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修辞理论的创立——巴特和杜兰德广告视觉修辞初探

视觉修辞理论的创立——巴特和杜兰德广告视觉修辞初探

一、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22)在《借代辞格的图像学生成及其现代实践——兼及视觉辞格谱系构建之设想》文中指出作为图像修辞程式化的意义生产装置,视觉借代的审美生成缘于其架设于两个图像文本的"间性"关系,它既可以以"植入"性结构来实现图像文本的跨场域叙事,也可凭依对图像文本的"置换"性改造赋予其新的叙事意指与审美性征。借代性视觉辞格的现代实践一方面归因于图像符号所指的"浮动"性以及"图—图"之间的互文关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技术媒介、"求真"化的审美理念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逻辑规约,由之生成的辞格范式不仅抵近图像修辞学中的深层修辞结构,对参照传统语言修辞进行视觉辞格谱系的构建以及推动当下图像修辞研究的纵深化衍进也有一定的启发。

雷馥榕[2](2021)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医美广告视觉修辞及效果研究 ——以新氧医美视频广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方梓祎[3](2020)在《家庭教育题材纪录片中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毕业作品《妈妈的愿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中外纪录片作品都不乏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观照和探讨,影片中的儿童形象也往往承担着重要的修辞功能。我国学者在儿童形象的研究和实践中,梳理出“儿童本位”和“电影本位”两种取向,其中,回归电影本体的“电影本位”显示出比“儿童本位”更广泛的实践意义。沿着这样的思路,本文将着重从“电影本位”的视角来解读: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如何在家庭教育题材纪录片中产生。本文将运用文本分析法,以毕业作品《妈妈的愿望》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视觉修辞的相关理论和补充性的纪录片文本,对儿童形象在纪录片中的视觉修辞角色、视觉修辞语境以及视觉修辞策略展开深入探讨。本文在梳理儿童形象与视觉修辞相关研究脉络的同时,根据学界已有的视觉修辞理论与视觉语言设计之论述,从“谁来修辞”、“为谁修辞”、“因何修辞”三方面探索创作者、观众和纪录片中儿童形象分别扮演的修辞角色。其次,又依次在语图互文语境、家庭教育情景和中国文化语境这中,阐述创作者应如何对儿童形象进行视觉修辞。接着,文章结合毕业作品塑造的儿童形象,探究了纪录片创作中使用的指代、隐喻和象征等视觉修辞策略。最后,得出结论:在一定的修辞语境中展开纪录片创作时,要注意突出儿童形象的天然特质,选取恰当修辞策略搭建劝服框架,进而缝合观念、达到修辞目的。毕业作品《妈妈的愿望》透过周彦彤和梁瑜恩两位小朋友的成长故事,分别从儿童和妈妈的视角观照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议题,呈现两个既特别又普遍的家庭成长故事。本文站在前人肩膀上对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展开深入研究,从“电影本位”的视角出发,适当拓展了儿童形象之于纪录片的视觉修辞分析。然而,本文在研究视野和文本范围的圈定上略有局限,另外受限于独立制片,毕业作品的视觉呈现也稍显单一,上述遗憾与不足将会在后续的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改进。

邓一帆[4](2020)在《《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文中认为自192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传入中国,我国便开展与该节日相关的庆祝活动。本文以1950-2019年的《人民日报》每年妇女节当日刊登的涉及女性形象的全部新闻照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新闻照片对女性形象再现的分析,来描述不同阶段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情况,阐明媒体赋予这些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的不同特质,由此透视主流媒体的女性观念(对女性的角色设定、期待等等)的变化,并揭示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绪论部分引出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对象,提出了主要研究问题、框架,交代了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首先通过建立类目进行数据统计,主要梳理出各历史阶段下《人民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涉及女性形象的新闻照片的基本情况;其次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视觉文本进行深入描摹,提取当期典型女性视觉图景;再次运用视觉修辞总结了 70年来《人民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女性视觉形象的流变轨迹,并从多个维度分析流变因由。最后则对《人民日报》国际妇女节女性视觉修辞策略进行了思考。研究发现: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上致力于展现画面中人物的团结和亲密关系的倾向,意在传达一种平和、客观的观看体验,竭力表现被摄的原生状态,使得影像的呈现得以超越机械记录而成为“有策略”的传达意义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妇女节涉及女性形象的新闻照片分别呈现出特定的主要视觉形象,女性视觉形象的再现中多元文化内涵完成建构。这是政治意涵转换、媒介新闻观念迁移和社会妇女观念的迭代更新合力的结果;可以通过文字、内容和修辞的方式来用好新闻照片、讲好新时代女性故事。

张蕾[5](2020)在《国内获奖动画电影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2015-2019年“金龙奖”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国内上映,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票房成绩,引发观众强烈好评,成为了当时的现象级作品,国产动画自此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出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从视觉修辞理论与研究视角出发,选择2015-2019年获得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电影奖和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的四部电影,即《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风语咒》、《哪吒之魔童降世》,进行视觉修辞文本、视觉修辞方法以及视觉修辞目标等层面的研究。论文的第一章在介绍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一步提出研究问题,提炼出修辞文本、修辞方法、修辞目标三个层面的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通过对中国动漫“金龙奖”的概述,选取出本文的研究样本;论文的第三章通过对动画电影的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视听语言分析,发现构成电影视觉修辞文本的基本元素的特征;论文的第四章从单“镜语”和多“镜语”这两个角度进行视觉修辞手段和视觉修辞格的分析,探究动画电影视觉修辞方法的运用;论文的第五章从电影的意识形态入手,分析国内动画电影隐含的创作意图以及背后的价值导向;论文的第六章对前文发现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和展望。本研究发现,从视觉修辞文本来说,样本案例在色彩上偏重中国红,以多种构图形式和多重镜头方式将电影的梦幻与情节的开展描绘出来,通过台词的直抒胸臆和综合音响效果的逼真运用展现出人生的哲理与环境的再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平行蒙太奇的巧妙运用更是为故事进行做出了充分的铺垫。这四部动画电影整体上表现为中国式风格,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从视觉修辞方法来说,在单“镜语”中,动画电影虽然不是实景拍摄,也同样善于使用长镜头,充分调动起观众对于影片的好奇心理,会不由自主地被镜头所展现的画面而吸引进去,而电影中的特写辞格通过细节的窥视使得动画电影更加细腻起来;在多“镜语”中,动画电影偏重中国元素,多种喻意辞格置于画面意象中,形象对比张弛有度,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从视觉修辞目标来说,动画电影的创作必然是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反映历史及当下语境,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的时代对动画电影的原创性有着严格的要求,保持原创性的必要条件就是积极地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有民族特色的电影作品。而当前电影在挖掘民族元素的象征符号,建立喻意辞格以保持自身原创性的同时,建构了当下语境中的“反”文化,是对当下社会环境的批判性重塑,反映了多元文化价值认同的意识形态,并通过人物塑造和影像辞格实现了电影文本与受众之间的“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虚假的认同”。可以说,电影的视觉修辞不只是一个形式语言的表达问题,而是一定的思想意识背景下的话语建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格来刻画形象、表现情感、审视美丑,是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认同或向往某种理想社会息息相关的。

刘会[6](2020)在《法国五月风暴运动海报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综合利用文本分析法、符号学等方法,对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中的海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五月风暴海报中的视觉文本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海报的视觉构成元素,结合其他理论框架揭示图像表征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抗争主旨。其次基于媒介的物质性这一理论背景,对海报的形式,海报生产的风格、观看的语境进行分析,探究当时特定语境下海报所使用的版画技术对其传播的影响,海报的集体主义实践风格,以及海报在“墙”这一空间下所产生的意义。进而通过对修辞手段的探讨,来分析海报中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并运用德波提出的“异轨”手段,来探索图像中符号的凝缩机制,为在当下看待五月风暴海报提供一种视角。接着通过前面的种种分析,提出“以忆抗争”的修辞框架。最后借鉴Seliger提出的视觉修辞分类法,对抗议海报的视觉修辞策略进行了分类和完善的分析,以便发现海报是如何通过视觉修辞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裘驰舟[7](2020)在《《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文本分析,对《Lens·视觉》杂志自2005年创刊以来至2018年所刊登的封面女性人物进行视觉修辞的意图分析,重点探讨了该期刊在对封面女性形象中视觉意图的阐释,描绘出不同于传统“封面女郎”的形象构建。文本首先对女性长期作为封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为:女性消费主义的崛起,固有的男权文化盛行以及新时期女性话语的崛起,这三方面因素使得女性作为封面形象占据了市场的主流。然后通过对《Lens·视觉》杂志中女性封面的主题词的修辞意图、女性封面的视觉修辞意图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女性形象为封面的语义中,女性形象主要对应的封面主题词为“国家地域“、“历史事件”、“情绪性语句”,而“国家地域、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着男性主导的“政治、经济”场域,《Lens·视觉》杂志封面主题词的语义意图为:通过女性视角来展示男性场域的问题。在女性封面视觉修辞意图中,从女性的面孔意图、可知女性的身份意图、女性肢体语言意图、女性封面的颜色意图进行分析,得出《Lens·视觉》杂志中女性形象表现为正面、客观、冷静、个性化,其视觉修辞意图为:“唤起女性意识的崛起”、“倡导女性身份的平等、“鼓励女性真实性格的展现”、“提升女性的话语权”。《Lens·视觉》作为一本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探讨人性问题的影像类杂志,在性别选择上女性远多于男性,是试图建构一种女性话语,努力改善女性媒介环境的责任担当。

张昊天[8](2020)在《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图像转向时代,城市形象的媒介化呈现和影像表达成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形象和视觉修辞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视觉修辞理论,从视觉修辞的符号、隐喻、象征和语境四个互为关联的修辞机制和修辞实践出发,对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电影文本将广州在影片中的呈现划分为三个时代——锐意进取的革命红区、市井百态下的广州人家和满怀温情的现代大都市。本文选取了人物、空间、道具、同期声和歌词符号五类图文符号,发现这些符号在电影建构广州形象上有着重要的表意和叙事功能,是广州城市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记录者,突显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基于对广州城市符号的理解,本文发现广州的城市精神和深层文化内涵主要通过隐喻、象征和语境的建构三种视觉修辞分析视角表现出来。本文挖掘出影片中隐喻着广州人向往自由与和平、眷念家文化的城市文化和象征广州人务实和广州女性独立的城市精神。第五章从互文、情景和文化语境角度来逐步确立电影文本中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释义规则,从广州形象的意义“出场”到广州形象意义的诠释边界再到广州城市文化内涵的塑造,寻找到受众与广州这座城市所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当前,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面临着文化符号失语、现代资本冲击着广州传统文化的问题,为此,电影制作者需要紧跟电影技术的发展并深挖广州的文化内核,在影片中把广州形象的图文符号与电影叙事相结合,从而讲好广州故事。

邓心宇[9](2020)在《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铁甲》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铁甲》有别于常规的综艺节目,将线下的机器人格斗比赛与线上传播相结合。本节目很有创意,内容方面采用专业化的格斗比赛,形式方面构建了科技化综艺节目的视觉特点。伴随着网络综艺节目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这!就是铁甲》在视觉呈现上展现了场景、道具、舞台和灯光的影像符号,构建了附加、压制与代替、互换的修辞手法。本文研究的主体“铁甲机器人”、舞台、道具、灯光、剪辑风格以及镜头语言存在的视觉修辞方法。本文研究的视角为“修辞属性”、“修辞功能”、“修辞评估”。以语言文字与视觉形象相互转化的规律、图片与影像的传播规律、符号构成的综合文本的传播规律三个方面为理论框架分析该文本的视觉修辞特征。研究发现该文本在修辞策略上存在着列锦、反复、缄默、隐喻、转喻和倒装的修辞手法,产生了节目内容的竞技类主题定位、传输人文情怀与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意义。在镜头语言的修辞上运用了导演蒙太奇的镜头组接规律,这不仅推动了节目的情节发展还增强了节目的文本视觉效果。文本还归纳这档节目视觉修辞效果对创作者和受众带来的启迪,为同类综艺节目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可操作性路径。

先勇[10](2020)在《罗兰·巴特影像修辞学视域下电视剧讯息的意象构建 ——对审美表意型电视剧的实验探索》文中提出意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已然成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意象不仅可以提升电视剧文本的叙事意蕴,还能使其获得优质的审美价值和品质。创制意象成为艺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本文以罗兰·巴特的影像修辞学为方法论基础并实践于电视剧情片《我与世界的三米距离》中。以期通过实例在影视艺术所呈现出的语言讯息、非编码肖似图像讯息和被编码肖似图像讯息中提炼出不同讯息层的意象营构技法。区别于以激烈矛盾冲突为叙事策略的电视剧,本次创作将对审美表意为主要展现内容的电视剧进行实验探索。电视剧语言讯息中,使用声音技法中的锚定与中转、主题式的音乐和文字技法中的阐释性文字和故事内文字都可以营构电视剧意象。电视剧图示性讯息中,外延图像常常作为凝结构思,升华主题的道具而存在。内涵图像分由单一垂直画面和组合叠加画面进行技法探寻。正是在三种讯息的分层解构下,笔者找寻到了不同编码规则下的意象建构技法。最后,分析了电视话语中编码与解码的关系,认为意象生成与技术创新之间没有非死即伤的唯一性,而是呈现出互相调节、互相生成、互相推进的正相关性。

二、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家庭教育题材纪录片中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毕业作品《妈妈的愿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作品述评
    1.4 理论阐述
    1.5 研究方法
2 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角色
    2.1 谁来修辞:视觉修辞的主体角色
    2.2 为谁修辞:视觉修辞的客体角色
    2.3 因何修辞:儿童形象的共情召唤
3 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语境
    3.1 语图互文语境:呈现个体独立的儿童形象
    3.2 家庭教育情景:突出“被教育”的儿童形象
    3.3 中国文化语境:强调重道有序的儿童形象
4 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策略
    4.1 图像指代策略:由局部到整体的儿童形象刻画
    4.2 图像隐喻策略:展现成长压力下的儿童形象
    4.3 图像象征策略:塑造背负期望的儿童形象
结语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4)《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一章 解读数据: 视觉文本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类目建构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 各历史分期下《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1950-19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1978-2001)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后的《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2002-2019)
第三章 对《人民日报》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流变分析
    第一节 符号的选择:军事性弱化市场化转向审美性加强
    第二节 互文性视角:身份标签的多元化女性角色的重塑化
    第三节 意中之象——多元文化内涵的建构过程
第四章 《人民日报》女性视觉形象变迁原因探析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政治意涵转换
    第二节 媒介新闻观念的迁移转变
    第三节 社会妇女观念的迭代更新
第五章 对新闻照片中女性形象再现的修辞策略思考
    第一节 巧用文字,画龙“点”睛
    第二节 妙用内容,和谐画面
    第三节 善用修辞,传递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内获奖动画电影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2015-2019年“金龙奖”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视觉修辞的相关研究
        1.2.2 动画电影相关研究
        1.2.3 结语
    1.3 研究问题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与价值
2 研究样本的选取
    2.1 “金龙奖”概述
    2.2 国内动画电影的选取
3 国内动画电影视觉修辞文本分析
    3.1 动画电影视觉修辞元素之画面
        3.1.1 意象色彩的偏重
        3.1.2 国风构图的恢弘气势
        3.1.3 多重镜头的影像张力
    3.2 动画电影视觉修辞之声音
        3.2.1 生命的哲理性描摹
        3.2.2 综合音效的紧张表达
        3.2.3 古风音乐致敬民族经典
    3.3 动画电影视觉修辞之蒙太奇——情节的平行架构
    3.4 小结
4 国内动画电影视觉修辞方法分析
    4.1 单“镜语”视觉修辞
        4.1.1 长镜:“刻意”中的诗意美感
        4.1.2 特写:“凝思”下的窥探
    4.2 多“镜语”视觉修辞
        4.2.1 偏重:中国元素的强化
        4.2.2 喻意:对比意象的营造
    4.3 小结
5 国内动画电影视觉修辞目标分析
    5.1 时代语境的写照
        5.1.1 多元文化下继往开来的“反”之精神
        5.1.2 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
    5.2 隐秘的价值倾向
    5.3 文化认同的构建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法国五月风暴运动海报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海报的视觉文本
    2.1 海报的文本分析
    2.2 海报的性别表征
    2.3 海报的颜色集合
    2.4 海报的人物形象
    2.5 海报的议题呈现
    2.6 海报的语图关系
3.海报的意义生产
    3.1 视觉形式—版画作为斗争的武器
    3.2 主导风格—集体主义实践风格的抗争
    3.3 观看语境—“墙”承载的空间意义
4.海报的修辞手段
    4.1 隐喻——解构与颠覆
    4.2 转喻——视觉隐转喻
    4.3 凝缩——图像的“异轨”
5.海报的修辞框架
    5.1 集体记忆之维度
    5.2 法国革命的历史脉络
    5.3 “以忆抗争”的修辞框架
    5.4 “以忆抗争”的修辞策略
6.海报的修辞功能
    6.1 海报的视觉修辞分类
    6.2 个性化修辞—工人群体的呼吁
    6.3 品牌修辞—权力主体的刻画
    6.4 诗性修辞—文化背景的叙事
    6.5 抗议海报的视觉修辞主导功能
7.结语:海报作为对话的一部分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5.1 女性封面形象
        1.5.2 修辞学
        1.5.3 视觉修辞的崛起
        1.5.4 视觉修辞的研究领域
        1.5.5 视觉修辞的定义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2 《Lens·视觉》杂志发展历程及封面特性
    2.1 《Lens·视觉》杂志的发展历程
    2.2 《Lens·视觉》杂志的封面特性
        2.2.1 刊名的统一性
        2.2.2 封面色彩
        2.2.3 封面构图
        2.2.4 图片的独特性
3 女性形象长期占据封面的原因
    3.1 消费主义的盛行
    3.2 消费主义下的男权文化
    3.3 新时代女性的话语崛起
    3.4 本章小结
4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语义修辞意图
    4.1 2005—2018封面男女形象的对应关系
        4.1.1 男性形象与封面语义的对应关系
        4.1.2 女性形象与封面语义的对应关系
    4.2 以女性形象为封面的语义修辞意图
        4.2.1 女性对男性场域的僭越
        4.2.2 树立先锋的女性意识
    4.3 本章小结
5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图像修辞意图
    5.1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主体的图像修辞意图
        5.1.1 女性主体面孔的分布
        5.1.2 女性主体面孔的图像修辞意图
    5.2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身份的图像修辞意图
        5.2.1 女性身份的可知性和不可知性
        5.2.2 可知女性身份的图像修辞意图
    5.3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肢体语言的图像修辞意图
        5.3.1 女性背部姿态的图像修辞意图
        5.3.2 女性拥抱的图像修辞意图
    5.4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颜色的图像修辞意图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8)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
        1.2.2 电影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1.2.3 视觉修辞研究
    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研究思路
第2章 电影中建构的广州城市形象
    2.1 20 世纪20至50 年代:锐意进取的革命红区
    2.2 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末:市井百态下的广州人家
    2.3 21 世纪初至今:满怀温情的现代大都市
第3章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图文符号
    3.1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图像符号
        3.1.1 电影中的人物影像符号
        3.1.2 电影中的空间符号
        3.1.3 电影中的道具符号
    3.2 电影中广州城市形象的文字符号
        3.2.1 电影中的同期声符号
        3.2.2 电影中的歌词符号
第4章 电影中广州形象的隐喻和象征表达
    4.1 电影中广州文化形象的隐喻
        4.1.1 情节隐喻: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4.1.2 场景隐喻:“家”文化的眷念与重建
    4.2 电影中广州城市精神的象征
        4.2.1 务实精神的象征
        4.2.2 女性独立的象征
第5章 电影中修辞语境下的广州城市形象
    5.1 互文语境:广州形象的意义“出场”
    5.2 情景语境:广州形象意义的诠释边界
    5.3 文化语境:广州城市文化内涵的塑造
第6章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中的问题与对策
    6.1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现存问题
        6.1.1 文化符号的失语
        6.1.2 现代资本和本土文化间的对立
    6.2 电影构建广州城市形象的对策
        6.2.1 善用图文符号,树立城市形象
        6.2.2 深挖文化内核,刻画多元广州
        6.2.3 紧跟技术发展,讲好广州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电影
搜索来源

(9)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铁甲》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这!就是铁甲》的视觉生成机制
    第一节 生成背景——大众传媒的时代背景
        一、现状:“眼球经济”时代的到来
        二、借鉴:“机器人大赛”提供路径
        三、原创:“IP热潮”引领节目生成
    第二节 生成核心——影像符号的推动作用
        一、场景符号:实体构成再现节目特色
        二、人物符号:造型元素打造科技综艺
        三、色彩符号:两极颜色体现内层含义
    第三节 生成动力——视觉符号的意义显现
        一、阅读符号:视觉消费下的符号意义
        二、科技文化:媒介基础上的视觉消费
        三、身份认同:视觉感知下的身份认同
第二章 《这!就是铁甲》视觉文本的修辞策略
    第一节 修辞对象的“附加”与“压制”修辞手法
        一、列锦:创造意境
        二、反复:加深印象
        三、缄默:提高认知
    第二节 修辞对象的“代替”与“互换”修辞手法
        一、隐喻:暗示感知
        二、转喻:间接指代
        三、倒装:承上启下
    第三节 修辞对象生成的意义
        一、内容围绕主题,符合节目定位
        二、传输人文情怀,创新网综内容
        三、消除刻板印象,增加专业性
第三章 《这!就是铁甲》镜头语言的修辞规律
    第一节 画面镜头的修辞手法
        一、叙事性修辞:“叙事蒙太奇”推动情节发展
        二、表意性修辞:“表现蒙太奇”推动内容生成
        三、省略性修辞:“心理蒙太奇”推动视觉形象
    第二节 节目镜头构成的基本单元
        一、景别——强调内容表达含义
        二、运动——表述情绪营造氛围
        三、特效——增强节目修辞效果
第四章 《这!就是铁甲》视觉文本的批判性解读
    第一节 以嘉宾指导为主线,赛制不完善
        一、过度重复相似内容,导致赛制推延
        二、过度强调嘉宾作用,专业能力不足
        三、过度插入嘉宾镜头,关联性质不强
    第二节 部分专业内容缺乏,内容不完整
        一、主体无故事线
        二、缺乏专业指导
        三、重形式轻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罗兰·巴特影像修辞学视域下电视剧讯息的意象构建 ——对审美表意型电视剧的实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作品概述
第一章 罗兰·巴特影像修辞学与电视剧意象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罗兰·巴特影像修辞学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 电视剧意象的理论概述
第二章 影像修辞学视域下电视剧语言讯息的意象建构技法
    第一节 声音技法
        一、锚定与中转
        二、主题式音乐
    第二节 文字技法
        一、作为解构文本的阐释性文字
        二、作为文本内容的故事内文字
第三章 影像修辞学视域下电视剧图示性讯息的意象建构技法
    第一节 单一画面垂直性修辞技法
        一、光影对比与色彩配置
        二、构图偏重
        三、诗意长镜、凝神特写与留白空镜
        四、摄制变异
    第二节 组合画面叠加性修辞技法
        一、双重曝光
        二、推进
        三、重复
        四、拼贴
        五、幻想映照
第四章 编码与解码之思:技术创新与意象生成的平衡点
    第一节 编码:技术助推下的优质化创作路径
    第二节 解码:个体多义性的内涵式接合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专业能力展示
附录二 《我与世界的三米距离》文学剧本
附录三 《我与世界的三米距离》故事板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借代辞格的图像学生成及其现代实践——兼及视觉辞格谱系构建之设想[J]. 张伟. 社会科学, 2022(01)
  • [2]社交媒体平台上医美广告视觉修辞及效果研究 ——以新氧医美视频广告为例[D]. 雷馥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家庭教育题材纪录片中儿童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毕业作品《妈妈的愿望》为例[D]. 方梓祎. 暨南大学, 2020(04)
  • [4]《人民日报》(1950-2019)妇女节新闻照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分析[D]. 邓一帆. 苏州大学, 2020(04)
  • [5]国内获奖动画电影的视觉修辞研究 ——以2015-2019年“金龙奖”获奖作品为例[D]. 张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6]法国五月风暴运动海报的视觉修辞研究[D]. 刘会. 暨南大学, 2020(04)
  • [7]《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D]. 裘驰舟.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8]视觉修辞视域下电影中的广州城市形象研究[D]. 张昊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1)
  • [9]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铁甲》的视觉修辞研究[D]. 邓心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罗兰·巴特影像修辞学视域下电视剧讯息的意象构建 ——对审美表意型电视剧的实验探索[D]. 先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视觉修辞理论的创立——巴特和杜兰德广告视觉修辞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