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

一、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1](2021)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药物性肝损伤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以上。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明确易感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和防治ATDILI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体质状态决定疾病的发病易感性,并对疾病预后转归、指导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价值。ABC转运蛋白是重要的III相药物转运蛋白,其遗传多态性可导致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改变。从ATDILI中医体质、遗传易感因素角度寻找规律,探索ATDILI发病易感体质及其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对揭示中医体质内涵,并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治中发挥中医优势提供科学理论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①了解ABC转运蛋白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ATDILI的相关性,探讨ATDILI发病的易感遗传因素;②了解ATDIL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发病易感体质,从中医体质角度揭示ATDILI易感性;③探讨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以期揭示ATDILI易感体质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共纳入643例患者,其中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的患者289例(ATDILI组),服用抗结核药物未出现肝损的患者354例(non-ATDILI组)。收集整理患者的病例信息、临床检测指标及血标本,对血标本进行DNA提取,筛选ABC转运蛋白SNP检测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ABC转运蛋白64个位点SNP进行检测;选择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的51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aploview等对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遗传模型、LD连锁不平衡检测及单倍体型与ATDIL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查ATDILI易感SNP位点。以王琦教授9种体质分型标准为依据,对两组人群体质分布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ATDILI主要体质及兼夹体质分布特点,并分层分析ATDILI易感体质临床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2×4叉生分析法分析体质-基因交互作用对ATDILI的影响。结果: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CC基因型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58倍(OR=0.58,95%CI:0.36-0.93,P<0.05),显性和加性遗传模型均是其保护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位TC和CC基因型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ATDILI的保护因素(TC基因型:OR=0.57,95%CI:0.35-0.93,P<0.05;CC基因型:OR=0.48,95%CI:0.23-0.97,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肝损的保护遗传模型(加性:OR=0.48,95%CI:0.23-0.99,P<0.05;显性:OR=0.54,95%CI:0.34-0.86,P<0.01)。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 基因中rs4148727(A>G)-rs28656907(T>C)-rs10261685(A>C)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C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77,95%CI:0.56-0.98,P<0.05),而AT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OR=1.34,95%CI:1.07-1.83,P<0.01)。2.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50,95%CI:0.25-0.98,P<0.05),但等位基因、基因型和ATDILI亚型分层分析均未发现其与ATDILI相关性,该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ABCB11基因rs3829888(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是ATDILI易感风险基因型(AG 基因型:OR=1.97,95%CI:1.25-3.12,P<0.01;GG 基因型:OR=8.67,95%CI=1.02-73.54,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为ATDILI风险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AG基因型是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TDILI发病的风险基因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91,P<0.05;胆汁淤积型:OR=2.09,95%CI:1.14-3.83,P<0.05;混合型:OR=3.77,95%CI:1.92-7.39,P<0.001),GG基因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的极高风险基因型,(OR=29.20,95%CI:3.08-276.67,P<0.01);显性遗传模型均是三种亚型ATDILI发病遗传模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88,P<0.05;胆汁淤积型:OR=2.70,95%CI:1.22-5.97,P<0.05;混合型:OR=3.90,95%CI:2.01-7.56,P<0.001);加性和隐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极高风险遗传模型(加性:OR=27.96,95%CI:2.83-276.74,P<0.01;隐性:OR=26.87,95%CI:2.85-253.17,P<0.01)。ABCB11基因rs2216504(C>T)位点CT基因型患者ATDILI的发病风险增加1.67倍(OR=1.67,95%CI:1.02-2.73,P<0.05),显性模型是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1.63,95%CI:1.01-2.64,P<0.05),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CT基因型患者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40倍(OR=2.40,95%CI:1.13-5.09,P<0.05);显性遗传模型是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2.38,95%CI:1.15-4.92,P=0.019)。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1 基因rs10930343(AAA>DEL)-rs3829888(A>G)-rs3814382(G>A)-rs3814381(C>T)-rs2216504(C>T)-rs4148765(C>T)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AAGGCTC 单倍型 ATDILI 发病风险增加 1.71 倍(OR=1.71,95%CI:1.09-3.25,P=0.025)。4.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GA基因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70倍(OR=1.70,95%CI:1.14-2.53,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其风险遗传模型(OR=1.55,95%CI:1.05-2.27,P=0.026)。层分析显示,该位点GA基因型患者胆汁淤积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3.15倍(OR=3.15,95%CI:1.56-6.35,P=0.001),混合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2.87倍(OR=2.87,95%CI:1.52-5.41,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ATDILI发病的危险因素(胆汁淤积型:OR=2.75,95%CI:1.38-5.51,P<0.01;混合型:OR=2.52,95%CI:1.35-4.70,P<0.01)。5.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P>0.05)。6.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25.95%),湿热质(20.76%),阴虚质(18.69%)和痰湿质(14.88%)为主;与非ATDILI组对比,ATDILI组平和质比例明显降低,而气虚质和湿热质分布比例明显增加,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93倍(OR=1.93,95%CI:1.25-2.97),气虚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1倍(OR=2.10,95%CI:1.40-3.15),而平和质是ATDILI发生风险的强保护因素(OR=0.21,95%CI:0.10-0.41),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ATDILI患者兼夹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73.36%存在兼夹偏颇体质,明显高于非ATDILI患者(P<0.01),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占ATDILI患者的80.27%,这四种高频体质的兼夹气郁质比例在ATDILI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占这四种高频体质的21.12%(49:232),为ATDILI的易感兼夹体质。8.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中气虚质患者分布比例与年龄、发病潜伏期呈正向相关性,血TP水平较兼夹气郁质患者降低,TBA水平较湿热质患者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人群或中重度肝损伤人群(P<0.05),且其分布比例与病程呈负相关性(P<0.05),湿热质患者血ESR、CRP水平均较兼夹气郁质患者明显升高(P<0.05);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伤人群分布比例明显增加(P<0.01),其血TBA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和气虚质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ABCB11rs3829888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29倍(OR=2.29,95%CI:1.23-4.28,P<0.01),ABCG8rs4148211 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37倍(OR=2.37,95%CI:1.34-4.18 P<0.01);ABCB11rs2216504(C>T)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湿热质ATDILI风险增加2倍(OR=2.00,95%CI:1.03-2.89,P<0.05)。另外,并未发现平和质和兼夹气郁质与ABC转运蛋白SNP位点相关性(P>0.05)。10.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存在基于相加模型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ERI=0.55,S<1,P<0.01),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的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23倍(95%CI:0.100-0.536);此外,气虚质、湿热质和兼夹气郁质均与ABC转运蛋白易感SNP位点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保护因素;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仅在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结果有待验证;2.ABCB11 基因rs3829888(A>G)、rs2216504(C>T)位点和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3.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4.ATDILI组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湿热质兼夹气郁质为ATDILI易感危险体质,平和质为ATDILI易感保护体质。5.ATDILI组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气虚质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相对发病缓慢,血TP水平较低、TBA水平较高;湿热质患者多为青年,相对病程较短、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ESR、CRP水平相对较高;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TBA、ALT水平相对较高。6.ABCB11rs3829888(A>G)位点和ABCG8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气虚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ABCB11rs2216504(C>T)位点SNP可能是湿热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7.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SNP存在负向交互作用,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

黄德良[2](2021)在《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和分析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同时探索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抗结核治疗期间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22日在我院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导致肝损伤的129例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9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41.64±16.6岁。26例合并HBV感染(TB-HBV组),103例无HBV感染(TB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78例,其中TB-HBV组21例,TB组57例;发生肝衰竭13例,其中TB-HBV组10例(38.46%),TB组3例(2.9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和肝损伤相关风险关系。同TB组相比,TB-HBV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风险是TB组的3.4倍(OR:3.4;95%CL:1.2-9.7),发生肝衰竭的风险为20.8倍(OR:20.8;95%CL:5.2-84)。经调整性别、年龄、肝硬化、合并HIV感染、首次肝损伤时间、白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生肝衰竭风险为40.9倍(OR:40.9;95%CL:4.8-345.6;P<0.001)。在肝损伤时间亚组分析中发现TBHBV+<21d组、TB-HBV+≥21d组比TB+<21d组、TB+≥21d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高,HBV+≥21d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合并HBV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95%CI:1.3-38.5,P=0.02),而高白蛋白水平(≥35g/L)是预后独立保护因素(O R:0.2,95%CI:0.0-0.8,P=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B-HBV组死亡率较TB组高,联合首次肝损伤时间分组发现TB-HBV+<21d组、TB-HBV+≥21d组死亡率均比TB+<21d组、TB+≥21d组高,其中HBV+≥21d组最高。结论合并HBV感染是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首次发现肝损伤时间越晚,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和肝衰竭风险越高,生存率越低。

曾艳平[3](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徐世保[4](2020)在《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文中指出背景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骨关节系统中以脊柱结核最为多见,常破坏椎间盘及椎体,导致脊柱后凸发生,严重导致截瘫。当前手术治疗占据重要地位,前后路联合手术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但其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等不足。近来较多学者主张单纯后路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核病灶清除后多伴骨缺损需结构性重建,目前可供植骨材料种类繁多,对于其选取尚无统一标准,笔者使用自体肋骨和髂骨钛网进行植骨重建脊柱骨性结构,并对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对比。目的研究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07月至2019年08月期间,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胸椎结核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术(A组),30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术(B组)。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Frankel分级、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54个月,随访中所有患者植骨均正常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沉及CRP和植骨融合时间比较,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术后1周VAS评分A组较B组评分低(P<0.05),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得到良好的改善;A组Cobb角矫正度为(6.36±6.12)°,B组Cobb角矫正度为(6.20±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丢失度为(2.71±1.58)°,B组Cobb角丢失度为(3.53±1.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更好的维持了Cobb角矫正度。A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胁部感觉麻木;B组2例髂骨取骨区脂肪液化(其中1例出现感染),1例钛网下沉,4例髂骨取骨区疼痛,上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均有良好的疗效,前者可以更好地维持脊柱Cobb角矫正情况,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有效的避免了骼骨取骨区并发症的发生。

彭有胜[5](2020)在《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文中研究指明结核病一直以来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在结核病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可观的前景,因此探究该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耐药基因及其安全性,可为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和后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贝达喹啉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测序检测其耐药基因,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来预测耐药基因和耐药途径;采用比例法测定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来验证贝达喹啉有效基团,通过体内毒性试验来探究该类化合物的安全性。其结果如下:1、本区域结核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39.04%和19.99%。耐多药除71-80年龄阶段比其它耐药类型都要高,且在41-50年龄阶段最高为28.74%。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大小为4406812bp,G/C含量占65.62%,包含4113个ORF,总蛋白长度主要在600Aa以下;基因主要涉及能源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脂质转运与代谢等;主要参与ABC转运蛋白、双组分系统、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柠檬酸循环、脂肪酸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基因编码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酯酶占碳水化合物相关酶的82.45%,结核分枝杆菌在编码氨基糖苷N-乙酰转移酶、十一烯基焦磷酸磷酸酶的基因以及五肽重复家族基因位点预测出存在突变。2、贝达喹啉对临床菌株的MIC主要集中在0.060μg/mL左右。贝达喹啉耐药基因Rv0678主要存在V152A突变,突变率为5.8%,另外还存在其他突变:G77R、S51F、E112K、L141R,atpE基因主要存在P62A突变,突变率为8.2%,其他突变有D27G和V74L,pepQ基因主要存在H211Q突变,突变率为3.4%,未发现存在其他突变。11种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仅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敏感。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单耐链霉素、耐多药和多耐药的MIC均为0.10μg/mL,MBC在0.10~0.25μg/mL范围内。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IC、MBC在0.10~0.25μg/mL范围内,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BC在10~20μg/mL范围内,乙胺丁醇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5μg/mL。体内急性毒性试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小鼠体质量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小板比容存在差异性差异(P<0.05),肝脏系数有显着差异(P<0.01),化合物H2对小鼠脏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组织有轻度炎症和水肿,以及肾小管上皮有轻度的水泡样变性,肝脏存在轻度的水肿和肝细胞的坏死,心脏、肺脏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1、本区域结核病耐药水平较高,在耐药中最容易形成耐多药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主要参与膜上物质转运、中心碳代谢,主要编码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酯酶,表型耐药和基因相关,存在潜在基因耐药位点。2、贝达喹啉MIC在0.060μg/mL左右,基因Rv0678、atpE、PepQ主要突变位点分别是在V152A、P62A和H211Q,Rv0678、atpE基因存在V74L和G77R的突变热点。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会影响小鼠体质量和外周血的变化,对小鼠的肾脏和肝脏存在一定的毒性。

安婷婷[6](2020)在《独山瓜馥木茎抗结核杆菌成分及作用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而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脏器,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伴随人口流动的加速,用药不合理以及抗结核药物作用靶点的突变,导致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不断出现,再加上近年来患有艾滋病(AIDS)人口数量的增长,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发病率急剧上升,给结核的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成为控制和治疗结核病的迫切要求。我国中药来源丰富,品种繁多,天然无污染可再生,毒副作用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这使中药在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具有一定的优势。本课题利用贵州中草药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民族医药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前期活性筛选,发现贵州地道药材独山瓜馥木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对独山瓜馥木乙醇提取物(600 g)进行分段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80 g)、乙酸乙酯部位(80 g)、二氯甲烷部位(120 g)以及剩余物(250 g)四个部分。通过活性追踪,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以及剩余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大于160μg/m L,视为无效,而二氯甲烷部位MIC值为160μg/m L,确定二氯甲烷萃取物为活性部位。将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继续分离,得到Fr.A~Fr.G共7个组分。其中仅有Fr.C和Fr.D对结核杆菌的MIC范围在100~200μg/m L,但Fr.C比Fr.D活性稍高。随后,通过薄层色谱(TLC)和硅胶柱层析对Fr.C组分进行多次纯化,分离得到具有抑制结核杆菌活性化合物GF-01(16 mg),对结核杆菌的MIC为80μg/m L。化合物GF-01为白色粉末状,溶于二氯甲烷和甲醇;能使改良碘化铋钾生物碱显色剂呈红色,说明活性单体为生物碱类化合物;能使酸化的氯化铁溶液呈红色,表明活性单体含S元素。综合波谱分析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为3-(6-羟基-9-氧代-9H-芴-1-基)丙硫酰肼。Fr.D组分具有抗结核活性,但由于其极性较大,仅依靠常规的硅胶柱分离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结果。为了明确其主要化合物种类,故该组分选用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LC-MS手段进行分离,对含量较高的2个化合物进行MS分析,表明Fr.D组分主要由化合物GF-02(2-硫氧-2,3-二氢-1H-苯并[d]咪唑-5-羧酰胺)和化合物GF-03(邻苯二甲酐)组成。为初步揭示化合物GF-01的作用靶点,首先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该分子与结核杆菌相关靶点进行虚拟对接,结果显示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为潜在靶点。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结核杆菌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基因(glf)转录水平,对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被单体化合物GF-01干预后的结核杆菌的基因glf表达量出现下调,其2-??值是空白对照的0.36倍,提示活性化合物对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无抑制作用,而可能是galE1或glfT的抑制剂。

蒋昌河[7](2020)在《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传染性和慢性消耗性等特点的传染性疾病。直到上个世纪,抗结核药物链霉素的出现,结核病才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以及与艾滋病的交叉感染的出现,使其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急需研发新药物、寻找新靶点和全新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以应对结核病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在酸性条件下可杀灭处于半休眠期结核杆菌和持留菌。并且吡嗪酰胺能将结核病的治疗时间从9-12个月缩短到6个月的标准,在结核病短程化疗中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吡嗪酰胺能使结核病彻底根除,但在临床应用中就存在明显的缺点,与其他一线抗结核药物相比(如异烟肼的体外MIC值为0.061μg/m L、利福平的体外MIC值为60μg/m L),吡嗪酰胺的体外MIC值(50-120μg/m L)高,必须大剂量给药才能发挥治疗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吡嗪酰胺会导致明显的肝毒性,若不及时进行保肝治疗可导致病人死亡。故从中草药中寻找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作用的药物,降低其用药量和肝毒性,为结核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化学成分复杂,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化合物库,也是抗结核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之一。本实验利用中草药资源的多样性,建立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样本库。对15种中草药醇提物与吡嗪酰胺联合用药进行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筛选试验,发现吡嗪酰胺(60μg/m L)与中药醇提物(1000μg/m L)联用时,中药桂枝、乌梅、桑白皮、木香、大黄、当归、柴胡、茯苓、莪术等9种醇提物与吡嗪酰胺联用具有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吡嗪酰胺(60μg/m L)与中药醇提物(500μg/m L)联用时,中药桂枝、桑白皮、乌梅、木香、大黄与吡嗪酰胺存在联合抗菌作用。故在后续工作中,对桂枝和乌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桂枝中抗结核杆菌活性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且肉桂醛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μg/m L;吡嗪酰胺(60μg/m L)与肉桂醛(4μg/m L)联用具有抑制结核杆菌活性。为推测肉桂醛的作用机制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和分子对接实验,初步结果推测肉桂醛可能通过与脂肪酸合成酶I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而发挥抗结核杆菌作用,后续将在分子(酶)水平上对其进行验证。将乌梅乙醇提取物分段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和剩余物两个部分。进一步活性跟踪,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层浓度为500μg/m L时,有较弱的抑菌作用;吡嗪酰胺(60μg/m L)与乙酸乙酯层(500μg/m L)联用有较强的联合用药抗结核杆菌活性;剩余层浓度为500μg/m L、1000μg/m L时,均无抑制结核杆菌活性,吡嗪酰胺(60μg/m L)与剩余层(500μg/m L)联用有较弱的联用抗结核杆菌活性,所以确定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层。将乙酸乙酯层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硅胶层析分析,活性跟踪分离,分离得到具有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经过一系列的理化性质以及标准品对照鉴定,鉴定为熊果酸,其MIC为100μg/m L;为了推测熊果酸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子对接实验,初步结果推测熊果酸可能通过与环丙烷分枝菌酸合成酶I、阿拉伯糖基转移酶C、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而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后续将在分子(酶)水平上对其进行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发现了9种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抗结核杆菌活性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确定肉桂醛是桂枝的活性成分,肉桂醛抑菌作用较强,具有开发成抗痨药物的潜质;发现熊果酸是乌梅抗结核杆菌成分之一,并且熊果酸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作用,熊果酸的保肝作用明显,因此与吡嗪酰胺联合,可降低吡嗪酰胺的肝毒性。

王仁凤[8](2020)在《抗结核杆菌肉桂醛衍生物及二甲双胍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机制的初探》文中认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前十位致死疾病之一,自2007年以来一直位居单一传染性疾病死因之首。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案不合理、抗生素滥用、结核病治疗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了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产生,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流动的增加,使得耐药结核病越发严重,成为全球的一项公共卫生危机。虽然现在已经有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但是由于其治疗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耐药菌的出现,并且大部分抗结核药物具有肝毒性。因此,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缩短治疗时间是现阶段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研究的热点。肉桂醛是一种醛类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极性低,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癌、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并且测得肉桂醛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胍类化合物是一类碱性强的有机物,在一般生理环境中处于完全质子状态,许多天然产物都含有胍基官能团,从而具有降糖、降血压、抗病毒、抗肿瘤、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其中二甲双胍对患有结核病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其极性大,不易吸收,且抗菌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肉桂醛及二甲双胍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开发出有效的新型抗结核杆菌药物,根据药物设计中骨架拼接原理,基于席夫碱反应,本文基以肉桂醛和二甲双胍为原料,合成了9个化合物。对所合成的9个化合物进行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筛选,除了化合物W05没有表现出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活性,其余化合物均显示出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异烟肼与肉桂醛所合成的化合物W01活性最佳。本文从这9个化合物中,选取抗结核杆菌活性最佳的化合物W01,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环丙烷霉菌酸合酶(Cma A2)可能为化合物W01的目标靶点。综上所述,本文分别对肉桂醛和二甲双胍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9个化合物,并评价了这9个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初步探讨了化合物W01的目标靶点,为研发抗结核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玉炯[9](2020)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抗结核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是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分析临床病例,探讨抗结核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243例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划分标准,将其分成如下三组,≤44岁分为青年组,45岁至59岁分为中年组,≥60岁分为老年组。根据收集资料的先后节点,将分为治疗前的数据和治疗后的数据。所有入组病例均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符合纳排标准,接受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具体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四联治疗方案,采集使用抗结核药物之前以及用药后1周的血液标本,经sysmex2800血分析仪及贝克曼AU580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收集相关生理指标资料(包含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采用t检验、one-way ANOVA、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所纳入243例患者男女比例2.24:1,青中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占比为81.9%,青年组与中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性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所纳入的2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前后比较:WBC、TBIL、TBA、ALT、BUN、UA、CR、HB、RBC各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使用抗结核药物1周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的例数及比例是增加的,而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的病例数是明显下降的。4.使用抗结核药物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的人数略有增加,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数量升高的患者人数一致。5.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周后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暂未见明显异常。6.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周后尿素氮及肌酐未见升高,尿酸升高的例数和比例明显增加。结论: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中青年人群比例相对较高。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1周时可能出现的血液系统变化:(1)白细胞下降;(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下降;(3)血小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水平略高于治疗前。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1周时,在老年组发现治疗后谷草转氨酶较治疗前升高。4、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1周时可出现血尿酸明显升高。

高丹丹[10](2020)在《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疾病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耐药尤其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和大范围传播,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本文归纳了传统的抗结核药、新上市的抗结核药、临床在研的抗结核药,并介绍了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的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抗结核候选药,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抗结核药拓展思路。

二、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前言
研究一 AB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二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三 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2.1 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典型病例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典型病例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典型病例
    4.5 讨论
    4.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脊柱结核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1.1.1 结核病概述及其影响
        1.1.2 结核病疫苗研发
        1.1.3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生
        1.1.4 耐药结核病的影响
    1.2 结核病耐药机制的研究
        1.2.1 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1.2.2 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1.2.3 耐药机制研究方法
    1.3 结核病相关研究
        1.3.1 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应用
        1.3.2 结核病研究的新方法
        1.3.3 全基因组测序在结核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1.4 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展
        1.4.1 贝达喹啉抗结核机制
        1.4.2 BDQ耐药机制
        1.4.3 BDQ作用机制研究
        1.4.4 BDQ在非结核分枝杆菌方面的研究
        1.4.5 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地域性结核病的耐药情况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1.4 方法
        2.1.4.1 菌株收录
        2.1.4.2 菌液制备
        2.1.4.3 菌液稀释及接种
        2.1.4.4 耐药性的检测
    2.2 结果
        2.2.1 临床分离结核菌的年龄分布
        2.2.2 临床分离耐药结核菌的年龄分布
        2.2.3 临床分离结核菌的耐药情况
    2.3 讨论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的全基因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方法
        3.1.3.1 样品准备
        3.1.3.2 基因组组分分析
        3.1.3.3 基因组功能注释
    3.2 结果
        3.2.1 基因组组分分析
        3.2.2 基因组功能注释
    3.3 讨论
第四章 结核分枝杆菌对BDQ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主要试剂配置
        4.1.4 试验仪器
        4.1.5 方法
        4.1.5.1 BDQ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抑菌浓度的测定
        4.1.5.2 BDQ耐药基因的检测
    4.2 结果
        4.2.1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BDQ耐药范围的测定
        4.2.2 检测BDQ耐药基因
    4.3 讨论
第五章 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效果及安全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试剂
        5.1.3 主要试剂配置
        5.1.4 试验仪器
        5.1.5 方法
        5.1.5.1 培养基制备
        5.1.5.2 菌悬液制备
        5.1.5.3 抗结核化合物活性的筛选
        5.1.5.4 比例法测定化合物H2的MIC和 MBC
        5.1.5.5 测定LD50试验
        5.1.5.6 毒性试验
    5.2 结果
        5.2.1 抗结核化合物活性筛选
        5.2.2 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抑菌效果
        5.2.3 化合物H2体内毒性研究
        5.2.3.1 体征变化
        5.2.3.2 半数致死量及其置信区间
        5.2.3.3 化合物H2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5.2.3.4 化合物H2对小鼠外周血的影响
        5.2.3.5 化合物H2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5.2.3.6 病理组织学观察
    5.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6)独山瓜馥木茎抗结核杆菌成分及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及中国结核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1.2 结核治疗存在的问题
    1.3 独山瓜馥木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1.4.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独山瓜馥木抗结核杆菌成分的活性跟踪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改良罗氏培养基制备
        2.2.2 独山瓜馥木提取分离
        2.2.3 萃取部位抗结核杆菌活性追踪实验
        2.2.4 活性化合物分离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萃取部位活性追踪结果
        2.3.2 二氯甲烷组分活性追踪结果
        2.3.3 活性单体化合物GF-01结构鉴定
        2.3.4 利用LC-MS技术推断Fr.D所含成分
    2.4 讨论
第三章 活性单体与结核杆菌关键酶的虚拟对接
    3.1 程序系统
    3.2 实验步骤
        3.2.1 结核杆菌靶点蛋白的准备
        3.2.2 配体小分子的准备
        3.2.3 分子对接研究
    3.3 分子对接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活性单体对结核杆菌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转录的干预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RNA抽取及检测
        4.2.3 设计与合成引物
        4.2.4 cDNA模板的合成
        4.2.5 荧光定量PCR检测
    4.3 实验结果
        4.3.1 RNA浓度和纯度测定结果
        4.3.2 荧光定量PCR产物特异性和内参引物通用性检测结果
        4.3.3 基因glf相对定量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
    5.3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结核的防治现状
    1.2 吡嗪酰胺在结核治疗中价值与意义
    1.3 中草药抗结核杆菌的研究概述
        1.3.1 中医对结核的认识和治疗概述
        1.3.2 抗结核杆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1.3.3 抗结核杆菌中草药的研发新思路
    1.4 十五种中草药的简介
        1.4.1 桑白皮
        1.4.2 桂枝
        1.4.3 车前子
        1.4.4 地黄
        1.4.5 乌梅
        1.4.6 茯苓
        1.4.7 大黄
        1.4.8 苦杏仁
        1.4.9 当归
        1.4.10 柴胡
        1.4.11 木香
        1.4.12 京三棱
        1.4.13 苍术
        1.4.14 莪术
        1.4.15 赤芍
第二章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课题来源
第三章 十五种中草药与吡嗪酰胺的联合抗结核杆菌体外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吡嗪酰胺最小抑菌浓度值测定结果
        3.2.2 十五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3.2.3 桂枝、乌梅、桑白皮、木香、大黄联合抑菌实验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桂枝抗结核杆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桂枝提取物不同萃取层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4.2.2 桂枝提取物石油醚萃取层的分离结果
        4.2.3 单体化合物GD-01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4.2.4 单体化合物GD-01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初探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乌梅抗结核杆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乌梅醇提物不同萃取层抗结核杆菌活性实验结果
        5.2.2 乌梅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层不同组分的活性跟踪实验结果
        5.2.3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5.2.4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结构鉴定
        5.2.5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的机制初探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8)抗结核杆菌肉桂醛衍生物及二甲双胍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机制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结核病概述
        1.1.1 结核病的现状
        1.1.2 结核病治疗药物的概述
    1.2 肉桂醛的研究进展
        1.2.1 肉桂醛的天然来源
        1.2.2 肉桂醛的药理活性
        1.2.3 肉桂醛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1.3 胍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胍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
        1.3.2 胍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1.3.3 胍类化合物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肉桂醛的结构修饰及抗结核杆菌活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及原料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胍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抗结核杆菌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及原料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肉桂醛衍生物的抗菌机制初探——分子对接法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程序软件
        4.1.2 配体小分子数据库的组建和数据准备
        4.1.3 受体蛋白数据库的组建和数据准备
        4.1.4 配体分子和受体蛋白分子对接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回顾
    1.结核分枝杆菌概述
    2.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3.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代谢及作用机制
    4.几种常见生理指标异常的评判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3.1 三组患者年龄组成及性别构成比例
    3.2 入组患者其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
    3.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比较
    3.5 三组患者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
    3.6 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异常值范围的构成
4.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的抗结核药及新上市的抗结核药
    1.一线抗结核药:
    2.二线抗结核药:
    3.新上市抗结核药:
二、临床在研的抗结核药
    1.利福霉素衍生物-利福美坦和硝基咪唑类化合物-PA824:
    2.乙二胺类化合物-SQ109和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PBTZ169:
    3.恶唑烷酮类化合物-PNU100480、AZD5847和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Q203:
    4.氟喹诺酮类化合物-DC159a:
    5.苯并硼唑类化合物-GSK3036656和喹啉酮类化合物-PC167832:
    6.开普拉霉素类化合物-SQ641、CPZEN45和三氮唑类化合物I-A09:
    7.其他临床在研的抗结核药:
三、具有开发前景的抗结核候选药
    1.靛红类化合物:
    2.吡咯类化合物:
    3.吡啶类化合物:
    4.喹诺酮类化合物:
    5.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6.腺苷酸合成酶MbtA抑制剂:
    7.ClpP蛋白酶抑制剂:

四、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D]. 李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抗结核患者肝损伤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D]. 黄德良.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D]. 徐世保.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5]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D]. 彭有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独山瓜馥木茎抗结核杆菌成分及作用机制初探[D]. 安婷婷. 贵州大学, 2020(02)
  • [7]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D]. 蒋昌河. 贵州大学, 2020(02)
  • [8]抗结核杆菌肉桂醛衍生物及二甲双胍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机制的初探[D]. 王仁凤. 贵州大学, 2020(02)
  • [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分析[D]. 马玉炯.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10]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J]. 高丹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07)

标签:;  ;  ;  ;  ;  

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