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与管理对策

西藏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与管理对策

一、西藏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廖承锐[1](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索南邓登[2](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代云川[3](2020)在《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导致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报复性猎杀严重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生存。西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作为青藏高原的伞护种(Umbrella species),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牧民与棕熊之间的冲突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到社区对棕熊及其他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报复性猎杀对棕熊生存构成威胁。掌握人熊冲突基本特征、了解牧民认知与态度、识别人熊冲突风险区和冲突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和棕熊保护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9年在三江源地区治多县开展野外调研工作,对人熊冲突特征、牧民认知与态度、人熊冲突风险区、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以及防熊措施展开研究。研究首先设计了半结构型人熊关系调查问卷,基于问卷访谈对人熊冲突类型、空间分布、季节差异以及牧民对棕熊的容忍度进行了调查;其次,基于人熊冲突发生点位、地理环境因子、人为干扰因子以及棕熊生态学因子,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和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模型识别了人熊冲突风险区和风险扩散路径,分析了人熊冲突风险区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基于人熊冲突风险区实施空间差异化管控措施;第三,研究提出了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的假设,包括牧民生活习惯改变、棕熊觅食行为变化、棕熊自然食物不足以及棕熊种群数量恢复等,然后通过入户访谈、旱獭密度调查、棕熊粪便采集以及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棕熊食性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进而识别人熊冲突的主要驱动因素;第四,评估了当前防熊措施的实施成效,了解了牧民对潜在防熊措施的认知。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人熊冲突特征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青海省人熊冲突高发区主要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及其周边,包括治多县、囊谦县以及曲麻莱县。高达92.31%(n=288)的受访者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人熊冲突,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牧民遭遇棕熊致害的频率高于国家公园外。棕熊典型致害类型为入室破坏,财产损失类型以门窗、家具以及生活用品为主。棕熊相比狼和雪豹造成的家畜损失更少,其主要捕食对象为羊。夏季为棕熊入室破坏和伤人的高发季,秋季为棕熊捕食家畜的高发季。受访者年龄(χ2=10.089,P=0.001)、房屋受损经历(χ2=12.596,P<0.001)以及补偿满意度(χ2=14.521,P<0.001)是影响受访者对棕熊容忍度的关键因素,年纪较小的受访者对棕熊的态度较年长者更为消极,经历过棕熊入室破坏的受访者对棕熊的容忍度更低,大部分受访者能够容忍棕熊捕食散养家畜,但难以接受棕熊入室破坏和伤人。(2)人熊冲突风险区识别。Max Ent模型识别出治多县人熊冲突风险区总面积为11577.91 km2,其中高、中、低风险区面积分别为1133.24 km2、4811.66 km2、5633.01 km2。根据Jackknife检验结果,对风险区贡献率最高的5个环境变量为LUCC(34.1%)、人口密度(31.4%)、NDVI(10.4%)、到河流距离(10.1%)、到湖泊距离(4.8%)。50.43%的风险区分布在海拔4600-4800 m之间,58.31%的风险区分布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高风险区则主要分布在与国家公园毗邻的多彩乡,占高风险区总面积的45.26%。Circuitscape Theory模型识别出风险扩散路径呈东南-西北走向,连通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外。强电流风险扩散路径主要分布在索加乡东部和多彩乡东南部,多条风险扩散路径在多彩乡东南部汇合。强电流风险扩散路径主要分布在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的高寒草甸上。(3)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与牧民定居方式、棕熊觅食行为和棕熊数量恢复有关。自定居点建立以来牧民习惯将过冬给养储存于定居点内,棕熊逐渐学会了利用无人照看的定居点内的食物。88.78%(n=277)的受访者有季节性转场习性,而大部分定居点在夏季无人照看(n=262,83.97%),增加了棕熊入室破坏的概率。虽然当前91.35%(n=285)的受访者不再将食物储存于无人照看的定居点内,但由于没能妥善处理房屋周边的家畜尸体和生活垃圾,棕熊仍频繁前往定居点附近觅食。在棕熊粪便样品中(n=21)野生动物出现的总频次占比最大(51.11%),其次为家畜(21.11%)、植物(20%)以及定居点内的食物(7.78%);单个物种出现频次位居前5的是藏羚羊(n=17,80.95%)、旱獭(n=13,61.09%)、蒙古韭(n=8,38.1%)、绵羊(n=7,33.33%)以及狗(n=7,33.33%),单个物种最大丰度值位居前5的是旱獭(a=0.60)、绵羊(a=0.49)、牦牛(a=0.44)、青稞(a=0.41)以及鼠兔(a=0.25);旱獭和绵羊出现的频次和丰度均较高。旱獭数量逐年递增,旱獭密度对棕熊取食人类食物无显着影响(P=0.329);到石山的距离(P=0.022)和到定居点的距离(P=0.040)是影响棕熊取食人类食物的关键因素,表明棕熊倾向于前往距石山较近的定居点附近寻找人类食物。在过去10年里棕熊数量有所增加(n=217,69.55%),人熊冲突加剧可能与棕熊数量恢复存在一定联系。(4)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实施成效评估。记录到当前已有人熊冲突缓解措施16项,96.47%(n=301)的受访者同时使用多种防熊措施。访谈结果显示,保护过冬给养的有效措施是转移(n=249),保护定居点的有效措施是让人照看(n=13),保护散养家畜的有效措施是使用传统放牧方式替代半传统放牧方式(n=30)和在牦牛身上捆绑太阳能音响(n=8)。太阳能路灯对棕熊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对于保护家畜、房屋以及人的效果明显(n=28)。以电围栏为代表的新技术措施防控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光伏电池电压不稳和地线安装不当(n=4)。大部分受访者期望引进防熊铁皮箱(n=297,95.19%)、修筑水泥墙(n=295,94.55%)以及提升电围栏防控技术(n=257,82.37%)来保护财产,58.33%(n=182)的受访者建议使用防熊喷雾来保护人身安全。71.79%(n=224)的受访者对当前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方案不满,其原因是案件定损较为复杂、补偿金额较少、赔付延误且棕熊入室破坏定损成功率低,其期望补偿方式依次为现金(n=246,78.85%)、商业保险(n=39,12.5%)、粮食(n=17,5.45%)、其他(n=10,3.21%)。

邓冉[4](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莽杨丹[5](2020)在《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作用,而土壤线虫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动物中是主要优势类群之一,因此在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功能维持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关于湿地线虫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地较分散,相关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三角洲、潮间地、盐沼湿地等,关于我国西藏湿地土壤线虫的报道主要有拉萨的拉鲁湿地和巴嘎雪湿地,但是关于藏东南部的湿地土壤线虫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点处,具有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特征,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公园地处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本文为了解西藏林芝雅尼湿地公园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对公园内的不同土地类型的0~20 cm范围内土层的线虫群落进行调查,采用浅盘法分离土壤线虫,使用线虫个体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营养类群指数等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特点和结构特征,并分析公园内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从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六个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中分离得土壤线虫10 995条,个体密度为5~834条·100 g-1干土,平均密度为175条·100g-1干土,隶属于线虫动物门的2纲6目26科35属。(2)湿地公园内土壤线虫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3)不同土地类型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较为接近,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之间差异不大,导致滑刃属(Aphelenchoides)为农田、灌木丛、草地、围封草地的共有的优势属。(4)湿地公园内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线虫群落具有多样性,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属数越丰富,土壤线虫群落均匀度越大,多样性也越大,湿地公园内草地土壤线虫多样性最高。(5)整个湿地公园土壤线虫以食真菌类群为主,湿地公园内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真菌贡献较大,生活史策略以r-对策为主。(6)农田的土壤健康程度最高,柳树林的土壤健康程度较差。(7)草地受到的外界扰动比较大,稳定性也较高。(8)雅尼湿地公园内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主要受土壤铵态氮和pH的影响,而与土壤含水量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将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地上植被的生长情况和微生物的活动来改变土壤线虫的群落。

廖明玮[6](2019)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6~2019年间,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的蝴蝶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分析方法,阐述了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特征,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共记录壶瓶山蝴蝶5科19亚科119属223种,新记录壶瓶山蝴蝶46属103种。在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中,近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1种,中国特有种15种。各科物种数最多的为蛱蝶科,其次为弄蝶科、灰蝶科、粉蝶科、凤蝶科,个体数最多的是蛱蝶科,其次为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蛱蝶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粉蝶科最低。就种间丰富度结构表明,壶瓶山的蝴蝶群落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专化性,能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高效功能。2.壶瓶山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就蝴蝶物种数而言,蝴蝶种类自4月开始增加,5~9月均有大量物种出现,6月物种数量最多。壶瓶山蝴蝶个体数量则是自4月不断增加,至8月达到个体数峰值,9月出现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6月的蝴蝶多样性最高。各科蝴蝶的月间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在物种数方面,粉蝶科物种主要出现在5月和6月,蛱蝶科峰值出现在6月,凤蝶科与弄蝶科的峰值出现在7月,灰蝶科的峰值出现在9月。从蝴蝶个体数量上看,蛱蝶科与粉蝶科蝴蝶个体峰值出现在5月,凤蝶科、灰蝶科与弄蝶科的峰值出现在8月。壶瓶山蝴蝶群落优势和稀有种类较少,而处于中间的常见种类较多,这种群落多分布于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壶瓶山各月物种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均以常见种类为主。3.壶瓶山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比较了壶瓶山中的村庄与周边区域的蝴蝶发生差异。从总物种数量上看,村庄与周边区域无明显差异,而村庄区域蝴蝶物种的平均发生量高于周边区域。在蝴蝶个体数方面,村庄区域的蝴蝶平均个体数显着高于周边区域。此外,周边区域内蝴蝶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往往较高。

王乙[7](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王春晶[8](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黄木娇[9](2017)在《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实现实质性的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合理划分自然保护区类型,明确管理目标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无法充分体现保护区不同的管理目标,对所有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不仅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也难以在现实中发挥最大的保护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综合考虑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人类足迹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857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及人类足迹数据集等量化数据,结合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成果,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类型划分方法。(2)不同地区、级别、类型和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和人类影响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地区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洪水调蓄和土壤保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地区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反映对保护区实行不同管理方式的必要性。(3)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如广西、云南和四川;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内蒙古、四川和湖南;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在内蒙古、河北和北京;洪水调蓄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长江、淮河和海河流域。土壤保持重要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在四川、云南和内蒙古。(4)人类足迹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点。海洋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平均人类足迹最高,其次为古生物遗迹和草原草甸类型,人类足迹最低的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级别越高,人类足迹越低。自然保护区面积与人类足迹呈负相关关系。(5)对我国857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重新分类,严格保护类171个、生态安全管理类自然保护区102个、物种及栖息地管理类自然保护区184个、自然景观类自然保护区280个、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32个、资源管理类自然保护区88个,并提出了各类型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汤欢[10](2016)在《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文中研究说明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和世界性大科之一,在全世界约有800属20 000~35 000种。兰科植物中可供药用的物种较多。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过度采挖、科研滞后等因素,导致许多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甚至丧失,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量急剧减少。兰科药用植物中的许多物种因其形态高度进化,物种之间仅有细微差异,从形态上对其进行鉴定较困难,急需寻求一种更高效的适宜用于鉴定兰科药用植物的方法。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兰科药用植物进行鉴定研究,探讨此分子鉴定法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上的可行性,期望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能从分子水平支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推动兰科药用植物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是近年来开发的热点,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适宜性问题,人们常常因所选择的引种地不适宜而使种植出的药材达不到药典规定的药材质量标准。鉴于这一现实问题,此研究期望寻求一种简便方法解决该问题,为兰科药用植物的引种提供科学支撑。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并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其中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生态适宜性研究,并对在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兰科齿唇兰属新种开展相关研究。1.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形态分类困难,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从分子水平验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以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已进行过形态鉴定的49属135种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经DNA提取,PCR扩增、双向测序及校对拼接后,将得到的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运用MEGA 7.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63份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样品均能成功提取DNA;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的PCR扩增效率分别为100%,100%和98.77%;此研究中共得到487条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其中的345条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到了相应物种的序列,142条为新增序列,这些新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将进一步充实GenBank数据库中的物种序列信息,促进兰科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运用NJ法,基于matK,psbA-trnH和ITS2这3种DNA条形码序列所构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中,大部分物种都能单独聚为一支,聚在一起的属种可以成为亲缘关系研究的重点,所得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中一些物种的亲缘关系远近;基于matK序列所构建的物种系统进化树要优于基于psbA-trnH和ITS2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过程中互为补充,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可用于辅助兰科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在相关网站支持下,制作完成了此研究中得到的133种兰科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信息二维码,方便使用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iPhone等)的用户获取对应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信息,为今后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提供便捷与研究基础。2.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由于人们对兰科药用植物需求量的增多,对其野生资源的采挖更加严重,因此急需开展生态适宜性方面的研究,找到物种的适宜生长区域,加大引种栽培,以栽培品代替野生品以满足市场供应,减少人们对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采挖。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野外调查(GPS采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库,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2 725个分布点经纬度信息,再将经整理和转化后的各物种分布点经纬度(附录III)导入GMPGIS中,生成各物种分布点的shape文件,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球气候数据库、药用植物分布空间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的支持下,运用GMPGIS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后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生长区域气候因子值、在中国的分布点图和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分布图,并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区划,找出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适宜抚育区域和引种栽培区域。此研究中所得出的此19种兰科药用植物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均包括了《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全部分布区域,其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与相关研究中得出的分布区域相符,其主要生长区域生态因子值也与相关文献中记载的物种生态因子值相符,并且,此研究还得出了一些在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的新适宜分布区域。此研究为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所做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能为这些物种的野生抚育、引种栽培选地及生产区划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参考依据。此研究结果对这些物种的育种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为人们在分布区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如在干旱区域选育耐旱品种。3.兰科齿唇兰属新种研究基于前面的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了兰科植物一新种——那坡齿唇兰 Odontochilus napoensis H.Tang et Y.F.Huang sp.nov.,此新种仅被发现分布于靠近中越边境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境内妖皇山石灰岩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下,这个新种很可能在靠近中越边境的越南石灰岩地区也有分布。通过对此新种所进行形态描述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保护和利用、潜在分布区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尽早认识此新种并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此研究,可以为兰科药用植物的高效鉴定、野生抚育、引种栽培及生产区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能对兰科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二、西藏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棕熊特征、分布及其数量
        1.2.2 棕熊保护生物学研究
        1.2.3 棕熊主要威胁因素
        1.2.4 人熊冲突研究
        1.2.5 人兽冲突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2 人熊冲突特征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数据来源
        2.2.3 问卷设计
        2.2.4 调查对象选择
        2.2.5 半结构化访谈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人兽冲突空间格局
        2.3.2 人熊冲突经历
        2.3.3 人熊冲突主要类型
        2.3.4 人熊冲突季节差异
        2.3.5 牧民对棕熊的态度
    2.4 讨论
3 人熊冲突风险区识别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环境变量
        3.2.3 风险预测模型
        3.2.4 风险扩散路径识别
    3.3 结果
        3.3.1 模型精度验证
        3.3.2 风险区分布
        3.3.3 风险扩散路径
    3.4 讨论
4 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筛选
        4.2.2 半结构化访谈
        4.2.3 旱獭密度调查
        4.2.4 基于粪便DNA技术的棕熊食性分析
        4.2.5 棕熊食物选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3 结果
        4.3.1 牧民生活习惯变化
        4.3.2 棕熊种群数量变化
        4.3.3 棕熊自然食物变化
        4.3.4 棕熊食物资源利用
        4.3.5 人熊冲突原因认知
    4.4 讨论
5 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实施成效评估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防熊措施及其效果
        5.3.2 人熊冲突补偿方案
        5.3.3 潜在防熊措施选择
        5.3.4 潜在补偿方案认知
    5.4 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防止棕熊入室破坏
        6.2.2 减少棕熊捕食家畜
        6.2.3 训练和转移问题熊
        6.2.4 完善补偿方案
        6.2.5 改善牧民生计
        6.2.6 开展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2.2 评估指标框架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2.4 指标赋权方法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3.6.1 人口密度
        3.6.2 畜牧量
        3.6.3 道路密度
        3.6.4 夜间灯光指数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5.3.2 具体优化策略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线虫的多样性
        1.1.1 物种多样性
        1.1.2 营养类群多样性
        1.1.3 生活史多样性
    1.2 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及作用
    1.3 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土壤线虫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1.3.2 湿地土壤线虫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3.3 影响土壤线虫多样性的因素研究概况
    1.4 土壤线虫群落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指数
        1.4.1 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
        1.4.2 土壤线虫的功能类群指数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条件
        2.1.3 气候条件
        2.1.4 不同功能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以及样品采集
        2.3.2 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3.3 土壤线虫的分离与鉴定
        2.3.4 土壤理化指标分析
        2.3.5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三章 不同功能区土壤线虫群落的结构和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3.3.2 土壤线虫的垂直分布
        3.3.3 土壤线虫的季节动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壤线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壤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多样性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和cp类群的划分
        5.2.2 土壤线虫群落的功能结构指数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线虫群落的营养类群
        5.3.2 土壤线虫群落的c-p类群结构
        5.3.3 土壤线虫群落的功能结构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线虫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样品的处理
        6.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性质
        6.3.2 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种多样性
    1.2 蝴蝶研究概况
        1.2.1 国外蝴蝶多样性研究
        1.2.2 我国蝴蝶多样性研究
    1.3 中国保护区概况
        1.3.1 中国保护区类别
        1.3.2 中国保护区的发展
        1.3.3 中国保护区的开发与挑战
    1.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植被类型
        1.4.3 昆虫研究历史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壶瓶山蝴蝶资源及其群落结构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蝴蝶物种普查
        2.2.2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2.2.3 物种鉴定
        2.2.4 数据分析
    2.3 壶瓶山蝴蝶群落组成特征
        2.3.1 蝴蝶物种结构
        2.3.2 各科蝴蝶群落结构
        2.3.3 蝴蝶群落种间丰富度比较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壶瓶山蝴蝶发生动态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设置蝴蝶观测样线
        3.2.2 观测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蝴蝶数量动态变化
        3.3.1 壶瓶山蝴蝶数量动态
        3.3.2 各科蝴蝶群落数量变化
    3.4 蝴蝶物种多样性发生动态
        3.4.1 壶瓶山蝴蝶指数变化规律
        3.4.2 各科蝴蝶指数变化规律
    3.5 蝴蝶物种月间相似性比较
        3.5.1 壶瓶山蝴蝶月间相似性
        3.5.2 各科蝴蝶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段的设置与划分
        4.2.2 数据分析
    4.3 各样线蝴蝶群落特征
    4.4 村庄及其周边地区蝴蝶群落比较
        4.4.1 蝴蝶群多样性比较
        4.4.2 蝴蝶发生量比较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外保护地类型划分
        1.2.3.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1.3.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收集
        2.1.1. 保护区数据
        2.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数据
        2.1.3. 人类足迹数据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自然保护区数据预处理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数据和人类足迹数据提取
        2.2.3. 数据分析与制图
    2.3.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方法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
    3.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
        3.1.1. 整体情况
        3.1.2. 地域特征
        3.1.3. 级别特征
        3.1.4. 类型特征
        3.1.5. 面积特征
    3.2.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
    3.3.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
    3.4. 洪水调蓄功能重要性
    3.5. 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
    3.6. 自然保护区人类足迹
        3.6.1. 整体情况
        3.6.2. 地域特征
        3.6.3. 级别特征
        3.6.4. 类型特征
        3.6.5. 面积特征
4.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结果
    4.1. 严格保护类
        4.1.1. 基本情况
        4.1.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2. 生态安全管理类
        4.2.1. 基本情况
        4.2.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3. 物种及栖息地管理类
        4.3.1. 基本情况
        4.3.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4. 自然景观类
        4.4.1. 基本情况
        4.4.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5. 自然遗迹类
        4.5.1. 基本情况
        4.5.2. 管理目标和措施
    4.6. 资源管理类
        4.6.1. 基本情况
        4.6.2. 管理目标和措施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方法及指标选择
        5.2.2. 新类型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5.2.3. 保护区类型划分与人类影响的关系
        5.2.4.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兰科植物研究概况
        1.1.1 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分布
        1.1.2 兰科植物保护研究
        1.1.3 兰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1.2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概况
        1.2.1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发展历程
        1.2.2 DNA条形码序列筛选及分析方法
        1.2.3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1.3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概况
        1.3.1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3.2 GIS与GMPGIS在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中的应用
        1.3.3 兰科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4 兰科新种分类学研究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及溶液
    2.2 方法
        2.2.1 样品搜集及DNA提取
        2.2.2 PCR扩增及DNA条形码获取
        2.2.3 结果判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提取及PCR扩增
        2.3.2 测序质量分析
        2.3.3 BLAST分析
        2.3.4 序列分析
        2.3.5 石斛属序列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铁皮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3.2.2 天麻生态适宜性研究
        3.2.3 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3.2.4 白及生态适宜性研究
        3.2.5 山慈菇生态适宜性研究
        3.2.6 金线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7 斑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8 血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9 三褶虾脊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0 见血青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1 笋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2 绿花杓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2.13 硬叶兜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新种发现及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4.1 兰科齿唇兰属一新种的发现
        4.1.1 分布与生境
        4.1.2 形态描述
        4.1.3 与相近种的区别
        4.1.4 潜在分布区
        4.1.5 保护与利用
    4.2 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5.3.1 此研究的不足
        5.3.2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西藏生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3]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D]. 代云川.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D]. 莽杨丹. 西藏大学, 2020(12)
  • [6]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D]. 廖明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研究[D]. 黄木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D]. 汤欢. 四川农业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西藏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与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