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解体

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解体

一、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消解(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1)在《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犹如人们在使用“服装”这一概念之前已经穿着某种东西一样,哲学家们在创制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之前,也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因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始终。尤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西欧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物欲化风气渐为流行。与之相应,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形象化、空间化的姿态和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论调尘嚣日上,马克思主义有效性遭受质疑和挑战。正是基于透视、揭露这种文化的病症,詹姆逊主张对这样一个浸透着各种信息和“审美”体验的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规律的“理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己任,詹姆逊一方面主动迎接“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他澄清了福山对马克思历史终结的误读,驳斥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詹姆逊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以及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旨在为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真正构建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詹姆逊重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从传统到现代——系统的梳理和评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的两阶段说。这两阶段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和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实际上,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诸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各有不足和缺陷,并无本质性的优劣之分,每种不同分析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与主题的转换进行综合运用。由此,他主张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在这里,理论分析及其结论性观点得到了具体运用。当然,这同时也构成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阐释和再阐释,并因此试图超越和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和当代理论的极端。围绕着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构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无论是文物研究直接否定历史主义困境,存在历史主义解决历史主义困境过程中又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还是尼采式以“历史主义”之名反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结构单一性,在本质上都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性困境。在廓清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之“迷雾”的基础上,詹姆逊指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可以找到解脱历史主义困境的办法。通过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使生产方式概念升华为一种总体性结构系统。当生产方式本身转变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之时,存在于系统之内各个层面的半自主性表征着经济的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实质为一种“不作用”。文化、意识形态、司法、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转化,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超乎一般的密切,这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显而易见的事实。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以及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解释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框架之内构建了“三重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视角。其理论的最终诉求,旨在晚期资本主义境域下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一致的。詹姆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理论建构”进一步走向理论的“自我运用”。首先把其构建的意识形态解释学用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中,透视出资本主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文化逻辑。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不仅“揭秘”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实质为文化逻辑,还“解码”其隐蔽的资本的扩张逻辑、镜像化的统治逻辑以及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之意识形态帷幕。“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詹姆逊深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深受扭曲的、压抑的生存上的文化困境,然而他把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寄托于认知绘图这一策略,旨在“期待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层面遭遇的困境也要从文化政治层面来寻找到突破文化藩篱之力量。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策略本质上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希望通过认知绘图来唤醒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群体的觉醒,建立起反抗体制的联盟政治,从而朝着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总之,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当代阐释,认为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确立了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恰当立场”,所以,詹姆逊可以直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塌陷”以及“历史的终结”等惊世之叹。扞卫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兴趣、作为一种吁求,贯穿于詹姆逊思想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詹姆逊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模式,为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毫无疑问,詹姆逊也存在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存在的偏颇以及他提出认知绘图策略中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色彩等理论局限。无论如何,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些可贵的理论参考和理论资源。

沈璐[2](2021)在《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在城市人口集聚效应的背景下,青年公寓作为流动人口的普遍居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增人口的住房压力。对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研究有助于降低青年过渡时期的租赁成本,提升日常生活质量。采用调查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采集当前青年公寓居住人群的相关信息,归纳总结他们的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并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分析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设计方案,为开展青年公寓设计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对共享空间类型、设计内容和特点以及共享空间设计方法中空间交叠法、界面消解法、内外共生法的研究,分别讨论其在青年公寓空间布局、动线规划、氛围营造设计中的适用性,并最终得出各自的设计方法:(1)空间布局方面,采用空间交叠法分别对空间功能和空间形态进行复合化设计,并在青年公寓多功能空间的设计中做出了实践。(2)动线规划方面,在建筑垂直与水平空间中,通过空间界面的处理丰富空间的开放形态从而完善空间动线的规划,实践部分为青年公寓生活区域的动线规划。(3)空间氛围营造上,利用空间开敞、材质、装饰元素等与城市文化环境形成融合,以青年公寓门厅空间的设计验证其可行性。共享空间设计方法在青年公寓中的应用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出满足租赁人群需求的设计方案,且设计流程科学规范、效果显着,为青年公寓空间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思路。这一设计研究可以解决居住人群对青年公寓相关需求的问题,对青年公寓共享空间设计研究有着极大帮助,对其他共享空间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对相关居住环境设计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商容轩[3](2020)在《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以及发展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文化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衍生出许多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从伦理反思的角度审视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问题,对规范在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现代道德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以全媒体时代文化发展传播的新特点作为切入点,从全媒体时代的文化娱乐化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入手,着重研究了当代文化娱乐化衍生的伦理困境与伦理后果。在文化娱乐化泛化的影响下,文化主体产生深层普遍的异化,难以展现其社会责任的担当,文化受众的审美能力亦不断下降。文化生产逐渐走向趋同,失去其价值内涵与应有的生命力。从其道德成因来看,这些伦理恶果既是传统媒体职业道德自律弱化的现实表现,又是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必然结果。文化的传承功能弱化、主流价值被消解,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边界正在消散,与智能技术发展伴随而来的信息茧房与算法偏见影响着大众的道德认知,虚拟技术越来越成为影响真实世界的现实力量,推动社会走向道德滑坡。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亟需对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问题进行伦理建构。从伦理学的经典理论——义务论、目的论、德性论分别出发,对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伦理审视。责任意识的强化、人文关怀的回归以及对文化主体德性的培育都是构建健康的文化娱乐化伦理的重要力量,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壮大主流舆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完善他律的角度看,全媒体时代的道德建设依然要依靠法律作为保障,同时智能技术作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力量也必须加强治理。从唤醒道德自律的角度看,文化主体要不断强化其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活文化创造力。从德性养成的角度看,德性培育的文化场域必须要推进文化的认同化与大众化,提高大众的文化辨识能力与道德认知水平,完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陈亚州[4](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翟光勇[5](2019)在《网络社会时空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风险规避》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社会崛起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时空转型,并推动青少年社会化模式变迁。社会化媒体勃兴,进一步加剧了青少年健康社会化风险。身处网络社会时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榜样缺位、认同危机和人际区隔等风险越来越凸显。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当前除需要重塑青少年社会化时空、再造青少年初级群体及其认同外,还应大力培育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与思辨能力。

蓝刚[6](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和掌握一定政治技能的“政治人”,更是希望通过青年人的个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对青年人在政治社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影响却各有千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虽然在传播政治文化、塑造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其叙事视角、叙事容量、叙事方式鲜活性、生活性等特性,赋予了青年人极大的政治参与空间及传播与制造内容的能力。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青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政治信息、大胆地表露政治主张与政治见解,围绕某一政治事件或议题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线上政治活动。这种迥异于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环境与内容、功能与方式的改造,推动着政治社会化范式由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微传播在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与意义,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微传播营构的全新媒介环境,是如何以其丰富多姿的媒介景观通过解构传统的时空观,聚缩了政治社会化的历程,加速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周期;(2)这种在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新型战略变迁,将如何长期而持续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3)微传播环境下政治参与模式的重构及虚拟政治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改写了青年人政治角色的体验与扮演,不同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激增且多元的政治信息会如何冲击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与规范、动摇青年人理性的政治选择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及目标。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面对政治社会化途径中出现的媒介途径演变,本文以微传播为逻辑起点,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对微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微传播、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途径等概念和功能的梳理与阐释,并以异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经典社会理论和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构建;其次分别对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即传统媒介、网络、微传播进行了分析,考察不同媒介途径的历史沿革并比较不同途径优劣与异同;再次围绕微传播的技术特质及虚拟形态,探究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即如何支撑并拓展、保障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同时将微文化、微政治作为考察指标,结合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别探析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价值,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以及对青年人政治关注度、政治表达意愿、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结合实证发现复杂的舆论环境、开放的言论空间、虚拟的实践行为、低效的参与行为将导致青年人政治认知歧异化、政治表达随性化、政治知行偏差化、政治态度冷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传播媒介责任、舆论主体、监管体系、思政教育的缺失与青年人媒介素养、群体文化、社会心态、认同意识的困乏等;最后在对微传播媒介责任与商业逻辑、个体权利、公民意识、社会需求间关系进行思考的同时,还从发挥文化引导力、完善政治参与渠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提出了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改进举措。

赵婧[7](2016)在《场域转换与模式转变: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社会化困境》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媒体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化模式以正向社会化为主,家庭、学校是主要的社会化场域,权威是社会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一种新的社会模式逐渐被建构和塑造出来。新媒体形成的网络空间改变了社会时空结构,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时空限制,为青年的社会化构建了一个新的场域。人们通过新媒体进行社会互动,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态,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与新型的网络文化。在这个新的社会形态与文化环境中,传统权威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被逐渐消解,新媒体成为推动青年社会化的主要力量。青年的社会化向着双向化转变,主动性与个性化更加突出,一种新的虚拟社会化模式正在形成。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化模式的变迁,当代青年必须及时做出调整,适应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动自身的社会化。

王冬梅[8](2016)在《网络化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向》文中提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化主体的功能逐渐弱化甚至缺失,网络社会的崛起开辟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路径,引发了从传统型社会化向新型社会化模式的转变。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中,多元分化的社会化主体、自主开放的社会化形式、个性张扬的社会化内容成为青少年新型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应客观看待新形势下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型,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新型社会化协同机制,促进传统社会化与新型社会化路径的优势互补与有效对接,保证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朱永强,张军[9](2015)在《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路径分化与整合》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时代信息传递与接收方式的变迁、"传递性经验(mediated experience)"的地位提升以及"缺场交往"的盛行使青少年社会化路径产生了两种明显分化:一为以身体在场为标志的"传统社会化",二为以身体缺场为特征的"网络空间社会化"。社会化路径的二元分化不仅为青少年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时代,利用传统社会化的在场效应,结合网络空间社会化的技术优势,进而整合分化的社会化路径,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完成的关键举措。

邓凌月[10](2013)在《SNS时代青少年社会化范式转型与良性互动机制构建》文中提出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从门户时代和Web2.0时代迈向了全新的SNS时代。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围绕某个共同主题进行"病毒式"的扩张、传递并聚合人际资源的社交工具和媒介形态,已成为社会覆盖面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和商业价值最高的网络应用,也成为青少年虚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不仅导致青少年的社会化范式从现实向虚拟的转型与重构,也使青少年的虚拟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深入研究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网络社交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构建一个功能完整、体系规范的新型社会化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在自身与社会和网络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消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消解(论文提纲范文)

(1)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2.1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2.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巨变
        2.1.2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
        2.1.3 马克思主义有效性受到质疑
        2.1.4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
        2.1.5 晚期资本主义扩张困境的折射
    2.2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2.3 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
        2.2.4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
        2.2.5 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3章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两阶段说的评判
    3.1 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
        3.1.1 “科学—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还原为“理性—谬误”对立论
        3.1.2 “领导权和阶级合法化”分析模式还原为“实践功能”
        3.1.3 “物化”分析模式还原为“科学与知识”维度
    3.2 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
        3.2.1 精英与公众的历史性分裂
        3.2.2 精神状态与社会历史性制度的功能之间脱节
        3.2.3 个人主观意识形态与外部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对抗
        3.2.4 主体真实表达与语言异化产生的压抑性对立
第4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
    4.1 反思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
        4.1.1 文物研究的经验主义
        4.1.2 存在历史主义主客体的无限相对化
        4.1.3 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内在矛盾
        4.1.4 尼采式反历史主义的“历史之名”
    4.2 论证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4.2.1 生产方式概念的重构
        4.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重新释义
        4.2.3 文化与经济的联结
    4.3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原则
        4.3.1 总体性原则
        4.3.2 辩证性原则
        4.3.3 历史性原则
    4.4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三重视域”
        4.4.1 政治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4.4.2 社会观的分析模式
        4.4.3 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第5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运用
    5.1 文化历史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解释学
        5.1.1 资本主义文化历史分期的符码转换
        5.1.2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三阶段论
        5.1.3 资本主义文化分期内容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批判
        5.2.1 资本的扩张逻辑
        5.2.2 镜像化的统治逻辑
        5.2.3 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
    5.3 认知绘图策略: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
        5.3.1 认知绘图的范围界定
        5.3.2 认知绘图的功能
        5.3.3 认知绘图与文化政治的关系
第6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6.1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
        6.1.1 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6.1.2 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
        6.1.3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
    6.2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
        6.2.1 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
        6.2.2 “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失偏颇
        6.2.3 认知绘图策略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性
    6.3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
        6.3.1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6.3.2 有助于严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渗透
        6.3.3 有助于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共享经济的发展推动共享空间的成长
        1.1.2 租赁需求的增长导致青年公寓规模的扩大
        1.1.3 国家政策力度的加强保障租赁市场的运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年公寓相关研究现状
        1.2.2 共享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1.2.3 “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相关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青年公寓居住人群的需求研究
    2.1 青年公寓居住人群的基本特征
        2.1.1 人口结构特征
        2.1.2 行为特征
        2.1.3 居住人群特征分析的总结与启示
    2.2 居住人群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2.2.1 居住人群的现状与需求的调研
        2.2.2 调研对象的居住需求分析
        2.2.3 调研结果的总结与启示
    2.3 国内青年公寓的居住需求分析
        2.3.1 成都天府社区青年公寓
        2.3.2 You+国际青年社区深圳旗舰店
        2.3.3 青年公寓调查结果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共享空间的研究
    3.1 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类型
    3.2 共享空间设计的内容与特点
        3.2.1 共享空间设计的内容
        3.2.2 共享空间设计的特点
    3.3 共享空间的设计方法
        3.3.1 空间交叠法
        3.3.2 界面消解法
        3.3.3 空间内外共生法
    3.4 共享空间设计方法在青年公寓中的适用性研究
        3.4.1 空间交叠法与青年公寓的空间布局
        3.4.2 界面分解法与青年公寓的动线规划
        3.4.3 内外共生法与青年公寓的氛围营造
    3.5 本章小结
4 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
    4.1 空间交叠法在青年公寓空间布局设计中的应用
        4.1.1 居住区域的空间布局设计
        4.1.2 公共区域的空间布局设计
    4.2 界面分解法在青年公寓动线规划中的应用
        4.2.1 居住区域的动线规划
        4.2.2 公共空间的动线规划
    4.3 空间内外共生法在青年公寓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4.3.1 空间形式
        4.3.2 空间材质
        4.3.3 装饰元素
    4.4 本章小结
5 青年公寓共享空间设计的应用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青年公寓共享空间设计方法的应用
        5.2.1 居住区域设计
        5.2.2 公共区域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及居住现状调研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媒体时代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2.1 相关理论界定与关系阐释
        2.1.1 全媒体时代的内涵与外延
        2.1.2 文化与文化的娱乐性
        2.1.3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关系
    2.2 全媒体时代文化的新特点
        2.2.1 文化生产的同质化
        2.2.2 文化形态的可视化
        2.2.3 文化逻辑的零散化
        2.2.4 文化娱乐化的泛化
    2.3 全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新变化
        2.3.1 媒介接触行为改变
        2.3.2 受众阅读方式改变
        2.3.3 娱乐消费方式转变
        2.3.4 反向传播模式转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问题
    3.1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困境
        3.1.1 文化内容的“去价值化”
        3.1.2 文化生产者“去责任化”
        3.1.3 文化受众的“去审美化”
    3.2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后果
        3.2.1 对人的伦理后果
        3.2.2 对文化的伦理后果
        3.2.3 对社会的伦理后果
    3.3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伦理问题的伦理成因
        3.3.1 传统媒体职业道德自律的弱化
        3.3.2 道德评价多元化导致相对主义盛行
        3.3.3 娱乐市场主导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反思与建构
    4.1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伦理建构的多维审视
        4.1.1 基于义务论视角的审视
        4.1.2 基于目的论视角的审视
        4.1.3 基于德性论视角的审视
    4.2 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建构
        4.2.1 守正全媒体时代文化方向
        4.2.2 规范全媒体时代道德建设
        4.2.3 激励文化主体的道德自觉
        4.2.4 重塑德性养成的文化场域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
        (二)国际共同体
        (三)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网络社会时空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风险规避(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社会时空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模式变迁
    (一) 网络社会时空转型及其“脱域”
    (二) 网络社会的青少年社会化模式变迁
二、网络社会时空中青少年社会化的潜在风险
    (一) 网络社会的榜样模糊与消解
    (二) “后喻文化”时代的认同危机
    (三) “群体性孤独”情境中的人际区隔
三、网络社会青少年健康社会化的风险应对
    (一) 重塑青少年社会化的时空
    (二) 再造初级群体及其身份认同
    (三) 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与思辨力

(6)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概述
        2.1.1 微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2.1.2 政治社会化概念梳理
        2.1.3 政治社会化途径类别
        2.1.4 青年政治社会化特征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异化理论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3 场域理论
3 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3.1 政治社会化的传统途径:传统媒介
        3.1.1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3.1.2 改造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控制
        3.1.3 建构政治情感,确立政治价值观
    3.2 政治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3.2.1 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3.2.2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3.3 政治社会化的新型途径:微传播
        3.3.1 扩大政治社会化参与
        3.3.2 促进政治社会化教育
        3.3.3 创设政治社会化范式
        3.3.4 决定政治社会化意义
4 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1 微传播技术特质,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4.1.1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4.1.2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4.2 微传播虚拟形态,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4.2.1 微传播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
        4.2.2 微传播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政治社会化
5 微文化与微政治: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微传播实践
    5.1 微文化,微传播领域的文化表征
        5.1.1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5.1.2 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5.1.3 微文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5.2 微政治,微传播领域的政治动员
        5.2.1 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
        5.2.2 微政治的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
        5.2.3 当代青年微政治行为实证调查
6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6.1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6.1.1 复杂的舆论环境导致政治认知歧异化
        6.1.2 开放的言论空间导致政治表达随性化
        6.1.3 虚拟的实践行为导致政治知行偏差化
        6.1.4 低效的参与行为导致政治态度冷漠化
    6.2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6.2.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6.2.2 微传播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6.2.3 微传播监管体系的缺憾和青年社会心态的困乏
        6.2.4 微传播思政教育的缺限和青年认同意识的倦乏
7 微传播环境下改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思考及举措
    7.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相关思考
        7.1.1 商业逻辑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2 个体权利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3 公民意识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4 社会需求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2 发挥微传播的文化引导能力
        7.2.1 加强微传播舆论引导力的建设
        7.2.2 改进微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7.2.3 提升微传播的文化领导力建设
    7.3 完善微传播的政治参与渠道
        7.3.1 规范微传播的政治表达秩序
        7.3.2 优化微传播的政治整合功能
        7.3.3 促进微传播的政治文明发展
        7.3.4 增大微传播的政治伦理管控
    7.4 重视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7.4.1 推动媒介素养纳入思政教育体系
        7.4.2 开展隐性教育丰富思政教育模式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青年人使用微传播政治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场域转换与模式转变: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社会化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社会化的场域转换:从传统空间到新媒体空间
    1. 信息传递路向的转道
    2. 社会互动场所的转移
    3. 价值构建方式的转向
二、青年社会化的模式转变:从传统模式到新媒体模式
    1. 从单向社会化到双向社会化
    2. 从共性社会化到个性社会化
    3. 从被动社会化到主动社会化
    4. 从实体社会化到虚拟社会化
三、青年社会化场域转换与模式转变的有机融合
    1. 环境辨识与新媒体运用的有机融合
    2. 注重共性与彰显个性的有机融合
    3. 强化主流文化与包容多元价值的有机融合
    4. 虚拟社会化与现实社会化的有机融合

(8)网络化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传统型社会化到新型社会化
二、新型社会化模式的特征
    ( 一) 多元分化的社会化主体
    ( 二) 自主开放的社会化形式
    ( 三) 个性张扬的社会化内容
三、新型社会化范式的应对
    ( 一) 客观看待新型社会化范式的转变
    ( 二) 主动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新媒介素养
    ( 三) 努力构建传统与新型之间的协同机制

(9)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路径分化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在场到缺场:青少年社会化路径的研究转向
二、青少年社会化的路径分化与模式转变
    (一)单向社会化到双向社会化
    (二)先赋社会化到自致社会化
    (三)真实社会化到虚拟社会化
三、青少年良性社会化的路径整合
    (一)路径整合的理论前提
    (二)路径整合的现实建构

四、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消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的研究与应用[D]. 沈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全媒体时代文化娱乐化的伦理反思[D]. 商容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5]网络社会时空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风险规避[J]. 翟光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D]. 蓝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7]场域转换与模式转变: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社会化困境[J]. 赵婧. 中国青年研究, 2016(05)
  • [8]网络化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向[J]. 王冬梅.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1)
  • [9]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路径分化与整合[J]. 朱永强,张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0)
  • [10]SNS时代青少年社会化范式转型与良性互动机制构建[J]. 邓凌月.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标签:;  ;  ;  ;  ;  

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解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