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困境”

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困境”

一、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忧患”(论文文献综述)

罗杰齐[1](2021)在《“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1972年“世界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后,环境教育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理念。我国的环境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美育”教学理念。我国的生态美育教育理念,将生态学、美学和教育学进行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进而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首先,文章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生态美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意义。其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对广东省7所初级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足;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3.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其思想精神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随后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态美育融入的问题研究,分别是1.初中美术开展生态美育历史不长,经验不足;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生态审美素养有待提高;3.初中美术对生态美育重视程度不够。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局面,融入“生态美育”的思想内涵,从初中美术教学的途径进行论述,分别是1.提升师生的生态美育意识;2.建立开放完整的样本课程;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4.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制。最后,为了将“生态美育”真正贯彻落实到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来,以所调查的初中学校美术教材为例,借用了存在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生态美育”,将“生态美育”最基本的立足点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教育,“生态美育”的哲学基础“整体论生态观”,“生态美育”的主要审美范畴“共生性”、“家园意识”和“诗意地栖居”以及“生态美育”的主要思维方式渗透并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开发得到相应的教学课程,分别是《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用装饰色彩来表达》和《地球·绿洲·家园》,按照相应标准和要求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唐珂然[2](2021)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融媒体传播矩阵研究报告》文中认为基于攀枝花市城市转型,在体育康养产业快速发展但媒体并未将其优质的自然资源、政府政策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很好地传播出去的背景之下,通过对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的现状、融媒体传播矩阵、内容等梳理、体育康养产业传播受众的问卷调查,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总结,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产业报告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和策略并拟定相关调查问卷主题及访谈主题,广发问卷及对业内资深人士进行访谈,最终将所得数据回收,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对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等进行调研,掌握现有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赵泽源[3](2020)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改造翻新或重建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纵使相关部门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民居改造中加入了民族传统建筑元素,但是对于民族传统元素的随意堆砌、胡乱使用以及把握不当也使得当地的建筑风貌混乱不堪,这些现象在藏文化地区尤为明显。本文将研究范围确定在香格里拉地区,以该地区藏族民居的文化要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阅读文献、对比归纳等不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首先以数次调研为基础,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对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自然、人文环境,独特的民居类型做了详细的介绍。之后,通过分析藏族民居建筑文化几个主要的方面,得出藏族民居文化是如何在藏族民居上投射与表现的,以及归纳出这种表现与投射的媒介——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再之后,从民居文化要素分类的色彩、装饰、空间、信仰寄托物与防御性,五个方面分别具体研究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每一类文化要素,对其相关属性进行逐一细致分析。最后,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分析的基础上,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特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并分别从外部氛围、内部体验和情感需求三个大的方面进一步归类提炼当地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总体表达特征,从而更直观整体地对民居文化要素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也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的可能性做出探讨。通过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本文希望对香格里拉地区风格建筑的设计与改建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对其他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

梁丹玉[4](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张希彤[5](2020)在《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文中研究指明藏族电影的发展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衍变,同时也反作用于藏族文化,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统战工具,藏族电影是时代印记,也是手段。研究藏族电影发展史,跟随光影画面多维度审视藏族民风和藏族人民思想的嬗变,通过人类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探析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吸引更多人关注藏族电影,从而促进藏族文化传承发扬。地处封闭高原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藏浓厚的神秘感。二十世纪初,热衷于远征探险的西方人将镜头伸向了这片陌生的大地,藏地便开启了被他者窥探的影像萌芽期,随着日寇的铁蹄踏进我国国土,强烈的民族团结愿望激起了国人的影像自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需要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以此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同时也创下了藏族电影发展史上至今不可复制的辉煌。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桎梏得到解禁,藏族电影便体现出更多民族文化言说的功能,使外界清晰的领略到藏族文化,为藏族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传统、历史和宗教与外界搭建起直观的沟通桥梁。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出现,以内部叙事视角给藏族电影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至此,藏族电影打破了以往由非藏族奇观化诉说的局面。与此同时,开放的创作环境使藏族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藏族文化通过不同的角度与世界进行对话,一个日常的、真实的、多彩的藏族呈现在观众面前。神秘的民族特色在藏族电影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褪去标签,电影所表达的内涵不仅体现着藏族文化的变迁,更深刻反映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然而,藏族电影目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阻碍着藏族文化的输出,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塑造,因此,根据藏族的历史背景、影像表征和文化特征,勾勒藏族电影发展史,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提出对策,有助于藏族电影实现全球化发展。

仁青刀杰[6](2020)在《藏语电影的文化表意与社会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藏语电影是在本世纪初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契机下出现的,这批电影由藏族导演率先拍摄,并坚持使用本民族母语对白,以文化持有者的主体姿态在传媒时代的裹挟中提供了一个审视藏族社会的本土视域,将藏族人当下的现实生活纹理与多重身份体验活灵活现地编织在影像叙事中,构建了一个内在统一的藏地审美空间。藏族文化是藏语电影的艺术生命力所在,本文将藏语电影视作一种在当代藏区社会场景中发生的文化现象,分析了其周边的整体文化结构,对藏语电影的历史渊源、文本意涵、社会影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文章首先对电影在藏区的传播和藏地影像的创作源流作了一个回顾与总结,指出了以往的藏族题材电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文化症结,表明藏语电影不仅更新了前者所推崇的话语模式,同时也有对其中优秀作品的艺术旨趣的继承;其次对新世纪藏语电影的文化表意形态作了一个多向度的论述,从几位重要导演的作品入手,在不同层面阐释了藏语电影的文化诉求。研究发现万玛才旦的电影诉说着整个族群文化受到外部冲击时的身份焦虑,松太加的电影试图从藏族文化的传统价值中发掘出普世性的生命哲理,内地导演拍摄的藏语电影大抵延续着全球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西藏的叙事成规,主旋律藏语片立足于全新的时代语境隐秘地表达着国家意志;最后从藏语电影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馈层面探讨了其现实意义,认为在不同传播渠道中的流通方式决定了藏语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成效,而不同受众的分布与他们作出的观影反馈则表露出藏语电影与层层延伸的社会话语网络之间的共振关系。总之,藏语电影不仅承担着对外传播语境中的藏族文化形象建构的功能,同时它也正在成为藏族社会内部的人们维系自身认同的重要媒介。藏语电影的涌现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类型模式,是中华多元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国内跨地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并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阐释。对藏语电影的系统研究能够使我们认识到处于时代变迁之中的藏族文化的内在肌理,并揭示出当代藏族人的集体情感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藏族社会的深层症候。另外,研究藏语电影的文化生产机制对藏学学科的理论建构和开拓藏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刘凡[7](2019)在《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经济发展新的需求,新的媒介传播技术正迅速地在信息传播领域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一变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融媒介技术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融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和传播手段上的改进,它是一种全新的进化,改变了以往默默无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人间烟火”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为现代人们所接受的、可持续的面貌展现于新媒体时代。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自2003年首次公演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时间。随着这部舞台剧雷打不动地长期演出,“云南映象”已不单单代表着一部舞台剧。借助融媒介,它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业链,从最开始的蹒跚起步,集结云南省内各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打造专属自己的品牌,成功地迈向世界,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突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为何云南映象在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中如此成功?这样的非遗传承之路是怎样实现的呢?在媒介环境的现今社会,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传承可以像云南映象一样复制成功吗?怎样打造这样的品牌呢?这些问题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媒介环境学背景下的新出路,主要以个案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究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融媒介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发展将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出路。笔者在对研究个案的实地调研期间,亲身融入杨丽萍云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经典民族志的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微观分析研究,期望通过第一手现场实践研究与文本分析的全方位深层次探讨,更加明晰现代社会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与传播的新途径。并且着眼于探讨当前传播新形势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遇到的困境与难处,结合互联网思维,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媒介技术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出路与借鉴。

卫银栋[8](2019)在《世俗与朝圣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仪式与角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因其独特的地球第三极地貌特征与藏传佛教以及藏族文化特色而对国内外游客展现了巨大而“神秘”的魅力,并日益激发了西藏旅游的热潮。伴随着西藏旅游热的到来,旅游学术界对西藏旅游的关注日益增多,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日益深入。纵观这些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流方向:一种是为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直接对策咨询的规范性研究,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探讨西藏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旅游地的评估性研究,以及在比较宏观的层面对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等问题所做的对策性阐释。与此相对的是一些与理论探索相关的实证研究,其理论触角已经涉及多个方面,研究深度也达到一定水平,同时也展现了西藏旅游研究的巨大理论空间,就其研究主题而言,则已经涉及到世俗朝圣、藏漂群体的地方性及身份认同的建构、地方性游客与居民认同建构、“他者性”在汉藏互动中的建构、旅途中的火车旅行体验等各个方面。但综合审视关于西藏旅游的研究,仍可以发现,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提供对策咨询的规范性研究占主导,与理论探索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这反映了学界在西藏旅游发展近40年的历程中对西藏旅游产业、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而对涉及理论创新的实证性研究则关注较少;宏观区域发展的讨论较多,微观个体体验的研究较少,从仅仅为宏观产业发展提供对策指导,走向对微观主题的解释性研究,将是西藏旅游研究亟需补充完善的一个方向;研究学科背景单一,缺乏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的研究,除传统的涉及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市场营销的城市规划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学科外,仍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学、人类学、行为学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旅游人类学的仪式与朝圣理论,对西藏的旅游者体验进行研究,一方面从旅游人类学仪式、朝圣的视野深化对西藏旅游体验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西藏旅游体验的研究推动旅游人类学仪式与朝圣理论的发展。因而,涉及到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仪式与朝圣的相关问题成为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具体要研究的问题有:西藏世俗朝圣之旅的构建要素及其在实际体验中的建构,西藏宗教朝圣旅游体验中的群体划分及群体互动,旅游逆转仪式中的逆转类属、逆转程度及强化现象,旅游中通过仪式的新内涵及其支撑维度与范畴。通过两次往返西藏的实地调研,结合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文在不同的情境中对100余位不同类型的旅行者做了深度访谈,收集一般旅游者问卷700余份,西藏旅游者问卷300余份,借助定量的描述统计与定性的扎根理论分析,完成理论建构。整体研究的内容与结论包括:第一章,从西藏旅游体验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旅游人类学仪式与朝圣的视角找到目前的研究缺陷,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综述,从4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在朝圣研究部分,从对朝圣的研究的介绍过渡到朝圣研究的新方向世俗朝圣等以及西藏朝圣的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西藏朝圣研究的理论视野、民族志积累、方法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西藏朝圣研究的新方向,世俗朝圣的研究仍然较少。而朝圣与旅游关系的研究经历了去分化又回到再分化,目前也缺乏西藏情境下朝圣与旅游关系的实证研究。关于仪式研究部分,从人类学仪式研究到仪式与旅游研究的两大流派,发现仪式为旅游体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使人关注旅游的“神圣性”及“反现实”意义,但相关的理论拓展与创新仍然欠缺,包括对逆转仪式、通过仪式的深度诠释等。接下来,对西藏旅游体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梳理。最后,对后续通过仪式研究涉及到的徒步旅游体验及宗教朝圣旅游研究涉及到的旅游体验中的认同行为及边缘人身份主题进行了现状总结及问题归纳。总之,本章主要通过对朝圣、仪式、西藏旅游体验研究的系统梳理,厘清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后续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关注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世俗朝圣之旅。首先对世俗朝圣的神圣性内涵进行解构,发现其由:原生自然体验及其现场营造的自然纯化场与宗教浸染场,虔诚宗教体验及现场形成的纯宗教场,悠闲人文体验及藏民生活中产生的前现代的世俗生活场几类要素及场构成。不同于传统的对西藏旅游体验的神圣性解构,本研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了西藏世俗朝圣体验中的商业化现象及不为旅游的旅游项目,这与人们期望中的神圣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人们在出发前会对旅游目的地存在美化倾向,进行心理赋彩,而在亲临目的地后,又会根据实际体验,通过去除或修正不切实际的想法达到与现实对接,从而完成心理去彩。具体来看:自然旅游中藏民的逐利行为构成的商业世俗场,形成了自然纯化场与商业世俗场的圣俗共在,宗教旅游中的解说系统、基础设施未考虑游客的诉求,使宗教旅游成为一种不为旅游的旅游项目,人文体验中的现代化蔓延使一些藏民变为“现代理性人”,生活方式也变得现代化,这使西藏的“神圣性”面临逐渐消解。最后,基于以上论述,总结出西藏旅游体验是一种神圣与世俗共在的多元复杂场域体验,完全“香格里拉”式的神圣想象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第四章,关注旅游中的逆转仪式。首先,利用Graburn的逆转行为清单对旅游者在旅游中与生活中的行为选择进行测量,发现旅游者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逆转最明显,对个人生活习惯的逆转最不明显。并且对自然环境类属的逆转程度最高,其次为社会环境及心理环境,个人习惯类属逆转最低,这说明个人习惯经日积月累的强化,具有一定的惯性或溢出效应。一个渴望获得彻底精神释放的旅游者,会发现自我仍受制于惯有的思想、行为、情感的影响,而只能实现部分地释放,旅游阈限中的我仍受制于生活世界的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非惯常环境中的惯常性,或有保留的逆转。除此之外,旅游中因为制度、身份等周边社会结构限制的去除,个人习惯类属及心理环境类属也存在强化现象。这说明,旅游中追求新奇感,也渴望熟悉感,旅游包含了旧习惯中的安全感与新变化下的好奇感,而无论逆转或是强化,都表现为人在去结构化的旅游阈限中对成为真实自我的一种渴求。另外,也对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逆转现象进行了划分。第五章,关注旅游中的通过仪式。通过对藏地徒步者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通过仪式可以分为个体通过与人际通过两种形式。个体通过是指个体在徒步的逆转阈限中经历了,让人感受“活着”感觉的原始生存体验、给人带来剧烈深刻印象的记忆刺点、使人即失落又焕发的未知体验、忘却外围环境产生物我一体感受的沉浸体验、在徒步不同的时间节点带来情绪“过山车式”变化的在场流动性体验以及因充实、极度愉悦的高峰体验而形成的“成瘾”体验等一系列身心的深度体验后,最终实现个人在身体、意志、情绪、认知等各方面的成长通过。个体通过中的高峰体验表现为个人在全身心地投入徒步中时所产生的身心一体、物我两忘的极度畅爽(flow)的心理感受。人际通过是指人与人之间在逆转的人际交往阈限中,通过危机状态下的互相帮助、困苦状态下的显性或隐性激励、精力消耗无力隐藏状况下的本性暴露以及熟悉或陌生的人际交往等各种“患难”考验后,所带来的关系上的巩固或削弱。人际通过中的高峰体验,即共睦态体验(communitas),表现为群体在徒步旅游中因共同经历形成的同等平质、息息相通的伙伴情感,通力合作的认同感,以及因角色扮演而达到的共鸣式移情体验。总之,个体通过与人际通过是通过仪式的表现形式,逆转阈限是通过仪式发生的场域特征,个人成长与人际成长是通过仪式最终达成的结果。第六章,关注西藏宗教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该章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认同理论作为基本框架,将西藏的宗教场所作为可以为宗教信徒和旅游者共享的朝圣旅游空间,对西藏宗教旅游中的“旅游者群体”和“朝圣者群体”因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作用而在面临外在一致性挑战时所引发的群体分化及交往张力进行探究。通过实证与思辨的结合研究,本章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宗教信仰程度的不同把上述两群体进一步分为休闲愉悦旅游者、泛宗教信仰旅游者、权宜型朝圣者、苦行型朝圣者四个亚群体,并对各亚群体的旅行目的、体验深度、特征进行剖析。其次,通过对宗教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的概念化过程,将四个亚群间的交集或过渡群体界定为“边缘人”群体,并根据其行为目标、体验特征的不同将此“边缘人”群体再划分为“类朝圣者”的旅游者群体和“类旅游者”的朝圣者群体两个亚群,同时探讨“边缘人”这一群体因其独特的行为模式而在群体互动中所发挥的导向作用。最后,根据参与式观察研究,进一步提出宗教旅游情境中的“纯宗教场”、“宗教旅游场”“旅游宗教场”和“世俗旅游场”几个范畴,并根据旅游者与朝圣者在不同场中的主导或边缘地位的转化,构建出边缘人及边缘体验的动态演变模型。第七章,对本研究做了总结及展望。首先对文中的结论做了进一步的总结与提炼,使提出的范畴与命题更清晰,其次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对未来西藏旅游体验及旅游中的仪式与朝圣研究做了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对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世俗朝圣之旅进行解释,同时结合西藏旅游实际体验中的商业化现象及藏民的逐利行为,提出西藏旅游体验并非是一种完全的“神圣性”体验,而是一种神圣与世俗共在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西藏旅游体验的认知,推动了对西藏旅游中世俗朝圣的研究。第二,对西藏宗教旅游中朝圣者与旅游者的群体体验及群际互动体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西藏宗教旅游中的边缘人这一新的范畴,总结出边缘人边缘体验的动态演变模型,从而激发了从认同的新视角来看待西藏宗教旅游体验,为后续西藏宗教旅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新启发。第三,对旅游仪式论中的逆转仪式与通过仪式进行了新的精细化推进,分析了旅游逆转仪式中的不同逆转维度,提出了旅游中的强化概念,将通过仪式细化为个体通过与人际通过,并总结出了相应的支撑范畴,推动了对旅游中逆转仪式与通过仪式的纵深化认识。第四,提出了 一些新的范畴、命题及模型,如:心理赋彩,心理去彩,圣俗共在,不为旅游的旅游项目,非惯常环境中的惯常性,边缘人及边缘体验的动态演化模型等,可以促进对西藏旅游体验、旅游中的仪式现象的新认识。同时,相关的研究结论也可以为实践层面的旅游体验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西藏的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旅游发展对策提供决策参考。

崔敬潇[9](2019)在《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流域范围广阔,跨越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四个省区,流域内有藏族、彝族、纳西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交汇的还有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文化差异明显且类型多元。所谓文化共生是指不限于金沙江流域内的多元文化内部和谐,而是接受并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皆可共生共融,又能保持特色且不会消失殆尽。金沙江上游区域位于江河的源头,文化原生态保存完好,金沙江中游区域是目前金沙江文化的核心区域,主要是云南省的迪庆州香格里拉,纳西族自治州丽江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资源具备知名度和影响力。金沙江下游地处中国的水电基地,又是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旅游经济是金沙江流域开发的必然选择。从目前金沙江流域的文化旅游现状来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流域内文化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经济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冲突也越发明显。旅游开发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自省;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包括对文化真实性的解构,对民族文化的破坏以及追逐经济利益造成旅游观念的发展畸形。针对金沙江流域的多元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冲突,运用文化共生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分析了文化共生视角下的金沙江流域的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旅游开发需要的是资源,而开发也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无限开发,要关注群众的生活,也要关注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金沙江流域内的文化共生空间并保持文化共生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本文通过旅游开发打造金沙江文化,要挖掘文化也要传承文化更要保护文化。针对金沙江流域如此广的地理范围,本文也只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提出宏观的开发建议和对策,希望对金沙江流域及金沙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孙倩[10](2018)在《中美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路径的差异研究(2012-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亚洲—太平洋”的地缘战略意义逐渐得到提升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的领土领海争议与大国战略竞争等传统安全挑战依旧突出,而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也使这一地区的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因此,重塑一个尽可能照顾多方安全关切、规范明晰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亚太的时空范畴做出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拟将运用“构建安全秩序的两种路径手段——安全关系互动和安全规范塑造”这一理论框架,分别梳理中美建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既有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美两国的安全秩序观存在价值导向分歧——美国奉行“以利为先”,而中国追求“义利结合”;安全关系建设中的对象国家和安全关系性质也不一样——美国是“遴选盟友”,而中国则是“广交朋友”;两国在安全规范塑造上的差异则表现为——美国强调外在形式感强的规则、程序制定,而中国主张内在持续性强的原则、观念引导。最后,基于对中国当前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既有实践的初步评估,本文认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建构应有新型理念引领、应由内生力量驱动、应更具包容性;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应立足地缘起点,积极调适战略视角;丰富安全秩序建构的手段模式,提升地区安全影响力;同时,在共同体理念基础上变革地区安全观念,并以协商方式推动完善地区安全规则体系。

二、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忧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忧患”(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美育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生态美育的产生
    第二节 生态美育的意义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存在观
        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诗意地栖居”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哲学基础观
    第四节 生态美育的审美范畴
        一、“共生性”
        二、“家园意识”
        三、“诗意地栖居”
    第五节 生态美育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意义
    第一节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一、从社会发展层面上看
        二、从学生层面上看
        三、从教学内容上看
        四、从教学方式上看
    第二节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促使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
        二、促进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正确的、健康的生态审美观
        四、扩展美术创作的内容和媒材
第四章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态美育的融入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的编制与统计方法
        三、问卷的实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态美育融入的问题研究
        一、初中美术开展生态美育历史不长,经验不足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生态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三、当前初中美术对生态美育重视程度不够
    第三节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入路径研究
        一、提升师生的生态美育意识
        二、建立开放完整的样本课程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四、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制
第五章 “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节 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二、示范
        三、小组活动
        四、练习法
        五、视听展示
        六、个体表达
        七、作品展示
    第二节 教学实施
        一、对样本案例进行分析对比
        二、构建学生生态审美观的教学案例设计
        三、侧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
        四、侧重构建家园意识的教学案例设计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态美育的融入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 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态美育的融入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C 初中美术生态美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情况
附录D 初中美术生态美育教学中老师的具体情况
附录E 侧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F 侧重构建家园意识的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四川省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融媒体传播矩阵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总报告
    1.1 调研报告基本内容介绍
        1.1.1 调研对象
        1.1.2 调研目标
        1.1.3 调研视角
        1.1.4 调研意义
        1.1.5 体育康养产业
        1.1.6 融媒体传播矩阵
    1.2 攀枝花市体育康养融媒体传播矩阵发展现状
        1.2.1 融媒体传播矩阵概况
        1.2.2 融媒体传播内容调研
        1.2.3 小结
    1.3 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1.4 传播矩阵发展总体滞后于体育康养产业
        1.4.1 传播渠道有限
        1.4.2 传播技术落后
        1.4.3 传播效果微弱
    1.5 体育康养与融媒体传播融合带动产业发展
        1.5.1 利用融媒体发展体育康养产业的必要性
        1.5.2 融媒体传播与体育康养融合现状
        1.5.3 融媒体助推体育康养产业发展具体举措
2 分报告
    2.1 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融媒体传播案例分析(以“2019 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
        2.1.1 传播渠道
        2.1.2 传播内容
        2.1.3 传播策略
        2.1.4 传播受众及路径
        2.1.5 传播效果
    2.2 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企业个案分析(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中心”为例)
3 总结
    3.1 结论
    3.2 建议
4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4.3 相关研究评价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方法
    1.7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状况综述
    2.1 香格里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2.2 香格里拉地区人文地域环境
    2.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特点
        2.3.1 村落布局
        2.3.2 传统民居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提取
    3.1 藏族民居文化的概念界定
    3.2 藏族民居文化分析
        3.2.1 时空观文化
        3.2.2 自然崇拜观
        3.2.3 安全与领域观
        3.2.4 洁净观
    3.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生成
        3.3.1 色彩
        3.3.2 装饰
        3.3.3 空间
        3.3.4 信仰寄托物
        3.3.5 防御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分析
    4.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外部整体色彩分析
        4.1.1 整体色彩的组合与文化
        4.1.2 整体色彩饱和度分析
        4.1.3 整体色彩面积占比分析
    4.2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装饰分析
        4.2.1 装饰的基本组合
        4.2.2 装饰的分布规律分析
        4.2.3 装饰的手法与风格分析
        4.2.4 装饰的题材分析
    4.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空间分析
        4.3.1 空间的构成
        4.3.2 空间的横向平面布局分析
        4.3.3 空间的纵向文化分层分析
    4.4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信仰寄托物分析
        4.4.1 信仰寄托物的构成
        4.4.2 室内外信仰寄托物的特征分析
    4.5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性分析
        4.5.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环境
        4.5.2 可达性分析
        4.5.3 防御构筑物分析
    4.6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与其他地区藏族民居的对比
        4.6.1 整体色彩对比
        4.6.2 装饰对比
        4.6.3 空间对比
        4.6.4 信仰寄托物对比
        4.6.5 防御性对比
    本章小结
第5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及当代表达探讨
    5.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与当代表达的原则
        5.1.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的原则
        5.1.2 文化要素特征当代表达的原则
    5.2 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
        5.2.1 外部整体色彩特征的生成
        5.2.2 装饰特征的生成
        5.2.3 空间特征的生成
        5.2.4 信仰寄托物特征的生成
        5.2.5 防御性特征的生成
    5.3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整体意象
        5.3.1 含蓄朴素的外部氛围
        5.3.2 亲切内聚的内部文化体验
        5.3.3 融合信仰与民俗生活的情感需求
    5.4 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
        5.4.1 文化要素形象的可识别性与感观特征
        5.4.2 文化要素形象的象征性表达
        5.4.3 文化要素感观特征的印象与氛围再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二、研究意义和背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电影相关着作及文献研究
        (二)藏族电影个案分析研究
        (三)藏族电影中呈现的各类学科文化研究
        (四)藏族纪录电影研究
        (五)西藏电影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影视人类学方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史学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猎奇与探索:藏族电影诞生萌芽期(1949年之前)
    一、好奇的西方眼睛
        (一)西方为远征而来:发现与探索
        (二)带着浪漫的幻想:闯入与窥探
        (三)寻找神秘乌托邦:探索最高峰
    二、“他者”的身份诉说
        (一)藏地被想象的命运
        (二)外因推动重塑藏地
        (三)入侵者被西藏征服
    三、民族视觉的苏醒
        (一)动荡唤醒民族危机
        (二)国人尝试纪录藏地
        (三)政府呼吁民族团结
第二章 建构意识形态:十七年的辉煌和经典(1949—1966年)
    一、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一)电影列入行政规划
        (二)题材表现时代特色
        (三)宣扬国家民族政策
    二、风格化叙事模式的形成
        (一)平衡艺术与政宣
        (二)故事模式见端倪
        (三)表现元素多样化
    三、经典记忆中压抑的疼痛
        (一)几经锤炼的剧本
        (二)严谨的艺术切磋
        (三)含蓄微妙的叙事
第三章 民族化叙事:改革开放后跨越转型(1978—2004年)
    一、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
        (一)十七年创作的延续
        (二)思想桎梏逐渐解禁
        (三)触摸宗教信仰文化
    二、电影商业化之初体验
        (一)体制遭遇变革
        (二)英雄模范旋律
        (三)尝试多样题材
    三、抒发与扞卫家国情怀
        (一)二元文化的搏击
        (二)女性情感的关照
        (三)生命禁区的搏斗
第四章 内视原生态:藏族导演掀起新浪花(2005—2020年)
    一、跨视域还魂民族精神
        (一)内视角叙述藏地
        (二)“新浪潮”的煽动者
        (三)“新浪潮”的后起者
    二、藏语电影的开枝散叶
        (一)藏语电影的概念
        (二)藏语电影的发展
        (三)艺术风格的变化
    三、逃离世俗的心灵洗礼
        (一)藏族文化符号的呈现
        (二)风格类型进一步拓展
        (三)市场催生的奇观火花
第五章 电影精品化:积极探索向全球发展
    一、挖掘共性张扬自我
        (一)注入普世观念
        (二)领略内在精髓
        (三)抒写藏族灵魂
    二、呼唤经济效益回归
        (一)制造品牌效应
        (二)培养电影人才
        (三)研究市场分众
    三、放眼全球走向世界
        (一)明确电影类型
        (二)国家层面助力
        (三)打造电影精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文献
    二、期刊文献
    三、报纸文献
    四、视听文献
附录 :藏族电影创作年表
致谢

(6)藏语电影的文化表意与社会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藏语电影的历史渊源与产生背景
    第一节 历史纵深处的电影与西藏(20世纪初——1949年)
        2.1.1 早期的藏地探险电影
        2.1.2 最早的涉藏剧情电影
        2.1.3 纳粹德国的西藏影像记录
        2.1.4 国民政府主导的治藏宣传影片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藏族题材电影创作(1949年——2005年)
        2.2.1 十七年时期:藏地、光影与政治
        2.2.2 新时期:主旋律、人文反思与他者建构
        2.2.3 世纪之交的国外涉藏电影:另一种西藏叙事
    2.3 小结
第三章 藏语电影的生产脉络与文化表意
    第一节 万玛才旦电影中的当代藏族文化深描
        3.1.1 藏地三部曲: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间的张力
        3.1.2 《塔洛》:身份的追寻与遗失
        3.1.3 《撞死了一只羊》:从个体的觉醒到族群的觉醒
    第二节 松太加电影中的普世情怀与传统价值的融合
        3.2.1 《太阳总在左边》:传统文化的救赎力量
        3.2.2 《河》:不可承受的历史之重
        3.2.3 《阿拉姜色》:嘉绒藏族的文化寻根
    第三节 内地导演的藏语电影创作模式
        3.3.1 景观化叙事与消费西藏:以张扬电影为例
        3.3.2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表述策略:主旋律藏语片一瞥
    3.4 小结
第四章 藏语电影的社会传播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藏语电影的传播渠道与受众分布
        4.1.1 三种传播渠道
        4.1.2 不同受众的分布状况
    第二节 藏语电影的社会现实意义
        4.2.1 对外传播语境中的藏族文化形象建构
        4.2.2 增进新时代藏族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界综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五、课题研究的材料和来源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融媒介概述
    第二节 品牌传播概述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第四节 媒介环境学概述
    第五节 科技民族志概述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一、非遗生存的文化空间
        二、非遗传承传播的方式
        三、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杨丽萍模式”的传承与传播
        一、自下而上的“造血式”传承
        二、注重品牌传播形成产业
        三、借助融媒介创新传承方式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非遗传承意义
        二、文化经济意义
        三、文化政治意义
第三章 舞台变迁:云南歌舞类非遗暨杨丽萍云南映象的发展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形成土壤
        一、云南歌舞类非遗概况
        二、田丰的非遗保护实践
        三、云南歌舞类非遗传承媒介的特征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初创形成期
        一、从田间地头到都市舞台
        二、杨丽萍的“异样”传承
        三、初创品牌的崭露头角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稳定发展期
        一、衍生舞台剧的打造
        二、品牌产业化的发展
第四章 品牌传播: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文化权力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发展
        一、创新化开辟品牌导入市场之路
        二、多元化发展品牌拓展市场渠道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的模式分析
        一、情感与情怀传播模式
        二、明星效应
        三、标准化经营模式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的文化权力
        一、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主流意识
        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第五章 融媒介实践:云南映象的融媒介实践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主体构成
        一、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主体
        二、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一、传统媒介的内部传承
        二、传统媒介的外部传播
        三、新型媒介的融合传播
    第三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策略分析
        一、视觉传播策略
        二、融媒介策略
    第四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效果分析
        一、品牌社会影响力
        二、产业规模影响力
第六章 研究个案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云南映象对歌舞类非遗传承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问题的应对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世俗与朝圣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仪式与角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案例地选择与研究对象
        1.4.2 数据收集
        1.4.3 数据分析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朝圣与旅游研究
        2.1.1 朝圣
        2.1.2 朝圣与旅游关系的去分化及再分化
    2.2 仪式与旅游研究
        2.2.1 仪式研究
        2.2.2 仪式与旅游研究的两个层面
    2.3 西藏旅游体验研究
        2.3.1 规范性研究占主导,与理论探索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
        2.3.2 宏观区域发展的讨论较多,微观个体体验的研究较少
        2.3.3 研究学科背景单一,缺乏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的研究
    2.4 其他研究综述
        2.4.1 徒步旅游体验研究
        2.4.2 旅游体验中的认同行为及边缘人身份
3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与圣俗共在
    3.1 世俗朝圣之旅
        3.1.1 自然纯化场与宗教浸染场:原生自然体验
        3.1.2 纯宗教场:虔诚宗教体验
        3.1.3 前现代的世俗生活场:悠闲人文体验
    3.2 圣俗共在:商业化现象与不为旅游的旅游项目
        3.2.1 自然纯化场与商业世俗场的圣俗共在:自然旅游
        3.2.2 不为旅游的旅游项目:宗教旅游
        3.2.3 现代化的蔓延:人文旅游
    3.3 小结
4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逆转仪式
    4.1 旅游逆转现象的实证观察
        4.1.1 逆转现象在旅游体验中的观察和验证
        4.1.2 旅游体验中的逆转与强化
    4.2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逆转
    4.3 小结
5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通过仪式
    5.1 范畴挖掘与模型构建
        5.1.1 开放性编码
        5.1.2 主轴编码
        5.1.3 选择性编码
    5.2 通过仪式:徒步旅游体验的探讨
        5.2.1 个体通过仪式
        5.2.2 逆转阈限
        5.2.3 人际通过仪式
        5.2.4 成长体验
    5.3 小结
6 西藏宗教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
    6.1 信仰的中心与边缘:西藏宗教旅游者群体的类型划分
        6.1.1 旅游者群体及其旅游体验
        6.1.2 朝圣者群体及其宗教体验
        6.1.3 边缘人群体及其边缘性体验
    6.2 边缘人及边缘体验的动态演变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逆转与强化
        7.1.2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个体通过与人际通过
        7.1.3 西藏世俗朝圣之旅中的圣俗共在
        7.1.4 西藏宗教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
    7.2 研究局限
    7.3 未来展望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沙江流域是重要战场
        (二)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构建金沙江发展新格局
        (三)长江上游建设生态屏障,金沙江流域是重要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理论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理论
        (四)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衍生类型
    一、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早期历史发展为多元文化奠定基础
        (二)地理封闭性形成“文化岛”
    二、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衍生类型
        (一)金沙江流域的多元文化类型
        (二)金沙江流域的文化差异性
第二章 金沙江流域的多元共生文化现象
    一、文化共生的基本内涵
    二、文化共生的发展过程
    三、文化共生的现象
        (一)民族文化共生
        (二)经济文化类型共生
        (三)与外来文化共生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与金沙江流域多元文化的碰撞
    一、引发多元文化碰撞的原因
        (一)旅游发展理念较为落后
        (二)环境封闭引起心理防御
    二、旅游开发对多元文化碰撞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作用
    三、用“文化共生”理论解决碰撞
        (一)承认多元文化发展的曲折性与多样性
        (二)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三)加强多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章 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旅游开发对策
    一、构建流域内文化共生的和谐空间
        (一)分段开发解决经济不平衡
        (二)建立增长极支撑文化共生
    二、保持流域内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
        (一)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活力
        (二)打造流域内的民族旅游文化长廊
    三、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国家推进旅游扶贫带动经济发展
        (二)解决交通难题促进区域合作
        (三)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美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路径的差异研究(201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本课题的基本方法及思路
    五、论文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六、核心概念说明
        (一)对“亚太”的时空范畴界定
        (二)对“安全秩序构建”的要素分析
第一章 21世纪初的亚太新格局呼唤新的地区安全秩序
    1.1 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新格局
        1.1.1 亚太概念的发展与新的亚太地缘空间
        1.1.2 亚太政治版图上的三类国家及其相互关系
    1.2 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迫切性
        1.2.1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新变化
        1.2.2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现实基础
        1.2.3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美国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路径分析
    2.1 “美国利益优先”原则主导下的地区安全秩序观
        2.1.1 争夺权势地位,确保地区霸权
        2.1.2 强化优越思维,信奉“美国第一”
    2.2 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安全关系互动
        2.2.1 加强亚太地区同盟安全体系
        2.2.2 塑造与亚太地区新兴大国印度的安全关系
        2.2.3 建设与亚太地区新兴战略伙伴的安全关系——以印尼为例
    2.3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规则塑造
        2.3.1 强化南海地区“航行自由”规则
        2.3.2 建构“非军事化”的地区安全概念
        2.3.3 争夺亚太地区新型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权
    2.4 美国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面临的双重考验
        2.4.1 限度与可持续备受考验
        2.4.2 地区安全共识难以达成
第三章 中国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路径分析
    3.1 “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地区安全秩序观
        3.1.1 推动多边主义,强调合作共赢
        3.1.2 倡导和谐理念,坚持对立统一
    3.2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关系互动
        3.2.1 建设中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
        3.2.2 注重发展亚太地区伙伴关系网络
        3.2.3 推动中国周边地区安全领域合作
    3.3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规范塑造
        3.3.1 加深“亚洲新安全观”的理念认同
        3.3.2 形成“以发展促安全”的地区共识
        3.3.3 拓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内涵
    3.4 中国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面临的实际问题
        3.4.1 “战略透支”风险可能上升
        3.4.2 地区安全影响力拓展受到阻碍
第四章 中美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路径的本质差异
    4.1 地区安全秩序观的价值导向分歧
        4.1.1 美国“以利为先”的价值追求
        4.1.2 中国“义利结合”的价值观念
    4.2 地区安全关系互动中的对象区分
        4.2.1 美国“遴选盟友”式的关系建设
        4.2.2 中国“广交伙伴”式的关系建设
    4.3 地区安全规范塑造上的重点差异
        4.3.1 美国侧重“一家独大”式的规则禁制
        4.3.2 中国采取“平等协商”的方式进行引导
第五章 对未来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路径的思考
    5.1 未来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应如何构建
        5.1.1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需要新型理念的引领
        5.1.2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需要内生力量的驱动
        5.1.3 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需要体现包容性特点
    5.2 中国如何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建设者”
        5.2.1 立足地缘起点,积极调适战略视角
        5.2.2 丰富手段模式,提升地区安全影响力
        5.2.3 塑造安全规范,深化地区国家认同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注释

四、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忧患”(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美育”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罗杰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四川省攀枝花市体育康养产业融媒体传播矩阵研究报告[D]. 唐珂然.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D]. 赵泽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D]. 张希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藏语电影的文化表意与社会传播研究[D]. 仁青刀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7)
  • [7]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D]. 刘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世俗与朝圣 ——西藏旅游体验中的仪式与角色问题研究[D]. 卫银栋.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文化共生视域下的金沙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D]. 崔敬潇.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美构建亚太地区安全秩序路径的差异研究(2012-2018)[D]. 孙倩.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香格里拉面临“生态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