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走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诗歌走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一、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尤立家[1](2021)在《关于新课标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进校园实施路径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搭建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尝试着把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引入高中校园。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实施路径。一、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广泛地进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时代差异,学生普遍存在难以读懂古典诗歌的问题,很多学生因此对古典诗歌产生了抵触和畏难情绪,可谓谈诗色变。这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审美体验,从而影响学生养成健全的审美素养;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也不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诚挚地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影响学生文化认同感的获得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甚至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进校园的目标之一就是探寻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切实解决中国古典诗词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赵学娒,任海林[2](2021)在《基于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的实践》文中认为首先阐述对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解,确立研究基点;然后论述立德树人下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名家诵读欣赏、日常诗词诵读、诗词朗诵活动、诗词默写比赛;最后概述立德树人下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的再思考。

张雪娟[3](2021)在《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方略》文中指出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应当是中华诗词。结合对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实质与形式的思考,可以得出的基本认识是: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是深化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最佳选择。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的策略,具体可以概括为:结合学校发展特色,立足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活动目标;将中华诗词与学校文化、学校建筑等有机结合,让中华诗词在校园中有一个能够为学生所关注、驻足、学习和理解的场所与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引导策略,并科学评价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效果。

单红芳,顾文东[4](2020)在《诗词进校园的思考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深远,要努力把诗词与学校德育、文化等相融合,用诗词育人,用诗词启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卢瑞[5](2020)在《“古诗词进中学校园”活动研究 ——以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霍俊明[6](2020)在《凝心聚力新时代,培根铸魂新诗歌——全国诗歌座谈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号召,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诗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诗歌座谈会是进入新时代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诗歌座谈会,也是新时期以

郭慧芳[7](2020)在《诗词类综艺节目的诗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诗词类综艺节目采取诗化教育的方式,以我国经典诗词为主要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为滋养,进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和弘扬。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分析此类节目诗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研究其诗化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路径探究,以期为此类节目诗化教育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新意与不足。第二部分:主要诠释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华诗教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相关理论,以奠定相关理论研究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诗词类综艺节目通过采用优秀传统文化时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表达形式,运用典范引领、情感共鸣、哲理诠释和场景陶冶等教育方法,向人民大众进行主流价值观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诗化教育。第四部分:以分析诗词类综艺节目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功能表现为基石,发现其在发挥诗化教育功能时,存在覆盖面不广、实效性不强、统筹性不佳和延续性不久等问题,并通过剖析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找出阻碍其功能发挥的“绊脚石”。第五部分:主要从坚守信念追求、遵循多项原则和协同多方合作等三个层面进行路径探索,以期将影响此类节目诗化教育功能发挥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东海县牛山街道郇圩小学[8](2019)在《诗教进校园 红韵润心田》文中研究说明东海县牛山街道郇圩小学由郇华民创建于1927年,其前身是1905年郇元凯等人创办的郇圩村文昭学堂。郇圩小学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360余人,教职工25人。近年来,我校在县诗词楹联协会的大力帮扶下,结合"古诗文诵读"特色,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在被评选为"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咬定

韩港[9](2019)在《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高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及美学价值。将唐诗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对唐诗史学价值的深度挖掘,是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的有益探索,对促进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对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探究。绪论部分,针对唐诗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唐诗所具备的深厚价值内涵,唐诗较高的普及程度,以及唐诗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论证了唐诗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优势。第三部分,以问卷形式对初中历史教师及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的有关结论。第四部分,对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具体举析,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唐诗巧妙导入、创设情境、锤炼思维、帮助记忆、升华情感、设置习题以及设计主题探究活动。第五部分,从唐诗的搜集筛选、唐诗的使用限度、唐诗的应用形式、文史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五个方面对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性思考。

陆庆玉[10](2018)在《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西北山区小县凌云县素有“书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之称,其县城文化底蕴深厚,诗风浓郁,穿城而过的泗水河畔青石板栏杆上雕刻有大量古今诗词。这些河畔石刻诗词是该县对外宣传的旅游名片,是当地人们引以为豪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其实也是很好的丰富便利的社区教育资源,是本地语文教师开发建设地方课程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河畔石刻诗词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发展价值,开发利用它作为语文地方课程,是顺应当今国家文化强国国策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文化法律法规的发展,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河畔石刻诗词还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本身就是重要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它,有利于培育学生素养,丰富诗歌教学内容,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精神,顺应教改新需要。但由于当地人们思想认识不足、政府宣传不到位等原因,河畔石刻诗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一直跟语文教学联系不大。要想开发利用这些优质的社区文化,将社区文化转换为校园文化、课程资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编拟系列校本教材,制定地方课程培养目标,将之引进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与语文课堂教学对接,与语文高考备考对接,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接,与校园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对接等。实践之后发现,开发利用河畔石刻诗词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许多想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尚需继续探讨改进。

二、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新课标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进校园实施路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广泛地进入语文教学活动中
    1、教师将更多的、更专业的古典诗词知识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诗歌。
    3、带动学生尝试古典诗歌的创作。
二、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广泛地进入校园的文化娱乐活动中
三、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直观地进入校园环境中

(2)基于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解
二、立德树人下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践
    (一)名家诵读欣赏
    (二)日常诗词诵读
    (三)诗词朗诵活动
    (四)诗词默写比赛
三、立德树人下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再思考

(3)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策略的理论思考
    (一)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
    (二)中华诗词进校园是深化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最佳选择
二、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例析
三、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综合反思

(4)诗词进校园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词进校园概述
二.诗词进校园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分析
    (二)难点分析
三.诗词进校园的对策
    (一)案例分析
    (三)诗词进校园的对策

(6)凝心聚力新时代,培根铸魂新诗歌——全国诗歌座谈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凝心聚力:明确新时代诗歌的方向和坐标
强化工作举措,突出问题意识
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中华诗词和新诗的互补与共建
新时代诗歌的紧迫命题:人民性、主体性、现实感
诗歌传播:多元共建与加强监管
强化刊物和出版的阵地意识、引领意识、精品意识

(7)诗词类综艺节目的诗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新意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研究理论支撑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诗词类综艺节目
        2.1.2 诗化教育
    2.2 研究理论支撑
        2.2.1 中华诗教的相关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3.1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内容
        3.1.1 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3.1.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1.3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3.2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形式
        3.2.1 优秀传统文化时尚化
        3.2.2 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
        3.2.3 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
    3.3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方法
        3.3.1 以典范引人
        3.3.2 以情感动人
        3.3.3 以哲理服人
        3.3.4 以场景宜人
第四章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功能研究
    4.1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功能体现
        4.1.1 个体层面的功能体现
        4.1.2 社会层面的功能体现
    4.2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2.1 覆盖面不广
        4.2.2 实效性不强
        4.2.3 统筹性不佳
        4.2.4 延续性不久
    4.3 影响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功能发挥的成因
        4.3.1 节目制作品质不精
        4.3.2 节目受众接受不良
        4.3.3 社会思潮的削弱
        4.3.4 社会分层的阻碍
        4.3.5 其他因素的冲击
第五章 诗词类综艺节目诗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5.1 路径探索必须坚定信念追求
        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引领
        5.1.2 坚持以我国主流价值观念为统率
        5.1.3 坚持对中华诗教进行传承与创新
    5.2 路径探索应当遵循多项原则
        5.2.1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5.2.2 坚持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5.2.3 坚持内涵性和效益性相结合
    5.3 路径探索需要协同多方合作
        5.3.1 管理主体方面
        5.3.2 制作主体方面
        5.3.3 接受主体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诗教进校园 红韵润心田(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词进校园”的思考与构想
二、“诗词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一)重基础,兴学诗之风
        1、学生读写“五个一”
        2、教师提高“十个一”
        3、环境创设“三个一”
    (二)重活动,强用诗之举
        1、课堂诗化
        2、评语诗化
        3、活动诗化
        4、开展各式各样的读诗活动
    (三)重能力,创写诗之果
        1、节日诗化有特色
        2、季节诗化有情趣
        3、生活诗化有情感
三、“诗词进校园”的效果与反思

(9)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
一、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优势及重要意义
    (一) 唐诗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
    (二) 唐诗具有较高的普及程度
    (三) 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二、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唐诗的运用
    (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唐诗的应用现状
三、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举析
    (一) 巧妙导入,设疑激趣
    (二) 情境创设,深化理解
    (三) 论诗评史,锤炼思维
    (四) 串联总结,强化记忆
    (五) 情感升华,涵养品格
    (六) 设置练习,以诗助学
    (七) 主题探究,以趣激思
四、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 注意唐诗资源的搜集与筛选
    (二) 把握唐诗的使用限度
    (三) 创新和丰富唐诗的应用方式
    (四) 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五) 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一、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凌云县深厚的诗词底蕴是课程资源重要基础
        1.文化底蕴深厚
        2.诗风浓郁
    (二)河畔石刻诗词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1.来源背景
        2.分布集中
        3.内容丰富
    (三)凌云高中利用河畔石刻诗词研发地方课程资源的优势
        1.地理优势
        2.人文关怀
        3.政策引导
        4.经济扶持
二、利用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
    (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发展价值
        1.顺应文化强国国策需要
        2.提升地方文化实力需要
        3.贯彻文化法规精神需要
        4.增强文化认同感需要
        5.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
        1.有利于发展县域教育
        2.有利于充实地方课程
        3.有利于培育学生素养
        4.有利于丰富诗教内容
        5.有利于体现大语文观
三、凌云县利用河畔石刻诗词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
    (一)师生了解不足
        1.对“诗词之乡”光荣称号了解不足
        2.对河畔石刻诗词内容了解不足
        3.对河畔石刻诗词价值了解不足
    (二)师生利用不足
        1.仅作生活资源,不作文化资源
        2.仅作旅游资源,不作教学资源
        3.偶作教育资源,与语文联系不多
    (三)教师重视不足
        1.思想认识不足
        2.研究开发不足
    (四)政府宣传不足
        1.重外宣轻内教
        2.重建设轻维护
四、利用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原则
    (一)课程目标明确
    (二)校本教材编订原则科学
        1.不重复原则
        2.优选原则
        3.方便自学原则
        4.与课标、考纲一致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
        2.次要辅助原则
        3.课内外结合原则
        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
五、利用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开发高中语文课程的实践
    (一)编写系列校本教材
        1.编写《早晚读本》
        2.编写《名家诗选》
        3.编写《名家名诗鉴赏选本》
        4.编写《本地诗词与高考诗词对比鉴赏读本》
    (二)制定校本课程计划
        1.课程安排
        2.课时安排
    (三)融入语文教学
        1.与语文课堂对接
        2.与高考备考对接
    (四)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对接
    (五)制作音像制品,传播交流
        1.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制作视频,比赛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致谢

四、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新课标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文化进校园实施路径的思考[A]. 尤立家. 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1
  • [2]基于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的实践[J]. 赵学娒,任海林. 新课程, 2021(21)
  • [3]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方略[J]. 张雪娟. 教师博览, 2021(06)
  • [4]诗词进校园的思考与对策[J]. 单红芳,顾文东. 文学教育(下), 2020(11)
  • [5]“古诗词进中学校园”活动研究 ——以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D]. 卢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6]凝心聚力新时代,培根铸魂新诗歌——全国诗歌座谈会综述[J]. 霍俊明. 诗刊, 2020(03)
  • [7]诗词类综艺节目的诗化教育研究[D]. 郭慧芳.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诗教进校园 红韵润心田[A]. 东海县牛山街道郇圩小学. 江苏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场观摩研讨会会议文集, 2019
  • [9]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韩港.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凌云县河畔石刻诗词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 陆庆玉.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中国诗歌走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