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研究数据索引(2001)

泰山研究数据索引(2001)

一、泰山研究资料索引(2001)(论文文献综述)

殷亚欣[1](2021)在《先秦时期泰山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翟宁煊[2](2020)在《徐缙研究》文中指出徐缙,字子容,吴县人,举弘治十八年进士,自此步入政坛,在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为官。他与前七子的成员们唱酬密切,与当时众多的文人墨客交好。深入研究徐缙及其诗文,对于他的个体研究、交游状况以及吴地文化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第一章将以徐缙所历的三朝实录为主,结合吴地和苏州的地方志以及他人为徐缙家族成员创作的序文、墓表、墓志铭等,追溯徐缙家族的历史,简要介绍他的祖父母、父母亲、妻子和儿子,从中研究他的父辈对他的渗透和影响。通过研读徐缙所在的三朝实录,综合与徐缙同时代的人为他的家族创作的碑文、墓志铭和墓表等,考证他的生卒年份,并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他的生平经历,以便于对他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第二章研究徐缙的交游状况,包括对徐缙产生深刻影响的师长辈王鏊、杨一清,前七子的成员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和王廷相,与徐缙同年中进士的严嵩、谢丕、陆深、崔铣、湛若水等,他的吴地同乡顾鼎臣、文征明、陈淳、皇甫汸、袁袠等,以及一些在当时比较重要的文人墨客。本章将以他们的诗文唱酬为基本素材,来展现徐缙的交游状况。徐缙所作的《省中藤花盛开有述二首》诗,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广泛的唱和,故而在本章最后一节以藤花诗的唱和为主题展现这一风雅韵事。第三章的研究对象是徐缙的诗歌,他的诗歌创作四言、五言、七言均有涉及,诗歌的内容以交游方面的唱酬、送别、赠谢、宴集所占为重,也有具有生活气息的怀乡、旅途等,故而分类别对他的诗歌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出他的诗歌的突出特点和创作倾向。他的诗歌具有复古的倾向,诗歌虽然平衍,但是语淡意真。第四章的研究对象是徐缙的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创作的种类很多,本章将以他的文集本身的文章分类为基础,以数量较多的序文、记文和墓碑墓表三类为主,对这些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罗列、陈述和辨析,并总结出他的散文的特点。他的散文涉及的种类颇多,叙事条理清晰,其中以叙述崇明之乱的始末缘由最为典型。

姜维枫[3](2020)在《泰山辞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山文化源出上古,泰山辞赋滥觞于两汉,绵延至今,不绝如缕。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自西东迁,阴阳五行说兴起,泰山被齐人纳入五行系统,从而具有了“一岁之首、万物之始”①的新含义。秦汉王朝,前后相续,实现一统。秦皇汉武求仙奉道,报天之功,先后东巡封禅。自此,泰山地位超拔五岳,其政治文化的象征意味逐渐凸显。辞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②“苞括宇宙、总揽人物”③的体制特征与上升期的秦汉王朝敷陈万物、宣扬美德、报天成功的家国心态绾合。在历代赋家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下,泰山辞赋含藏了帝王与国家的封禅文化、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华夷思想等。赋家借泰山持世、持己,在主流文化之外,抒写自家隐逸情怀,充分发挥辞赋的颂美讽喻与感物体道功用,表达人格理想与审美追求。本论文由泰山辞赋文本阅读出发,呼应历史,力求深研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发展演变规律、包蕴万端的文化内涵,揭析泰山辞赋作家独特的情怀与人格理想,体察泰山辞赋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论文共分三部分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整体上揭析泰山辞赋之概貌和泰山形象的生成流衍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七章,集中阐释泰山辞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包括封禅文化、华夷之辨、正统观、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隐逸文化;第三部分为第八章,主要研析泰山辞赋的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第一章,泰山辞赋概貌纵览。主要从创作内容、情感、审美等方面,综括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两汉泰山辞赋以敦请封禅、颂美国家为主调。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出现讽喻、批判现实之作。唐代泰山辞赋创作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国势上升,泰山辞赋充满高歌进取的精神,赋文多书写封禅、论证政权的合法性,笔涉华夷之辨、大一统思想;后期藩镇割据、国势衰颓,泰山辞赋开始反思封禅,内容富于哲思与理性精神,风格沉静内敛。宋代泰山辞赋以真宗封禅泰山为界,前期风格华丽虚妄,后期质实尚朴。宋代真宗朝之后,封禅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元明清三代的泰山辞赋开始集中反思封禅,同时泰山作为自然山的地理特征受到关注。元代郝经《泰山赋》传达“大一统”“华夷一家”的治国理路和礼乐文化、王道仁政理想。明代泰山辞赋散体大赋与抒情小赋并行,在颂美主题之外,出现表达隐逸情怀的赋作。清代泰山辞赋创作数量为历代之冠,文体与题材更趋多元,较同期长白山赋、东巡赋,泰山辞赋更注重形塑清帝省方展义、成民是念之特征;乾嘉以降,出现以人文泰山为主题的辞赋,特点是颂美功能尾大不掉。第二章,泰山形象的流衍。以泰山辞赋为中心,纵向梳理历代泰山形象的流衍变化特征。自汉代开始,泰山崇高巍峨的庄严形象,封禅大典恢弘威仪的皇家气魄与赋体文学恢弘俯仰、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完美结合,泰山成为族群、国家、政权、文化认同的象征。元代之前,泰山形象处在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交融与离合之中;唐宋元明清几代,泰山形象表现出由国家正统向正统消解转移;明清两代的泰山形象出现另一流脉——于胶着板滞、踵事增华的神圣化描写中增添了灵活生动的平民气质。第三章,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封禅是历代泰山辞赋创作的主题,本章采用文史互证法,尝试厘清封禅之初衷与本质,梳理历代封禅观念的嬗变。古帝封禅本皆为民,至秦汉时期发展为求仙报功,唐朝帝王拨乱反正,封禅回溯为苍生祈福,至宋真宗封禅沦为帝王之术的手段,封禅大典的神圣性与崇高性被消解。从国家族群、帝王治道层面看,封禅有其积极的功用:帝王借“一统”“天命”“正统”观以巩固统治,借封禅以沿袭礼乐文化制度、建构理想的政治秩序、树立帝王典范、构建国家情感。泰山辞赋所承载的封禅文化,经过“秦仙汉纬,唐骄宋惑”的曲折发展,其主导是将“仁政”“德治”作为治道之本,以实现天下一统、安息苍生黔黎的理想。第四章,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思想贯通中国文化思想之始终,泰山辞赋中的族群意识与华夷观,与世推移,流衍轨迹清晰。就泰山辞赋创作而言,汉代的华夷观,主要集中于西汉时期,呈现为以大汉为中心的百蛮向风特征。唐代泰山辞赋之华夷观可以概括为,基于华夏中心主义的华夷一家论、正朔论。宋代泰山辞赋的华夷观演化为想象中的“华夷会同”“华夷同志”。元明清三代,泰山辞赋不言华夷、不辨华夷,实质上“华夷一家”、“天下一统”已成为此期思想的底色。第五章,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泰山辞赋传达出强烈的国家族群认同意识,泰山辞赋含藏大一统思想与礼乐文化。大一统思想不仅体现为疆域一统、族群一统,还包括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社稷稳定、经济繁荣、黎庶安宁等思想内容。泰山辞赋承载的礼乐文化具体呈现为“德化”“和序”“颂美”等形式特征。唐宋时期的泰山辞赋将礼乐文化的阐释推至顶峰,宋之后,封禅辞赋创作式微,泰山辞赋关于礼乐的阐释逐渐消解。泰山辞赋中的礼乐文化呈现向由礼乐本义到祭祀艺术的回归。第六章,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信仰中,泰山是庙堂文化中沟通天人之津梁。汉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主要表达了基于“天人感应”的“以德配天”;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传达出基于“道法自然”的天人和谐;唐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出现了关于“先天”“奉天”“革天”的命题,这不仅是赋家个体的天人认知,也代表了唐代的盛世气象。宋代儒学与科学相对发达,宋人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出现新变,然而当赋家描绘帝王封禅的蓝图时,往往又会重启天人感应的传统模式。泰山辞赋借助天人关系服务皇权,“天命至上”“天人感应”“以德配天”是帝王文化的典型表征,当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出现离散之势,君臣无法从现实政治文化中获得自信与出路,便借助天人思想来稳固政权,凝聚国家意识,有时甚至不惜伪造天命来凝聚民心和主流意识形态。宋代真宗朝的泰山辞赋强调天命主导,其后则强化人事、弱化天命。元明清时期,泰山辞赋的“天命”观不断弱化消解,然天命观的集体无意识仍若隐若现。第七章,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通观历代泰山辞赋,赋家所抒发的隐逸心态与情怀,主要表现为面对出处浮藏的矛盾,对无德、无智、无功、无名之境的思考,对自然与自我合一的追求等。“隐逸”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之一,也是此期赋家津津乐道之题。唐宋隐逸绍承前代遗风,泰山辞赋一面表现怀才不遇、一面传达隐逸情怀,盛唐之后出现仕隐兼通之风。宋代泰山辞赋写出文人无可逃逸的矛盾。元代排斥文士,泰山辞赋否定以归隐为行欲之阶、怀揣逞志之辈。明代强求集权,泰山辞赋表达赋家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清代对文人高压与怀柔政策并用,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倾向于自然与自我的合一,呈现为一种追求自由与人格的意识。总之,隐士、隐逸文化一直与封建王朝相伴相生,通观泰山辞赋,士人命运始终随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境遇而变迁。泰山隐逸辞赋借助象喻比德,书写出贞固不渝、气清不淫、宏远逍遥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审美特征。第八章,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历代泰山辞赋多借封禅与反封禅来实现颂美方今帝王之功用,泰山辞赋创作至清代,颂美内容出现新变,陈梦雷与周藩的同题《泰山赋》均能基于赋家的现实经历来表达辞赋主题。清代泰山辞赋多借意象颂美国家帝王,其一为自然意象,如泰山、白云、观日等;其一为文化意象,如“一览众山小”“登泰山小天下”“泰山不让土壤”“挟山超海”等。赋家沿着咏物——抒情——颂美的创作路向,描摹泰山自然、体悟泰山人文,传递儒家修齐治道。相较于早期以封禅为主调的颂美辞赋,在泰山辞赋创作的后期,更多的自然与文人化物象融入辞赋作品,审美风格趋于自然、典雅、优美,美中不足的是,“颂美”之声尾大不掉。部分泰山辞赋创作改变了传统辞赋结构,加强了讽喻批判社会的内容,增加了匡救时弊的成分。泰山辞赋的感物体道功能,或借“体物写志”来表达人格理想,或借主客问对来完成由事悟道。论文最后有附录两则,其一为历代泰山辞赋目录,其二为泰山辞赋勘误。

轩楷文[4](2020)在《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文中提出宋代书院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书院的教师、教学、藏书、祭祀、建筑等各个方面,但其中关于宋代书院教师生活方面的整体研究稍显薄弱。本文立足于微观史学的层面,从教育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勾勒宋代书院教师这一群体在教学、治学、生活等方面的场景,展现出属于他们这一阶层独具特色的生活特点。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从书院教师所表现出的生活特点和价值追求中总结经验,以期为当代教师吸取书院教师的优秀精神,不断完善自身,提供借鉴。两宋时期,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此社会背景下,作为有识之士的书院教师主动任教或创办书院,为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学术思想而不懈努力。他们恪守民族大义,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仰,身在庙堂之时,面对腐败政权,奸佞小人,敢于以下犯上,针砭时弊;身在乡野之时,不仅关注国家形势,亦以实际行动培养人才,影响地方风化。书院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责任感,使他们在教学中严谨认真,不仅能够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研读,共同成长,而且也采取日课、月课以及随机提问、策问等多种考查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书院教师在治学中不但孜孜不倦,严谨认真,而且致于藏书刻书,勤于着述之。他们所以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并对自身的学术知识与学术素养有高度自信,另一方面对学术研究具有敬畏与虔诚之感。北宋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以儒治国”之策,不仅为士人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参政议政环境,扩大了取士名额,而且也极大提升了整个士人群体从内心自觉涌现出一种“士以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书院教师作为有志之士,也积极上书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他们主要围绕政治、军事、教育、民生等方面进行建言。此外,书院教师每有机会不但参与地方发展建设,而且也积极从事教育,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并促进了地方学术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书院教师虽然比较清贫,但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着儒者的人生价值信仰,每遇到需要帮助之人也慷慨解囊。在“以文立国”的国策之下,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儒学的发展完善,使得书院教师内心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一方面要实行儒家“外王”路线,另一方面又要追求内在的自由和超脱。当“外王”路线存在困难时,书院教师转而投身于自然,在闲适生活中,通过一言一行的打磨,通过游山玩水、品茶、饮酒、写诗、焚香等活动涵养性情,修养品德。书院教师通过“寓意于物”,从而超然物外,把日常生活塑造成融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于一体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此外,书院教师与好友通过互相写信、拜访、相约游玩等多样化的交往中,不但加深了彼此的友谊,而且对书院教师的学识精进、仕途发展、生活方式、处世心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书院教师之所以能够做到在教学中认真,治学中严谨,交往中诚恳,生活中悠然,都来源于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生信仰以及高尚的师德、仁心。通过分析宋代书院教师在教学、治学、交往、生活中的特点,一方面引导当代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注重自身审美取向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满,从而自由而幸福地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呼吁当代教师吸收书院教师之精神,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关心爱护,甘于奉献,做一个“仁师”,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张琰[5](2019)在《近七十年泰山文化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近七十年,泰山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沉寂至兴盛再至繁荣的阶段,表现为:其一,研究内容更加丰富。从讨论泰山的基本问题扩展到分析该礼俗的香社、进香活动、信众、文化传播等问题。其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经历了从单一研究方法到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三,研究所用资料种类增多。表现为从单一研究资料到多种研究资料的综合运用。本文试对近七十年泰山文化研究成果做一回顾与前瞻。

陈冲[6](2019)在《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文中认为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庆元之鄞人(今浙江宁波),南宋理宗朝宰相。郑清之政治地位极高,于文学一道亦颇有造诣。故而有必要对其人其诗展开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即文本研究和诗歌注释。文本研究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分家世、教育师承、仕宦经历等方面论述郑清之的生平。指出其为唐代书画三绝之郑虔的後人;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而非嘉定十年;仕宦经历部分则认为其是南宋不可多得的贤臣良相,而非一般认为的史弥远之流。同时梳理其与时人的交游情况。第二章对《安晚堂诗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做一个简要的爬梳,并介绍郑清之其他作品。第三章从文本出发,主要分析郑氏诗歌的主题内容与艺术特色,展现其风貌价值。注释部分,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安晚集》为底本,对集中诗歌涉及到的疑难字、典故、人名、官职名、佛教语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希望通过上述工作,促进时人对郑清之政治、文学成就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以便对南宋文学有更深入了解。同时,这对繁荣浙江宁波地区的地域文化亦有积极意义。

都刘平[7](2018)在《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文中指出考证是文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孔子即已讲“无征不信”,清代乾嘉学派运用它取得了空前的学术成就。但古人是将其运用于经史研究,以这一方法运用于戏曲者,始自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使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真正跻身于现代学术大厦之中。王氏在全面梳理古剧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元杂剧的方方面面,或受材料与精力所限,在论述元杂剧家生平事迹时,依据的主要材料仅钟嗣成《录鬼簿》。真正以元曲家生平作为研究对象,全力搜索文献资料、考证其行迹的,是孙楷第先生。他的这项工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1981年修订版《元曲家考略》问世,共考证作家八十五位,成为元曲家生平研究的第一功臣。同时及后来学者,也都不同程度的补充推进了孙先生的这项学术研究。元人文献浩繁,孙先生以一己之力,在没有现代数据检索的情况下,能搜索到如此多的材料、考证如此多的曲家事迹,实令人敬佩。但还有不少文献未被查索使用,自然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近来的研究者,或限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担心徒劳无功,很少有以“元曲家新考”为研究题目。只是就自己现有的研究对象、阅读范围,就偶尔发现的新材料、新证据撰而为文,虽对个别作家的事迹的了解认识有帮助,但对元曲家整体研究的推进,难着功效。笔者二O一五年从袁师世硕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协助袁师做《录鬼簿》汇校整理工作。在这期间,编集了有关元曲家生平传记的资料,并对有疑问的材料间作笺注。除正史有传的作家外,累积文献四十万字。在现代学者编纂的元代诗文词总集之外,翻阅了大量石刻文献及清人编集的有关元人书画题跋材料。其中颇有一些新的收获。此外,元朝因有长达八十年没有科举的时间空白,汉族文人最主要的晋身之途就是从吏。《元史·孛术鲁翀传》所谓“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而即便延佑二年恢复科举后,在种族歧视的政策下,汉族士子由科举而入仕的数量也很有限①。所以对元代吏职制度的研究,是破解元曲家身世的一把重要钥匙。为此,笔者翻阅了以《元典章》为代表的部分元代官方文书,并参研现代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着作。正是在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先后撰成若干单篇论文,部分公开发表在一些刊物上。现在择出材料较丰赡、据新发现的文献可以解决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的若干种,以作家时代先后为次序,撰成《考辨》,计得总数十九人。遵循学界元曲研究的通例,分散曲家(上篇)、杂剧家(下篇)两部分。其中散曲家十一人,杂剧家八人。通过对有元一代曲家的整体研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曲家的身份构成是有差异的,并非如过去笼统的“底层文人”所能界定。元初,面对方兴的曲体文学的出现,文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如关汉卿、白朴等一批具有包容开放思想的文人积极接纳,参与其中。而另一部文人则仍严守传统,在诗文领域继续骋才。这两个领域的文人也就各自分为不同的阵营,彼此间少有交集。介乎两者之间的则是偶作散曲而不染指杂剧的作家,他们从“今乐府犹古乐府”的崇古思想出发,以散曲为古乐府的当代变体。文人这种自我身份的分流现象,随着大量曲体文学的涌现,对本朝这一新兴文体价值意义的认识的深入,至元中后期发生改变。邾经曾中进士(应是乡贡进士);钟嗣成是名士邓文原的弟子,也多次参加江浙乡试;张鸣善以诗歌创作擅时名,与诗人张翥、成廷珪等交往密切。他们都不以参与杂剧创作为耻。正是对曲文体的价值的深化认识,在面对登峰造极的唐诗、宋词时,他们以“大元乐府”作为与之抗衡的底气和资本。作为有元一代诗文领袖的虞集,将“国朝之今乐府”与“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并称为“一代之绝艺”。对通俗化的杂剧,也认为其“有深意焉”,“不失为美刺之一端也”而加以肯定。也正如此,元后期出现了一批对元曲作家及作品文献整理的着作,诸如贯云石、虞集、杨维祯等文坛领袖纷纷为之作序。从这个角度说,“元曲的经典化”,不必等到明代,元本朝人已然自觉的认识到了。

张婧雅[8](2018)在《明清泰山管治考》文中认为论文以明清时期的泰山管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细读的方法,从外部的岳治规画和内部的营管机制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求内外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明清泰山管治模式的核心,并对现代风景名胜区体制的规划管理提出展望。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论文梳理了自先秦至明清时期泰山管治的阶段性演变过程,并将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先秦的自然阶段、秦汉的政治阶段、魏晋至金元的宗教阶段以及明清的民俗阶段。其中明清是泰山管治的大集成时期,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殊性、典型性和统一性,是泰山管治方式最为复杂和集中的阶段。其次,为研究明清泰山管治的具体方式,论文对明清泰山建置的分布进行了考证。基于实地踏查和多本明清方志,论文对泰山主峰、泰城、灵岩山和徂徕山四个区域内共计191处建置的位置分布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总体布局、类型特征和布局特点,为后续的的岳治规画考析奠定基础。在上述考证基础上,论文从明旨、相地和布局三个层面对明清泰山管治的外部格局——岳治规画进行分析。(1)明旨方面,泰山岳治经历了“逐水而居”和“迁治就山”两大阶段后,至明清形成了集祭祀和社会两大目的,国家祭祀服务、民间进香庙会、山岳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泰山岳治。(2)相地方面,南北众山为骨架环抱岳治城池,三大水系自内向外将众山串联,构成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山水圆环抱方城”的同心圆嵌套式山水城结构,为“山城一体”的岳治格局奠定了自然基础。(3)布局方面,形成了以岱庙为核心统领、重点祠庙为控制、岳治街道为承接、自然环境为背景、三重空间为意境的山城空间营造方式。总体来说,明清泰山的岳治规画形成了鲜明的“山城一体”空间格局,为其内部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综合管理和职责组织四个方面研究明清泰山管治的内部营管机制。(1)管理模式方面,明清泰山形成了地方州府官署日常管理,宗教祭祀和自然资源由宗教机构和国家相关机构统一管理的基本模式。(2)经营模式方面,明清泰山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香税、香钱以及街市三大类,并经历了国家经营——经管分离模式的转变。(3)综合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宏观管控、资源管理和资金管理三大方面。其一,泰山的宏观管控由中央朝廷负责,包括相关管理经营制度的确定、主要官员和重要祠庙主持的委任等。其二,泰山的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管理和建筑设施管理两部分。自然资源主要由各级政府统一负责,包括日常巡查、监督维护等;建筑设施则主要以修建和维护为主,根据管理主体和修建模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帝王敕建、州府修建和信众共建三种模式。其三,泰山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香税和香钱,实行同一上缴、定额反哺的基本管理制度,管理主体为中央朝廷及其委派的地方州府,并通过专员管理、动态值岗和分类管理等制度进行具体的管理。(4)职责组织方面,明清泰山管治涉及中央朝廷、地方州府、宗教组织、各地的香客以及当地的居民共五大类,这五大利益相关者通过权责、资金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泰山的多方共治模式。最后,在对明清泰山管治的外部空间和内部机制两个维度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探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明清泰山管治的核心,并对现代风景名胜区管理提出展望。帝王封禅的内因驱动了泰山管治的演变和发展,进而逐渐形成泰山地区严格的山城轴线和山城一体的岳治规画空间格局。如此的空间格局又促成了泰山属地管理体制下的税收反哺机制,反之该机制又不断提升和维护着独特的山城空间格局和祭祀环境,进而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社会资金的不断注入,保障整个泰山营管机制的实施。外部的岳治空间和内部的营管机制通过上述各个关键环节产生联系,进而形成极具耦合关系的良性循环,构成明清泰山管治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理念。外部空间和内部机制构成的这种耦合关系,不仅在空间上体现了土地的集约规划管理理念,同时在管理运营上促进了地方多元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平衡统一,形成山城统一规划、资源保护性利用的基本规划理念。借鉴、反思并转化明清泰山管治的核心思想和具体的方式,论文最后从实行景区城区的统一规划管理、建立统一分级的管理体制、实行特许经营和多元资金机制以及构建公众参与的共治模式等方面对现代风景名胜区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展望。

陈亮亮[9](2017)在《《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文中指出《全宋文》是囊括有宋一代单篇文章文献最为全面的总集,其收录的书学文献范围远大於一般书学论着的范围之总和;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全宋文》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书学文献尚未得到应有的考量和研究。这是本文以《全宋文》书学文献为研究对象的首要原因。此外,全面掌握研究资料,对宋代书学材料进行基础的文献梳理和全面的考察,也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文章只选取了《全宋文》苏轼之前的书学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参用书学研究方法,按照解题与疏证的主要思路,对《全宋文》中单篇的书学文献进行逐个解题、考订,兼顾校勘、补遗等工作,同时努力在文献学和书学的理论指导下,对研究对象作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求在书学理论、书学史、碑帖史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和研究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北宋书学文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一章“概说”在考察北宋书学文献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重视非名家、非名帖的书学研究的看法且说明了本文文献分类的理念。後面三章分别以碑帖、书家、书论为主题,每一章前冠以“小序”:第二章“小序”以实例指出碑帖类书学文献的记载碑帖流传线索、保留古人碑帖的品鉴和记载已经失传的碑帖名目的价值;第三章“小序”说明了书家类文献保留对书家的评价和记载了古人书法师受源流的价值,并对一般书学史忽略的书家名目进行了初步整理;第四章“小序”对书论类文献中涉及的书法和“道”“圣贤”以及人品的关系问题、书法的学习和艺术境界问题、书法史问题进行分析。在每一章的“小序”之後,分别对单篇文献解题和疏证。解题主要任务是提炼文献的主要观点。而疏证主要梳理、考辨文献涉及的书家的传记、书迹的评价、书迹流传和着录状态、关於作者观点的争议和评价等问题。此外,文中考辨《全宋文》字句讹脱、文章误收、漏收多处;还在《全宋文篇目分类索引·书法类》的基础上,补录《全宋文》中有关书学的文献二百多篇。

李璇[10](2016)在《邓显鹤《沅湘耆旧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沅湘耆旧集》是由邓显鹤于道光年间编纂的湖南文学史上第一部较全面较系统辑录湖湘先贤诗作及相关文献的大型诗歌总集。此书集湖南文艺之大成,全书共收入诗作18000余首,作者2000余人。地方性诗歌总集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一直是中国诗歌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学术领域。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思想史等多种研究方法,既注重对《沅湘耆旧集》的考订、校勘、辑录等基本工作,同时又努力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的视野下对《沅湘耆旧集》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结合目前学界对邓显鹤《沅湘耆旧集》的研究状况,阐释本文的研究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以清代热衷编纂地方诗歌总集为背景,结合邓显鹤生平、着述、交游情况,论述《沅湘耆旧集》之编纂动机、成书过程与版本流传。第二章,《沅湘耆旧集》在编撰体例方面采取的是按作者分类的方式,以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统贯全书。每位诗人条目都由作者小传、诗评、辑评、诗歌、按语五个部分组成。这种编纂方式,不仅体现出选家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也使文本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批评张力,将批评表现与文本编选实现了较好的融合,使读者可以听到多种不同的声音。《沅湘耆旧集》作者小传一般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科第、仕履和诗文集名这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使小传具备了增广生平,着录轶事,考证勘误,借人存人这四个功能。《沅湘耆旧集》编选诗作的文献采摭范围涵盖了史部、子部和集部三大部类,主要以诗人别集为文献基础,同时邓显鹤还有意识地将手稿、横幅、口诵、吊唁、题扇、壁间题字等多种原始文献形式纳入其编选诗作的文献视野,扩大了总集编纂的资料收集范围。第三章,通过史书、方志、家谱、墓志、行状等对《沅湘耆旧集》作者小传中的字号、生卒、仕履、文集及其误收诗人等情况进行订误与补充,共订误与补充140条。第四章,利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知识,对《沅湘耆旧集》重收诗人诗作2家、误收诗作4首进行考辨;对邓显鹤删改原诗进行校订,比勘诗人诗选近100家,出校勘记17家;对39首诗作进行系年以及对《沅湘耆旧集》所收7家诗作缺字进行补漏。第五章,考察《沅湘耆旧集》所反映的文献特点与文献价值。考察小传中保留的典章制度、社会习俗、文人结社等情况,深化对湖南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通过邓显鹤对所选诗歌的评价,研究邓显鹤的诗学观。余论,论述《沅湘耆旧集》与“湘学复兴”之关系,以及《沅湘耆旧集》在湖南诗歌总集编纂中的典范意义和后续影响。附录分别辑录《邓显鹤诗话》和《沅湘耆旧集》集外作家小传补遗80篇,作为主体内容之外的资料汇编,具有相对独立的文献参考价值。

二、泰山研究资料索引(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山研究资料索引(2001)(论文提纲范文)

(2)徐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徐缙生平和遗迹的介绍
        (二) 明代文学研究中徐缙被提及的情况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徐缙家世生平研究
    第一节 徐缙家世简述
    第二节 徐缙生平研究
        (一) 徐缙生平
        (二) 着述、刊书、藏书
第二章 徐缙交游研究
    第一节 师长
        (一) 王鏊
        (二) 杨一清
        (三) 靳贵
    第二节 前七子
        (一) 李梦阳
        (二) 何景明
        (三) 徐祯卿
        (四) 边贡
        (五) 王廷相
    第三节 同年
    第四节 同乡
    第五节 其他
    第六节 藤花诗唱和
第三章 徐缙诗歌研究
    第一节 诗歌内容
        (一) 送别诗
        (二) 赠谢诗
        (三) 寿、挽诗
        (四) 闲游景物诗
        (五) 从政生活诗
        (六) 其他题材
    第二节 徐缙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 复古倾向
        (二) 平衍
        (三) 语淡意真
第四章 徐缙散文研究
    第一节 散文内容
        (一) 序文
        (二) 记文
        (三) 墓志铭、墓碑、墓表、碑文、祭文、行状
    第二节 散文特点
        (一) 体裁众多
        (二) 叙事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泰山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创新与方法
第一章 泰山辞赋概貌纵览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颂美封禅与批判现实
    第二节 唐代: 高歌进取与沉静内敛
    第三节 宋代: 华丽虚妄与质实尚朴
    第四节 元代: 封禅告退与山水方滋
    第五节 明代: 敷陈家国与触兴致情
    第六节 清代: 自然人文与颂美讽喻
第二章 泰山形象的流衍
    第一节 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与交融
    第二节 居正统与正统地位的转移
    第三节 由神圣化到平民化的转向
第三章 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
    第一节 巡狩与封禅概说
    第二节 封禅之初衷与嬗变
    第三节 封禅文化之再认识
第四章 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
    第一节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华夷、天下
    第二节 华夷之辨的形成与基本取向
    第三节 华夷之辨的流衍
第五章 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疆域、政治与社稷: 泰山辞赋与大一统
    第二节 同民心与出治道: 泰山辞赋与礼乐文化
第六章 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
    第一节 天人思想与泰山崇拜
    第二节 天人思想之嬗变
第七章 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
    第一节 泰山隐逸与隐逸品格
    第二节 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特征
第八章 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
    第一节 泰山颂美讽喻赋
    第二节 泰山感物体道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历代泰山辞赋目录
    附录二 泰山辞赋勘误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宋代的书院及书院教师
    (一)宋代的书院
        1.宋代书院产生的背景
        2.宋代书院的发展
    (二)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
        1.宋代书院教师的籍贯、出身、任职经历
        2.宋代书院教师的从教原因
二、宋代书院教师的教学生活
    (一)共同研读,一起成长
    (二)集体讲说,解疑答惑
    (三)随机教育,寓教于境
    (四)祭祀圣贤,榜样教化
    (五)巧加考核,促生成长
    (六)鸿雁传书,终身育才
三、宋代书院教师的治学生活
    (一)笃学不倦、严谨认真
    (二)善思问疑、取友四方
    (三)藏书刻书、勤于着述
四、宋代书院教师的政治生活
    (一)关心朝政,建言献策
    (二)教化民众,惠泽乡里
        1.开展教育,培育人才
        2.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及地方风化
        3.身体力行,促进地方发展
五、宋代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
    (一)书院教师的物质生活
        1.不为物困,安贫乐道
        2.尽己所能,惠及他人
        3.衣蔽履穿,犹爱他命
    (二)书院教师的精神生活
        1.琴棋书诗,自娱自乐
        2.日常琐细,悠然自得
        3.审美于物,超然物外
    (三)书院教师的交往生活
        1.登门拜访,互诉衷肠
        2.相携出游,怡情于景
        3.文字往来,情深意切
六、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及启示
    (一)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
        1.潜心学问,育人多方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乐道旷达,交友广泛
    (二)宋代书院教师与官学、私学教师生活特点比较
        1.相同点
        2.不同点
    (三)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特点对现代教师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郑清之及其诗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郑清之家世及其生平
    第一节 郑清之的家世
    第二节 郑清之的教育师承及求学经历
    第三节 郑清之政治生涯及为宦作风
    第四节 郑清之交游考述
        一、与刘克庄
        二、与林希逸
        三、与应系
        四、与赵以夫
        五、与林治中
        六、与释广文
第二章 《安晚堂诗集》版本及郑清之其他作品
    第一节《安晚堂诗集》源流述略
    第二节《安晚堂诗集》现存版本
    第三节 郑清之现存其他作品
        一、《念奴娇·菊》
        二、《文房四友除授集》
        三、《太上感应篇赞》
第三章 《安晚堂诗集》主题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安晚堂诗集》主题内容
        一、写景状物吟咏生活
        二、交游酬唱抒写友情
        三、寄情山水参禅论道
    第二节《安晚堂诗集》艺术特色
        一、梵我合一诗多禅趣
        二、用语浅进以故为新
结语
凡例
卷一
    默坐偶成
    追记觉际偶成
    静极
    灯薪
    臂疼医令灼艾戏成
    食豆荚
    臂疼自砭
    有感
    秋色佳甚未能一到觉际像景漫赋二绝
    感风闷坐戏成六言一首示云岑
    秋成风雨
    雨後闲坐偶成
    兀坐
    香山老惠两猫
    香山猫食粥
    冬瓜
    茄子
    赠李相士
    七月初五日城中大风雨
    闻觉际被风寄頔老
    督觉际莳菜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因览诗话中赋昭君者,命意多溺於情,遂出此作。]
    八月初五梦桃杏枝上皆小蕊,顷刻间一花先开,既而次第皆拆。色殊红鲜可爱,梦中为赋一诗,觉,但记其第二句,戏足成之
    赠谈命陈总属
    八月上弦夕
    觉际闲坐纪所见
    食蛤戏成
    督觉际植花
    催觉际殖芥
    观书[连日脾胃不快,因观书,遂喜食。]
    夜雨
    睡起戏笔
    谢天童老秋兰
    夜雨不睡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护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
    竹下见兰
    小轩偶成
    旧冬得蒌蒿数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撷,辄持饷黄堂拙语先之聊发一笑
    太史报彗星没
卷二
    谢虚斋和诗
    和虚斋劝农十诗
    宿翠山
    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南坡口号十八首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
    病後和黄玉泉韵
    再和前韵
    送姚提干行
    和德夫治中林宗谕雪诗简黄制卿
    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檐前蜘蛛
    安晚轩竹
卷三
    冬节忤寒,约客默坐, 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皱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
    谢郑广文和韵
    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
    再和
    和赵静乐梅韵
    菊坡叠遗梅什,忽惠兰芽,此变风也,敢借前韵,效楚词一章以谢来辱
    和赵大监知宗韵
    再韵简菊坡
    昨虽移韵于兰,然石鼎联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赋一则语以殿,衆作亦骚之乱词云
    再和静乐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再和梅韵
    再和劝学韵
    和葺芷雪韵
    再和雪韵
    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
    闲中口占数绝
卷四
    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
    谢玉泉君黄伯厚和韵
    诸君和篇摩垒致师不容闭壁再绎前韵
    再和戏黄玉泉
    谢葺芷和韵
    谢郑广文和韵
    雨中即事简二友
    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广原韵志喜也呈虚斋使君
    湖上口占
    戏续前韵简幕掾林治中
    煮白酒送林治中
    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卷五
    绍定闽寇平,上功省府黄伯厚[载]与焉,余时在政事堂,赵用甫掾西曹力言此文墨士,请官以左选,既而赏戾法,迄授武阶,去岁戊戌,用甫帅鄞乃来为阃属,余浪迹湖山,岁余始一见稍稔,接觞咏亹亹迫人间及前事
    家园即事十三首
    家园即事
    诗别可斋陈制置移镇吴门
    怀可斋简林郑二从事
    乍晴观蜂房戏占
    糟蟹蚏送葺芷
    再和且答索饮语
    郑德言暂馆於别墅
    安晚偶成
    和郑制干迁居
    和鄞制干谢借居且惠朋樽醉螯诗
    题雪窦千丈岩
    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调以拙诗
    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
    圃中问讯梅友,老干疎花,有足喜者
卷六
    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因会[自注:古外切]来诗再广元韵
    演诗之宠依韵以谢
    村边以汤婆样惠示与诗俱来依元韵
    再和村边解嘲
    和葺芷笋诗
    赠许石田为僧
    和敬禅师茶偈
    赠育王堪笑翁
    蔬圃
    和林悴赋郡守随车雨
    和白雪老禅二偈
    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郑德言亲覩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拙偈调偃谿上人
    雪窗董寺丞将指平谳,安晚来访,因举似偃谿为下一则语
    简雪窗董寺丞
    山间大风,雨昼夜不止,闻松声撼床,戏成拙语谩录呈葺芷参溪
    和复岫庵赓醻之什
卷七
    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
    送林教授行[戊戌九月]
    安晚园戏占
    九日即事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坏圗
    谢林治中访别觉际庵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之,录呈慧上人
    因笔记贼入空室颂
    乙巳三月出湖口占
    到龙井寺
    旌德观
    赐第登楼
    观王导传作
    闲中偶成
    孟童子中异科而还,来访余於行都,赐第辄赠以诗
    东湖送藕与葺芷
    送新姜与葺芷
    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
    书西湖雷峯云讲主草书[宝庆丁亥闰夏]
    送黄伯厚入广
    送继一郭处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林希逸《安晚先生丞相郑公文集序》
    附录三 刘克庄《丞相忠定郑公行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篇 散曲家
    徐琰
    陈国宝
    白无咎
    赵世安
    班惟志
    王士熙
    顾德润
    高克礼
    阿鲁威
    鲜于去矜
    孟昉
下篇 杂剧家
    白朴
    史樟
    高文秀
    李好古
    赵天锡
    金仁杰
    范居中
    张鸣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明清泰山管治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时间范围界定
        1.3.3. 空间范围界定
    1.4. 研究的基础条件
        1.4.1. 方志典籍
        1.4.2. 碑刻游记
        1.4.3. 考据资料
    1.5.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1. 关于古代泰山的研究
        1.5.2. 关于古代山岳管治的研究
        1.5.3. 评述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2. 古代泰山管治源流
    2.1. 山岳管治的源与流
        2.1.1. 原始崇拜,山岳祭祀
        2.1.2. 五岳告祭,巡望封禅
        2.1.3. 佛道入山,建置管治
    2.2. 泰山管治的肇发因由
        2.2.1. 思想基础:山岳崇拜,仙山庇佑
        2.2.2. 地理环境:阔达凸显,万物之东
        2.2.3. 内因驱动:君权神授,国事封禅
    2.3. 泰山的域地沿革
        2.3.1. 南徐北青,阳鲁阴齐
        2.3.2. 秦设齐郡,汉置奉高
        2.3.3. 唐改乾封,宋迁奉符
        2.3.4. 明清泰安,治所统一
    2.4. 泰山管治的阶段环境
        2.4.1. 先秦时期:自然形态
        2.4.2. 秦汉时期:政治形态
        2.4.3. 魏晋至金元时期:宗教形态
        2.4.4. 明清时期:民俗形态
    2.5. 明清管治的特殊性
        2.5.1. 管治从狭义变为广义
        2.5.2. 岳治规画趋于清晰
    2.6. 本章小结
3. 明清泰山建置分布考证
    3.1. 岳治城池范围考证
        3.1.1. 建置沿革
        3.1.2. 城池范围
    3.2. 寺观祠庙分布考证
        3.2.1. 空间层面
        3.2.2. 时间层面
    3.3. 总体布局:一山一城,三山辅助
        3.3.1. “一山一城”为核心
        3.3.2. “三山”为辅助
    3.4. 类型特征
        3.4.1. 封禅天地,岱顶泰城统中
        3.4.2. 道观多岱阳,佛寺多岱阴
        3.4.3. 城内岱顶大型服务,盘道小型服务
    3.5. 布局特点
        3.5.1. 借助地势
        3.5.2. 宗教礼制
        3.5.3. 牌坊序列
    3.6. 本章小结
4. 明清泰山岳治规画考析
    4.1. 明旨:岳治的形成及功能
        4.1.1. 明清岳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因由
        4.1.2. 岳治的建置目的
        4.1.3. 岳治的功能和需求
    4.2. 相地:岳治的山水环境
        4.2.1. 梁父山址之出入考证
        4.2.2. 支山范围考证
        4.2.3. 东北群山绵亘,三山雄踞
        4.2.4. 西南众水交流,一水汇统
        4.2.5. 山水同心绕城
    4.3. 布局:山城空间营造
        4.3.1. 以岱庙为核心统领
        4.3.2. 以重点祠庙为控制
        4.3.3. 以岳治街道为承接
        4.3.4. 以自然环境为背景
        4.3.5. 以三重空间为意境
    4.4. 本章小结
5. 明清泰山营管机制考析
    5.1. 管理模式
        5.1.1. 泰山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因由
        5.1.2. 明清泰山的管理模式
    5.2. 经营模式
        5.2.1. 经营范围
        5.2.2. 经营模式
    5.3. 综合管理
        5.3.1. 宏观管控
        5.3.2. 资源管理
        5.3.3. 资金管理
    5.4. 职责组织
        5.4.1. 管理主体
        5.4.2. 相互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泰山管治的特征及发展
    6.1. 泰山管治的纵向特征
        6.1.1. 泰山管治之“变”
        6.1.2. 泰山管治之“不变”
    6.2. 泰山管治的横向特征
        6.2.1. 内外耦合的循环机制
        6.2.2. 山城一体的建置格局
        6.2.3. 山城互促的经管机制
        6.2.4. 统一的资源管理体制
        6.2.5. 多方参与的共治模式
    6.3.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发展途径
        6.3.1. 实行景区城区的统一规划管理
        6.3.2. 建立统一分级的资源管理体制
        6.3.3. 实行特许经营及多元资金机制
        6.3.4. 构建公众参与的共治模式
7.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1.1. 古代泰山管治源流的梳理
        7.1.2. 泰山建置分布的研究
        7.1.3. 泰山管治的外部格局——岳治规画
        7.1.4. 泰山管治的内部机制——营管模式
        7.1.5. 泰山管治的内外耦合模式
        7.1.6.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发展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余论及展望
附录一 泰山调研记录表
附录二 泰山山水形胜分布统计
附录三 泰山寺观祠庙分布统计
附录四 泰山支山分布统计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宋代书学文献研究现状
        (一) 以主题为中心进行的宏观研究情况
        (二) 宋代书论着作研究情况
        (三) 宋代书学专人研究情况
        (四) 宋人书学专着以外的书学文献研究状况
        (五) 宋代法帖研究情况
        (六) 从文献学等角度进行的着作研究状况
    二、“书学”概念、《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研究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思路
        (一) 《全宋文》书学文献研究选题意义
        (二) 《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研究思路、方法
    三、《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概说
第一章 碑帖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第一节 碑帖类书学文献概说
    第二节 碑帖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第二章 书家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第一节 书家类书学文献概说
    第二节 书家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第三章 书论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第一节 书论类书学文献概说
    第二节 书论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文所收书学文献作者书学小传
附录2 《全宋文》书学文献目录
附录3 《全宋文》书学文献碑帖索引
附录4 文中书家索引
後记

(10)邓显鹤《沅湘耆旧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有关邓显鹤的研究
        (二) 有关清代编纂的地方性诗歌总集的研究
        (三) 有关《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邓显鹤生平、着述及《沅湘耆旧集》
    第一节 邓显鹤事迹征略
        一、家世考
        二、邓显鹤生平梳理
        三、交游
    第二节 邓显鹤着述略论及《沅湘耆旧集》的编纂动机、成书过程与版本流传
第二章 《沉湘耆旧集》编纂体例和文献来源
    第一节 《沅湘耆旧集》编纂体例
        一、以史法行之
        二、“以诗存人,亦以人存诗”
        三、缀以小传、诗评、辑评、按语
    第二节 《沉湘耆旧集》作家小传的内容
        一、增广生平
        二、着录轶事
        三、考证勘误
        四、借人存人
    第三节 《沅湘耆旧集》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
        一、《沅湘耆旧集》选诗来源文献条目辑录
        二、选诗来源文献的范围和类型
第三章 《沅湘耆旧集》诗人小传订补
    第一节 字号订误与补充
        —、字号订误
        二、字号补充
    第二节 生卒年考
    第三节 官员仕履考和僧道杖履考
        一、官员仕履考
        二、僧道杖履考
    第四节 文集补订
    第五节 误收诗人考
第四章 《沅湘耆旧集》诗选校订
    第一节 《沅湘耆旧集》重收、误收诗作考辨
        一、重收诗作考辨
        二、误收诗作考辨
    第二节 邓显鹤删改原诗校订
    第三节 《沅湘耆旧集》部分诗作系年
    第四节 《沅湘耆旧集》诗作缺字补漏
第五章 《沅湘耆旧集》文献学和诗学思想
    第一节 《沉湘耆旧集》文献特点
        一、文献搜集:旁搜远绍,众籍皆括
        二、文献校勘:精审精校,随刊随补
        三、文献辨别:求真务实,追源溯流
        四、文献整理:由近及远,由简入繁
    第二节 《沅湘耆旧集》文献价值
        一、考师承与姻亲
        二、考籍贯
        三、考生卒年
        四、考文人结社
        五、辑佚的渊薮
    第三节 《沉湘耆旧集》诗学思想
        一、诗学思想
        二、批评方法
        三、批评焦点: 竟陵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辑录《邓显鹤诗话》
附录二: 《沅湘耆旧集》集外作家小传补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泰山研究资料索引(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时期泰山信仰研究[D]. 殷亚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徐缙研究[D]. 翟宁煊. 山东大学, 2020(10)
  • [3]泰山辞赋研究[D]. 姜维枫. 山东大学, 2020(12)
  • [4]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D]. 轩楷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5]近七十年泰山文化研究述评[A]. 张琰. 泰山国际文化论坛(第一届;2019)论文集, 2019
  • [6]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D]. 陈冲. 广西大学, 2019(01)
  • [7]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D]. 都刘平. 山东大学, 2018(12)
  • [8]明清泰山管治考[D]. 张婧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D]. 陈亮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邓显鹤《沅湘耆旧集》研究[D]. 李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泰山研究数据索引(200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