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

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

一、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王献)[1](2020)在《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持续扩招以及对高质量教育水平的长期追求,高校教育资源开始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趋势,人们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与高校自身教育资源拥有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缓和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并着手推动以大学城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因此,本文将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中的五所高校为例,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政府层面为更好地推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出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基础,首先论述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政府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内和国外各地方政府在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做法予以总结;其次本文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作为个案进行调研,采用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高校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图书馆资源、教室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出发,论述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以及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总结原因,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管理缺位,政府参与度不高;第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配套服务不完备;第三,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缺乏适当的监督,监管效果较差。而导致以上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偏差、公共服务意识缺失以及政府对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现存监督体系的不健全。针对现存的不足,文章的最后也分别从提高政府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规范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工作三个方面出发,为政府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和新的思路。本文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一方面,本次调研从管理、服务、监督三个方面出发评价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发挥,缺少从市场层面对于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评价,未来的调研应当增加对市场作用的分析。另一方面,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提升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的优化路径,只是部分理想化建议,还需不断地实践检验。

王东[2](2020)在《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后勤涉及广大师生的衣食住行,是高校正常运行和师生安心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经过30余年的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自建后勤模式、服务外包后勤模式、公司制后勤模式等。特别是有些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组建股份公司,使后勤管理部门获取法人身份,释放了经营活力,并积极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在为高校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优良的服务。Z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也是全国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日常运行中,Z校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那么,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一流的后勤实体以满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呢?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选取Z校这一后勤规模大、管理模式多元的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校内共存的后勤管理处外包、自建后勤集团、社会化公司服务三种后勤管理模式的现状、特征,剖析其当前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如资金、人才、监管和规划等),并解析出这些问题背后的“改革驱动不足”“治理主体功能缺失”“机制不畅”等原因,最后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提出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对策是:变革理念增强驱动,提高后勤改革中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有效发挥治理角色作用,并完善协同机制,最后指出“成立高校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并逐步形成区域“寡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优选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在改革中必会面临许多棘手复杂的问题,须从国情校况出发,稳步前行、扎实推进,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刘鹏[3](2020)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研究 ——以Y市机关后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机关后勤是政府行政的重要组成,在保障政府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机关后勤服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制于后勤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及当地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各地政府还需持续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我国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受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摸索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结构性问题也不断显现,地方政府还需要在社会化改革上持续深入推进。以Y市机关后勤为研究对象,解析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后勤服务社会化情况,探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并给出改进建议,期望可以为政府深化改革提供新思路。从五个部分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对机关后勤服务及其社会化的涵义进行分析,并简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治理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和成效。第三部分着重发掘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公私部门目标异质性矛盾导致的后勤服务统筹协调困难;二是由明确的责任边界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后勤服务真空带问题;三是由于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冲突导致的后勤服务依赖性;四是由于公共利益与顾客导向不一致导致的绩效考核不合适问题。第四部分针对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引入政策网络治理体系,提出对应改革对策:一是建立网络化后勤体制,从而破除协调困难;二是强化合作和学习,破解真空带难题;三是掌握治理主导地位,防止受限于服务依赖性;四是引入多元体系,改革绩效评价体系。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展望。本论文重点应用政策网络治理体系,对以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理论性缺陷进行发掘和修正,为机关后勤服务走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指明方向。

顾科鹏[4](2019)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各高校正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后勤改革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实践中其价值和作用愈加明显,迫切需要以新的思维进行重新架构和解析。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为对象,深入探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握选题当前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简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进一步梳理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并汇总这一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和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并实施了面向老职工的访谈调查和师生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历程辨识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总结了中国美术学院由于自身发展导致的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相关国家政策制度缺失、公益性与市场化矛盾突出、后勤人才缺失、后勤机构设置单一以及后勤服务收费随意。最后,借鉴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经验,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政府引导改革进程、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后勤规范管理机制。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调查向高校后勤当前阶段的企业化管理提出了质疑,并结合国内外经验给出了回归政府引导补助、高校集中管理的建议,以期改善中国美术学院当前的后勤状况,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杨迪森[5](2019)在《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校园的后勤管理,纷纷采用了新式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参与。而我国高校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是将高校的后勤系统当成福利型或供给型的部门。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这样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高校教育发展,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就是要“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使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于是,我国的高校在20世纪末,也陆续开展了各自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后勤管理服务体系。本文选取了重庆市一所知名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对该校关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自从2000年S高校开始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向着“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保障服务等方面,虽然通过社会化改革,在初期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现阶段学校的后勤管理状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或者跟上新时期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要求了,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对后勤进一步深化社会化改革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其后勤系统经历的社会化改革进行深入剖析,从着手改革的大背景开始入题,在梳理了S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总体进程之后,归纳其在深化改革中所呈现的特点,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找出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剖析了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为之后针对这些问题能对症下药打下基础,从而能合理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推动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促使S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尽快跟上新节奏,继续提高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给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环境,从而使其能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宋丹,米欣[6](2019)在《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NKI 1983-2018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知识图谱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3~2018年中收录的5256篇高校后勤改革研究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对高校后勤改革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产出与合作、研究热点的演进以及相关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析了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前沿趋势,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戴薇[8](2018)在《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校改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1999年,教育部对高校后勤开始改革并不断的深入,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后勤服务是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只有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有力地保障学校其他工作的运转。高校后勤服务是高校育人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构成,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延伸;通过后勤制度的制定、后勤职工的行为、后勤服务环境来实现和推进育人。所以,高校对后勤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模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之前一直处于供给模式单一状态,严重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后勤服务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的高校后勤供给模式,最大程度开发高校后勤服务的资源利用效率、人员服务质量,增强高校运作的保障能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有关政府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的时代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节是绪论,也就是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阐述;第二章是有关一般理论知识,通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服务外包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第三章是经过对社会化背景的分析,回顾了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经历的三个阶段;针对现阶段的模式现状,剖析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根据原因和不足,提出适合的解决对策与措施。第五部分是结语。全文贯穿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围绕民办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展开研究。

凡贺霞[9](2018)在《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文中提出A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财政部拨款的公共事业单位。学校在发展教育和科研的同时,还要为师生提供日常优质的服务。其中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而当前,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颇多,房屋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从质量上和效率上均无法满足住户的需求,房管部门压力过大、任务繁重,急需探索新的模式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外包可以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节约管理成本,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有非常相似之处,本文参照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流程,选取A大学为例,探讨高等教育类事业单位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观察法,从参与主体角色定位、外包商的选择、购买方监督与评估、公共服务外包风险四个方面对高校房屋管理服务外包进行探索,提升服务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同时为其他高校提供经验,达到为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王晨[10](2017)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工作是构建高等学府的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教育改革、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高校办学的质量,所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来推动高校后勤改革并希望能解决其“瓶颈”问题。30余年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高校后勤工作的复杂性,以至于很多问题没有根治,并且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本文以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各个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并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找出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政策与制度的缺失、社会化不彻底、市场监管不完善、管理模式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失等。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虽然有很多因素都制约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但都脱离不开政府、学校、市场三方的主导因素,所以本文就从这三个主体入手,结合国内不同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同发展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出这三方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重要的因素。随后本文又参考了国外不同的后勤运行模式,找出值得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参考的经验模式。最后本文综合以上的问题、原因分析、国内外经验参考,最终以政府、学校、市场入手,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一步深入的对策建议,探索出符合我国改革浪潮的高校后勤的新路径。

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教育资源
        2.1.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2.1.3 大学城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政府职能理论
    2.3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及机理分析
        2.3.1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分析
        2.3.2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的机理分析
    2.4 国内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2.4.1 国内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2.4.2 国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与政府作用发挥现状分析
    3.1 西安南郊大学城教育资源概况
        3.1.1 课程资源丰富,慕课和精品课程建设成为趋势
        3.1.2 师资实力雄厚,但总量分布不均
        3.1.3 图书文献资源专业性强,可以形成学科互补
        3.1.4 实验室资源丰富,但分布明显不均
        3.1.5 教室资源数量充足,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需求
    3.2 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3.2.1 调查对象及目的
        3.2.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2.3 访谈具体情况
    3.3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3.3.1 跨校选修逐步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共享门槛较高
        3.3.2 大学城校际间师资互聘难度大
        3.3.3 实现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缺乏统一的图书资源共享平台
        3.3.4 不限制教室资源共享,学生参与意愿不高
        3.3.5 实验室资源校内共享较多,校际间实验室资源共享逐步开启
    3.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发挥现状
        3.4.1 履行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管理职能
        3.4.2 完善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配套服务
        3.4.3 发挥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督评价作用
第四章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不足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
        4.1.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管理缺位
        4.1.2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配套服务欠缺
        4.1.3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不力
    4.2 政府未有效发挥管理职能的原因
        4.2.1 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及政府利益目标导致管理行为偏差
        4.2.2 服务意识缺失导致配套保障不足
        4.2.3 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管制效果差
第五章 优化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职能的路径
    5.1 提高地方政府对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
        5.1.1 做好职能定位,坚持适度管理
        5.1.2 改变政绩观念,确保各方主体权益
        5.1.3 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政策引导
    5.2 强化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服务意识
        5.2.1 树立服务理念,注重角色归位
        5.2.2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升保障水平
        5.2.3 加强技术引导,提高共享效率
    5.3 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管工作
        5.3.1 及时更新共享进展,加强对共享活动的绩效考核
        5.3.2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教育资源共享质量
        5.3.3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控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评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高校后勤
        2.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1.协同
        2.治理
        3.协同治理理论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一)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1.Z校发展概况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
    (二)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1.Z校后勤管理处服务外包模式
        2.Z校自建后勤集团模式
        3.Z校X公司企业化管理模式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
        1.管理制度化
        2.服务标准化
        3.服务网络化
        4.服务竞争化
四、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三种模式的个性问题
        1.外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2.自建后勤集团模式存在的问题
        3.X公司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三种模式的共性问题
        1.资金问题
        2.人才问题
        3.监管问题
        4.规划问题
五、影响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因素
    (一)改革驱动不足
        1.政策不完善
        2.制度变迁不易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二)治理主体功能缺失
        1.政府和高校定位偏低
        2.市场主体内外交困
        3.社会主体参与有限
    (三)机制不畅
        1.协同机制难协同
        2.竞争机制少竞争
        3.管理机制行政化
六、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变革理念增强驱动
        1.以创新增强后勤改革动力
        2.以协调平衡后勤基础关系
        3.以绿色夯实后勤发展之路
        4.以开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5.以共享营造后勤氛围和谐
    (二)提高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
        1.政府
        2.高校
        3.市场
        4.第三部门
        5.个人
    (三)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1.各主体有效参与,提升协同治理效果
        2.引入价格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竞争机制
        3.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减弱高校行政痕迹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研究 ——以Y市机关后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机关后勤服务
        1.5.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1.6 基础理论
        1.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6.2 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
    2.1 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
        2.1.1 招投标形式承包服务
        2.1.2 服务单位自主管理
        2.1.3 绩效考核挂钩承包费
        2.1.4 奖金激励基层服务人员
    2.2 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优势
        2.2.1 引入市场机制降低了服务成本
        2.2.2 引入专业人员提高了服务水平
        2.2.3 精简了机构利于管理
        2.2.4 科学管理改善政府形象
        2.2.5 激励手段灵活多变
第三章 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Y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3.1.1 后勤服务统筹协调困难
        3.1.2 后勤服务存在真空带
        3.1.3 后勤服务产生依赖性
        3.1.4 绩效考核制度有待改进
    3.2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3.2.1 公私部门目标异质性矛盾
        3.2.2 明确的责任边界与现实条件产生矛盾
        3.2.3 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冲突
        3.2.4 公共利益与顾客导向的冲突
第四章 Y市深化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对策
    4.1 建立网络治理体制
        4.1.1 构建政策网络,破除协调困难
        4.1.2 有效管理冲突,保证共同利益
    4.2 强化合作学习机制
        4.2.1 加强互相信任,组建合作关系
        4.2.2 构建学习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4.3 掌握治理主导地位
        4.3.1 主导主体有效整合
        4.3.2 主导网络有效管理
    4.4 改革绩效评价体系
        4.4.1 引入更多参与主体
        4.4.2 建立多边评价体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第3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概述
    3.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
        3.1.1 初步探索阶段
        3.1.2 改革深化阶段
        3.1.3 突破发展阶段
        3.1.4 调整深化阶段
    3.2 杭州中国美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3.2.1 后勤结构
        3.2.2 后勤发展
第4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实证分析
    4.1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及内容
    4.2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
        4.2.1 职工访谈调查
        4.2.2 师生问卷调查
    4.3 后勤社会化存在问题表现
        4.3.1 普遍性问题
        4.3.2 特殊性问题
    4.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4.1 政府视角
        4.4.2 学校视角
        4.4.3 市场视角
第5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1.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1.2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2.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3 经验借鉴思考
第6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建议
    6.1 政府引导改革进程
    6.2 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
    6.3 后勤规范管理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职工访谈问卷
附件B 师生调查问卷
附件C 职工访谈记录
致谢

(5)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及文献综述
        1.2.3 文献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公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办高校(教育事业单位)
        2.1.2 高校后勤部门
        2.1.3 后勤社会化改革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劳动教育思想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多元主体治理理论
3 重庆市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特点及成效
    3.1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3.1.1 改革背景
        3.1.2 改革历程(三阶段)
        3.1.3 后勤管理系统概况
    3.2 后勤多元管理模式的探索(改革特点)
        3.2.1 成立新校区管委会
        3.2.2 多校区多元运营管理
        3.2.3 与社会力量统筹合作
    3.3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效
        3.3.1 工作机制的创新
        3.3.2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加强
        3.3.3 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
4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存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对S高校人员结构及财政资产的相关调查
        4.1.1 S高校管理队伍结构的调查
        4.1.2 S高校工勤队伍结构的调查
        4.1.3 S高校财政收入与资产发展状况的调查
    4.2 后勤多元主体管理的现存困境
        4.2.1 后勤社会化缺乏可持续性
        4.2.2 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两难”
        4.2.3 平摊式的全方位改革
        4.2.4 后勤管理人才匮乏
        4.2.5 监管体系不够完备
    4.3 原因分析
        4.3.1 政府层面
        4.3.2 学校层面
        4.3.3 社会化层面
5 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方面
        5.1.1 积极主导与宏观调控
        5.1.2 政策配套与制度保障
        5.1.3 深入调研与完善监管
    5.2 高校方面
        5.2.1 继续探索开放的后勤服务体系
        5.2.2 深化后勤与其他部门的教育合作
        5.2.3 后勤制度建设与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5.2.4 借鉴多样的社会化途径
    5.3 社会化方面
        5.3.1 准确定位与良性竞争
        5.3.2 规范准入机制与区别对待
6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NKI 1983-2018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现状与热点演进
    (一)高校后勤改革研究文献特征
        1.论文产出的时间分布
        2.学科、期刊和基金的分布
    (二)产出与合作
    (三)热点主题分析
    (四)高被引论文
三、研究结论与研究趋势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趋势展望
        1. 高校后勤改革研究体系框架建设不断完善
        2.高校后勤改革理论研究的集聚效应不断加强
        3.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国际化探索不断深入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一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校后勤服务
        2.1.2 高校后勤供给模式
    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及其对供给的要求
        2.2.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
        2.2.2 民办高校后勤的特殊性引致的供给要求
    2.3 基础理论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服务外包理论
        2.3.3 非营利组织理论
第3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和现状分析
    3.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
        3.1.1 大包大揽供给模式阶段
        3.1.2 个体承包经营的供给模式阶段
        3.1.3 企业化运行的供给模式阶段
    3.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3.2.1 .髙校后勤人员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突破
        3.2.2 后勤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
    3.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现行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后勤服务供给的合格主体较少
        3.3.2 后勤服务职能行政化倾向严重
        3.3.3 后勤服务供给的市场化进程受阻
    3.4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3.4.2 民办高校相关各方的职能职责没有理清
        3.4.3 改革操之过急致使没有一定的遵循市场规律
第4章 改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4.1 解放思想从而转变后勤观念
        4.1.1 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4.1.2 建立合理科学的后勤服务标准
    4.2 健全规章制度并明确职能职责
        4.2.1 进一步完善后勤人事管理分配及激励机制
        4.2.2 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改革用人制度
    4.3 依托市场而培育多元主体
        4.3.1 对高校原有的后勤实体进行转型升级
        4.3.2 将具备综合实力的社会相关企业引进到高校
        4.3.3 用法律法规约束不良的竞争行为
        4.3.4 政府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公共服务外包要素
        (二) 高校服务外包研究
        (三) 文献研究简要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 技术路线
        (二)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阐述及高校服务外包内涵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 公共服务
        (二) 外包
        (三) 公共服务外包
        (四) 新公共服务
    二、高校服务外包内涵
        (一)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外包
        (二) 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
第三章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概况
        (一) A大学教职工住宅性质分类
        (二)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现状
        (三)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流程
    二、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部门层面
        (二) 服务对象层面
        (三) 服务内容层面
第四章 建立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
    一、建立外包机制遵循的原则
        (一) 服务外包决策要坚持有依有据原则
        (二) 服务外包准入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三) 服务外包合同要坚持严谨完善原则
        (四) 服务外包监督评估要坚持科学原则
        (五) 服务外包风险要坚持合理防范原则
        (六) 服务外包意识要坚持逐渐加强原则
    二、建立外包机制的要素
        (一) 服务外包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二) 服务外包商的选择
        (三) 购买主体监督与评估
        (四)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
    三、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流程
    四、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优势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相关概念解析
        2.1.1 高校
        2.1.2 后勤
        2.1.3 社会化
        2.1.4 高校后勤社会化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相关理论阐述
        2.2.1 社会分工理论
        2.2.2 市场经济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高等教育理论
        2.2.5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与阶段性成就
    3.1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85—1991)
        3.1.2 第二阶段:改革深化阶段(1992—1998)
        3.1.3 第三阶段:突破发展阶段(1999—2002)
        3.1.4 第四阶段:调整深化阶段(2003—今)
    3.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3.2.1 高校后勤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2.2 深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变革
        3.2.3 后勤集团内部运行机制变化显着
        3.2.4 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3.2.5 高校后勤员工观念转变
        3.2.6 高校校园环境总体质量提升
第四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后勤社会化现存问题
        4.1.1 后勤理论基础不系统
        4.1.2 社会化改革进程不彻底
        4.1.3 国家政策与相关制度的缺失
        4.1.4 市场监管不够完备
        4.1.5 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4.1.6 企业人才的缺失
    4.2 高校后勤社会化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角度分析
        4.2.2 学校角度分析
        4.2.3 市场角度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及启示
        5.1.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
        5.1.2 国外高校后期社会化经验启示
    5.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及启示
        5.2.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
        5.2.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及启示
第六章 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目标的对策建议
    6.1 从政府角度分析
        6.1.1 科学发展,政策引导
        6.1.2 资源整合,法律保障
        6.1.3 构建体系,完善监管
        6.1.4 合理平衡,持续支撑
    6.2 从高校角度分析
        6.2.1 协同发展,兼顾差异化需求
        6.2.2 完善机制,迎接市场挑战
    6.3 从市场角度分析
        6.3.1 准确的发展方向
        6.3.2 科学的竞争机制
        6.3.3 优质的市场运营
        6.3.4 合理的价格机制
        6.3.5 规范的准入机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D]. 李朝(王献). 西北大学, 2020(07)
  •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王东. 郑州大学, 2020(02)
  • [3]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研究 ——以Y市机关后勤为例[D]. 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D]. 顾科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杨迪森. 重庆大学, 2019(05)
  • [6]高校后勤改革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NKI 1983-2018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宋丹,米欣. 高校后勤研究, 2019(08)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戴薇. 湖南大学, 2018(06)
  • [9]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D]. 凡贺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D]. 王晨.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