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工艺水平

使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工艺水平

一、利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反应的工艺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里[1](2021)在《反应釜和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实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压敏胶EHA-VAc-EAC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反应釜和薄膜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的机理,建立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脱溶剂数学模型,为溶剂型压敏胶的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PC-SAFT状态方程对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液相平衡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学模型。研究了小型反应釜中溶剂气化在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内的传质过程,得到了小型反应釜中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泡扩散数学模型。由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液相平衡数学模型、小型反应釜中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泡扩散数学模型和混合物粘度模型,建立了两种生产方式的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反应釜和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数学模型的可靠性。本文建立的反应釜和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数学模型,可以科学地控制脱溶剂过程,将溶剂型压敏胶母胶的溶剂残留量压缩在最低范围内,使溶剂型压敏胶压敏胶产品更加环保,更加经济。

梁鹏[2](2021)在《POSS诱导高性能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剂与原位红外光谱研究》文中提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军工、国防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潜力。目前,商业UHMWPE料多采用传统的球形MgCl2负载型Ziegler-Natta(ZN)催化剂生产,然而该体系中活性中心分布随机且排列紧密,容易形成大量的链缠结,导致生产的UHMWPE商业料熔体粘度极大,不但使其难以被加工,其力学性能也远没有达到预期。高性能聚乙烯树脂的生产离不开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够调控聚烯烃分子链结构和凝聚态结构的高性能催化剂,但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ZN催化体系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催化剂分子结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例如在分子水平上对活性中心结构认识不够、给电子体的负载位点和调控机制、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想要实现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定向合成不仅需要结构可控性能优异的催化剂,更需要在机理层面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本论文从催化剂分子设计角度出发,依托于含硅羟基的聚倍半硅氧烷(POSS)分子与格氏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充分发挥笼状POSS分子的自聚效应、空间位阻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基础上,制备出了结构明确,性能优异的负载型ZN催化剂。并考察了 POSS分子结构、反应溶剂、格氏试剂和制备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之后研究了各催化剂在不同聚合反应条件下的乙烯聚合行为,并重点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活性中心组成和分布对UHMWPE产物的缠结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本论文设计搭建了适用于ZN催化剂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装置,能够在可控气氛、可控温度和可控压力条件下监测催化剂的红外信号变化。使用该装置和上述POSS改性的ZN催化剂,并结合XPS等高灵敏度的表面分析技术和DFT理论计算,系统地追踪了 TiCl4负载过程、三乙基铝(TEA)活化过程和乙烯聚合过程中表面活性物种的实时变化,探究了四氢呋喃作为内给电子体在各个步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机理。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三羟基POSS自聚效应原位调变MgCl2晶体结构及乙烯聚合性能研究。通过对POSS和格氏试剂组合在不同溶剂中的筛选研究,发现含3个硅羟基的POSS分子与BuMgCl在正庚烷溶剂中能够原位生成纳米尺寸的POSS晶体,并以此为晶核诱导MgCl2结晶和聚集,从而一步制备出流动性好、结构明确的MgCl2载体。MgCl2结晶过程对温度非常敏感,通过简单调节POSS与BuMgCl的反应温度,即可实现对催化剂形貌结构的调控:当采用较低制备温度时(0和30℃),催化剂呈现出多聚链MgCl2纤维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当制备温度较高时(60℃),催化剂为核壳结构的多孔微球,内核为原位生成的POSS晶体,外层由斜方体氯化镁晶体聚集而成,球形度良好、比表面积高达203.7 m2·g-1。催化剂乙烯聚合性能考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对其聚合性能以及UHMWPE产物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三维网状结构催化剂所制备的UHMWPE产物也相应的呈现出疏松多孔和低堆密度的特点;多孔微球催化剂则展现出了超高的乙烯聚合活性(大于2×106 g PE(mol Ti·h)-1),所制备UHMWPE产物具有良好的球形度、低缠结程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展现出工业化应用的潜力。(2)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结合CO探针分子揭示THF给电子体在MgCl2表面上的分子迁移。采用上述具有明确斜方体MgCl2晶体结构、多孔微球形貌和优异乙烯聚合性能的Cat-60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结合CO探针分子系统研究了 MgCl2表面吸附的THF在载体表面、TiCl4负载、TEA活化和乙烯聚合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发现THF不仅能够降低表面势能以促进纳米MgCl2晶体的形成,THF分子高机动性的特点对于活性中心的形成和分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载体的Mg2+被THF完全覆盖而处于饱和6配位的状态,在TiCl4负载过程中,THF的高机动性使其可以从MgCl2表面部分脱附,致使载体中原本被THF覆盖的6配位Mg2+重新变为不饱和状态,因而形成了可供TiCl4插入的空位。待TiCl4通过Ti-Cl-Mg键配位在生成的不饱和Mg2+上,THF分子从MgCl2迁移至TiCl4分子从而形成TiCl4-THF配合物,经过进一步的分子结构重排后形成了具有6配位八面体稳定结构的(THF)2-TiCl4-Mg活性中心。而烷基铝的加入一方面除去了 MgCl2表面绝大多数吸附着的THF分子,仅留下与活性中心配位的THF,另一方面可以将Ti4+还原至Ti3+,形成真正具有乙烯聚合活性的活性中心。成功地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监测了催化剂乙烯聚合中催化剂和聚乙烯产物红外特征峰的变化情况,并提出2851 cm-1处的吸收峰可以作为原位漫反射红外试验中聚乙烯的特征峰在线考评催化剂的动力学特性。(3)四羟基POSS纳米晶体阻隔效应调控UHMWPE链缠结程度。为了克服三羟基POSS晶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刚性更强的四羟基POSS分子,以期在发挥POSS诱导MgCl2结晶作用的同时,也能使其参与到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组成和分布的调控。研究发现,四羟基POSS与BuMgCl在THF溶剂中反应后同样原位生成了纳米POSS晶体,并以此诱导生成了δ-MgCl4晶体。POSS晶体均匀分散在MgCl2表面,在TiCl4负载后能继续稳定存在,可以作为惰性基团起到分隔活性中心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聚乙烯分子链生长过程链交叠概率,致使能够在60℃的高温下制备出G’(t=0)为0.19 MPa的低缠结UHMWPE样品。同时,该催化剂在改善UHWMPE产物的力学性能方面效果显着,强度、刚性和韧性得到全面增强。其中,对韧性和强度的提升尤为明显,并随着聚合温度上升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80℃下制备的初生态UHMWPE力学性能最佳,其杨氏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 383.5 MPa、34.9 MPa、940.5%和 102.7kJ/m2,与商业料相比分别提高了+13.7%、+11.1%、+39.3%和+24.6%。(4)四羟基POSS修饰的SiO2负载型ZN催化剂制备窄分布UHMWPE:通过在SiO2表面引入Al-(CH3)2连接层,成功将POSS以分子的形式均匀锚固在SiO2载体的表面和孔道内。POSS分子上残余的Si-OH为Mg/Ti提供了负载位点,使得活性中心负载在POSS分子上。相较传统的SiO2负载型ZN催化剂,POSS分子负载的活性中心各向异性减弱,从而在高温下合成了分子量分布为3.9的UHMWPE样品。此外,研究发现以分子尺度分散的POSS分子在分隔活性中心、降低分子链交叠概率上的效果不佳,表明了催化剂中活性中心阻隔物需要适当的尺寸才能发挥出降低UHMWPE产物缠结程度的作用。

马玉龙[3](2021)在《UHMWPE烧结动力学的研究及高性能烧结材料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高端聚乙烯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冲击韧性、耐腐蚀性、耐化学性和自润滑性等。但是目前商用UHMWPE中分子链内和分子链间存在大量物理缠结点,熔体黏度大,可加工性较差,常采用烧结工艺进行加工。降低初始链缠结密度和减小初生态颗粒尺寸是改善UHMWPE加工性能和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两种主要方法,但两者对烧结动力学的协同作用机理还未知,这无法有效指导高性能UHMWPE的生产和加工,极大限制了高性能聚乙烯产品的开发。本论文旨在研究UHMWPE初生态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与烧结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研究不同缠结态下UHMWPE初生态颗粒尺寸对分子链再缠结行为和烧结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系统探究初生态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对UHMWPE烧结行为以及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协同作用机理,进而明确了低缠结态和小颗粒尺寸是制备高性能UHMWPE产品的关键;在这基础上,通过改变聚合介质来调控乙烯的传质溶解过程,拟降低聚合过程中的链增长速率,在不同催化体系下实现了 UHMWPE初生态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的调控,并最终制备得到了高性能的UHMWPE烧结材料。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镁-钛型Ziegler-Natta催化剂高活性地制备了高度缠结但颗粒尺寸不同的系列UHMWPE样品,详细探究了不同颗粒尺寸对UHMWPE初生态微观结构、烧结过程中分子链再缠结行为以及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表明,高缠结UHMWPE在烧结过程中的分子链扩散和再缠结行为受到无定形区域大量物理缠结点的限制,导致烧结初期分子链的扩张行为受到抑制,颗粒界面区域分子链缠结建立速度较慢,缓慢的烧结动力学极大影响了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小尺寸的颗粒凭借更大的烧结比表面积,能够强化分子链的扩张行为,促进颗粒界面区域的分子链扩散和再缠结,进而提高烧结材料的拉伸性能。首次提出了以颗粒尺寸和分子链再缠结建立速率为坐标系的定量分析方法来量化分子链的再缠结过程,发现对于高缠结UHMWPE,分子链再缠结建立速率与平均颗粒尺寸D50存在负线性相关性,并且链再缠结行为和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此外,由于缓慢的烧结动力学,宽颗粒尺寸分布的高缠结UHMWPE烧结材料力学性能较差,表明了对高缠结UHMWPE进行筛分具有必要性。(2)采用镁-钛型Ziegler-Natta催化剂低活性地制备了低缠结态但颗粒尺寸不同的系列UHMWPE样品,详细探究了不同颗粒尺寸对UHMWPE初生态微观结构、烧结过程中分子链再缠结行为以及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表明,由于低缠结UHMWPE中初始缠结密度显着降低,在烧结过程中分子链扩张行为不受无定形区域物理缠结点的拓扑结构约束,不同颗粒尺寸样品的熔体都能通过快速的链再缠结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近的热稳定状态,使得所有烧结样品表现出相近的拉伸强度,而小尺寸的颗粒凭借更大的比表面积,分子链再缠结建立速度更快,5分钟内即可接近热稳定状态,表现出更优异的韧性。由于快速的烧结动力学,低缠结UHMWPE分子链的再缠结建立速率与平均颗粒尺寸D50的存在正线性相关性,该线性规律与高缠结UHMWPE完全相反,并且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15~60min)不依赖于烧结时间。此外,未筛分的宽颗粒尺寸分布的低缠结UHMWPE烧结材料表现出强韧平衡的高性能特征,强调了低初始缠结态是制备高性能UHMWPE产品的关键。(3)在明确UHMWPE初生态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与烧结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的基础上,为了制备低缠结态和小颗粒尺寸的高性能UHMWPE产品,通过改变聚合介质来调控乙烯的传质溶解过程,探究了聚合介质对乙烯聚合行为、UHMWPE的初生态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以及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表明,采用不同配比的高沸点溶剂和低沸点溶剂的混合液作为聚合介质,随着低沸点溶剂体积分数的降低,乙烯的溶解度和液相传质系数逐渐下降,这极大影响了乙烯的淤浆聚合动力学,降低了链增长速率。因此,通过改变聚合介质中低沸点溶剂的体积分数,可以实现初生态UHMWPE颗粒尺寸和初始缠结态的调控,在不同催化体系下均制备得到了更小颗粒尺寸和更低缠结态的UHMWPE。其中对于POSS-Cat催化体系,采用100%高沸点溶剂作为聚合介质时,由于在阻隔活性中心的同时又降低了链增长速率,所制备得到的UHMWPE具有极低的初始链缠结密度,并且烧结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38.1 MPa)和冲击强度(109.9kJ/m2),实现了高性能UHMWPE烧结材料的制备。

胡梦洋[4](2021)在《高渗透无机纳米杂化聚醚砜基复合膜结构调控及分子/离子选择性分离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有效调控聚合物膜微结构、诠释其构效关系、提升渗透通量一直是高性能分离膜研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氧化石墨烯(GO)掺杂调控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共混膜结构,提升其渗透性和抗污染性。以PES/SPSf/GO膜为基膜,通过抽滤辅助界面聚合法(VFIP)、聚多巴胺-哌嗪-埃洛石(PDP-HNTs)纳米材料中间层构建制备高性能聚酰胺复合纳滤膜,揭示其成膜机理与分子/离子选择分离机制,为高性能分离膜开发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的应用奠定基础。以PES和SPSf为聚合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非溶剂水为添加剂构建铸膜液体系,采用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NIPS)制备PES/SPSf共混超滤膜。重点考察固含量、PES/SPSf共混比及非溶剂水添加量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当固含量为28 wt.%,PES:SPSf=84:16,非溶剂水添加量为7 wt.%时,所制得共混膜横截面为均匀海绵体结构,其纯水渗透率为110.4 L/m2 h bar,对PEG 20 k Da的截留率为96.9%。为诠释NIPS成膜机理,揭示SPSf与H2O协同效应对膜结构和性能调控机制,分别考察了PES/DMAc、PES/H2O/DMAc、PES/SPSf/DMAc和PES/SPSf/H2O/DMAc四种铸膜液体系热力学行为和成膜动力学机理。结果显示,PES/SPSf/H2O/DMAc体系制备的共混膜纯水渗透率(110.4 L/m2 h bar)远大于纯PES膜(0.13 L/m2 h bar)。这是由于SPSf和H2O之间协同效应提高了PES膜的孔径,表面孔隙率和亲水性所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水的加入削弱了PES与SPSf链段间相互作用,引起链段重排和凝胶化网络体系出现。此外,PES/SPSf膜对伊文思蓝,考马斯亮蓝,刚果红和酸性品红截留率分别为99.0%,99.9%,99.2%和90.1%,而对Na2SO4截留率低于5.0%,表现出优异的染料/盐选择分离性能。基于PES/SPSf/DMAc铸膜液体系,以GO水分散液作为添加剂,重点考察其添加量对混合基质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增强其抗菌和抗污染性。结果表明,当GO含量为0.012 wt.%时,所得PES/SPSf/GO混合基质膜纯水渗透率高达816.9 L/m2 h bar,对牛血清蛋白截留率为99.2%。此外,PES/SPSf/GO混合基质膜的通量恢复率和大肠杆菌抗菌率分别为94.2%和90.0%。利用哌嗪(PIP)和多巴胺(DA)反应生成聚多巴胺-哌嗪(PDP)纳米颗粒,将其沉积在埃洛石(HNTs)纳米管表面制备PDP-HNTs。以PES/SPSf/GO混合基质膜为基膜,采用PDP-HNTs纳米材料构建中间层,借助VFIP法制备高渗透性能复合纳滤膜,其纯水渗透率高达45.3 L/m2 h bar,对Na2SO4截留率为97.1%。

王永伟[5](202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产业初具规模。拉挤成型技术作为最成熟和普及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快速的生产效率和极高的原料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纤维沿轴向方向上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几年逐步形成一系列标准的工业化产品,尤其是在能源、建筑领域,出现了用于电力输送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开采用的碳纤维抽油杆,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加强筋梁等制品。这些应用领域均为连续长度使用,少则数十米,多则成百上千米,甚至是要求高达数千米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头,因此对拉挤制品在轴向方向上各项性能的连续和稳定性上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对能源领域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用抽油杆和风电叶片加强筋板的轴向拉挤-环向缠绕-玻纤带包覆一体化成型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上开展了研究。对影响复合材料连续拉挤成型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树脂特性变化以及固化反应的差异性对拉挤产品微观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形式;研究了拉挤产品裂纹、形变等缺陷产生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对连续拉挤中、高温树脂体系反应动力学与拉挤工艺控制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树脂体系在连续拉挤过程中均一、连续稳定固化;研究了影响连续拉挤稳定成型的各项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各关键因素实现了可调可控,有效抑制了各种产品制备过程中内部缺陷的产生,实现了拉挤制品的连续稳定化制备。对多层功能复合型碳纤维增强光纤探测杆和电信号缆开展了研制工作。以环向缠绕层对内芯功能部位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居中定位,以环向包覆高强玻璃纤维带层实现对制品径向的保护和性能的提升。开发了轴向拉挤-环向纤维缠绕-包覆玻纤带一体化成型技术。通过优化成型工艺,改进生产装备,配套各项保障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制品内外结构稳定,高温树脂体系均一固化,并进一步验证制品性能的连续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两个系列产品超长距离连续稳定化制备。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抽油杆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包括实现长距离力学性能传递的连接金具及配套安装技术,安全施工用的导向装置,连续长度应用所需的抗扭转、防偏磨、断裂保护以及临时夹持装置。根据纤维材料的各项异性以及径向方向性能的差异,对抽油杆施工作业车进行了设计,并在实际现场验证了设备的各项功能,实现了稳定的施工作业工序。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延长油田开展科研项目并对碳纤维抽油杆进行推广应用,对现场各项采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杆柱设计和采油工艺优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合理化的应用和设计方案,以提高采油效益和并实现能耗控制。在连续拉挤制品施工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连接金具的制作,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综合寿命。而在施工放线作业各项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杆体径向造成挤压、扭转、弯折或冲击损伤,但此类产品通常表面被包覆金属绞线或有油污,难以通过肉眼发现内部损伤;另一方面在系列产品服役周期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判定产品质量并预测寿命。因此施工质量验收和产品运营维护均需要专业配套的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基于X射线成像机理,开发了一款便携式无损探伤仪,系统研究了不同成像手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对绞合拉挤产品复合材料芯棒以及关键连接部位缺陷的清晰识别;基于振动频谱响应原理,开发了一款长距离拉挤复合产品缺陷识别便携装备,通过振动扫频和频谱识别,建立了复合拉挤产品缺陷探测和谱图识别方法;实现了拉挤产品施工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损伤局部检测和长距离缺陷探测,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李锐超[6](2020)在《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水中一切设施表面的无价值的海洋生物附着现象被称为海洋生物污损。这种自然现象使船舶、石油钻采平台、海水冷却水管道等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材料的性能急剧下降,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含毒剂防污涂层的长期使用对非目标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环境友好型污损脱附防污涂层是取代含毒剂防污涂层的理想选择。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存在静态防污效果不理想及机械性能有待提高的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在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三维空间网络中引入氟链段及复配功能填料的方式对传统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静态防污性能及机械性能进行改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了一系列氟硅低聚物,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聚合产物的影响。以具有代表性的硅烷偶联剂与三种不同链段长度的乙烯基不饱和含氟单体为原料,采用不同的聚合工艺,制得一系列氟硅低聚物,并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反应温度,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聚合产物的影响规律。结合在线量热系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及在线红外分析等测试方法,分析含氟单体与硅烷偶联物的聚合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通过消耗烯烃基团的自由基共聚反应获得氟硅低聚物,且反应放热集中于引发剂第一次滴加阶段。使用偶氮类引发剂、提高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有利于聚合产物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以50 wt.%丙二醇甲醚与50 wt.%二甲苯混合作为溶剂,偶氮二异戊腈为引发剂,引发剂用量为2 wt.%,反应温度为110°C时,制备的氟硅低聚物重均分子量为749,数均分子量为730,多分散性为1.025,聚合反应热为44.24 k J/mol。(2)筛选获得了多种性能优异的氟硅聚合物,并研究了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网络结构引入自制氟硅低聚物会降低涂层试样的玻璃化温度,提高涂层表面接触角。自制的一系列氟硅低聚物中,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含氟单体,反应温度110°C,引发剂种类为偶氮二异戊腈,引发剂用量为2 wt.%或者4 wt.%时,制备的氟硅低聚物可以提高涂层试样的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降低涂层弹性模量。经过7个月的海水浸泡后,引入氟硅低聚物的涂层试样疏水性能保持较好稳定性,接触角由原配方的55.6°可提高到86.6°。涂层网状结构中引入的一系列市售氟硅聚合物可以降低涂层试样表面积比,提高表面接触角。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撕裂性能,相比原配方,最大撕裂力由7.54 N提高至15.20 N,撕裂强度由4.06 kg/cm2提高至9.50 kg/cm2。引入六氟己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涂层防污效果提升最为明显。引入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涂层在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提高,接触角达到104.5°,最大撕裂力由7.54 N提高至10.28 N,撕裂强度由4.06 kg/cm2提高至6.39 kg/cm2。涂层硬度提高至H,且防污效果得到提高。(3)通过在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成膜物中,添加低粘度有机硅树脂、环保型防污剂、复配功能填料等方法,获得一系列改性防污涂层。在实海挂样8个月后,防污涂层试样中粘度为4000 c P的有机硅树脂与粘度为750 c P的有机硅树脂质量比≤9:1时表面附着的污损生物明显减少。在污损脱附型涂层中添加防污剂,除特定用量条件下外,总体会对涂层的机械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但防污剂与污损脱附型涂层的协同防污作用,使得实海防污性能相比原配方有明显提高。防污剂用量为3 wt.%的涂层试样与原配方相比,撕裂强度由4.1 MPa升高至4.3 MPa,实海挂样7个月后,涂层表面仅附着少量污损生物。将硅微粉与气相二氧化硅810以质量比例8:3混合,在涂层中添加比例为6 wt.%,获得的填料增强型涂层接触角提高至99.3°,涂层防污效果相比原配方有明显提高且防污效果可以维持11个月以上。陶瓷微球W210与W410质量混合比例为1:1,用量为6 wt.%时,获得的涂层试样多方面性能获得提升。拉伸强度由1.1 MPa升高至1.25 MPa。撕裂最大力由7.54 N提高至8.47 N,撕裂强度由4.06 kg/cm2升高至5.27 kg/cm2,硬度提高至2H。海水吸水率由1%降低至0.34%。涂层表面存在明显的毛刺突起微结构。实海挂样4个月后,污损生物附着量相比原配方涂层明显减少。

金永亮[7](2020)在《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酯类合成油是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合成润滑油,但仍难以完全满足高端装备日益苛刻的工况需求,主要原因是苛刻的工况条件加剧了酯类油的热氧化,进而引起其性能退化。研究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及其规律、设计并制备高效抗氧剂是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对于提升装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指导酯类油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典型酯类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己二酸二异辛酯(DOA)和偏苯三酸三异癸酯(TDTM)。结合试验测试与分子模拟计算,对比研究了 DOA和TDTM的热氧化规律及其性能差异本质,从原子尺度揭示了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理。研究了 Fe表面催化对TMPTO、DOA、TDTM理化性能及化学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典型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在抑制Fe催化氧化效应方面的作用规律。设计、制备了多酚型高效抗氧剂,研究了其对酯类油抗氧化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的作用规律。润滑油热氧化引起的结构改变易使其润滑性能发生变化,为在线研究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构建了高温摩擦试验机-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研究了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变化与结构演变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TDTM具有比DOA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表现出更稳定的运动粘度、更长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更高的氧化起始温度。TD T M具有较低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表明其溶氧能力弱于DOA。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DOA分子醇链端的C-O键和酯基的C-O键是其活性反应位点,易被氧化产生氢键和小分子降解产物,随后部分产物以醚键键合形成聚合产物;与DOA相比,TDTM分子仅有醇链端的C-O键是其活性位点,且氧化产生的氢键和降解产物较少,未形成聚合产物。(2)金属Fe表面催化效应对酯类油热氧化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在热氧化条件下,Fe表面加剧DOA运动粘度和总酸值的增长以及醇类与羰基类氧化产物的积累;对于不饱和的TMPTO而言,Fe表面使其运动粘度大幅增长,而总酸值的增幅较小,Fe催化加剧了活性位点C=C和=C-H的化学变化,形成了较多的羰基氧化产物;相比于DOA和TMPTO,Fe表面对于TDTM基础油基本不表现催化氧化作用。二壬基二苯胺(DNDA)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N,N’-二正丁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BTA)能够有效抑制Fe表面的催化效应,二者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有效减缓TMPTO油样的运动粘度增长及氧化产物的积累。(3)在明确酯类基础油热氧化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为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开发制备了单分子中含多个受阻酚结构的高效抗氧剂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和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THA与PTP多酚型抗氧剂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PTP抗氧剂可以有效提高三种酯类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THA抗氧剂能够提高DOA和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但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有限。PTP抗氧剂能够有效提高DOA酯类油的抗磨性能。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在TDTM酯类油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THA、DNDA、ZDDP三者复配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并能显着改善其摩擦学性能。THA多酚抗氧剂与胺类抗氧剂及ZDDP抗磨剂在酯类油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配伍性。(4)设计研制出基于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与结构在线测试系统,实现了摩擦过程中对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化学结构变化的持续表征。研究发现,红外光谱的变化可精确表征高温摩擦过程中润滑油结构变化以及抗氧添加剂的影响,摩擦系数变化与润滑油结构变化具有对应性。在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高温摩擦过程中,DNDA抗氧剂通过自身N-H功能基团的脱氢作用来抑制油样的氧化,从而减少油样中醇类及羰基类氧化产物的形成。所研制的多酚型抗氧剂PTP在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过程中,其酚羟基抗氧基团易发生脱氢反应,能够有效阻断TMPTO的氧化,具有较好的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摩擦平稳阶段的摩擦系数,改善TMPTO的高温润滑性能。

杨硕[8](2020)在《Arduino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过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自主研发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对不同聚合温度条件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本体聚合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建立"虚拟信号值-反应时间"实时在线监测曲线.通过曲线的变化,可以清晰观察到PMMA本体聚合过程的4个阶段,即诱导期、初期、中期和后期.根据本体聚合"转化率-反应时间"S型曲线的特点,构建"虚拟信号值-反应时间-转化率"关系曲线和聚合物转化率计算公式,并提出PMMA预聚体的预测和实时在线监测方法.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时性强、外界因素影响小和性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实时在线分析方法.

魏子行[9](2020)在《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腈(PAN)是以丙烯腈为主要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纤维级聚合物,通过引入功能基团共聚单体进行原位共聚,调控聚合物链段组成与结构,可有效改善纤维可纺及阻燃等性能。本课题以氯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方法,研究了丙烯腈的共聚合过程,考察了引发体系、链转移剂对聚合物分子链组成和分子量特性等的影响,获得了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与链转移剂用量的减少,单体转化率下降,聚合物平均分子量提高,相应分子量分布变宽;在优化的条件O/M=0.56%,β-ME/M=0.29%,R/O=3.46时,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达5.5×104,分子量分布为3.9。随后,通过引入脂肪结构与杂菲环结构的反应型磷系功能单体,原位共聚制备了阻燃改性聚丙烯腈,并详细研究了改性PAN的链段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获得了阻燃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腈,结果表明:反应型含磷化合物物原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显着提升,燃烧后的炭层表面致密、平滑,结构完整,符合凝聚相阻燃机理;较脂肪结构含磷化合物,具有杂菲环结构的DOPO基改性聚丙烯腈在气相中也起到了关键的阻燃作用,较低的磷含量即可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即PAN/DOPOAA中磷含量为1.90%时,相应的700℃残炭量可比纯聚丙烯腈提升30.6%,极限氧指数达25.1%,阻燃效果优于同样磷含量的脂肪结构含磷化合物改性的聚丙烯腈。

宋扬[10](2020)在《微反应器内液相聚合反应过程特征及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微化工技术作为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当下化学工程学科的研究热点。微反应器具有传质传热速率快、能耗低、可控性强、放大效应小等优点。近年来,微反应器在聚合反应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利用微反应器优异的混合和传质性能,能够优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微反应器对流体精准控制,能够灵活设计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调控聚合物的宏观形貌。聚合反应体系比小分子反应体系更加复杂,反应液的物性(如:粘度、密度等)时刻发生变化,认知微尺度下聚合反应过程特征对于反应器设计、聚合反应过程优化和聚合物性质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微反应器内液相聚合反应的过程特征为研究重点,通过无量纲参数表征和分析微尺度下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流动、混合和传质规律,并基于过程特征的理解,实现了对聚苯胺和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对混合、传质强化对液相聚合反应过程影响规律的认识,丰富化学反应工程理论,为微尺度下的聚合反应过程调控提供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微反应器内均相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混合问题为切入点,研究了混合对丙烯酰胺非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影响。根据单体和聚合物的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推导出了聚合反应过程中流体在毛细管微反应器内的平均特征混合时间。无量纲参数博登斯坦数(Bo)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流体与平推流的偏差增大。通过泰勒弥散系数的计算结果可知,轴向对流扩散加剧了微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分布不均,在内径较大的微反应器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微反应器前端加入预混合段改善了引发剂和单体混合的不充分,合成的聚丙烯酰胺Mn增加,PDI降低。(2)研究了70~90°C下微反应器内丙烯酰胺均相非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的特征。当反应温度为70°C,停留时间为1.61 min时,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数均分子量(Mn)为3.4×105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2.6。研究发现,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液的粘度有剪切变稀的现象,表明反应液从反应前的牛顿流体逐渐转变为非牛顿流体。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液从溶液逐渐转变为溶胶。较低的Re和Bo表明毛细管微反应器中的流体是严格的层流并明显偏离平推流。与常规间歇反应器内的聚合反应过程相比,微反应器内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3)以苯胺聚合为模型反应,对基于液-液两相流的非均相聚合反应过程的传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高速摄像机下捕捉到了分散相液滴内部的内循环现象。随Re的增加,分散相液滴间的聚并现象更加明显。与常规间歇反应器的苯胺界面聚合反应不同,微反应器内的苯胺液-液两相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分散相液滴内部,无量纲参数Ha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一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增强因子(E)证明了聚合反应对传质有强化作用,同时也得益于微反应器对过程的强化作用,聚苯胺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产率。(4)基于对微反应器内苯胺液-液两相化学氧化聚合过程特征的研究,研究了分散相组成对聚苯胺形貌的调控规律。应用Flory-Huggins模型和Hansen溶解度参数解释了共溶剂对聚苯胺形貌的影响。随着共溶剂Flory参数增大,聚苯胺的特征尺寸减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共溶剂制备的PANI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下,电解液为1 mol/L的H2SO4,电流密度为1 A/g,电压窗口为-0.2~+0.8 V(参比电极为Ag/Ag Cl电极)的条件测试下,制备的聚苯胺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活性材料最大比容量为426 F/g,对应的能量密度为59.2Wh/kg,功率密度为500 W/kg。此外,这种连续流合成聚合物的方法有望被应用于其它导电共轭聚合物(如:聚吡咯,聚噻吩等)的制备。(5)进一步将液-液两相流的方法应用于吡咯的化学氧化聚合和Mn O2的制备,并利用多股进料的方式,在微反应器内实现了PPy/Mn O2复合物的可控制备。利用结晶理论和阐释了Mn O2的粒径分布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反应物摩尔比、停留时间调控PPy/Mn O2复合物的形貌。提出了核壳结构PPy(壳)/Mn O2(核)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下,电解液为1 mol/L的Na2SO4,电压窗口为-0.3~+0.7 V(参比电极为Ag/Ag Cl电极),扫描速率为20 mv/s的条件测试下,制备的PPy/Mn O2复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活性材料最大比容量为303 F/g。与在微反应器内基于滴状流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物材料的过程相比,本文中在微反应器内基于弹状流制备的材料尺度为纳米级,通量提高1~2个数量级,表明该方法对材料形貌和结构的调控更加精准、高效。

二、利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反应的工艺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反应的工艺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反应釜和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含义
第1章 前言
    1.1 压敏胶简介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分子聚合物相平衡模型及状态方程研究现状
        2.1.1 高分子聚合物相平衡研究概况
        2.1.2 复杂聚合物相平衡研究现状
        2.1.3 PC-SAFT状态方程研究现状
    2.2 溶剂脱除研究现状
        2.2.1 溶剂脱除机理研究现状
        2.2.2 溶剂脱除应用研究现状
    2.3 聚合物体系气泡模型研究现状
        2.3.1 聚合物体系气泡生成模型研究现状
        2.3.2 聚合物体系气泡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第3章 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液相平衡研究
    3.1 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液相平衡模型
    3.2 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气液相平衡数学模型建立
    3.3 小结
第4章 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在反应釜中脱溶剂过程传质研究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4.1.2 真空泵工作时间测定
        4.1.3 实验用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的制备
        4.1.4 实验方案
        4.1.5 实验装置以及流程
        4.1.6 实验数据
        4.1.7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在反应釜中脱溶剂传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气泡尺寸模型
        4.2.2 气泡上升时间模型
        4.2.3 残留溶剂模型
    4.3 模型参数回归以及模型检验
    4.4 小结
第5章 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5.1 反应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反应釜生产压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描述
        5.1.2 反应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5.2 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描述
        5.2.2 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小结
第6章 两种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6.1 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实验验证
        6.1.1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6.1.2 压敏胶薄膜的制备
        6.1.3 实验装置以及流程
        6.1.4 实验结果讨论
    6.2 薄膜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验证
    6.3 反应釜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实验验证
    6.4 反应釜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过程数学模型实验验证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2)POSS诱导高性能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剂与原位红外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聚乙烯概况
        2.1.1 普通聚乙烯产品介绍
        2.1.2 UHMWPE生产和现状
    2.2 聚乙烯催化剂发展
        2.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2.2.2 铬系催化剂
        2.2.3 茂金属催化剂
        2.2.4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2.2.5 复合催化剂
    2.3 MgCl_2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
        2.3.1 MgCl_2载体表面结构
        2.3.2 MgCl_2晶体活化
        2.3.3 聚合反应机理
        2.3.4 活性中心结构
    2.4 负载型催化剂表征技术
        2.4.1 传统研究方法
        2.4.2 活性中心结构表征难点
        2.4.3 表面分析技术与平面模型催化剂
        2.4.4 振动光谱
        2.4.5 电子光谱
    2.5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3章 POSS自聚效应原位调变MgCl_2晶体结构及乙烯聚合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溶剂和气体精制
        3.2.3 催化剂的制备
        3.2.4 催化剂表征
        3.2.5 乙烯淤浆聚合
        3.2.6 聚乙烯产物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和POSS结构对催化剂产率的影响
        3.3.2 催化剂形貌和结构分析
        3.3.3 制备温度对催化剂聚合性能和UHMWPE产物性能的影响
        3.3.4 TiCl_4负载量对聚合性能及UHMWPE产物性能的影响
        3.3.5 聚合温度对UHMWPE产物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结合CO探针分子揭示MgCl_2表面THF动态特性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催化剂制备
        4.2.3 催化剂表征
        4.2.4 乙烯淤浆聚合及UHMWPE产物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漫反射红外光谱
        4.3.2 热重分析
        4.3.3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结合CO探针分子吸附
        4.3.4 金属中心化合价和配位环境表征
        4.3.5 原位乙烯聚合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四羟基POSS纳米晶体阻隔效应调控UHMWPE链缠结程度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4-OH POSS诱导催化剂的制备
        5.2.3 催化剂表征
        5.2.4 淤浆聚合制备UHMWPE
        5.2.5 聚合产物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剂和格氏试剂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5.3.2 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
        5.3.3 催化剂形貌分析
        5.3.4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探测表面化学结构
        5.3.5 活性中心分布表征
        5.3.6 四羟基POSS诱导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
        5.3.7 UHMWPE缠结程度研究
        5.3.8 UHMWPE力学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四羟基POSS修饰硅胶负载型ZN催化剂制备窄分布UHMWPE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四羟基POSS修饰SiO_2催化剂的制备
        6.2.3 催化剂表征
        6.2.4 淤浆聚合制备UHMWPE
        6.2.5 聚合产物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OSS修饰催化剂结构和形貌表征
        6.3.2 漫反射红外光谱追踪POSS修饰催化剂制备过程
        6.3.3 DRIFTS结合CO吸附表征催化剂表面化学环境
        6.3.4 XPS和UV-Vis表征催化剂金属活性中心的氧化态和化学环境
        6.3.5 POSS修饰催化剂制备UHMWPE
        6.3.6 UHMWPE的缠结程度表征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作者简介

(3)UHMWPE烧结动力学的研究及高性能烧结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UHMWPE行业现状
    2.2 UHMWPE的制备和结构调控
        2.2.1 常规UHMWPE的制备和表征
        2.2.2 UHMWPE缠结态的调控、表征及对性能的影响
        2.2.3 UHMWPE颗粒尺寸的调控及对性能的影响
    2.3 UHMWPE的加工工艺
        2.3.1 烧结工艺和烧结机理
        2.3.2 冻胶纺丝工艺
        2.3.3 其他加工工艺
    2.4 聚合物界面链扩散理论和表征
        2.4.1 聚合物界面链扩散理论
        2.4.2 聚合物界面链扩散表征
        2.4.3 UHMWPE再缠结行为
    2.5 课题提出
第三章 高缠结UHMWPE的颗粒尺寸对烧结动力学和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溶剂和气体精制
        3.2.3 高缠结UHMWPE的制备及筛分
        3.2.4 产品表征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初生态UHMWPE的微观结构
        3.3.2 烧结过程中的分子链再缠结行为
        3.3.3 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
        3.3.4 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烧结时间依赖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缠结UHMWPE的颗粒尺寸对烧结动力学和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低缠结UHMWPE的制备及筛分
        4.2.3 产品表征及数据处理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初始缠结态的对比
        4.3.2 初生态UHMWPE的微观结构
        4.3.3 烧结过程中的分子链再缠结行为
        4.3.4 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
        4.3.5 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烧结时间依赖性
        4.3.6 缠结态和颗粒尺寸对UHMWPE烧结动力学的影响机理归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合介质对UHMWPE缠结态和颗粒尺寸的调控及对烧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UHMWPE的制备
        5.2.3 产品表征及数据处理
    5.3 结果和讨论
        5.3.1 Z-N-Cat催化剂在不同聚合介质中的聚合行为分析和产品结构表征
        5.3.2 Z-N-Cat催化剂下聚合介质对UHMWPE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
        5.3.3 POSS-Cat催化剂在不同聚合介质中的聚合行为分析和产品结构表征
        5.3.4 POSS-Cat催化剂下聚合介质对UHMWPE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高渗透无机纳米杂化聚醚砜基复合膜结构调控及分子/离子选择性分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聚合物多孔膜
        2.1.1 膜材料
        2.1.2 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成膜机理
        2.1.3 聚合物膜结构与性能调控机制
    2.2 纳滤膜
        2.2.1 纳滤膜分离机理
        2.2.2 纳滤膜制备方法
        2.2.3 界面聚合技术制备纳滤膜研究进展
    2.3 膜分离技术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2.3.1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介绍
        2.3.2 膜分离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亲水性聚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制备及结构调控
    3.1 本章内容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设备仪器
        3.2.3 PES/SPSf共混膜制备
        3.2.4 PES/SPSf铸膜液粘度测试
        3.2.5 PES/SPSf共混膜结构与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S/SPSf固含量对铸膜液粘度影响
        3.3.2 PES/SPSf固含量对膜结构影响
        3.3.3 PES/SPSf固含量对膜断裂强度影响
        3.3.4 PES/SPSf固含量对膜渗透性能影响
        3.3.5 PES/SPSf共混比对铸膜液粘度影响
        3.3.6 PES/SPSf共混比对膜结构影响
        3.3.7 PES/SPSf共混比对膜断裂强度影响
        3.3.8 PES/SPSf共混比对膜亲水性及表面荷电性影响
        3.3.9 PES/SPSf共混比对膜渗透性能影响
        3.3.10 非溶剂水添加量对铸膜液粘度影响
        3.3.11 非溶剂水添加量对膜结构影响
        3.3.12 非溶剂水添加量对膜断裂强度影响
        3.3.13 非溶剂水添加量对膜渗透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醚砜/磺化聚砜/水铸膜液体系热力学与成膜动力学研究
    4.1 本章内容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设备仪器
        4.2.3 共混膜制备
        4.2.4 铸膜液粘度测试
        4.2.5 浊点滴定实验
        4.2.6 超声波在线监测实验
        4.2.7 共混膜结构与性能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铸膜液体系热力学特征
        4.3.2 共混膜结构
        4.3.3 共混膜断裂强度
        4.3.4 共混膜亲水性
        4.3.5 共混膜渗透性能
        4.3.6 共混膜表面荷电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醚砜/磺化聚砜致密超滤膜结构优化与染料/盐选择性分离性能
    5.1 本章内容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设备仪器
        5.2.3 共混膜分离性能测试
        5.2.4 共混膜切割分子量
        5.2.5 中空纤维膜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共混膜对中性溶质分子和染料分离性能
        5.3.2 染料浓度对共混膜分离性能影响
        5.3.3 染料溶液p H值对共混膜分离性能影响
        5.3.4 染料溶液温度对共混膜分离性能影响
        5.3.5 无机盐浓度对共混膜分离性能影响
        5.3.6 运行稳定性
        5.3.7 染料吸附性能
        5.3.8 中空纤维膜组件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聚醚砜/磺化聚砜/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膜制备及抗污染/抗菌性能
    6.1 本章内容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设备仪器
        6.2.3 PES/SPSf/GO混合基质膜制备
        6.2.4 PES/SPSf/GO铸膜液粘度测试
        6.2.5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6.2.6 PES/SPSf/GO混合基质膜结构与性能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铸膜液性质和氢键相互作用分析
        6.3.2 混合基质膜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6.3.3 混合基质膜形貌
        6.3.4 混合基质膜力学性能
        6.3.5 混合基质膜表面荷电性
        6.3.6 混合基质膜渗透性能
        6.3.7 混合基质膜过滤阻力及渗透系数
        6.3.8 混合基质膜抗污染性能
        6.3.9 混合基质膜抗菌性能
        6.3.10 混合基质膜热稳定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聚多巴胺-哌嗪-埃洛石中间层构建与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制备
    7.1 本章内容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材料
        7.2.2 设备仪器
        7.2.3 PES/SPSf/GO复合纳滤膜制备
        7.2.4 复合纳滤膜结构与性能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水相溶液紫外光谱
        7.3.2 纳米材料形貌
        7.3.3 复合纳滤膜红外光谱
        7.3.4 纳滤膜聚酰胺层质量分析
        7.3.5 复合纳滤膜表面形貌
        7.3.6 复合纳滤膜分离层厚度
        7.3.7 复合纳滤膜孔径
        7.3.8 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
        7.3.9 复合纳滤膜运行稳定性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8.1 结论
    8.2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一、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二、专利
    三、获奖情况
    四、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5)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PAN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1.2 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1.3 拉挤工艺发展现状
        1.3.1 工艺控制
        1.3.2 拉挤工艺国内外现状
    1.4 新型拉挤工艺介绍
        1.4.1 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法
        1.4.2 反应注射拉挤
        1.4.3 曲面拉挤
    1.5 碳纤维拉挤制品应用现状
        1.5.1 电力
        1.5.2 石油
        1.5.3 风力发电
        1.5.4 汽车轻量化
        1.5.5 建筑加固领域
    1.6 拉挤制品生产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1.3 技术路线
    2.2 连续拉挤成型
    2.3 工程应用研究
        2.3.1 连接金具
        2.3.2 辅助配件
        2.3.3 工程化应用评测
    2.4 无损检测研究
        2.4.1 X射线检测
        2.4.2 振动检测
    2.5 测试与表征
        2.5.1 碳纤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2.5.2 拉挤制品外观
        2.5.3 直径公差及f值
        2.5.4 抗拉强度
        2.5.5 径向耐压性能实验(圆杆)
        2.5.6 玻璃化转变温度
        2.5.7 卷绕
        2.5.8 扭转实验
        2.5.9 线密度
        2.5.10 固化度测试
        2.5.11 热分析
        2.5.1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2.5.13 耐水压性能测试
        2.5.14 碳纤维抽油杆杆冲程损失
        2.5.15 杆体磨损性能评测
第3章 连续稳定拉挤成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1 增强纤维性能对连续拉挤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3.1.1 碳纤维离散性
        3.1.2 摩擦磨损性能
    3.2 树脂性能对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3.2.1 酸酐吸湿
        3.2.2 树脂老化
    3.3 稳定成型工艺研究
        3.3.1 大直径杆体内部裂纹产生和消除
        3.3.2 风电叶片板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研究
        3.3.3 轴向形变
    3.4 加热温度失稳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功能型复合连续拉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4.1 高T_g树脂连续拉挤成型稳定化研究
        4.1.1 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4.1.2 固化工艺研究
        4.1.3 树脂老化
    4.2 功能复合线缆性能指标
    4.3 多功能复合杆体的结构
    4.4 成型工艺控制及验证
        4.4.1 光纤复合缆
        4.4.2 电信号复合缆
        4.4.3 信号缆耐温性验证
        4.4.4 配套金具
        4.4.5 耐压性能评测
        4.4.6 连续稳定性生产验证
        4.4.7 设备稳定性改进和配套
    4.5 功能型复合线缆的连续生产制备
    4.6 结论
第5章 连续拉挤制品工程化应用配套技术研究
    5.1 拉挤制品连接及握着效果研究
        5.1.1 压接式连接
        5.1.2 楔形金具
        5.1.3 胶接金具
    5.2 工程化应用系统配套
        5.2.1 导向滑轮
        5.2.2 安全保险接头
        5.2.3 自锁防扭接头
        5.2.4 井口悬挂器
        5.2.5 扶正器
    5.3 连续拉挤制品耐磨性研究及防护
    5.4 混杂纤维杆体的工程化应用
        5.4.1 弯曲性能
        5.4.2 拉伸和扭转性能
        5.4.3 混杂纤维界面
    5.5 抽油杆施工作业装备设计和应用
        5.5.1 早期作业装备
        5.5.2 新型高效作业车
    5.6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程化应用及效果评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连续拉挤制品无损探伤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弯曲卷绕法
    6.3 外形尺寸监测
    6.4 X射线检测技术
        6.4.1 显影效果
        6.4.2 表面涂敷显影剂
        6.4.3 树脂改性
        6.4.4 新型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6.4.5 红外热成像
    6.5 微振动频谱分析
        6.5.1 振动检测原理
        6.5.2 检测装置
        6.5.3 振动检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奖项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污损生物
        1.1.1 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
        1.1.2 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过程
    1.2 海洋防污涂层的发展
    1.3 环保型海洋防污涂层
        1.3.1 仿生防污涂层
        1.3.2 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
        1.3.3 自抛光型防污涂层
        1.3.4 环境友好型防污剂
        1.3.5 导电型防污涂层
        1.3.6 水凝胶防污涂层
        1.3.7 两亲性聚合物防污涂层
    1.4 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研究现状
        1.4.1 硅油的影响
        1.4.2 功能填料的影响
        1.4.3 氟硅聚合物的影响
    1.5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第2章 含氟硅烷偶联剂低聚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方法
        2.2.1 试剂
        2.2.2 含氟硅烷偶联剂低聚物的合成路线
        2.2.3 含氟硅烷偶联剂低聚物的制备
        2.2.4 低聚物合成过程实时分析
        2.2.5 低聚物的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2.3.2 低聚物合成过程中反应热及各组分浓度变化趋势
        2.3.3 氟硅低聚物合成反应前后各组分的基团变化
        2.3.4 对氟硅低聚物的核磁氢谱及氟谱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氟硅低聚物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方法
        3.2.1 试剂
        3.2.2 含氟硅聚合物防污涂层的制备
        3.2.3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3.2.4 涂层的力学性能测试
        3.2.5 防污涂层稳定性的测定
        3.2.6 涂层表面性能的测定
        3.2.7 实海防污性能的评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氟硅低聚物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3.3.2 市售氟硅聚合物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防污涂层物理改性及性能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方法
        4.2.1 试剂
        4.2.2 低粘度有机硅树脂基防污涂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4.2.3 防污剂改性防污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2.4 复配功能填料增强防污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2.5 陶瓷微球增强防污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低粘度有机硅树脂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4.3.2 防污剂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4.3.3 复配功能填料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4.3.4 陶瓷微球填料对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热氧化与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研究现状
        1.2.2 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氧化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1.3.1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3.2 润滑油抗氧剂的发展现状
    1.4 摩擦/氧化诱导润滑油结构变化的在线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DOA和TDTM基础油的热氧化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方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氧化起始温度与氧化诱导时间的测试
        2.2.3 DOA和TDTM基础油烘箱氧化后的运动粘度测试
        2.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3 DOA和TDTM的PDSC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
    2.4 氧化对DOA和TDTM基础油运动粘度的影响
    2.5 DOA和TDTM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
    2.6 DOA和TDTM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6.1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2.6.2 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制分析
    2.7 结论
第三章 铁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Fe金属表面对TMPTO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3.3.1 运动粘度和总酸值
        3.3.2 拉曼光谱分析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薄膜氧化状态下TMPTO的原位拉曼光谱分析
    3.4 Fe金属表面对DOA、TDTM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3.4.1 运动粘度与总酸值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5 Fe催化条件下添加剂对酯类基础油热氧化性能的改进作用
        3.5.1 运动粘度分析
        3.5.2 红外光谱分析
        3.5.3 拉曼光谱分析
    3.6 结论
第四章 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THA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4.3.1 制备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性能测试方法
    4.4 THA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4.5 THA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酯类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6 THA抗氧剂对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6.1 THA抗氧剂对DOA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6.2 THA抗氧剂对TDTM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7 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ZDDP抗磨剂的配伍性研究
        4.7.1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
        4.7.2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8 结论
第五章 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
    5.3 PTP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5.3.1 制备方法
        5.3.2 结构表征
        5.3.3 性能测试方法
    5.4 PTP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
    5.5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6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6.1 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分析
        5.6.2 磨损表面粗糙度分析
        5.6.3 磨损机制分析
        5.6.4 摩擦试验后油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5.7 结论
第六章 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的在线红外光谱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的构建
        6.2.3 测试步骤
    6.3 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3.1 MO、PAO及TMPTO润滑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3.2 润滑油结构变化与其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6.3.3 DNDA抗氧剂对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6.4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作用
        6.4.1 含THA与PTP的TMPTO酯类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4.2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润滑性能的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中文详细摘要

(8)Arduino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 1 仪器与试剂
    1. 2 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1. 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 1 实时在线监测曲线
    2. 2 不同反应温度对实时在线监测曲线的影响
    2. 3 PMMA转化率实时在线监测
    2. 4 预聚体实时在线监测
3 结论

(9)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腈纶共聚体系
        2.1.1 聚合工艺方法
        2.1.2 共聚单体
        2.1.3 引发剂体系
    2.2 水相沉淀聚合过程影响因素及聚合反应行为
        2.2.1 单体浓度
        2.2.2 引发体系
        2.2.3 体系pH值
    2.3 聚丙烯腈的链段结构与性能
        2.3.1 共聚单体
        2.3.2 大分子链结构
        2.3.3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2.4 聚丙烯腈的热氧降解及其阻燃改性
        2.4.1 聚丙烯腈的燃烧特性及阻燃机理
        2.4.2 聚丙烯腈的热降解过程
        2.4.3 聚丙烯腈阻燃改性方法
        2.4.4 聚丙烯腈用共聚型阻燃剂研究进展
        2.4.5 DOPO基阻燃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丙烯腈三元共聚工艺过程优化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装置
        3.1.3 丙烯腈三元水相沉淀聚合实验
    3.2 测试与表征
        3.2.1 产品收率
        3.2.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3.2.3 粘均分子量测试
        3.2.4 凝胶渗透色谱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引发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3.2 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3.3 聚合物单体组成分析
        3.3.4 连续聚合实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乙烯基膦化物共聚改性聚丙烯腈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脂肪结构乙烯基膦化物的合成
        4.1.3 原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的制备
    4.2 测试与表征
        4.2.1 核磁分析测试
        4.2.2 产品收率测试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4.2.4 热稳定性测试
        4.2.5 极限氧指数测试
        4.2.6 扫描电镜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烯基膦化物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4.3.2 改性腈纶聚合物结构分析
        4.3.3 PAN以及乙烯基阻燃PAN的热稳定性分析
        4.3.4 PAN以及乙烯基阻燃PAN的燃烧性能分析
        4.3.5 燃烧炭层表面形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磷杂菲结构DOPO衍生物共聚改性聚丙烯腈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乙烯基DOPO衍生物的制备
        5.1.3 阻燃腈纶的制备
    5.2 测试与表征
        5.2.1 核磁分析测试
        5.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5.2.3 产品收率测试
        5.2.4 热稳定性测试
        5.2.5 极限氧指数测试
        5.2.6 扫描电镜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5.3.2 改性腈纶聚合物组成分析
        5.3.3 PAN以及DOPO基阻燃PAN的热稳定性分析
        5.3.4 PAN以及DOPO基阻燃PAN的燃烧性能分析
        5.3.5 燃烧炭层表面形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10)微反应器内液相聚合反应过程特征及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微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微尺度流动
        1.2.2 微尺度的混合与传递过程
        1.2.3 微反应技术
    1.3 微化工技术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1.3.1 均相聚合反应
        1.3.2 非均相聚合反应
        1.3.3 聚合反应过程强化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反应器内混合对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制备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聚丙烯酰胺制备流程
        2.2.3 分析与表征
        2.2.4 丙烯酰胺聚合反应机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反应中的混合
        2.3.2 体积流量和停留时间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2.3.4 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
        2.3.5 毛细管微反应器内径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2.3.6 预混合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反应器内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流变及聚合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流程
        3.2.3 分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丙烯酰胺聚合的影响
        3.3.2 聚合反应过程中流体的粘度变化
        3.3.3 聚合反应过程中流体由牛顿流体向非牛顿流体的转变
        3.3.4 聚合反应过程中流体由溶液向溶胶的转变
        3.3.5 聚合反应过程中流动特征分析
        3.3.6 聚合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平衡
        3.3.7 微反应器和常规间歇反应器聚合反应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微反应器内苯胺氧化聚合过程的传质及反应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流程
        4.2.3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对苯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4.3.2 盐酸初始浓度对苯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4.3.3 Re对苯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4.3.4 体积流量比对苯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4.3.5 苯胺聚合反应中的传质过程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反应器内可控制备聚苯胺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流程
        5.2.3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反应器内苯胺聚合反应过程的流型
        5.3.2 聚苯胺的形貌
        5.3.3 聚苯胺的化学结构表征
        5.3.4 聚苯胺的热稳定性
        5.3.5 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微反应器内可控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物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实验流程
        6.2.3 分析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微反应器内PPy/MnO_2复合物制备过程中的流型变化
        6.3.2 化学结构表征
        6.3.3 MnO_2的形貌表征
        6.3.4 PPy/MnO_2的形貌表征
        6.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四、利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反应的工艺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应釜和薄膜生产压敏胶母胶聚合物体系脱溶剂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实验验证[D]. 刘俊里.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POSS诱导高性能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剂与原位红外光谱研究[D]. 梁鹏. 浙江大学, 2021
  • [3]UHMWPE烧结动力学的研究及高性能烧结材料的制备[D]. 马玉龙. 浙江大学, 2021(01)
  • [4]高渗透无机纳米杂化聚醚砜基复合膜结构调控及分子/离子选择性分离机制[D]. 胡梦洋.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D]. 王永伟. 山东大学, 2020(04)
  • [6]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锐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7]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金永亮.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
  • [8]Arduino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过程中的应用[J]. 杨硕.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20(02)
  • [9]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D]. 魏子行.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10]微反应器内液相聚合反应过程特征及调控的研究[D]. 宋扬.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使用在线粘度监测提高聚合工艺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