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红细胞输注的应用与护理

手术室红细胞输注的应用与护理

一、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虹蓉[1](2020)在《谈谈手术室中成分输血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在手术进行的过程当中进行成分输血已经成了目前现代输血疗法中的新方式,而且应用在临床中的血液成分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在护理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一般来说,在手术室中进行输血是由多部门、多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其中主要包括输血科、血站、临床等部门以及医生、护士、技师等工作人员,在进行成分输血治疗的过程当中,护士是最后一步的操作者,所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中进行成分输血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荣阳[2](2019)在《评价手术室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手术室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室70例急性大失血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研究组实施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两组同时辅助护理,比较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2h内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和24h内悬浮红细胞需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7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6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联合输注方法辅助必要的护理,更利于提高急性大失血患者止血效果,提升大量失血救治成功率。但护理过程中需注意加强并发症的监测,避免出现凝血障碍及脏器功能损伤。

冯祖莲,陈显琴,林保留,梁荣花[3](2014)在《运用程序化管理提升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安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对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将程序化管理前的906例全麻状态下输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管理。将程序化管理后的1 032例全麻状态下输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程序化管理,即针对全麻状态下患者的特殊性,分解细化输血技术操作内容,逐项编入程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督促输血程序的执行落实。结果对照组输血缺陷发生率3.53%,观察组为0.78%,血液浪费率对照组为0.99%,观察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实施程序化管理,可确保输血安全。

黄杰辉,关美仪,黄立己,林俊杰,叶世聪,何子毅[4](2013)在《虚拟血库在香港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1虚拟血库的概念、可行性及安全性虚拟血库是1个远程电子控制和自助血液发放系统,它能有效并准确地提供电子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可用于术中输血包括急诊手术未配对的血液输注等。如今虚拟血库已被香港3家大型急诊医院(包括器官移植术和创伤治疗)采用,并证实是安全的,可在远程但有网络覆盖的站点使用,而无需血库现场技术支持。经过应用实践,我们提倡在具有

唐卫清[5](2011)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输血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输血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室输血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进行护理,从评估开始,经过诊断,制定计划,再精细实施,最后做出评价。结果我院手术室输血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落实时,无1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手术室输血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避免或减少输血反应,保证患者术中输血安全。

Janatpour KA,Kalmin ND,Jensen HM,叶俊节,杨劲[6](2008)在《ABO血型不合红细胞输注的临床转归》文中指出 在过去的30年中,输血安全有了巨大的进步,大部分感染性风险下降,然而,输血仍然有致病和致死的潜在风险。对于受血者来说,最大的风险之一是来自于差错导致输入了不正确的血液成分。ABO 血型不合的红细胞输注极具危害,并占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报告输血相关死亡的51%。在过去的9年里,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所有输血相关死亡平均值的10%左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莱斯利·霍纳斯医学博士,2005年

蒋黎,陆爱娇,郑玉萍[7](2001)在《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

阮洪艳[8](2021)在《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众所周知,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是以血管完整性被破坏和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通常需要机械辅助通气,而机械辅助通气又可以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虽然小潮气量(VT)可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即VILI是不可避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VILI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在VILI中发现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活化可能是VILI发病机制的因素之一。促炎和抗炎因子的不平衡被认为是VILI的主要原因。此外,针对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也被提出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综上所述,对VILI中抗炎和抗ROS药物以及某些基因特定表达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治疗VILI。丙泊酚是一种麻醉剂也是一种神经元死亡抑制剂,它能激活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活性,改善急性肺损伤(ALI)。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核受体中的一员,它是一种转录因子并可被氧化应激反应激活。为了保证其适当的活性,转录调节和翻译后修饰均需要控制Nrf2在正常条件下或在适应不同环境期间的表达。最近,不同的研究报道了 Nrf2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此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活化Nrf2从而改善肝移植大鼠ALI的作用。然而,丙泊酚和Nrf2在VILI中的角色很少被研究。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Nrf2与NOD-like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能。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靶向NLRP3炎性小体是预防VILI的一种潜在策略。NLRP3也被发现在丙泊酚介导下可缓解炎症反应和减轻脑损伤。从以上方面,我们假设丙泊酚可以通过调节Nrf2和NLRP3来改善VILI。因此,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为VILI的预防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8~12周龄的C57BL/6小鼠126只,体重约20-25克左右,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9组,每组14只:(1)假手术组;(2)正常潮气量组(VT为7mL/kg);(3)高潮气量组(VT为20mL/kg);(4)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组(VILI+Prop group);(5)丙泊酚组(Prop group);(6)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组(VILI+Prop+SFN group);(7)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SFN+NLRP3 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组(VILI+Prop+SFN+Nigergroup);(8)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组(VILI+Prop+ATR group);(9)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 ATR+NLRP3 激活剂 Niger 组(VILI+Prop+ATR+Niger group)。进行了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测定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et/dry,W/D)、肺组织EBA通透性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蛋白浓度、肺组织中MDA和8-OHdG的表达水平及炎症相关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ELISA法检测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表达水平以及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数,Western Blot分析肺泡巨噬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以及肺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中SOD和HO-1 mRNA的表达,以及线粒体中的ROS率。结果(1)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肺组织W/D值、EBA通透性指数和BALF中蛋白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的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8-OHdG和MDA的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3)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泡巨噬细胞中的NLRP3蛋白、ASC蛋白、caspase-1蛋白和ROS的表达均降低(P<0.05),且肺组织中的Nrf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红素加氧酶(HO-1)mRNA表达均增加(P<0.05)。表明丙泊酚治疗后,丙泊酚可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并下调NLRP3的表达。(4)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激活Nrf2可显着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BALF中的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也降低。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5)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并激活Nrf2后,如同时激活NLRP3,则小鼠表现出较严重的肺组织病理损伤,BALF中IL-1β和IL-18的表达以及caspase-1、IL-1β和IL-1蛋白水平均显着增强;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抑制Nrf2,激活NLRP3会出现比上述更严重的病理现象。表明: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了 Nrf2对VILI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数据表明,丙泊酚通过激活Nrf2和抑制NLRP3的表达,从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和VILI相关的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Nrf2激活剂和NLRP3抑制剂可能是预防VILI的潜在治疗药物。

吴茜[9](2021)在《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肺囊性纤维化等,它能使受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一些术前或者术中发生低氧血症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动脉高压等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往往会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进行呼吸或循环的支持,以便于肺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这一技术甚至延用至肺移植术后的继续治疗。但是是否在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对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的进一步治疗有无影响,尚无相关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双肺移植术中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完成双侧肺移植手术的病例,详细登记了所有受体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资料和术后短期的随访资料。该项目研究通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60例术后稳定状态的受体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具有肺移植的手术指征并得到临床医师关于肺移植治疗的建议。根据双肺移植手术患者麻醉后的呼吸支持方式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分为机械通气组(C组)和ECMO辅助组(E组)。机械通气组(C组)剔除3例死亡和2例资料不全患者,最终有25例患者入组;ECMO辅助组(E组)剔除2例死亡患者,最终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C组平均年龄为49.76±15.98岁,男性18例,女性7例,ASA分级22例为Ⅳ级,3例为Ⅴ级。E组平均年龄为56.42±12.66岁,男19例,女9例,ASA分级23例Ⅳ级,5例Ⅴ级。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的年龄、性别、体重、BMI(Body mass index,BMI)、ASA分级、术前呼吸状态、主要术前诊断、术前肺灌注和肺功能评级:包括肺功能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静脉输液量、术中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血浆、失血量、尿量;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和术后一个月内的的肺功能测量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比值(1秒率),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75/25);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E/A;记录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E组的ECMO使用时间,住院期间费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例双肺移植患者,C组25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8例,女性肺移植受体7例;E组28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9例,女性肺移植受体9例。C组和E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量、术中输注白蛋白量、尿量上没有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C组小于E组(P<0.05)。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术前、术后一个月内的肺功能在FEV1、FVC、FEV1/FVC、PEF、MMEF75/25上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在LVEF,LVEDD,LVESD,E/A上没有差异(P>0.05)。两组双肺移植受体的住院时间没有差异(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费用,C组小于E组(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双肺移植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后受体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治疗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患者术后短期一个与月内的心、肺功能和住院时间。

陶雨琦[10](2021)在《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调查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择期手术患者在血液单采前、后及血液回输后的血常规、血凝常规等临床指标,探讨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中的实用性、安全性及临床推广的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常规择期手术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选择实行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而进行自体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152例作为自体输血组(其中:胸心外科80例、泌尿外科17例、妇产科21例、普外科18例、骨科7例、口腔科4例和神经外科5例),选择未实行自体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2例作为非自体输血组。所有自体输血患者均符合自体采血标准且已术前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贮血,术中只输自体血液。自体输血组患者均签署了自体输血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死亡率均为0%。2.分析自体输血组采血前、后及术后(回输后)的血常规、血凝的相关指标。3.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异体血输注率、和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对患者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4.探讨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应用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是否对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产生影响。结果:2.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前及采后1天,患者的WBC计数是稍有下降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自体红细胞单采患者采集前、后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前及采后1天比较:RBC、HGB、HCT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MCHC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的(P>0.05)。4.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前及采后1天,血小板相关指标:PLT、PCT、PDW、MPV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5.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前、术后(回输后)第1天WBC的水平较之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HCT、PLT较之前是明显降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体红细胞单采前、术后(回输)后第1天PT是延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Fi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7.自体输血组异体血的输注率为3.23%;非自体输血组异体血的输注率为17.74%。8.自体输血组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非自体输血组62例患者中有11例输注了异体血,其中1例出现了输血后发热。结论:1.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自体贮血方法。2.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可有效缓解目前血液资源匮乏、稀有血型无血可用的状况,从而使需要备血的Ⅳ类手术,不会因为血液的匮乏或无配合的血液而暂停,从而延误择期手术患者最佳手术时机。3.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可以降低异体血输注率及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二、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谈谈手术室中成分输血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红细胞的输注及护理
浓缩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血浆的输注护理

(2)评价手术室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输血治疗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后2h内有效止血率、止血时间及24h内悬浮红细胞需用量比较
    2.2 70例患者输血治疗及护理结果
3 讨论

(3)运用程序化管理提升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输血流程管理
        1.2.1. 1 输血安全教育
        1.2.1. 2 流程再造
        1.2.2 质量控制
        1.2.3 评价方法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程序化管理有利于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3.2 程序化管理实施中要以知识和技能作为实现目标的保障
    3.3 程序化管理实施中要进行持续的质量监控与改进

(4)虚拟血库在香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血库的概念、可行性及安全性
2 虚拟血库的缘起及其在世界各地和香港的应用
3 OTBTS的应用方法和技术原理
4 香港应用OTBTS的效果
5 虚拟血库的应用优势与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基础以及进一步开发的前景

(5)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输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程序步骤
    2.1 评估
    2.2 诊断
    2.3 计划
    2.4 实施
        2.4.1 输血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2.4.2 输血前的准备:
        2.4.3 认真查对:
        2.4.4 必须使用一次性带有标准过滤网的输血器:
        2.4.5 手术室输血反应:
        2.4.6 注意观察:
        2.4.7 避免输血器穿破血袋:
        2.4.8 记录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
3 结果
4 讨论

(7)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术中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
3 术中失血量、输血量的估计
4 输注及护理

(8)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丙泊酚基于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1.1.3 主要实验试剂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手术实验与分组
        1.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1.2.3 相关实验方法与步骤
        1.3 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结果
        2.1 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2.2 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2.3 丙泊酚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和下调NLRP3的表达
        2.4 Nrf2可抑制VILI小鼠肺组织中的促炎因子
        2.5 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Nrf2对肺损伤的保护
    第三节 讨论和结论
    第四节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和图表
第二章 综述 围手术期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试验设备与药物
        2.2.1 主要试验设备
        2.2.2 药物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一般资料
        2.3.2 麻醉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1.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3.1.2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3.1.3 两组患者术前肺部主要检查结果
        3.1.4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状况
    3.2 两组患者术中资料
    3.3 两组术前和术后心肺功能
        3.3.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肺功能
        3.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3.4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
    3.6 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肺移植手术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10)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主要仪器与材料
    5 研究方法
    6 相关指标检测
    7 观察指标
    8 统计分析
    9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谈谈手术室中成分输血的护理和注意事项[J]. 陈虹蓉. 保健文汇, 2020(05)
  • [2]评价手术室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J]. 荣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04)
  • [3]运用程序化管理提升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安全[J]. 冯祖莲,陈显琴,林保留,梁荣花. 护理学杂志, 2014(12)
  • [4]虚拟血库在香港的应用[J]. 黄杰辉,关美仪,黄立己,林俊杰,叶世聪,何子毅. 中国输血杂志, 2013(06)
  • [5]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输血的应用[J]. 唐卫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04)
  • [6]ABO血型不合红细胞输注的临床转归[J]. Janatpour KA,Kalmin ND,Jensen HM,叶俊节,杨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08(06)
  • [7]红细胞输注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J]. 蒋黎,陆爱娇,郑玉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S1)
  • [8]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阮洪艳. 山东大学, 2021(10)
  • [9]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D]. 吴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10]红细胞单采贮血技术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D]. 陶雨琦. 皖南医学院, 2021

标签:;  ;  ;  ;  ;  

手术室红细胞输注的应用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