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比较研究

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比较研究

一、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青云[1](2021)在《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以期增加对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为制定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早期干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HIV/AIDS合并精神障碍的防控策略及艾滋病的全程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所有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2017年-2020年收治的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病案首页资料为研究内容。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按不同精神障碍类型分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住院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研究对象以30-49岁男性为主。男女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323,P=0.747),农民、无业者共占81.7%,汉族为主(74.8%),52.4%已婚,籍贯多为昆明市(31.3%)并以性传播为主(86.5%)。2.临床特征:研究对象以咳嗽、咳痰(36.5%)、乏力(33.5%)、头晕头痛(26.8%)、发热(26.8%)、双肺呼吸音增粗(56.2%)、口腔粘膜白色覆盖(31.3%)较常见;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更多的咳嗽咳痰(χ2=5.034,P=0.025)、头晕头痛(χ2=6.551,P=0.010)、发热(χ2=9.951,P=0.002)、双肺呼吸音增粗(χ2=4.823,P=0.028)等症状体征;常见精神症状为社会功能受损(53.3%)、情感障碍(39.6%)、行为紊乱(38.6%)、思维形式障碍(32.6%)、焦虑(25.2%)。3.其他合并症:研究对象常见感染性疾病为细菌性肺炎(21.7%)、肺结核(20.1%)、HCV感染(10.9%);常见非感染性疾病有电解质紊乱(14.1%)、高血脂(12.8%);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有更多的肺结核(χ2=10.176,P=0.001)、PCP(χ2=10.561,P=0.001)、CMV感染(χ2=8.988,P=0.003)、隐球菌脑膜炎(χ2=6.839,P=0.009)、PML(χ2=20.446,P=0.000)、结核性脑膜炎(χ2=45.935,P=0.000)等合并症。4.器质性精神障碍:76例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中,31例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45例主要表现为非认知功能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相关的基础疾病为HIV脑病、结核性脑膜炎、HIV感染所致其他躯体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较常见,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行为紊乱、思维形式障碍、情感障碍较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依从性差(OR=5.400,95%CI:1.985-14.690,P=0.001)、未行HAART(OR=3.435,95%CI:1.472-8.013,P=0.004)、颅内感染(OR=4.532,95%CI:1.990-10.320,P=0.000)、脑梗塞(OR=5.400,95%CI:1.985-14.690,P=0.001)、离婚(OR=2.616,95%CI:1.219-5.614,P=0.014)。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997,95%CI:0.995-0.999,P=0.002)为其保护因素。5.住院次数、时间: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HIV/AIDS、精神障碍患者人均住院分别2.3、1.34、3.5次,重复入院患者分别占55.8%、21%、39.5%,单次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2(19,59)、21(12,38)、62(45,68)天,累计住院时间分别为55(24,103)、36(20,60)、48(21,161)天。6.住院费用: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患者单次11552(6625,16826)元、累计费用20660(8714,43770)元均分别高于HIV/AIDS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症患者心境障碍、精神分裂样障碍累计住院费最高。结论1.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收治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以汉族已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HIV感染途径主要为经性传播且药物滥率较高。2.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多样且不典型,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较常见。精神障碍表现复杂多样,且多有社会功能受损,应注意对该部分患者的照顾管理,除积极预防其机会感染外还应重视其非机会性感染。3.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进行HAART治疗、保证HARRT治疗依从性、预防颅内感染。4.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重复入院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有较大的疾病负担。

林嘉峰[2](2021)在《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儿童青少年人口持续上升,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环境、学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终身。据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万的儿童青少年正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何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院就诊儿少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解儿少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地域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疾病类型,探寻疾病流行特质。同时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就诊行为问卷调查,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调查,对2018年至2020年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收集与分析,了解近几年来诊儿少患者特点。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2021年1月至4月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背景与就诊行为、监护人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了解情况,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上述分析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与研究目的,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至2020年,儿少首诊患者共3282例,其中男性1946例,占59.3%,女性1336例,占比40.7%,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但女性患者数年均增速55.6%,远超男性患者。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组分布(P<0.01)、各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2.儿少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中位数为10岁,人数最多为15岁(占16.4%)。随着个体发育成熟,年龄组就诊人数逐步走高,以青春期组(13-15岁)人数最多,占比39.2%。不同年龄组患病特点不同,在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分布(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3.儿少患者来诊时间具有规律性,集中在下半年,每年第三季度为旺季,其中9月份为高峰月,第一季度为淡季,其中2月为低谷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4.受粤东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影响,儿少患者不得不跨市乃至跨省前来就诊,资料显示本市患者比例仅为63.1%,其他城市占比达到36.9%,其中潮州、揭阳患者占比分别为18.4%和12.1%,其他省内外城市患者占比为6.4%;5.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集中在“心理发育障碍”与“心境障碍”两病种大类,共占比56.7%。具体疾病以“广泛性发育障碍”、“抑郁症”为主,占比分别为30%与18.8%,其中抑郁症患者数增长迅速,3年间年均增速109.8%,值得重点关注;6.就诊行为研究共调查153位患儿监护人,其中及时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仅占34%,延误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占比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首选求助措施是患儿就诊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认知得分越低,患儿就诊延误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59~0.90,P<0.01);相对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增加就诊延误发生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5,95%CI:1.31~69.44,P<0.05);在首选求助措施方面,相对于首选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首选综合医院与儿科医院(OR=9.77,95%CI:1.14~83.72,P<0.05)、首选心理咨询机构就诊(OR=11.64,95%CI:1.22~111.31,P<0.05)、不采取求助措施(OR=27.9,95%CI:5.29~147.02,P<0.01)、首选自行休息处理(OR=18.42,95%CI:2.53~134.38,P<0.01)均会增加就诊延误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与成长阶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并各具特点,家庭与学校应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予以不同的关注与侧重;2.儿少患者就诊行为具有规律性,考虑到现阶段医疗资源紧张,可作为门诊资源调配、人员进修、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3.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持续增长,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重视疫情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4.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与首选求助措施是儿童青少年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

刘雨耕[3](2020)在《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个人生活能力以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改良森田疗法。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PANSS量表减分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代谢指标(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评价治疗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ANSS量表阴性分(组间:F=10.30,P=0.002)和总分(组间:F=4.360,P=0.041)差异显着,研究组的PANSS量表阴性分和总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MMSE量表定向力(组间:F=4.117,P=0.047)和语言能力(组间:F=5.017,P=0.029)差异显着,研究组的MMSE量表定向力和语言能力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研究组SDSS量表中社会性退缩(χ2=7.191,P<0.05),个人生活自理(χ2=6.096,P<0.05),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χ2=6.705,P<0.05)较对照组有改善。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ADL量表分(组间:F=4.766,P=0.033)差异显着,研究组的ADL量表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PANSS量表减分率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中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中的定向力及语言能力,社会功能中的社会性退缩、个人自理能力及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有一定改善,对PANSS量表减分率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无效。图0幅;表10个;参132篇。

孙丹阳[4](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孙波[5](2019)在《汉字书法治疗理论探究及应用研究 ——以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文中提出在西方的精神康复治疗中,艺术治疗是重要的康复治疗方式。在国内艺术治疗发展的也相对迅速,如绘画(西画)治疗、音乐治疗、园艺治疗等,但书法作为中国特色的艺术治疗方式却发展缓慢,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不够深入。目前书法治疗的理论和实践都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书法治疗的理论和现状的分析,列举出目前书法治疗存在的不足:理论方面,缺少利用中国自身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和构建。实践方面,对书法治疗和书法培训教育的理解不够,缺少针对性的书法治疗疗程设计。人才方面,缺少专业的书法治疗师,也缺少专门的艺术治疗教育体系和艺术治疗师认证机构。本研究目的在于:尝试用中国传统的文化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对书法治疗进行理论构建,尝试以精神康复的角度,对传统书法精神系统进行归类,并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研究书法治疗疗程方案设计,通过团体治疗案例进一步研究书法治疗的效用。本研究的主要成果:1、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和理论,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治疗理论成果,对书法治疗的理论进行构建,提出书法治疗心理干预三部曲。2、以精神康复的角度对书体及书法作品的精神系统进行梳理归类和例举。3、规范书法治疗疗程设计原则,强调“以患者为本”和“以改善症状为目的”书法治疗观念,纠正目前把书法教育和培训当做书法治疗的理念。书法是中国普及率最高的艺术形式,包含丰富的精神情感和心理认知信息,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精神康复价值。而且中国是一个各类精神疾病高发的国家,因此探索和研究书法治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高滢[6](2019)在《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发生犯罪行为的高危人群。被怀疑患有精神障碍的犯罪嫌疑人需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司法部门提供专家证词和审案的医学依据。鉴定时被鉴定人提供的既往临床诊疗资料是鉴定诊断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国内对被鉴定人的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缺乏系统的调查分析。目的: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的人口学资料、犯罪学特征、鉴定意见及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分析,探讨鉴定诊断中有精神障碍者与无精神障碍者既往诊疗情况的差异以及鉴定诊断与鉴定前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意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应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鉴定案由、鉴定诊断、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既往精神异常史、案发前诊疗情况、案发后诊疗情况等)对研究单位2014年至2017年间1369例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案件信息和鉴定前诊疗信息进行收集,依据鉴定诊断分为有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障碍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分析。所有数据均在SPSS20.0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有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障碍组在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涉案类型方面,有精神障碍组人身攻击类案件占比较无精神障碍组更大(67.2%vs 53.8%,χ2=22.008,P<0.001),尤其以杀人案件更为突出。而无精神障碍组经济侵犯类案件占比较有精神障碍组大(24.4%vs 15.6%,χ2=15.127,P<0.001)。2.有精神障碍组有精神异常史的比例和临床就诊率均高于无精神障碍组(97.1%vs 76.0%,χ2=152.246,P<0.001;65.2%vs 44.0%,χ2=53.459,P<0.001);有精神障碍组精神异常时间/病程明显长于无精神障碍组(10.37年vs 4.34年,z=-8.432,P<0.001)。3.无精神障碍组案发后就诊率高于有精神障碍组(33.7%vs12.1%,χ2=46.302,P<0.001);无精神障碍组中就诊次数较有精神障碍组总体偏少(z=37714,P<0.05)。4.有精神障碍组中,癔症/应激/神经症类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高(86.7%),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低(9.6%)。5.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一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癔症/应激/神经症类、精神发育迟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人格与行为障碍。有精神障碍组临床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4.1%,且Kappa值为0.759。6.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的案例中,有无精神障碍两组最为常见的临床诊断都是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与神经症/应激/癔症类。结论:1.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无精神障碍者与有精神障碍者相比较,更为年轻、职业稳定、文化程度更高,更倾向于经济侵犯类案件,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占比低,精神异常时间/病程短,临床就诊率低,案发后就诊比例较高,就诊次数少。2.在能提供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被鉴定诊断为有精神障碍的被鉴定人,其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高,疾病诊断的稳定性尚可,临床诊断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3.司法鉴定的犯罪嫌疑人中精神分裂类患者最多,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临床就诊率最低,此两类疾病患者及家属应是防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重点关注对象。4.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癔症/应激/神经症类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这四类疾病既往有临床诊断的案例数最多,就诊率最高,同时也是临床诊断与鉴定诊断矛盾的焦点。

胡一菲[7](2019)在《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负担研究 ——以广州市T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的精神障碍症,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防治的疾病,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约1780万。最权威的数据显示:1985年我国开展的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5.69‰;1994年进行的12年随访结果(1998年发布)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终身致病率以上升至6.55‰。2018年我国目前严重精神病患者约有1600万,其中约有850万人口有精神分裂症,我国重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率为6.11‰。此后没有更新的全面普查性质的数据及相关调查研究。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内容易反复,同时丧失部分或全部的生活及社会功能,因此家属不仅需要承担大部分的护理及日常照顾工作,还承受巨大的治疗等经济负担。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进行关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负担,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参与式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T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问卷及访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担及影响因素;阐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目前的社会支持网络下遇到的问题;提出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提供的服务建议;结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十九大的利好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制度。

王礼军[8](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谢美玲,李晓驷,夏海涛,王安珍,蔡春岚[9](2014)在《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和比较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者之间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神经症性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ICD-10)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各100例,选取来自社区的10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自编早年分离调查问卷对3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进行调查。结果神经症性障碍组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的比率(χ2=7.113、15.092)、分离期间父母相距省外的比率(χ2=8.213、10.425)以及对分离经历的负面评价(χ2=11.051、9.273)均高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神经症性障碍组早年与父母分离后的照料者类型与精神分裂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3、12.273,P<0.05);各组与父母分离后互相之间联系频率方面(主观感受),神经症性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9,12.221,P<0.05)。结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较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者有更多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的经历,且对分离经历的主观感受多为负性。

谢美玲[10](2014)在《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和比较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人之间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神经症性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10月在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连续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ICD-10)中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和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同时在合肥市选取来自某几个社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均与神经症性障碍观察组与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自编早年分离调查问卷对3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进行调查。将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神经症性障碍观察组、精神分裂症对照组、正常人对照组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症性障碍组中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的比率(χ2分别=7.113,15.092)、分离期间父母相距省外的比率(χ2分别=8.213,10.425)、以及对分离经历的负面评价(χ2分别=11.051,9.273)均高于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和正常人组(P<0.05或P<0.01);神经症性障碍组早年与父母分离后的照料人类型与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和正常人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0.433,12.273,P均<0.05);各组与父母分离后互相之间联系频率方面(主观感受),神经症性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对照组和正常人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2.159和12.221,P均<0.05),等。结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较之正常人群有更多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的经历,且对分离经历的主观感受多为负性,提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是影响成年后患神经症性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父母在与儿童分离期间应照顾到儿童对分离这一事件的主观感受,与孩子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减少成年后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病。

二、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障碍
    1.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
    1.3 HIV感染与精神障碍的相互影响机制
        1.3.1 HIV感染导致精神障碍
        1.3.2 患精神障碍增加感染和传播 HIV 的风险
    1.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影响临床治疗
    1.5 疾病负担加重
        1.5.1 HIV/AIDS 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 NCD 风险
        1.5.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死亡风险
        1.5.3 HIV/AIDS 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负担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精神障碍类型及收治患者趋势
        3.1.1 精神障碍类型
        3.1.2 收治患者趋势
    3.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人口学构成
        3.2.1 性别、年龄构成
        3.2.2 职业分布、民族构成
        3.2.3 婚姻状况
        3.2.4 地区分布
        3.2.5 感染途径、流行病学史
    3.3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
        3.3.1 免疫功能状态
        3.3.2 临床症状、体征
        3.3.3 其他合并症
        3.3.4 非器质性精神临床症状、体征
        3.3.5 器质性精神障碍
        3.3.6 抗病毒治疗、患者转归
    3.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住院情况分析
        3.4.1 2017-2020 住院次数
        3.4.2 住院时间
        3.4.3 住院费用
第四章 讨论
    4.1 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
    4.2 临床特征
    4.3 器质性精神障碍
    4.4 住院情况分析
第五章 展望、局限性
    5.1 展望
    5.2 局限性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IV/AIDS 病人合并精神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就诊情况分析
    2.2 就诊行为调查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儿少患者人群分布特点
    3.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3.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3.4 儿少患者主要疾病种类
    3.5 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儿少患者群体特点
    4.2 儿少患者就诊时间特点
    4.3 儿少患者地域分布特点
    4.4 儿少患者病种特点
    4.5 儿少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患儿家庭与就诊情况问卷
附录二 疾病态度问卷
附录三 精神卫生知识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3)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量表评定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研究组与对照组PANSS量表的比较
        1.2.3 研究组与对照组MMSE量表的比较
        1.2.4 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及ADL量表的比较
        1.2.5 研究组与对照组代谢指标的比较
    1.3 讨论
        1.3.1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
        1.3.2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1.3.3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疗效
        1.3.4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疗效
        1.3.5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
    2.1 精神分裂症
        2.1.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2.1.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1.3 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
    2.2 森田疗法
        2.2.1 森田疗法的创立
        2.2.2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2.2.3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2.2.4 森田疗法的特点
        2.2.5 森田疗法的实施
        2.2.6 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2.7 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展望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附录 B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附录 C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5)汉字书法治疗理论探究及应用研究 ——以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思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精神康复与艺术治疗
        二、书法治疗
        三、目前书法治疗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书法治疗理论探究
    第一节 书法治疗及其理论依据
        一、书法治疗含义分析
        二、艺术治疗中普遍的理论依据
        三、书法特殊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书法治疗心理干预三部曲
        一、书法治疗中的表达与宣泄
        二、书法治疗中作品的分享与分析
        三、书法治疗中的心理重建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书法治疗方案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简述
        一、精神分裂症定义
        二、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三、临床分型
        四、发病原因
        五、治疗原则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
        一、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治疗需求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需求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书法治疗干预疗程设计
        一、疗程设计目的
        二、书法疗程设计考虑的因素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书法治疗实施要求
        四、书法治疗过程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书法治疗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总体目的
        二、本次干预的目标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方案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过程
        四、干预方案
        五、测评工具
    第三节 测评结果
        一、书法治疗干预前测评结果
        二、书法治疗干预过程中其他康复治疗情况介绍
        三、书法治疗干预后测评结果
    第四节 讨论
        一、阴性症状的改善
        二、阳性症状的影响
        三、社会功能的改善
        四、精神、行为、能力方面的改善
        五、此次干预治疗的不足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在艺术治疗中书法治疗的优势和局限
        一、书法治疗的优势
        二、书法治疗的局限性
    第二节 书法治疗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负担研究 ——以广州市T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1.精神分裂症的界定
        2.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界定
        3.负担的界定
    (四)研究基本理论及视角(基本理论)
        1.社会支持网络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3.两个基本理论结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参与观察法
        3.问卷调查法
        4.深度访谈法
二、患者家属负担调查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数据处理
    (四)问卷信度效度评价
    (五)调查结果及评价
        1.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结果
        2.一般问卷调查结果
        3.调查结果总结
三、患者家属负担来源分析
    (一)经济负担
    (二)知识负担
    (三)社会歧视
    (四)生理负担
    (五)心理危机
四、家属关系角色与特殊问题
    (一)父母角色
        1.健康与护理
        2.患者父母的养老及患者未来
    (二)配偶角色
        1.婚姻关系维持
        2.家庭与工作双重压力
    (三)子女角色
        1.心理异常及行为偏差
        2.家庭环境与犯罪率
        3.疾病遗传风险
        4.婚姻与新生家庭建立
五、患者家属喘息(支持)策略探讨
    (一)个体关怀
        1.开展患者家属心理干预
        2.针对家属角色不同而进行的家庭多元服务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三)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1.精神疾分裂症专业知识普及及去除标签化
        2.安置服务及政策的完善
        3.家属喘息服务
        4.监测政策落实情况
六、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对T社区的启示
    (三)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1.个案工作作为主要介入方式
        2.小组工作作为辅助手段
        3.社区社会工作建立无歧视社区
    (四)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患者家属)
附录3 访谈提纲(社工)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临床实践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一、“论战”的背景
        二、“论战”的过程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一、规模的扩大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三、技术的发展
        四、当前动态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温尼科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二节 费尔贝恩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三节 巴林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四节 鲍尔比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五节 其他人物
        一、冈特里普
        二、汗
        三、里克罗夫特
        四、博拉斯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性观
    第二节 驱力观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第四节 自体观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四、汗的自体观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六、小结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三、小结
    第六节 象征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七节 梦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八节 创造性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二、汗的观点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四、小结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三、巴林特的观点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五、其他观点
        六、小结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一、基本态度
        二、具体技术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上的贡献
        二、实践上的贡献
    第二节 主要不足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未来展望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组标准
        1.1.2 实际入组情况
    1.2 访谈工具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早年有无与父母分离经历比较
    2.2 各组早年与父母具体分离经历比较
    2.3 各组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与次数比较
    2.4 各组早年与父母分离后照料者的比较
    2.5 各组与父母分离的原因比较
    2.6 各组与父母分离后联系方式与频率的比较
3 讨论

(10)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8 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假设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D]. 赵青云. 大理大学, 2021(09)
  • [2]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嘉峰. 汕头大学, 2021(02)
  • [3]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D]. 刘雨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汉字书法治疗理论探究及应用研究 ——以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D]. 孙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D]. 高滢. 济宁医学院, 2019(01)
  • [7]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负担研究 ——以广州市T社区为例[D]. 胡一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9]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相关研究[J]. 谢美玲,李晓驷,夏海涛,王安珍,蔡春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09)
  • [10]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对照研究[D]. 谢美玲.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