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一、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1)在《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住院患者病因的构成、逐年变化趋势及特点,分析不同病因AP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为AP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764例AP患者的病因及相关临床资料,将其按照病因分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lcoholic acute pancreatitis,AAP)及其他病因所致AP。分析本院近5年AP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病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第二部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855例AP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病因AP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不同病因AP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病因及特点分析1、本院近5年收治的1764例AP患者中包括BAP 859例(48.70%),HTGP 297例(16.84%),特发性AP 221例(12.53%),过度进食所致AP 219例(12.41%),AAP 119例(6.74%),其他少见病因所致AP 149例(2.78%)。HTGP占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0.002)。2、女性患者中BAP占比(62.8%)高于男性(38.6%),男性患者中HTGP及AAP占比(21.6%、11.1%)均高于女性(10.2%、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BAP在≥66岁患者中占比最高(79.3%),HTGP及AAP在18~40岁患者中占比均最高(29.6%、1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4、AAP中合并吸烟史、饮酒史的患者占比均最高(70.6%、84.0%),HTGP中合并糖尿病、脂肪肝病史的患者占比均最高(39.1%、6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5、HTGP在重症患者中的占比(35.0%)及在中度重症患者中的占比(20.2%)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HTGP中Balthazar CT评级为D、E级、MCTSI评分≥4分的患者占比(24.2%、38.0%)均高于BAP(15.9%、29.0%)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14.9%、2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6、BAP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花费均高于HTGP、AA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第二部分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的对比分析1、实验室指标:BA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高于HTGP及AAP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着高于HTGP、AA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白蛋白、血钙水平低于HTG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HTGP患者的血糖水平显着高于BAP、AA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比容水平显着高于BA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AAP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高于BAP、HTGP及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2、并发症:HTGP患者腹腔积液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31.1%、25.0%)均高于BAP(20.4%、15.2%);BAP和HTGP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10.1%、17.1%)均高于其他病因所致AP患者(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结论:1、本院近5年收治的AP患者中病因前三位分别是BAP、HTGP及特发性AP,HTGP占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BAP以女性、老年患者居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显着升高,易出现肝功能损伤,且住院时间长、总花费高。3、HTGP以男性、青年患者居多,多合并糖尿病及脂肪肝病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比容、血糖水平及腹腔积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BAP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中度重症及重症。4、AAP以男性、青年患者居多,多合并吸烟史,应加强健康教育。

朱俊[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陈春秀[3](2020)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合并与不合并胸腔积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体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等因素,分析并预测影响合并胸腔积液的CAP患者住院30天病死率的高危因素,以便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和住院病死率、节省医疗费用,为我国CAP诊治指南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由CAP-China网络(临床注册号NCT2489578)发起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2014.01.01-2014.12.31全国13个不同地区(中国北部、中部和南部)医院的住院C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PE组)和不合并胸腔积液组(非PE组)。整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症状、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点、治疗及转归等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PE患者住院30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4781例CAP患者纳入最终分析。PE组患者1169例(24.5%),非PE组患者3612例(75.5%),两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是70.0岁和63.0岁,均男性偏多(59.6%VS 51.0%,P<0.001)。2.PE组患者既往合并吸烟、酗酒、吸入因素及长期卧床的比例较高,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改变以及多肺叶浸润,同时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P=0.002),如心血管疾病(49.5%)、糖尿病(19.2%)、脑血管疾病(19.2%)、慢性肾病(5.7%)等,而合并支气管扩张(5.3%)和支气管哮喘(3.4%)的比例较低(P<0.001)。3.与非PE组相比,PE组患者病情较重,CURB-65评分和PSI评分中的中高危患者比例增加(P<0.001);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钠、红细胞压积水平偏低(P<0.001),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4.71.7%(3680/4781)患者行病原体检查,包括痰、血、肺泡灌洗液以及胸腔积液培养、尿抗原检测、血清抗原、抗体检测等方法,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与其他标本培养出的病原菌并不完全相同(如痰培养)。PE组患者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为念珠菌(11.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4.6%)、铜绿假单胞菌(3.4%)、金黄色葡萄球菌(1.9%)等。非PE组患者检出病原体依次为念珠菌(9.4%)、铜绿假单胞菌(4.3%)、肺炎克雷伯杆菌(2.5%)、鲍曼不动杆菌(1.1%)、肺炎链球菌(1.1%)、大肠埃希菌(1.0%)等。5.PE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8.0-16.0)天、住ICU时间为5.0(1.0-11.0)天,较非PE组明显延长(P<0.001),并且ICU入住率、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率和住院30天病死率显着增加(P<0.001),易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最后发展成脓胸3例。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素氮>7mmol/L(OR 2.908,95%CI 1.089-12.439,P=0.032),长期卧床(OR 4.308,95%CI 1.128-16.460,P=0.033),红细胞压积<30%(OR 4.704,95%CI 1.372-16.135,P=0.014),以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OR 5.043,95%CI 2.489-20.138,P=0.030)、呼吸衰竭(OR 6.575,95%CI 2.632-16.427,P<0.00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nal failure respiratory failure,ARDS)(OR 8.003,95%CI1.167-21.787,P=0.005)等并发症是影响PE患者住院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6项危险因素和PSI、CURB-65评分建立评估体系,结果显示危险因素数量预测30天死亡风险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敏感度为0.732,特异度为0.845。当PE患者出现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时预测准确性最高,此时AUC为0.784,敏感度为0.732,特异度为0.836。结论:1.PE患者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均延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住院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2.PE患者以真菌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PPE常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胸腔积液培养主要包括金葡菌、链球菌、屎肠菌、大肠埃希菌、坏死梭杆菌。3.尿素氮>7mmol/L、红细胞压积<30%、长期卧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ARDS等并发症是影响PE患者住院30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依据6项危险因素数量预测30天死亡风险效能最好,对识别和预测有死亡风险的PE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笑笑[4](2020)在《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按照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中AKI的诊断标准,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CCU中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AKI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治疗用药、出院转归、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等临床资料,研究AKI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1)共纳入332例AKI患者,平均年龄为(76.22±10.08)岁,男女比例为1.27:1,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和不明原因性分别占80.42%、12.65%、1.81%、5.12%,AKI 1期、2期、3期占比分别为78.31%、18.98%、2.71%,发生AKI时Scr值为160.25(119.08,224.83)umol/L,出院时 Scr 值为 141.55(105.00,141.55)umol/L,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的比例分别为52.71%和38.86%。(2)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研究显示:老年组308例(92.78%),非老年组24例(7.23%),在基础疾病和伴随症状方面,老年组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脑血管病、低蛋白血症、贫血、少尿无尿、感染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老年组Hb、ALB、eGFR低于非老年组,BUN、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NT-proBNP高于非老年组(P<0.05);在治疗方面,老年组抗生素和利尿剂的使用高于非老年组(P<0.05)。(3)按照患者入住CCU时有无慢性肾脏病,分为有慢性肾脏病组100例(30.12%),无慢性肾脏病组232例(69.88%),有慢性肾脏病组年龄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在基础疾病和伴随症状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少尿无尿、低蛋白血症、贫血、感染的比例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在Hb和eGFR低于无慢性肾脏病组,K+、BUN、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UA、NT-proBNP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在治疗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抗生素、肾康注射液及肾脏替代治疗的使用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4)按照出院时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175例(52.71%),肾功能未恢复组157例(47.29%),在临床伴随症状方面,肾功能恢复组在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实验室检查显示,肾功恢复组Hb、ALB、Ca2+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LDH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在治疗方面,肾功能恢复组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的比例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使用肾康注射液的比例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在临床转归方面,肾功能恢复组存活比例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肾康注射液(OR=0.580,P<0.05)是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Ca2+降低(OR=1.631,P<0.05)、贫血(OR=1.667,P<0.05)、低蛋白血症(OR=1.621,P<0.05)、MODS(OR=4.388,P<0.05)、使用利尿剂(OR=1.111,P<O.05)是影响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按照患者的出院转归,分为生存组250例(75.30%),死亡组82例(24.70%),在AKI分期方面,生存组AKI 1期205例(82.00%),2期41例(16.40%),3期4例(1.60%),死亡组AKI 1期55例(67.07%),2期22例(26.83%),3期5例(6.10%)。分期比较显示,随分期分级程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般情况方面,死亡组年龄高于生存组;在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死亡组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蛋白尿、少尿无尿、发生感染和MODS的比例高于生存组;实验室检查显示,死亡组Scr基线值、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UA峰值、BUN、NT-proBNP均高于生存组,ALB、Hb、Ca2+、eGFR均低于生存组;在治疗方面,死亡组使用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利尿剂静脉最大使用日剂量≤80mg比例低于生存组,利尿剂静脉最大使用日剂量≥160mg比例高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出院时Scr值(OR=1.051,P<0.05)、贫血(OR=3.014,P<0.05)、低蛋白血症(OR=4.203,P<0.05)、MODS(OR=18.118,P<0.05)、血管活性药物(OR=13.221,P<0.05)、机械通气(OR=1.718,P<0.05)是影响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6)CCU中AKI患者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分别占8.73%,9.04%,82.23%,以虚实夹杂证居多。本虚的证候要素中,气虚者192例(57.83%),血虚者69例(20.78%),阴虚者136例(40.96%),阳虚者132例(39.76%),以气虚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阴虚和阳虚。标实的证候要素中,水停证130例(39.16%),血瘀证186例(56.02%),火热证56例(16.87%),痰证175例(52.71%),以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痰证和水停证。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比较显示,死亡组中阳虚证的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1)CCU中AKI患者病因以肾前性为主,分期以AKI 1期为主;(2)老年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和临床伴随症状,是AKI的高危患病人群;(3)AKI的分期影响患者的预后,随分期分级程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4)肾康注射液是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Ca2+降低、贫血、低蛋白血症、MODS、使用利尿剂是影响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出院时Scr值、贫血、低蛋白血症、MODS、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影响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6)AKI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本虚证以气虚证最常见,其次为阴虚证和阳虚证,标实证以血瘀证最常见,其次为痰证和水停证;(7)阳虚证的AKI患者预后不佳。综上,临床应结合AKI的临床特征,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不良因素,合理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和呼吸机,以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药治疗AKI应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利水化痰,同时应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改善AKI预后方面的优势。

吕挺豪[5](2019)在《老年慢性肾脏病中药干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本中心70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以评价中医综合治疗对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完成收录70例中药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观察血常规的变化率(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4小时尿常规的变化率(24小时尿肌酐,白蛋白,尿素,ACR),尿常规的变化率(红细胞,白细胞,尿白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率(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尿酸),终点试验的发生率。随访方式为面对面以及电话随访,并采用血生化记录标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6个月后发现总体血常规,肝肾功能,24小时尿检验,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无明显恶化。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短期时间尚未能看到明显改善,但各类常规检查提示患者无明显恶化,说明在基础西医治疗上再搭配综合中医药治疗可以稳定老年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与减缓恶化。此研究如能再做较长期的跟踪观察评定效果会再有更明显的疗效。

马雷雷[6](2017)在《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基于“肾络症瘕”理论,开展以消症散结法为主要治法的中医药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1)研究一:通过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每年进入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原发病情况、透析时机变迁、血液透析通路等,并与同期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年度数据报告进行比较,然后将2011年至2015年所有患者按照透析起始 eGFR 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n=293 例),eGFR≤5ml/min/1.73m2组(n=226例),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再将两组患者数据经SAS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研究二:采用连续入组、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以及河北省迁安市肾脏病医院就诊的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治疗组,n=67例),常规+中医治疗组(简称中医治疗组,n=69例),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延缓首次透析的时间,终点事件为进入透析或eGFR≤5ml/min/1.73m2。随访结束后通过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治疗延缓患者首次透析时间以及累积生存率。同时统计中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就诊频次,每次就诊症状,中药处方,分析与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和用药特点。结果:研究部分一: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纳入616例患者,其中男性367例,女性249例,男女比例约为1.47:1,616例患者平均年龄58.0±13.4岁,年龄中位数为59岁。男性平均年龄57.0±13.4岁,女性平均年龄59.9±13.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患者占比51%,大于60岁(含)患者占比49%,所有透析患者中年龄大于75岁(含)者占17%。导致透析的首要原发病因为慢性肾炎,比例达36%(221例),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占比33%(204例),高血压肾病所占比例为9%,间质性肾炎5%,多囊肾4%,其他原因占13%,而且在2016年,糖尿病肾病比例首次超过慢性肾炎(38.1%vs32.0%)。历年进入透析患者透析起始实验室指标在血肌酐、尿素氮、总蛋白、血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白蛋白(p=0.027)、血钙(p=0.009)、血红蛋白(p=0.02)方面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透析起始平均eGFR为6.31±3.85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起始eGFR(7.92±4.9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5.51 ±2.84 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中43%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5 ml/min/1.73m2,透析起始5 ml/min/1.73m2<eGFR≤10ml/min/1.73m2的患者占比45.8%,仅有11.2%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10 ml/min/1.73m2。从201 1年到2016年,每一年90%左右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0 ml/min/1.73m2。在透析起始血管通路方面,50%的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采用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41%的患者是临时置管,长期置管透析的患者占5%,仅有1%的患者采用的是移植血管内瘘。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起开始透析的患者按照透析起始eGFR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和eGFR≤5ml/min/1.73m2组),然后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未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两组共纳入519例患者,其中eGFR>5ml/min/1.73m2组293例,随访结束时在透204例,肾移植6例,死亡41例,失访42例,eGFR<5ml/min/1.73m2组226例,随访结束时在透167例,肾移植6例,死亡27例,失访2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累积生存率log-rank 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299)。将上述两组数据经 SAS 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以后,两组共纳入患者276例,每组患者1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除血肌酐、透析起始eGFR、尿素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547)。研究部分二:本研究共筛选274例CKD5期非透析患者,共排除138例,其中8例<18岁,13例>75岁,46例继发性肾功能衰竭,37例eGFR<10ml/min/1.73m2,34例血压>150/90mmHg,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3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常规治疗组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两组病例性别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30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肌酐、eGFR、尿素氮、总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至随访终点时,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34.8%,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3.6%,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其中中医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月(95%CI:18.2-31.8),常规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9月(95%CI:7.6-10.4),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进行延缓首次透析时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12.6月(95%CI:10.5-14.7),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8.5月(95%CI:7.4-9.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自诊断为CKD5期到首次透析时间显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进入透析原因分析: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6例因为心衰、消化道症状以及水肿等原因进入透析,18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19例患者因心衰、消化道症状原因接受透析,3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分析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发现,临证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基本方,根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慢肾衰患者心脏病防治,针对本虚证注重健脾补肾,选用四君子和五子衍宗丸随症加减,针对标实证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结论:1.我院近6年透析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大于60岁患者占比较高,新进入透析患者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第三位,2016年糖尿病肾病已经超过慢性肾炎成为导致血液透析的首要病因。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前期血红蛋白、血磷、血钙达标率较低,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时机较晚,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起始eGFR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稍高,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但中心静脉置管所占比例仍较高,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于患者预后影响无差异。2.“肾络症瘕”理论是慢性肾脏病的共通病机,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延缓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首次进入透析时间,减少CKD5期患者透析事件发生率。3.CKD5期非透析患者本虚证以气虚、血虚证最为常见,而标实证则以血瘀证、溺毒证、湿热证最为常见。4.导师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思路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临证中依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对于慢肾衰患者心脏病的防治。同时针对本虚注重健脾补肾,针对标实则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

董晨辉[7](2016)在《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在当今中国社会,老年人创伤救治,特别是90岁以上、肾衰竭以及脑卒中后遗症合并髋部骨折患者的救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界难题。此类病人由于基础疾病多,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下降,生活活动能力退化,导致老年人易发生低能量跌伤致髋部骨折,所以,髋部骨折也往往是此类患者在近期内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主要诱因。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是手术治疗;然而,高龄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如常并存多种严重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等。为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在关注手术治疗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治疗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那么,如何评估和处理此类术前手术风险和围术期的特殊性,让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获得良好的预后,在医学界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针对国内没有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的现状,在2008年,王爱民教授等建立了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早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手术方法学的改进,DORSSSP评分系统的准确性明显下降,往往高估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因此,一种更适合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的评分系统势在必行。目的:1.总结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的必要性和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验证DORSSSP评分系统的准确性;2.明确骨科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因素,参照DORSSSP评分系统,改良DORSSSP评分系统和软件。方法:1.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90岁以上并髋部骨折病例、32例肾衰竭并髋部骨折病例、47例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病例。三组病例的分析是通过阶梯式的一至三次风险评估的方法,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Portsmouth-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POSSUM)及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进行。比较各组病例之间评估周期中可行手术者和继续调理者手术风险的异同。通过各组病例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的比较,总结救治经验。通过对比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异同,验证术前风险预测结果和骨科手术损害控制的救治效果。2.总结2005年12月-2013年12月之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50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详细资料,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参照旧版DORSSSP,对手术风险因素重新予以权重赋值。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574例患者的详细资料,对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ORSSSP3.0)进行评价,对比DORSSSP3.0、DORSSSP、M-DORSSSP、POSSUM、P-POSSUM四种评分系统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软件设计,研发一种更精准的DORSSSP3.0评分软件。结果:1.90岁以上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1.1术前风险评估本组所有病例均进行阶梯式、一至三次不等的风险评估。首次风险评估110人,可以手术患者27人;第二次风险评估83人(75.45%),可以手术54人;第三次风险评估29人(26.36%),可以手术22人,剩余7人手术风险难以控制,给予保守治疗。每次风险评估中可以手术者的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80%,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15%。经过术前阶梯式风险评估以及调理,继续骨科手术损害控制调理的患者风险评估值均显着高于可手术患者(p<0.05)。本组10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67例,410 d内手术36例。1.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103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3.95±2.18 d,手术时间:108.16±30.98min,术中出血量为272.86±188.9 ml,总住院时间为15.49±7.51 d,ICU住院时间为2.81±2.06 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本组患者以神经阻滞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最终顺利完成手术。1.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46例(44.6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29例(28.16%)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手术患者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例共计2例(1.94%),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10例(9.71%)。手术患者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两者均为p<0.01)。2.慢性肾衰竭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2.1术前风险评估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同前。首次风险评估32人,可以手术患者9人;第二次风险评估24人(71.87%),可以手术17人;第三次风险评估7人(26.36%),可以手术3人,剩余4人由于肾功能持续恶化,难以实施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可以手术者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80%,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15%。2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7.5%),其余4例患者(12.5%)接受保守治疗。本组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18例,410 d内手术10例。2.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28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4.79±2.86 d,手术时间:117.46±21.89min,术中出血量为317.48±170.46 ml,总住院时间为21.54±8.95d,ICU住院时间为3.64±1.69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以神经阻滞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检测指标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最终顺利完成手术。2.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13例(46.4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9例(32.14%)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两组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例共计1例(3.13%),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3例(10.71%)。手术患者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两者均为p<0.01)。3.脑卒中后遗症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3.1术前风险评估评估方法同前。首次风险评估47人,可以手术患者10人;第二次风险评估37人(71.87%),可以手术21人(44.68%);第三次风险评估17人,可以手术12人(25.53%),剩余5人(10.64%)手术风险持续升高,难以实施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可以手术者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75%,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20%。42例(89.36%)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余5例(10.64%)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本组4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23例,410 d内手术19例。3.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42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4.26±3.42 d,手术时间:102.42±21.43min,术中出血量为285.43±108.21 ml,总住院时间为24.94±15.34 d,ICU住院时间为3.04±1.79 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麻醉方式的选择以椎管内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完成手术。3.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18例(42.86%)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14例(33.33%)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两组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7例(14.89%)。两组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p<0.01)。4.大坪骨科老年手术评分系统的改良和临床评估根据1507例骨科老年手术的相关手术风险因素,对各项生理学危险因素和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风险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推算预测死亡和并发症的回归方程,研发出第三代的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DORSSSP3.0)。为了验证DORSSSP3.0评分系统的有效性,通过分析2013年至2015年共计754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详细信息,四种评分方法中,DORSSSP3.0评分在术前预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准确性和信度比较均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方法(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应用DORSSSP3.0回归方程,研发出DORSSSP3.0评分软件,该软件具有应用简单、快速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随时录入患者回访记录等功能,方便临床医生管理患者病例信息。结论: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是有效的,能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手术时机的建立应当紧密结合术前的风险评估,由于应用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技术造成的手术延迟未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升高。进一步改良DORSSSP评分系统,获得DORSSSP3.0版本,该评分系统预测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更接近术后30日的实际观测值。通过评分软件研发,便于该评分系统更广泛的应用骨科临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赵明[8](2015)在《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致死率、APACGEⅡ评分及MODS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着,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汤春荣,王洁,林栩,黄鹏,郭鹏威,古贤君,黄美英[9](2014)在《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青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5例)和青年组(5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与青年组的病因分布所占比例不同,老年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比青年组的高,但老年组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低于青年组,两组病因分布构成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青年组以血量不足和肾毒性药物为主,两组病因的构成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症所占的比例均比青年组高。老年组和青年组的疗效比较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与青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因分布不一样,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治愈率较低。

王磊[10](2014)在《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诱发因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危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60岁),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均为超过60岁的老年危重症患者,对照组60例为小于60岁的危重症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慢性基础病,APACHEⅡ评分、伴发MODS、致死率等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伴发MODS、致死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更加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常见诱因有心力衰竭、重度心肌缺血以及感染,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治疗医师应该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病因及特点分析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研究分组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近5 年AP住院患者病因构成情况
        2.2 近5 年AP住院患者不同病因占比随年份变化趋势
        2.3 不同性别AP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2.4 不同年龄段AP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2.5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吸烟、饮酒史及基础疾病史比较
        2.6 不同严重程度AP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2.7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Balthazar CT评级、MCTSI评分比较
        2.8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SIRS诊断标准
        1.5 研究分组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AMY、LPS水平的比较
        2.2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WBC、NEU#、HCT水平的比较
        2.3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ALT、AST、ALP水平的比较
        2.4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GGT、ALB、Scr水平的比较
        2.5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Ca、GLU水平的比较
        2.6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局部并发症的比较
        2.7 不同病因AP住院患者全身并发症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2.4 治疗经验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2.8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1.4 问题与展望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2.1 中医文献
        2.2 中医证候
        2.3 中医方剂
        2.4 名老中医传承
        2.5 中药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数据采集
        2.1 医案资料
        2.2 纳入排除标准
    3 数据清洗
    4 数据分析
    5 数据表达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6 讨论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1 膜性肾病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2 IgA肾病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3 尿酸性肾病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4.3 讨论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5.3 讨论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1.1 古医籍考证
        1.2 邹氏论“肾劳”
        1.3 数据论证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2.1 导师论述
        2.2 数据论证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3.1 肾寓阴涵阳
        3.2 肾气化封藏
        3.3 保肾元大法
        3.4 数据论证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5.1 清热利湿
        5.2 活血化瘀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6.1 利水泄浊
        6.2 化湿泄浊
        6.3 降逆泄浊
        6.4 通腑泄浊
        6.5 通络泄浊
        6.6 疏风泄浊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1 访谈研究背景
    2 访谈研究设计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4 撰写访谈报告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创新点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与研究人群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标准判定
    1.5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
    2 基础疾病情况
    3 临床症状和体征
    4 实验室检查
    5 病原菌分布
    6 预后与并发症
    7 患者住院30天病死率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肾损伤和心肾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AKI的流行病学
        2. AKI的病因
        3. 西医对AKI发病机制的认识
        4. AKI的治疗
        5. 西医对心肾关系的认识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肾损伤和心肾关系的认识
        1. 古代文献对AKI中医病名的论述
        2. 中医对AKI病因病机的认识
        3. AKI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
        4. 辨证治疗
        5. 中医对心肾关系的认识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CCU中AKI患者的基本资料
        2.2 不同年龄组AKI患者的比较
        2.3 有无慢性肾脏病AKI患者的比较
        2.4 不同肾功能预后AKI患者的比较
        2.5 不同出院转归AKI患者的比较
        2.6 AK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 讨论
        3.1 AKI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CCU中AKI患者的预后分析
        3.3 CCU中AK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老年慢性肾脏病中药干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写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研究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临床资料
        1.2.1 研究对象
        1.2.2 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标准
        1.2.6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7 研究终点
    1.3 研究方法
        1.3.1 随访方式
        1.3.2 治疗方式
        1.3.3 观察指标
        1.3.4 疗效评定方法
        1.3.5 统计学方法
        1.3.6 终点事件报告内容
2.研究结果
    2.1.1 中药对患者血清肾功能的影响
    2.1.2 中药对患者代谢的影响
    2.1.3 中药对患者血常规的影响
    2.1.4 中药对患者24小时尿液的影响
    2.1.5 中药对患者尿液常规的影响
3.分析与讨论
    3.1 老年慢性肾脏病现代流行病学现状
    3.2 老年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
    3.3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现况
    3.4 中医对老年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3.4.1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病名和病机
        3.4.2 中医药对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3.4.3 中药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近期疗效评价
        3.4.4 中药对患者血清肝肾功能与脂质代谢功能的评价
        3.4.5 中药对患者血常规的评价
        3.4.6 中药对患者尿常规/24小时尿液的评价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老年慢性肾脏病进展风险与防治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6)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透析时机选择与透析患者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消症散结法延缓CKD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肾衰竭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3.1
    资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4.1
    资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大坪骨科老年手术评分系统的改良和临床评估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附图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骨科损害控制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抗感染治疗
        1.2.2 合理选择临床用药
        1.2.3 并发症预防干预
        1.2.4 配合恰当的营养干预
        1.2.5 为患者配合周密优质的辅助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3疗效判定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9)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ARF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
    1.4 预后判断标准[6]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因分布
    2.2 具体病因分布
    2.3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
    2.4 治疗效果
3 讨论

(10)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1.4 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诱因分析:
    2.2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伴发MODS、致死率比较:
3 讨论

四、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D]. 李妍. 延安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D]. 陈春秀. 青岛大学, 2020(01)
  • [4]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D]. 张笑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老年慢性肾脏病中药干预临床研究[D]. 吕挺豪.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D]. 马雷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D]. 董晨辉.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6)
  • [8]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 赵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15(30)
  • [9]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分析[J]. 汤春荣,王洁,林栩,黄鹏,郭鹏威,古贤君,黄美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04)
  • [10]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析[J]. 王磊. 吉林医学, 2014(22)

标签:;  ;  ;  ;  ;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