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化

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化

一、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焦林峰[1](2021)在《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教科书研究的重心逐渐由教科书内容的研究转向教科书内容的生产、教科书背后隐含的政治、文化与社会脉络研究。各基础教育学科在此背景下都对其教科书展开了相关研究。教科书的国家形象研究是对教科书背后隐含的政治、文化脉络的重要研究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美国地理教科书通过哪些维度勾勒中国形象?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使用这套教科书的美国学生对中国形成了什么样的认识?与教材塑造的中国形象是否存在差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以三本美国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人文环境形象、自然环境形象、人地关系形象、领土形象、国民形象五个方面进行教科书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解构,回答了教科书从哪些维度勾勒中国形象的问题;利用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型进行批评话语研究,回答了中国形象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利用手绘地图和词语自由联想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美国中学生脑海中的中国形象与教科书建构的中国形象的异同。研究发现三本美国地理教科书在人文环境形象方面描绘了: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的中国文化形象、儒家烙印下的中国社会形象、世界第一的人口形象、异端的政治形象以及因自由而兴的经济形象。在自然环境形象方面描绘了:复杂多样的中国气候、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壮美大气的自然景观以及损失惨重的自然灾害形象。在人地关系形象方面描绘了:不毛之地的中国西部形象与得天独厚的中国东部形象,以及和谐与对抗并存的人地关系形象。在领土形象方面描绘了东亚中心的领土形象和分裂残缺的中国疆域。在国民形象上描绘了多面的落后者与破坏者的国民形象与传统又现代的国民形象。将美国中学生形成的中国形象与教科书建构的国家形象相比,大部分形象与教科书表达的呈现着一致性,但在文化形象和国民形象的认知上,超越了教科书的范畴,反映了国家形象构建的流变性。总的来说,在教科书编撰意图上,美国地理教科书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构建的,在政治形象体现的最为明显;在教科书内容呈现上,作为东亚中心的中国得到了强调;在教科书内容编排上,正面和负面的中国同时出现,使得中国形象带有叠变性特征。在美国异国形象的构建路径上,美国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多样化组合对国内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建构异国形象有一定借鉴意义。由于研究的三本教科书出版时间较早,研究结论在时效性方面显得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整理同一出版社在不同年代出版的教科书进行国家形象历时性比较研究,或是对同一时期多个国家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此外,对中国地理教科书中反映的本国和异国形象研究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2](2021)在《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产生、发展、重要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论述了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及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2.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并重点论述了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以及鸟类特有化现象;3.鸟类多样性的格局、形成与维持,并重点归纳了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4.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5.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阐述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深度解析,指出大数据和组学时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鸟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刘桐宇[3](2021)在《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变迁对岛内政治的影响》文中提出社会与政治一直都是双向互动的,二者是彼此影响、互相介入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变迁离不开政治权力的支撑;另一方面,社会变迁对政治架构也具有重要影响。1949年后,台湾在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下步入了经济腾飞阶段,社会阶级结构、民众政治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国民党当局于1986年开启了政治转型。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变迁,2000年首次实现政党轮替标志着台湾政治转型的完成。台湾社会的变迁与政治的推动具有很大关系,没有政策的调整与政府的支持,台湾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并不会如此迅速;另一方面,由政治所启动和推动的社会变迁,又对当代岛内政治产生了诸多始料未及的影响与挑战,要求并导向对已有政治运行方式的调整。本文将以社会变迁视角,通过阐述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几方面的具体变化,分析其对岛内政治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在阐明社会变迁及政治转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变迁理论中的冲突学派的观点,认为冲突在能够被社会系统容忍、不会引发革命的情况下,推动了社会变迁,并促进社会规范不断创新或改进。通过观察台湾社会的构成要素,分析出在台湾社会变迁的众多观察指标中,社会阶级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文化三个要素对岛内政治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本文以台湾省政府机构发布的各项社会数据为参考,通过对比其在政治转型后历年的变化,分析出岛内社会阶级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发生的具体的变化。再次,本文分析了上述三方面变迁对岛内政治的作用方式。最后得出结论:社会阶级阶层的变迁提升了民众的参政意识,扩大了政治制度吸纳能力,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了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文化的发展对政治动员、选举决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进而对岛内的社会运动,政治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以上论述,最后分析出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变迁对岛内政治产生的具体影响,并着重对选举生态、政党格局与政治文化三方面得影响进行阐述。选举方面,政党选举政策走向发生变化,传统选举方式不断改变;政党生态主要包括国民党与民进党民众接受度的变化,还出现了政党格局碎片化的特征;社会变迁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主要从反传统现象增加、悲情心理对政治的作用不断减弱与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江前佰[4](2020)在《“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我国大量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人口流失,耕地荒废等问题,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情况相似,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六都,基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于2010年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鼓励村民自下而上进行社区更新。自农村再生计划实施以来,爆发了青年返乡的第三波热潮,许多农村重现活力。研究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为我国广大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台湾省农委会举行首届“金牌农村竞赛”来检验农村再生计划的第一阶段成果,北部地区的一些社区在该竞赛中脱颖而出。笔者前往我国台湾省的新竹县北埔乡南埔社区、新北市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和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农村再生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又通过对我国台湾省新竹市前溪社区、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和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的调研,对我国两岸村落形态、村庄环境、村民关系等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内地乡村建设中环境治理、产业提升、推广教育以及活化设计的相关经验。

黄秋菊[5](2020)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女性角色,包括了外显的角色规范和内在的心理感知,以彰显女性在客家文化中的话语权,并从中检视闽台客家文化的流变。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等民俗事象中,结果发现,第一,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或禁忌中,部分呈现出民俗规范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冲突,遵循文化传统与心理感受不一致,在父权架构下的客家社会,女性在民俗文化里有反抗的一面,有助于女性主体性的建立。第二,女性在民间信仰中,“孺人”从历史的光荣标志,成为今日思考性别位阶的破口,今日性别观念的提升,闽台客家呈现出族谱记载女性全名的性别平等时代。此外,六堆客家妇女在敬神的盘花技艺中,得到信仰和自我的支撑点。第三,客家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也在家庭教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客家社会文风鼎盛功不可没。第四,客家民俗在闽台地区产生流变,福建地区较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成分,而台湾地区将许多民俗事象融合节庆扩大办理,凸显客家文化的多样性。

胡泰斌[6](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张敬赛[7](2018)在《海岛人居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几个海岛渔村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如今,海岛开发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海岛开发步伐较快,引发了很多问题,其中海岛人居的规划设计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对海岛人居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刻不容缓。海岛渔村是在海岛环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人居空间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渔民一次次的尝试,逐渐形成了与海岛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蕴含了丰富的、适应海岛特殊环境的人居营造智慧及设计方法,成为海岛优秀人居代表。那么当代海岛人居规划难道不需要从中学习它的优秀营造思想与设计方法吗?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若干海岛渔村的选址与建筑布局等规律与特征,挖掘其可应用于当代海岛人居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这对我国海岛规划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重点调查分析包括山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的7个海岛,17个渔村聚落,以及对相关文献和网络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别从宏观区域格局层面、中观渔村布局层面以及微观建筑场地层面,研究总结海岛渔村人居营造思想及规划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海岛人居营造所体现的价值。同时,以海坛岛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当代规划与传统海岛的人居特征,尝试指出当代海岛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反思。结合对海岛渔村人居营造的价值思考,提出当代海岛人居营造的思想启示。最后结合全文分析提出对当代海岛人居规划设计的四点建议:在宏观层面上,要首先建立海岛聚落的绿色整体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建造符合海岛环境及海岛社会特征的内聚式、紧凑型的聚落形态;同时,需向海岛聚落人居中注入海岛传统文化元素,增加居民的归属感,营造“家园化”的海岛人居邻里关系;最后,在建筑场地层面需要把握海岛特殊的地域环境特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化设计手法。

郑伟斌[8](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卞梁[9](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艳[10](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二、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美国:中国是什么样子?
        1.1.2 教科书:基于社会学的教科书分析成为热点
        1.1.3 地理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的文献较少
    1.2 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美国教科书研究
        1.3.2 教科书国家形象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问题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问题
    1.5 研究理论与方法
        1.5.1 内容分析法
        1.5.2 批判话语分析
        1.5.3 三维话语分析的分析类目
    1.6 概念界定
        1.6.1 教科书
        1.6.2 国家形象
第2章 美国地理教科书基本情况介绍
    2.1 美国教科书的选用制度
    2.2 美国地理教科书的简介与使用情况
    2.3 三本教科书的区域选择与编排
    2.4 三本教科书中有关“中国”的主题
    2.5 三本教科书有关“中国”的内容特点
        2.5.1 内容主题相似度较高
        2.5.2 教材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
        2.5.3 强调中国人文地理的信息
第3章 国家形象研究编码体系的确立
    3.1 扎根理论的运用
    3.2 一级编码的确立
    3.3 编码的检验
第4章 美国三本世界地理教科书的中国形象
    4.1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人文环境形象
        4.1.1 丰富多样、影响广泛的中国文化
        4.1.2 儒家烙印下的中国社会
        4.1.3 世界第一的中国人口
        4.1.4“异端”的政治形象
        4.1.5 因“自由”而兴的中国经济
        4.1.6 快速变迁的城乡生活
    4.2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自然环境形象
        4.2.1 复杂多样的中国气候
        4.2.2 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
        4.2.3 壮美大气的自然景观
        4.2.4 损失惨重的自然灾害
    4.3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人地关系形象
        4.3.1“不毛之地”的中国西部形象与“得天独厚”的中国东部形象
        4.3.2 和谐与对抗并存的人地关系形象
    4.4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领土形象
        4.4.1 东亚中心的领土形象
        4.4.2“分裂残缺”的中国疆域
    4.5 美国世界地理教科书中的国民形象
        4.5.1 落后与破坏者的国民形象
        4.5.2 传统又现代的国民形象
第5章 美国中学生的中国国家形象实验研究
    5.1 空间意象与国家形象的内在联系
    5.2 基于手绘地图的美国中学生中国国家形象
        5.2.1 手绘地图获取
        5.2.2 调查对象介绍
        5.2.3 调查结果分析
        5.2.4 小结
    5.3 基于词语自由联想法的美国中学生中国国家形象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美国中学生手绘地图及自由联想任务单
附录B 中国某中学美国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C 美国地理教科书国家形象维度专家咨询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
2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
3 中国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
    3.1 中国鸟类特有种地理分布与特有化现象
    3.2 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
    3.3 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
4 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
    4.1 地形异质性的影响
    4.2 降水和能量的影响
    4.3 气候稳定性假说
    4.4 接触带假说
    4.5“山区物种泵”(montane species-pump)假说
    4.6“山区博物馆”(montane museum)假说
5 中国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
    5.1 谱系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地理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5.2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研究历史
    5.3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
    5.4 鸟类谱系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6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6.1 谱系地理学发展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6.2“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组学研究,促进了对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解析

(3)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变迁对岛内政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1.研究方法
        2.基本内容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社会变迁与政治转型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变迁的内涵
        1.社会变迁的含义
        2.社会冲突对社会变迁的正向功能
    (二)社会变迁中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台湾社会的构成要素
        2.对政治发展影响较大的社会因素
    (三)台湾政治转型的界定
        1.政治转型的概念
        2.台湾政治转型概述
二、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变迁的演变
    (一)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1.社会阶级阶层细化
        2.下层阶级构成两极化
        3.社会流动速度放缓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消费结构:发展需要比例不断增加
        3.经济发展欲振乏力
    (三)社会文化的变迁
        1.教育的多重变化
        2.社群网络的崛起
        3.价值取向的转变
三、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社会变迁对岛内政治的作用方式
    (一)社会阶级阶层的变迁产生的作用
        1.上层阶级掌管权力的格局逐渐“解冻”
        2.中层阶级扩大了政治制度吸纳能力
        3.下层阶级参政意识增强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产生的作用
        1.产业结构的完备促进政府角色的转换
        2.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民生议题倾向性的提升
        3.经济乏力加强对政党执政能力的反思
    (三)社会文化变迁产生的作用
        1.教育对政治文化多样性的促进
        2.社群网络成为政治动员的重要渠道
        3.价值取向多元化改变政党的选举策略
四、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社会变迁对政治发展产生的后果
    (一)选举生态发生变化
        1.政党选举策略走向发生变化
        2.改变岛内传统选举方式
    (二)政党格局发生变化
        1.国民党的政党认同度下降
        2.民进党支持者数量饱和
        3.政党格局碎片化
    (三)政治文化发生变化
        1.反传统现象增加
        2.悲情心理的作用不断减弱
        3.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地农村的衰败与人口流失
        1.1.2 农村再生助台湾农村焕新生
    1.2 关于乡村活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1.2.1 国内的研究
        1.2.2 国外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金牌农村竞赛
        1.4.2 农村调研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台湾农村发展及农村再生计划的诞生
    2.1 各历史时期台湾农村的发展
    2.2 战后中国台湾农村的变迁
    2.3 台湾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活化体系
    2.4 中国台湾地区划分及农村分布
    2.5 农村再生计划与农村再生条例
        2.5.1 农村再生计划提出和实施
        2.5.2 农村再生条例的内容
        2.5.3 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5.4 农村再生计划整体愿景和区域目标
        2.5.5 农村再生执行策略和总体营造发展概念
        2.5.6 农村再生计划现阶段成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台湾北部农村再生社区
    3.1 客家黄金水乡——新竹北埔乡南埔社区
        3.1.1 社区基本资料
        3.1.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1.3 农村再生计划
        3.1.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1.5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3.1.6 南埔社区活化成果及现状总结
    3.2 跨区域开发——新北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
        3.2.1 社区基本资料
        3.2.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2.3 农村再生计划
        3.2.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2.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3 铁牛力阿卡——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
        3.3.1 社区基本资料
        3.3.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3.3 农村再生计划
        3.3.4 农村活化方式
        3.3.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两岸农村活化设计比较研究
    4.1 台湾地区未参与农村再生计划的农村
        4.1.1 普通农村——新竹市前溪社区
        4.1.2 艺术村——芝柏山庄和牧蜂农庄
    4.2 内地普通农村
        4.2.1 文明村——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
        4.2.2 普通农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
    4.3 美丽乡村示范村——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4.3.1 农村基本概况
        4.3.2 农村改造及现状
        4.3.3 对该村现状的思考
    4.4 中国台湾与内地农村对比研究
        4.4.1 农村行政结构对比
        4.4.2 村落布局对比
        4.4.3 建筑样式对比
        4.4.4 农民收入对比
        4.4.5 农村环境对比
        4.4.6 农村青年就业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再生计划”台湾北部农村活化经验
    5.1 计划为导向
    5.2 培根为基础
        5.1.1 何为培根计划
        5.1.2 培根学习与结业
        5.1.3 培根计划分区与培训团队
        5.1.4 培根计划的参与度
    5.3 自下而上,多方参与
        5.3.1 村民自发参与
        5.3.2 专业人士的参与
    5.4 设计理念与建设手段
        5.4.1 里山里海和永续发展理念
        5.4.2 雇工购料为手段
        5.4.3 传统文化和技术的传承
    5.5 农村社区中的活化设计
        5.5.1 道路与步道系统的活化设计
        5.5.2 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设计更新
    5.6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5.7 农村活化评价指标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我国台湾北部地区“农村再生计划”活化再生的内容
    6.2 我国内地农村活化现状
    6.3 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6.4 研究不足
    6.5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部分农村总图
附录 C:图表索引

(5)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闽台客家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
    第一节 生育礼仪、婚姻习俗与女性成年礼
        一、生育礼仪
        二、女性成年礼
        三、婚嫁习俗
    第二节 女性与民间信仰
        一、荣耀的标本:孺人
        二、客家妇女的信仰美学:盘花
    第三节 文教习俗
        一、客家地区文风的形成与发展
        二、敬字文化
第二章 闽台客家民俗的女性参与
    第一节 六堆特殊婚俗
        一、多子多孙油纸伞
        二、敬外祖与阿婆肉
        三、特异风俗:抽猴筋
    第二节 客家文教习俗与女性角色
        一、人文心理的探究
        二、女性的教育功能
    第三节 放足的女性
    第四节 客家民俗的女性禁忌
        一、生育禁忌
        二、婚俗禁忌
        三、经血的禁忌
第三章 客家女性在民俗的性别位阶
    第一节 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与地位
        一、硬颈精神的客家女性
        二、地位流动的客家女性
    第二节 客家女性在家族中的性别角色
        一、家庭经济的补充者
        二、家族宗法的被排外者
    第三节 客家婚俗的文化意涵与女性价值
        一、客家婚俗贶辞:讲四句
        二、客家婚俗中的女性价值判断
第四章 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流变
    第一节 民俗日常的现代转换
    第二节 文教习俗的在地转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受访者资料
附录2 六堆的由来与拓垦历史
附录3 田野笔记:敬外祖
附录4 田野笔记:美浓詹屋三奶夫人信仰的田野调查
附录5 田野笔记:六堆首位进士黄骧云
附录6 田野笔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一、纪行诗的内涵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一、文教的兴起
        二、书院的发展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三、当地文学兴起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一、经世振文姚莹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三、其他文学体现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一、渡海体验
        二、横渡黑水
        三、海上观光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一、渡海飓风
        二、台风危害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一、海滨风情
        二、海港风帆
        三、海岛风味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一、海水奇观
        二、海潮声吼
        三、鹿耳要塞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一、玉山雄风
        二、大冈英姿
        三、山中寻幽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一、虎尾溪吼
        二、大甲险滩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一、清潭霁月
        二、日月潭辉
        三、湖香潭影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一、花香竹韵
        二、刺桐鲜艳
        三、热带物产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一、澎湖薯米
        二、槟榔传谊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一、服饰传承
        二、热带风情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一、农家闲憩
        二、农耕劳作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一、女性蒙面
        二、择偶独特
        三、丧葬仪式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一、刺桐报时
        二、七夕相约
        三、盂兰盆会
        四、除夕庆祝
        五、赛戏表演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一、延平功勋
        二、贞烈五妃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一、赤嵌烟云
        二、安平烽火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一、妈祖崇拜
        二、城隍庇佑
        三、中元普度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一、祈佛保安
        二、梵音禅语
        三、清幽参佛
    小结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方志
    二、文集
    三、研究专着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课题研究项目

(7)海岛人居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几个海岛渔村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海岛研究进展
        1.2.3 综合述评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框架
第2章 我国海岛人居的基本认识
    2.1 相关概念
    2.2 我国海岛的基本情况认识
        2.2.1 海岛的分布特征
        2.2.2 海岛自然环境
    2.3 海岛人居的研究框架
        2.3.1 海岛人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海岛人居的研究层次界定
        2.3.3 海岛人居的研究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岛渔村调查及人居特征研究
    3.1 调查海岛渔村的基本情况
        3.1.1 重点调查海岛渔村选择
        3.1.2 重点调查海岛渔村概况
    3.2 宏观尺度人居特征研究——绿色的系统格局
        3.2.1 群岛区域层面海岛人居特征研究
        3.2.2 海岛渔村选址特征研究
        3.2.3 海岛道路交通布局特征
        3.2.4 海岛渔村景观特征研究
    3.3 中观尺度人居特征研究——内聚式的聚落形态
        3.3.1 海岛渔村功能布局特征研究
        3.3.2 海岛渔村建筑群落布局特征研究
        3.3.3 海岛渔村公共空间体系特征研究
        3.3.4 渔村内聚式聚落形态成因分析
    3.4 微观尺度人居特征研究——生态化的建筑场地
        3.4.1 海岛渔村住宅建筑演化特征
        3.4.2 海岛渔村住宅建筑营造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岛渔村人居营造的价值认识
    4.1 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4.1.1 渔村绿色格局
        4.1.2 渔村内聚与外向并存的聚落形态
    4.2 注重生态化设计——人与自然的结合点
        4.2.1 台风问题
        4.2.2 强降雨与干旱问题
        4.2.3 日照问题
        4.2.4 用地紧缺问题
        4.2.5 丘陵地形地貌问题
        4.2.6 海岛生态脆弱性问题
        4.2.7 海岛聚落形态的导出
    4.3 富含文化内涵——强烈的归属感
        4.3.1 信仰文化——渔民精神寄托的情感层面
        4.3.2 乡愁记忆——渔村发展记载的空间层面
        4.3.3 山海意境——渔民生活烙印的精神层面
    4.4 渔村人居营造的整体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的海岛规划建设启示
    5.1 当代海岛人居环境规划反思——以平潭为例
        5.1.1 平潭综合试验区总体布局规划介绍及问题分析
        5.1.2 当代海岛的人居规划的反思
    5.2 当代海岛的人居营造思想启示
        5.2.1 海岛的人居规划的长期动态性
        5.2.2 海岛人居规划注重人与海岛自然的和谐
        5.2.3 海岛人居规划注重归属感的营造
        5.2.4 小结
    5.3 当代海岛的人居规划方法探析
        5.3.1 建立海岛聚落的绿色格局
        5.3.2 建设内聚式、紧凑型的聚落形态
        5.3.3 海岛人居“家园化”营造
        5.3.4 建筑场地的生态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焦林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 动物学杂志, 2021(02)
  • [3]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变迁对岛内政治的影响[D]. 刘桐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D]. 江前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 黄秋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海岛人居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几个海岛渔村的调查分析[D]. 张敬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06)
  •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