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

一、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21)在《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再次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承怎样的生态文明观,行使如何的生态文明职责,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能否实现。本文作者试图在"美丽中国"视野下探讨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开展与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相关策略。

葛诗婕[2](2021)在《基于“艺游学”的“非遗美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文中指出

宋娜[3](2021)在《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说。本文通过世界上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我国各地区以及内蒙古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阐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笔者在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过程中发现蒙古族音乐对本校小学音乐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肯定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的优点,以及学校教育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但在探索中发现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提出相对应的建议,逐步完善对民族音乐传承的教育。

杨晓莹[4](2021)在《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历程。最初也曾遭受了诸如“牛奶稀释”“赢者通吃”“同质化”“缺特色”等质疑并引起诸多争议和讨论。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这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探索与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认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教育治理的角度来看,集团化办学作为时代需求而生的办学形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缺少资源造血动力机制以及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已有基础教育集团作了大胆地尝试与探索,形成与积累了切实有效的治理经验,例如:多主体参与是学校管理走向治理的前提条件,互动协商是多主体协商下规则产生的基本方式,共享发展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达成共识的过程等。这些治理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共同共享三个维度展开。为了更好的提炼与升华这些集团的治理经验,本研究从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互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机制探寻。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集团化办学与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入了解与剖析教育治理的内涵、从教育治理的视角梳理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集团进行访谈调查研究,侧重于了解不同主体的参与治理、多元互动与共同共享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想法等等;再次,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进行本土化理论的建构;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探寻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参与、互动与共享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存在着牛奶稀释、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资源、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造血机制缺乏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从教育治理的视角分析与了解到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动因在于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资源共享模式有待改进;集团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学校发展特色有待挖掘。(2)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办学实例,通过凝聚与提炼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的优秀案例的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共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进行探寻,得出如下基本认识:第一,在探寻参与机制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是激发学校自治活力以及多主体参与的重要前提,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简政赋权,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学校治理;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为多主体参与治理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参与长效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原因;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第二,在探寻互动机制方面,要提前多主体互动需要,根据互动需求合理安排互动活动,提升互动效率;开展对话与协商,在反复磋商中达成一致;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互动同频共振;根据互动需求、特点与风格等重要因素合理安排互动,提升互动的匹配度。第三,探寻共享机制方面,要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推进共同组织文化的培育,增进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感。(3)基于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对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如何走向“善治”的前瞻式思考。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中国式的善治具有“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分工与合作”以及“无为而治的至高境界”的特征,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要走向中国式善治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培养未来社会与教育需要的人才;构建完备的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与评价指标。

朱晓惠[5](2021)在《5G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可以看到十三五规划以及十四五规划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学校互联网教学与建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多媒体教室得到了全面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也日益丰富。在疫情非常态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的应用,国家开始重视线上教学的开展,充分利用的线上教学的条件,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化建设的更多可能。随着5G通信技术在各大高校的应用而来,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得智慧校园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人对5G背景下的智慧建设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进而对智慧校园的研究现状展开了分析,了解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基于此我们明确了智慧校园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对于5G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所应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确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框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了对5G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明确其中概念,深化理论基础,我们对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需要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展开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5G、智慧校园、物联网等基本概念和用户价值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基本理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对目前的智慧校园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智慧校园建设现状,进而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再定义了目标用户,目标用户的用户目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来进一步挖掘隐藏的用户需求,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了系统模型,为后续的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和建设导向。第四部分:这一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智慧校园建设的优势、目标、原则、以及总体的架构,为智慧校园内容建设提供总体的指导方向。第五部分:确立了5G背景下“智慧校园”系统建设,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即基础设施建设模块、系统支持平台模块、校园业务应用系统模块。第六部分:总结前文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中的不足,继而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雷苑樱[6](2021)在《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主要功能定位之一。在互联网普遍应用时代,综合档案馆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档案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对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内涵阐述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当前国内省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状况,分析梳理了现阶段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在线教育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相关对策。论文的主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内容和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概述”。主要是阐述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定义,梳理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归纳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形式,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意义进行阐释。第三章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调研”。从两个典型案例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行业网络调研,从组织、制度、资源分布、成效方面展开分析。第四章为“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分析”。结合上一章典型案例分析和网络调查结果,从工作管理、建设方式、服务意识、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目前综合档案馆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第五章为“加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策”。主要是从档案馆明确定位提升在线服务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加强宣传合作等方面,提出综合档案馆在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面的改进途径和方法,优化档案馆履行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对全文做出总结,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饶中浩,刘臣臻,霍宇涛,赵佳腾,刘昌会[7](2021)在《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储能技术能够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能量密度低、间歇性、波动大等问题,是促进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储能技术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从而给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难和人才严重匮乏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开展了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通过增设储能技术专业课,拓展学生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立交叉学科团队指导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导师团队的正面引导作用;利用高水平储能创新平台反哺教学,实现储能交叉学科产教研协同育人。以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储能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秦玉娟[8](2020)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作为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音乐教材,可以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性质、目标与实施。论文以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2012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概述不同阶段音乐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变迁历程,梳理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从教材文本内容及教材使用情况两个维度,探寻教材的内容特色,进行反思,提出建设性意见。然后基于提高教材使用质量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构建提高音乐素养的目标体系;梳理教材作品内含的音乐要素;掌握前后递进识读乐谱的教学方法;最后呈现全员参与的落地实践喜人局面。

凌琳[9](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黄珍[10](2021)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正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时期,如何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培养数量多、质量优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地方高校因地方而设、受地方支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当前,社会分工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和紧迫。本研究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关键能力理论和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从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厘清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梳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对国内外四所大学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为个案,分析地方高校面对新工科发展要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从而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从国家、行业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政府要发挥宏观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企业要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完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产教融和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二、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一)提出问题
        1. 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警示。
        2. 国家生态战略层面的规划要求。
        3. 职业院校使命需要。
二、本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存在问题分析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学方法尚缺乏体系规划和创新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政教师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3.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
    (三)撰写本文理论依据
        1.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个原则
    (四)本文应用价值
        1. 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
        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3. 以实践践行应用
    (五)高等幼儿师范生生态文明行为“青春做笔,绘美丽生态画卷”养成教育模式的实践
        1. 实践目标
        2. 实践内容及创新点
三、结论

(3)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的意义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创新点
一、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世界各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1.美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2.英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3.俄罗斯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4.日本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二)我国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1.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
        2.我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政策
        3.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三)内蒙古对蒙古族音乐的重视
        1.蒙古族长调申遗
        2.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
    (一)蒙古族民族音乐元素
        1.蒙古族民歌
        2.蒙古族民族乐器
        3.蒙古族舞蹈
    (二)校本课的含义
        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
    (三)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
        1.满洲里市第四学校概况
        2.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新课标下音乐学科学段目标
        3.蒙古族音乐校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设置及课程目标)
        4.蒙古族音乐对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
三、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学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一)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材相对缺少
    (二)蒙古族音乐教师相对缺乏
    (三)音乐教学方法相对受限
四、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汉族小学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一)开发蒙古族音乐校本课的特色教材
        1.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2.教材内容的建构性
        3.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二)加强蒙古族音乐教育师资团建
        1.提升蒙古族音乐校本课教师自身蒙古族音乐素养
        2.配备专门的蒙古族音乐教师
        3.蒙古族学校音乐教师“送课下校”
    (三)蒙古族音乐与奥尔夫教学法相融合
        1.语言和节奏相结合
        2.身体动作与节奏相结合
        3.乐器与节奏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二)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主题
        (三)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步骤
    四、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一)研究信度
        (二)研究效度
        (三)研究的理论饱和度
    五、研究伦理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历史考察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形成背景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模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问题探究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与动因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演变轨迹
        (二)教育治理视角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框架
    一、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经验与意义
        (一)基本经验
        (二)意义追寻
    二、集团化办学治理的基本框架、类型分析及其理论阐释
        (一)基本框架
        (二)类型分析
        (三)理论阐释
    三、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治理机制的三维度
        (一)在逻辑发生学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二)在运作机理上存在内部勾连与联系
        (三)三种机制拥有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章 参与机制:多方主体介入集团治理
    一、探寻参与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参与治理实质是权力转移的过程
        (二)参与是民主深化的重要途径
        (三)制度与行为规范有效维持参与秩序
    二、参与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多主体的赋权增能
        (二)多渠道的民主参与
        (三)问题产生及时干预
    三、民主管理: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参与机制探寻
        (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激化学校自治活力
        (二)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三)构建长效奖励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动机
        (四)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
第五章 互动机制:多方主体在协商中形成规则
    一、探寻互动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个人意志与环境因果影响互动行为
        (二)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对话与协商
        (三)产生共同利益达成的互动效应
        (四)共情与理解是互动的根本原则
    二、互动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明确互动需求
        (二)平等对话与交流
        (三)尝试理解与包容
    三、协商立序: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互动机制探
        (一)实现按需匹配,调动互动积极性
        (二)开展对话与协商,反复磋商达成一致
        (三)学会换位思考,实现互动同频共振
        (四)合理安排互动,形成互动秩序
第六章 共享机制:从资源共享走向价值共识
    一、探寻共享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共享涉及使用权的让渡与转移
        (二)共享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三)依托共享平台与途径进行共享
        (四)基于信任实现互利互惠的共享
    二、共享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借助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二)制定共享规则与规范
        (三)加强主体间的信任与信念感
    三、共识达成: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共享机制探寻
        (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
        (二)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共享行为与秩序
        (四)推进共同组织文化培育,增进主体间的信任
结语:从治理走向善治
    一、总结与反思
        (一)三种机制的运作特征与机理
        (二)三种机制探索的可生长空间
    二、发展与展望
        (一)中国式善治内涵与特征
        (二)走向中国式善治的路径
    三、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H教育联盟章程
    附录二:集团理事长访谈提纲
    附录三: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家长访谈提纲
后记
在校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5)5G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
        2.1.1 5G
        2.1.2 智慧校园
        2.1.3 大数据
    2.2 基本理论
        2.2.1 用户价值理论
        2.2.2 系统工程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有智慧校园建设分析
    3.1 智慧校园建设现状
        3.1.1 信息化基础建设
        3.1.2 信息化平台建设
        3.1.3 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
    3.2 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校园网络速度慢
        3.2.2 校园数据孤岛现象
        3.2.3 业务系统承载能力不足
    3.3 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3.3.1 用户需求调研
        3.3.2 用户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
    4.1
        4.1.1 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
        4.1.2 实现数据辅助决策
        4.1.3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4.2 5G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具体目标
    4.3 基于用户价值理论确立的建设原则
        4.3.1 主观判断原则
        4.3.2 平衡利弊原则
        4.3.3 层次性的原则
    4.4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确定的建设框架
        4.4.1 基础设施建设
        4.4.2 系统支撑平台建设
        4.4.3 业务应用平台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内容
    5.1 5G技术支持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5.1.1 基于5G技术的的骨干网络升级改造
        5.1.2 基于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建设数据处理中心
    5.2 大数据技术下“智慧校园”支撑平台
        5.2.1 统一用户平台
        5.2.2 统一认证平台
    5.3 物联网技术下“智慧校园”业务应用
        5.3.1 智慧管理系统
        5.3.2 智慧教学系统
        5.3.3 智慧学生服务系统
        5.3.4 智慧科研服务系统
        5.3.5 智慧校园服务系统
        5.3.6 智慧信息交互系统
        5.3.7 智慧图书馆服务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用户对于智慧校园需求分析问卷
附录2:用户对于智慧校园需求分析访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概述
    2.1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义
    2.2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
    2.3 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形式
        2.3.1 在线档案展览
        2.3.2 在线专题讲座
        2.3.3 在线档案出版物、专题片
        2.3.4 在线教育
    2.4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时代价值
        2.4.1 拓展传统基地功能
        2.4.2 灵活应对特殊情况
第3章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调研
    3.1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3.1.1 上海市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3.1.2 江苏省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3.2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网络调研
        3.2.1 调研情况说明
        3.2.2 调研情况分析
        (一)组织保障情况
        (二)规章制度情况
        (三)平台及内容情况
        (四)建设成效
第4章 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分析
    4.1 组织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4.1.1 体系架构模糊
        4.1.2 评价标准不完善
    4.2 服务创新不足
        4.2.1 内容同质化
        4.2.2 形式单一化
    4.3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4.3.1 服务思维较为欠缺
        4.3.2 对用户需求重视不够
    4.4 社会影响力偏低
        4.4.1 媒体报道偏少
        4.4.2 公众参与度不高
第5章 加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策
    5.1 明确在线基地功能定位,提升在线服务人员素质
        5.1.1 明确在线基地功能定位
        5.1.2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5.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5.2.1 建立合理规章制度
        5.2.2 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5.3 丰富活动主题内容,开展特色教育实践
        5.3.1 丰富活动主题内容
        5.3.2 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5.4 加大媒体宣传,扩宽影响辐射面
        5.4.1 采取多种方式宣传
        5.4.2 建立多方协同发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档案网站在线展览及教育活动情况
附表2:档案网站在线展览主题情况统计
附表3:档案微信平台基本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跨学科教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 满足能源可持续发展对储能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1.2 跨学科教学是储能技术领域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1.3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升储能技术人才科学研究创新力
2 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2.1 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措施与方法
        2.1.1 增设储能技术专业课,拓展学生跨学科的理论基础
        2.1.2 建立交叉学科团队指导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导师团队的正面引导作用
        2.1.3 利用高水平储能创新平台反哺教学,实现储能交叉学科产教研协同育人
    2.2 储能技术拔尖人才培养成果与质量分析
3 结语

(8)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概貌
    第二节 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
        一、近现代初中音乐教材的沿革
        二、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
        三、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章 教材文本内容的静态研究
    第一节 结构布局站位高
        一、四大板块对接单元主题
        二、作品比例调整科学合理
    第二节 细化课标重心低
        一、整合领域创新编写
        二、重点明确弹性选择
        三、重视评价拓展视野
        四、注重知识技能提高
第三章 教材使用情况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音乐学业指标测评
        一、笔试
        二、技能
    第二节 教材问卷调查情况
        一、师生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提高教材使用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教材的不足
    第二节 实践与探索
        一、构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体系
        二、梳理教材作品内含的音乐表现要素
        三、掌握前后递进识读乐谱的教学方法
        四、呈现全员参与的落地实践喜人局面
    第三节 反思与建议
        一、内容结构,应突出要素主线的编写思路
        二、围绕教材,宜增加多样化教材系列作品
        三、结合教材,需为课堂增添青春时尚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音乐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2 中学音乐教材使用状况调查(教师问卷)
致谢

(9)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10)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研究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三) 国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 国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五) 已有研究述评
    三、理论基础
        (一)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二) 关键能力理论
        (三) OBE教育理念
        (四) 理论基础上的研究框架构建
    四、核心概念
        (一) 地方高校
        (二) 应用型人才
        (三) 实践能力
        (四) 人才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
        (二) 企业与学生对实践能力评价的对比分析
        (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据分析
        (四) 实证调查结论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一) 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结构不合理
        (二) 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能力培养不足
        (三) 评价机制不健全,学生能力评价缺失
        (四) 学生能力培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认同
        (二)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无法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四)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阻碍了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五) 制度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准确定位
第三章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一、案例高校选取
    二、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 德国巴登符腾堡大学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 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三) 对比结论
第四章 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个案分析
    一、培养目标
    二、基础实践能力培养
        (一) 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二) 拓展基础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二) 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三) 实施“三化”工程,优化师资队伍
        (四) 对接专业认证标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一) 课程与学分激发学生能力提升意识
        (二)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搭建能力培养平台
        (三) 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顺应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需要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显着优势
        (一) 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投入
        (二) 健全高等教育分类评价制度
        (三)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和劳动的氛围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一) 转变合作观念,承担社会责任
        (二) 积极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三、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一) 明确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二)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 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四)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五)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六)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企业卷)
附录二: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卷内备考表

四、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J]. 陈斌. 才智, 2021(24)
  • [2]基于“艺游学”的“非遗美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究[D]. 葛诗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蒙古族音乐校本课在满洲里市第四学校小学部的实践与探索[D]. 宋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D]. 杨晓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5]5G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D]. 朱晓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D]. 雷苑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探索[J]. 饶中浩,刘臣臻,霍宇涛,赵佳腾,刘昌会.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03)
  • [8]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D]. 秦玉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9]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10]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黄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