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疗效分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瑞珂[1](2021)在《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评价及对瘤前抑郁障碍小鼠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乳腺癌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新发病例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前、诊断时、治疗中及长期存活期常伴有抑郁症状。既往的研究发现长期抑郁使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显着增加,且抑郁症状与乳腺癌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疏肝健脾法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法则之一,但目前循证证据等级不足,因此本研究将系统评价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的疗效。疏肝健脾方为我科以疏肝健脾法确立的经验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疏肝健脾方可降低持续抑郁荷瘤小鼠和瘤后抑郁荷瘤小鼠体内MDSC细胞比例,通过激活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对瘤前抑郁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故本研究建立瘤前抑郁障碍荷瘤小鼠模型,进一步探究抑郁对机体微环境、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疏肝健脾方的干预作用。目的:1.开展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运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2.建立瘤前抑郁障碍荷瘤小鼠模型,进一步阐明抑郁对机体微环境及肿瘤生长的影响。3.从肿瘤免疫微环境和NLRP3/caspase-1/GSDMD介导细胞焦亡通路,探索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荷瘤小鼠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疏肝健脾法防治乳腺癌新的科学内涵,为中医学“情志学说”延长晚期带瘤生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23日符合纳排标准的疏肝健脾法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RCT研究。疗效指标为ORR、DCR、KPS评分、抑郁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文献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手册提供的评估标准。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的异质检验,若I2≤50%且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I2>50%或P<0.1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以森林图呈现,并进行敏感性和发表偏倚分析。2.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小鼠乳腺癌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1)瘤前抑郁荷瘤乳腺癌模型的构建与评价: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方法(CUMS)构建抑郁模型成功后,随机选取抑郁模型组小鼠,接种4T1-Luciferase(4T1-luc)小鼠乳腺癌细胞。以体重、蔗糖水偏嗜度、行为学测评、脑组织5-HT1AR表达量、接瘤成功率为模型评价指标。(2)抑郁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抑郁模型构建成功后,①进行脾脏HE染色、免疫细胞流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ELISA法);②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小鼠,接种4T1-luc细胞,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蔗糖水偏嗜度、行为学测评、脑组织5-HT1AR表达量、肿瘤体积、瘤重;并接瘤21天后进行脾脏HE染色、免疫细胞流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ELISA法)。(3)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荷瘤小鼠的干预作用的研究:各组干预21天,观察小鼠体重、蔗糖水偏嗜度、行为学测评、脑组织5-HT1AR表达量、肿瘤体积、瘤重;并进行脾脏HE染色、免疫细胞流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ELISA法)。(4)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乳腺癌小鼠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①体外实验:培养4T1-luc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含药血清作用下4T1-luc细胞的增殖率。选取对4T1-luc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含药血清浓度,设正常对照组、含药血清组,检测LDH释放量,IL-1 β、IL-18释放量(ELISA法),细胞内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量(Westernblotting法检测)。②体内实验:各组干预21天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β的表达量。结果:1.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纳入的29项疏肝健脾法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共22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化疗组相较,疏肝健脾法联合化疗组的ORR、DCR、KPS改善率均明显升高,RR值分别为1.20、1.09、1.29;疏肝健脾法联合化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KPS评分、CD4+T细胞比例,SMD分别为0.68、0.54、0.98;疏肝健脾法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肾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单纯化疗组,RR值分别为0.79、0.44,上述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表明,排除任何研究都不会改变总体统计效果,不会影响最终统计结论。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ORR、DCR、KPS改善率均未见发表偏倚。2.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小鼠乳腺癌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1)瘤前抑郁荷瘤乳腺癌模型的构建:CUMS造模35天后,与正常对照组相较,抑郁模型组体重、蔗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运动总距离、中央区运动路程、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静止时间明显延长,海马组织CA1区5HT1AR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4T1-luc细胞后第7天,各组均可触及肿瘤结节,证明瘤前抑郁障碍型乳腺癌小鼠模型构建成功。(2)抑郁对机体免疫和炎症微环境的影响:CUMS造模35天后,脾脏中NKT、MDSC、TAM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IL-18表达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3)抑郁可促进肿瘤的生长:接种乳腺癌细胞21天后,单纯荷瘤组的平均瘤重为1.02±0.08g,抑郁荷瘤组的平均瘤重为1.26±0.13g,抑郁对乳腺癌小鼠的促瘤率为23.50%。(4)抑郁可加重荷瘤小鼠体内免疫抑制和炎症微环境:与单纯荷瘤组相较,抑郁荷瘤组的脾脏组织红白髓结构模糊,脾窦扩张;抑郁荷瘤组免疫抑制细胞TAM细胞、MDSC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疏肝健脾方可改善小鼠抑郁状态:接瘤干预21天后,中药组、中药联合化疗组蔗糖水偏嗜度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抑郁荷瘤组相较,中药组、中药联合化疗组运动总路程明显延长,静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化疗组相较,中药联合化疗组运动总路程明显延长、静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抑郁荷瘤组相较,中药组、中药联合化疗组脑组织5-HT1AR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疏肝健脾方可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机体免疫和炎症微环境:干预后21天,化疗组、中药组、中药联合化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7.28%,16.08%和81.29%。中药组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增多,中药联合化疗组脾脏结构改善最为明显。与抑郁荷瘤组相较,中药联合化疗组脾脏、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T细胞比例增高,MDSC细胞、TAM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中药联合化疗组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分泌INF-γ、Granzyme B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抑郁荷瘤组、化疗组相较,中药组IL-1 β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化疗组相较,中药联合化疗组IL-6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7)疏肝健脾方可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诱导4T1-luc乳腺癌细胞焦亡:①20%低剂量含药血清对4T1-luc细胞增殖率抑制最为明显。②与正常对照组相较,20%低剂量含药血清干预4T1-luc细胞48h后,LDH释放量和IL-1 β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NLRP3炎症小体蛋白、Caspase-1剪切段(p20)、GSDMD-N段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③干预21天后,与抑郁荷瘤组相较,干预各组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其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抑郁荷瘤组、化疗组,且中药组活化的caspase-1、GSDMD-N端表达量明显高于抑郁荷瘤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化疗干预后IL-1 β表达量增多,中药组IL-1 β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1.以疏肝健脾法为治则的中药可能为抑郁障碍乳腺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案。2.疏肝健脾方抑制瘤前抑郁障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能为疏肝健脾方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死亡,并控制促炎因子IL-6、IL-1 β释放,降低MDSC、TAM细胞比例,提高NKT细胞比例、CD8+T细胞功能,从而改善抑郁对机体微环境的影响,抑制肿瘤生长。

张静雯[2](2021)在《三花逍遥散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郁脾虚型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两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后Kupperman症状积分、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观察三花逍遥散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郁脾虚型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为临床实际运用提供理论证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符合纳入条件且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6例在原内分泌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予口服逍遥颗粒(组成:柴胡、白芍、炒白术等,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试验组36例在原内分泌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三花逍遥散(组成:玫瑰花、合欢花、佛手花等,服法:日1剂,陈小麦、大枣煎汤代水冲服诸药,早晚分服)。两组分别用药3个疗程(以月经周期为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月经期间内停止用药,闭经及月经紊乱的患者,则服药28天,停药7天,共计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并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内分泌药物的服用、既往治疗情况、Kupperman症状积分、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具有可比性,具体分析如下:1.Kupperman症状积分:试验组Kupperman症状积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Kupperman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三花逍遥散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2.KPS评分:试验组KP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对照组KP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三花逍遥散能通过改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症状,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中医证候评分: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临床缓解率为94.5%,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30.6%,表明三花逍遥散治疗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4.性激素水平: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FSH、LH、E2均无明显变化,表明三花逍遥散及逍遥颗粒均未影响乳腺癌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不会影响内分泌药物的治疗效果。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表明两组方案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三花逍遥散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郁脾虚型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潮热及汗出、感觉障碍、失眠、易激动、抑郁及疑心、眩晕、疲乏、骨节疼痛、头痛、心悸、皮肤蚁走感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对性激素无明显影响,无显着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赫兰晔[3](2021)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4年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第3位,死亡率为第5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提供的GLOBOCAN 2020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值显示,2020年在我国每10万人中有24.8人罹患结直肠癌。目前,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指南推荐仍是基于肿瘤分期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随着对结直肠癌认识的深入和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和治疗结局的关注,对于可治愈性结直肠癌患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如何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宇飞教授团队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项目《重大疑难疾病(结直肠癌)中西医临床协作能力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8)275]。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贾小强教授、副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共同承担此项目中的子课题《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研究》。本人在导师和副导师等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此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二、研究目的1.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在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机制;3.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评估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方式。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研究: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医护人员对有关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使用“腾讯问卷”的网络调查平台创建问卷,由研究团队成员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二维码及问卷链接。问卷主要涵盖结局指标、最佳干预方式、最佳干预时机、中西医结合干预的认知度等问题进行。2.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检索中药助便贴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以“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为关键词,在GeneCards数据库、NCBI基因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筛选胃肠功能紊乱的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采用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信息,然后进行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分析,最终构建中药助便贴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3.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安慰剂的方法,观察对象为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的住院病人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试验组采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结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优化方案(简称中西ERAS方案)。中西ERAS方案是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ERAS方案的基础上,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ERAS方案中的经验证安全有效的中药助便贴药物穴位敷贴法融入其中所形成。对照组亦采用中西ERAS方案,其中的中药助便贴为安慰剂。患者入组后,记录术后每日的排气、排便、排尿、疼痛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保存舌苔照片。此临床研究方案已通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伦理审查,并且在Clinical Trials进行了注册,同时聘请了第三方监察公司监督。4.定性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开展的同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的医生、护师患者及家属进行定性访谈。访谈主题为①对中医的看法;②既往自己或家人是否有过中医诊疗史、效果如何;③对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态度及认知。在此基础上,探讨在西医医院推广中西医结合的建议和方式。四、研究结果1.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了 255份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44份,覆盖全国16个省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为61.06%;工作在一线城市的医院占72.95%;工作在中医医院占48.77%;工作在三级医院占86.89%;中医医生占45.08%,西医医生占32.79%,护士占14.34%;学生占7.79%;从事本专业年限10年以上的医生占51.64%。86.36%的中医医生认为口服中药为最佳的干预措施,61.25%的西医医生认为针刺治疗为最佳的干预措施,65.71%护士最为认可艾灸治疗,73.68%的医学生认为穴位贴敷是最佳干预措施。一线城市的医护人员更加认可术后7天之内及术前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最好;非一线城市的医护人员更看重在手术完成7天之后及从术后24小时以内进行干预治疗。85.45%的中医医生和85%的西医医生最为关注的是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83.33%的中医护士关注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排气功能的恢复、排便功能的恢复;90.91%的西医护士关注生活质量;89.47%的医学生最为关注的是生活质量。91.82%的中医医生、85.00%的西医医生、91.30%的西医护士、100%的中医护士和学生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有必要结合中医药的干预措施。2.网络药理学研究:将本研究方案中的中药助便贴(苍术、木香、白芷、皂角、槟榔)药物组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筛选出78个活性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统一命名并去重后,得到65个靶点。胃肠功能紊乱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到3366条相关基因,NCBI数据库获得303个基因,OMIM数据库获得36个靶点。将这3个数据库的基因合并删重之后,得到3397个疾病相关基因。通过VENN图筛选中药的成分靶点蛋白与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靶点蛋白的交集,获得48个相互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了结直肠癌靶标的PPI网络图,将生物种类设定为“Homo sapiens”,得到PPI网络。该网络中有48个节点,210条边,平均度值为8.75。通过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拓扑分析,通过degree排序,选取分值大于平均分的基因作为关键靶点,总共筛选出个18关键靶点。将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GO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富集,得到849条生物过程,74项分子功能相关,25项细胞组成相关。将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校正P值≤0.05的项目进行筛选,总共富集到73条信号通路。3.临床研究:纳入142名结肠癌受试者,10例患者脱落(2例术后转至ICU、4例皮肤泛红、2例主观拒绝、2例失访),共132例受试者完成了临床研究的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TNM分期、有无神经侵犯、有无脉管癌栓、有无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经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主要结局指标中,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为15.63%;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23.53%,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但组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术后恢复排气功能与排便功能的时间,发现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再插入尿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而言,疼痛减轻效果更为明显(P<0.05)。住院时长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期间,未发现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相关所致的安全性指标异常,根据美国NCI不良反应分级标准CTCAE-5.0中“皮肤反应”的提示,试验组有2例Ⅰ级不良反应(皮肤泛红),对照组有2例Ⅰ级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分别停止贴敷治疗后好转,术后30天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4.定性访谈研究:共有4名医护人员和5名患者及家属接受了访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讨论,发现他们对中医比较认可,都有过中医治疗的直接或间接经历。总结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案在西医医院开展所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患者对中医治疗疗效存在疑虑或不认可;(2)西医院的外科医师对中医治疗的疑虑或不认可;(3)西医院缺乏中医治疗的资质及相关治疗人员。想要推广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医自身疗效。五、研究结论本项研究在开展前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机理印证。临床试验部分在国际试验注册平台上注册,并且全程由第三方监察公司督导,保证了本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可靠性。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中西ERAS方案安全有效,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排气功能的恢复,一定程度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中西ERAS方案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或加重患者的病情。总之,中西ERAS方案可以使结肠癌术后患者获益。中西ERAS方案的推广需要注重病人诊疗全程随访和信息化平台的利用。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可通过科研协作、临床协作、教学协作,实现院际间的优势互补,使中西医规范化水平不断地提高。

赵亚菲[4](2021)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提供依据。并进一步观察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本专业专家,根据调查所需设计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首先对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方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A153、CEA)等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根据纳排标准选择合适的入组患者,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收回211份,问卷有效率为98.1%,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105.00±4.97)分,按照生活质量评分均数将患者分为生活质量高、低两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中药用药时间是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在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40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39例。结果显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及附加关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症候总体疗效判定总有效率为82.1%。进一步比较了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患者食少纳呆、肠鸣矢气症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疗效判定有效率为56.5%;肿瘤标志物比较,治疗前后39例患者CA153、CEA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新发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结论:1.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中药用药时间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随着服用中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2.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方面疗效显着。3.疏肝健脾方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疗效显着。4.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KPS评分。5.疏肝健脾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武晓媛[5](2021)在《慈菇平岩方对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所致肝郁脾虚型子宫内膜增厚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慈菇平岩方对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为临床防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常规治疗,10mg/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慈菇平岩方治疗,早晚温水冲服200ml,两组定期通过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ECOG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最终结论。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组治疗前后ECOG评分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ECO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COG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54.28%,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慈菇平岩方可有效改善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程度,并可以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提示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育伟[6](2021)在《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挖掘现代医家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选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干预癌因性疲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专家经验等文献,将文献中的方剂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方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3项研究,包括2596名受试者,其中观察组1320名,对照组1276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iper疲乏量表评分:总分方面,结果提示:MD=-1.23,95%CI[-1.56,-0.91],P<0.00001,说明观察组的PF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维度评分方面,结果显示:(行为)MD=-1.26,95%CI[-1.57,-0.96],P<0.00001;(情感)MD=-0.97,95%CI[-1.20,-0.73],P<0.00001;(感觉)MD=-0.99,95%CI[-1.24,-0.74],P<0.00001;(认知)MD=-0.74,95%CI[-1.07,-0.41],P<0.0001,说明观察组的PFS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简明疲乏量表评分:结果提示:MD=-0.50,95%CI[-0.77,-0.23],P=0.0003,说明观察组的BF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疲乏程度:根据PFS评分划分等级,结果提示:RR=0.58,95%CI[0.50,0.69],P<0.00001,说明观察组的中重度疲乏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BFI评分划分等级,结果提示:RR=0.52,95%CI[0.43,0.64],P<0.00001,说明观察组的中重度疲乏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率: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结果提示:RR=2.08,95%CI[1.59,2.71],P<0.00001,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PS 评分:结果提示:MD=8.95,95%CI[5.91,11.99],P<0.00001,说明观察组在提高KP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ORTCQLQ-C30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方面,结果提示:SMD=1.37,95%CI[1.19,1.56],P<0.00001,说明观察组在提高总健康状况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疲乏评分方面,结果提示:MD=-20.85,95%CI[-36.28,-5.43],P=0.008,说明观察组在降低疲乏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CD3+检测值方面,结果提示:MD=7.99,95%CI[3.92,12.06],P=0.0001,说明观察组在提高CD3+细胞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检测值方面,结果提示:MD=7.22,95%CI[4.00,10.43],P<0.0001,说明观察组在提高CD4+细胞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检测值方面,结果提示:MD=0.64,95%CI[-1.81,3.09],P=0.61,说明在CD8+细胞水平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结果提示:MD=0.27,95%CI[0.07,0.47],P=0.008,说明观察组在提高CD4+/CD8+比值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水平,结果提示:MD=3.80,95%CI[0.71,6.90],P=0.02,说明观察组在提高NK细胞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共纳入83篇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文献,涉及处方106首,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1)用药频次较高的前5味药物分别是茯苓、白术、黄芪、当归和陈皮,高频药对主要有白术-茯苓、白术-黄芪、黄芪-茯苓及当归-黄芪等。药物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脾经最多,其次为肺经。(2)聚类分析方面,第1组药物:茯苓、白术、黄芪、甘草、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莪术。第2组药物分为2小组:①陈皮、当归、党参;②炙甘草、熟地黄、白芍、枸杞子、麦冬、地黄、人参、山药、鸡内金、薏苡仁、麦芽、大枣、生姜等。(3)核心药物组合:茯苓、白术、黄芪、当归、陈皮、甘草、党参、炙甘草、太子参、山药、枸杞子、熟地黄、白芍、人参、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研究结论1.Meta分析方面,在结局指标PFS评分、BFI评分、疲乏程度、治疗有效率、KPS评分、EORTC QLQ-C30 评分及免疫功能(CD3+、CD4+、CD4+/CD8+、NK 细胞)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汤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疲乏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研究方法质量欠佳等原因,导致对结果的解释需谨慎,需要更高质量的文献做证据支撑。2.用药规律方面,现代中医治疗CRF以健脾益气、养血滋阴为主,注重从脾论治,兼顾肺肾,适时祛邪,常配伍活血行气、祛湿化痰、解毒散结之品,以达到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多用性味平和之品,并注重日常调护,以提高临床疗效。

王照东方[7](2021)在《三阴性乳腺癌空窗期的中医体质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空窗期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防治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分析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门诊初次就诊的三阴乳腺癌空窗期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诊或电话及网络随访,截止2021年3月1日共随访到870例TNBC患者,获取患者复发转移时间及部位等信息,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中医体质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筛选出与预后具有显着相关性的虚性及非虚性体质(各335例)作为暴露分组,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方法,观察对比两个队列的无病生存期及复发转移部位等情况,进一步验证三阴性乳腺癌空窗期中医体质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偏颇质患者占86.44%,其中阳虚质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体质,所有偏颇体质从大到小依次为:阳虚质(25.40%)、气郁质(15.40%)、气虚质(13.33%)、瘀血质(11.38%)、痰湿质(8.16%)、阴虚质(6.55%)、湿热质(4.25%),特禀质(1.9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P=0.043)、保乳术(P=0.046)是平和质的独立保护因素其风险比分别为0.605及0.595。BMI为阳虚质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0,OR=0.319),肿瘤大小为阳虚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7,OR=1.405)。年龄为阴虚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6,OR=1.859),Ki-67为阴虚质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2,OR=0.498)。在虚性与实性分组中,BMI为虚性体质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0,OR=0.330),为实性体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3.383),年龄为实性体质的保护因素(P=0.007,OR=0.667)。(3)本研究共完成870例TNBC患者随访,患者无病生存期最短为12个月,最长39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期为35.10±5.225个月,其中有128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为14.71%,其中肺转移(35.94%)、淋巴结转移(14.06%)、脑转移(12.50%)、肝转移(10.16%)、骨转移(9.38%)。复发转移患者中虚性体质与非虚性体质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即复发转移患者中多见虚性体质(P<0.05)。(4)与预后相关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虚性体质为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9,OR=1.465),阴虚质存在趋势(P<0.1,OR=1.749)但未见显着差异。(5)128例复发转移的TNBC患者中以阳虚质最为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阴虚质为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OR=7.451)。实性体质与脑转移未见显着相关性,但BMI仍为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OR=3.415)。(6)在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在虚性体质队列中以肺转移最多见,其次为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虚性体质队列的3年无病生存率显着低于非虚性体质队列(82.69%vs 8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虚性及非虚性体质两队列发生内脏转移的比率分别为10.75%、8.06%,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肝转移在两队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匹配后,肝转移在两队列间的差异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仍存在差异趋势。(8)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为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6,HR=1.955),淋巴结阴性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高于淋巴结阳性组(64.78%vs 17.91%,P<0.01)。结论:中医体质可以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因子,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建议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常规行中医体质调查,为中医辨体治疗防治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提供依据。

王丹[8](2021)在《67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及用药特点回顾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疗该类疾病的用药特点。旨在为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过程中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达到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的进展。2.研究方法2.1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分析通过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2010年01月01日至2021年03月0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符合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67例,系统性回顾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确诊乳腺癌的年龄、性别、月经状态、肿瘤最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子分型、骨转移的部位及数量、是否伴随其他部位转移、骨转移的时间、骨转移治疗情况、患者的生存期、中药使用情况等,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可能影响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的因素,将p<0.2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寻找可能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生存曲线描述通过Kaplan-Meier法,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2.2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用药分析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收集2010年01月01日至2021年03月0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符合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67例中62例口服处方中药,以乳腺癌患者首次骨转移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开具处方和病情变化明显、用药更改幅度较大记录在案的中药处方为主,将85首处方数据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利用系统“统计报表”、“数据分析”两个板块中根值的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功能,将数据进行统计,挖掘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方剂中组方用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对组合、核心组合,最终挖掘出潜在的新处方。其他类型中药治疗及西医治疗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录入后采用频率统计,并制作统计图。3.研究结果3.1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67例,死亡人数45例(67.2%),生存22例(32.8%),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8个月,平均生存期107.6个月。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分子分型、ER与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PR、HER-2、骨转移数量、伴其他部位转移与之无关。将P<0.2的因素年龄、月经情况、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ER、HER-2、肿瘤大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示发病年龄、月经状况、分子分型、ER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2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用药分析3.2.1现代医学及中成药治疗分析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治疗包括镇痛药、放化疗、手术、双膦酸盐、中医药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67名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镇痛药治疗32例。规律使用双膦酸盐的患者58例,通过放疗治疗的6例,手术治疗2例,伽马刀治疗1例。使用中成药者50例。3.2.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药物分析本研究共纳入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67例,其中62例口服处方中药,共85首,录入数据后,根据系统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常用的药物分别是茯苓、陈皮、柴胡、生黄芪、半夏、党参、鸡内金、白芍、生甘草、炒白术、赤芍、鳖甲、丹参、枳壳、郁金、砂仁、生白术、麦冬、当归、厚朴、炙黄芪、石菖蒲、三七。(2)用药特点以温性药(39.2%),寒性药(35.2%),平性药(21.5%),苦味药物(38.2%),甘味药(35.6%)和辛味药次(29.1%)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脾、肺、胃、心、肾经为主。(3)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组方规律”分析,设定“支持度个数”为10,“置信度”设定为0.7,进行“用药模式”统计分析,按照出现频度从大到小排列。得到频次在12以上的常见药物组合有“陈皮、茯苓”、“半夏、茯苓”、“半夏、陈皮”、“白芍、柴胡”、“柴胡、茯苓”、“陈皮、炒白术”、“党参、茯苓”、“半夏、党参”、“党参、炒白术”、“当归、茯苓”、“半夏、柴胡”。(4)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设置“相关度”为6,“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常用的2味药药对包括“薏苡仁、陈皮”、“仙鹤草、生黄芪”、“当归、茯苓”、“石菖蒲、陈皮”、“三七、生黄芪”。(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得出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核心组合10条,“党参石菖蒲炒白术”、“鳖甲炙黄芪丹参”、“大枣葶苈子枇杷叶”、“大枣葶苈子防己”、“葶苈子白芥子芒硝”、“葶苈子白芥子防己”、“生黄芪三七陈皮”、“生黄芪桂枝灵芝”、“肉苁蓉川贝母火麻仁”、“川贝母知母茯苓”。挖掘5个新方分别是①党参石菖蒲炒白术鳖甲炙黄芪丹参;②大枣葶苈子枇杷叶防己③葶苈子白芥子芒硝防己;④生黄芪三七陈皮桂枝灵芝。⑤肉苁蓉川贝母火麻仁知母茯苓。4.研究结论4.1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分析(1)本研究显示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8个月,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常见的部位依次是脊柱、肋骨、盆骨、胸骨、四肢骨。(2)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月经状况、分子分型、ER是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发病年龄大于50岁,绝经、ER阴性,分子分型中HER-2高表达型、三阴型是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4.2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用药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以中西医结合并重、中西药并用为特点,以综合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同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坚持辨证论治体系,以健脾补肾为基础,佐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强筋健骨等治则,攻补兼施,主证次证兼顾,用药轻巧,灵活变通。使中西医有机配合,互相补充。

常悦[9](2021)在《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情况及其安全性。结合中医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际情况,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乳腺癌的优势与特色,为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为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6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口服疏肝健脾方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单纯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连续治疗28天,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及指标情况,主要观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BR53)、中医证候评分、功能状态(KPS)评分,以评价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血常规、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性指标,监测两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对观察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得出结论。结果:临床研究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脱落,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3例,最终实际完成临床研究的患者共有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1.基线情况统计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况、手术方式、化疗周期、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BR53)、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指标等方面的数据情况,结果显示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BR53)比较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以及症状领域各方面的评分较治疗前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以及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系统疗法副作用、乳房症状、手臂症状、脱发9个症状方面的评分,较治疗前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食欲不振、便秘、腹泻3个症状方面的评分较前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腹泻、手臂症状6个症状方面的评分对比,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体型、未来看法以及疼痛、气促、便秘、系统疗法副作用、乳房症状、脱发6个症状方面的评分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3.KP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KP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KPS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4.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方面: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WBC、HGB、PLT)、肝功能(ALT、AST)、肾功能(UREA、Cr),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疏肝健脾法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2.疏肝健脾法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减轻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腹泻、手臂症状等临床症状。3.疏肝健脾法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中医症状。4.疏肝健脾方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

李佳忻[10](2021)在《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探究《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并检索、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所包含的中药和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其用药规律,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经方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为临床的治疗应用和药物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材料与方法:1.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经方”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总结出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2.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中医”“方剂”“中药”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对照《中药学》以及《中国药典》规范中药名称,使其标准统一化。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Microsoft Excel2013中,统计出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数,筛选出核心药物并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3.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找到防己黄芪汤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构建药物靶蛋白与疾病靶蛋白(PPI),然后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总结出桂枝类方,黄芪类方,柴胡类方和附子类方,四大类方。其中,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2.文献总体结果,共搜集1371篇文献,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共有109篇文献。共收集方剂114首,整理出中药189味,共有41味药在此次统计中出现的频次≥10次,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当归、茯苓、川芎、桑枝、桂枝、白术、泽泻、桃仁、赤芍。核心药对有黄芪-桑枝,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等,核心角药有黄芪-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等,四味药物组成的核心药物有桃仁-川芎-赤芍-红花等,这些核心药物配伍可包含的经典方剂有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防己黄芪汤中活性成分得到黄芪20个、防己3个、白术7个、生姜5个、大枣29个、甘草92个,删除重复的活性成分,保留142个。淋巴水肿的靶点拥有1303个,防己黄芪汤与淋巴水肿相交的靶点64个。构建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得到共有181个节点和1098条边,包括1个疾病结点,6个药物结点,110个活性成分节点,64个靶点结点,Degree中位数为6,通过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为MOL000098(槲皮素)、MOL000422(山奈酚)、MOL000497(甘草酮)、MOL002773(β-胡萝卜素)、MOL004328(柚皮素)、MOL000358(β-谷甾醇)。GO生物富集分析共得到GO条目2317个,其中涉及到生物过程2167个,细胞组分有66个,分子功能包括83个。主要参与的生物功能有蛋白连接、基因转入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1.总结了桂枝类、柴胡类、黄芪类和附子类,四大类经方。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体质或出现的类方方证进行治疗。淋巴水肿兼见脾阳虚证可选用桂枝类方,兼见肝郁气滞可选用柴胡类方,兼见脾气虚可选用黄芪类方,淋巴水肿兼见脾肾阳虚型可选用附子类方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辨症施治选择类方中的具体方剂。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2.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到的最多的中药是黄芪,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配伍可组成的经典方剂包含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基于网络药理学,得到防己黄芪汤中防治肿瘤术后和(或)淋巴水肿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甘草酮、β-胡萝卜素、柚皮素、β-谷甾醇。主要参与蛋白连接与基因转入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评价及对瘤前抑郁障碍小鼠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1 细胞焦亡的研究历程
        2 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3 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2 中药在化疗阶段的作用及其主要治则治法
        3 中医药联合化疗的基础研究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及筛选
        1.2 数据提取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质量评估方法
        1.6 数据分析方法
        1.7 文献检索过程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2.2 研究质量的评估
        2.3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乳腺癌的ORR比较
        2.4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乳腺癌的DCR比较
        2.5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的差异
        2.6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差异
        2.7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CD3~+、CD4~+T细胞的影响差异
        2.8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乳腺癌患者不良事件构成比
        2.9 疏肝健脾法+化疗与单纯化疗乳腺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
        2.10 敏感性及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型乳腺癌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瘤前抑郁障碍型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抑郁障碍对小鼠乳腺癌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乳腺癌小鼠干预作用及对肿瘤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探讨疏肝健脾方对瘤前抑郁障碍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三花逍遥散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郁脾虚型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观察项目
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分析
    2.疗效分析
    3.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立项依据
    2.目前研究现状及分析
    3.现代医学对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4.本研究选用逍遥颗粒作为对照组的理论依据
    5.证型及组方确定
    6.疗效分析
    7.存在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致谢
个人简介

(3)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概况
        (一) 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过程
        (二) 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方案
        (三) 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结直肠手术中应用的现状
        (四)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CiteSpace V探究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一) 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
        2. CiteSpace V软件应用
        (二) 结果
        1. 年发文量分析
        2. 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3. 中医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4. 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5. 中医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突现分析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度
        (一)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调查方法
        (二) 结果
        1. 受访者基本信息
        2. 中医药干预措施
        3. 中医药干预的最佳干预时机
        4. 结局指标
        5. 中西医结合干预的被认可度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
        (一) 研究方法
        1. 筛选助便贴有效成分和靶点信息
        2. 疾病靶点的收集
        3.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视化图形
        4. 拓扑分析关键靶点信息
        5. 生物学过程与通路分析
        6. 网络构建及分析
        (二) 结果
        1. 助便贴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2. 胃肠功能紊乱作用靶点的收集
        3. 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及分析
        4. 拓扑分析关键靶点信息
        5. GO富集分析和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
        6.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
        (一) 资金支持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结局指标
        7. 随机序列制作、隐藏及药品编盲
        8. 样本量估算
        9. 研究流程
        10. 统计方法的选择
        (四) 结果
        1. 入组情况
        2.受试者基本信息
        3. 主要疗效指标
        4. 次要疗效指标
        5. 安全性评价
        (五) 讨论
        (六)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四 中西医结合应用现状的定性研究与思考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结果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一) 小结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附录
    一、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调研
    二、快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图
    三、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流程图
    四、知情同意书-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
    五、工作记录照片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4)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小结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5 小结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阶段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慈菇平岩方对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所致肝郁脾虚型子宫内膜增厚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ECOG评分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的时间及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性指标
        3.2 安全性指标
    4 疗效评价
        4.1 子宫内膜厚度
        4.2 生活质量
        4.3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
        4.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4.5 安全性评价
    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一般资料比较
    3 疗效数据对比
        3.1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3.2 两组患者ECOG评分比较
        3.3 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3.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他莫昔芬致子宫内膜增厚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子宫内膜增厚的认识
    3 立题依据
    4 方义解析
    5 方中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6 疗效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致子宫内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癌因性疲乏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癌因性疲乏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 癌因性疲乏的病因
        3 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
        4 常用评估工具
        5 西医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病机
        3 证型分布
        4 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有效性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二: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三阴性乳腺癌空窗期的中医体质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乳腺癌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TNBC空窗期中医体质特征分析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研究二 TNBC空窗期中医体质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研究三 TNBC空窗期虚性体质的生存分析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中医体质判定表
个人简介

(8)67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及用药特点回顾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乳腺癌骨转移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乳腺癌及乳腺癌骨转移的流行病学现状
        2 乳腺癌骨转移机制
        3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4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5 乳腺癌骨转移的生存期及预后因素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1 乳腺癌骨转移的病因病机
        2 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分析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随访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1.8 免疫组化指标检测及分子分型
    2 研究结果
        2.1 骨转移患者的基线资料
        2.2 骨转移临床特征
        2.3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发生时间与部位
        3.2 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用药分析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骨转移的西医治疗
        2.2 其他剂型中药情况
        2.3 处方中药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骨转移的西医治疗
        3.2 常用中成药
        3.3 中药处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项目及指标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5 设计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情况
        3.2 基线情况
        3.3 治疗后情况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1 研究背景
    2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3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4 中医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文献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内服中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方药规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防己黄芪汤防治淋巴水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对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评价及对瘤前抑郁障碍小鼠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D]. 高瑞珂.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三花逍遥散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郁脾虚型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张静雯.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D]. 赫兰晔.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亚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慈菇平岩方对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所致肝郁脾虚型子宫内膜增厚的疗效观察[D]. 武晓媛.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6]中药汤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挖掘[D]. 张育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三阴性乳腺癌空窗期的中医体质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王照东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67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及用药特点回顾性临床研究[D]. 王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疏肝健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郁脾虚型)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 常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D]. 李佳忻.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