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煎服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大黄煎服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一、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洪赫彤[1](2021)在《乳康汤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乳康汤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为出发点,结合经典的提取方法、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旨在优化乳康汤的制备工艺,并建立乳康汤的质量评价体系,为乳康汤的批量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鹿角的粉碎粒度、加水量、煎煮时间进行考察,以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化乳康汤中鹿角的最佳制备工艺。2.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选取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料液比进行考察,以阿魏酸、淫羊藿苷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优化乳康汤其余十二味药的最佳制备工艺。3.采用硅胶G板薄层色谱法,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15cm左右,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对乳康汤中的柴胡药材进行薄层鉴别。4.采用硅胶G板薄层色谱法,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酸(94:5:5:2)为展开剂,展至15cm左右,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10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对乳康汤中的莪术药材进行薄层鉴别。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和波长切换的方法测定乳康汤中阿魏酸、丹酚酸B、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E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C为1%的甲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6.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测定乳康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E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乙腈-1%甲酸水(18:82);检测波长:260nm;流速1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7.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测定乳康汤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E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乙腈-1%甲酸水(19:81);检测波长:280nm;流速1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测定乳康汤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E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甲醇-1%甲酸水(75:2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建立乳康汤的指纹图谱。色谱柱:Agi Lent E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C为1%的甲酸水;检测波长:286nm;流速1m 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1.确定乳康汤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将鹿角粉碎,粉碎粒度为80目;共煎煮4次,第一、二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3小时,第三、四次加6倍量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量备用。将其余十二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h,加12倍量水,合并滤液及备用浓缩液,浓缩至1000m L。经验证,测得平均综合评分为96.6,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1.8%。2.在乳康汤薄层色谱中,经碱化萃取的供试品溶液与柴胡对照药材在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液无干扰;经环己烷提取的供试品溶液与莪术对照药材在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液无干扰。3.本研究通过HPLC波长切换法测定阿魏酸、丹酚酸B、淫羊藿苷的含量,其进样量分别在0.0053310.02666μg,0.29001.450μg,0.048000.2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在97.1%100.3%,RSD在2.3%2.6%。测定结果分别为0.01251mg/m L、0.5362mg/m L、0.1067mg/m L。4.本研究通过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其进样量在0.11300.56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在99.3%,RSD在2.3%。测定结果为11.78μg/m L。5.本研究通过HPLC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其进样量在0.15680.78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在99.7%,RSD在2.6%。测定结果为18.38μg/m L。6.本研究通过HPLC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的含量,其进样量分别在0.031650.2110μg、0.0016960.01130μg、0.013920.0928μg、0.023280.1552μg、0.11580.77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在98.3%101.9%,RSD在2.3%2.9%。测定结果分别为37.30μg/m L、1.654μg/m L、17.10μg/m L、15.02μg/m L、98.2μg/m L。7.通过建立10个批次乳康汤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立了22个色谱共有峰,并指认出7个色谱峰,其中3号峰为阿魏酸;5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1号峰为丹酚酸B;15号峰为淫羊藿苷;18号峰为芦荟大黄素;20号峰为大黄酸;22号峰为大黄素。其中11号色谱峰丹酚酸B峰面积较大,保留时间相对适宜且分离度较好,故可将其作为参照峰。各个批次乳康汤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2。结论:1.正交试验设计及基于响应面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乳康汤的制备工艺,经3组实验结果验证,该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乳康汤的生产制备提供依据。2.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高效准确地鉴别出乳康汤中的柴胡、莪术药材,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乳康汤的质量控制。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乳康汤中10种成分的含量,为乳康汤质量的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乳康汤在质量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吕一舟[2](2021)在《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有研究表明茵陈蒿汤有抗肝损伤、防治脂肪肝、抗肝纤维化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等湿热内蕴证,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茵陈蒿汤基础上加味甘草能降低栀子的毒性,制成口服液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本试验首先通过对十个产地的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原料药进行筛选,然后选用最佳产地的原料药进行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的优化,并对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十个产地原料药筛选主要依据主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市场售卖情况,选取茵陈、栀子、大黄、甘草这四种原料药材各十个产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药材中绿原酸、栀子苷、总蒽醌及甘草酸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运城的茵陈绿原酸含量最高,湖北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最高,陕西的大黄中总蒽醌含量最高,甘肃古浪县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最高,因此选取这四个产地的药材进行后续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2)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本试验进行了水提、醇提、水提醇沉三种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并结合实际生产、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提工艺,即补足2倍吸水量后加12倍水,浸泡0.5 h,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3)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定性检查采用一般检查方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性状、相对密度和p H进行检查;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主要成分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单铵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呈深褐色,黏稠度适中,气微味甜。相对密度为1.06~1.10 mg/m L(20℃),p H为4.87~4.90。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苷对照品和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棕色斑点;在与大黄素对照品和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黄色荧光斑点;在与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和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暗褐色斑点。(4)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单铵盐进行方法学试验并进行含量限度测定。结果显示:栀子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15:85),检测波长为238 nm;大黄素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甘草酸单铵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37:63),检测波长为250 nm。都用色谱柱为Hadesil C18-K(4.6×250mm,5μm),流速1 m L/min,柱温30℃,进样10μL的方法检测。口服液中每1 m L含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分别不得少于1.09 mg,7.12μg,0.73 mg。

武印奇,杨大宇,郭玉岩,高宏伟,孙爽,吕邵娃[3](2020)在《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大柴胡汤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大柴胡汤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含量的影响,明确大柴胡汤中大黄所加入的最佳时间以及大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大柴胡汤中总蒽醌、结合型蒽醌以及游离性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760nm波长处测定大柴胡汤中鞣质的含量。结果总蒽醌、游离蒽醌以及结合蒽醌的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其总蒽醌及结合蒽醌在30 min时达到最大值,游离蒽醌在45 min达到最大值。结论大柴胡汤按经典工艺制备后,其药液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约为泻下制剂的1/14,鞣质含量达到溶出最大值。

张晶[4](2020)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文中提出中药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a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的干燥根及根茎。临床上,以生、熟大黄饮片常用。生大黄苦寒之性较强,泻下之力强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热结便秘。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的泻下作用缓和,同时增强了活血祛瘀作用。生、熟大黄功效上的差异,其根源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其核心在于炮制改变中药药性。近年来,许多学者逐渐开展了对于中药药性理论以及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的研究。课题组前期已从宏观的功能药性的角度成功探明了生、熟大黄苦寒泻下作用变化的基本规律,而对于大黄的向位药性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向位药性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对中药治疗疾病与脏腑相关性的总结,一般包括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内容。大黄入气分,攻气滞,主要作用于肠道,可解决肠道功能问题,因此临床上大黄主要用于攻下,治大便不通,肠胃阻塞的急腹症。熟大黄偏入血分,能泄降胃中实热而凉血,攻除体内瘀血。血液瘀滞性疾病,如肌瘤、崩漏等,可以用酒制大黄。为研究大黄炮制前后向位药性的变化以及与气分血分之间的相关性,本课题在国自然基金“酒蒸改变大黄“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辩证相关性的科学诠释”的支撑下,基于课题组前期生、熟大黄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差异研究结果,采用便秘以及寒凝血瘀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分析生、熟大黄在不同模型下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明确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差异,揭示生、熟大黄向位药性变化的科学内涵,探索大黄饮片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的相关性,为全面揭示大黄炮制前后药效差异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拓宽了炮制学科的研究思路。一、生、熟大黄的化学成分表征本节基于RRLC-QTOF/MS方法,对生、熟大黄饮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采集到的生、熟大黄的定性质谱数据,采取分子特征提取法,快速地从总离子流图(TIC)中直接提取所有化合物信息。以各成分的峰面积为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了引起生、熟大黄化学成分差异的73个标志化合物。通过分析对照品的裂解规律,总结确定各类成分的特征碎片离子。根据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对73个化学成分标志物进行推导和指认。其中,包括蒽醌类27个,二苯乙烯类16个、苯丁酮类11个以及其他类成分19个,明确了生、熟大黄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本节采用UPLC-DAD分析方法,对生、熟大黄提取物中12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1)、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2)、莲花掌苷(3)、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4)、异莲花掌苷(5)、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6)、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没食子酰基-6"-O-(4"’-羟基)-桂皮酰基)(7)、芦荟大黄素(8)、大黄酸(9)、大黄素(10)、大黄酚(11)以及大黄素甲醚(12)。经回收率、专属性、重复性、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等方法学考察可知,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各成分的在生大黄提取物中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 0.99%、0.23%、5.46%、1.81%、7.73%、0.29%、1.69%、0.05%、0.66%、0.19%、0.12%和0.36%,各成分在熟大黄提取物中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 0.03%、0.18%、2.49%、1.76%、2.89%、0.14%、0.12%、0.13%、1.29%、0.23%、0.21%和0.55%。结果提示,炮制为熟大黄后,蒽醌苷、苯丁酮类成分含量下降,蒽醌苷元类成分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科学、准确分析生、熟大黄之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研究基础。二、生、熟大黄在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UPLC-MS/MS技术,建立并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芦荟大黄素-3-CH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分析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分析,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及回收率等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符合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采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正常大鼠一次性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的不同时间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根据血浆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绘制浓度-时间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在熟大黄中的达峰时间(Tmax)明显快于生大黄。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较高的血药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 UC0-24)以及在生大黄中较低的清除率(CLz/F),提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吸收多,消除慢,生物利用度较高。除此之外,发现大黄酸以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吸收入血的量多,清除率低,生物利用度高,因此推测其可能是生大黄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其余三个成分,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这三个成分在熟大黄中的体内滞留时间(MRT0-24)长于生大黄,但三个成分的血药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在生、熟大黄中的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这三个成分在生、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差异或者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稍高,因此推测其可能是熟大黄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上述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三个不同时间点(15 min、60 min、4 h)的组织中各成分的浓度。结果显示,随着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及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所降低,而相应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含量逐渐升高,提示蒽醌成分在体内发生了生物转化。生、熟大黄中各成分主要分布胃脏、大肠以及结肠中。组织分布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存在靶向性、向位性。此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生、熟大黄在不同病理模型下的向位药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三、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UPLC-MS/MS技术,建立并测定给药后便秘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使用β-葡萄糖醛酸酶酶解生物基质中的蒽醌苷元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前处理步骤,克服其对照品难以获得而无法定量的问题,实现样品中蒽醌苷元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快速定量。所有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及回收率等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符合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采用已建立的UPLC-MS/MS方法,测定便秘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绘制浓度-时间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本实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蒽醌苷、蒽醌苷元及蒽醌苷元结合物在熟大黄中的清除率(CLz/F)均高于生大黄组,结果提示,炮制为熟大黄后,各成分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加快,成分在体内的蓄积时间会减少。结合生、熟大黄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含量比值(1.03)结果分析,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及其在生大黄中较低的清除率(CLz/F)。上述结果均提示,在便秘模型大鼠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熟大黄。除此之外,大黄酸以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的体内暴露量明显高于熟大黄,同时这两个成分在生大黄中较长的体内滞留时间(MRT0-∞),上述结果提示,大黄酸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熟大黄。除此之外,大黄酸葡萄糖醛酸、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大黄素甲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其余四个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大黄酚葡萄糖醛酸在生、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差异。已有文献报道,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与芦荟大黄素均与大黄的泻下作用有关,因此推测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能是生大黄发挥泻下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在便秘模型大鼠的组织分布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灌胃给予提取物4h后,组织中的各成分仍有较高的分布浓度,结合各成分较长半衰期(t1/2),提示各成分在体内的消除较慢,存在蓄积现象。其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及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主要分布于结肠以及大肠中;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主要分布结肠中,其中在生大黄中的组织分布浓度高于熟大黄,大黄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多个组织均有分布,结果提示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下,成分在体内主要分布于结肠组织,作用部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证实大黄通过在结肠中的向位性分布,发挥泻下作用。四、生、熟大黄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上述建立的UPLC-MS/MS技术,测定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蒽醌苷元、蒽醌苷以及结合蒽醌的含量。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一次性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15 min、30 min、60 min、2 h、6 h、24 h)以及组织(60 min、6 h)中蒽醌类成分的浓度。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中,明确生、熟大黄的入血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其相应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等均可能是熟大黄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寒凝血瘀模型下的组织分布动力学结果显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以及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在脾脏中分布较多;而大黄酸以及大黄酸葡萄糖醛酸主要分布于血浆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以及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主要分布于肝中。与便秘模型下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对比,上述成分在寒凝血瘀模型下的组织分布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提示在寒凝血瘀模型下,大黄中各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具有向位性,揭示生、熟大黄是通过分布于靶向组织,进一步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在便秘模型下,生、熟大黄中成分主要分布于结肠组织中,在寒凝血瘀模型下,成分主要分布于血浆、肝脏及脾脏中,结果显示,生、熟大黄在不同的病理模型下,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推测大黄通过入气分,分布于结肠,进而发挥泻下作用;通过入血分,分布于肝脏、脾脏等脏器,进而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揭示了生、熟大黄向位药性变化的科学内涵,阐明了生、熟大黄向位药性的差异可能是其产生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验证了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向位药性的角度探索中炮制原理科学内涵,在丰富中药饮片炮制原理研究方法的同时,为同类中药的炮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肖柳君[5](2020)在《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方黄甘颗粒(FHG)由6味中药(大黄、黄芪、炙甘草、干姜、北柴胡、附子)组成,拟开发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中药6类新药,旨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药复方新药作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乃至今后中药新药研发的重点。面对很多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流感病毒性疾病等,西医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毒副作用严重,而中医药在各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价值。中药复方新药则极大地体现中医中药的特色,依托中医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思想的融合,中药复方新药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本文以复方黄甘颗粒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方中六味中药进行质量研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最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复方黄甘颗粒有效活性成分,为使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更具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复方黄甘颗粒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对各批次的六味饮片照2015版一部药典要求进行检测,鉴于方中君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低、重复性差等问题,通过对不同洗脱体积的40%乙醇进行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流速、10种D101大孔吸附树脂泄漏曲线进行考察,以及对索氏回流后药材残渣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在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中洗脱流速、D101大孔树脂的选择、提取方式等问题值得商榷。另外,通过借鉴黄芪薄层鉴别方法,对比D101大孔吸附树脂与中性氧化铝柱层析两种不同制样方法对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为往后更合理地控制黄芪饮片的质量奠定基础。(2)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对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中大黄、炙甘草、黄芪进行薄层摸索,建立大黄、炙甘草鉴别方法,对中间体中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进行方法学研究,为复方黄甘颗粒成品的质量奠定基础。同时,以总蒽醌为研究对象,对五种蒽醌类成分在煎煮液、浓缩液、喷干粉中量质传递情况进行考察,为复方黄甘颗粒制剂工艺稳定性提供支撑。(3)复方黄甘颗粒成品质量标准研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成品中大黄、炙甘草、干姜薄层鉴别方法,对其中的双酯型乌头碱进行了限量检查,采用液相色谱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成品中主要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芪甲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指纹图谱,以控制颗粒剂的质量。明确从饮片源头到成品制剂有效成分群量质传递规律,进一步说明该制剂工艺稳定、可靠。同时,也为中药复方新药的量质传递规律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4)网络药理学研究:以复方黄甘颗粒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复方黄甘颗粒“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为复方黄甘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预测黄芪甲苷、大黄素等活性成分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紧密相关,为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结论:本文通过对六味饮片进行研究,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草案,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复方黄甘颗粒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进一步验证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选择合理性,同时为中药复方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马师师[6](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着,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着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着作以近期主编或独着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李冉[7](2020)在《基于数据分析的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桃核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是治疗太阳蓄血证的代表方。药物组成仅五味,但配伍精妙,共奏泻下瘀热之效。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求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以期为现代临床合理规范的应用本方提供参考。内容和方法: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桃核承气汤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进展。第二章为桃核承气汤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桃核承气汤条文、药物、配伍、煎服法以及代表医家对原文的注解进行系统的分析,深入理解桃核承气汤的理法方药。第三章为桃核承气汤近现代医案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桃核承气汤相关文献,并加入手动检索,检索近现代(1912年--2019年)医案类书籍,收集桃核承气汤的有关医案,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整理,建立Excel表录入相关数据成立医案数据库,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阐明桃核承气汤的证治规律。第四章为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白建库至2019年12月31 日,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桃核承气汤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药理方面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免疫调节、降低血糖和血脂、抗凝、抗氧化、抗肾衰竭等药理作用。(2)桃核承气汤主要病机为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与血结于下焦,血热互结,上扰心神,热重而瘀轻,可出现如狂、少腹急结等证。(3)医案分析方面,桃核承气汤证男女均可发生,而女性比例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1-40岁之间;癫狂、淋证、腹痛、癃闭、脑外伤、腰痛为最主要的六种病证;大便秘结、少腹急结、烦躁、小便不利、腹胀痛、口干渴、神识不清、发热、腰痛、纳差和不寐为主要的十一种症状;舌象方面:舌质以红舌、有瘀斑最为多见,其次是暗红舌和紫暗舌,苔色以黄色最多,苔质以腻苔为多见,其次是燥苔和厚苔;脉象中复合脉象以沉涩脉、弦涩脉、弦数脉为主,单一脉象以沉脉、涩脉、数脉为主;服药疗程多在一周以内;药后反应以大便增多最为常见,其次是后阴下血;桃核承气汤药物常用量是:桃仁10克,大黄10克,桂枝6克,甘草6克,芒硝6克。在加味药物中以清热药最多,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如丹皮、当归、赤芍、牛膝等。再者是补虚药;运用关联分析得出桃核承气汤主症之间的关联性主要在于大便秘结与小便短赤、口干渴、烦躁、发热,少腹急结与狂躁、口干渴,烦躁与不寐、狂躁、口干渴、神识不清,神识不清与发热,不寐与狂躁,口干渴与发热、小便短赤,发热与小便短赤。但各主症之间的支持度并不大,说明主症之间有一定关联但又有各自的独立性。(4)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2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RR=1.25,95%CI:(1.19~1.33),P<0.00001];比较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MD=-0.85,95%CI(-1.31,-0.39),P=0.0003];比较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PBG),试验组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MD=-1.43,95%CI(-2.20,-0.66),P=0.0003];比较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试验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幅度大于对照组[MD=-1.31,95%CI(-2.17,-0.46),P<0.00001];比较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FINS),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总结了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扩展了临床应用范围,为临床更合理规范的运用本方提供参考,为今后对桃核承气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闫丽丽[8](2020)在《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理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大黄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药理作用差异较大。通过总结大黄炮制后的成分和药理试验,综述炮制对大黄炮药理作用的主要影响,以及炮制品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大黄研究提供参考。

李鑫[9](2020)在《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及防风散有效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药液中有效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以及防风不同时间煎煮对防风散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复制感冒动物模型研究防风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散药效学作用影响,探讨防风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煎煮防风单味药以及防风复方防风散中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色谱柱:INERTSIL ODS-3柱(250×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采用热板法、酵母菌致发热法、足跖肿胀法观察具体煎煮时间,明确实验分组和给药量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模型动物镇痛作用、解热作用和抗炎作用的影响。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足肿胀各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足肿胀各组大鼠脾脏组织中Toll受体2(TLR2)、Toll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的蛋白表达。结果:防风饮片煎煮30 min即先煎10min时,其有效成分升麻素苷的含量为7.547mg·g-1,含量最高,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煎煮25-35 min含量为3.472 mg·g-1,含量最高且基本稳定。防风散中防风先煎10min时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为7.547 mg·g-1,含量最高。镇痛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BCG)比较,布洛芬组,感冒疏风片组、防风先煎10min、15min防风散组小鼠的痛阈值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1)。解热实验结果表明,与BCG比较,模型组(MG)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体温均有所升高(P<0.05或P<0.01);与MG比较,布洛芬组,防风先煎0 min、5 min、10 min、15 min防风散组小鼠体温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抗炎实验结果表明,与BCG比较,MG大鼠造模后足趾肿胀率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与MG比较,布洛芬组,防风先煎10min组大鼠足趾肿胀率显着降低(P<0.01)。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与MG相比,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各组大鼠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或P<0.05),其中防风先煎10min组效果最显着(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与BCG比较,MG大鼠脾脏组织中TLR2、TLR4、MyD88蛋白含量显着升高;与MG比较,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各组大鼠脾脏组织中TLR2、TLR4、MyD88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防风先煎10min组显着降低(P<0.01)。结论:防风单味药和防风散中防风先煎10min时,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防风先煎10min的防风散对感冒模型动物的镇痛、解热、抗炎作用显着,对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LRS/MyD88信号通路各炎症蛋白调节效果明显。防风入汤剂应先煎10min为宜。

许玫[10](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通过本次回顾性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适应病症,适用人群,方药的安全剂量使用,为今后国内外医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精准和更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历代医家的方论,海内外的实验室研究和近现代的临床应用报道,以及药物的研究和其方证鉴别。并收集纳入古代医案22例,近现代医案672例,火神派医案76例,黄煌教授医案118例,日本医案13例,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系统,症状与体征,应用剂量和加味合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研究。统计分析“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病症”,归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安全应用指征。结果:(1)麻黄附子细辛汤安全应用的人群特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人群以女性偏多。多见体形健壮偏胖,面色黄暗或发黑,无光泽,皮肤干燥,无汗,疲倦貌,面油,面浮肿,眼圈黑,口唇红,毛发浓密等特征。病人常见精神极度疲倦,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抑郁或焦虑烦躁神态,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并有明显恶寒怕冷,流清涕,口不渴不欲饮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和脉沉细或微,脉沉紧。腹诊见腹部压痛和腹厚软。(2)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病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五官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及外感发热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聋,牙痛,支气管哮喘,肺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荨麻疹,带状疱疹,无汗症,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前列腺炎,滑精,遗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生长发育迟缓,糖尿病肾病,血栓性脉管炎,乳腺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外感发热等。典型症状指征包括怕冷,发热,无汗,浮肿,乏力,嗜睡,情绪低沉,哈欠多,咳喘,胸闷,心动过缓,心悸,身痛,头痛,流清涕,耳聋耳鸣,牙痛,流涎,口不渴,音哑,咽喉不利,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干燥,肢体痛痹,肢体颤抖,下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小便清长,月经错后,痛经,不举等症状。结论:通过对几大类医案的统计,特别是黄煌教授医案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主治病症和如何安全有效应用的客观指征。

二、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乳康汤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乳康汤的制备工艺
第二章 乳康汤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乳康汤的薄层鉴别
    第二节 乳康汤的含量测定研究
    第三节 乳康汤指纹图谱的研究
第三章 乳康汤质量标准的起草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1.2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单味药保肝、抗病毒作用研究
        1.2.1 茵陈
        1.2.2 栀子
        1.2.3 大黄
        1.2.4 甘草
    1.3 中兽药口服液研究进展
        1.3.1 中药口服液研制的一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1.3.2 中兽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原料药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茵陈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2 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3 大黄中五种蒽醌类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4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水提制备工艺研究
        3.2.2 醇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3.2.3 水提醇沉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定性检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一般检查
        4.2.2 薄层色谱鉴别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含量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栀子苷含量测定
        5.2.2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大黄素含量测定
        5.2.3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甘草酸单铵盐含量测定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附录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大柴胡汤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大柴胡汤的制备
    2.2 游离型蒽醌与结合型蒽醌的含量测定
        2.2.1 溶液的制备
        2.2.2 色谱条件
        2.2.3 线性关系
        2.2.4 精密度试验
        2.2.5 稳定性试验
        2.2.6 重现性试验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8 样品含量测定
    2.3 鞣质的含量测定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2 线性关系考察
        2.3.3 精密度试验
        2.3.4 稳定性试验
        2.3.5 重现性试验
        2.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2.3.7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4)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熟大黄炮制沿革
    2 生、熟大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3 生、熟大黄药理作用的研究
    4 生、熟大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 基于药性理论的认识
    6 结语以及展望
第一章 生、熟大黄的化学成分表征
    第一节 生、熟大黄中化学成分的定性表征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小结
    第二节 生、熟大黄中化学成分的定量表征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小结
    申明
第二章 生、熟大黄在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
        2.1.2 仪器
        2.1.3 药品与试剂
        2.1.4 样品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2.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2.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2.2.5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2.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2.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方法学实验结果
        2.3.2 吸收动力学样品检测结果
        2.3.3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动物
        3.1.2 仪器
        3.1.3 药品与试剂
        3.1.4 样品来源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3.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3.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3.2.5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3.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3.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便秘模型复制结果
        3.3.2 方法学验证结果
        3.3.3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3.3.4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熟大黄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动物
        4.1.2 仪器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样品来源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4.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4.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4.2.5 分析条件
        4.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4.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寒凝血瘀模型结果
        4.3.2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4.3.3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黄芪饮片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样品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液相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2.4 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测定
        2.5 对方法1(药典方法)进行考察
        2.5.1 不同洗脱体积的40%乙醇进行考察
        2.5.2 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溶剂洗脱流速单因素考察
        2.5.3 D101大孔吸附树脂泄漏曲线考察
        2.5.4 对索氏提取器中回流完的饮片残渣进行考察
        2.6 方法2方法学考察
        2.7 不同批次黄芪饮片含量测定
        2.8 不同中性氧化铝与填料考察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复方黄甘颗粒饮片质量相关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大黄饮片质量研究
        2.1 样品信息
        2.2 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2.3 小结
    3 炙甘草饮片质量研究
        3.1 样品信息
        3.2 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3.3 小结
    4 北柴胡饮片质量研究
        4.1 样品信息
        4.2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含量测定
        4.3 小结
    5 黑顺片质量研究
        5.1 样品信息
        5.2 黑顺片含量、限量测定结果
        5.3 小结
    6 干姜质量研究
        6.1 样品信息
        6.2 6-姜辣素含量测定
        6.3 小结
    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样品制法
    3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薄层鉴别研究
        3.1 大黄薄层鉴别
        3.2 甘草薄层鉴别
        3.3 黄芪薄层鉴别
    4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
        4.1 液相色谱条件
        4.2 样品溶液制备
        4.3 方法学验证
    5 复方黄甘颗粒制备工艺全过程总蒽醌含量稳定性研究
        5.1 液相色谱条件
        5.2 样品溶液制备
        5.3 总蒽醌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性状鉴别
    3 复方黄甘颗粒薄层鉴别
        3.1 大黄薄层鉴别
        3.2 甘草薄层鉴别
        3.3 干姜薄层鉴别
    4 检查
        4.1 乌头碱限量检查
        4.2 一般检查
    5 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5.1 总蒽醌含量测定
        5.2 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5.3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6 复方黄甘颗粒指纹图谱研究
        6.1 色谱条件
        6.2 对照品溶液制备
        6.3 供试品溶液制备
        6.4 方法学考察
        6.5 分析与讨论
    7 复方黄甘颗粒标志性成分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8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复方黄甘颗粒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工具
        1.2 化学成分的搜集与筛选
        1.3 复方黄甘颗粒治疗CRF作用靶点筛选
        1.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1.5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构建
        1.6 靶点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与作用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2.2 中药有效成分与疾病靶点的Venny分析
        2.3 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4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构建与分析
        2.5 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2.6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7 复方黄甘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的成分与作用机制文献验证
        2.8 靶点通路分析
        2.9 FHG治疗CRF潜在Q-marker预测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附表

(6)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1 古代“中药”别称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4 讨论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2 影响因素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2.2 细辛的基原
        2.3 细辛的用法
        2.4 剂型
        2.5 配伍
    3 讨论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2 本草的科学性
        2.1人体实验
        2.2动物实验
        2.3其他实验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讨论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1'>2.1 1+1>1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3.3 相恶的背反
        3.4 相反的背反
    4 讨论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2.1 炮制
        2.2 配伍
        2.3 剂量
        2.4 用法
    3 讨论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2.1 外延过泛
        2.2 一词多义
        2.3 一义多词
        2.4 功用不分
        2.5 词义重复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3.2 认真审定
        3.3 准确定义
        3.4 聚类系统
        3.5 专家咨询
        3.6 形成标准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4.1 对证功效
        4.2 对症功效
        4.3 对病功效
    5 讨论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2.1 外风、伏风致病
        2.2 内风致病
    3 治不离风
        3.1 已病治风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3.3 治风先治血
        3.4 未病防风
    4 临证举要
        4.1 眩晕
        4.2 泄泻
        4.3 支气管哮喘
    5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基于数据分析的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桃核承气汤现代临床应用
        1.1 内科疾病
        1.2 外科疾病
        1.3 妇科疾病
        1.4 儿科疾病
        1.5 皮肤病
        1.6 其他
    2 桃核承气汤现代实验研究
        2.1 抗炎
        2.2 保护血管内皮
        2.3 调节免疫机制
        2.4 降低血糖
        2.5 降低血脂
        2.6 抗凝
        2.7 抗氧化
        2.8 抗肾衰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桃核承气汤方证理论研究
    1 桃核承气汤出处及代表医家注解分析
    2 桃核承气汤方证分析
        2.1 病因病机分析
        2.2 主症分析
        2.3方药配伍分析
        2.4 煎服法
第三章 基于近现代医案的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筛选
        2.3 资料范围
        2.4 资料规范
        2.5 统计方法
    3 统计结果
        3.1 医案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
        3.2 病名统计分析
        3.3 症状统计分析
        3.4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3.5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3.6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3.7 症与症之间的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少腹急结与腹胀痛
        4.2 小便不利与小便自利
        4.3 大便秘结
    5 小结
第四章 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的筛选
        1.5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临床疗效分析
        2.4 发表偏倚分析
        2.5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个人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8)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方法对大黄药理作用的影响
    1.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2 对肾脏疾病的影响
    1.3 对抗菌消炎作用的影响
    1.4 对减毒效果的影响
2 结语

(9)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及防风散有效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1.1 先煎
        1.2 后下
        1.3 包煎
        1.4 另煎
        1.5 烊化
        1.6 兑服、冲服
        1.7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2 防风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1 防风化学成分
        2.2 防风解热镇痛作用
        2.3 防风抗炎作用
        2.4 防风增强免疫力作用
        2.5 防风抗肿瘤作用
        2.6 防风其他药理作用
    3 防风散研究进展
    4 感冒相关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4.1 镇痛动物模型
        4.2 发热动物模型
        4.3 非特异性炎症动物模型
    5 感冒动物模型阳性药的选择
    6 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研究进展
    7 TLRS/MyD88 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与饲料
        1.2 药物与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及防风散有效成分的影响
        2.2 不同先煎时间煎煮防风散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2.3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解热作用的影响
        2.4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抗炎作用的影响
        2.5 脏器系数测定
        2.6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 A、Ig G和 Ig M的水平
        2.7 Westen-blot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TLR2、TLR4和MyD88 表达水平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及防风散有效成分的影响
        4.2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4.3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解热作用的影响
        4.4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抗炎作用的影响
        4.5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4.6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血清中Ig A、Ig G和 Ig M的水平的影响
        4.7 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大鼠脾脏组织中TLR2、TLR4和MyD88 表达水平的影响
    5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概论
    1. 文献研究背景
        1.1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1.2 少阴病论述
    2. 国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2.1 国内现代药理研究
        2.2 国内临床研究与应用
    3. 日本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3.1 日本医家方论
        3.2 日本现代药理研究
        3.3 日本临床研究与应用
    4.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研究
        4.1 麻黄
        4.2 附子
        4.3 细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文献收集与纳入标准
        1.1 文献收集来源
        1.2 纳入标准
    2. 资料收集项目
    3. 资料整理
    4. 统计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1.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1.3 症状统计分析
        1.4 舌象统计分析
        1.5 脉象统计分析
    2. 国内近现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2.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2.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2.4 症状统计分析
        2.5 体征统计分析
        2.6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2.7 近现代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2.8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3. 火神派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3.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3.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3.4 症状统计分析
        3.5 体征统计分析
        3.6 火神派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3.7 火神派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3.8 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
        4.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4.3 症状统计分析
        4.4 体征(舌象、脉象、腹诊)统计分析
        4.5 黄煌教授医案麻黄、附子、细辛应用剂量统计
        4.6 原方、加味、合方统计分析
        4.7 服用方法与煎煮
    5. 日本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性别与年龄比例与统计分析
        5.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5.3 症状统计分析
        5.4 舌象统计分析
        5.5 脉象统计分析
        5.6 腹诊统计
第四章: 讨论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1.1 方论
        1.2 方证的概念
        1.3 “方-病-人”思维模式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机分析
        2.1 中医病机分析
        2.2 方证病机分析
        2.3 现代医学病机分析
    3.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总结
        3.1 主治疾病
        3.2 症状指证
        3.3 体征指征
        3.4 适用人群
        3.5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和注意事项
        3.6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分析
        3.7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关键点
        3.8 黄煌教授经验介绍
    4. 类方方证鉴别
        4.1 麻黄附子甘草汤
        4.2 麻黄附子汤
        4.3 麻黄汤
        4.4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4.5 附子汤
        4.6 桂枝加附子汤
        4.7 大黄附子汤
        4.8 桂枝芍药知母汤
        4.9 四逆汤
        4.10 真武汤
    5. 安全应用与注意事项
        5.1 如何安全和有效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5.2 掌握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的药性,安全剂量应用
        5.3 注意事项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海外的实际应用和规管
    7. 结论
        7.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7.2 创新点
        7.3 展望
        7.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医案名称规范
    附录2 古代医案摘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乳康汤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D]. 洪赫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2]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吕一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大柴胡汤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含量的影响[J]. 武印奇,杨大宇,郭玉岩,高宏伟,孙爽,吕邵娃. 时珍国医国药, 2020(10)
  • [4]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D]. 张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D]. 肖柳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基于数据分析的桃核承气汤证治规律研究[D]. 李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理作用的影响[J]. 闫丽丽.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02)
  • [9]不同煎煮时间对防风及防风散有效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影响[D]. 李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D]. 许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大黄煎服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