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沟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生理生态基础

垄沟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生理生态基础

一、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玉[1](2021)在《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搅浆平地导致土壤紧实致密、破坏土壤结构、常规耕作泥温低、插秧基本苗不合理等问题,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耕作模式2水平(A1常规耕作,A2垄作双深);穴苗数4水平(B1每穴3苗,B2每穴6苗、B3每穴9苗,B4每穴12苗),研究旱平垄作双侧双深(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新模式下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抗倒伏性能、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垄作双深新模式的高产优质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垄作双深降低不同层次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了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0-5cm、5-10cm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为3.23%和3.55%;分蘖盛期、拔节期、灌浆期垄作双深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常规耕作。土壤温度增幅趋势为:5cm>10cm>15cm>20cm。垄作双深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常规耕作,增幅为0.38-25.57%。2.垄作双深模式下水稻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增长速率、消亡速率分别提高25.49%、15.46%、42.07%、50.47%。分蘖成穗率、增长速率均为B1>B2>B3>B4,分蘖成穗率B1较其它穴苗数分别提高10.10%、43.43%、135.98%,增长速率B1分别提高5.03%、29.35%、39.06%。各处理主茎穗长与分蘖穗长差异极显着,常规耕作和垄作双深主茎穗长较分蘖增幅分别达到15.13-43.70%和14.2-34.66%,常规耕作主茎与分蘖穗长变化大于垄作双深,并随着穴苗数的增多主茎与分蘖穗长差异增大。3.垄作双深模式下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期叶面积指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和灌浆期高效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为21.58%、9.30%、7.37%、7.43%、7.75%、6.80%、4.29%。穴苗数B2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它,表现为B2>B1>B3>B4。4.垄作双深模式下拔节期、齐穗期、灌浆期叶片SPAD值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分别为5.58%、2.62%、1.73%;垄作双深提高了齐穗期、灌浆期的光合指标,并在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提高了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B1和B2齐穗期、灌浆期光合指标均高于B3和B4,齐穗期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表现为B2>B1>B3>B4,并随着生育进程酶活性逐渐降低。5.不同耕作模式水稻抗折力差异显着,与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双深抗折力减小,倒伏指数增大,抗倒伏能力降低。各节间茎粗、茎壁厚、充实度表现为常规耕作大于垄作双深。穴苗数因素各节间抗折力、茎粗、茎壁厚、充实度均表现为B1>B2>B3>B4,倒伏指数表现为B4>B3>B2>B1的趋势。6.垄作双深叶片、茎鞘、穗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为4.83%、5.75%、2.76%。穴苗数因素叶片氮素积累B2极显着高于B1、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8.03%、13.29%、17.40%;茎鞘氮素积累B2显着高于B1,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9.25%、18.23%、13.89%;穗氮素积累表现为B2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6.23%、6.38%;叶片、茎鞘氮素积累量耕作模式和穴苗数互作均以垄作双深每穴6苗最高,分别为44.99和34.30kg/hm2。7.垄作双深模式下理论产量增加为2.0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穗数和结实率。穴苗数下理论产量呈现B2>B1>B3>B4,B2达到8975.49kg/hm2,较其它穴苗数分别增加3.10%、6.11%、9.64%,较高的穗数是增产的主要原因。8.垄作双深模式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值,加工品质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随着穴苗数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降低均表现为B1>B2>B3>B4;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食味值为先升高再降低,以B2食味值最高为82.46分,分别较B1、B3、B4提高1.47、0.20、0.15分。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2](2020)在《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文中认为通过稀播培育壮秧、宽行窄株、前氮后移、间歇灌溉加80%够苗晒田等措施,形成了一套优化栽培模式。通过田间试验,以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该优化栽培模式(OPT)与农民习惯模式(FP)对水稻产量形成、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的产量均表现为OPT>FP;在节省氮、磷肥10%的条件下,应用OPT仍能增产10%以上。该模式主要提高了稻株对氮素吸收利用的能力,优化了群体分蘖成穗的条件,提高了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物质积累量,优化了穗部性状,通过协调出高的群体颖花量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最终实现增产。

徐江林[3](2017)在《南方稻田机械起垄栽培对油菜氮素营养特性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南方地区是油菜的主产区,但田间持水量高,土壤黏重,同时,该地区雨水较多,容易产生涝害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在作物栽培技术中,垄作栽培耕作方式(Ridge-tillage),通过改变地表微地形,变平地为高垄低沟相间的耕作层结构,并在垄上种植作物,从而协调水、肥、气、热关系,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降低耕作对农田环境影响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通过垄作栽培,提高油菜的耕作层,降低水位,以改善油菜生长环境,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针对南方稻田油菜生产特点,结合油菜机械直播,通过机械起垄,研究低、中、高三个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垄作栽培和传统平作之间油菜氮素吸收利用分配和光合特性的差异、垄作油菜和平作油菜产量差异,探索垄作栽培方式高产高效的生理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垄作栽培是氮素高效利用的耕作方式之一,相比于传统平作,垄作栽培能相对富集土壤氮素,垄作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比传统平作高3.22-4.55mg/kg;同时垄作栽培能增加油菜根系活力,在油菜根系活力最大期——花期,垄作栽培比传统平作高23.66%-59.53%,而在角果期,低中高三个施肥水平垄作栽培分别比传统平作增加55.70%、62.56%和27.81%;垄作栽培也能促进油菜植株氮素的代谢和增加茎叶等营养器官的氮素重新分配利用来增加氮素利用率,在三个氮素水平下分别增加7.73%、5.31%和4.57%;2.垄作栽培油菜的光合特性相对比于传统平作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增加油菜的绿叶面积和角果皮面积增加同时可以提高光合器官的叶绿素含量,而且垄作栽培的油菜拥有较高的光能捕获能力,光化学转化效率方面垄作栽培对比于传统平作高1.71%-14%,能显着增加其油菜光合器官(叶和角果皮)的光合效率,垄作栽培能增加苗期净光合作用5.15%-20.87%,蕾薹期垄作栽培净光合速率相较传统平作高2.66%-14.76%,角果期增加净光合速率21.37%-43.70%,促进光合产物的更多积累,创造更大的生物量和干物质产量;3.相对于传统平作垄作栽培油菜的生物量有明显的优势,苗期垄作栽培的生物量高13%-32%,在角果发育时期能增加10%左右的生物量,既有利于油菜“冬发”,又保证了油菜角果发育期,营养体的营养物质供给,因此垄作栽培有利于油菜角果粒的发育和充实,既促进角果的角果皮面积增加,又能增加油菜角果的灌浆速率。由于油菜角果本身具有“源”“库”的双重作用,垄作栽培通过扩大光合产物的积累和产生来增“源”,同时增加油菜的角果数和油菜籽粒数量,来加大油菜的“库”容量和积累能力,并且作为油菜干物质进入籽粒的唯一通道—珠柄,垄作油菜的珠柄横截面积和珠柄中的筛管面积均有明显的优势,垄作栽培分别增加9.49%-16.36%和18.23%-24.79%,这就达到了油菜“源”足、“库”大,“流”通,源-流-库配置得当,增加油菜产量的目的,在不同氮素水平增产14.61%、24.84%和10.30%。

杨国英[4](2017)在《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病虫害是制约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化学农药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大量使用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至关重要。防虫网室栽培是一种绿色有效的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其在水稻育秧、育种或制种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及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响应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品种试验、栽插密度试验和氮肥运筹试验,通过研究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气候因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养分吸收和利用、根系生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从生理和生态角度明确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明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生理响应机制。预期结果将为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栽插密度和氮肥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防虫网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导致苏香粳3号和南粳44产量显着降低23.52%-24.98%。从产量结构分析得出,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网室内光照强度,导致水稻高峰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降低。同时,防虫网室栽培减少灌浆期有效积温,且抽穗后弱光环境降低光合生产,从而影响籽粒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产量。从产量结构对产量影响程度来看,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穗数下降导致的,其次是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最小。从干物质生产角度分析得出,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下较低的光照强度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但显着降低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同时降低两水稻品种不同阶段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导致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降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且总生物量的降低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大于收获指数。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两水稻品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脲酶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且降低水稻根系a-萘胺氧化量和根干重,不利于植株氮磷钾吸收。同时,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水稻抽穗前氮磷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率,影响抽穗后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从而改变抽穗前氮磷钾养分对籽粒养分的贡献率。此外,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水稻氮、磷、钾籽粒生产效率、养分偏生产力和氮、磷、钾收获指数,但增加百千克籽粒氮、磷、钾需求量。防虫网室栽培改善了稻田小气候如提高气温、降低光照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也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南粳44因其籽粒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苏香粳3号,且其产量降幅小于苏香粳3号,更适合防虫网室栽培。2、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栽插密度为33.33万穴.hm-2(D4)时两水稻品种产量最高。防虫网室栽培下,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逐渐增加,每穗颖花数逐渐减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不同栽插密度间差异不显着,说明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变异导致的。防虫网室栽培下,D4密度处理的水稻群体透光率较大,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得水稻成熟期总生物量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且D4密度处理的收获指数与低密度处理(22.22(D1)和25.64万穴.hm-2(D2))的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高密度处理(40万穴.hm-2(D5)),从而导致D4密度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及抽穗前茎叶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低密度较高,其次是中密度,高密度最小,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抽穗前干物质转运。这表明中密度D4处理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较为适宜,且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较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另外,防虫网室栽培两水稻品种植株总吸氮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D4密度处理的总吸氮量较高。抽穗前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以及氮素生产效率在密度处理间变化规律不明显,而氮素偏生产力均在D4密度下最大。3、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氮肥运筹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下,与基蘖肥:穗肥为7:3和8:2处理相比,基蘖肥:穗肥为6:4的处理群体透光率最大,总生物量较大,且6:4处理提高了两水稻品种穗分配指数,从而增大经济系数,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从产量结构来看,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氮肥运筹比例间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但氮肥比例6:4处理的每穗颖花数显着高于7:3和8:2处理,因此6:4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下随穗肥比例增加,成熟期穗部氮磷钾积累量和植株总积累量均逐渐增加,且水稻氮磷钾养分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逐渐提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

孙影[5](2017)在《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特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文中提出优化水稻株型是提高冠层的光能截获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栽培措施优化株型对于挖掘超级稻高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3个代表性不同穗型的超级稻品种,即甬优2640(特大穗型)、武运粳24(大穗型)、南粳9108(中大穗型)。通过三种氮肥运筹塑造三种株型,即穗盖顶、草盖顶和中间型,研究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和光合特性,以及结实期三种株型对产量、品质的效应,为水稻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同一水稻品种,三种株型的产量均呈现草盖顶>中间型>穗盖顶的趋势,但是增产幅度上看,甬优2640>武运粳24>南粳9108,分别增产10.1%、8.3%、5.6%。穗盖顶结实率高,单位面积穗数多,但因每穗粒数少,产量相对较低;草盖顶结实率低但穗数、每穗粒数较大,产量较高;中间型穗大粒多,但穗数较少,产量略低于草盖顶;草盖顶叶面积指数高,且高效叶面积比例大,同时结实期间叶片衰减较慢,光合势大,群体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较大。穗盖顶的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在三种株型中最高,尤其是贡献率三个水稻品种分别为23.03%、32.25%和28.46%。草盖顶和中间型抽穗至成熟期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相对适中,反而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就单茎各器官的干物质动态来看,中间型各器官干物质量大,有利于大穗的形成。2.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的三种株型特征类似,但在三种株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株高和节间配置上,穗盖顶株高相对矮,上三节间短并且穗下节间占杆长比例小,上三叶短而相对直立;中间型株高较高,上三节间长,尤其是穗下节间占杆长比例最大,上三叶长并且披垂度最大;草盖顶株高相对最高,上三节间较长,穗下节间占杆长较大,上三叶较长并且披垂度在三种株型中居中;在冠层空间叶面积分布上,穗盖顶叶片分布呈宝塔型,以10cm分层切割,分层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显着低于其余两种株型,冠层上部的透光率最大;草盖顶叶片分布较为集中呈棱型,分层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最高并且数值最大,自叶面积指数最大层向上或向下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冠层上部的透光率居中,中下层透光率降低加快,至底层时透光率最低;中间型叶面积在空间的分布较为均匀呈桶形,冠层上部透光率最低,但是透光率在整个空间内下降缓和。3.同一品种下,三种株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显着,穗盖顶的加工品质中的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显着高于中间型;中间型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优于草盖顶。草盖顶的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显着高于其余两种株型,说明草盖顶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草盖顶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中间型和穗盖顶,胶稠度和消减值显着低于中间型和穗盖顶,说明草盖顶降低稻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总体上,水稻的茎秆、叶片、穗等性状与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品质优良的水稻植株形态表现为:上三叶和上三节间不宜过长,长度适中,叶基角和披垂度小,叶片挺立;穗长不宜过大,穗粒数不宜过多,着粒密度不宜过于紧凑。

周群[6](2015)在《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随着产量的增加,需要加大水肥资源的投入。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是否必须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投入,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是否能够协同发展?这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仍在争论的重大科学命题。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少、资源缺乏,持续提高作物单产并且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本研究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和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为材料,设置了未施氮处理(ON)、当地常规栽培(对照)、增密减氮栽培、精确灌溉栽培、深翻栽培和增密增氮栽培等6种不同栽培模式,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长发育与生理、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增密增氮栽培、深翻栽培、精确灌溉栽培和增密减氮栽培两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2.49 t hm-2、11.76 t hm-2、11.48 t hm-2和10.4 t hm-2,较当地常规栽培增长9.5%~36.2%。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增密增氮栽培、深翻栽培和精确灌溉栽培等处理的茎蘖成穗率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比率增加,叶面积持续期、作物生长率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提高了水稻粒叶比,改善了源库关系。说明通过深翻栽培可以改善水稻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2、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增密增氮栽培、深翻栽培、精确灌溉栽培和增密减氮栽培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6.6%、65.9%、53.4%和32.2%,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15.3%、147.9%、133.6%和56.9%。精确灌溉栽培模式和深翻栽培模式显着提高了抽穗至成熟期养分运转率。穗分化至抽穗期的氮、磷、钾的吸收量与籽粒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通过对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能够同时大幅提高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3、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生理特性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增密增氮栽培、深翻栽培和精确灌溉栽培显着提高了剑叶SPAD值、光合速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了籽粒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和吲哚乙酸(IAA)含量。说明深翻栽培可以提高地上部的生理活性,进而促进高产与养分的高效利用。4、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特性在整个生育期内,稻田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或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变化趋势在各栽培模式下基本一致。精确灌溉栽培,深翻栽培和增密增氮栽培随着产量的增加均较对照显着增加全球增温潜势(GWP),精确灌溉栽培和深翻栽培均比对照显着降低了单位产量的GWP,说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5、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稻米品质影响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深翻栽培显着增加了稻米的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稻米的胶稠度、崩解值和峰值粘度,降低了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消解值。说明深翻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食味性。综上,深翻栽培模式不仅可以显着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显着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较高的叶片光合势和抗氧化酶活性、较高的茎中光合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转率、灌浆期籽粒中较高的Z+ZR以及IAA含量是深翻栽培模式获取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原因。增密减氮,前氮后移和精确灌溉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关键栽培技术。

朱伟文[7](2015)在《秸秆覆盖和土壤耕作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耗水量最大的作物。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地区干旱情况愈发严重,而南方地区的节水抗旱技术研究较北方地区相对滞后,发展南方水稻节水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湘南丘岗区晚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土壤耕作方式与水稻栽培方式等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水分利用效率与养分吸收利用等的影响,旨在为构建湘南地区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深灌处理相比,浅灌处理晚稻产量提高5.0%,增产原因主要在于浅灌处理可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延缓叶片衰老,后期光合速率较高,晚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得到提高。(2)本试验条件下,覆盖处理产量较不覆盖处理有所下降;翻耕处理产量较免耕处理显着提高,增产幅度达到10.0%;在相同耕地方式下,垄作处理产量较平作处理下降,尤其免耕条件下垄作栽培减产显着。(3)浅灌处理晚稻稻米外观品质较深灌处理有所提高,而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差异不大;翻耕条件下垄作栽培的晚稻稻米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均较平作栽培处理有所改善。(4)翻耕处理能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显着提高各时期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总量,氮、磷、钾肥效率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2.9%、11.2%和12.5%。(5)浅水灌溉在显着增产的同时减少了灌溉水量,显着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0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秸秆覆盖通过减少田间蒸散量,保持田间水分,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垄作栽培下的晚稻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5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

车升国[8](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郑华斌[9](2014)在《水稻垄作梯式栽培的水分利用及其增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引起降雨量的季节性分配不均和暴雨、大暴雨事件逐年增加,农业设施和耕作措施的自然降水蓄积能力及其高效利用能力或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本文总结前人垄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梯式栽培,采用半旱式浸润灌溉,垄沟蓄水、垄上种植,实现蓄水和通气的双重目的,为水稻实现节水、高效生产打下基础。因此,系统研究水稻垄作梯式栽培的产量形成机制及水分利用将为该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种植模式存在产量差异。与平作栽培(T0)相比,T1(垄作梯式栽培垄宽为60cm)和T3(垄厢栽培厢宽为70cm)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T1的产量最高,比TO平均增产了22.2%(17.1%-27.2%),其次为T3平均增产10.4%(5.8%-15.0%)。进一步分析其产量构成因子可知,与T0相比,T1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上,平均增加了15.4%(9.7%-21.1%),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T3(2011年)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上,分别平均增加12.4%和3.4%。(2)种植方式间的根数、根长等根数量特性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根系的自我调节有关。与T0相比,齐穗期垄作梯式栽培根系氧化力比平作栽培平均高21.9%,比表面积和活性吸附面积分别高7.2m2cm-3和0.4m2cm-3,根横截面积比TO低15%-25%,但根大导管总面积和导管总面积大于常规栽培。另外,垄作梯式栽培根皮层表皮厚壁细胞体积小,且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且整个表皮厚度要小于T0,水稻根的中柱增大25.0%-27.3%。因此,垄作梯式栽培模式下,水稻根系的生理活性衰老放缓,根系解剖结构有利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进入,促进了根表皮对环境中水分的吸收能力,提升根向植株体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进而促进后期干物质积累和促进籽粒灌浆结实。(3)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梯式生态稻作和垄厢生态稻作主要体现齐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上有较大优势。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均比传统稻作高,说明垄作梯式稻作的单位叶面积所能承载的颖花数、实粒数和粒重比传统稻作高,库源协调状态好。同时,垄作梯式生态稻作有较高的光合势,抽穗期前的光合势比传统稻作高55.3%,但净同化率却比传统稻作低21.9%。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群体冠层光能截获率要比传统稻作平均高5.3%。(4)采用垄作梯式生态稻作后,齐穗期Y两优1号的△F/Fm’和rETR值略低于传统稻作或与传统稻作基本持平,齐穗后15天则明显高于传统稻作,而汕优63和黄华占却未表现出上述现象,可能存在品种间的差异。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水稻剑叶随着PAR的增强,齐穗期的NPQ值、qP值略低于传统稻作或与传统稻作基本持平,齐穗后15天则明显高于传统稻作,间接说明齐穗后,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下降趋势放缓,PS Ⅱ反应中心天线色素的自我保护能力没有下降,同时PS Ⅱ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和PS 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状态并未明显改变,光合结构的生理活性依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5)通过田间实际测量将不同垄规格的曲面描述为抛物曲线,其开口向下。垄宽60cm为一个分界线,R30、R45、R60的垄高小于20.00cm,而R90、R120的垄高则大于20.00cmm,但小于30.00cm。垄沟蓄水能力随垄高的升高不断增大,但不同垄宽间存在差异。垄高小于19cm时,R30的蓄水能力最大,分别比R45和R60的蓄水能力高8.77%和11.41%:其次R45和R60。垄高小于28cm时,R120的蓄水能力最大,比R90的蓄水能力高3.30%。随着垄规格的增大,垄顶5cmm、15cmm的土壤湿度随之降低,水分侧向运动的距离增大,也导致窄垄(R30、R45)的垄体内湿度较为均匀,而宽垄(R60、R120)的垄体内湿度差异较大。不同垄规格内垄体温度差异较小,5cm、15cm的土壤温度差异小于0.4℃,且15cm的土壤温度(除R60)均比5cmm高,说明热量有由上至下传递的趋势,并保持垄体热量的均匀性。(6)R30、R45、R60的理论产量比传统平作(CK)分别高48.12%、4.05%和41.25%,而R90、R120的理论产量则比CK分别低12.71%和15.04%。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R30、R45、R60的有效穗数比CK分别高38.71%、22.58%和44.09%,R90、R120的有效穗数则要低于CK;R30、R60的每穗粒数比CK分别高14.41%、2.72%,R45的每穗粒数比CK分别低12.37%。从垄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率来看,R30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比为0.56:0.44,垄上的产量贡献率要比垄下高12%;R45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比为0.37:0.32(垄下两株贡献率为0.63),但考虑到R45垄体种植布局为垄上一株、垄下两株,垄上的产量贡献率要比垄下高5%;R60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0.45:0.55,垄上的产量贡献率要比垄下低10%。R90、R120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比为0.33:0.34:0.33、0.17:0.29:0.31:0.23,垄上种植的水稻产量对贡献率并没有优势。因此,垄宽60cm是一个临界值,大于或小于60cm的垄宽,其垄上不同种植部位的产量贡献率不同。

郑华斌,姚林,刘建霞,贺慧,陈阳,黄璜[10](2014)在《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的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垄作梯式栽培技术(两种垄规格)和垄厢栽培技术(3种厢规格)对水稻产量和根系性状的影响。与平作栽培(T0)相比,窄垄作梯式栽培(T1)和垄厢栽培(T3)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T1的产量最高,比T0平均增产22.2%(17.1%~27.2%),其次T3平均增产10.4%(5.8%~15.0%),但随着垄宽或厢宽的增加,产量增幅逐渐下降。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良好的根系特性(根系氧化力、根表面吸收面积、根系孔隙度)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是上述两种栽培技术增产的重要原因。同时,根解剖结构表明垄作梯式栽培的根皮层减小、中柱和导管面积增大,增强了水分吸收能力。

二、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2.2 稻田插秧基本苗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2.3.2 根系干重及伤流量测定
        2.3.3 株高及分蘖的调查
        2.3.4 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测定
        2.3.5 生理指标的测定
        2.3.6 抗折力相关指标的测定
        2.3.7 植株氮含量的测定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2.3.9 稻米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1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容重的比较
        3.2.2 0-20cm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比较
        3.2.3 土壤酶活性的比较
    3.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3.3.1 株高的比较
        3.3.2 分蘖动态的比较
        3.3.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比较
        3.3.4 叶面积指数(LAI)的比较
        3.3.5 根系伤流量的比较
    3.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生理特性的影响
        3.4.1 功能叶片SPAD值的比较
        3.4.2 光合性能的比较
        3.4.3 冠层透光率的变化
        3.4.4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
    3.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3.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的影响
        3.5.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倒伏指数的影响
        3.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粗、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重的影响
    3.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7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3.7.1 加工品质的比较
        3.7.2 外观品质的比较
        3.7.3 营养品质的比较
        3.7.4 食味品质的比较
        3.7.5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3.7.6 穴苗数和水稻产量、食味值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抗倒性影响的探讨
    4.4 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4.5 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 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5.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成熟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5.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1.3.2 干物质
        1.3.3 植株氮素吸收
        1.3.4 产量与产量构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叶蘖结构及成穗率
    2.3 穗粒结构
    2.4 干物质积累量
    2.5 氮素吸收利用
3 讨论与结论

(3)南方稻田机械起垄栽培对油菜氮素营养特性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垄作栽培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1.2.1 垄作对土壤系统的影响
        1.2.2 垄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1.3 垄作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作物生育期
        1.3.2 作物根系
        1.3.3 养分吸收与利用
        1.3.4 光合性状
        1.3.5 作物抗逆性
    1.4 垄作栽培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4.1 量身定制,构建最优土-植株-大气空间
        1.4.2 与时并进,加强农机农艺完美结合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分配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根际土壤的供氮水平
        2.2.2 油菜根系的吸收能力
        2.2.3 油菜体内氮素代谢
        2.2.4 油菜体内氮素的累积和再分配
    2.3 讨论
        2.3.1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供氮水平的影响
        2.3.2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2.3.3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氮素代谢的影响
    2.4 结论
第3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3.2.2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3.2.3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叶片/角果皮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油菜角果皮面积变化的影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油菜不同生育期的生物量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油菜角果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油菜群体生产率(NAR)和光合势(LAD)的影响
        4.2.4 不同处理对油菜珠柄的影响
        4.2.5 不同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4.2.6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2.7 不同处理对油菜种子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物质生产源库关系的影响
        4.3.2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4.3.3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问题及防治措施
        1.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2 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2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2.1.1 防虫网室栽培对通风率的影响
        2.1.2 防虫网室栽培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2.1.3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温度和地温的影响
        2.1.4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1.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3.3 稻米品质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5.1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5.2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2.5.3 对蒸煮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2.5.4 对稻米淀粉粘滞谱特征的影响
        2.5.5 对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3.3.1 对产量的影响
        3.3.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态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稻田小气候
        1.3.2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测定
        1.3.3 水稻病虫害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稻田小气候的变化
        2.1.1 对气温的影响
        2.1.2 对地温的影响
        2.1.3 对风速和湿度的影响
        2.1.4 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2.2.1 防虫网室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2.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2.2.3 防虫网室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2.3.1 防虫网室秧苗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2.3.2 防虫网室大田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2.3.3 防虫网室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量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小气候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土壤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光合能力和荧光参数的测定
        1.3.2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1.3.3 剑叶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1.3.4 根系相关性状及活性测定
        1.3.5 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
        1.3.6 光合势(LAD)和净同化率(NAR)
        1.3.7 植株养分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6 防虫网室栽培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积累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转运的影响
        3.5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栽插密度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对产量的影响
        2.1.2 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2.1.3 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2.1.4 对结实率的影响
        2.1.5 对千粒重的影响
        2.1.6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2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2.2.1 对茎蘖数的影响
        2.2.2 对成穗率的影响
        2.2.3 单位面积穗数与高峰苗数和成穗率的关系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4.1 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2.4.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4.3 对光合势的影响
        2.4.4 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2.4.5 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2.4.6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7 对茎叶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2.4.8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5.1 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2.5.2 对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5.3 对氮素分配的影响
        2.5.4 对氮素转运的影响
        2.5.5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肥运筹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光照强度的测定
        2.3.2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4 植株NPK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高峰苗和成穗率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2.7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8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8.1 对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2.8.2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2.9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磷和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9.1 对磷素和钾素的积累分配的影响
        2.9.2 对磷素和钾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特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1.1 水稻株型研究进展
        1.2 理想水稻株型构成
        1.3 水稻株型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4 水稻株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5 水稻株型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产量和物质生产特性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2.2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群体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结实期单茎各器官干重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三种株型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3.2 三种株型对水稻产量和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3.3 结实期株型对不同穗型水稻增产效应的探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特征与光合特性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三种株型茎生上3叶叶片大小及受光姿态
        2.2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群体叶面积空间密度分布特征
        2.3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株高特征
        2.4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茎秆配置
        2.5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冠层光分布特征
        2.6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冠层叶片光合速率特征
        2.7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冠层SPAD值变化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3.1 水稻结实期高产株型特征
        3.2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三种株型的光合特性及差异
        3.3 关于探究结实期最佳株型的肥水调控模式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三种株型对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三种株型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2.5 各株型指标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株型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2 优质稻米品质的株型特点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不同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对水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1.2 不同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特征
        1.3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最佳株型的比较与选择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致谢

(6)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水稻高产高效的背景和意义
    1.2 水稻高产高效的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水稻高产高效的群体质量
        1.2.3.1 叶面积动态
        1.2.3.2 茎蘖动态
        1.2.3.3 粒叶比
        1.2.3.4 干物质积累动态
        1.2.4 水稻高产高效的生理特性
        1.2.4.1 叶片光合特性
        1.2.4.2 叶片抗氧化酶
        1.2.4.3 籽粒生理特性
        1.2.5 水稻高产高效的养分吸收特性
        1.2.6 水稻高产高效与米质
        1.2.7 温室气体排放
        1.2.7.1 CO_2排放
        1.2.7.2 CH_4排放
        1.2.7.3 N_2O排放
    1.3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3.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栽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茎蘖动态
        2.3.2 干物重及叶面积
        2.3.3 植株碳水化合物
        2.3.4 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测定
        2.3.5 茎叶和籽粒中激素及酶活性含量测定
        2.3.6 植株氮、磷、钾含量
        2.3.7 温室气体的测定
        2.3.8 考种与计产
        2.3.9 稻米品质测定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与生理特征
        3.2.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3.2.2 干物质积累
        3.2.3 叶面积指数(LAI)
        3.2.4 绿叶面积持续期和作物生长率
        3.2.5 粒叶比
        3.2.6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
        3.2.7 花后剑叶光合特性
        3.2.8 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叶片中的玉米素(Z)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
        3.2.9 籽粒中酶和激素含量
        3.2.10 剑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
    3.3 养分吸收与利用
        3.3.1 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3.3.2 氮素分配及运转
        3.3.3 磷的吸收与积累
        3.3.4 磷素分配及运转
        3.3.5 钾的吸收与积累
        3.3.6 钾素分配及运转
        3.3.7 氮磷钾偏生产力和肥料偏生产力
        3.3.8 养分吸收的产谷利用率和产谷吸收量
    3.4 温室气体排放
        3.4.1 甲烷(CH_4)排放
        3.4.2 二氧化碳(CO_2)排放
        3.4.3 氧化亚氮(N_2O)排放
        3.4.4 全球增温潜势(GWP)
    3.5 稻米品质
        3.5.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3.5.2 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
        3.5.3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栽培模式的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质量指标
        4.1.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养分吸收特性
        4.1.3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协同提高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率的生理原因
        4.1.4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温室气体排放
        4.1.5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7)秸秆覆盖和土壤耕作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利用现状
        1.2.2 国内外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湘南晚稻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器材
        2.1.4 试验方法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晚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2.2.2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3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2.4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晚稻植株养分积累的影响
        2.2.5 秸秆覆盖与灌水深度对晚稻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土壤耕作方式对湘南晚稻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主要仪器
        3.1.4 试验方法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耕作方式对晚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3.2.2 土壤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土壤耕作方式对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3.2.4 土壤耕作方式对晚稻植株的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3.2.5 土壤耕作方式对晚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全文总结
    4.1 全文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9)水稻垄作梯式栽培的水分利用及其增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垄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1 垄作栽培形式
        1.1.2 产量
        1.1.3 水分利用效率
        1.1.4 根系
        1.1.5 土壤性状
        1.1.6 养分利用与平衡
        1.1.7 光合作用
        1.1.8 模拟模型
        1.1.9 其他
    1.2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种植方式对干物质和叶面积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种植方式对土壤结构和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方式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3.2.2 种植方式对土壤含氧量和pH的影响
        3.2.3 种植方式对根系数量特征的影响
        3.2.4 种植方式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3.2.5 种植方式对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土壤温湿度
        3.3.2 根系生长发育特性
第四章 垄作梯式生态稻作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稻作模式的干物质生产特性
        4.2.2 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粒叶比
        4.2.3 光合势、净同化率和光合速率
        4.2.4 群体冠层光能截获率
        4.2.5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4.2.6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3 讨论
        4.3.1 微地形改造
        4.3.2 干物质生产特性
        4.3.3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不同垄规格的水分运转途径及其产量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垄规格的蓄水能力
        5.2.2 不同垄规格的土壤温湿度变化
        5.2.3 不同垄规格籽粒灌浆速率
        5.2.4 不同垄规格的植株性状
        5.2.5 不同垄规格产量及产量构成
    5.3 讨论
        5.3.1 蓄水能力
        5.3.2 土壤温湿度
        5.3.3 植株性状与倒伏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1.1 种植方式间的产量差异
        6.1.2 种植方式间的土壤温湿度变化
        6.1.3 种植方式间的根系生长发育特征
        6.1.4 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干物质生产特性
        6.1.5 垄作梯式生态稻作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6.1.6 不同垄规格的蓄水能力及其运动途径
        6.1.7 不同垄规格的产量及其种植部位产量贡献比
    6.2 创新点
        6.2.1 首次提出利用微地形改造提高稻田的蓄水能力
        6.2.2 提出增加自然降水蓄积能力来提高稻田抗旱能力
        6.2.3 探明不同垄规格的产量及垄的不同种植部位产量贡献率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 种植方式对干物质和叶面积的影响
    2.3 种植方式对根系特征的影响
    2.4 种植方式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2.5 种植方式对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四、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 王文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J].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9)
  • [3]南方稻田机械起垄栽培对油菜氮素营养特性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徐江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4]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杨国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结实期三种株型特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D]. 孙影. 扬州大学, 2017(02)
  • [6]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周群. 扬州大学, 2015(03)
  • [7]秸秆覆盖和土壤耕作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D]. 朱伟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8]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9]水稻垄作梯式栽培的水分利用及其增产机制[D]. 郑华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10]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J]. 郑华斌,姚林,刘建霞,贺慧,陈阳,黄璜. 作物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垄沟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生理生态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