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引导”策略实例

阅读教学中的“引导”策略实例

一、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论文文献综述)

罗瑞[1](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尹思[2](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导学案的应用成为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的典范。为了将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获取式的学习方式,为了将教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情境创设式的学习方式,笔者就职的学校从2017年开始就在逐步推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改革,并研制出适合本土课堂教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然而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公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也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更是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那么对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导学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就是尝试通过设计和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笔者通过研究关于导学案和核心素养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的流程和原则,并具体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导学案案例,对新授课、训练课、复习课和实验课等各类导学案的开发与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意图找到设计和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导学案的有效建议,着力于完善高中生物导学案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曹美丽[3](2018)在《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心。黄爱华倡导的“大问题”教学就是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笔者通过深入研究黄爱华“大问题”教学课堂教学视频,发现黄爱华倡导的“大问题”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结合课题秘书提供的专家研讨会视频、“大问题”教学视频以及笔者参加的“大问题”教学讲座对黄爱华“大问题”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形成背景以及实践和理论的深化进行梳理,黄爱华“大问题”教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积累,理论的指导以及在实践推广中的应用与发展,因此笔者尝试从这三方面对黄爱华“大问题”教学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其次,从“大问题”教学的前提、核心、以及保障三方面阐释“大问题”教学的内涵;再次,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辅助三方面总结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策略;最后,结合自身的教学成长经历对运用“大问题”教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在反思中总结运用“大问题”教学的经验,对“大问题”教学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大问题”教学理论的系统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大问题”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问题”教学的完善与发展,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苏莹莹[4](2017)在《儿童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文中研究指明戏剧进课堂,能使原本一成不变的常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舞台式课堂。学生通过读、玩、演、编等方式,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温志雄[5](2016)在《小学语文教学导学策略例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从具体的做法入手,以例证的方式,谈谈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学策略付诸实践。一、导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精髓,是生命线。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百遍,绝不是机械重复地读,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发现、有层次地读。例如《猴王出世》一课对"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这段话的教学,初读读通顺,再读想画面,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于严青[6](2015)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启发”、“自主”、“发展”,大多数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照本宣科、思想灌输,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变活了。但与此同时,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折射出了形式性与盲目性,尤其在政治公开课中,味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环节、绚丽的教学多媒体展示,最终导致了课堂的繁琐、臃肿和低效。在当前新课改的反思期,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贯彻新课程要求的同时把握学科的主旨和本真,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从繁琐走向简约,显得颇为重要,由此,简约化教学理念应运而生。“简约”的明确提出源于西方艺术领域中简约主义概念,而在中国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观点中亦可挖掘其思想契合点。对于当前教学领域,它意味着简约性、务实性、高效性的教学,通过简约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利于考虑学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涵盖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建立在扬州、南通两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在实际教学中,简约化教学已经开始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受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以及学校管理体制、教学模式和教材安排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许多繁琐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材料多杂,缺乏精细加工;教学方法繁多,媒体使用欠佳;教学语言繁琐,缺乏有效提问:教学评价单一,欠缺师生沟通。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现状、呈现的问题和原因,从教学准备、实施、总结、反思四个阶段提出了简约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根据学生发展实际来设定教学目标,将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精选教学材料;其次在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媒体使用简练、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再次在教学总结阶段要使教学评价充分有效,并注重对于零散知识点的系统化总结和强调;最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及时和充分的反思。探讨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的同时,结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给出了两侧教案设计,它们分别是《多彩的消费》两框和《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前者采用了“一例贯穿”式教学设计,后者采用了“同类合并”式教学设计,两者共同体现了简约化的理念,从而将简约化教学落到实处,增强实践性,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孙永明[7](2013)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策略例谈——“咬文嚼字”教学艺术谈之四》文中研究说明"咬文嚼字",我们置之于阅读教学领域来审视、梳理和反思那些真实存在的、有关这一话题的教学现象,就会看到,在广大教师的课堂中演绎着这样的"咬嚼品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一、问题对话策略教师依据和运用各种文体特征、规律的学法要点,从阅读教学的维度,将之具体化为学生学习实践——咬文嚼字的系统性问题,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成为让学生运用它定向地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方法与途

张海峰[8](2003)在《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文中研究表明

二、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思路
    1.7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2.2.2 教材使用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5 研究的伦理
    3.6 小结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8 小结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5.5.1 自我研读
        5.5.2 交流研读
        5.5.3 合作研读
        5.5.4 指导研读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5.7 小结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6.1.1 内容层次
        6.1.2 水平层次
        6.1.3 结构层次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7.3 研究的反思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导学案的兴起
        1.1.2 核心素养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访谈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行动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2.1 生命观念
    2.2 科学思维
    2.3 科学探究
    2.4 社会责任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设计理论
    3.1 现行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3.2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3.2.1 主体性原则
        3.2.2 启发性原则
        3.2.3 指导性原则
        3.2.4 层次性原则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设计和开发
    4.1 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4.2 不同课型导学案的设计
        4.2.1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授课导学案
        4.2.2 基于核心素养的训练课导学案
        4.2.3 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导学案
        4.2.4 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课导学案
    4.3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案例及分析
        4.3.1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授课导学案案例
        4.3.2 基于核心素养的训练课导学案案例
        4.3.3 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导学案案例
        4.3.4 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课导学案案例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应用
    5.1 导学案的使用
        5.1.1 课前预习
        5.1.2 展示纠错
        5.1.3 合作探讨
        5.1.4 教师点拨
        5.1.5 总结归纳
        5.1.6 检查批阅
        5.1.7 整理成册
    5.2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5.2.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新授课课堂实践
        5.2.2 《验证孟德尔定律》训练课课堂实践
        5.2.3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复习课课堂实践
        5.2.4 《探究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实验课课堂实践
第六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导学案的实施情况分析
    6.1 我校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历程
    6.2 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6.2.1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6.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重视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7.2.2 导学案尽量避免习题堆砌
        7.2.3 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实践中修行
        一、黄爱华自身素养
        二、优秀教师的指导
        三、智慧课堂的探索
    第二节 理论的启示
        一、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的启发
        二、受问题学习理论的指导
    第三节 推广中发展
        一、与“生命化教育”融合
        二、在实践中扩充教学思想
第二章 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内涵
    第一节 “大问题”教学的前提:抓“大问题”
        一、“大问题”的内涵
        二、“大问题”的特征
        三、“大问题”设计原则
    第二节 “大问题”教学的核心:关注学生发展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发展
        二、立足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三节 “大问题”教学的保障:教师在后
        一、放手与信任——让学生主动思考
        二、鼓励与帮助——让学生勇于表达
        三、尊重与关爱——让学生体面坐下
第三章 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设计策略
        一、研读文本,提炼“大问题”
        二、画教学结构流程图
        三、画板书设计图
    第二节 教学实施策略
        一、导问策略
        二、合作探究
        三、深度对话
        四、总结延伸
    第三节 教学辅助策略
        一、学生充当小老师,将讲台交给学生
        二、师生共同评价,加强课堂互动生成
第四章 自我尝试应用“大问题”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观摩中体会教学
        一、建立关系
        二、创设情境
        三、启迪思考
        四、鼓励表达
        五、巩固运用
    第二节 试教中找出问题
        一、师生间情感疏离,师生状态难激活
        二、文本解读不深入,学情分析不透彻
        三、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自主探究走形式
    第三节 反思中总结经验
        一、深度挖掘生活素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问题立足学生经验,尊重学生主体
        三、注重师生深度对话,聚焦问题本质
        四、提升教师语言艺术,增强积极体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儿童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身心放松的想象游戏
二、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
三、角色朗读的体验感悟
四、即兴表演的创意发挥

(6)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实证研究法
    四、创新及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简约化教学概述
    一、简约和简约化教学
        (一) 简约的释义
        (二) 简约化教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内涵
    二、简约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 布鲁纳结构教学理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解决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的冲突
        (二) 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 有利于考虑学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及其获得的数据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简约化教学的主要表现
        (一) 教学材料多杂,缺乏精细加工
        (二) 教学方法繁多,媒体使用欠佳
        (三) 教学语言繁琐,缺乏有效提问
        (四) 教学评价单一,欠缺师生沟通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简约化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 教师层面:教学理念存在误区,自身能力和素质有待提升
        (二) 学校层面:教学管理存在缺陷,缺乏教学研究和创新
        (三) 教材层面:教材内容和考察范围间存在冲突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实施的原则和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实施原则
        (一) 学生知识培育和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二)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三) 课前充分预设和课堂有效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 教学准备阶段的简约化要求
        (二) 教学实施阶段的简约化要求
        (三) 教学总结阶段的简约化要求
        (四) 教学反思阶段的简约化要求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设计
    一、“一例贯穿”式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
        (二) 设计说明
    二、“同类合并”式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
        (二) 设计说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策略例谈——“咬文嚼字”教学艺术谈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对话策略
二、板书 (画) 展示策略
三、词句品悟策略
    1. 原词咬嚼。
    2. 换词咬嚼。
    3. 多音咬嚼。
    4. 删除咬嚼。
    5. 多词整合咬嚼。
四、异例感悟策略
五、一点启开策略
六、文法品读策略
七、留白期待策略

四、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尹思.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3]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研究[D]. 曹美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儿童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J]. 苏莹莹. 课外语文, 2017(19)
  • [5]小学语文教学导学策略例谈[J]. 温志雄.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6(03)
  • [6]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研究[D]. 于严青. 扬州大学, 2015(08)
  • [7]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策略例谈——“咬文嚼字”教学艺术谈之四[J]. 孙永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3(06)
  • [8]阅读教学“导悟”策略例谈[J]. 张海峰.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3(01)

标签:;  ;  ;  ;  ;  

阅读教学中的“引导”策略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