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旅馆发展分析

我国家庭旅馆发展分析

一、对我国家庭旅馆发展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戴玉习[2](2020)在《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与防控研究》文中认为民宿作为当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引领性业态,成为乡村振兴和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乡村民宿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及升级、解决住宿行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及业态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随着民宿爆发式增长,乡村民宿内涌入许多外来经营者。一方面,外来经营者带来新型思想,给乡村民宿带来全新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相关者、基础条件等限制存在,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发展时会遭遇各类风险,陷入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进行研究,了解民宿经营各个阶段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并分析风险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形成过程进行剖析,为外来经营者提供规避风险的防控措施,对推进民宿市场健康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民宿研究来看,游客、经营者、民宿主是主要研究视角。本研究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外来民宿经营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了解莫干山地区的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时所存在的风险,运用问卷调查,归纳出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五个影响因素对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影响机制,提出降低或消除外来经营者投资风险的一系列防控建议。研究结论显示:1)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所遇到的风险可能来自五个方面。2)我国民宿外来经营者普遍认为投资乡村民宿风险较高。3)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有五个影响因素,其中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是四个。4)降低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防控措施要从政府和外来经营者主两个层面入手。政府层面要出台相应政策、建设完善的基础条件、引导良好的民宿经营氛围;外来经营者首先要充实自身,储备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另外也要考虑到本地经营者利益,良性竞争,争取实现双赢。

刘念[3](2020)在《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需求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型,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民宿作为一种非标住宿形式的新业态,通过营造主客之间的互动空间,为旅游者提供一种有别于大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追求个性化出游体验的旅游者青睐。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民宿业,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民宿出现爆发式增长。但由于旅游民宿经营者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加之还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民宿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日渐凸显出许多问题,导致旅游民宿服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民宿业甚至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修正的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以及SERVQUAL评价方法为理论支撑,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案例地,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参照其他学者的研究经验,结合旅游民宿服务特点调整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SERVQUAL量表,对行业从业人员、专业人士进行访谈和调查,构建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游客对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期望以及实际感知,找出旅游民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笔者借鉴并修正SERVQUAL量表的五个维度——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有形性和移情性,根据旅游民宿的特点添加安全性和文化性维度,确定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出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初建量表——利用访谈法对初始量表进行评估与修正——确定最终量表”的思路构建旅游民宿评价模型。通过对案例地——云南丽江古城旅游民宿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前往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旅游民宿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PSS23.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各维度的权重;以期望值为横轴,以实际感知值为纵轴,通过IPA矩阵分析,对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各项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分析最终提出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提升措施。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本文根据旅游民宿行业特征,对SERVQUAL模型中的维度与指标进行修正与添加,构建出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可以有效地适用于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评价。(2)通过差距分析,得出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感知服务优越差距总体得分(SQ1)为-0.71分,说明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总体服务质量水平离游客总体期望服务质量水平还有0.71分的差距;感知服务适当差距总体得分(SQ2)为-0.10分,说明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总体服务质量水平比游客最低可接受值低0.10分,处在游客的容忍区域范围之外,因此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3)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影响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总体评价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安全性>可靠性>有形性>文化性>响应性>移情性>保证性。(4)笔者总结出需要通过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以及旅游民宿经营者三个层面的作用,每个层面都采取适当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服务质量的输出,从而不断提升游客对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感知水平,保障民宿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5)本研究为旅游民宿经营者提供了借鉴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利于我国民宿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王丽丽[4](2019)在《作为非标准化住宿的中国民宿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强烈,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就是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直接体现,非标准化住宿产品正是此背景下迅猛发展的产物。而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在今天除了与标准化酒店的相对性外,并没有得到较为全面的定位与规范,随着“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政府会逐渐对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实施严格管理,非标准化住宿产品也必将向“标准化”发展。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在资本介入、运营方式、依托资源等方面将会得到定位与规范。明确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形态,定位与规范非标准化住宿产品,是确保该产品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民宿作为非标准化住宿产品中的重要因子,则是我们讨论非标准化住宿产品不可回避的话题。目前,我国民宿发展迅速,但它与农家乐、家庭旅馆等概念混淆不清。我们在民宿研究方面,更多的也是从旅游、运营等进行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宿设计本质也是建筑设计,是现代建筑师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建筑设计来说,与城市建设相比,民宿设计面临着更多实际性的问题。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运营方、资金、施工条件、市场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如何结合这诸多相制约的因素,建造出高品质的民宿建筑,是建筑师在民宿发展中必须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梳理民宿、农家乐、家庭旅馆的发展历程,总结民宿等非标准化住宿产品的起源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是对民宿与农家乐进行定义上的对比,主要从建筑主体、依托资源、运营方式等定义因子出发,对现今非标准化类型进行分析,辨别相关概念主体的异同。第三是对建筑建设规范进行分析,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地政策,发现现阶段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出市场对于不同产品的需求。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对大乐之野庾村店民宿、宿里三号民宿、村上湖舍民宿、云夕·戴家山酒店、西坡民宿这些不同资本介入下的产品进行分析,对项目在拿地、方案设计、运营、审批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展现由方案设计到建筑施工再到运营的过程,展示民宿从构思到施工,再到运营的状态,了解政府、运营方、建筑师在民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此外通过对这五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建筑师在差异化状态下,对社会和自然的反映;从案例中分析得出,政府、运营团队、建筑团队、施工团队的良好配合是保证民宿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得出确保每个民宿项目具有独特性,方是赢得市场的关键。通过民宿案例分析,体会到建筑师对项目的控制方法以及处理策略,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刘少华[5](2019)在《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研究 ——以成都市C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项经济娱乐活动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越来越成为丰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动范围也开始不仅限于当地,跨国、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家庭式”小旅馆因具有价格低廉、位置方便等优势逐渐兴起成为人们出行的选择。“家庭式”小旅馆(以下称为家庭小旅馆)作为服务行业,具有提升经济和提供多样性服务的价值,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历程较短,缺乏明确规范的管理,因而与家庭小旅馆相关的治安问题也随之产生,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近年来,随着家庭小旅馆的兴盛,与其相关的违法案件数量、风险隐患逐年增多,社会影响恶劣,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对于家庭小旅馆的治理却因多种原因成为难题。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部门,始终坚持对家庭小旅馆的治理,但是整治效果并不理想,难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社会治安管理也要“转型升级”,应当突破观念上的局限性,以民生为重点,注重民众参与,创新治安管理的方式方法,实现对家庭小旅馆的管理取得实效。本文基于以上原因,通过采用实证调研、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较为突出区域作为调研对象,结合公安基层治安管理工作实际,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家庭小旅馆的治安管理策略展开探讨,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有: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政府主导职能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三是立足公安职责强化制度保障;四是因地制宜设置行政审批标准;五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治安综合治理;六是加大科技应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七是进一步优化拆迁安置。通过以上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家庭式旅馆的治安管理难题,同时可以为具有相同问题的地区提供借鉴。

张美娥[6](2017)在《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以建宁高峰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扶贫属于产业扶贫的范畴,是“造血式”扶贫,被誉为最为有尊严的扶贫。在具备旅游开发潜力的贫困乡村地区发展民宿有利于推动当地民宿业结构性改革,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住宿需求,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就业。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推动乡村民宿健康快速发展。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综合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莫干山民宿发展有益探索与台湾地区民宿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高峰村乡村民宿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所在,并总结了高峰村乡村民宿发展的初步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明确经营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将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模式概括为:农户“自主、分散”经营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及“合作社+农户”模式,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在明确创新内涵的前提下,强调指出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模式的创新除了要以前文所讲的“三大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之外,还要确立适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责任明确原则以及利益合理分配原则作为指导,最后提出了租赁与整体租赁、股份制经营模式、“合作社+顾问服务+农户”、连锁经营模式以及“合资经营模式”等适合高峰村乡村民宿做大做强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这些模式对其他类似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波[7](2017)在《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旅馆的运营要素与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达茂旗的案例调查》文中指出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服务业发达的省区相比,内蒙古的旅游业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家庭旅馆在满足消费者的食宿要求方面,尤其是在服务业欠发达的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内蒙古的家庭旅馆业呈现出多种类、不均衡分布。在交通不便,旅游目的地分布少且相隔距离遥远,服务业综合能力差的地区,家庭旅馆业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尤为明显。在内蒙古自治区以草原游为主要旅游产品的广大牧业地区,家庭旅馆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家庭旅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家庭旅馆的特点,指出未来家庭旅馆发展的趋势及其应对策略,以期能够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家庭旅馆发展研究的综述。综述中简要陈述了家庭旅馆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形势;研究了内蒙古家庭旅馆所面对的客源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列举了内蒙古家庭旅馆所对接的旅游业运营模式。第二部分是对内蒙古家庭旅馆业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分析中,梳理了内蒙古家庭旅馆所涉及的运营管理要素。第三部分是对内蒙古家庭旅馆的案例地选择和对达茂旗牧民家庭旅馆的实地调查。基于实地调查对牧区家庭旅馆的运营模式作出描述,并提出优化方案。

魏红江[8](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戴洁茹[9](2017)在《古村落、法国家庭旅馆与农家乐:安徽黄山唐模村的三种旅游实践与符号竞争》文中提出本文是以“景观”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是一份乡村旅游打造背景下景观生产的民族志案例。文章以安徽省黄山市唐模村近二十年旅游开发实践为案例,详细描述了地方政府、古村落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的旅游公司、村民等群体通过包括权力、话语和想象在内的各种手段对徽州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进行密集的生产活动;同时不同行动主体根据自身身份、认知模式与实际利益出发,借助阐释和解读村落景观,对徽州古村落中符号性资源的“景观”进行争夺,通过积极的景观符号嫁接与重组等实践,形成景观意象交融与共存的古村落传统景观、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与唐模特色农家乐三种不同的旅游业态。文章围绕徽州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呈现和解读,通过对唐模村民旅游实践下多种样态的景观生产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分析景观文化符号在各方利益群体的旅游实践下,选择性地剥离、重组、强化适合自己认知与利益表达的景观符号,主动利用景观文化符号重新阐释并再造出各自文化脉络下的景观。不同的实践与阐释方式又相互借用、相互依存、相互杂糅,共冶于一炉,呈现出一种新的村落文化景观样态。本研究可为目前的景观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份具有中国徽州文化特色与价值的研究案例,同时以期深化人类学对文化符号和表征的重构与利用的理解。

杨沙[10](2017)在《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了,人们开始追求更休闲、更新式、集娱乐与挑战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于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式住宿受到了游客的垂青。随着大理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挖色镇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纷至沓来的游客,为挖色镇创造了丰富的客源,激增的市场需求迅速带动挖色镇住宿业的发展,其中主要以旅游客栈为主。本文通过对旅游客栈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挖色镇旅游客栈行业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来更好的发展挖色镇的旅游客栈市场,进而增强挖色镇旅游客栈的运营能力,以此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挖色镇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旅游客栈市场刚刚起步,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本课题首先对客栈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介绍了旅游客栈行业的现状、大理市挖色镇的旅游资源及旅游客栈行业现状;然后以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模型和五力分析模型,对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行业的市场前景及市场需求;最后对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行业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得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为挖色镇的旅游经济发展客栈市场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营销模式,也能满足更多旅游者的需求。

二、对我国家庭旅馆发展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家庭旅馆发展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与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论文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2 乡村民宿投资现状分析
    2.1 乡村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2.1.1 发展历程
        2.1.2 发展现状
    2.2 乡村民宿投资概况
        2.2.1 投资主体
        2.2.2 投资阶段
        2.2.3 经营现状
3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现存风险访谈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工具
    3.2 研究过程分析
        3.2.1 开放性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式编码
        3.2.4 饱和度检验
    3.3 研究结果分析
        3.3.1 受访者基本情况
        3.3.2 研究发现
4 外来经营者民宿投资风险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研究
    4.1 民宿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
        4.1.2 问卷设计
    4.2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调查结果分析
        4.2.1 问卷前测
        4.2.2 正式调研分析
        4.2.3 各风险影响因素与民宿投资风险的关系
5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防控措施
    5.1 政府层面
        5.1.1 完善本地基础条件,增强本地民宿吸引力
        5.1.2 加大监管力度与规范引导,构建良好的民宿经营氛围
    5.2 外来经营者层面
        5.2.1 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建设,减少外来经营者民宿投资障碍
        5.2.2 提升外来经营者自身经营素质,降低民宿经营风险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所遇到的风险来自五个方面
        6.1.2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总体风险较高
        6.1.3 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风险的显着影响因素是四个
        6.1.4 降低风险要从政府和外来经营者两个层面入手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大众旅游新趋势助推旅游民宿蓬勃兴起
        二、相关政策为旅游民宿规范发展提供机遇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对旅游民宿提出高质量服务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旅游民宿研究
        二、国内旅游民宿研究
        三、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民宿
        二、服务质量
        三、旅游民宿服务质量
    第二节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一、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的提出
        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内涵
        三、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维度
        四、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五、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节 游客感知服务质量体系
        一、游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内涵及特征
        二、游客感知服务质量维度
        三、游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四、游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章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确定
        二、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整合模型
    第二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维度选择
        一、评价维度遴选原则与方法
        二、评价维度释义
    第三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正
    第四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五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分析方法
        一、评价量表的分析方法
        二、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结构验证方法
第四章 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案例地概况
    第一节 丽江古城旅游民宿发展条件分析
        一、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概况
        二、丽江古城旅游住宿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丽江古城旅游民宿发展概况分析
        一、丽江古城旅游民宿发展现状
        二、丽江古城旅游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丽江古城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与修正
        二、问卷发放与样本选择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其他基本旅游信息
    第三节 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的结构验证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三、服务质量的因子分析
        四、因子的萃取与重命名
    第四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一、各维度权重的确定
        二、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三、统计结果分析
    第五节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IPA分析
        一、优势提升区
        二、维持现状区
        三、弱势与机会区
        四、行动机遇区
第六章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第一节 政府层面
        一、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监管依据
        二、加强监管,形成多部门合力
        三、以行业规范标准引领提升旅游民宿质量
    第二节 行业协会层面
        一、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旅游民宿自治
        二、平衡好个性化发展与标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旅游民宿经营者层面
        一、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动态监管和测评,降低服务质量差距
        二、完善硬件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优化服务质量,提供更具亲和力的个性化服务
        四、加强人才梯队的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五、运用新媒体加强宣传营销,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六、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经营痛点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4)作为非标准化住宿的中国民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民宿与非标准化住宿产品起源与发展对比
    2.1 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形态
    2.2 农家乐起源与发展
        2.2.1 农家乐的初步发展
        2.2.2 国家政策引导下农家乐多元化发展
    2.3 家庭旅馆起源与发展
        2.3.1 家庭旅馆的自主经营阶段
        2.3.2 家庭旅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发展
    2.4 民宿起源与发展
        2.4.1 国内民宿发展原型
        2.4.2 民宿范围拓展,多种开发模式并存
        2.4.3 民宿行业发展趋势
    2.5 小结
第三章 民宿与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定义对比
    3.1 农家乐相关概念辨析
        3.1.1 建筑基本属性追求“以乐为主”
        3.1.2 围绕以“农”字为基础的特色氛围
        3.1.3 以“本地居民经营”为主要运营模式
    3.2 家庭旅馆相关概念辨析
        3.2.1 建筑主体以“私人住宅”为主
        3.2.2 具有“家庭氛围”的核心特征
        3.2.3 家庭旅馆经营模式拓宽
    3.3 民宿相关概念辨析
        3.3.1 民宿建筑主体范围更新拓展
        3.3.2“主人精神”与“非标准差异服务”并存
        3.3.3 特色“民宿+”成为民宿经营新潮流
    3.4 小结
第四章 民宿与非标准化住宿产品建筑规范对比
    4.1 农家乐建筑建设规范
        4.1.1 农家乐建筑规模成扩大趋势
        4.1.2 农家乐基本开业条件
        4.1.3 消防管理规范更加灵活
        4.1.4 农家乐评级指标层级
    4.2 家庭旅馆建筑建设规范
        4.2.1 以民居为依托主体,建筑规模较小
        4.2.2 家庭旅馆审批注重“软性”条件
        4.2.3 家庭旅馆消防问题,成特定历史时期产物
        4.2.4 家庭旅馆基本评级因子构成
    4.3 民宿建筑建设规范
        4.3.1 科学制定民宿建筑建设规范要求
        4.3.2 民宿建筑主体为审批要点
        4.3.3 民宿消防问题严重,消防安全监管难度大
        4.3.4 鼓励建筑“非标准化”特色评级标准
    4.4 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大乐之野庾村店民宿
        5.1.1 建筑团队及甲方介绍
        5.1.2 大乐之野民宿众筹
        5.1.3 大乐之野民宿建设过程详解
        5.1.4 大乐之野庾村店民宿运营
    5.2 宿里三号民宿
        5.2.1 建筑团队及甲方介绍
        5.2.2 宿里三号民宿建设过程详解
        5.2.3 宿里三号民宿运营
    5.3 村上湖舍民宿
        5.3.1 建筑团队介绍
        5.3.2 村上湖舍民宿建设过程详解
    5.4 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
        5.4.1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团队介绍
        5.4.2 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建设过程详解
    5.5 西坡莫干山民宿
        5.5.1 西坡莫干山民宿介绍
        5.5.2 西坡莫干山民宿建设过程详解
        5.5.3 西坡莫干山管理团队及体验活动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思考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笔者对直造事务所邓丹访谈笔记
附录二 笔者对旭可事务所张旭访谈笔记
附录三 笔者对个别事物所王斌访谈笔记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研究 ——以成都市C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方面的理论难题
二、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治安问题调研
    (二)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出现的主要原因
    (三)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区域治安问题
    (四)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的困境
三、成都市C区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治安管理意识不足
    (二)治安管理手段落后
四、国内外对家庭小旅馆管理经验借鉴
    (一)福建省福鼎市家庭小旅馆管理模式
    (二)国外家庭小旅馆管理模式
五、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二)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三)立足公安职责规范制度保障
    (四)因地制宜设置家庭小旅馆准入条件
    (五)借助社会力量实现治安综合治理
    (六)加大科技应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七)进一步优化拆迁安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以建宁高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3 理论支撑
        1.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旅游扶贫的研究综述
        2.1.1 旅游扶贫的概念研究
        2.1.2 旅游扶贫的模式研究
        2.1.3 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
        2.1.4 旅游扶贫的战略研究
    2.2 乡村民宿研究综述
        2.2.1 乡村民宿的概念研究
        2.2.2 乡村民宿的研究现状
        2.2.3 乡村民宿经营模式研究
3 民宿经营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3.1 福鼎赤溪村民宿发展案例分析
        3.1.1 福鼎赤溪村民宿发展概况
        3.1.2 福鼎赤溪村民宿发展的成功经验
    3.2 贵州省贞丰县纳孔村民宿发展案例分析
        3.2.1 贞丰县纳孔村民宿发展概况
        3.2.2 贞丰县纳孔村民宿发展的有益探索
4 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4.1 高峰村概况
    4.2 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现状
        4.2.1 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成效
        4.2.2 高峰村乡村民宿发展的不足之处
    4.3 基于SWOT原理的高峰村乡村民宿发展条件分析
        4.3.1 高峰村发展乡村民宿的优势(Strength)
        4.3.2 高峰村发展乡村民宿的劣势(Weakness)
        4.3.3 高峰村发展乡村民宿的机遇(Opportunity)
        4.3.4 高峰村发展乡村民宿的威胁(Threat)
5 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
    5.1 高峰村现有乡村民宿的经营模式分析
    5.2 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须考虑脱贫要素
    5.3 高峰村乡村民宿的创新推广模式
        5.3.1 高峰村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的确立原则
        5.3.2 高峰村乡村民宿的创新推广模式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7)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旅馆的运营要素与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达茂旗的案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入户访谈
        1.3.2 牧区家庭旅馆运营模式调查
    1.4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综述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与旅游业运营模式分析
    2.1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2.1.1 互联网和老龄化是未来旅游服务产品购买行为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2.1.2 销售与消费的时间差、空间差逐渐缩小
        2.1.3 独特性成为游客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
    2.2 旅游业运营模式
        2.2.1 包价旅游模式
        2.2.2 在线旅游企业模式
        2.2.3 airbnb(分享经济)模式
第三章 内蒙古家庭旅馆运营管理的要素分析
    3.1 交通条件
        3.1.1 国道系统
        3.1.2 省道系统
    3.2 用地、用房条件
    3.3 旅游目的地的分布和数量
    3.4 经营环境
    3.5 人力资源因素
    3.6 投资限制因素
        3.6.1 政策性限制
        3.6.2 区域性限制
        3.6.3 可进入性门槛与可持续性要求高
第四章 内蒙古家庭旅馆运营模式案例地调查
    4.1 内蒙古家庭旅馆运营模式案例地的选择
    4.2 牧区家庭旅馆经营者访谈
        4.2.1 巴格那牧家乐
        4.2.2 阿玛妮牧民接待中心
    4.3 牧区家庭旅馆运营模式调查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业运营模式方面
        5.1.2 运营管理要素方面
        5.1.3 内蒙古家庭旅馆运营模式案例地调查方面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综述
        1.2.2 实证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旅游业概念
        2.1.2 现代旅游业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2.2 理论基础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4.1 制定总体战略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4.2 完善法律保障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4.3 实施政策激励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4.4 推进协同发展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5.1.1 指标数据选取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5.3.1 经济效应分析
        5.3.2 社会效应分析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古村落、法国家庭旅馆与农家乐:安徽黄山唐模村的三种旅游实践与符号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有关文化的结构、表征与理解的研究
        二、人类学的景观研究
        三、有关徽州古村落保护与村落开发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徽州·唐模
    第一节 徽州
        一、作为历史地理概念的徽州
        二、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
        三、徽州人文环境
    第二节 唐模村
        一、人口与家庭
        二、宗族
        三、生计方式
        四、村落旅游打造历程
第三章 传统——徽州古村落景区的出现
    第一节 徽商、宗族历史记忆与景观遗产
    第二节 古村落景观的营建
        一、古徽州传统景观打造的经营者
        二、古徽州传统景观打造的经营打造
    第三节 村民对于打造的回馈与反映
第四章 想象——唐模法国家庭旅馆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中法合作落地唐模
        一、法国家庭旅馆
        二、谋求合作促发展
    第二节 经营与景观制造
        一、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一期汪应川店
        二、邂逅唐模
        三、被规划的浪漫
        四、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二期七天井店
        五、浪漫的流变
    第三节 村民的质疑
        一、断脉式迁建
        二、我们的家园不浪漫
        三、新一轮潜藏的冲突
第五章 村民——农家乐的兴起
    第一节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家”和“家园”
    第二节 唐模村农家乐的兴衰沉浮
        一、流水餐厅模式:农家乐的初步发展
        二、政府与公司的“共谋”:“农家乐协会”的形成与作用
        三、制造“乡土”:“浪漫”背景下的农家乐与农家客栈
        四、利益分配:法国家庭旅馆、村家乐和村民间的博弈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景观的生产
        一、传统的再造
        二、引入外来景观符号并试图将其再地化
        三、再造乡土:农家乐的景观意象
    第二节 景观争夺与融合
        一、景观的争夺
        二、景观意象的交融与三种旅游实践的共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客栈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关于旅游客栈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旅游客栈市场及挖色镇旅游资源分析
    3.1 客栈的定义和特点
    3.2 旅游客栈行业现状分析
    3.3 大理市挖色镇旅游资源及行业现状分析
        3.3.1 大理挖色镇旅游资源
        3.3.2 挖色镇旅游客栈行业现状分析
第四章 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因素
        4.1.2 经济因素
        4.1.3 社会因素
        4.1.4 技术因素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潜在的行业进入者
        4.2.2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4.2.3 替代品的威胁
        4.2.4 供应商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4.2.5 总结
第五章 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前景与需求预测分析
    5.1 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5.2 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需求分析
第六章 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STP分析
    6.1 市场细分
        6.1.1 行为细分
        6.1.2 人口细分
    6.2 目标市场的选择
    6.3 市场定位
第七章 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营销策略
    7.1 产品策略
        7.1.1 客栈基础设施
        7.1.2 氛围营造
        7.1.3 增值服务
        7.1.4 资源互享
    7.2 价格策略
        7.2.1 定价方法
        7.2.2 定价策略
    7.3 促销策略
        7.3.1 口碑宣传
        7.3.2 广告促销
    7.4 分销渠道策略
第八章 总结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建议及展望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四、对我国家庭旅馆发展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2]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风险与防控研究[D]. 戴玉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D]. 刘念.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作为非标准化住宿的中国民宿研究[D]. 王丽丽. 南京大学, 2019(07)
  • [5]家庭小旅馆治安管理研究 ——以成都市C区为例[D]. 刘少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基于旅游扶贫视角的乡村民宿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以建宁高峰村为例[D]. 张美娥.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7]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旅馆的运营要素与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达茂旗的案例调查[D]. 高波. 内蒙古大学, 2017(07)
  • [8]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9]古村落、法国家庭旅馆与农家乐:安徽黄山唐模村的三种旅游实践与符号竞争[D]. 戴洁茹. 厦门大学, 2017(07)
  • [10]大理挖色镇旅游客栈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D]. 杨沙.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我国家庭旅馆发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