一致,其与8个混伪品物种之间序列差异明显,远大于种内差异。将裂叶荆芥与同属唇形科植物的混伪品构建NJ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裂叶荆芥与近缘物种及其混伪品分支明显。2、建立了药用植物荆芥SRAP-PCR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的分子鉴定研究建立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两种实验方法,对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引物,Taq聚合酶和DNA模板进行条件摸索。最终确定得到荆芥25μL优化反应体系为:2.00 mmol/L Mg2+、0.20 mmol/L dNTPs、1.5 U Taq聚合酶、0.50μmol/L引物、20 ng DNA模板和2.5μL 10×Ex Taq Buffer;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结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Mg2+、DNA模板、Taq聚合酶、dNTPs、引物。运用该优化体系从264对引物中筛选出能扩增出清晰条带的14对。该结果可以为后续利用SRAP进行种质鉴定实验提供参考。3、建立了裂叶荆芥SRAP分子标记鉴定体系,对荆芥新品种和主要品种进行鉴定,初步探究了不同来源荆芥种质遗传关系。应用14对引物组合对12个荆芥种质共132个样品进行SRAP分子标记鉴定。电泳结果显示,共扩增出26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34个,多态性百分率89.66%。12个荆芥种质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从29.12%到83.14%,说明不同种质内部分化程度差异明显,新品种整齐度高于地方生产种质。通过观察发现,4个种质(中荆1号、中荆2号、安国荆芥、玉田荆芥)在4个引物组合(Me1/Em13, Me1/Em17, Me3/Em18, Me7/Em13)扩增下,能够分别产生特异性条带,与其它种质区分开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荆芥种质相似性与遗传关系相关而与地理位置无关。该结果可为荆芥种质的鉴定、生产、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4、建立了不同为源荆芥药材的GC特征图谱,为荆芥药材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最终确定挥发油提取方法为:料液比10:1,浸泡时间2h,提取时间3h。使用GC-FID方法测定了40批荆芥样品挥发油,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软件建立了荆芥药材特征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0批荆芥样品的GC特征图谱共有10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40批不同来源荆芥很好的归为4类。5、建立了柴胡栽培种质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为鉴别柴胡新品种和选育品系提供了依据。从50对柴胡SSR引物序列中选择了9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对2个选育品系和4份其它柴胡栽培种质材料进行扩增。通过特异的SSR条带,可以将不同柴胡种质进行鉴定区分。并依据遗传距离构建聚类树状图,将所有样品分为四类:黑龙江产狭叶柴胡和川红柴1号品系聚为一类,川北柴1号品系和中柴1号品种聚为一类,四川枫顺和荣县产柴胡种质各独自聚为一类。该研究可以用于柴胡种质鉴定,并为后续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综上所述,本研究以荆芥、柴胡新品种和市场主要流通栽培种质为材料,通过采用分子和化学方法,建立了荆芥、柴胡种质鉴定体系。为荆芥、柴胡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乔海云[8](2012)在《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缘杂交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种、属间异源双二倍体既是人工创建的新材料,又是进一步获得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的重要桥梁。芸薹种(Brassicarapa)和甘蓝种(Brassica oleracea)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这两个种的蔬菜都各有优点。芸薹种蔬菜包括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芜菁等多个变种,甘蓝种蔬菜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芥蓝、青花菜等多个变种。为了获得新的种质资源,为芸薹种和甘蓝种种质创新和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择了芸薹种里面有代表性的大白菜和菜薹(菜心),甘蓝种里面有代表性的结球甘蓝、青花菜和芥蓝为试验材料,运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了菜薹与青花菜、大白菜与紫甘蓝、菜薹与芥蓝的种间杂种,并对获得的杂种F1及回交后代材料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调查、杂种育性分析及普通细胞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与紫甘蓝杂交,大白菜做母本时获得2粒种子,利用胚珠培养获得57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2株种子苗和4株胚挽救幼苗体细胞具有20条染色体,为假杂种,其余53株杂交种中,47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19,为真杂种,花粉败育;6株发生了染色体的自然加倍,具有38条染色体,为种间异源双二倍体,花粉可育。紫甘蓝做母本时获得1粒种子,胚挽救获得7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获得的1株种子苗和6株胚挽救幼苗具有19条染色体,为真杂种,花粉败育;1株胚挽救幼苗具有38条染色体,花粉可育。正反交中不同的杂交组合获得真杂种的概率不同,杂种获得率与母本基因有关。2.菜薹与芥蓝田间直接授粉杂交,以菜薹为母本能获得少量种子,以芥蓝为母本没有得到种子。利用胚珠培养,以菜薹为母本的正交组合获得了69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及花粉特性调查,其中62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19,为真杂种,花粉败育;2株发生了染色体的自然加倍,具有38条染色体,花粉可育。以芥蓝为母本的反交组合获得了16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其中13株具有19条染色体,为真杂种,花粉败育,没有发现自然加倍单株的存在。3.不育的菜薹—芥蓝杂种F1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恢复育性。研究发现,不同的秋水仙素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加倍的效果,剪根处理后变异率较不剪根处理低,0.4%的秋水仙素浓度处理18h和0.2%的秋水仙素浓度处理40h时,植株变异率较高。加倍单株大部分表现为嵌合体。4.菜薹—青花菜、大白菜—紫甘蓝、菜薹—芥蓝杂种F1综合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自然加倍形成的可育的异源双二倍体AACC自交并与母本回交分别获得了杂种F2和回交BC1植株。杂种F2植株田间性状分离;BC1植株综合性状偏向母本,同样存在性状分离。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的三个不同来源的种间异源双二倍体AACC在形态上差异较大,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和菜薹—芥蓝异源双二倍体在形态上较相似。5.在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和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观察到异常的染色体行为,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存在。菜薹—青花菜异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15/14、16/13等多种分离方式,其中15/14分离所占的比例最高,达38.73%;后期Ⅱ两极的染色体分离有多种方式,有的均等分离,有的不均等分离,最终形成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的配子。6.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菜薹—青花菜回交BC2中筛选到2个单体异附加系和1个双单体异附加系。单体异附加系AA-C6附加了青花菜的6号染色体,浅黄色花,育性低,自交能获得少量种子;单体异附加系AA-C8附加了青花菜的8号染色体,黄色花,可育;双单体异附加系AA-C4-C7附加了青花菜的4号染色体和7号染色体,淡黄色花,不育。

唐月异[9](2011)在《花生耐低温种质筛选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鉴定》文中提出花生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食用蛋白源。温度是影响花生生长发育,限制花生种植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耐低温花生种质,并分离耐低温相关基因对于培育高产稳产的耐低温型花生品种,进一步提高花生单产,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55份花生种子进行低温吸胀萌发试验,统计露白率及芽长/种长,筛选耐低温种质,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脂肪、蛋白质及蔗糖含量,分析花生种子吸胀期间耐低温性与各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花生种质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露白率≥80%的种质有3份、80%>露白率≥70%的种质有3份、70%>露白率≥60%的种质有5份、露白率<60%的种质有43份(占总数78.18%);芽长/种长>0.5的种质有3份、0.5>芽长/种长>0.4的种质有5份、0.4>芽长/种长>0.3的种质有3份、芽长/种长<0.3的种质有43份。其中,多粒型种质A4的耐低温性最强,露白率为95%、芽长/种长为1.50。种子的露白率与芽长/种长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芽长/种长与亚油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但这两项指标与百仁重相关性均不显着。将耐低温性最强的花生种质A4,分别进行2℃吸胀处理和田间正常播种时的温度15℃进行吸胀处理,取吸胀1h,6h和24h的花生样品,提取花生种子的总RNA,并分离与纯化mRNA,采用PCR-SelectTM cDNA Subtraction Kit构建3个低温胁迫下的抑制差减杂交文库(SSH cDNA文库),分别标记为A库、B库和C库。3个文库分别随机挑选500个克隆进行测序,成功测序的条数分别为336,429和466。经序列组装,A库获得8个unigenes,其中7个contig和1个singlet;B库获得18个unigenes,其中14个contig和4个singlet;C库获得193个unigenes,其中73个contig和120个singlet。通过BLAST2GO软件与GenBank中的非冗余蛋白数据库(non-redundant protein database)进行比对和功能注释,其中,A库7个unigene有相关同源信息,B库14个unigene有相关同源信息,C库132个unigene有相关同源信息。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到转录调控、能量代谢、胁迫防御、细胞结构、细胞保护、信号转导和生物合成等方面。从3个文库中获得的重组克隆中,根据比对和注释的结果,挑选了14个感兴趣的基因,验证其在正常温度处理下和低温胁迫处理下,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进行验证,采用2-ΔΔCt的方法,每个反应重复3次取平均值。经验证,这14个基因在2℃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是对照处理15℃情况下的2.85-12.85倍不等。选取4个经验证确实与植物耐低温相关的基因,利用RACE的方法获得全长序列,它们是LEA(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Oleosin(油质蛋白)基因、NAC转录因子以及MYB转录因子。其中,MYB基因是首次在花生上分离出来。经序列分析发现,本实验中所克隆LEA序列长度为1526bp,编码155个氨基酸;Oleosin序列长度为760bp,编码176个氨基酸;NAC序列长度为1406bp,编码301个氨基酸;MYB序列长度为1365bp,编码344个氨基酸。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预测了其编码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功能结构域,活性位点以及二级、三级结构。这些工作为通过gene knock-in和gene knock-out方法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乃至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培育花生耐低温品种奠定基础。

付莉莉[10](2009)在《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棉花遗传育种的基础。然而,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很难进行栽培棉种的遗传改良,主要是因为许多重要的性状(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在棉花栽培种基因库中十分贫乏。而在棉属的野生种和近缘种广泛存在这样的有益基因,通过传统的远缘杂交将野生种的抗性基因转移到陆地棉的方法也得到了一些组合,但是由于野生种和栽培种亲缘关系较远,杂交往往很难成功,或者育性很低。因而,利用野生种和近缘种来改良栽培种和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是很有必要的。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棉花的种质资源创新是一条有效途径,体细胞组织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遗传转化在棉花育种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棉花的遗传改良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鄂抗(Ekang)系列棉种体细胞胚胎发生、G染色体组野生棉G.bickii器官发生、陆地棉和野生棉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和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Ekang系列棉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对鄂抗棉品种愈伤组织早期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有利于愈伤组织早期的诱导和增殖;然而,凡添加有2,4-D的培养基均未能获得胚性愈伤组织,EKang5和EKang 8在添加NAA的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和灰白色交织的颗粒状的胚性愈伤,并获得再生植株;0.5 mg/L NAA+0.1 mg/L KT和0.5 mg/L IBA+0.1 mg/L KT相对有利于棉花胚性愈伤组织的保持和体细胞胚的萌发。2.G染色体组野生棉G.bickii器官发生。对影响G染色体组野生棉G.bickii器官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外植体的类型和取材时间、细胞分裂素的类型和浓度。在所使用的外植体中(子叶节、下胚轴、子叶),只有子叶节能在添加BAP、TDZ或两者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多芽(>2);高浓度的BAP(4 mg/L)和低浓度的TDZ(0.1 mg/L)比较适合G.bickii的多芽形成。另外,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G.bickii所有器官发生再生的植株无变异发生;RAPD分析表明这些植株有遗传同质性。3.陆地棉和野生棉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1)融合前,用碘乙酰胺(IOA)处理受体原生质体,紫外线(UV)处理供体原生质体。比较了IOA不同处理液,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对陆地棉原生质体的影响,并选取CPW9M溶液稀释IOA至终浓度为0.5 mM,室温下处理15 min为IOA处理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培养不能持续分裂,但能存活数日,甚至有少数几次分裂,同时破碎率低);比较了5个UV辐射剂量对野生棉原生质体的影响,选取38.7 J/cm2为UV辐射的最低辐射剂量(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培养不能持续分裂,但能存活数日,甚至有少数几次分裂,同时破碎率低)。将此处理条件用于后面的原生质体融合实验中。(2)比较了不同电融合参数(交流电场强度及其作用时间,直流脉冲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脉冲次数)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选取交流电场强度为100 V/cm、作用时间为15 s,直流脉冲场强1250 V/cm、脉冲时间30μs,脉冲次数3次为电融合参数(原生质体成串短、破碎率低、融合率高)。(3)开展了4个组合的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YZ-1+G.davidsonii得到融合再生植株。大部分再生植株表现与双亲不同的形态,也有形态介于双亲之间的,还有呈现簇生状态的,少量偏向于受体亲本的;染色体数目在40到73之间变化;RAPD和SSR分子检测证实了杂种植株的真实性,cpSSR和CAPS分子检测分析表明杂种植株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某些区域发生了重组。这是继棉花对称融合和基于紫外线处理的非对称融合之后的又一新的进展。4.开展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本实验以陆地棉YZ-1和野生种G.davidsonii为材料,分离胚性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作转化受体,选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采用电击穿孔转化法,将外源质粒(pBIN m-gfp5-ER)DNA转化到棉花原生质体中,以此研究棉花原生质体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实验中,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为1000 V/cm、脉冲时间为20μs、质粒浓度为100 ng/μl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转化效率,为5.36%左右。在上述转化条件下,YZ-1未获得转化愈伤组织;G.davidsonii获得再生愈伤组织440个,其中5个愈伤组织块有GFP荧光表达,并获得3株转化植株。

二、Induction of Aneuploid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in Upland Cott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duction of Aneuploid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in Upland Cotton(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其构成
        1.3.2 花粉活力
        1.3.3 AsA、GHS含量和GlyⅠ活性测定
        1.3.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2.2 高温和激素处理影响花粉活力
    2.3 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2)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MAPK级联途径
        1.1.1 植物MAPK级联途径组成
        1.1.2 植物中的MAPKKK
        1.1.3 植物中的MAPKK
        1.1.4 植物中的MAPK
    1.2 植物MAPK级联途径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1.2.1 乙烯信号转导
        1.2.2 脱落酸信号转导
        1.2.3 茉莉酸信号转导
        1.2.4 水杨酸信号转导
        1.2.5 生长素信号转导
        1.2.6 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
        1.2.7 赤霉素信号转导
    1.3 MAPK级联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
        1.3.1 盐胁迫
        1.3.2 干旱胁迫
        1.3.3 温度胁迫
        1.3.4 氧化应激响应
        1.3.5 臭氧胁迫
        1.3.6 创伤响应
        1.3.7 重金属胁迫
    1.4 植物中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StMAPKs的差异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生化试剂
        2.1.2 培养基
        2.1.3 引物
        2.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2.1.4.1 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处理
        2.1.4.2 马铃薯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取样
        2.1.5 试验方法
        2.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2.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2.1.5.3 实时荧光定量qRT-RCR分析StMAPKs表达谱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非生物胁迫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StMAPKs差异表达分析
        2.2.1.1 脱落酸处理
        2.2.1.2 干旱处理
        2.2.1.3 乙烯处理
        2.2.1.4 赤霉素处理
        2.2.1.5 H_2O_2处理
        2.2.1.6 高温处理
        2.2.1.7 生长素处理
        2.2.1.8 茉莉酸处理
        2.2.1.9 低温处理
        2.2.1.10 NaCl处理
        2.2.1.11 PEG处理
        2.2.1.12 水杨酸处理
        2.2.2 不同组织器官中的StMAPKs差异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马铃薯StMAPK3 抗盐和渗透胁迫相关的功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生化试剂
        3.1.2 培养基
        3.1.3 引物
        3.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3.1.5 试验方法
        3.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3.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3.1.5.3 目的基因PCR扩增
        3.1.5.4 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3.1.5.5 回收目的片段
        3.1.5.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1.5.7 马铃薯StMAPK3 的亚细胞定位
        3.1.5.8 酵母双杂试验
        3.1.5.9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3.1.5.10 马铃薯遗传转化及鉴定
        3.1.5.11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分析
        3.1.5.12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生长指标和气孔的分析
        3.1.5.13 盐和渗透胁迫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马铃薯中与渗透和盐胁迫相关的StMAPK3 基因的分离
        3.2.2 载体的构建
        3.2.2.1 过表达载体pCPB-StMAPK3 的构建
        3.2.2.2 RNA干扰表达载体pCPB121-miRmapk3 的构建
        3.2.2.3 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35s-GFP-StMAPK3 的构建
        3.2.2.4 酵母双杂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5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表达载体的构建
        3.2.3 StMAPK3 的亚细胞定位
        3.2.4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StMAPK3 互作蛋白
        3.2.4.1 诱饵载体pGBKT7-StMAPK3 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3.2.4.2 StMAPK3 诱饵蛋白筛选马铃薯cDNA文库及分析
        3.2.4.3 酵母双杂交验证蛋白互作
        3.2.5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FC)验证结果
        3.2.6 转基因马铃薯的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3.2.7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3.2.8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光合指标分析
        3.2.9 NaCl、甘露醇和PEG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及气孔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马铃薯StMAPK11 抗旱胁迫相关的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生化试剂
        4.1.2 培养基
        4.1.3 引物
        4.1.4 植物材料及处理
        4.1.4.1 马铃薯材料及处理
        4.1.4.2 烟草材料及处理
        4.1.4.3 拟南芥材料及处理
        4.1.5 试验方法
        4.1.5.1 植物总RNA的提取
        4.1.5.2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4.1.5.3 目的基因PCR扩增
        4.1.5.4 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4.1.5.5 回收目的片段
        4.1.5.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4.1.5.7 马铃薯StMAPK11 的亚细胞定位
        4.1.5.8 原核表达马铃薯StMAPK11 蛋白
        4.1.5.9 原核表达马铃薯StMAPK11 重组蛋白抗体制备
        4.1.5.10 Western blot
        4.1.5.11 酵母双杂试验
        4.1.5.12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4.1.5.13 马铃薯遗传转化及鉴定
        4.1.5.14 烟草遗传转化及鉴定
        4.1.5.15 拟南芥遗传转化及鉴定
        4.1.5.16 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理指标分析
        4.1.5.17 干旱胁迫条件下烟草的生理指标分析
        4.1.5.18 干旱胁迫条件下拟南芥的生理指标分析
        4.1.5.19 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的生物量和生长指标分析
        4.1.5.20 干旱胁迫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马铃薯中与渗透和盐胁迫相关的StMAPK11 基因的分离
        4.2.2 载体的构建
        4.2.2.1 过表达载体pCPB-StMAPK11 的构建
        4.2.2.2 RNA干扰表达载体pCPB121-miRmapk11 的构建
        4.2.2.3 拟南芥和烟草表达载体pART-CAM-StMAPK11 的构建
        4.2.2.4 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35s-GFP-StMAPK11 的构建
        4.2.2.5 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b-StMAPK11 的构建
        4.2.2.6 酵母双杂表达载体pGBKT7-StMAPK11 的构建
        4.2.2.7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表达载体的构建
        4.2.3 原核表达StMAPK11 及抗体制备
        4.2.3.1 原核重组StMAPK11 蛋白表达
        4.2.3.2 间接ELISA法检测兔抗StMAPK11 抗血清效价
        4.2.3.3 兔抗StMAPK11 抗血清的Western blot鉴定
        4.2.4 StMAPK11 的亚细胞定位
        4.2.5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StMAPK11 互作蛋白
        4.2.5.1 诱饵载体pGBKT7-StMAPK11 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4.2.5.2 StMAPK11 诱饵蛋白筛选马铃薯cDNA文库及分析
        4.2.5.3 酵母双杂交验证蛋白互作
        4.2.6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FC)验证结果
        4.2.7 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4.2.8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4.2.9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获得与检测
        4.2.10 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4.2.10.1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4.2.10.2 干旱胁迫下烟草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4.2.10.3 干旱胁迫下拟南芥植株的生理指标分析
        4.2.11 干旱胁迫下的光合指标分析
        4.2.12 干旱胁迫下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马铃薯StMAPK3 磷酸化修饰定量蛋白组学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总蛋白提取
        5.1.2.2 蛋白质检
        5.1.2.3 蛋白酶解
        5.1.2.4 磷酸化修饰多肽富集
        5.1.2.5 液质检测
        5.1.2.6 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5.1.2.7 蛋白质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5.1.2.8 基序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质控与鉴定
        5.2.2 磷酸化蛋白功能注释
        5.2.3 磷酸化修饰位点分析
        5.2.4 磷酸化蛋白差异分析
        5.2.5 差异磷酸化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3)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变异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多倍体的分类及形成途径
    1.2 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变异研究
        1.2.1 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变异研究
        1.2.2 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变异研究
        1.2.3 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研究
        1.2.4 异源多倍体形成过程中蛋白质水平变异研究
    1.3 普通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3.1 普通小麦亚基因组起源
        1.3.2 普通小麦亚基因不对称性
    1.4 外显子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1.4.1 小麦外显子捕获平台的构建
        1.4.2 开发分子标记
        1.4.3 鉴定EMS诱变突变体
        1.4.4 辅助抗病相关基因克隆
        1.4.5 研究物种群体结构以及驯化历程
        1.4.6 小麦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
    1.5 立论依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立论依据
        1.5.2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种子消毒和温室幼苗培养
        2.2.1 种子消毒
        2.2.2 种子温室培养条件
    2.3 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2.3.1 种子预处理
        2.3.2 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2.3.3 荧光原位杂交
    2.4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2.5 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
        2.5.1 供试材料取材
        2.5.2 外显子捕获文库构建
        2.5.3 高通量测序
        2.5.4 数据提交
    2.6 总RNA提取
        2.6.1 供试材料取材
        2.6.2 样品总RNA提取
    2.7 RNA-seq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2.7.1 样品RNA质量检测
        2.7.2 测序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2.7.3 数据提交
    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8.1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2.8.2 低质量测序reads过滤
        2.8.3 外显子组测序亚基因组特异reads鉴定
        2.8.4 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亲本丢失序列鉴定
        2.8.5 RNA-seq测序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2.8.6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亲本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2.8.7 主成分分析
        2.8.8 非加性表达及部分同源基因表达偏好性分析
        2.8.9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1 供试材料核型分析
    3.2 高通量外显子组测序
    3.3 参考基因组序列选择
    3.4 外显子捕获效率评估
    3.5 多倍体小麦亚基因组特异reads的鉴定
    3.6 唯一比对reads基因组分布特征分析
    3.7 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序列变异分析
        3.7.1 亲本contigs的鉴定及统计分析
        3.7.2 六倍体小麦合成过程中序列丢失分析
        3.7.3 六倍体小麦合成过程中丢失序列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3.8 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异分析
    3.9 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非加性表达模式分析
    3.10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部分同源基因表达偏向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外显子组测序可用于研究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伴随的基因组变异
    4.2 小麦异源六倍化过程中亚基因组之间具有不同的序列丢失模式
    4.3 亲缘关系和部分同源序列相似性可能是影响序列丢失的重要因素
    4.4 异源六倍体小麦部分同源基因表达分化主要受顺式作用元件调控
    4.5 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变异不是引起基因表达变化之间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4)基于标记定量的陆地棉胚珠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质组学简介
    1.2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简介
    1.3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常用研究方法简介
    1.4 常用标记方法简介
        1.4.1 代谢标记:SILAC和~(15)N稳定同位素标记
        1.4.2 非标记定量
        1.4.3 化学标记:双甲基标记、iTRAQ和TMT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蛋白质的提取
        2.2.2 蛋白质的溶液内酶解
        2.2.3 C18柱脱盐
        2.2.4 肽段标记及脱盐处理
        2.2.5 富集磷酸化多肽片段
        2.2.6 样本分级分离
        2.2.7 质谱数据鉴定及进一步筛选
第三章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结果
    3.1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
        3.1.1 组学数据初步统计分析
        3.1.2 本次研究新鉴定到的磷酸化蛋白
    3.2 磷酸化位点的特征分析
        3.2.1 磷酸化位点所处motif分析
        3.2.2 磷酸化位点与保守结构域的位置关系分析
        3.2.3 表面可及性与二级结构预测
    3.3 磷酸化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3.3.1 功能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3.3.2 磷酸化修饰的转录因子、激酶、磷酸酶
    3.4 WT与fl间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
        3.4.1 筛选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
        3.4.2 过表达分析
        3.4.3 EPS15: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ubstrate 15
        3.4.4 查找拟南芥同源
    3.5 信号通路分析
        3.5.1 油菜素内酯(BRs)信号通路分析
        3.5.2 RBR1参与的核内复制信号通路分析
第四章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结果
    4.1 定量数据的聚类分析
    4.2 转录组定量与蛋白质组定量的联合分析
        4.2.1 定量数据相关性分析
        4.2.2 qPCR定量与质谱定量联合分析
    4.3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定量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概述
        1.1 玉米的传播及发展概况
        1.2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 玉米成熟花序的结构
        2.1 玉米雄花序的形态描述
        2.2 玉米花序的发育过程
        2.3 玉米雄蕊的发育
    3 植物的雄性不育
        3.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3.2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假说
    4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
        4.1 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5 雄性不育的分类
        5.1 细胞质雄性不育
        5.2 细胞核雄性不育
        5.3 玉米雄性核不育利用途径及现状
    6 植物激素与花发育调控
        6.1 赤霉素响应花药发育和雄性育性
        6.2 茉莉素(Jasmonates)对植物花发育的调控
        6.3 油菜素甾醇对开花的调控
        6.4 生长素与植物花发育
    7 谷氧还蛋白系统
        7.1 GRXs的分类
        7.2 GRXs的反应机制
        7.3 植物GRXs相关研究
    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玉米MS2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玉米MS22同源性搜索及相似性分析
        1.2 MS22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1.3 MS22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1.4 MS22蛋白的同源性分析以及进化树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MS22的基因序列及结构
        2.2 玉米MS22的理化性质分析
        2.3 玉米MS22磷酸化位点预测
        2.4 玉米MS22蛋白的信号肽预测
        2.5 玉米MS22的跨膜区结构预测
        2.6 玉米MS2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7 玉米MS22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ms22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及育性田间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农艺性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田间育性鉴定方法
        1.4 淀粉碘化钾染色
        1.5 数据处理
        1.6 实验设计
        1.7 主要试剂及配制
    2 结果分析
        2.1 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研究
        2.3 突变体材料田间育性鉴定
        2.3.1 ms22雄性不育突变材料的表型分析
        2.3.2 雄性不育突变材料花粉的碘-碘化钾染色
        2.3.3 ms22突变体材料延迟失绿的观察
    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MS22突变位点分析及育性分子鉴定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主要设备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玉米ms22基因与启动子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2.2 ms22突变体中MS22突变位点鉴定
        2.3 ms22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标记鉴定
    3 讨论
第五章 玉米MS22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完整性检测
        2.2 cDNA第一链质量检测
        2.3 玉米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2.4 不同外源激素诱导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2.5 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3 讨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榨菜和紫甘蓝远缘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远缘杂交及在芸薹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1.1 远缘杂交的概况
        1.1.2 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及克服方法
        1.1.3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植物中的应用
    1.2 植物异源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1.2.1 异源多倍体的产生途径
        1.2.2 植物多倍体的特点
        1.2.3 人工合成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1.3 多倍体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1.3.1 基因表达研究手段
        1.3.2 多倍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
        1.3.3 多倍体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原因
    1.4 Small RNA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miRNA的发现与生物合成
        1.4.2 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与功能
        1.4.3 植物siRN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芸薹属蔬菜六倍体的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1.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1.4 维生素C含量测定
        2.1.5 芥子油苷(GS)的组分与含量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
        2.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2.2.3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2.2.4 芥子油苷(GS)的组分与含量
    2.3 讨论
3 榨菜与紫甘蓝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3.1.3 构建cDNA文库及测序
        3.1.4 Reads比对与基因表达量分析
        3.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GO、Pathway功能分析
        3.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2.2 后代与亲本基因表达分析
        3.2.3 基因的差异表达和非加性表达分析
        3.2.4 荧光定量PCR验证
    3.3 讨论
        3.3.1 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3.3.2 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基因的非加性表达情况
4 榨菜与紫甘蓝杂交和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的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RNA的提取与检测
        4.1.3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4.1.4 测序质量评估与reads比对
        4.1.5 已知miRNA的鉴定与差异分析
        4.1.6 新miRNA的预测与差异分析
        4.1.7 靶基因预测
        4.1.8 GO功能分析
        4.1.9 miRNA茎环实时定量PCR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2.2 已知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与非加性表达分析
        4.2.3 新miRNA的鉴定与差异表达分析
        4.2.4 miRNA的靶基因预测
        4.2.5 siRNA的鉴定与分析
        4.2.6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4.3 讨论
5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人工自交授粉
        5.1.3 人工杂交授粉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六倍体自交繁育
        5.2.2 六倍体杂交创制新种质
    5.3 讨论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营养品质性状的分析
        6.1.2 榨菜与紫甘蓝杂交与多倍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特点
        6.1.3 杂交与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变化特点
        6.1.4 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应用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7)荆芥、柴胡种质鉴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术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药荆芥研究概述
        1.1 荆芥的种质资源研究
        1.2 荆芥的化学成分研究
    2 中药柴胡研究概述
        2.1 柴胡的种质资源研究
        2.2 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
    3 药用植物种质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3.1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研究
        3.2 DNA条形码鉴定法研究
    4 分子鉴定方法在荆芥、柴胡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ITS2序列鉴别裂叶荆芥及其混伪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2序列PCR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
        2.2 序列分析及种内种间变异分析
        2.3 ITS2序列鉴定效率及NJ树鉴别
    3 讨论与结论
        3.1 ITS2序列能够鉴定裂叶荆芥药材及其混伪品
        3.2 DNA条形码技术对控制荆芥药材质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适用于荆芥基因组的SRAP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SPAP-PCR单因素实验扩增结果分析
        2.2 SPAP-PCR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3 SPAP-PCR反应体系的选择
        2.4 优化反应体系稳定性检测和引物筛选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RAP标记对荆芥栽培种质的鉴定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SRAP-PCR扩增结果分析
        2.2 SRAP对不同荆芥种质鉴定能力分析
        2.3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SRAP分子标记方法与传统鉴定方法比较
        3.2 SRAP标记用于荆芥种质鉴定的适用性
        3.3 SRAP标记的多态性及聚类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判别模式对不同来源荆芥挥发油GC特征图谱研究
    1 不同来源荆芥挥发油GC特征图谱研究
        1.1 材料和主要仪器试剂
        1.2 实验方法
        1.3 方法学考察
        1.4 结果与讨论
    2 荆芥挥发油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1 不同来源荆芥挥发油的聚类分析
        2.2 不同来源荆芥挥发油的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柴胡栽培种质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
        2.2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2.3 不同柴胡样品的聚类分析
        2.4 SSR对不同柴胡种质鉴定能力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研究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8)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芸薹属 A、B、C 基因组亲缘关系的研究
    1.2 远缘杂交及其在芸薹属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2.1 远缘杂交简介
        1.2.2 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及克服方法
        1.2.3 远缘杂种的鉴定
        1.2.4 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特点
        1.2.5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3 植物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1.3.1 异源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1.3.2 异源多倍体的鉴定
        1.3.3 人工异源多倍体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 作物异染色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
        1.4.1 异附加系
        1.4.2 异代换系
        1.4.3 易位系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双二倍体 AACC 的获得与鉴定
        2.2.2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 AAC 的合成及其生殖特性研究
        2.2.3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2.3 讨论
        2.3.1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的获得及应用
        2.3.2 菜薹—青花菜异源三倍体的获得
        2.3.3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2.3.4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创建
        2.3.5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应用
        2.3.6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保存
第三章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3.2.2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鉴定
        3.2.3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花粉特性
        3.2.4 菜薹—芥蓝杂种 F_1的人工染色体加倍
        3.2.5 菜薹—芥蓝杂种 F_2代的田间表现
    3.3 讨论
        3.3.1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3.3.2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性状分离
        3.3.3 秋水仙素浸根法诱导植株染色体加倍
        3.3.4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植株的获得
        4.2.2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花粉特性
        4.2.3 杂种 F_1的染色体数目鉴定
        4.2.4 双亲、杂种 F_2及 BC1的田间表现
    4.3 讨论
        4.3.1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4.3.2 大白菜与紫甘蓝杂种 F_1的染色体自然加倍现象
        4.3.3 假杂种形成的原因及花粉的育性
        4.3.4 杂种后代紫色性状的表现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花生耐低温种质筛选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1 低温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
        1.2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3 植物低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调控
    2 植物生育初期的耐低温性鉴定
        2.1 植物耐低温性鉴定的方法和指标
        2.2 植物耐低温性的室内鉴定
        2.3 植物耐低温性的室外鉴定
        2.4 植物耐低温性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 植物耐低温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3.1 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3.2 相关转录因子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4 SSH 技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应用
        4.1 SSH 技术的原理
        4.2 SSH 技术的特点
        4.3 SSH 技术在分离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的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花生种子吸胀期间耐低温性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生种质耐低温室内筛选鉴定结果
        2.2 花生子仁品质分析结果
        2.3 参试的花生种质的各指标之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花生种子吸胀期低温胁迫下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生种子总RNA提取及质量评价
        2.2 反转录及Rsa I 酶切
        2.3 抑制差减杂交
        2.4 连接与转化
    3 讨论
        3.1 花生种子总RNA的提取
        3.2 花生种子mRNA的分离与纯化
        3.3 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
第四章 差减 cDNA 文库的筛选、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差减cDNA文库的筛选测序及文库中插入片段大小的鉴定
        2.2 阳性克隆的序列测定
        2.3 序列的注释和功能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 讨论
        3.1 采用菌落PCR验证阳性克隆
        3.2 三个差减库的序列的组装、注释与功能分析
        3.3 构建的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到的耐低温相关基因及其在处理和对照样本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第五章 花生耐低温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生LEA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功能预测
        2.2 花生 Oleosin 基因的全长 cDNA 序列及功能预测
        2.3 花生NAC 基因全长cDNA 序列及功能预测
        2.4 花生MYB 基因全长cDNA 序列及功能预测
    3 讨论
        3.1 LEA 蛋白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3.2 Oleosin(油质蛋白)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3.3 NAC 类转录因子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3.4 MYB 类转录因子与耐低温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完成论文
致谢

(10)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棉花组织培养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1.1 棉花体细胞组织培养
        1.1.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
        1.1.2 棉花器官发生
        1.1.3 影响棉花体胚发生和器官发生的因素
        1.1.3.1 基因型
        1.1.3.2 外植体类型及生理状态
        1.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1.3.4 培养条件
        1.1.4 体细胞组织培养与棉花遗传改良
        1.1.4.1 遗传转化受体
        1.1.4.2 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1.1.4.3 原生质体融合
    1.2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研究
        1.2.1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1.2.2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操作
        1.2.3 影响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因素
        1.2.3.1 外植体的选择
        1.2.3.2 培养条件
        1.2.4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2.5 棉花原生质体融合
        1.2.5.1 对称融合
        1.2.5.2 非对称融合
        1.2.5.2.1 供体的处理
        1.2.5.2.2 受体的处理
        1.2.6 体细胞杂种鉴定
        1.2.6.1 形态学鉴定
        1.2.6.2 细胞学鉴定
        1.2.6.3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7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的应用
        1.2.7.1 遗传转化研究的材料
        1.2.7.2 无性系变异筛选和突变育种
        1.2.7.3 克服生殖障碍,创造新种质
        1.2.7.4 转移抗逆性状,改良棉花品质
        1.2.7.5 转移细胞质基因控制性状
        1.2.7.6 创造中间材料
    1.3 植物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研究
        1.3.1 电击穿孔转化法
        1.3.1.1 研究概况
        1.3.1.2 转化原理
        1.3.1.3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1.3.2 PEG介导转化法
        1.3.2.1 研究概况
        1.3.2.2 转化原理
        1.3.2.3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1.3.3 农杆菌与原生质体共培养转化法
        1.3.3.1 研究概况
        1.3.3.2 基本步骤
        1.3.3.3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1.3.4 脂质体介导转化法
        1.3.4.1 研究概况
        1.3.4.2 转化原理
        1.3.4.3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1.3.5 其他转化方法
    1.4 GFP报告基因的应用
        1.4.1 发光机制
        1.4.2 GFP的应用领域
        1.4.2.1 作为报告基因用于转化研究
        1.4.2.2 作为荧光标记
        1.4.2.3 作为报告蛋白用于基因表达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棉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研究
        1.5.2 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研究
        1.5.3 建立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体系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棉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方法
        2.1.2.1 鄂抗棉体细胞胚胎发生
        2.1.2.1.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1.2.1.2 无菌苗制备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2.1.2.1.3 愈伤组织的增殖及体胚的诱导
        2.1.2.1.4 体胚成熟、萌发与植株移栽
        2.1.2.2 比克棉器官发生
        2.1.2.2.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1.2.2.2 多芽的诱导
        2.1.2.2.3 芽的伸长和根的诱导
        2.1.2.2.4 组织学鉴定
        2.1.2.2.5 倍性测定和染色体数目分析
        2.1.2.2.6 RAPD检测再生植株及其子代与亲本植株的同质性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鄂抗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2.2.1.1 不同激素组合对鄂抗棉品种愈伤组织早期诱导的影响
        2.2.1.2 不同激素组合对鄂抗棉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的影响
        2.2.2 比克棉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
        2.2.2.1 比克棉器官发生
        2.2.2.2 再生植株的倍性测定和染色体数目分析
        2.2.2.3 RAPD分析检测再生植株与亲本的同质性
    2.3 讨论
第三章 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亲本的预处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方法
        3.1.2.1 悬浮系的建立
        3.1.2.2 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
        3.1.2.3 原生质体预处理和培养
        3.1.2.4 原生质体活力,分裂频率和植板率检测
        3.1.2.5 流式细胞仪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IOA处理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3.2.2 UV处理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方法
        4.1.2.1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和预处理
        4.1.2.2 电融合参数的选择
        4.1.2.3 原生质体电融合、培养及再生
        4.1.2.4 再生植株细胞学观察
        4.1.2.5 再生植株分子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电融合参数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4.2.1.1 交流电场强度及其作用时间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4.2.1.2 直流脉冲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4.2.1.3 脉冲次数对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
        4.2.2 开展的“供-受体”融合
        4.2.3 YZ-1和G. davidsonii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
        4.2.3.1 原生质体融合,植株再生和形态观察
        4.2.3.2 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分析
        4.2.3.3 再生植株分子检测
    4.3 讨论
第五章 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遗传转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1.1 植物材料、菌株及质粒载体
        5.1.1.2 质粒 DNA抽提液配方
        5.1.2 方法
        5.1.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5.1.2.2 GFP质粒DNA的抽提与纯化
        5.1.2.2.1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质粒DNA
        5.1.2.2.2 质粒DNA检测
        5.1.2.3 原生质体电击穿孔转化
        5.1.2.4 转化后原生质体的培养,植株再生
        5.1.2.5 GFP荧光检测
        5.1.2.6 实验结果统计
        5.1.2.7 转化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5.2.1.1 电击参数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2.1.2 质粒DNA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2.2 原生质体中GFP基因的表达
        5.2.3 转化植株再生
        5.2.4 转化植株的PCR鉴定
    5.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Induction of Aneuploid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in Upland Cotton(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J].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 核农学报, 2021(12)
  • [2]马铃薯中与胁迫相关StMAPKs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D]. 朱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异源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基因组变异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D]. 刘昕晔.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基于标记定量的陆地棉胚珠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D]. 秦爱. 武汉大学, 2018(06)
  • [5]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D]. 高永钢.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榨菜和紫甘蓝远缘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small 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 王毓莉. 浙江大学, 2017(01)
  • [7]荆芥、柴胡种质鉴定技术研究[D]. 赵立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01)
  • [8]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D]. 乔海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花生耐低温种质筛选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鉴定[D]. 唐月异.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10]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研究[D]. 付莉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标签:;  ;  ;  ;  

陆地棉中非整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