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一、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戴正秀,王海莉,刘红健,康佳,沈弘,王姣,任少勇[1](2021)在《嘉兴地区冬季葡萄大棚中大球盖菇套种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冬季葡萄大棚套种大球盖菇,不仅可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现从栽培大棚选择和准备、基质制作、铺料与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对嘉兴地区冬季葡萄大棚中大球盖菇套种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梦桐,王楠,玛依拉·吐尔地别克,焦子伟[2](2021)在《羊肚菌栽培及富硒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药用食用真菌羊肚菌种植现状、栽培关键技术以及富硒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栽培技术上如分类及其生活史、生长因素(营养生长与环境条件)、菌种选育、培养基配方、发酵技术、外源营养袋技术、人工栽培(室内栽培和室外栽培)、病虫害发生、防治技术措施等以及富硒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对羊肚菌人工栽培及富硒控制技术等进行归纳总结,为药用食用真菌羊肚菌高效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并对今后强化药食用真菌羊肚菌标准化、工厂化栽培,以及富硒控制技术及其产品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汤紫霞,李蒙蒙,汪小钦,邱鹏勋[3](2020)在《基于GF-2遥感影像的葡萄大棚信息提取》文中提出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快速准确获取农业大棚的空间分布和种植面积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2017年5月的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构建最优特征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开展南方丘陵地区葡萄大棚信息提取。结果表明:(1)利用尺度评价工具ESP和邻域差分绝对值与标准差比RMAS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特定地物目标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分割效果良好;(2)通过Gini指数进行特征选择能减少数据冗余,提高分类精度,在优选的15个特征变量中,光谱特征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3)基于最优特征子空间的随机森林模型能有效提取葡萄大棚的分布信息,总体精度高达92.5%,F值为0.91,其面向对象的精度评价指数GTC为0.12。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基于GF-2影像的南方丘陵区域葡萄大棚信息提取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并可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大棚信息提取提供较好的解决思路。

李振东[4](2019)在《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基于物联网的大棚种植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智能化的一种代表。针对葡萄大棚种植,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葡萄园与信息采集器集合起来,能够实时采集葡萄园中葡萄植株的生长环境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来调节葡萄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葡萄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对此类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涉及物联网、ZigBee、ARM以及4G通信技术的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器对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传递到协调器上。同时以ARM作为核心处理器替代传统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4G网络通信技术将数据传送到云管理,从而实现管理人员对葡萄大棚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下位机的终端信息采集模块、网关模块、上位机的智能决策和交互界面。终端信息采集设备用于监测葡萄的生长环境参数,该部分主要完成了ZigBee芯片、各类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的软硬件设计。网关模块是整个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的协议转换设备,由微处理器和4G模块组成,实现对来自终端信息采集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格式转换,然后利用4G网络通信技术传输到上位机,同时对来自上位机的控制命令进行执行,此部分主要是ARM处理器和4G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网关数据处理的软件工作流程设计。最后对上位机部分,设计了可实时显示的监控界面,将采集的信息和控制决策更直观的展现给用户。研究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ZigBee无线传感网络、ARM和4G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无线传输、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同时,该智能决策系统能够对现有的葡萄种植模式进行二次升级,通过对葡萄生长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在增加葡萄产量的同时通过对环境参数预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葡萄大棚管理成本。图[51]表[5]参[60]

尹国强[5](2019)在《不同复合处理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温室设施延迟栽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与水、肥、光照强度的互作机理,探寻高品质葡萄生产优化技术,本文以甘肃永登县10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用水(A)、肥(B)、光照强度(C)3个因素,以生育期内不同时期追加施水、施肥量和不同遮光率为3个水平,试验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做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处理对供试葡萄品种的叶片横径和纵径、叶片厚度、枝条节间直径、果粒横径和纵径等植株生长指标变化影响,并且分析探讨了不同处理对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横径与纵径、叶厚、果粒横径与纵径、新梢节间直径均随追加水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遮阳率的增大而减小。本试验最优处理T9的叶片横径与纵径、枝条直径分别为210.4mm、180.3mm、10.08mm,相比对照处理组的177.0mm、146.5mm、9.0mm,分别增加了18.87%、23.07%和10.89%。试验结果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葡萄叶片横纵径生长和节间直径影响的次序均为C>A>B;在果实成熟末期,T9处理叶片厚度为0.545mm,对照处理组为0.475mm,增幅达14.74%,果粒横纵径也以T9处理组的为最大,分别达26.6mm和35.7mm,大于对照处理的24.3mm和31.2mm,各因素对叶片厚度、果粒横纵径影响的次序均为B>C>A。(2)叶片的生长呈"S"型变化趋势,在生长期的前三周,T9处理组的叶片横径和纵径增长速率大于对照T1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T9处理组的节间直径和叶柄长在前三周也分别比T1处理对应参数高出16.3%、11.6%、14.0%和21.0%、25.0%、6.1%。在无遮阳处理的新梢生长中期和转色阶段追加施水肥处理后,新稍生长期内植株生长发育良好,葡萄叶片的横纵径、叶柄长度和枝条节间直径均较大,在遮阳率50%水平处理下,新梢生长期内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有较大差异。葡萄粒径增长呈“快-慢-快-慢”的双“S”型生长趋势,其第一次膨大期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进入葡萄转色阶段,此阶段粒径生长缓慢,第二次果粒膨大期在葡萄着色成熟期前期,在成熟期中后期果粒横纵径均停止增长。试验各处理虽受不同因素水平影响,但对粒径双“S”型生长趋势无明显影响。在转色阶段增加施水和施肥后,果粒横纵以及二次膨大期果粒生长速率均得以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果实的果形指数。(3)新梢生长中期和转色阶段追加施水施肥处理的试验增加了葡萄产量。T9处理组产量26283.52kg/hm2为最高值,比T1对照组提高了11.54%。T9处理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T1对照处理组,分别高出10.0%、11.8%和12.2%。可滴定酸相对处理T1组减少了14.6%,同时在新梢生长期和转色阶段增加水肥施用量可增加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并有效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在50%遮阳率水平下T7处理内果实品质有很大程度下降,其处理内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最低值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7.2%、28.1%和17.5%,可滴定酸增加了16.3%,在低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果实品质会出现严重下降。(4)叶片含水量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关系呈正相关性。土壤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植株生长时期有差异,葡萄各生育期的耗水程度不同,其大小关系大致为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萌芽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生育期内最低土壤体积含水率在45%左右,通过灌溉最高可达75%,灌溉后叶片含水量增加,最高可增至80%左右。最优处理T9内的叶片含水量,其在新梢生长期的平均叶片含水量在68%73%,果实二次膨大期的叶片含水量在65%72%,在新梢生长中期和转色阶段合理的水分供应,能促进葡萄植株良好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

李丽[6](2019)在《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实地调查法进行的一次从传播学视角观照“三农”问题的尝试。以位于西部的一个村庄——六坝村为研究个案,通过四个月的实地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运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试图回答:以农膜为代表的“依附型扩散技术”在农村不同发展时期是如何扩散的。本文主体部分基于农膜技术扩散和农膜回收观念扩散的过程研究,分别从农膜技术的扩散、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比较三个方面进行了扩散过程的梳理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农膜技术的扩散是典型的依附型创新扩散,农膜是一种依附型扩散技术,即无法独立进行扩散,必须依附其他事物,由其他事物支配其扩散的技术类型。从能否独立扩散的特征出发,可将“技术群”内的技术分为“依附型扩散技术”和“独立型扩散技术”。所依附事物直接影响着依附型创新扩散的进程和成败,农膜污染实际是农膜技术扩散后产生的问题,因此,要解决依附型扩散技术的问题,除了从技术本身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着手,更应注意到其所依附物的作用。行政主导的农膜技术推广和回收均为“执行先行”,农膜技术明显有助于农业增产而最终完成扩散,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目前来看是并不成功的扩散,农膜回收效果与政策强度息息相关。创新扩散的传播网络也是政府乡村治理权力的传播网络,农村政策信息传播主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文件传播和以乡镇及村干部为中心的人际传播。创新通常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技术扩散是技术硬件部分和信息软件部分共同扩散的过程,观念扩散是与技术相关观念或某观念单独扩散的过程。行政强制力可以直接介入技术扩散,但在观念扩散中作用有限。

折叶军[7](2019)在《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无核翠宝、醉金香等葡萄品种为试材,进行神木市大棚稀植、大冠栽培模式试验,对葡萄果穗用不同激素处理,解决制约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劳动力成本高、人才匮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探索榆林地区葡萄种植新模式,改善当地葡萄果实品质,为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葡萄大棚稀植、大冠栽培减少了冬季下架埋土防寒的复杂工序,地面空间大,便于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力成本。2、通过选择满花后7 d长势基本一致的3年生无核翠宝果穗分别用15 mg/L、20mg/L、30 mg/L三个浓度的GA3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20 mg/L GA3处理会显着降低果穗的长度;(2)15 mg/L和30 mg/L GA3处理均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单粒重,20 mg/L GA3处理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纵径;(3)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会显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3、通过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组成的9个组合对3年生醉金香满花后15 d的果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或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果穗,可以显着增加果穗粒数;(2)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处理后可以显着增大浆果的果实纵横径,其中赤霉素8 mg/L+吡效隆2mg/L的效果最为显着,可使果实纵径增大11.91%,果实横径增大13.73%;(3)用赤霉素15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和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可以增加浆果中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7.45%、23.75%、15.71%和7.70%。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和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处理会使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38%、3.34%和14.67%。

金伟,黄雪燕[8](2019)在《温岭葡萄产业的提升与对策》文中提出总结了当前温岭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温岭葡萄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张磊,徐帅,涂珊珊[9](2018)在《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栽培措施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塔额盆地每年设施葡萄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葡萄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不断增加。本研究通过对塔额盆地主要设施葡萄基地进行葡萄灰霉病调查,研究了栽培管理措施对葡萄灰霉的防控作用,通过行间操作频率、第一道铁丝(50cm)以下枝叶修剪、病残体清理、设施大棚温湿度简单调控和疏花疏果试验,设施葡萄行间套种蔬菜试验和设施葡萄行间全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农业措施对葡萄灰霉病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提高葡萄果品的品质,为葡萄灰霉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新斌,徐小菊[10](2018)在《温岭大棚葡萄产业“机器换人”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思考》文中提出1温岭大棚葡萄产业概况浙江温岭葡萄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塑料大棚内种植,经过一系列综合技术研究与创新,葡萄栽培方式从露地栽培、单膜栽培、抗风栽培、促早抗风栽培,一直发展到目前的三膜促早综合栽培。一个个技术的突破,为全市大棚葡萄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2009年开始栽培面积平均每年以213 hm2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大,至2017年全

二、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嘉兴地区冬季葡萄大棚中大球盖菇套种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大棚选择及准备
2 茬口安排
3 基质制作
4 铺料与播种
5 发菌管理
6 出菇管理
    6.1 水分管理
    6.2 温度管理
    6.3 光照和通风
7 病虫害防治
8 采收
9 储藏
1 0 结语

(2)羊肚菌栽培及富硒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研究进展
    1.1 分类及羊肚菌生活史
    1.2 生长因素
        1.2.1 营养生长
        1.2.2 环境条件
    1.3 菌种选育
    1.4 培养基配方
    1.5 发酵技术
    1.6 外源营养袋补料技术
    1.7 人工栽培技术
        1.7.1 室内栽培
        1.7.2 室外栽培
    1.8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 富硒研究进展
3 展望
    3.1 人工栽培方面
    3.2 富硒控制方面

(3)基于GF-2遥感影像的葡萄大棚信息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源
    1.3 研究流程
    1.4 最优分割尺度确定
        ①ESP尺度评价。
        ②邻域差分绝对值与标准差比(RMAS)。
    1.5 随机森林算法
    1.6 特征提取
    1.7 特征重要性度量
    1.8 精度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物光谱分析
    2.2 最优分割尺度定量选择结果
    2.3 随机森林最优参数选择
    2.4 变量重要性分析
        2.4.1 特征数量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2.4.2 特征变量作用分析
        2.4.3 优选特征比重分析
    2.5 提取结果分析
    2.6 提取精度分析
3 讨论

(4)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现状
        1.1.2 传统葡萄大棚的性能分析
        1.1.3 智能葡萄大棚的性能分析
    1.2 智能葡萄大棚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系统的需求功能分析及考虑因素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物联网技术
    2.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3 ARM处理器技术
        2.3.1 STM32介绍
        2.3.2 微控制器单元性能特点
    2.4 传感器技术
    2.5 4G技术
        2.5.1 4G技术概述
        2.5.2 4G技术的优点
    2.6 本章小结
3 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考虑
    3.1 系统开发背景
    3.2 系统设计要求
    3.3 系统设计
        3.3.1 系统功能设计
        3.3.2 系统软硬件环境分析
    3.4 系统结构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系统总体框架
    4.2 外部环境传感器采集单元设计
        4.2.1 传感器采集单元硬件结构
        4.2.2 传感器元件的选型
    4.3 协调器电路设计
        4.3.1 无线射频芯片选型
        4.3.2 性能分析
    4.4 微处理器模块设计
        4.4.1 Crotex-M3内核概述
        4.4.2 STM32F处理器最小系统
        4.4.3 PCB样图及实物
    4.5 4G模块设计
    4.6 其他硬件电路部分
        4.6.1 电源模块
        4.6.2 继电器控制模块
    4.7 本章小结
5 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
        5.1.1 上位机开发环境
        5.1.2 整体设计
        5.1.3 报警功能软件设计
        5.1.4 远程控制功能软件设计
        5.1.5 模块界面软件设计
        5.1.6 数据库设计
    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5.2.1 信息采集处理单元主程序设计
        5.2.2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子程序设计
        5.2.3 光照强度采集子程序设计
        5.2.4 土壤湿度传感器子程序设计
        5.2.5 控制设备子程序设计
    5.3 路由器节点软件设计
    5.4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5.5 4G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硬件模块调试
    6.2 软件功能测试
    6.3 系统整体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不同复合处理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葡萄设施栽培发展状况
        1.3.2 施肥与葡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研究
        1.3.3 水分与葡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研究
        1.3.4 光照与葡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场地及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田间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分析
    3.1 正交试验结果
    3.2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3.3 对叶片横纵径的影响
        3.3.1 对叶片横纵径的影响
        3.3.2 对叶片横纵径生长动态的影响
        3.3.3 对叶片横纵径生长速率的影响
    3.4 对葡萄叶片厚度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3.5.1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3.5.2 对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3.5.3 对叶片胞间CO2 浓度的影响
        3.5.4 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3.6 对叶柄长和叶柄宽的影响
        3.6.1 对叶柄长和叶柄直径生长的影响
        3.6.2 对叶柄长生长动态的影响
        3.6.3 各阶段葡萄叶柄长增长速率
    3.7 对枝条节间直径的影响
        3.7.1 对枝条节间直径粗度的影响
        3.7.2 对枝条节间直径生长动态的影响
        3.7.3 各阶段葡萄节间直径增长速率
    3.8 对果粒横纵径的影响
        3.8.1 对果粒横纵径大小结果的影响
        3.8.2 对果粒横纵径生长动态的影响
        3.8.3 各阶段葡萄果粒增长速率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4.2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2.1 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4.2.2 对Vc含量的影响
        4.2.3 对总糖的影响
        4.2.4 对可滴定酸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处理对土壤体积含水率、叶片含水量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5.1 对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5.2 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5.3 不同阶段各处理区域内光照强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城镇兴起与乡村凋敝
        (二)技术狂欢与环境焦虑
    二、要回答的问题
    三、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扩散
        (二)创新-发展过程的六个步骤
        (三)创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
        (四)创新属性、采用者及采用率
        (五)农业推广模型
        (六)“技术群”
    四、创新扩散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一)创新扩散理论的源起和发展
        (二)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三)观念扩散研究
        (四)扩散与传播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六坝村概述
    一、初识六坝村
    二、六坝村农业生产
    三、六坝村农业科技
    四、费孝通与六坝村
    五、六坝村传播媒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六坝村农膜技术的扩散
    一、现代农业技术下乡
        (一)农膜的含义
        (二)六坝村引进地膜前我国地膜技术推广概况
        (三)六坝村引进地膜前甘肃地膜技术扩散过程
        (四)六坝村地膜技术引进
    二、农膜技术的传播扩散
        (一)创新-决策过程模式
        (二)行政强制力下的话语博弈
        (三)技术扩散中的传播网络
    三、“依附型扩散技术”
        (一)“技术群”与“依附型扩散技术”
        (二)“依附型扩散技术”的适用性
        (三)“依附型技术”扩散的其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坝村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
    一、农膜回收的政策背景
        (一)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媒体监督倒逼行政作为
        (二)“全域无垃圾治理”:直面农业面源污染
    二、农膜回收观念的延续与变化
        (一)自发回收:一种朴素的环保观
        (二)组织回收:一种行政强制力
        (三)回收赚钱:一笔不划算的经济账
        (四)技术更新:一种乡土智慧
    三、农膜回收中的传播网络
        (一)传播策略
        (二)传播渠道
        (三)话语博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比较
    一、技术扩散与观念扩散
        (一)创新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二)知行不合一的“KAP差距”
    二、付诸行动与改变观念:一本经济账
        (一)创新的经济因素影响
        (二)“个体指责”与“体系指责”
    三、“中心化”与“非中心化”:两种扩散系统
        (一)“中心化”扩散系统
        (二)“非中心化”扩散系统
    四、政府与市场:三种扩散模型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尴尬”的农膜
参考文献
附录1:受访者信息
附录2:田野日志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
    1.3 葡萄品种介绍
        1.3.1 无核翠宝
        1.3.2 醉金香
    1.4 不同环境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1 温度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2 光照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3 水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5 激素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1 生长素(IA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2 赤霉素(G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3 细胞分裂素(CK)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6 试验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葡萄新品种引种栽培管理
    2.1 材料和研究地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栽植大棚概况
    2.2 第一年栽培管理技术
        2.2.1 栽植前准备
        2.2.2 苗木选择与定植
        2.2.3 温湿度管理
        2.2.4 肥水管理
        2.2.5 架势管理
        2.2.6 病虫害预防
        2.2.7 休眠期管理
    2.3 第二年栽培管理技术(初果期)
        2.3.1 升温时间及葡萄休眠解除
        2.3.2 温湿度管理
        2.3.3 水肥管理
        2.3.4 架式管理
        2.3.5 休眠期管理
    2.4 第三年管理技术(盛果期)
        2.4.1 温湿度管理
        2.4.2 水肥管理
        2.4.3 架式管理
        2.4.4 病虫害防治
        2.4.5 休眠期管理
第三章 不同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处理对醉金香葡萄果实膨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温岭葡萄产业的提升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面积产量累年增加, 产业地位日益提升
    1.2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优势品种进一步突出
    1.3 设施结构不断完善, 早熟优势更加突出
    1.4 产业布局高度集中, 规模化集聚化效应明显
    1.5 市场开拓力不断增强, 经济效益异常显着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灾害仍然是葡萄发展的主要阻碍因子
    2.2 栽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
    2.4 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欠强
    2.5 全产业链建设滞后
    2.6 智能设施程度较低
3 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市场为导向, 推广早熟葡萄优良品种
    3.2 大力提升设施种植水平, 促进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3.3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优化传统的营销模式
    3.4 加强推广温岭葡萄品牌, 打造温岭葡萄质量安全体系
    3.5 寻找多元化市场消费格局, 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9)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栽培措施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灰霉病
    1.1 葡萄灰霉病发病症状
    1.2 葡萄灰霉病病菌
        1.2.1 葡萄灰霉病病菌形态
        1.2.2 葡萄灰霉病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2 灰霉病防治研究
    2.1 化学防治
    2.2 生物防治
        2.2.1 真菌
        2.2.2 细菌
        2.2.3 放线菌
        2.2.4 诱导剂
3 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病规律
    3.1 葡萄灰霉病田间情况调查
    3.2 病害发生流行分析
        3.2.1 症状特点
        3.2.2 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情况分析
4 栽培措施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
    4.1 葡萄灰霉病的防控方法
        4.1.1 行间操作频率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2 修剪第一道铁丝 (50㎝) 以下全部枝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3 病残体清理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4 温湿度简单调控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5 疏花疏果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6 套种蔬菜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
        4.1.7 葡萄行间全膜覆盖对葡萄灰霉病防控研究
    4.2 葡萄灰霉病的防控结果与分析
        4.2.1 行间操作频率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2 修剪第一道铁丝 (50㎝) 以下全部枝叶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3 病残体清理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4 温湿度简单调控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5 疏花疏果对葡萄灰霉病发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6 套种蔬菜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4.2.7 葡萄行间全膜覆盖对葡萄灰霉病发病的控制作用
5 结论

(10)温岭大棚葡萄产业“机器换人”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岭大棚葡萄产业概况
2 温岭葡萄大棚设施及机械化现状
    2.1 简易的促成型塑料大棚仍然是沿海涂地大棚葡萄生产的主要设施
    2.2 葡萄大棚内简易管道化供肥水技术应用普及
    2.3 简易连栋大棚顶膜开启关闭装置开始推广应用
    2.4 作业管理机械化水平低, 劳动强度大
3 大棚葡萄产业“机器换人”的探索与成效
    3.1 设施棚架的改造提升
    3.2 开启大棚葡萄园“机器换人”示范建设
4 大棚葡萄产业“机器换人”发展方向思考
    4.1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4.2 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生产环节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4.3 推广智能化管理大棚技术
    4.4 推广粉碎机解决葡萄枝的生态处理问题

四、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嘉兴地区冬季葡萄大棚中大球盖菇套种技术初探[J]. 戴正秀,王海莉,刘红健,康佳,沈弘,王姣,任少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21(06)
  • [2]羊肚菌栽培及富硒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李梦桐,王楠,玛依拉·吐尔地别克,焦子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21(06)
  • [3]基于GF-2遥感影像的葡萄大棚信息提取[J]. 汤紫霞,李蒙蒙,汪小钦,邱鹏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11)
  • [4]智能葡萄大棚监测系统设计[D]. 李振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5]不同复合处理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尹国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6]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D]. 李丽. 兰州大学, 2019(08)
  • [7]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D]. 折叶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温岭葡萄产业的提升与对策[J]. 金伟,黄雪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4)
  • [9]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栽培措施防控技术[J]. 张磊,徐帅,涂珊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7)
  • [10]温岭大棚葡萄产业“机器换人”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思考[J]. 王新斌,徐小菊. 现代农机, 2018(03)

标签:;  ;  ;  ;  ;  

葡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