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老年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探索老年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一、探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魏秀超,常翠欧,阳晓丽[1](2022)在《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受治疗的20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呼气峰值流速(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VC、PEFR、FEV1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改善其负性情绪和肺功能,提高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陈菊春,牛丽娟,张晓芳,蔡梅[2](2020)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讨论》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5例COPD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COPD晚期,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手段,研究组行临终关怀服务。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忧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心理状态,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在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功能及精神健康5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对老年COPD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其能鼓励患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与生活,提高其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稳定。

冯清蕊[3](2020)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适用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并在天津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开展干预性研究,以验证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为更大规模ACP干预方案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了解国内外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对ACP的态度,评估当前国内外老年ACP干预模式,为构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2.质性研究:前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筛选的30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访谈,后期利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并且分析,为制定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提供实践依据。3.小组讨论:前期通过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确定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的初稿。4.专家咨询:通过咨询具有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及临终关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13位专家,根据专家建议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进行修改。5.预实验:在拟开展ACP研究的社区中随机抽取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预实验,根据结果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6.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应用:采用便利取样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社区中10个居民小区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验证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中干预组123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医院的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7.干预前与干预后一个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测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Ds知识水平、对ADs接受度及死亡焦虑水平。结果1.干预方案构建(1)专家咨询:采用德尔菲法,第一轮发放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3份,回收率87%。第二轮发放问卷13份,回收有效问卷13份,回收率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935。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一个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0.25,均数小于3.5,一个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0.25,均数小于3.5。其余各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000.14,均数>0.35。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25,均数均大于3.5。(2)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构建: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删除2个指标,增加8个指标。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未做改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2.干预方案验证性研究(1)患者ADs知识水平:干预前两组患者ADs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的ADs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ADs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ADs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对ADs接受度:干预前两组患者ADs接受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的ADs接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ADs接受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ADs接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死亡焦虑得分:干预前两组患者死亡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死亡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死亡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死亡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ADs的知识水平、ADs的接受度及减轻患者死亡焦虑。

尹霄朦[4](2020)在《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翻译修订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Prognosis and Treatment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PTPQ),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2.探究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为后期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PTPQ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Brislin模型对英文版PTP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修订,最终形成中文版PTPQ;将中文版PTPQ应用于198名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条目同质性检验和条目鉴别度检验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通过计算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折半信度来评价问卷的信度。2.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TP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便利抽取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5个院区的287名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中文版PTPQ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中文版PTPQ包括两个分问卷,共17个条目,其中分问卷一包括5个条目,为单选形式,分问卷二包括12个条目,采用11级语义差异形式评分(0~10)。项目分析显示:分问卷二中各条目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19~0.745,均>0.4;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条目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效度分析显示:中文版PTPQ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1.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分问卷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513%;信度分析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5,分问卷一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4;分问卷二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1,提取的4个因子Cronbach’sα系数为0.688~0.956;总问卷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867。2.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61.0%的晚期癌症患者对其治疗结局持过于理想和乐观的态度,仍对治愈癌症抱有较高期待,治疗认知不准确;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有无接受过放化疗、距离初次诊断时间、疾病感知及希望水平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其中无配偶(OR=10.240,95%CI=1.155~90.755)、接受过放化疗(OR=6.004,95%CI=3.115~11.570)、距离初次诊断时间≤1年(OR=3.583,95%CI=1.983~6.475)、高希望水平(OR=1.095,95%CI=1.019~1.177)为晚期癌症患者报告不准确治疗认知的危险因素。疾病感知威胁大(OR=0.941,95%CI=0.905~0.979)是晚期癌症患者报告不准确治疗认知的保护因素。(2)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得分为(88.00±14.05)分,其中关于临终关怀讨论的条目得分最低,为(4.91±2.58)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感知、焦虑、抑郁、希望水平为晚期癌症患者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共解释变异的75.1%。结论1.中文版PTP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适用于我国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评估,我国医护人员可用其评估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2.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具有个体差异性,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并且要根据患者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以促进其临终决策。

张莹[5](2020)在《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系统的、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与现代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并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探讨基于现代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旨在缓解COPD症状,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提升病人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实验性研究。首先成立“医-康-护”一体化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对COPD疾病特点及其延续性护理中关键问题、纳入排除标准等内容进行讨论,并就延续性护理研究中将会用到的康复评估方法、康复锻炼技能等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预实验阶段,基于科室原有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及评测指标,共观察5例,并研究保障医疗的前提下康复技术、基于互联网多媒体指导的切入点。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2017年12月1日-2018年2月1日在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1日在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35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为科室原有的电话随访,随访内容根据当时电话中患者的提问而定。实验组在科室原有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由专科护士主持实施护理方案,主要通过视频即时通话、自拍视频、专业性文献研读讲解、共享电子资料等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达到实时远程指导、进行肺康复相关功能评估及功能锻炼指导、健康指导。两组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时间均持续6个月。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2)初次评估数据,评估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COPD的症状;肺功能检测评定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for COPD,SGRQ-C)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CD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3)6个月终评数据,评估内容与初次评估内容相同;(4)评估半年内由于COPD疾病所致的再入院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22.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分析,其中年龄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初次评估时CAT评分、肺功能检测结果、SGRQ-C评分、CDSMS评分的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初次评估数据和6个月终评数据的组内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6个月终评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的再入院次数、患者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初次评估时,(1)实验组CAT评分(12.89±4.21)与对照组CAT评分(12.25±4.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肺功能指标分别是FEV1/FVC(56.73±6.65%)和FEV1/pre(64.34±11.60%)、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分别是FEV1/FVC(55.93±5.89%)和FEV1/pre(62.03±13.0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量表的症状部分得分(65.23±6.84)、活动能力得分(64.94±6.60)、疾病影响得分(65.32±6.42)三个维度及总分(65.14±6.16),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量表的症状部分得分(64.15±6.44)、活动能力得分(62.66±7.16)、疾病影响得分(64.31±7.45)三个维度及总分(64.53±7.02),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运动锻炼情况(327.71±151.62min/周)、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1.60±0.24)、与医生沟通得分(1.65±0.21)三个维度,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运动锻炼情况(271.75±193.51min/周)、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1.50±0.27)、与医生沟通得分(1.59±0.24)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终评时,(1)实验组CAT评分(9.14±6.25)、对照组CAT评分(10.95±5.74)较初次评估时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初次评估变化较小,其中FEV1/FVC(55.74±5.13)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61.75±13.38)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59.76±6.05)、FEV1/pre(67.40±10.05)较初次评估均明显增加,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45.38±18.08)、症状部分得分(44.55±19.28)及疾病影响得分(45.83±18.24)两个维度较初次评估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55.90±16.77)及各维度得分(症状部分得分57.12±12.44、活动能力得分57.20±12.86、疾病影响得分58.35±14.74)较初次评估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实践2.16±0.56分、与医生的沟通2.32±0.62分)和运动锻炼时间(460.00±249.60min/周)较初次评估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实践1.67±0.41分、与医生的沟通1.80±0.48分)和运动锻炼时间(311.50±216.40min/周)较初次评估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组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运动锻炼时间较对照组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实验组半年内再入院次数(0.54±0.78)较对照组(1.13±0.72)更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6.43±4.91)较对照组(77.50±8.08)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着(P<0.001)。结论:与传统延续性护理比较,结合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入院次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可以在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和推行。

王泽慧[6](2020)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复杂干预形势、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社区干预及生活方式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响应国家对慢阻肺患者防控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求,构建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方法:1.研究一: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慢阻肺管理的现状,特别是在社区管理中的短板与困境,为后续方案构建奠定现实基础;2.研究二:通过系统评价归纳整理慢阻肺社区管理领域的指南性文献,为干预内容的拟定奠定循证基础;3.研究三:通过德尔菲法,向相关领域专家发起函询,对构建的各级条目重要性与适合性评分进行统计,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来确定社区慢阻肺复杂干预模型的最终版本。结果:1.研究一: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炼出三个一级主题,即慢阻肺医院与社区管理水平尚不均衡、主客观因素均导致社区慢阻肺管理过程受阻、应由社区主导慢阻肺患者的管理;七个二级主题,包括医院管理相对完善、社区管理有所欠缺、患者依从性亟待提高、三医联动不可分割、政府的引导是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管理的保障和前提、明确社区医护人员的权责及考核标准、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2.研究二:共纳入8部指南,覆盖中国、美国、英国等7个国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表达的明晰性、应用性、独立性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4.3%,58.6%,61.0%,74.6%,55.7%,66.5%。各指南的推荐意见可总结为提供戒烟支持、提供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提供肺康复、与患者共同制定自我管理计划、优化管理合并症、吸入剂使用培训、随访与监测、识别及管理焦虑抑郁状态、营养管理等方面;3.研究三:完成两轮函询,有效专家数20位。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24%与90%。第一轮专家的判断依据、熟悉程度、权威程度分别为0.94、0.82与0.88;第二轮专家的判断依据、熟悉程度、权威程度分别为0.96、0.88与0.92。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方面,第一轮函询中,全部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3.20~5.00,标准差为0.00~1.24,满分率为5%~100%;适合性评分均数为3.60~5.00,标准差为0.00~1.06,满分率为20%~100%;第二轮函询中,全部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17~5.00,标准差为0.00~0.77,满分率为16.1%~100%;适合性评分均数为4.11~5.00,标准差为0.00~0.69,满分率为11.1%~100%。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方面,第一轮一、二、三级条目重要性评分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225、0.109、0.386(P均小于0.05),适合性评分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176、0.117、0.302(P均小于0.05);第二轮一、二、三级条目重要性评分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278、0.133、0.390(P均小于0.05),适合性评分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210、0.176、0.319(P均小于0.05)。第一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变异系数波动在0.00~0.39,适合性变异系数波动在0.00~0.28;第二轮专家函询重要性变异系数波动在0.00~0.18,适合性变异系数波动在0.00~0.16。问卷信度方面,第一轮函询的重要性与适合性评分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36和0.919,分半信度分别为0.868和0.873;第二轮函询的重要性与适合性评分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2和0.938,分半信度分别为0.858和0.925。最终形成涵盖一级条目4条、二级条目16条、三级条目52条,共计包含72个条目的社区慢阻肺患者复杂干预模型。结论:1.通过对医护人员视角下慢阻肺社区管理体验的分析发现,目前社区慢阻肺管理存在资源与能力上的困境,政府卫生部门、上级三级医院、社区医院自身的联合发力、协调与配合可为破解之道。政府部门可制定、优化相关制度,加大资源、政策向社区医疗机构倾斜;三级医院可向医联体中的社区医院共享患者信息、分享管理经验、培训相关人员;社区医院可积极构建、优化慢病管理团队,探索有区域特色的慢阻肺管理模式,以强化评估与随访为切入点。2.慢阻肺社区管理指南在方法学质量上呈中等偏上态势,可较好地为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支撑;3.本研究构建的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是科学可靠的,为后期实证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樊丹丹[7](2020)在《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赋权水平现状,明确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探讨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赋权水平两者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基于赋权理论,有针对性的制定改善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赋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量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研究与质性研究两部分。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360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患者赋权量表(CES)、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建立Excel电子表格进行量性研究数据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对老年COPD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同组多个样本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已纳入量性研究的14名老年COPD患者为访谈对象,采用自制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访谈。结果经转录后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最终调查人数350例,有效回收率97.2%。调查对象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71岁以上的患者居多(85.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占比55.14%,与家人居住的患者占86%,汉族患者占比79.7%,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占比65.4%,所有的患者都享受医保支付医疗费用。质性访谈纳入14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男9人,女5人,平均年龄在72岁。2.老年COPD患者SGRQ平均得分为(64.46±16.96)分,各维度得分为:呼吸症状(60.01±19.18),活动受限(71.70±18.14),疾病影响(62.42±18.94)。生活质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是否家庭氧疗、合并慢性病数量、中医证型、治疗信心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3.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赋权量表得分(150.69±22.88)分,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每年急性加重次数是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主要影响因素。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赋权水平得分呈负相关(r=-0.161,P<0.01);生活质量得分与赋权量表各维度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得分与患者治疗信心得分呈负相关(r=-0.259,P<0.01),生活质量得分与同伴支持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35,P<0.05)。5.访谈结果: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存在COPD反复急性发作,生活质量逐年下降;情绪紊乱,心理负担重;患者存在首诊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三个方面问题;而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赋权相关问题主要有患者疾病防控能力不足、患者支持系统不完善(同伴、社会);具有医疗活动参与意识,但医护支持度低;患者会积极应对疾病,提高自我效能感。结论:1.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其中活动受限程度最为严重。2.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多因素影响,除老年COPD患者性别等不可干预因素外,应特别关注患者治疗信心、其他系统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次,规范家庭氧疗,避免因不当氧疗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针对不同中医证型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增加疾病控制感。3.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疾病控制、同伴支持、社会支持等维度是造成其赋权水平相对不足的重要方面。4.提高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同伴支持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5.基于赋权水平现状改善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时应注意提升疾病控制能力;完善社会、家庭、同伴等支持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医疗活动的支持度。

张树昌[8](2020)在《广东省中医院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肺康复现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肺康复现状调查,了解其对中医肺康复的知晓度、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个性化指导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肺康复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咳喘病慢病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80例,开展现状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及药物使用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文化程度、健康教育、家庭吸氧及吸入药物使用情况等;病情评估: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评分(m MRC)、慢阻肺相关生活质量评分(CAT);肺功能(FEV1、FEV1%pre)、六分钟步行距离(6WMD)、自制微型营养评价问卷(MNA);中医肺康复现状:中医肺康复知晓度、功法锻炼情况、中医膳食、中医特色治疗。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慢阻肺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55例。按照2019GOLD标准分组,其中A组52例(28.9%),B组89例(49.4%),C组24例(13.3%),D组15例(8.3%);按2019GOLD肺功能分级,中度(Ⅱ级)139例,重度(Ⅲ级)41例;吸烟现状:88例吸烟患者(占48.9%),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2.用药现状:符合GOLD推荐药物有A组50例,B组84例,C组10例,D组6例。不同组别符合GOLD药物推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符合程度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符合程度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健康教育、GOLD分级均影响用药规范度(P<0.05);家庭氧疗:A组16例,B组31例,C组13例,D组9例,不同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肺康复知晓率仅为37.8%,A组知晓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文化程度、健康教育、功法锻炼、肺功能情况均影响中医肺康复知晓度(P<0.05)。4.传统功法锻炼:参与中医功法锻炼者A组73.1%,B组53.9%,C组37.5%,D组33.3%,A组比C组、D组实施人数更多(P<0.05);功法锻炼方式、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均无差异(P>0.05);功法锻炼频率方面,锻炼频率为3-5次/每周占76%,A组比其他三组频率更高(P<0.05);功法锻炼场所方面,锻炼场所为居家占63%,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更愿意在公园广场锻炼(P<0.05)。有功法锻炼的患者肺功能更好(P<0.05)、MNA得分更高(P<0.05)、6WMD更远(P<0.05)、接受健康教育更多(P<0.05)。100例有功法锻炼患者中途退出高达66%,C组有坚持锻炼少于A组、B组(P<0.05),D组有坚持锻炼少于A组、B组(P<0.05);不坚持锻炼原因主要为缺乏功法指导(占75.8%),A组、B组以缺乏功法指导为不坚持锻炼原因多于C组、D组(P<0.05),C组、D组以病情加重为不坚持锻炼原因多于A组(P<0.05)。5.中医证型: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兼血瘀证、肺脾气虚兼血瘀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肺气虚兼血瘀证。其中肺脾气虚证最为常见(28.3%)。功法锻炼方面,不同中医证型与功法锻炼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营养方面,肺气虚证高于肺脾气虚证、其他证型(P<0.05),肺肾气虚证高于肺脾气虚证、其他证型(P<0.05);肺功能(FEV1、FEV1pre%)方面,肺气虚证高于肺脾气虚证、其他证型(P<0.05);m MRC、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方面,肺气虚证低于肺肾气虚证、其他证型(P<0.05);CAT方面,肺气虚证低于肺脾气虚证、其他证型(P<0.05);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坚持中医特色治疗仅为43例(占23.9%),D组患者中医特色治疗低于其他三组(P<0.05)。6.营养现状:180例患者中有32例营养不良(17.8%)、126例营养风险(70%)、22例营养良好(12.2%)。A组分别与其他三组比MNA得分更高(P<0.05),B组与D组比MNA得分更高(P<0.05);m MRC、CAT、6WMD、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方面,营养不良组分别与营养良好组、营养风险组比呼吸困难更明显(P<0.05)、CAT得分更高(P<0.05)、6WMD更缩短(P<0.05)、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更多(P<0.05)、FEV1、FEV1pre%更差(P<0.05);中医膳食现状:患者有药膳为123例(占68.3%),D组患者药膳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1.广东省中医院咳喘慢病门诊中重度慢阻肺患者以A组、B组为主要患病人群,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2.慢阻肺发病与吸烟相关,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教育程度越高、有接受健康教育、疾病早期的患者用药规范程度更好。3.中医肺康复知晓度偏低(仅为37.8%),文化程度越高、有接受健康教育、有参与传统功法锻炼、肺功能越好的患者中医肺康复知晓度更高。4.传统功法锻炼中途退出高达66%,主要原因为缺乏功法指导(占75.8%);患者病情较轻更愿意开展中医肺康锻炼,更愿意选择频率为3-5次/周锻炼,更愿意在公园广场锻炼;有功法锻炼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和营养状况更好,健康教育可加强患者实施中医功法锻炼。5.中医证型的分布以肺脾气虚证多见,其次为肺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兼血瘀证、肺脾气虚兼血瘀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肺气虚兼血瘀证;肺脾气虚证比其他证型营养状况更差,肺气虚证比其他证型肺功能更好、症状更少、急性加重风险更低;坚持中医特色治疗偏低(仅为23.9%),疾病早期参与中医特色治疗更高。6.慢阻肺合并营养不良患病率17.8%,营养不良可增加急性加重的风险,降低运动耐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应重视低体重患者的营养状况。中医药膳高达68.3%,疾病早期实施中医药膳更高。

王心茹[9](2019)在《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是患者与亲属、医务人员共同讨论,确定患者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更愿意接受的医疗照护措施,维护个人自主权利和需求,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ACP在慢病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就慢病患者ACP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目的:1.描述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的现状;2.确定我国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便利抽取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例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的“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问卷”测量慢病患者ACP准备度,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资料调查表、终末期相关医疗经历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量慢病患者ACP准备度影响因素。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慢病患者ACP准备度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68份,慢病患者ACP准备度为87.48土 12.96分;态度维度37.83±8.03分;信念维度21.13±2.79分;动机维度28.52±4.32分,总分及态度、动机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信念得分处于高水平。2.对ACP准备度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就医信任度、病程持续时间、有无照顾濒临去世亲人经历是慢病患者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t=-4.650,P=0.000;t=3.907,P=0.000;t=2.713,P=0.007;t=2.409,P=0.017;t=2.644,P=0.009),共同解释了 ACP准备度总变异的29.8%。结论:1.在目前安宁疗护实施背景下,慢病患者ACP准备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采用消极应对越少、积极应对越多、病程越久、获得的客观支持越多、有照顾濒临去世亲人经历的患者对ACP准备度越好。因此,在未来ACP实施过程中,应识别病程较长、有照顾濒临去世亲人经历的慢病患者,积极提供客观支持,指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对ACP的接受行为。

蔡柏蔷,陈荣昌[10](20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慢阻肺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3位。2012年有超过300万的患者死于慢阻肺,占全球全部死亡人数的6%[1]。我国对7个地区的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中

二、探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干预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比较
    2.4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2)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2.2.1 生活方式干预
        1.2.2.2 治疗指导干预
        1.2.2.3 联合家属支持
        1.2.2.4 镇静护理
        1.2.2.5 呼吸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1.3.2 焦虑、忧郁评分
        1.3.3 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忧郁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构建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文献研究
        1.1.2 质性研究
        1.1.3 小组讨论
        1.1.4 德尔菲专家咨询
        1.1.5 预试验
        1.1.6 伦理原则
        1.1.7 质量监控
        1.1.8 研究技术路线
    1.2 结果
        1.2.1 文献研究
        1.2.2 质性访谈
        1.2.3 小组讨论
        1.2.4 德尔菲专家咨询[49]
        1.2.5 预实验
        1.2.6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干预方案
    1.3 讨论
        1.3.1 构建本土化ACP干预模式
        1.3.2 多重步骤构建ACP干预模式
二、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应用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干预实施
        2.1.3 干预效果评价工具
        2.1.4 资料收集
        2.1.5 统计学方法
        2.1.6 伦理原则
        2.1.7 质量控制
        2.1.8 研究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均衡性的比较
        2.2.2 结果
    2.3 讨论
        2.3.1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ACP态度的转变及影响因素
        2.3.2 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ADs知晓率
        2.3.3 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ADs接受度
        2.3.4 干预方案可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焦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推广的意义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文版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4 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结果
        1 问卷的修订与跨文化调适
        2 问卷的预调查
        3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4 项目分析
        5 问卷的效度
        6 问卷的信度
    讨论
第二部分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4 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及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3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4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认知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6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5)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COPD疾病研究现状
    1.2 延续性护理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概念及发展
        1.2.2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模式
        1.2.3 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1.3 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1.4 现有不足及应对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医-康-护”一体化小组
        2.1.1 小组讨论
        2.1.2 人员培训
        2.1.3 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
    2.2 预实验
    2.3 研究对象
        2.3.1 纳入、排除标准
        2.3.2 样本量的估算
        2.3.3 分组流程
    2.4 对照组病例回顾
    2.5 实验组干预过程
        2.5.1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及执行
        2.5.2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中的评估
    2.6 研究工具及指标
        2.6.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
        2.6.3 肺功能检查
        2.6.4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C)
        2.6.5 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CDSMS)
        2.6.6 半年内再入院次数
        2.6.7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患者满意度
    2.7 统计方法
    2.8 研究设计路线
    2.9 伦理学原则
3 结果及分析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评分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
    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GRQ-C评分
    3.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CDSMS评分
    3.6 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半年内入院次数及满意度
4 讨论
    4.1 干预前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4.2 延续性护理对CAT评分的影响
    4.3 延续性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
    4.4 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5 延续性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4.6 两组患者半年内入院次数、满意度的分析
5 结论
6 研究展望
    6.1 研究局限性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医护人员对慢阻肺社区管理体验的半结构式访谈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主题1:慢阻肺医院与社区管理水平尚不均衡
        1.2.2 主题2:主客观因素均导致社区慢阻肺管理过程受阻
        1.2.3 主题3:应由社区主导慢阻肺患者的管理
    1.3 讨论
        1.3.1 研究方法的评价
        1.3.2 慢阻肺社区管理需要三级医院的支持
        1.3.3 社区医疗资源尚未完全满足慢阻肺患者的需求
        1.3.4 对本课题复杂干预方案构建的启示及对策分析
    1.4 小结
第二部分 慢阻肺患者社区干预指南的系统评价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检索策略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1.4 质量评价
        2.1.5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文献筛选流程
        2.2.2 纳入指南的基本特征
        2.2.3 AGREE Ⅱ评价结果
        2.2.4 主要推荐意见汇总
    2.3 讨论
        2.3.1 纳入指南的一般情况
        2.3.2 指南的质量评价
        2.3.3 从指南推荐看慢阻肺的社区管理情况
        2.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2.4 小结
第三部分 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的构建
    3.1 对象与方法
        3.1.1 专家入选标准
        3.1.2 专家人数确定
        3.1.3 干预条目的拟定
        3.1.4 函询问卷建立
        3.1.5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6 条目筛选标准
        3.1.7 统计学方法
        3.1.8 质量控制
    3.2 结果
        3.2.1 专家基本情况
        3.2.2 专家积极程度
        3.2.3 专家权威程度
        3.2.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3.2.5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3.2.6 专家函询结果
        3.2.7 两轮专家函询的信度
    3.3 复杂干预模型的最终确立
    3.4 讨论
        3.4.1 研究方法的评价
        3.4.2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3.4.3 社区慢阻肺患者复杂干预方案的内容分析
        3.4.4 构建社区慢阻肺复杂干预方案的必要性分析
    3.5 小结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
局限性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复杂干预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慢病管理的启示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研究背景
    2.核心概念及理论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2 生活质量
        2.3 赋权理论
    3.研究现状
    4.研究目的及意义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义
一、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资料收集
        4.统计方法
        5.伦理原则
        6.质量控制
        7.技术路线
    结果
        1.调査对象的一般资料
        2.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2.1 老年COPD患者SGRQ得分情况
        2.2 老年COPD患者SGRQ各条目得分情况
        2.3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
        2.4 老年COPD患者SGRQ各维度单因素分析
        2.5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3.老年COPD患者赋权现状
        3.1 老年COPD患者赋权量表条目得分情况
        3.2 老年COPD患者赋权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
        3.3 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等级分布情况
        3.4 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影响因素
        4.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老年COPD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2.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2.2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3.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老年COPD患者赋权量表条目得分分析
        3.2 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分析
        3.3 老年COPD患者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相关性分析
        4.1 提高老年患者的赋权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2 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4.3 老年COPD患者良好的同伴支持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质性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排除标准
    2.研究工具
    3.资料收集
    4.资料分析
    结果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析取主题
        2.1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2.2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赋权相关问题
    讨论
        1.充分认识影响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相关问题
        2.明确影响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赋权相关问题
        2.1 缺乏疾病控制能力影响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
        2.2 患者支持系统不完善不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3 患者拥有医疗活动参与意识,但医护支持度低
结论
建议
创新性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1.知情同意书
    2.COPD患者一般情况问卷
    3.患者赋权量表(修订版)
    4.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
    5.半结构式访谈纲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8)广东省中医院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肺康复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慢阻肺研究进展
        1.1.1 慢阻肺定义
        1.1.2 慢阻肺的流行病学
        1.1.3 慢阻肺发病机制
        1.1.4 慢阻肺治疗现状
        1.1.5 肺康复概况、基本内容与重要性
        1.1.6 肺康复应用现状
    1.2 中医对慢阻肺的研究进展
        1.2.1 病名
        1.2.2 肺胀的病因病机
        1.2.3 古代医家论述
        1.2.4 肺胀的辨证治疗
        1.2.5 中医肺康复定义及基本内容
    1.3 结语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临床资料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方法
        2.3.2 制定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病例报告表
        2.3.3 制定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四诊采集信息表
        2.3.4 样本量估算
        2.3.5 分组
        2.3.6 质量控制
    2.4 研究流程
    2.5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中医肺康复知晓率
        3.2.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医肺康复知晓率比较
        3.2.2 不同影响因素的中医肺康复知晓率比较
    3.3 健康行为及治疗情况现状
        3.3.1 吸烟率调查现状
        3.3.2 家庭氧疗调查现状
        3.3.3 吸入药物使用现状
    3.4 传统功法锻炼现状
        3.4.1 不同组别传统功法锻炼现状比较
        3.4.2 不同组别实施传统功法锻炼现状
        3.4.3 功法锻炼与肺功能、6WMD、MNA比较
        3.4.4 功法锻炼与健康教育比较
    3.5 慢阻肺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3.5.1 不同中医证型与功法锻炼比较
        3.5.2 不同中医证型与肺功能、6WMD、MNA比较
        3.5.3 不同中医证型与CAT、m MRC、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
        3.5.4 不同组别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比较
    3.6 营养现状
        3.6.1 不同营养状况与m MRC、CAT、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
        3.6.2 不同营养状况与肺功能、6WMD比较
        3.6.3 不同组别患者药膳比较
第4部分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1.1 慢阻肺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1.2 慢阻肺中医肺康复知晓度分析
        4.1.3 健康行为及治疗情况现状分析
        4.1.4 传统功法锻炼现状分析
        4.1.5 中医证型及中医特色治疗现状分析
        4.1.6 营养现状及中医药膳现状分析
    4.2 展望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概述
    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三、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
    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研究现状
    五、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影响因素
    六、文献回顾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指标、工具和测量
    四、资料收集步骤
    五、资料分析方法
    六、质量控制
    七、伦理原则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三、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状况
    四、慢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就医信任度和生活质量现状
    五、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一、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问卷编制
    二、慢病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分析
    三、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现状
    四、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局限性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问卷编制—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附录2: 慢病患者ACP准备度预试问卷条目
    附录3: 慢病患者ACP准备度问卷因子分析结果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疾病资料调查表
    附录6: 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问卷
    附录7: 终末期相关医疗经历调查表
    附录8: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附录9: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附录10: 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
    附录1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附录12: 慢病患者ACP准备度条目得分排序
    附录13: 慢病患者ACP准备度条目得分排序
致谢

四、探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品质链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魏秀超,常翠欧,阳晓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2(01)
  • [2]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讨论[J]. 陈菊春,牛丽娟,张晓芳,蔡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8)
  • [3]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构建研究[D]. 冯清蕊.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D]. 尹霄朦. 青岛大学, 2020(01)
  • [5]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D]. 张莹.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6]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慢阻肺患者社区复杂干预模型构建研究[D]. 王泽慧.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赋权水平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樊丹丹.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广东省中医院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肺康复现状分析[D]. 张树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慢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心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J]. 蔡柏蔷,陈荣昌. 国际呼吸杂志, 2017(14)

标签:;  ;  ;  ;  

探索老年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