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控烟经验看我国控烟工作及未来控烟工作重点

从美国控烟经验看我国控烟工作及未来控烟工作重点

一、从美国的控烟经验看我国的控烟工作和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恋涛[1](2021)在《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控烟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马旭[2](2019)在《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文中提出中国的控烟运动自1979年进入政府议程,至今刚好40年。尽管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由于种种利益牵绊,控烟进程一直处于缓慢而渐进的状态中。以往研究中,通过对控烟政策的考察,发现中国控烟运动存在多元主体的相互博弈,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动;立足于健康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则更多聚焦于控烟宣导的效果提升,对本土文化的牵制作用和个体心理基模的能动性有所忽略。本研究认为,促成控烟运动走向深远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群体在健康认知和控烟行动上取得一致;即达成控烟的多元共识,从根本上弥合分歧,让控烟运动实现社会共治。所以,本文以达成控烟共识为出发点,引入社会表征理论,从社会表征的两个重要来源:媒体影响和社会互动入手,分别与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的核心要素相勾连,建立了由媒介表征呈现“表层共识”,即共识的结果;数字媒介实践中的主体互动反映“深层共识”,即共识的过程两个维度的分析链条,结合框架分析探讨达成控烟共识的过程、结果与机制。研究综合运用数据挖掘、基于LDA主题建模的框架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基于Plutchik情绪轮的细粒度情绪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2003到2018十六年间反映在媒体表征中的“表层共识”;以及数字媒介实践中多元主体通过搜索、展演、参与等互动达成“深层共识”的过程。研究发现:(1)媒介表征中的控烟议题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对不同主体的话语表征趋向固化,“表层共识”容易分化。烟草控制与烟草经营两种悖离的议题在我国的媒体报道中此消彼长,并在外力“拔河”下趋于平衡,长期共存。从全局来看,控烟报道在烟草大省和非烟草大省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种差异在中央级媒体的表达上得到了微妙的调和,但仍显示出控烟议题在中国境内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价值地位。通过行动者并置词的分析发现行动团体间存在话语的割裂与固化,这种路径依赖的现状正是因为控烟议题缺乏进入公共议程价值而造成的。(2)数字媒介实践的考察中,当控烟议题与网络公共事件勾连,进入公共视野,并在互动中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情绪,便可成为聚合控烟“深层共识”的强势路径;但在其他数字媒介实践中控烟议题则容易失焦与圈层化。通过控烟志愿者微信群的观察和典型人群的访谈也印证了上述结论。(3)我国控烟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存在着阻抑共识聚合、分化不同群体烟草表征认知的现象。不同群体间关于烟草的表征和控烟的共识存在着争议性和模糊性,网络空间关于控烟议题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也存在差异,但可以通过不断的意见扩散和协商,争取控烟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在研究创新方面,本研究首先致力于转变健康传播的常规研究视角,提出了媒介表征、数字媒介实践与共识达成的理论机制模型,并借助框架理论进行了操作化补充;随后,将此理论模型在控烟运动研究中进行了演绎和总结,推演出控烟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最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框架理论对海量数据文本进行分析,跳出了静态的结构分析,实现了对框架过程和情绪流变的呈现。

任国栋[3](2019)在《我国公共场所控烟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场所吸烟严重侵害非吸烟者的健康权及社会公共利益,而通过法治方式控烟则是规制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保障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健康权的有效方式。在强调人权保障的当下,对公共场所控烟进行法治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对未来更好地推进公共场所控烟提供有益经验。本文从公共场所控烟基本概念入手,第一章概括介绍了烟草制品、公共场所、控烟等基本概念,并分析了控烟的必要性。吸烟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并加剧了环境污染,公共场所控烟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第二章分析了控烟正当性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吸烟权利存在与否和非吸烟者权利的论证,得出了如下结论:吸烟者不存在所谓的吸烟权,吸烟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充其量是一种受限的自由;而非吸烟者享有生命健康不受烟雾侵害、呼吸新鲜洁净空气的权利。吸烟的生活选择与非吸烟者主张的权利之间没有必然的冲突。并进一步明确了非吸烟者权利的内容,阐明了吸烟自由与非吸烟者权利之间的关系。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我国控烟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首先,简要梳理了我国控烟的立法沿革;其次,《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控烟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公共场所控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我国虽然没有国家层面专门的控烟法律规定,但是我国《宪法》第33条、第51条等条款与《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烟草专卖法》等的部分条款都对控烟的相关内容做出了一定的规制,并且我国一些省份和地区也规定了专门的地方控烟法规规章;最后,在我国有支持公共场所控烟诉讼请求的司法判例,有着公共场所控烟的司法实践。由此可见,控烟既有法律依据也有司法实践上的回应。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则是分析了当下我国控烟立法、执法及公众参与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对应的改善建议。控烟立法上的问题可分为形式与内容两部分,形式上效力层级低、没有全国统一的专门控烟法规,内容上存在控烟范围待扩大、烟草制品包装警示图片尚未入法等不足;控烟执法上则是存在控烟执法难度大、控烟法律责任不严格等问题;而控烟宣传不到位、控烟意识差,则影响了控烟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基于以上存在的控烟问题,结合我国的控烟实际,笔者为我国的控烟法治活动提出了如下几点改善建议:第一,积极推进高层次立法,完善控烟法律法规。一方面提高控烟的效力层级,制定全国性的专门控烟法规;另一方面弥补控烟内容的短板,完善控烟范围与烟草包装警示图片入法等控烟内容。第二,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控烟。通过提高执法水平,保障控烟法规的落地落实。第三,加强控烟信息披露,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社会共治的控烟格局。通过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控烟的良好局面,便于控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以上的控烟策略和建议,以期助力于我国的控烟法治运动,推动我国控烟法治化进程,最终实现无烟中国这一目标。

林丰[4](2019)在《广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不论是烟草生产,还是对烟草的消费,中国都处在世界的前列。从国内来看,目前有超过3亿人对烟草具有日常消费需求;从烟草国际市场上来看,我国相关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均达到了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烟草生产、销售数量的增长同时带来了对国民健康的巨大威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7.4亿国民饱受“二手烟”的困扰,并且四分之一的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这一现状值得引起重视。根据2006年美国卫生署的一份官方文件显示,在危害公共健康的诸多问题之中,“二手烟”的防治难度是相对较低的。换言之,只要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禁止公民在室内吸烟,就能大幅度降低相关健康风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环境烟草烟雾(ETS)的评估和控制已经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空气的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年初,卫生部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该细则除了禁止公民在室内公共环境吸烟之外,还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公共场所的专门抽烟区应当设置在人流稀少的非必经区域,并设置专门人员对违反规定的抽烟者进行劝阻;此外,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在明显位置配备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识。上述政策措施大大限缩了烟民在室内公共环境中抽烟的区域,在施行之初引起了不少争议,但空前的政策力度也反映了我国保障公共健康的决心和勇气。从2011年我国正式实施公共场所禁烟政策至今,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烟民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公共场所经营者也未尽到相应的义务。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访谈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和禁烟政策的涵义、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理论解释以及史密斯模型等三方面,对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对广州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最后从提高禁烟的政策执行力、完善禁烟政策内容、提高公众的禁烟意识以及加强禁烟立法与宣传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广州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对策,力求为当前多地区禁烟政策的落实提供参考依据。

邹绮[5](2020)在《南京市政府控烟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烟一直是世界的热门议题,控烟事业对人民健康意义重大。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以来,全国已有二十余座城市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控烟法规,城市控烟的步伐明显加快。为了推动无烟环境的建设,南京市政府正在不断加大控烟工作的力度,严控烟草制品零售网点、政府机关实行禁烟令、医院提供电话戒烟服务、规范电子烟销售市场等一系列举措让公众看到了政府控烟的决心和魄力。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控烟政策不完善、控烟执行力度不足、控烟监管力量薄弱等。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现行控烟立法活动严重滞后、控烟的社会氛围未形成、烟草行业政企不分的特殊体制、烟草利益集团的抵制、非政府组织力量薄弱。由此导致城市烟火未能完全熄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的推进南京市政府控烟工作,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内外已经成熟的先进经验,如上海市“与时俱进完善控烟政策”、香港“依托非政府组织推动控烟运动”、欧盟“严格管控烟草制品成分和外包装”、法国“营造舆论引导大众远离烟草制品”。这些措施方法为南京市政府控烟明晰了路径和方向,结合当前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公共政策价值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本文提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快烟草体制改革以提供制度保障:推进烟草体制政企分开以夯实政府控烟管理根基、改善现行烟草财税政策以调节烟草生产销售;二是提高控烟政策科学性以稳固法律基础:界定公共场所控烟范围以实现室内全面禁烟、多措并举以增强控烟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三是强化行政执法及监管以确保控烟工作落实到位:合理设置控烟执法主体以促进履职尽职、建立有效行政处罚机制以肃清违规吸烟、严格烟草制品的监管以规范运营市场;四是深化大众控烟意识以营造和谐公共环境:树立控烟观念以转变不良社会风气、开展多元宣传教育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五是动员社会力量以构建全民参与的控烟格局:社会组织加入控烟以凝聚群防群治新力量、医疗卫生机构先行示范以增进戒烟成效、学校创新教育实践以预防未成年人吸烟。

曹文婧[6](2018)在《我国烟草行业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行业发展特点,我国对烟草行业实施专卖管理,烟草行业也是我国现在为数不多的垄断行业之一。烟草专卖管理制度在我国实施时间并不久远,但我国之所以对烟草行业进行垄断管理、专卖经营,也有其合理的原因:一是集中管控烟草行业的重要方式,是国家维护经济管控和财政税收的需要;二是它符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基本的国情;三是它也是我国政府保护消费者利益职能的必然选择。我国对烟草行业的规制较为分散,分布于多个专业领域和职能部门,这些规制自成体系,并没有形成内在统一的约束系统,且各个领域和各职能部门对烟草行业的规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我国政府履约践诺承担保护公众健康的责任,客观上也制约着烟草行业的良性发展。目前,随着国际、国内禁烟运动的不断高涨,以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作为垄断行业的烟草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自然“万众瞩目”。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烟草行业的规制是国内烟草行业未来发展必然要面临的基本形势。烟草行业内部也要进行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政府的积极管理作用,不断增强烟草行业综合国际竞争实力,打造国际烟草品牌,促进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烟草行业的发展,同时更要关注烟草给公众健康带来的问题,履行维护国民健康权利的义务,支持控烟行动,并依法将控烟行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烟草行业的改革以及国家全面实施控烟管理,要综合平衡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综合考量目前和长远发展的因素,力争做到符合目前发展实际,聚焦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所研究的烟草行业的规制,总体分为内在规制和外在规制两个层面,其中外在规制又分为法律规制和政府规制。本文从实践角度,在借鉴外国烟草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国情、社情,提出适合中国烟草行业发展的构思和设想,力图解决一些现存的问题,从更宏观的角度为烟草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仵星[7](2016)在《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问题不仅威胁全球人类健康,而且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公共治理问题给各国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每年,烟草问题约导致全球近60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鉴于烟草对人类健康的产生的严重威胁,控烟已经成为世人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减少烟草的使用并促使接触性烟草烟雾大幅下降,尽可能保护人类免受烟草危害,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对全球的控烟有着规范作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2003年颁布,自此, 《公约》开始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和内化之路。自2006年《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以来,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间,中国在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在立法层面上,中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控烟立法,在控制成人吸烟率、吸烟总人口数以及二手烟暴露率方面也收效甚微。可见,《公约》在中国的内化之路依然漫长。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一国内部的社会规范,而其内化之后社会规范的出台需要经历很多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将在全面梳理《公约》形成、扩散、内化各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的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理论分析中国的控烟国际规范内化情况,并在话语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控烟工作作出效果评估。对比总结同时期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控烟经验,本文具体分析了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最后得出对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扩散与内化的思考,以便对未来的中国控烟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

李玖玲[8](2016)在《兰州市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兰州市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MPOWER控烟策略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推进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发挥社会控烟引领作用提供指导,从而加快兰州市控烟工作步伐。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兰州市随机抽取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资料、MPOWER控烟策略认知情况、各自岗位控烟职责履行意识等。结合MPOWER控烟策略6方面内容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量化分析调查对象对该策略的认知状况。结果1.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的知晓率为1.4%,其中“完全知道”的医务人员为1.6%、初中教师为0.8%、公务员为2.1%,MPOWER控烟策略的知晓率较低。2.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6方面内容的认知情况如下:2.1监测烟草使用和预防政策(Monitor)三类人群的总体吸烟率为17.2%,公务员的吸烟率最高,是今后控烟的重点人群;调查吸烟者分析发现,通常吸烟地点在家的居多,烟草控制需要家庭及社区联合干预;对开展烟草控制工作相关内容的认知上,三类人群认为要监测掌握吸烟人数及人群对烟草危害的认知,而对开展反烟草广告工作还缺乏深入认识。2.2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Protect)三类人群对吸烟及被动吸烟的危害认识仍停留在一般呼吸系统疾病上,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呼吸清洁空气是一项基本人权”、“实现社会100%无烟环境”、“实施《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三项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措施上,三类人群的支持度较高;按照吸烟情况分层显示,非吸烟者的支持度要高于吸烟者。2.3提供戒烟帮助(Offer)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会经常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55.2%,会去劝阻病人及家属吸烟行为的占78.8%,其中非吸烟者的劝阻率高于吸烟者。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烟草危害知识的占69.8%,教授学生拒绝吸烟技巧的占41.9%;在劝阻学生吸烟行为上,会去劝阻的占38.8%,非吸烟初中教师的劝阻意识高于吸烟者。公务员在工作中44.7%的会接受别人的敬烟,在劝阻他人吸烟行为上仅占11.0%。对三类人群提供戒烟帮助意识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参与控烟相关培训是主要因素。2.4警示烟草危害(Warn)三类人群大部分表示目前的烟包警示语“没什么效果,基本不看”,超过50%的认为烟包上警示语应占烟包面积的1/3以上,对于今后烟草包装警示语的建议中6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黑肺”、“烂牙”等警示图片最能起到警示效果。2.5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Enforce)三类人群对我国《广告法》中烟草广告有关规定“完全知道”的医务人员有5.3%,初中教师1.6%、公务员5.9%;三类人群超过60%的认为目前烟草销售形式将烟草陈列摆放会引诱青少年吸食烟草;在烟草赞助认知上,对烟草公司资助的生活用品50%以上的会去接受。2.6提高烟草税(Raise)52.7%的调查对象认为烟草提价后吸烟人数会减少,70%的赞同提高烟税来有效控烟,仅有少部分不赞同。3.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认知量化得分情况显示,医务人员在烟草警示语、烟草赞助方面还存在一定认知偏差,初中教师劝阻他人(学生)吸烟行为上缺乏劝阻意识,而公务员在吸烟状况及劝阻他人吸烟上仍需改善。MPOWER总体认知得分显示,医务人员的认知得分高于初中教师、公务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知晓率较低。针对该策略的6方面内容认知分析中,三类人群对保护人们免受烟草危害的相关措施态度积极;从三类人群职业的特殊性分析其提供戒烟帮助意识薄弱;对烟草赞助、广告认知水平还需提高。提示不论是从改善三类人群控烟效果还是通过他们去引导社会控烟方面首先要重视自身对控烟策略的认知,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其次关于烟草行为的干预,要提高三类人群烟草危害认知,同时应强化劝阻吸烟行为技巧教育培训。第三要注重良好的社会控烟氛围和环境建设,如在烟草广告、促销及赞助等方面严格执法、引导。

刘惠琳[9](2012)在《中国省级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建立及验证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生效,MPOWER系列政策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国烟草控制实践活动中。研究表明,以倡导政策出台为主,人群干预为辅,由法律、经济、媒体等多方面参与的综合干预模式是目前烟草控制的特点和趋势,因此需要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评估策略和评估方法。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评估模式,关注资源、政策、烟草控制能力等综合投入的变化,并将投入指标和烟草控制的直接效果指标和长期效果进行关联综合评价烟草控制效果。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方面针对烟草控制的效果评价,较少考虑综合投入,也较少把干预的投入与干预的效果关联,因而采用的方法一般为专家咨询或简单赋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最终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参考国际先进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烟草控制现状,综合评价省级烟草控制干预投入情况,并与不同阶段的效果指标建立关联进行验证,从而建立出适合评价省级控烟强度的指标体系。目的:1.探索和初步发展出一套适合评价我国以省为基础的烟草控制工作的综合指标及其评价方法;2.利用收集的各省烟草控制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指标,验证该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该指标体系,为评估以省为基础的控烟强度的变化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及小组讨论,在参考国内外烟草控制干预的评估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烟草控制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本研究的评价逻辑模型及指标框架;2.根据提出的指标框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发展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调查工具;3.通过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上海、黑龙江、天津、浙江、广东、河南、江西七个省/直辖市开展调查,收集控烟强度信息,并利用百分比赋值法计算控烟强度得分;4.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验证控烟强度得分与效果指标的关联,从而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结果:1.从烟草控制的资源、政治意愿、政策、能力及开展的工作五个方面发展出了省级控烟强度的评价指标;2.计算出的控烟强度得分显示,上海的控烟强度投入最高,得分为64.73分,其次为浙江和河南,分别为50.52分和48.84分;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控烟强度得分与机构无烟环境创建二手烟暴露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p<0.05),其中政策对无烟环境创建效果的贡献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713);能力和政策对于二手烟暴露率方面的贡献较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825和0.579)结论:1.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控烟强度综合评价指标,从资源、政治意愿、政策、能力及开展的工作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基本能够王确评价各省的控烟强度。2.本研究验证了控烟强度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无烟环境创建总分和二手烟暴露率对烟草控制投入的变化较为敏感(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和-0.383)。3.七省的控烟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上海、浙江、河南、天津、黑龙江、广东和江西,其中上海除政策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和开展的控烟工作都较其他省强,天津政策方面得分最高(51.11分),其他大部分项目省/直辖市的政策、能力和开展的工作处在类似水平。

柳俊杰[10](2012)在《山东省三县农村控烟现状与控烟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长足发展,营养不良、卫生条件简陋等由贫穷导致的传统危险因素正逐渐被“现代危险因素”—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取代,其中吸烟已经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烟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烟草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其中我国的农村居民是吸烟的高发人群。研究农村人群吸烟的流行现状,制订农村地区的控烟策略和控烟措施,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山东省三县农村控烟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三县烟草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目前控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农村地区控烟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资料来源与方法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在山东大学卫生研究基地(济南市平阴县、济宁市梁山县、临沂市莒南县)的控烟调查。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收集信息。共深入访谈了58人,109人参加专题小组讨论。对收集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使用定性分析软件Nvivo8.0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山东省三县农村烟草流行情况及原因三县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为75.69%,以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为主。三县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率为40%,领导吸烟现象普遍;三县教育局的吸烟人数较少,初中教师在校园内吸烟现象多于高中和小学教师,学生吸烟多见于初中和高中。社交需要和工作压力大是人群吸烟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吸烟的重要原因是用吸烟打发空闲时间;对吸烟好奇是学生吸烟的初始原因,家长对学生吸烟有重大影响。(2)山东省三县农村控烟现状1)控烟政策的制定:三县卫生机构制定了控烟实施方案,但缺乏政府层面的控烟政策,同时领导吸烟影响控烟政策的执行。2)控烟组织形式:三县控烟的卫生机构成立了控烟领导小组,明确了控烟组织机构及职责,但因缺乏控烟的配套措施导致控烟执行力不足,三县缺乏覆盖全县人群的控烟组织网络。3)开展的控烟活动及效果:三县开展的控烟活动包括无烟疾控活动、无烟日宣传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医务人员劝告患者控烟等。三县控烟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控烟效果,但活动覆盖人群狭窄尤其涉及一般农村居民较少,控烟氛围不浓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3)农村地区控烟长效机制1)控烟的组织管理:在农村地区成立县、乡、村三级控烟网络,明确控烟范围和职责。2)控烟的制度建设:健全农村地区的控烟制度,包括农村地区控烟管理办法、控烟培训制度、控烟宣传制度、控烟考核和监督制度、控烟奖惩制度等。3)控烟的保障措施:农村地区的控烟工作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控烟资金的保障以及监测烟草暴露情况和控烟效果的评价。结论与建议(1)三县农村地区均缺乏控烟长效机制,建立政府制订政策,单位一把手以身作则的长效控烟机制势在必行。(2)三县农村地区医务人员控烟服务能力不足,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及其控烟能力,逐步把戒烟药物纳入新农合药物报销目录中。(3)三县农村地区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整合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体力量宣传控烟,提高农村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尽早在农村地区形成有效的控烟氛围和舆论导向。

二、从美国的控烟经验看我国的控烟工作和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美国的控烟经验看我国的控烟工作和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2)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 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关键概念界定
    1.3 从表征到共识的媒介研究路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控烟运动的历程
    2.2 国外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2.3 国内跨学科视角下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研究问题提出
3 媒介表征:基于历时、全局、主体性的考察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处理
    3.2 时间脉络
    3.3 社会变迁与关键事件
    3.4 地域差异
    3.5 媒介表征下的行动者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数字媒介实践:基于实践画像的考察
    4.1 数字媒介实践的类型
    4.2 搜索: 媒体聚焦与用户关注的偏离与重合
    4.3 展演: 热门话题的表达实践
    4.4 “劝烟”网络公众事件的聚类
    4.5 参与: 网络公众事件中的表征流动与情绪竞合
    4.6 补充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控烟议题的共识机制
    5.2 反思: 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五类主体高频并置词
附录二: 2009-2018影响力排名前50热门微博
附录三: 2016-2018新浪微博“劝阻吸烟”媒介事件汇总
附录四: 深度访谈引导问题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我国公共场所控烟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公共场所控烟概述
    1.1 控烟之相关基本概念
        1.1.1 烟草制品
        1.1.2 控烟与禁烟
        1.1.3 公共场所
    1.2 控烟的必要性
第2章 公共场所控烟正当性理论基础
    2.1 学界讨论
    2.2 吸烟边界
    2.3 非吸烟者的权利
    2.4 吸烟自由与非吸烟者权利的关系
第3章 我国控烟立法与司法实践
    3.1 我国控烟的立法沿革
    3.2 控烟的现行法规
    3.3 我国控烟的司法实践
第4章 我国控烟存在的困境
    4.1 控烟立法层级低,控烟内容待完善
    4.2 控烟执法难度大
    4.3 公众控烟意识弱,公众参与度待提高
第5章 我国公共场所控烟建议
    5.1 完善控烟法律体系
    5.2 优化控烟执法,严格控烟
    5.3 构建社会共治的控烟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广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和禁烟政策的涵义
        2.1.1 公共场所的定义
        2.1.2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涵义
        2.1.3 公共场所禁烟政策和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涵义
    2.2 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理论解释
        2.2.1 公共场所禁烟的必要性
        2.2.2 公共场所禁烟政策的必要性
        2.2.3 禁烟政策的类型、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
        2.2.4 影响禁烟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
    2.3 史密斯模型
        2.3.1 史密斯模型的内容
        2.3.2 史密斯模型的适用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
    3.1 广州市目前执行的禁烟政策
    3.2 广州市禁烟政策的执行现
        3.2.1 执行情况
        3.2.2 执行效果
    3.3 广州市禁烟政策执行的存在问题
        3.3.1 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3.3.2 执法过程存在问题
        3.3.3 公众对禁烟政策的认识和参与不足
    3.4 广州市禁烟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政策自身的问题影响政策落实
        3.4.2 执行机构设置不合理
        3.4.3 环境因素不利于禁烟政策执行
        3.4.4 公众缺乏对吸烟危害的深入认识
        3.4.5 禁烟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
        3.4.6 吸烟习惯难以戒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1.1 新加坡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1.2 英国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2 国内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2.1 上海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2.2 深圳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经验
    4.3 国内外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经验对广州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执行的对策
    5.1 建立多部门协调执法机制,明确执法部门职责
    5.2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性与积极性
    5.3 将电子烟列入控烟范围
    5.4 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处罚制度
        5.4.1 改变单一的罚款制度,建立多层次行政处罚
        5.4.2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金钱罚的标准
    5.5 加强禁烟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禁烟意识
    5.6 完善禁烟执行的监督制度,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不足
    1、结论
    2、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南京市政府控烟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烟草控制及相关理论
    一、烟草控制概述
        (一)烟草控制概念
        (二)烟草控制价值
        (三)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四)MPOWER烟草控制战略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理论
        (二)政策工具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政府在控烟中的责任担当
    一、政府在控烟中的角色
        (一)政府是控烟政策的制定者
        (二)政府是控烟行动的监督者
        (三)政府是开展控烟的组织者
    二、政府在控烟中具体义务
        (一)尊重公民对烟草制品的选择
        (二)保护公民免受烟雾危害
第三章 南京市政府控烟现状分析
    一、南京市政府控烟举措
        (一)严控烟草制品零售网点
        (二)政府机关实行禁烟令
        (三)鼓励医院提供电话戒烟服务
        (四)规范电子烟销售市场
    二、南京市政府控烟存在的问题
        (一)控烟政策有待完善
        (二)控烟执行力度不足
        (三)控烟监管力量薄弱
    三、南京市政府控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控烟立法活动严重滞后
        (二)控烟的社会氛围未形成
        (三)烟草行业政企不分的特殊体制
        (四)烟草利益集团的抵制
        (五)非政府组织力量羸弱
第四章 国内外烟草控制措施和经验借鉴
    一、国内外烟草控制措施
        (一)上海:与时俱进完善控烟政策
        (二)香港:依托非政府组织推动控烟运动
        (三)欧盟:限制烟草制品成分和外包装
        (四)法国:营造舆论引导大众远离烟草制品
    二、国内外烟草控制措施的借鉴意义
        (一)健全控烟的法律体系
        (二)政府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控烟合力
        (三)严格管控烟草制品包装和烟草广告
第五章 南京市政府有效控烟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烟草体制改革以提供控烟制度保障
        (一)推进烟草体制政企分开以夯实政府控烟管理根基
        (二)改善现行烟草财税政策以调节烟草生产销售
    二、提高控烟政策科学性以强化控烟有效实施
        (一)界定公共场所控烟范围以实现室内全面禁烟
        (二)多措并举以增强控烟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行政执法及监管以确保控烟工作落实到位
        (一)合理设置控烟执法主体以促进履职尽职
        (二)建立有效行政处罚机制以肃清违规吸烟
        (三)严格烟草制品的监管以规范运营市场
    四、深化大众控烟意识以营造和谐公共环境
        (一)树立控烟观念以转变不良社会风气
        (二)开展多元宣传教育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五、动员社会力量以构建全民参与的控烟格局
        (一)社会组织加入控烟以凝聚群防群治新力量
        (二)医疗卫生机构先行示范以增进戒烟成效
        (三)学校创新教育实践以预防未成年人吸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烟草行业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一、我国烟草行业规制沿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烟草行业规制沿革
    (二)我国烟草行业规制现状
        1.广义法律规制
        2.政府经济性规制
        3.政府社会性规制
        4.行业自我规制
    (三)我国烟草行业规制存在的问题
        1.广义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2.政府经济性规制存在的问题
        3.政府社会性规制存在的问题
        4.行业自我规制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烟草行业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立法活动严重滞后
    (二)财政收入对烟草有依赖
    (三)社会控烟缺乏合适土壤
    (四)行业自身缺乏综合实力
三、可资借鉴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一)日本的经验及启示
    (二)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三)中国香港的经验及启示
    (四)其他地区的经验及启示
四、完善我国烟草行业规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法律规制方面
        1.坚持《中国烟草专卖法》的法律地位
        2.不断修改完善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
        3.立足国情统筹兼顾逐步加强控烟立法
    (二)政府经济性规制方面
        1.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烟草财税政策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放管服”
        3.制定烟草技术标准降低吸烟危害
    (三)政府社会性规制方面
        1.多措并举禁止未成年人吸烟
        2.朴素包装明确图文警示信息
        3.严格限制烟草广告促销行为
        4.组建专业队伍明确工作职责
        5.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控烟工作
        6.加强公共场所禁烟标识设置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四)行业自我规制方面
        1.引入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2.优化行业行政管理体系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4.整合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三)期刊
    (四)其他
致谢

(7)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新意和不足
第一章 研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理论基础:国际规范的扩散和内化
    一、国际规范扩散和内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形成、扩散、内化
    三、影响国际规范实施的变量
第二章 控烟国际规范形成与扩散期间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的互动
    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产生的背景
    二、《公约》形成期间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的互动
    三、《公约》扩散期间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互动
第三章 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过程与结果
    一、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过程:政府和社会的行动
    二、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内化的结果
    三、中国履约状况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影响控烟规范在中国内化的国际和国内因素
    一、影响内化的国际因素
    二、影响内化的国内因素
结语:关于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与内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8)兰州市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MPOWER现状
        1.2.1 MPOWER控烟策略执行现状
        1.2.2 MPOWER控烟策略认知现状
    1.3 研究思路
二 资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1.1 医务人员
        2.1.2 初中教师
        2.1.3 公务员
    2.2 样本量估算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工具
        2.4.1 调查表的设计
        2.4.2 调查表的内容
    2.5 质量控制
        2.5.1 收集资料
        2.5.2 整理资料
    2.6 统计分析
    2.7 指标的定义
三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3.1.2 初中教师基本情况
        3.1.3 公务员基本情况
    3.2 MPOWER控烟策略知晓情况
    3.3 MPOWER六方面内容的认知及遵循情况
        3.3.1 烟草流行情况及对开展控烟工作相关内容认知情况
        3.3.2 对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相关措施的认知
        3.3.3 三类人群提供戒烟帮助意识调查及因素分析
        3.3.4 三类人群对烟包警示语的认知态度
        3.3.5 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方面认知情况
        3.3.6 三类人群对提高烟税在控烟工作中作用认知情况
    3.4 MPOWER控烟策略认知得分情况比较
四 讨论
    4.1 MPOWER控烟策略的宏观认知情况
    4.2 MPOWER控烟策略六方面内容微观认知情况
        4.2.1 烟草流行情况及对控烟工作相关内容的认知
        4.2.2 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的认知分析
        4.2.3 履行控烟职责情况及影响因素
        4.2.4 烟盒包装警示烟草危害认知分析
        4.2.5 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方面认知分析
        4.2.6 提高烟税在控烟工作中作用认知分析
    4.3 对MPOWER控烟策略认知量化得分情况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活动
致谢
附录

(9)中国省级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建立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一) 全球烟草流行及控制现状
    (二) 评估的必要性
    (三) 国内外评估研究方法进展
    (四) 本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建立评价指标框架
    (二) 发展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及验证
        1. 控烟强度评价及效果指标的发展
        2. 控烟强度评价及效果指标的收集方法
        3. 数据管理
        4. 数据分析方法
五、资料采集完成情况
    (一) 知情人访谈完成情况
    (二) 机构调查完成情况
    (三) 人群调查完成情况
六、研究结果
    (一) 控烟强度指标和效果评价指标
    (二) 形成的控烟强度指标测量工具
    (三) 项目省的控烟强度
        1. 项目省的社会经济背景
        2. 省级控烟强度现况
        3. 机构控烟强度
    (四) 烟草控制效果情况
    (五) 控烟强度评价指标的验证
七、讨论
    (一) 控烟强度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二) 百分比赋值法的适用性
    (三) 控烟强度与效果指标的关联
    (四) 与ASSIST项目效果评价的比较
    (五)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六) 创新性及下一步设想
八、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件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山东省三县农村控烟现状与控烟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从美国的控烟经验看我国的控烟工作和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控烟管理问题研究[D]. 李恋涛.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D]. 马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我国公共场所控烟法律问题研究[D]. 任国栋. 山东大学, 2019(03)
  • [4]广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执行研究[D]. 林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南京市政府控烟现状和对策研究[D]. 邹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我国烟草行业规制问题研究[D]. 曹文婧.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7]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D]. 仵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兰州市医务人员、初中教师、公务员对MPOWER控烟策略的认知研究[D]. 李玖玲. 兰州大学, 2016(11)
  • [9]中国省级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建立及验证研究[D]. 刘惠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 [10]山东省三县农村控烟现状与控烟长效机制研究[D]. 柳俊杰. 山东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从美国控烟经验看我国控烟工作及未来控烟工作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