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高发区42048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

鼻咽癌高发区42048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

一、鼻咽癌高发区 42 048人EB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付繁瑞[1](2021)在《血清CK19检测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鼻咽粘膜上皮组织,具有侵袭性高和转移性强等特点。NPC患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省份以及东南亚地区,福建省是我国鼻咽癌高发区之一。NPC发病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遗传易感基因、EB病毒感染和环境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NPC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故能否在患病早期做出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NPC患者治疗疗效、患者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NPC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其特异性标志物少且普遍存在特异性不强、敏感性不高等问题。因此,筛选和寻找特异性更强、敏感性更高且简单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对于高发病率地区的NPC进行早期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的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对于NPC的临床诊治具有较好的价值。目的:本课题通过meta分析着重探讨血清CK19检测在NPC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NPC早期诊断及筛查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根据研究目标确立检索式和检索策略。然后,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Web of Science、Pubmed和荷兰EMBASE等医学英文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并通过人工补充检索的方式检索从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发表的血清CK19(包括CK19基因片段、CYFRA21-1、CK19-2G2)和NPC相关的原始文献。检索出相关文献后,首先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并排除重复文献,然后根据本研究事先制定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剩余文献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并获得所需文献。采用Cochrane书馆推荐的QUADAS工具和Meta-Disc软件1.4版本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异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Meta-Dissc软件1.4版本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比值比(OR)、曲线下面积(AUC)。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综合判断血清CK19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检出199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纳入7篇文献进行初步meta分析。7项研究共纳入NPC病人758例。在经过阈值效应和异质性分析后剔除1篇。最终6篇研究数据经分析表明血清CK19检测鼻咽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敏感度(SEN)为0.65[95%CI(0.61,0.69)]、特异度(SPE)为0.90[95%CI(0.87,0.92)]、阳性似然比(+LR)为8.11[95%CI(3.1,21.22)]、阴性似然比(-LR)为0.37[95%CI(0.24,0.56)]、Diagnostic OR为24.08[95%CI(6.90,84.08)]和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9。结论:血清CK19检测在NPC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价值,可推荐作为今后NPC早期诊断和筛查有效的分子标志物。

王泽洋[2](2021)在《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范围内第五大高发肿瘤疾病,居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胃癌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感染因素等。在感染因素中,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已达成研究者共识。除此之外,近年来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也已引起研究者高度重视。EBV是1964年Epstein和Barr从非洲儿童Burkitt’s淋巴瘤培养细胞中发现的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4型,即γ-型疱疹病毒,特异性人类嗜淋巴细胞性病毒。目前已知,EBV感染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密切相关。1993年,Tokunaga等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证实胃癌细胞内存在EBV编码的小RNA,将之定义为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根据分子水平的差异将胃癌分为四种分子病理亚型,包括EB病毒感染型、基因组稳定型、染色体不稳定型及微卫星不稳定型。其中,EBVaGC以其区别于其他类型胃癌的多种特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EBVaGC约占全世界胃癌发病率的10%,且在不同地域间存在差异([6])。全面认识EBVaGC对胃癌发生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表型特征是生物体从宏观到微观(即分子组成)、从胚胎发育到出生、成长、衰老乃至死亡过程中,形态特征、功能、行为、分子组成规律等所有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的集合。全景解析人类表型特征,建立宏观表型与微观表型间多维度关联,是解析生命科技的重要线索。目前,对EBVaGC分子表型及临床表型特征等已有所了解,比如,EBVaGC中显示出PIK3CA的反复突变、DNA甲基化以及JAK2,PD-L1和PDL2过表达扩增等。然而,EBVaGC的分子模式非常复杂,包含多种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变异、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变异等,对此,我们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尚需深入探索,EBVaGC主要临床表型特征及具体发病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阐释EBVaGC表型特征可提供潜在的新型胃癌治疗靶标和路线图,可为制定胃癌精准诊治策略提供参考。EBVaGC致癌原因与EB病毒感染有关。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找出在病原体感染和宿主防御整个过程中影响重要生物学活动的关键蛋白以及这些蛋白的功能机制。对重要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差异的鉴定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还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然而对于EBV感染导致的胃癌,目前几乎所有基因和蛋白水平的研究均聚焦于单一因素或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集,仍缺乏通过独立采集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质组学变化建立的对EBVaGC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综合研究。血清学检测,作为一种方便、非侵入性和成本效益高的检测手段,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过程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测方面显示出显着的优势。到目前为止,EBV血清学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疾病的风险预测及早期诊断。然而,很少有研究集中于EBV血清学与胃癌风险的关系。此外,目前尚不清楚EBV血清学检测是否具有GC预测和预后的潜能。综上,本研究试图从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病理组织学形态、血清抗体表达等不同层面,多维度探讨EBVaGC表型特征并筛选鉴定EBVaGC关联蛋白。对于已鉴定出的EBVaGC关联蛋白,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其在EBV相关性胃癌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EBVaGC关联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研究目的:1.明确EBVaGC的表型特征。2.EBVaGC关联蛋白的筛选鉴定。3.明确EBVaGC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一)EBVaGC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利用公共数据资源GEO数据库检索包含EBV相关性胃癌信息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确定GSE51575作为分析芯片。该芯片包含12例EBV-阳性和14例EBV阴性胃癌样本基因表达信息。采用GEO2R分析出该表达谱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FC|>2.0,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二)EBVaGC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验证a)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的胃癌手术患者癌组织共计132例。b)应用EBV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ISH)技术对胃癌样本进行EBV原位检测。c)利用EBV阳性与阴性胃癌组织进行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具有差异表达水平的蛋白。(三)EBVaGC病理组织学特征分析1.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的胃癌手术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共计132例。通过患者病历收集性别、年龄、饮酒、吸烟、Lauren分型、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等临床病理信息。2.通过原位杂交检测EBV原位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四)EBVaGC血清EBV抗体表达分析1.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6月的胃癌手术患者以及庄河胃癌高发现场患者血样本,其中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病例共计1790例。在患者病历中收集性别、年龄、饮酒、吸烟、Lauren分型、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节外种植等临床病理信息。本研究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所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检者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2.利用血清定量检测不同EBV-VCA IgG抗体滴度,分析其表达水平与EBV相关性胃癌发病风险、预后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一)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发病风险、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关系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55对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二)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1.GBP5过表达和沉默质粒的构建:分别选取GV146和GV102为GBP5的过表达以及沉默质粒载体,并经过酶切确认。化学合成GBP5基因序列,用Kpn I/Bam HI酶切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将酶切产物连接入线性化表达载体,经PCR鉴定。2.根据文献报道,选取EBV阳性SNU719胃癌细胞系以及EBV阴性AGS胃癌细胞系,并经过Real-time PCR确认EBV的表达,进行后续实验。3.采用CCK-8进行细胞增殖效应的检测。(三)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EBVaGC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的确定本研究经查阅文献后共总结出47个免疫相关基因,进一步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与47个基因取交集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确定EBVaGC与GBP5相关的免疫基因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分析GBP5与EBVaGC差异表达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关情况。|r|>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验证EBVaGC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本研究收集GBP5过表达和沉默的SNU719和AGS细胞系培养液上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预测的GBP5相关的免疫基因进行验证。利用SPSS Statistics 24和Graph Pad Prism 8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四)GBP5表达调控网络分析1.EBV相关性胃癌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构建本研究利用STRING在线工具(v11.0,https://string-db.org)预测GBP5蛋白互作网络。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与预测出的GBP5互作蛋白取交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GBP5互作蛋白,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间的关联分析本研究利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计算GSE51575数据集中GBP5与其差异表达互作蛋白间的相关性。|r|>0,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3.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通路分析对GBP5及其具有显着相关性的互作蛋白进行GO(包括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和KEGG富集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1.EBVaGC关联基因表达特征(EBV+胃癌vs EBV-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对包含12例EBV-阳性和14例EBV阴性胃癌样本的基因表达谱芯片GSE51575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EBVaGC中共有1088个基因上调,879个基因下调表达(|FC|>2.0,P<0.05),其中排位前者包括CXCL17、GBP5、DMBT1、SLC6A8等。将EBVaGC表达的关联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统计学差异最显着的前10条通路均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例如抗原加工和呈递;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以及辅助性T细胞17分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2.EBVaGC关联蛋白表达特征(EBV+胃癌vs EBV—胃癌差异表达蛋白)2.1基于EBV检测的金标准EBER-ISH,EBV感染细胞在遵照试剂盒说明书处理过后细胞核可以被显着棕染。结果显示132例胃癌样本中共有7例组织标本具有阳性EBER信号。2.2 EBVaG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上述7例EBV+胃癌样本及与之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参数匹配的7例EBV—胃癌样本进行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EBV-阴性胃癌组相比,在EBV-阳性胃癌组中共鉴定出13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GBP5、C5AR1、THRAP3、P3H3和MDK为47个上调蛋白中差异前五的蛋白。2.3本研究将GSE51575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与鉴定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取交集。结果发现共有25个基因在两组数据中均差异表达,其中GBP5在25个差异表达蛋白中差异表达倍数最高,其在EBV-阳性胃癌中相较EBV-阴性胃癌同样显着上调(P=1.19E-03,log2FC=3.21),提示GBP5可能是一种与EBVaGC高度相关的蛋白。3.EBVaGC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我们进一步对EBVaG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EBV原位杂交实验检测132例胃癌组织,结果显示7例具有阳性信号,EBVaGC检出率为5.3%。全部EBV+胃癌病例为中老年男性。其基本病理学特征为:全部病例为中晚期胃癌,多发于胃体部位(4/7,57.14%);大体分型以溃疡/溃疡浸润型为主(6/7,85.71%);组织学分型以中分化及低分化腺癌为主(6/7,85.71%);绝大多数呈浸润性性生长(6/7,85.71%);淋巴结转移多见(5/7,71.43%);所有病例均存在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Ki67指数较高,多伴有P53阳性表达(5/7,71.43%)以及EGFR与VEGF表达(4/7,57.14%)。EBV-阳性胃癌与EBV-阴性胃癌相比,临床病理参数未见显着差异(P>0.05)。4.EBV血清抗体表达与胃癌风险/预后的相关性在发病风险方面,分析1790例EBV-VCA IgG感染状态与不同胃疾病的组间比较发现,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的EBV-VCA IgG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AG:40.0%vs.30.5%;GC:38.6%vs.30.5%)。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研究发现EBV-VCA IgG感染者罹患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风险分别提高到1.55倍和1.36倍(分别为P=0.001,95%CI=1.21-1.99;P=0.011,95%CI=1.07-1.72)。在胃癌预后方面,对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23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在肠型胃癌亚组,EBV-VCA IgG感染状态与总生存期有关,EBV-VCA IgG阳性者的预后较EBV-VCA IgG阴性者更差(Mean survival month:49.2 vs.61.3,P=0.009,HR=3.50,95%CI=1.37-8.94)。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1.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我们首先探讨了GBP5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提示GBP5蛋白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淋巴结外肿瘤种植存在显着相关,在其他病理学参数的分组中未发现GBP5蛋白存在差异表达(P>0.05)。我们还分析了GBP5蛋白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未发现GBP5蛋白表达与胃癌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2.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EBV+SNU719和EBV—AGS细胞系中转染GBP5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以及沉默和沉默对照质粒,分别观察两组细胞在24h、48h、72h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SNU719细胞系中,GBP5过表达组72h时的细胞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0.001),GBP5沉默组细胞活性较沉默对照组降低(P<0.001)。3.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GSE51575芯片数据,利用GEO2R分析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共有1088个基因上调,879个基因下调表达(|FC|>2.0,P<0.05)。进一步将47个免疫相关基因与GSE51575中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后发现23个基因在该芯片中存在差异表达,且均为上调表达,例如CXCL17等。4.GBP5表达与EBV相关性胃癌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本研究采用Sanger Box预测GBP5互作蛋白并确定其在EBVaGC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GR1B、TRIM22、GBP2、IRF1、OAS2和OASL可能为GBP5互作蛋白,且其在EBVaGC中均为上调表达,与GBP5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富集分析表明GBP5及其潜在的互作蛋白(OAS2、GBP2)可参与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提示EBVaGC中差异表达的GBP5、OAS2和GBP2可能通过影响此通路活性从而促进EBV相关性胃癌进展。研究结论:1.EBVaGC关联基因表达差异显着者有GBP5、CXCL17等,功能分析显示均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2.EBVaGC关联蛋白表达差异显着者有GBP5、C5AR1等,功能分析显示可能与乙醇降解Ⅱ类蛋白具有富集效应。3.EBV-阳性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胃体部位多发;溃疡/溃疡浸润型多见;中低分化腺癌多见,淋巴结转移多见。4.携带血清EBV-VCA IgG抗体者罹患胃癌发病风险升高;在肠型胃癌亚组中,EBV-VCA IgG阳性者的预后较EBV-VCA IgG阴性者更差。5.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不良临床病理参数正相关,尤其是与浸润深度、脉管癌栓以及结外肿瘤种植显着相关。6.GBP5可促进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活性。7.在EBVaGC中,GBP5与23个免疫相关基因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CXCL17、IL-17、1L-8已经血清学表达实验证实。8.在EBVaGC中,GBP5表达调控通路生信分析结果提示,GBP5可与FCGR1B、TRIM22、GBP2、IRF1、OAS2、OASL互作。GBP5可能通过影响寡聚化域样受体信号通路活性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李卫,刘斐[3](2020)在《EB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鼻咽癌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鼻咽癌在我国华南地区高发,早诊早治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提高该地区人群早期鼻咽癌检出率十分关键。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BV多种基因分别表达R反式激活因子(R transactivator,Rta)、Z反式激活因子(Z transactivator,Zta)、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和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以及EB病毒核抗原1(EBV nuclear antigen 1,EBNA1)等多种蛋白,由此在人体血清中产生以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为主的抗体,其中Rta-IgG、Zta-IgG/Ig A、EA-IgA、VCA-IgA、EBNA1-IgA/Ig G为鼻咽癌的特异标志物。该文综述相关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应用这些血清学标志物筛查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诊断价值,为开展早期筛查鼻咽癌研究提供依据。

黄文博[4](2019)在《人乳头瘤病毒与WHO-Ⅲ型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鼻咽癌放射性骨坏死的手术干预研究》文中认为与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相比,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在流行病学、病理学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其独特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中国南方(包括香港)和东南亚,部分高发区的年发病率可达0.05%(每10万人中有50人患病)。该地区几乎所有鼻咽癌均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对应WHO III型鼻咽癌。而在北美等非流行地区,WHO-Ⅰ型、Ⅱ型和Ⅲ型肿瘤的发病率分别为25%、12%和63%,这与中国南方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医学界认为疫区性鼻咽癌的发生几乎都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有关。而近年的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口咽癌更具有相关性,其发病率在欧美人群中呈上升趋势。由于人群地域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存在差异性,目前对于HPV与鼻咽癌之间的关联性以及HPV对鼻咽癌的疗效产生的影响尚未明确。目前仅有少量研究报道,且研究人群均来源于非流行区,仍缺乏对中国南方(世界上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鼻咽癌肿瘤组织的HPV感染及其与鼻咽癌之间关联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来自香港和广东的鼻咽癌肿瘤组织研究HPV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另外,NPC患者放化疗后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最高达91%,尽管大量患者已经从癌症中痊愈,但由于长时间接受大剂量放疗出现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放射性骨坏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因此,本研究一并探讨手术干预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中的所起的作用。研究目的:第一部分,通过来自香港和广东局部地区的WHO Ⅲ型鼻咽癌肿瘤组织探索HPV与EBV的感染情况;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HPV感染与鼻咽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第三部分,探讨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ORN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干预时机的选择。研究方法:1.选定1328名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于香港和广东接受鼻咽癌诊治的连续性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所有病例均为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并已留取肿瘤样本以供研究。所有患者均已接受临床检查,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学诊断的内镜评估和活检,用于疾病分期的增强MRI以及血浆EBVDNA。使用荧光素标记的EBV肽核酸探针对EBV编码RNA(EBER)进行原位杂交,以检测检测肿瘤组织中EBV编码RNA水平。使RNA探针进行HPV筛检,检测 13 种高危型 HPV 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并对肿瘤标本进行p16蛋白(CDKN2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前瞻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a.年龄、性别、吸烟状况;b.肿瘤分期:T分期(T classification)和美国癌症学会分期(AJCC staging);c.治疗方法:放疗、同步放化疗;d.肿瘤复发情况和局部复发情况;e.生存期:5年无病生存期(DFS)、5年总生存期(OS)。将患者按照病毒感染状态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临床指标差异。3.选定162例在2000年至2016年接受治疗的颅底ORN患者,其中58例接受了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各种影像学结果以及接受手术干预的病征和治疗结果。研究结果:1.WHO Ⅲ型鼻咽癌肿瘤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研究:所有肿瘤均为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其中EB病毒阳性率(EBV+)为91.9%,HPV/p16(HPV+)阳性率为7.7%。虽然仅8名患者(0.6%)为混合感染病例,但有94例患者仅检出HPV(HPV+),未检出EBV(EBV-)。2.HPV感染与NPC治疗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所有患者按照AJCC指南进行治疗,Ⅰ期和Ⅱ期患者接受单纯调强放疗,Ⅲ期和Ⅳ期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72.8个月,我们发现EBV-/HPV+肿瘤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显着低于EBV+/HPV-肿瘤患者(6.4%vs13.8%,P=0.03)。5年无病生存率(89.8%vs 70.8%,P=0.03)和 5 年总生存率(86%vs72%,P=0.03)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3.手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骨坏死(ORN)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手术的目的在于治疗ORN继发性并发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8.4%),出血(24.1%)和严重疼痛(17.2%)。12名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清创术,其余患者需要上颌骨外旋或下颌骨切开进行清创,取决于坏死的位置和清创的范围。大多数患者需要游离股外侧皮瓣(72.5%)进行重建。手术在控制感染、出血和疼痛方面是有效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再次近距离放疗、再次外照射放疗、MRI显示骨暴露是预测未来手术需要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在华南局部鼻咽癌流行地区,WHO Ⅲ型鼻咽癌患者EBV和HPV的混合感染率极低。2.相比EBV+/HPV-鼻咽癌患者,EBV-/HPV+鼻咽癌患者表现出更低的肿瘤局部复发率和更高的生存率。3.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颅底ORN继发并发症是有效的,再次外照射放疗、再次近距离放疗、MRI显示骨暴露预示手术干预的需求显着增加。

温雪怡[5](2019)在《变应性鼻炎和鼻咽癌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两个疾病均是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疾病,广东地区是NPC和AR的高发地区,AR患者是否比非AR的患者更有可能发展成NPC,这是医患共同关心的重要临床问题。目前AR与NPC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初步探讨AR是否为NPC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历系统筛选77例初次诊断或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并根据其性别、年龄和初次诊断年份匹配非恶性肿瘤的对照组病例230例,辅助检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系统和电话调查,了解上述患者是否有变应性鼻炎,收集病例观察表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AR与NPC的相关性,计算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估AR是否为NPC的致病危险因素。结果:307名研究对象中,共有91人(29.6%)诊断为AR;病例组14例(18.2%),对照组77例(33.5%)(P<0.05)。条件logistics回归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C病例组患 AR 的 OR 为 0.45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8-0.862)。将文化程度,工作年份,暴露于粉尘或刺激性气味等环境,既往史如肝炎,家族史如恶性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进行调整后,病例组诊断为AR的0R是0.336(95%CI:0.130-0.868)。结论:本研究提示AR与NPC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忠新[6](2014)在《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ERCC1低表达有更好的生存》文中提出第一部分ERCC1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背景和目的鼻咽癌为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虽然在解剖位置上归属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但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流行病特征及诊治模式策略,不同人种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虽然鼻咽癌全球均有发现,但高发区主要位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区和加拿大西部、非洲东部和北非的部分国家。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呈现出由南到北逐渐降低的地域特征,但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和香港地区是最为高发的地区。鼻咽癌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发病率不足1/10万。鼻咽癌发生发展具有多阶段性,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多因素遗传性肿瘤。鼻咽癌的病因假说认为,遗传因素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是鼻咽癌发生的基础,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中起病因作用,与促癌物如亚硝胺等起协同作用。导致鼻咽癌的发生发展,除了癌基因激活和及抑癌基因受抑制外,还考虑有DNA修复基因的参与。DNA修复能力的差异是遗传基因决定的,DNA修复能力的差异是决定癌症易感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 ERCC1)定位于19号染色体上,是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ucleotide-excision repair, NER)最重要的基因,NER可以切除修复各种结构不相关的DNA损伤,包括庞大的化学加合物、紫外线诱导的嘧啶二聚体及氧化损伤等。其正常表达可维持核苷酸修复酶对损伤的修复功能,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ERCCl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希望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在青岛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低分化鳞癌,其中角化型10例,非角化型56例。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在19至84岁(平均53岁)。根据2002年UICC/AJCC分期如下:T12例,T232例,T320例,T412例;NO2例,N116例,N230例,N318例。Ⅲ期患者37例,Ⅳ期患者2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组织ERCCl的表达,并以同期鼻咽部粘膜慢性炎活检组织标本50例为对照。结果1. ERCCl在鼻咽癌和鼻咽粘膜慢性炎性组织中的表达:66例鼻咽癌组织中,ERCCl高表达34例(51.52%),低表达32例(48.48%);鼻咽粘膜慢性炎性组织中高表达35例(70.00%),低表达15例(30%)。ERCCl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鼻咽粘膜慢性炎性组织(χ2=8.037,P<O.05)。2. ERCCl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ERCCl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显着差异(χ2=0.486、0.670、0.990、0.959、0.641、0.976,均P>0.05)。3. ERCCl表达与病理类型关系:10例角化型中ERCCl高表达9例,56例非角化型中高表达25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5.29,P<0.05)。结论1. ERCCl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组织。提示在鼻咽癌组织中DNA修复功能减弱,使DNA损伤不能及时得到修补,引起肿瘤细胞自发性突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 ERCCl在鼻咽癌组织与粘膜慢性炎组织表达有差异,肿瘤组织高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提示放疗时肿瘤组织修复能力低于正常组织,这种修复差异为放射生物学中分次放疗再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3.鼻咽癌组织中ERCCl表达水平下调明显,ERCCl有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第二部分ERCCl表达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背景和目的鼻咽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尽管鼻咽癌病人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类型一样,而且放疗的剂量和治疗方式完全相同,但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却有较显着的差异,其中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肿瘤组织对放射线作用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影响肿瘤病人放射敏感性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肿瘤细胞的固有的敏感性,是否乏氧,乏氧细胞所占的比例外,还主要归因于个体间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不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是一个特异性核苷酸内切酶,是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限速酶,主要参与DNA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维护了机体组织正常繁育,保持了基因组的稳定。在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中,对损伤的DNA链予以辨别和切除。有关ERCCl表达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局部晚期鼻咽癌组织中ERCCl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同期放化疗的6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低分化鳞癌,其中角化型10例,非角化型56例。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在19到84岁(平均53岁)。根据2002年UICC/AJCC分期如下:T12例,T232例,T320例,T412例;NO2例,N116例,N230例,N318例。Ⅲ期患者37例,Ⅳ期患者29例。6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29例给予常规放射治疗,37例给予调强适形放疗。2.肿瘤病人的治疗2.1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1)体位及固定采用仰卧位,选择合适的头枕(B或C枕),用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双手置体侧,并将患者姓名、住院号、头枕型号记录在面罩上。(2)CT模拟在CT模拟机上确定扫描中心,并在三维激光灯下,将等中心在皮肤上的投影(一前、两侧)用金属点标记,以便在CT扫描的图像上能够识别。(3)CT扫描直接用增强连续扫描,层厚3mm,扫描范围从头顶至锁骨下3厘米范围,并将获得的影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计划系统工作站进行患者信息登记,在工作站进行数据图像重建并确认。(4)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靶区最好能结合MRI影像资料,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靶区勾画中的位置误差。(5)剂量处方和要求在放疗计划单上写明治疗方式选择、放疗适应症及并发症处理、靶区处方剂量、危及器官剂量。(6)照射野的设计、计算和优化满足处方剂量的要求并尽量减少子野数、缩短照射时间。(7)治疗计划的验证未经验证的治疗计划不得执行。(8)治疗计划的确认要求两位物理人员签字和主管医师签字认可。(9)治疗及治疗验证第一次治疗要求物理师和主管医生参加摆位,并摄等中心验片与模拟定位CT等中心图像进行比对,正确无误时才开始治疗。治疗的前3次每天摄验证像一次,之后每周一次,确保IMRT治疗误差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2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CRT)(1)体位及体位固定采取仰卧位、平架、头部置于合适的枕头,采用三维激光灯摆位,使病人身体的水平面平行于床,身体的矢状面垂直于床面,特别要注意颈部要与体中线在一条直线上,必要时可在模拟机下调整体位直至满足条件。体位固定采用U型热塑面罩固定即可。(2)常规放疗模拟定位①面颈联合野采用两侧水平野等中心照射,透视下确定照射野的前、后、上、下界及射野中心。方法是:首先在透视下将射野中心移至体中线,再将机架转至90度,将等中心移至鼻咽腔的位置,将“井”字线打开至照射野所需的大小。下界一般为舌骨水平或根据淋巴结下界调整,拍摄定位片(GA=90°,HA=0°,等中心不变),拍摄另一侧野的定位片,同样在面罩上标记射野中心,记录该射野深度。最后将机架回归至零度,在面罩上标记射野中心,记录升床高度。②颈部锁骨上野采用源皮距垂直照射技术,其上界与面颈野下界共线,下界沿锁骨下缘走行,两侧界位于肩锁关节内侧缘以避开肩锁关节,将射野中心置于体中心线与1/2野长的交点,拍摄定位片一张(GA=0°,HA=0°),并标记射野中心。摄片的放大系数最好固定,以便于与模室达成默契。2.3所有入组的患者在放疗同时给予顺铂40mg/m2每周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后给与3-4个周期的全身化疗(顺铂75mg/m2d1+氟尿嘧啶500mg/m2d1~d5,28天一个周期)。2.4放疗结束后通过鼻咽及颈部CT或核磁共振及鼻咽镜检查评价疗效,分析鼻咽癌组织中ERCCl的表达状态与治疗近期疗效、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5年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1.ERCCl表达与近期疗效的关系:6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CR+PR)为100%,其中58例病人达完全缓解(87.88%),8例部分缓解(12.12%)。ERCCl高表达中30例CR,4例PR;ERCCl低表达中28例CR,4例PR。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24%与87.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775,>0.05)。2.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疗效比较:2.1放疗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近期疗效评价。肿瘤临床病灶:调强放疗组37例中36例达CR,1例PR,完全缓解率97.30%;常规放疗组29例中22例达CR,7例PR,完全缓解率75.86%,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缓解率(CR+PR)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2.2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副反应比较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口干、张口受限、龋齿的症状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口腔粘膜急性反应、血液毒性与常规放疗组无明显差异。3. ERCC1表达和生存:66例鼻咽癌患者随访30-120个月,平均82个月,无病人失访。随访期间14人复发(8人为局部复发,6人远处转移),34例ERCC1高表达中,有10例患者复发(29.41%),而32例ERCC1表达者有4例患者复发(12.5%),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1)。4.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ERCC1高表达34(22)64.70%,ERCC1低表达32(22)68.75%,两组5年PFS无统计学意义(p=0.728)。5.5年总生存期(OS):ERCC1高表达34(20)例58.82%,ERCC1低表达32(27)例84.37%,两组5年O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2)。6.多因素的分析表明ERCC1表达状态是影响局部晚期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6)。结论1.近期疗效上,ERCC1高表达组与ERCC1低表达组完全缓解率(CR)无差异,临床缓解率(CR+PR)亦无差异。2.调强放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常规放疗组,但两组临床缓解率无差异。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口干、张口受限、龋齿的症状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3.ERCC1高表达组鼻咽癌患者复发率高于ERCC1低表达组。4.5年无进展生存期ERCC1低表达与ERCC1高表达无差异。5.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ERCC1低表达组患者5年OS优于ERCC1高表达组。6. ERCC1的表达状态可以作为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的分子标记物。

黄少华[7](2014)在《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临床表现和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在性别、T分期、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及血清EBV-IgA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生存率的关系,同时分析其他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到2012-年9月1日间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1286例鼻咽癌患者的病理分型、血清EBV-IgA检验结果、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复发、远处转移等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生存状况,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之间的性别、T分期、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血清EBV-IgA阳性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组间生存率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列入研究的1286例鼻咽癌中,WHO-Ⅰ型鼻咽癌有76例,WHO-Ⅱ/Ⅲ型有1210例2. WHO-Ⅰ型中T1有4例,占5.2%,T2有29例,占38.2%,T3有25例,占32.9,T4有18例,占23.7,WHO-II/III型中T1有187例,占15.5%,T2有536例,占44.3%,T3有299例,占24.7%,T4有188例,占15.5%,kappa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 WHO-Ⅰ型和WHO-Ⅱ/Ⅲ型鼻咽癌血清EBV-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5%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4. WHO-Ⅰ型77.6%(59/76)出现淋巴结转移,而WHO-Ⅱ/Ⅲ型87.0%(1057/1210)出现淋巴结转移,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差异(P=0.015)。5. WHO-Ⅰ型和WHO-Ⅱ/Ⅲ型鼻咽癌在性别、N分期、复发、远处转移方面没有差异(P>0.05)。6. WHO-Ⅰ型和WHO-Ⅱ/Ⅲ型鼻咽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7%、67%和85%、72%、65%,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58%、54%和77%、6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病理类型、血清EBV-IgA阳性情况,治疗方式等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WHO-Ⅰ型鼻咽癌在福建地区的占全部鼻咽癌的比例为5.91%。2.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在T分期、EB病毒感染,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差异,在发病的性别、N分期、复发、远处转移、预后方面没有差异。3.鼻咽癌预后的因素中,单因素研究发现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与鼻咽癌的预后显着相关,多因素研究发现年龄、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与鼻咽癌的预后显着相关。T、N分期、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综合治疗比单纯放疗预后要好,而性别、病理类型、血清EBV-IgA阳性情况与鼻咽癌的预后没有相关性。

罗凤[8](2014)在《2010~2013年广西社区肝癌和鼻咽癌联合筛查及追踪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 PLC)是发生在肝细胞或肝胆管细胞内的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肝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全球第6位,是全球男性肿瘤致死原因中的第3位,也是导致我国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阶段、多因素所致,且其恶性度高、病情发展迅猛、易出现转移,一经发现,多已晚期。所以早期发现及诊断肝癌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的科学手段。乙型肝炎病毒是我国引发肝癌的主要因素,将HBsAg作为早期筛查肝癌的指标。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南方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好发于咽隐窝,发病位置隐匿,且初发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5%,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却只有50%左右。研究表明导致鼻咽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是EB病毒,所以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鼻咽癌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并且广西为肝癌和鼻咽癌的高发地,所以联合筛查既能为这两癌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符合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目的:1.在肝癌和鼻咽癌高发区进行联合筛查,建立肝癌、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及“双阳性”人群队列。2.定期复查和追踪,分析高危人群的自然转化规律,以便早期发现肿瘤。3.探究“双阳性”人群与肝癌或者鼻咽癌高危人群的区别。4.探索联合筛查方案较单一筛查方案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10年11月,与社区医院协作,通过检测HBsAg对社区人员进行筛查,建立HBsAg阳性的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定期对肝癌高危人群行乙肝两对半、肝功能(AST、ALT)、甲胎蛋白(AFP)定性和肝脏B超等检查,建议肝癌可疑者做AFP定量、CT等进一步检查。于2011年11月,也就是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第二次复查的时候,对前来体检筛查的人员,增加了EB病毒VCA-IgA抗体的检查。将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建立为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并定期对复查,对EB病毒VCA-IgA抗体持续阳性者行鼻咽镜检查,鼻咽镜异常则取组织活检。同时把HBsAg及EB病毒VCA-IgA抗体皆阳性者定义为“双阳性”人群,建立双阳性人群队列,探讨此类人群与肝癌或鼻咽癌高危人群的不同之处。若发现肝癌或者鼻咽癌病例,了解其分期等情况,并进行肿瘤登记工作。截止2013年11月,肝癌高危人群进行了1次筛查,4次复查;鼻咽癌高危人群和“双阳性”人群进行了1次筛查,2次复查。结果:1.2010年11月,建立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共有12703人参与初筛,其中男性9344人,女性3359人,筛查出946例肝癌高危人群,阳性率为7.45%。队列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三个年龄段,男女比例约为3:1。2.2011年5月,第一次复查肝癌高危人群队列:487人参与复查,无人HBsAg转阴,复查率为51.48%。AFP阳性8例;ALT异常者198例,AST异常者99例;B超异常者110例。3.2011年11月①第二次复查肝癌高危人群队列:有717人参与复查,复查率为75.79%,其中663例仍为肝癌高危人群;有321人参与了两次复查,依从性为33.93%。本次有12087人参与体检,共筛查出HBsAg阳性者983例,新增320例。②建立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12087位受检者皆行VCA-IgA抗体检测,筛查出鼻咽癌高危人群639例,VCA-IgA抗体阳性率为5.29%。统计发现,此队列人群年龄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建立双阳性人群队列:发现70例“双阳性”人群,“双阳性率”为0.579%。“双阳性”人群分别占肝癌和鼻咽癌高危人群的比例为7.12%和10.95%,分析发现在“双阳性”人群中,EBV的感染率较HBV感染率高(P<0.05)。4.2012年6月①第三次复查肝癌高危人群队列:有620人参与复查,复查率为65.54%,有271人参与了三次复查,依从性为28.65%。本次共检出1054例HBsAg阳性,队列新增264人。发现3例肝癌,早期1例,晚期2例。②第一次复查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578人参与复查,复查率为90.45%,其中仍为鼻咽癌高危人群504例,74例转阴,转阴率为13.83%。发现1例早期鼻咽癌患者。③第一次复查双阳性人群队列:49人参与复查,复查率为70%,持续“双阳性”者43例。HBsAg转阴而VCA-IgA抗体无改变者6例,转阴率为12.24%;无VCA-IgA抗体转阴,经分析发现“双阳性”人群中VCA-IgA抗体转阴率比HBsAg转阴率低(P<0.05)。5.2013年6月①第四次复查肝癌高危人群队列:有524人参与过初筛,复查率为55.39%。217人参加了所有的检查,按要求参与复查的比例为22.94%。本次为复查,1530例(初筛+新增)的总队列中,共有875人参与复查。②第二次复查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复查者394人,复查率为61.66%,仍属于队列的受检者有368例,26例转阴,转阴率为6.95%。③第二次复查双阳性人群队列:40人参与复查,复查率为57.14%,持续“双阳性”者20例。VCA-IgA抗体转阴而HBsAg无改变者18例,VCA-IgA抗体和HBsAg同时转阴者2例,VCA-IgA抗体和HBsAg转阴率分别为50%,5%,经分析:此时“双阳性”人群中HBsAg转阴率低于VCA-IgA抗体(P<0.05)。没有发现肝癌或者鼻咽癌的受检者。结论:1.本社区的HBV感染率具有稳定性。随着年龄段的升高,EB病毒感染率也升高。这些规律与特征,能为本社区及其他地方肝癌、鼻咽癌的防治提供方向。2.建立的三个高危人群队列,经分析对比发现,机体同时感染有HBV和EBV后,两种病毒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3.“双阳性”人群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此类人群的防治应区别于肝癌或鼻咽癌高危人群。4.首先进行鼻咽癌和肝癌联合筛查,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桂勋[9](2014)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新型标志物的探索研究》文中认为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地区及东南亚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人类健康及经济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鼻咽癌发生部位的解剖结构较复杂,不易于手术治疗,而且对化学药物不敏感,因此,当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依赖放射治疗。目前的临床放射治疗对早期鼻咽癌治愈效果可达90%以上,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部分鼻咽癌患者被确诊时都接近中、晚期,错过了放射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了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大大降低。因此,寻找适合鼻咽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已成为目前鼻咽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此外,经初次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部分容易出现复发,部分容易出现远端转移,且对放射治疗不再敏感,此类复发或转移患者的预后生存率极低,因此,寻找适合易复发或易转移鼻咽癌患者个性化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并探索适合鼻咽癌治疗的生物治疗靶标也日渐成为重要的鼻咽癌研究方向。为此,本研究针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个性化诊断以及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等三部分进行有意义的前期探索。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旨在寻找高特异性的鼻咽癌诊断标志物,建立鼻咽癌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及组织学特异性检测工具。鼻咽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与EB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相关标志物已被用于开发鼻咽癌临床诊断试剂,如EBNA1/IgA、VCA/IgA等,此类标志物对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有很好的检测灵敏度,但特异性尚达不到临床检测的要求。鉴于EB病毒主要以II型潜伏态的形式存在于鼻咽癌细胞中,本研究拟以EB病毒II型潜伏态特异性表达蛋白LMP1、LMP2A及BARF1为研究对象,探索此类标志物应用于鼻咽癌早期筛查的可能性。首先,利用原核表达的方式制备了 LMP1、LMP2A不同亲水区基因及BARF1全长基因的重组蛋白,并分别用于检测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针对上述三种抗原的IgA及IgG抗体水平,结果发现,仅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LMP1第3个胞外区(LMP1-EX3)的IgA抗体和抗LMP2A第5个胞外区(LMP2A-EX5)的IgA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提示LMP1-EX3/IgA和LMP2A-EX5/IgA有望成为鼻咽癌特异诊断的标志物;其次,利用LMP1羧基端重组蛋白(rLMP1-C.ter,aa187-aa386)及LMP2A氨基端重组蛋白(rLMP2A-N.ter,aal-aa119)免疫BALB/c小鼠,分别制备了抗LMP1-C.ter单抗25株和抗LMP2A-N.ter单抗16株,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的鉴定结果显示,抗LMP1-C.ter单抗14B6和5H8对过表达LMP1的293T细胞有反应,抗LMP2A-N.ter单抗13A12和12A 2对过表达LMP2A的293T细胞有反应,提示这些单抗能识别天然构象的EB病毒表达抗原,有望成为鼻咽癌检测的研究工具;最后,选取抗LMP1-C.ter单抗代表株14B6和抗LMP2A-N.ter单抗代表株13A12,分别测试它们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对临床鼻咽癌患者组织切片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单抗对鼻咽癌组织切片有良好的免疫组化活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鼻咽癌临床组织学诊断工具。综上,本研究发现EB病毒的潜伏期膜蛋白LMP1和LMP2A是两个重要的鼻咽癌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其一是证明LMP1-EX3/IgA及LMP2A-EX5/IgA可用于建立适合鼻咽癌血清学特异筛查的免疫诊断试剂,其二是证明LMPI单抗14B6及LMP2A单抗13A12可用于建立适合鼻咽癌组织学特异诊断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这些发现为研究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诊断意义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旨在寻找适合鼻咽癌个性化诊断的标志物,探索研制易复发或易转移性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试剂的可能性。尽管当前放射治疗对原发性鼻咽癌已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15-58%的患者预后容易复发或转移,并产生放疗抗性,此类病人的再次治疗的预后很差,成为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因此,研究适合复发性鼻咽癌早期诊断用的诊断标志物,有助于高度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提高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报道EB病毒II型潜伏态BARTs区的转录产物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与鼻咽癌预后发展有关。为此,本研究拟以EB病毒II型潜伏态BARTs区的转录产物A73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作为鼻咽癌个性化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首先,利用原核表达方式制备了高纯度的A73重组蛋白rGST-A73-NP9,并用于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A73的IgA及IgG抗体水平,结果发现,A73/IgA的检测值可以将鼻咽癌患者分成两类,提示A73/IgA是一个不同类型鼻咽癌的分类诊断靶标;其次,利用rGST-A73-NP9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A73的特异性单抗18株,并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证明A73单抗6A2对过表达A73的293T细胞有良好反应,提示A73单抗能识别自然状态下的A73抗原,为利用A73单抗研究A73表达产物提供了有用的研究工具;然后,利用单抗6A2分别对EB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系B95-8及上皮细胞系C666-1进行了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这两种传代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A73蛋白的表达,但在部分鼻咽癌组织中检测到A73蛋白的存在,提示A73蛋白有可能作为一个鼻咽癌分类诊断用的免疫组化检测靶标;最后,通过分离鼻咽癌细胞系C666-1细胞培养上清及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外泌体,用RT-PCR检测方法首次在外泌体中发现了 A73 mRNA的存在,提示鼻咽癌细胞中高表达的A73 mRNA很可能通过外泌体的方式转运至胞外,而此种转运方式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A73 mRNA的水平可能与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有关。综上,可能存在A73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种鼻咽癌类型,而此两种鼻咽癌的转归结果是否存在差异还需要进一步鉴定。本研究的第三部分是研究LMP1和LMP2A抗体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探索LMP1及LMP2A作为鼻咽癌抗体治疗靶标的可行性。抗体药物由于具有毒副作用小及特异性强等特性,在肿瘤的治疗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LMP1及LMP2A是EB病毒在鼻咽癌细胞中表达的膜蛋白,具有很强的肿瘤组织表达特异性,而且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实验证明其作为鼻咽癌抗体治疗靶标的潜在可能性。首先,基于鼻咽癌细胞系CNE-2Z构建了同时表达虫荧光素酶的LMP1及LMP2A稳定表达细胞株CNE-2Z-Luc-LMP1及CNE-2Z-Luc-LMP2A;其次,通过以白喉毒素为载体的展示肽免疫BALB/c小鼠,分别制备了抗LMP1-EX3特异性单抗25株及抗LMP2A-EX5特异性单抗6株,并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证明抗LMPI-EX3单抗14H5和12AI与过表达LMP1的293T细胞有反应,抗LMP2A-EX5单抗5E9和7H3与过表达LMP2A的293T细胞有反应,在此基础上鉴定出LMP2A-EX5单抗所识别的线性B细胞表位382SLSSTEFIP390;最后,用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抑制实验评估了抗LMP1-EX3单抗及抗LMP2A-EX5单抗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Z-Luc-LMPI及CNE-2Z-Luc-LMP2A的生长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抗LMP1-EX3单抗2B8、5D4及7G9,抗LMP2A单抗5E9及7H3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系有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从而初步证明LMP1-EX3及LMP2A-EX5作为鼻咽癌抗体治疗靶标的可行性。总之,本论文针对EB病毒II型潜伏态的基因转录产物进行鼻咽癌诊断靶标及治疗靶标的的探索研究,发现LMP1-EX3及LMP2A-EX5是很好的鼻咽癌诊断及治疗靶标,还发现A73是一个潜在的鼻咽癌个性化诊断靶标,为研制鼻咽癌特异性早期诊断试剂和鼻咽癌治疗性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许青青[10](2014)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鼻咽癌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了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入院接受首次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24例及对照组(同期放化疗)25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4周连续4周监测血常规变化,在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监测肝肾功能变化,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鼻咽及颈部MRI评定近期疗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机能状态的变化及治疗期间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的情况。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推断,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1.两组鼻咽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2.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F=4.01,P=0.004<0.05);两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幅度不同,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的抑制程度较对照组的轻,恢复情况较对照组的好(F值分别为3.55、6.47,P值分别为0.015、0.000);另外尚不认为两组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肝肾功能的变化幅度不同(P>0.05)。3.在放疗结束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5.5%,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7>1.96,P=0.048<0.05)。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变化,观察组及对照组鼻咽癌患者机能状态的总改善率分别为62.5%及36.0%,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2>1.96,P=0.040<0.05)。5.安全性分析: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没有发现有Ⅳ度骨髓抑制及Ⅲ、Ⅳ度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有4例Ⅲ度白细胞低下患者,需要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造血功能;49例患者均未发现有Ⅳ度的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脱发、皮肤反应等非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23)。结论:1.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临床症候,有较好的升高白细胞作用,并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2.在治疗期间,随着放化疗的时间增加,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反应,但观察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其中白细胞低下和急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3.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疗效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二、鼻咽癌高发区 42 048人EB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高发区 42 048人EB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CK19检测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鼻咽癌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EBV相关性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2 EBV相关性胃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分析
        2.2.1 样品准备
        2.2.2 胃癌组织EBV原位杂交检测
        2.2.3 EBVaGC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
        2.2.4 蛋白组学数据分析
        2.2.5 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
        2.3 EBV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
        2.4 胃癌及癌前疾病血清EBV抗体表达分析
        2.4.1 血清EBV抗体的筛选
        2.4.2 胃癌及癌前疾病血清EBV-VCA IgG抗体表达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EBV相关性胃癌关联基因表达特征
        3.2 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表达特征
        3.2.1 EBVaGC研究对象的确定
        3.2.2 EBVaGC蛋白质谱特征
        3.2.3 EBVaGC中转录组和蛋白组交集蛋白的筛选验证
        3.3 EBV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3.4 血清EBV抗体表达与胃癌风险/预后的相关性
        3.4.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3.4.2 血清EBV-VCA IgG抗体人群分布特征
        3.4.3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3.4.4 血清 EBV-VCA IgG与血清 HP-IgG的关系
        3.4.5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4.6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4 讨论
        4.1 EBVaGC关联基因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
        4.2 EBVaGC关联蛋白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
        4.3 EBVaGC临床病理特征
        4.4 血清EBV-VCA IgG抗体与胃癌发病风险与预后的关系
        4.4.1 血清EBV-VCA IgG抗体人群分布特征
        4.4.2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4.4.3 血清 EBV-VCA IgG与血清 HP-IgG的关系
        4.4.4 血清EBV-VCA IgG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5 结论
第二部分:EBV相关性胃癌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和设备
        2.1.1 材料
        2.1.2 试剂
        2.2 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风险/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2.1 免疫组化检测
        2.3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2.3.1 质粒构建
        2.3.2 摇菌和质粒提取
        2.3.3 细胞培养
        2.3.4 瞬时转染
        2.3.5 细胞总RNA提取及反转录cDNA
        2.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2.3.7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2.4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2.4.1 EBVaGC关联免疫相关基因的确定
        2.4.2 EBVaGC与GBP5表达相关的免疫基因的确定
        2.4.3 验证EBVaGC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2.5 GBP5表达与EBVaGC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
        2.5.1 EBVaGC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2.5.2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关联分析
        2.5.3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通路分析
    3 结果
        3.1 GBP5原位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
        3.2 GBP5对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2.1 GBP5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和沉默效率
        3.2.2 GBP5表达对EBVaG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3 GBP5影响不同EBV感染状态胃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3.3.1 确定EBVaGC中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
        3.3.2 EBVaGC中GBP5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3.3.3 EBVaGC中GBP5与免疫相关基因相关性验证
        3.4 GBP5表达与EBVaGC调控网络的关联分析
        3.4.1 EBVaGC中GBP5蛋白互作网络
        3.4.2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关联
        3.4.3 EBVaGC中GBP5与互作蛋白的富集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EBV感染与肿瘤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EB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鼻咽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ta、Zta、EA、VCA、EBNA1在鼻咽癌中的生物学特性
    1.1 Rta
    1.2 Zta
    1.3 EA
    1.4 VCA
    1.5 EBNA1
2 EBV血清抗体在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2.1 Rta-Ig G在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2.2 Zta-IgG/IgA在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2.3 EA-Ig A和VCA-Ig A在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2.4 EBNA1-IgA/Ig G在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中的诊断价值
3 联合多项抗体检测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的诊断价值
    3.1 联合EBNA1-IgA/IgG、Zta-IgA/IgG及VCA-IgA检测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的诊断价值
    3.2 联合Rta-IgG、EA-IgA和VCA-IgA检测鼻咽癌高发地区人群的诊断价值
4 Rta-IgG、EA-IgA和VCA-IgA在体检人群中筛查早期鼻咽癌的价值
5 结语

(4)人乳头瘤病毒与WHO-Ⅲ型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鼻咽癌放射性骨坏死的手术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WHO-Ⅲ型鼻咽癌肿瘤组织HPV与EBV的感染情况调查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部分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骨坏死及其并发症的手术干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变应性鼻炎和鼻咽癌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研究概况
        1.1.1 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1.1.2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
        1.1.3 中医对鼻咽癌的认识
        1.1.4 鼻咽癌的病因病机
    1.2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变应性鼻炎的概念
        1.2.2 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概况
        1.2.3 变应性鼻炎的致病因素
        1.2.4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1.2.5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分类
        1.2.6 鼻咽癌的概念
        1.2.7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概况
        1.2.8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
        1.2.9 鼻咽癌的发病机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案
        2.2.1 样本量的确定
        2.2.2 研究方法
        2.2.3 病例观察表内容
    2.3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基线比较
        2.4.2 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2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ERCC1低表达有更好的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ERCC1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RCC1表达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临床表现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2010~2013年广西社区肝癌和鼻咽癌联合筛查及追踪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相关的乙型肝炎防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9)鼻咽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新型标志物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鼻咽癌概述
        1.1.1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
        1.1.2 鼻咽癌的致病因子
        1.1.3 鼻咽癌的临床特征
        1.1.4 鼻咽癌的诊断
        1.1.5 鼻咽癌的治疗
    1.2 EB病毒概述
        1.2.1 EB病毒的发现
        1.2.2 EB病毒的分类
        1.2.3 EB病毒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1.2.4 EB病毒的生活周期
        1.2.5 EB病毒的流行病学
        1.2.6 EB病毒的治疗
        1.2.7 EB病毒潜伏态的主要转录产物
        1.2.8 EB病毒相关肿瘤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耗材
    2.3 主要试剂及实验动物
        2.3.1 E.coli菌株
        2.3.2 质粒
        2.3.3 细胞株
        2.3.4 实验动物
        2.3.5 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实验用常规试剂
        2.3.6 其他常规试剂
        2.3.7 临床标本
    2.4 实验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2.4.1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溶液的配制
        2.4.2 细胞培养/转染用溶液的配制
        2.4.3 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用溶液的配置
    2.5 实验方法
        2.5.1 常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2.5.2 常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2.5.3 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2.5.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2.5.5 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
        2.5.6 免疫学相关实验方法
        2.5.7 本研究中用到的其他实验方法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鼻咽癌特异性诊断试剂的研发探索
        3.1 三种鼻咽癌血清诊断试剂的研发探索
        3.1.1 鼻咽癌LMP1/IgA检测试剂雏形的初步建立
        3.1.2 鼻咽癌LMP2A/IgA检测试剂雏形的初步建立
        3.1.3 鼻咽癌BARFI/IgA及BARF1/IgG检测试剂的研发探索
        3.2 鼻咽癌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的建立
        3.2.1 LMP1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的初步建立
        3.2.2 LMP2A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的初步建立
        3.3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鼻咽癌个性化诊断靶标的探索
        3.4 A73蛋白的鉴定及其作为鼻咽癌个性化诊断靶标的探索
        3.4.1 血清中抗A73的抗体作为鼻咽癌个性诊断靶标的评估
        3.4.2 细胞或组织中A73蛋白作为鼻咽癌个性诊断靶标的评估
        3.4.3 血清中A73 mRNA作为鼻咽癌个性诊断靶标的探索
        3.5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鼻咽癌免疫治疗靶标的探索
        3.6 基于EB病毒蛋白靶标的治疗性抗体探索
        3.6.1 以LMPI为靶标的鼻咽癌治疗性抗体研发探索
        3.6.2 以LMP2A为靶标的鼻咽癌治疗性抗体研发探索
        3.7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鼻咽癌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4.2 EB病毒II型潜伏态的基因转录产物为鼻咽癌提供了很好的早期诊断靶标
    4.3 鼻咽癌个性化诊断试剂研发的必要性
    4.4 抗体药物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鼻咽癌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鼻咽癌的认识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一般资料
    3.1 中医症候变化
    3.2 实验室指标
    3.3 近期疗效评价
    3.4 机体的功能状态
    3.5 急性毒性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注射液的疗效分析
    4.2 安全性分析
    4.3 局限性及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鼻咽癌高发区 42 048人EB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CK19检测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D]. 付繁瑞.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EBV相关性胃癌多维度表型特征识别及其关联蛋白GBP5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泽洋.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EB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鼻咽癌的研究进展[J]. 李卫,刘斐.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04)
  • [4]人乳头瘤病毒与WHO-Ⅲ型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鼻咽癌放射性骨坏死的手术干预研究[D]. 黄文博.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5]变应性鼻炎和鼻咽癌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D]. 温雪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ERCC1低表达有更好的生存[D]. 张忠新. 山东大学, 2014(04)
  • [7]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临床表现和预后分析[D]. 黄少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 [8]2010~2013年广西社区肝癌和鼻咽癌联合筛查及追踪分析[D]. 罗凤.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9]鼻咽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新型标志物的探索研究[D]. 桂勋. 厦门大学, 2014(04)
  • [10]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D]. 许青青. 暨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鼻咽癌高发区42048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血清学随访调查(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