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

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

一、高温聚丙烯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刘红梅,岳倩倩[1](2021)在《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安全监测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网环境温度和使用状况等影响,从而失去自愈功能,引发电网故障的问题,设计安全监测系统以保障其安全运行。在分析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指出该系统的应用优势;给出工程应用的具体安装实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无功补偿领域有一定应用价值。

李婉茹[2](2020)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高场电荷输运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被广泛用于变流电路的支撑电容,也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厅的关键设备之一。但其服役过程中要长期承受强直流电场、高温热场的联合作用,致使聚丙烯薄膜介质内部容易积累空间电荷,导致局部场强畸变,使材料老化甚至发生击穿现象,最终导致其电气绝缘性能退化而失效。绝缘介质薄膜的电气性能直接对电容器的使用产生关键影响,目前对聚丙烯薄膜的电荷输运的相关特性的研究尚少,电场和热场联合作用下,聚丙烯薄膜内电荷输运的调控以及相关电气性能的提升需进一步研究。选用厚度为9?m的聚丙烯薄膜作为研究对象,测试施加不同电场强度以及不同温度的电导电流特性、直流击穿场强特性。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对电场温度联合作用下聚丙烯薄膜的电荷输运过程和电场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陷阱特性、注入势垒等电荷输运微观参数以及温度、外施电场强度等宏观参数对聚丙烯薄膜材料内空间电荷分布及电场分布的贡献程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电导特性测试,在施加电场和温度后,随着加压时间的推移,电导电流从较高数值逐渐衰减,一小时后基本达到稳态。温度为20℃,电场强度低于150k V/mm时,稳态电导电流值随着场强的增加线性升高,当电场强度达到150k V/mm以上时,材料的强场电导电流值明显增加至10-8A数量级,不再保持原有线性关系;电场强度为70k V/mm,温度从20℃变化到120℃时,稳态电导电流随温度呈现指数增长,温度为120℃时的电导电流值相比室温条件下高出3个数量级。对于直流击穿特性测试,室温下,聚丙烯薄膜材料的直流击穿场强可达497k V/mm左右。通过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对聚丙烯薄膜电荷及电场分布的仿真发现:当电场强度低于150k V/mm时,陷阱电荷对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分布起主导作用,电荷入陷-脱陷过程主要影响载流子的输运过程。在较小的陷阱能级深度和密度时,介质内部电荷密度和电场畸变率较小,主要通过体传导作用使材料内电荷快速松弛,这使得材料具有较高的体电导电流;在较大的陷阱能级深度和密度时,介质内部电荷密度和电场畸变率较小,电荷被限制在电极-介质边界处距离介质表层数微米的区域,向介质体内的迁移深度变浅;在电场达到150k V/mm后,短时间内陷阱深度和密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电荷向介质内部注入和迁移明显增多,电荷积累和电场畸变程度逐渐增加;运行温度升高会增加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降低电荷密度和电场畸变率,但会使得材料电导率轻微升高,升高一定的注入势垒会对电荷的注入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降低材料的电导率。通过直流击穿特性的仿真发现:温度从20℃升至80℃,聚丙烯薄膜直流击穿场强由530k V/mm下降至267k V/mm(下降40%左右),温度和电压的逐级升高,使得注入电荷密度和迁移深度大量增加;长时间的高温和高场的联合作用可以使得介质内陷阱电荷有较大几率发生脱陷,参与到载流子的迁移过程中,增大材料的泄漏电流密度;同时,还可以加剧聚丙烯内部大量空间电荷的碰撞电离过程,使聚丙烯的直流击穿性能明显下降。

彭嘉鑫[3](2019)在《钛酸锂全电池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酸锂具有卓越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和安全性,因而其在动力电池领域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较多集中于钛酸锂材料的改性和钛酸锂电池产气研究,对钛酸锂全电池体系综合优化研究较少。为实现钛酸锂全电池的多元化工业应用,开发性能优异的全电池体系十分必要。本论文首先使用三种正极材料与钛酸锂进行全电池体系选配,通过材料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NCA-LTO是较优的全电池体系。其次利用N/P对全电池体系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研究发现在NCA-LTO全电池体系中N/P约为0.6时电池综合性能较为优异。通过对优化后的NCA-LTO全电池体系综合分析发现,此时的全电池体系相对能量密度和5C循环保持率为最大值,但相对功率密度并不高。基于超级电容器的非法拉第储能机理,预期在电池体系中加入高比表面活性炭材料以保证电池能量密度不衰减的同时提升全电池体系功率密度。制备的PANI-AC材料具有3045.4m2/g的比表面积,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该材料有优异的电容特性。通过研究PANI-AC在正极材料中的掺入量,本文提出7%-8%的活性炭掺入可有效实现在能量密度不衰减的同时提升全电池体系功率性能。通过改变电解液以优化NCA-LTO全电池体系,使用1M Li+的Li-EMITFSI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与传统商用LiPF6电解液对比,结果表明在高压3.2V情况下循环50次,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容量保持率高于传统商用LiPF6电解液15%。对电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压下TFSI-阴离子发生分解,在电池阴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含有SO42-、SO2-的致密稳定的固态电解质膜,从而使电池循环性能得以提升。

邱新锋[4](2019)在《高速动车组三相交流滤波电容器故障分析及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对高速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中出现的三相滤波电容器失效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和金属薄膜芯子的生产工艺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电容器性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证,确保电容器满足车辆使用环境的要求。

张德胜[5](2019)在《X集团产品战略历史演进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传统粗放管理和以量取胜的中国制造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为保持国家竞争力和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各大国纷纷推出自己的制造业战略,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制造业回流计划以及“工业互联网”,日本有“重振制造业”,印度则提出“印度制造”等等。企业是承担和实现国家制造战略的主体,而企业制造的产品则是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载体。产品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企业的愿景和发展目标通过它来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革命和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企业要在竞争动态中分析外部环境,评估内部资源,适时调整产品战略,积极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及产品组合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持续竞争力,并因此活下去。本论文以绝缘材料行业为研究背景,以行业排名前列的X集团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学经典理论(如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等)和营销学理论(如STP、4P、产品差异化等理论)特别是其中有关产品的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同行和跨国公司用户为坐标,对该企业产品战略及其执行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评价,通过对该企业现阶段产品战略进行分析,指出该企业当前产品战略及其执行陷于夹层困境(即产品价格比国内同行高,产品力品牌力比国际同行低;中低端市场上价格竞争不赢国内小厂,高端市场上产品力品牌力比不过国际同行)。如何使产品及产品组合从忙于应付国内同质化制造带来价格战转变到在高端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如何在传统竞争优势即将消失的情况下取得新的竞争优势,是该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前该企业所处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变化,基于该企业自身实力和内外部资源,本论文提出:重新审视当前产品战略状况、对产品进行新的定位、专注于研发和精益制造、走差异化产品战略是夹层困境的解决之道。论文试以全景式扫描,纵向分析企业自身历史发展,横向分析国际同行及跨国公司用户,希望通过对一个行业排头兵的产品战略分析,给我们的制造业转型带来微末启发。

储松潮,黄云锴,潘焱尧,汪威,张翀,李仁山,邢照亮,潘毓娴[6](2019)在《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测试与工程应用》文中认为本文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对电力电子电容器的要求,利用热稳定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冲击放电试验、寄生电感试验等手段检测电容器的主要性能,评估电容器是否符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需求。通过工程应用比较,国产电容器表面温度低于进口电容器。另外,文章还讨论了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保护及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发展方向等问题。

高群[7](2018)在《聚丙烯薄膜绝缘改性与可靠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薄膜因其出色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气性能而广泛地应用在高储能电容器中,然而极化和不均匀电场都会对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研究了极化/去极化、不均匀电场和纳米氧化镁颗粒对聚丙烯薄膜介电可靠性、空间电荷、陷阱分布以及击穿特性的影响,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对不同厚度的聚丙烯薄膜以20kV/mm的电场强度进行极化/去极化实验,利用电声脉冲法(PEA)对不同极化/去极化程度和不同纳米氧化镁组分的聚丙烯薄膜的空间电荷积累情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利用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对不同极化/去极化程度和不同纳米氧化镁组分的聚丙烯薄膜的陷阱密度和深度进行了计算,使用不同的电场结构和电极间距进行了直流击穿实验,并记录了击穿电压和击穿电流,以及测量了不同极化/去极化程度和不同组分添加的纳米氧化镁下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体电阻率。利用canny算子和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击穿区域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以揭示聚丙烯薄膜击穿特性的规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极化/去极化和不均匀电场对聚丙烯薄膜击穿特性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随着极化/去极化程度的增长,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和极化电流呈现增长的趋势,空间电荷积累的更严重,同时深陷阱的密度和深度也增加,导致空间电荷的积累和脱陷变得困难。随着电极间距和电场均匀度的增加,击穿电压、击穿孔面积和角二阶矩阵(ASM)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另外,随着极化/去极化程度的增加,击穿电压、击穿电流、击穿孔面积和角二阶矩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随着纳米氧化镁含量的增加,改性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体电阻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空间电荷的积累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多的趋势,深陷阱的密度和深度先增加后下降。击穿电压和击穿电流,以及击穿孔面积和角二阶矩阵都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1%纳米氧化镁含量时,表现出最优的性能。通过对聚丙烯薄膜可靠性和绝缘改性的研究,有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电力电容器在线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王文杰,马建,陈鑫[8](2013)在《高温高热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耐高温电力电容器,分析了温度对电力电容器安全运行的影响,并针对高温对电容器的影响,提出了处理措施,得到了相关的结论。

高晓林,袁奥琪,阮群[9](2011)在《提高全膜电容器使用环境温度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应用在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成套装置中的电容器,要求其长期运行在较高环境温度下。笔者从提高电容器使用温度的角度,对聚丙烯膜浸渍苄基甲苯电力电容器进行了高温条件下的老化试验和过载试验研究,分析了提高全膜电容器使用温度的可能性及极限温度,认为该介质结构的电力电容器在心子温升不超过10℃时,可连续运行在80℃高温环境中。

孔中华[10](2008)在《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金属化膜电容器是脉冲功率系统的关键元件之一,本文以金属化膜脉冲储能电容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以及探索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脉冲功率和脉冲电容器的发展状况。通过试验研究了金属化膜电极的自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外电路的注入的电流大小对混合电极电容器的自愈特性影响较大;混合电极电容器存在一定的自愈性能,但与金属化膜电容器相比其自愈能力较弱;自愈点直径随工作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有新自愈点出现;同一自愈点连续发生几次自愈时,自愈电压、自愈能量和自愈电流随次数增加而增加;对于混合电极电容器,可在较低的工作场强下实现可靠的自愈,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安全性。采用液体具有表面张力模型对金属化膜层间压强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电容器的层间压强由里向外是递减的,热处理对膜电容器层间压强影响很大。通过单片膜试验研究了压强对自愈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愈能量和自愈直径随压强增加而减小,这与自愈模型的理论分析相符合。通过解剖电容器元件,发现电容器内部压强对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影响与压强对单片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影响相似。采用两种脉冲电流试验方法对熔丝的断开特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聚丙烯膜厚度对熔丝断开的能量影响不大;方阻值对熔丝断开能量影响较大;金属化膜熔丝断开能量随放电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根据脉冲放电后熔丝断开最高温升的计算表明:熔丝表面最高温升与熔丝阻值,熔丝放电时间有关;当熔丝放电时间很短时,熔丝表面温升可达到铝的熔点,熔丝的断开是由于聚丙烯熔化或金属层熔化,使熔丝产生裂纹,发生击穿放电使金属层蒸发而引起。当熔丝的放电时间达数μs时,熔丝最高温升小于聚丙烯熔点,此时熔丝的断开是由于电流热效应使聚丙烯层收缩,金属层膨胀,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导致金属层产生裂纹,裂纹处发生沿面击穿放电使金属层蒸发而引起。实验研究了重复频率条件下电容器温升的影响因素,模拟计算了电容器单次放电能量、单次放电最高温升、稳态表面最高温升、稳态内部温升分布及元件高度对内外温升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电容器表面最高温升随线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频率的线性增加;油的对流散热能显着降低电容器的温升;单次放电温升很小:稳态内部最高温升与电容器内径的大小有关;电容量和峰值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其内外温差随元件高度的减小而减小。最后,采用热刺激电流方法研究了直流注入和陡脉冲注入对PP膜空间电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电荷与脉冲上升沿相关性不大,但与极化场强、极化时间有关,热刺激电流的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研究陡脉冲注入对空间电荷的影响,需要改进试验方法,研制新的陡脉冲电源和采用新的空间电荷的测量方法。

二、高温聚丙烯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聚丙烯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高场电荷输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的研究现状
        1.2.2 聚合物材料空间电荷输运特性数值仿真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测试内容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测试内容
        2.2.1 直流电导特性
        2.2.2 直流击穿特性
3 聚丙烯薄膜电气绝缘性能测试分析
    3.1 直流电导特性
        3.1.1 电导特性理论
        3.1.2 试样处理与测试
        3.1.3 电场对聚丙烯薄膜电导电流-时间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3.1.4 温度对聚丙烯薄膜电导电流-时间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3.2 直流击穿特性
        3.2.1 固体电介质击穿理论
        3.2.2 试样处理与测试
        3.2.3 聚丙烯薄膜的直流击穿强度分析
    3.3 小结
4 聚合物材料的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4.1 模型的基本组成
        4.1.1 界面注入与界面抽出
        4.1.2 聚合物内部电荷输运控制方程
    4.2 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
        4.2.1 电流连续方程
        4.2.2 传导方程
        4.2.3 泊松方程
    4.3 小结
5 聚丙烯薄膜内电荷输运及电场分布特性仿真分析
    5.1 仿真模型参数的设定
    5.2 陷阱参数对电荷输运与电场分布的影响
        5.2.1 陷阱密度的影响
        5.2.2 陷阱深度的影响
        5.2.3 仿真结果分析
    5.3 注入势垒对电荷输运与电场分布的影响
        5.3.1 注入势垒的影响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4 温度对电荷输运与电场分布的影响
        5.4.1 温度的影响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直流击穿特性仿真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钛酸锂全电池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2.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3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2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材料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3 比表面积孔道结构测试分析(BET)
    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2.3.1 电池组装
        2.3.2 充放电性能测试
        2.3.3 电化学阻抗测试
        2.3.4 循环伏安/线性伏安测试
3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的选配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
        3.2.1 材料的准备
        3.2.2 电池的组装测试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电极材料SEM分析
        3.3.2 半电池性能分析
        3.3.3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不同N/P比分析
        3.3.4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交流阻抗分析
        3.3.5 钛酸锂全电池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应用PANI活性炭材料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2.1 材料的制备
        4.2.2 电池的组装测试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PANI活性炭材料性能测试分析
        4.3.2 PANI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4.3.3 锂离子混合电池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钛酸锂全电池体系过充条件下电解液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材料的制备
        5.2.2 电池的组装测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钛酸锂全电池过充条件下N/P比分析
        5.3.2 钛酸锂全电池不同电解液体系电化学性能分析
        5.3.3 不同电解液对正极表面成膜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高速动车组三相交流滤波电容器故障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说明
2 故障分析
3 改进方法
4 改进措施
5 试验验证
6 总结

(5)X集团产品战略历史演进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的框架
        1.2.2 研究的方法
        1.2.3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 基本文献概述
    2.2 产品战略理论
    2.3 产品(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X集团介绍及其产品战略历史演进
    3.1 X集团介绍
        3.1.1 X集团基本情况
        3.1.2 X集团产品组合
    3.2 X集团行业背景
        3.2.1 行业知识绝缘材料及其分类
        3.2.2 中国绝缘材料的发展
    3.3 X集团产品战略历史演进
        3.3.1 第一阶段(1966-1994)国营工厂
        3.3.2 第二阶段(1994-2005)国营企业
        3.3.3 第三阶段(2005-2011)民营企业
        3.3.4 第四阶段(2011至今)上市公司
        3.3.5 第五阶段技术进步与产品战略关系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X集团产品战略分析及存在问题
    4.1 外部宏观环境PEST分析
    4.2 X集团所处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4.2.1 行业发展趋势
        4.2.2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3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
        4.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2.5 替代品的威胁
        4.2.6 客户
    4.3 X集团产品战略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4 X集团产品战略历史过失及现阶段面临问题
        4.4.1 产品战略历史过失
        4.4.2 质量与价格夹层困境
        4.4.3 高端用户缺乏问题
        4.4.4 技术赶超和产品创新不足
    4.5 小结
第五章 X集团现阶段产品战略问题对策建议
    5.1 概述
    5.2 重新定位产品,解决夹层困境
        5.2.1 出售、转产或关闭长期利润拖累型产品线
        5.2.2 删减或剥离各产品线低端产品项目
        5.2.3 产品线向上延伸
        5.2.4 产品新旧定位过渡措施
    5.3 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满足高端市场要求
        5.3.1 以高端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
        5.3.2 实施精益制造
        5.3.3 积极获取准入资格
        5.3.4 强化品牌力
    5.4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活创新活力
        5.4.1 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个体创新动力
        5.4.2 优化组织架构,降低创新阻力
        5.4.3 打造专业化团队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测试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柔性直流输电中电力电子电容器的试验方案确立
    1.1 柔性直流输电对电容器的需求分析
    1.2 柔性直流输变电用电容器关注的参数、指标
2 电容器测试的要求和结果
    2.1 热稳定性试验
    2.2 耐久性试验
    2.3 冲击放电试验
    2.4 谐振频率测量
3 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工程应用
    3.1 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发热问题
    3.2 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的保护问题
4 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容器发展方向
5 结语

(7)聚丙烯薄膜绝缘改性与可靠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介质材料老化特征与击穿特性的研究
        1.2.2 电介质材料空间电荷的研究
        1.2.3 电介质材料陷阱分布的研究
        1.2.4 电介质材料改性的研究
        1.2.5 电介质材料中图像处理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法
    2.1 试样的制备
        2.1.1 纳米材料的添加
        2.1.2 纳米氧化镁颗粒的表面处理
        2.1.3 薄膜的制备过程
    2.2 实验装置
        2.2.1 极化/去极化装置
        2.2.2 击穿装置
    2.3 空间电荷的测量
        2.3.1 电声脉冲法的基本原理
        2.3.2 电声脉冲法的实验装置
        2.3.3 电声脉冲法的实验方法
    2.4 表面电位衰减的测量
        2.4.1 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的基本原理
        2.4.2 表面电位衰减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第3章 数据处理与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3.1 击穿电压的处理
    3.2 等温表面电位衰减的数据处理
    3.3 击穿区域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3.3.1 canny算子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3.3.2 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第4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聚丙烯物化性能分析
        4.1.1 微观形貌观测
        4.1.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2 聚丙烯电气性能分析
        4.2.1 体电阻率和极化电流
        4.2.2 介电性能
    4.3 聚丙烯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分析
        4.3.1 空间电荷的积累过程
        4.3.2 空间电荷的消散过程
    4.4 聚丙烯击穿特性的分析
        4.4.1 不同厚度和不同极化/去极化程度对击穿特性的影响
        4.4.2 不同电场分布对击穿特性的影响
        4.4.3 不同组分的纳米颗粒对击穿特性的影响
    4.5 聚丙烯陷阱的分布特性分析
        4.5.1 不同极化/去极化时间下聚丙烯的陷阱分布
        4.5.2 不同纳米氧化镁含量下聚丙烯的陷阱分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高温高热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常见的耐高温电力电容器
    1.1 苄基甲苯浸渍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1.2 苯甲基硅油浸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
    1.3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干式电容器
2 温度对电力电容器安全运行的影响
3 电力电容器应对高温高热的处理措施
    1) 改进通风设施
    2) 加装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3) 加强组织和管理
4 结论

(9)提高全膜电容器使用环境温度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见的耐高温电力电容器
    1.1 苯甲基硅油浸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
    1.2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干式电容器
2 苄基甲苯浸渍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耐高温性能研究
    2.1 介质分析
    2.2 耐高温性能验证
        2.2.1 验证的目的和试品情况
        2.2.2 试验条件和方法
    2.3 试验结果
3 结论

(10)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
    1.2 脉冲功率系统及其对电容器的需求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2 金属化膜电极自愈特性研究
    2.1 金属化膜电容器的自愈过程及影响因素
    2.2 混合电极电容器的自愈过程
    2.3 试验装置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压强对金属化膜电容器自愈特性影响的研究
    3.1 膜电容器层间压强计算
    3.2 压强对自愈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安全膜的熔丝特性研究
    4.1 熔丝在金属化膜电容器中的作用
    4.2 四种常见的安全膜
    4.3 脉冲电流熔丝特性的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重复频率工作条件下金属化膜电容器特性研究
    5.1 重复频率下金属化膜电容器的温升
    5.2 试验装置
    5.3 重频试验内容的研究
    5.4 重频工作下条件下电容器的失效机理的分析
    5.5 重复频率试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陡脉冲注入对PP膜空间电荷的影响
    6.1 介质击穿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6.2 试验装置及试验内容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高温聚丙烯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愈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安全监测系统设计[J]. 张俊,刘红梅,岳倩倩.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高场电荷输运特性研究[D]. 李婉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钛酸锂全电池体系优化研究[D]. 彭嘉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高速动车组三相交流滤波电容器故障分析及改进[J]. 邱新锋.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9(03)
  • [5]X集团产品战略历史演进与分析[D]. 张德胜.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6]柔性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子电容器的测试与工程应用[J]. 储松潮,黄云锴,潘焱尧,汪威,张翀,李仁山,邢照亮,潘毓娴.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9(01)
  • [7]聚丙烯薄膜绝缘改性与可靠性评估研究[D]. 高群. 天津大学, 2018(06)
  • [8]高温高热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及处理措施[J]. 王文杰,马建,陈鑫. 电气技术, 2013(02)
  • [9]提高全膜电容器使用环境温度的尝试[J]. 高晓林,袁奥琪,阮群.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1(02)
  • [10]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若干问题的研究[D]. 孔中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力电子电容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