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急诊医学发展路径——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论中国急诊医学发展路径——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一、共同探讨中国急救医学发展之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芬[1](2021)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一是研究病例分布、就诊特点、中医及西医治疗等问题,通过这些环节,梳理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就诊及治疗特点的具体情况;二是尝试归纳总结急诊科目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关于建立更具有实用性、更科学化的急诊科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将来急诊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纳入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或2016.01.25-2018.01.25之间所有符合条件的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进行分段研究,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将采集到的病例数据整理后录入Epidata3.0软件并建立Exce1数据库,所有数据均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χ±s)来描述计量资料里的连续数值型变量,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来描述计量资料里的分类变量,构成比和率的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若有频数小于5的数据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0.01表示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①本研究共纳入1320份病例,其中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共有727例:出院状态为死亡的共有106例(14.6%);纳入病例的平均年龄在76岁左右;80-99岁年龄段的人群共有311例,占比42.8%;就诊季节最多的是春季,总共234例(32.2%),其次是冬季,共有211例(29.0%);就诊时间频次最高的是09-12时,总共157例(21.6%);汉族人数共有683例(94.0%);家庭地址位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共有695例(95.6%);自费病例有42例(5.8%);最少住院天数是1天,最多住院天数是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共有571例(78.5%),单纯中医治疗共有130例(17.9%),单纯西医治疗总共26例(3.6%);伴随基础疾病最多的疾病种类排名由高到低取前四位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共有606例(83.4%);过敏药物中最多见的是青霉素类药物。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共有593例:出院状态为死亡的共有97例(16.3%);纳入病例的平均年龄在77岁左右;80-99岁年龄段的人群共有350例,占比59.0%;就诊季节最多的是冬季,总共218例(36.8%),其次是秋季,总共139例(23.4%);就诊时间频次最高的是09-12时,总共292例(49.2%);汉族人数共有576例(97.1%);家庭地址位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共有564例(95.1%);自费病例有11例(1.9%);最少住院天数是1天,最多住院天数是23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左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共有252例(42.5%),单纯中医治疗总共338例(57.0%),单纯西医治疗共有3例(0.5%);伴随基础疾病最多的疾病种类排名由高到低取前四位依次是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共有542例(91.4%);过敏药物最多见的是青霉素类药物。(2)入院情况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最多见的就诊原因是“喘”,出现212次;中医诊断最多见的是“喘证”,出现199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痰热壅肺”,出现37次;西医第一诊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肺部感染”,共231次;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出现340次。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最多见的就诊原因是“发热”,出现234次;中医诊断最多见的是“风温肺热病”,出现231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痰热壅肺”,出现52次;西医第一诊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肺部感染”,共212次;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出现298次。(3)治疗花费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中药饮片的使用率为36.3%;中成药的使用率为87.8%,中成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痰热清注射液;开展的中医治疗操作有明确记录的共有7例;住院平均总费用是11874元,床位平均费用是241元,西药平均费用是4625元,中成药平均费用是735元,中药饮片平均费用是131元,检查平均费用是2903元,化验平均费用是1102元,自费药平均费用是2元。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中药饮片的使用率为73.5%;中成药的使用率为98.5%,中成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参麦注射液;开展的中医治疗操作有明确记录的共有76例;住院平均总费用是26788元,床位平均费用是508元,西药平均费用是7527元,中成药平均费用是1324元,中药饮片平均费用是2496元,检查平均费用是3410元,化验平均费用是3808元,自费药平均费用是50元。(4)中医证候资料分析: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的中医证候资料在面色、动作反应、肢冷、体倦乏力、神疲懒言、斑、疹、目、黄疸、唇、咽喉、腹部形态、寒热感受、汗出、鼻部症状、咳嗽、喘、哮、痰、口味、口渴、头晕、心悸、腹胀、其他部位疼痛、嗳气、呃逆、饮食、睡眠、大便、小便、舌质、舌形、舌态、舌下络脉、舌苔厚薄、舌苔润燥、舌苔腻腐、舌苔颜色、脉诊等方面的记录情况中,有记录的比例均高于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5)西医检验资料分析:①入院日期在2011.01.25-2013.01.25之间的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比值以及淋巴细胞比值的检测率为93.9%,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率为80.2%;生化检查中,钾、钠、氯的检测率为90.0%,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率为88.9%,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检测率为87.1%,白蛋白值的检测率为85.7%,总胆红素的检测率为83.9%;血凝检查的检测率为53.9%;血气检查的检测率为48.6%。②入院日期在2016.01.25-2018.01.25之间的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比值以及淋巴细胞比值的检测率为96.3%,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率为96.3%;生化检查中,钾、钠、氯的检测率为96.6%,尿素氮、肌酐的检测率为95.4%,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检测率为94.4%,白蛋白值的检测率为94.4%,总胆红素的检测率为95.4%;血凝检查的检测率为86.2%;血气检查的检测率为59.5%。结论:(1)急诊科就诊人群老龄化,急诊科医师要提高关于高龄伴随的机体病理状态变化的认识,协调好社会医疗资源分配问题;(2)急诊科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联系紧密,要重视季节对传染病防治的指示性意义,提高对于公共卫生疾病的预警能力和预警意识;(3)急诊科的发展要同医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医院特色、就诊人群特征及就诊疾病谱,结合当前医疗保险政策,重点发展优势病种;(4)在急诊科建设当中,中医治疗比例不断提高,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要从数量提升转化为质量提升,制定适用于急诊科的中药饮片疗效评分标准方案,以进行中药饮片的疗效评价研究;(5)急诊留观病例存在其特殊性,急诊科需要产生新的独特医疗评价体系,以适合急诊学科特点、病种特点、危重程度及收治难度等。

甄永祺[2](2021)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聚焦于严重腹部创伤的特殊性,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临床观察等方法,获得有关严重腹部创伤救护的最佳证据,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旨在创新护理查房方式,为针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查房实践提供一个科学的管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护理工作的遗漏和错误,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指南和循证护理措施等的依从性,进而改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国内外与严重腹部创伤治疗、护理相关的文献、指南、专家共识等,提取有关证据条目。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2.半结构式访谈:选取南京市某三甲医院13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信息,提炼访谈主题,补充已有文献条目。3.临床观察:选取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创伤外科)、急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采取现场追踪结合翻阅诊疗、护理记录的方式,详细记录治疗和护理行为。观察结束后及时整理提炼所记录的内容,补充到清单条目中。4.专家完善:征求专家对前期所构建清单条目的意见。邀请专家根据临床实际,最大程度地讨论清单条目内容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实践的适配性,并对清单的结构框架和内容措辞提出修改意见。整理清单条目,编制成专家函询问卷。5.德尔菲专家函询:通过微信、电子邮件和直接送达纸质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邀请专家对清单各条目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等做出评价,并提出专业的增加/删除/修改意见。6.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及各条目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赋值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评价清单条目质量。研究结果: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临床观察和专家完善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基本框架,共包括3项一级条目、10项二级条目和43项三级条目。两轮专家函询之后,清单框架最终调整为3项一级条目、11项二级条目和42项三级条目。经统计,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8和0.916,第二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9和0~0.19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6和0.3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以护理程序和清单管理理念为理论指导,聚焦于严重腹部创伤的疾病特点,构建了适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查房清单,共包括3项一级条目、11项二级条目和42项三级条目,经统计分析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条目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护理查房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甘亚[3](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郝海燕[4](2020)在《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将入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参附针联合益气活血合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APACHEⅢ量表评分及阳虚血瘀证型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死亡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进行比较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对MODSE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急诊科住院符合西医MODSE诊断且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证的1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处理,如抗感染、扩容、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机械通气、纠正缺氧等措施,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清除诱发因素。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参附针(三九药业)60ml ivdrip qd+益气活血合剂(由青岛市中医医院制剂科煎制)口服或鼻饲,每次150ml,每日两次。以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比较。(1)临床疗效比较:以MODSE诊断标准中的各项指标为基础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失常的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有效:症状明显好转,功能不全器官个数减少或由衰竭期转为衰竭前期视为有效;无效:症状无改善,各器官功能指标无变化或恶化视为无效;(2)APACHEⅢ评分比较:对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疾病状况的各项参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分比较;(3)阳虚血瘀证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无、轻、中、重4级,主要症状分别记0,2,4,6分,次要症状记0,1,2,3分,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4)死亡率比较:两组死亡患者均默认为无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例数及死亡率;(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留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TNF-α水平,进行前后比较;(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留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比较。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74%、86.9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47%、75%,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Ⅲ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型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及治疗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F-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病人治疗后死亡情况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后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可以有效改善MODSE患者临床症状,可以降低MODSE患者APACHEⅢ量表评分及阳虚血瘀证型评分,对多种脏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MODSE死亡率;2.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在MODSE发病过程中的表达,从而缓解临床病症及延缓病情的进展,并进一步探讨炎症介质在MODS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刘峰[5](2020)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检索、临床观察及头脑风暴,整合、归纳现有的严重腹部创伤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经2轮德尔菲函询后,制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2.通过该方案的制定,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实施损伤控制复苏的观念意识,促进对创伤新理念新技术的规范落实,从而提升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护质量。方法:1.文献回顾研究者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Cochr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查阅严重腹部创伤救护相关文献,整合归纳有关证据条目。2.临床观察以南京某三甲医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追踪其在急救、ICU复苏不同阶段的DCR救护措施,采用现场笔记及日记的方式,记录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分析,以获取临床中严重腹部创伤DCR的护理措施,补充已有文献证据条目。3.头脑风暴针对前期构建的咨询条目征求专家意见,对其结构框架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下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并对条目内容、语义措辞及文化适用背景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必要的增删和修改意见及原因,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修改咨询条目形成最终专家函询问卷。4.专家完善由4位具备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现场评阅,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根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际,调整条目内容、语义表达及文化适用等,拟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初稿。5.德尔菲函询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方式发送问卷,每位专家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指标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评分,并提出意见或建议。6.统计分析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对问卷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在文献研究、头脑风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完善,初步构建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基本框架及内容,包含“创伤急诊抢救护理”、“创伤监护复苏护理”2项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2.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经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两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20、0.050.20,协调系数分别为0.293、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以损伤控制复苏为理论指导,聚焦不同阶段核心护理问题,初步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专家意见集中,权威系数较高,结果科学可靠,具有一定实用性。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6](2020)在《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文中提出脓毒症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与挑战,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进步,各个领域对脓毒症的研究探索越来越深入。尽管多年来国际上对脓毒症采取积极的"拯救"措施,但是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目前国际指南对脓毒症定义的更新,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及器官功能损害。感染是引发脓毒症的最初源头,而从感染发展到脓毒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病原体的侵入、细胞因子的释放、毛细血管渗漏和微循环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器官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在目前国际采用的Sepsis-3指南推荐中,以感染+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为脓毒症诊断标准,应对脓毒症的策略更多侧重在器官功能的"拯救"治疗上。经过近20年的努力,"拯救脓毒症运动"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急诊医学作为急危重症的前沿学科,能够最早收治急性感染患者。如果能够在感染早期从人群特点、感染病原体和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预测脓毒症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细胞因子检测及时发现"炎症风暴",利用有效的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对脓毒症高危患者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防止和阻断感染向脓毒症发展的进程,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急性感染患者的脓毒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基于此,中国急诊医学专家提出"预防与阻断"脓毒症的概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提出在"脓毒症前期"及"围脓毒症期"开展针对性的诊断、检查和处理,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三早两降",为急性重症感染患者的诊治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本共识由急诊医学领域的4个学(协)会及5个相关杂志出版机构共同倡导、探讨、撰写,由来自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药学及检验医学等专业学科的40余名专家多次讨论形成。共识内容包括急性感染患者的确定识别、抗感染治疗、脓毒症高危患者的排查筛查、"炎症风暴"的发现和应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和凝血功能的调控、液体支持方案及器官功能保护策略等,不仅总结归纳了临床常用的西医诊断治疗措施,也将祖国医学在脓毒症防治中的优势融入共识,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的诊疗参考,为减少感染患者发展为脓毒症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孙丽华[7](2019)在《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2.分析导致该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可能影响因素。3.进一步探寻导致这部分儿童误服中毒的深层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综合预防、干预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描述性分析法和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1.临床调查: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因误服中毒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332例误服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毒物名称、服用剂量、中毒时间、首发症状、发生地点、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性质、辅助检查、急救措施及患儿转归、家庭经济负担等,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质性访谈:采用质性研究的目的抽样法,选取其中PSS(中毒严重程度评分)≥2分的患儿,经签订家长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半结构化质性访谈,直到资料信息量饱和,最终访谈了12位家属,进一步探询患儿误服中毒的深层次原因。结果1.流行病学特点:儿童误服中毒临床调查一般资料显示,本次调查研究的332例误服中毒患儿,男孩186例(56.02%),女孩146例(43.98%),男孩发生比例高于女孩,男女孩比例1.27:1;患儿年龄45天~15岁2月,平均年龄为(2.36±0.76)岁,其中1~3岁幼儿期儿童188例(56.63%)误服中毒最多;毒物种类繁多,以药物中毒211例(63.55%)居首位,依次为:内服药183例(55.12%),生活日用品31例(9.34%),其他毒物30例(占9.04%,以干燥剂最多,其次有水银、油性笔芯油等),农药、鼠药及除草剂(主要为百草枯)较少见,但毒性很强,误服中毒时症状多为昏迷、意识障碍;从误服毒物到就诊的时间约为20分钟~8小时,平均中毒时间为(2.02±0.46)小时;中毒原因包括意外误服258例(77.71%),药物过量服用61例(占18.37%),家属喂错13例(占3.92%);误服中毒患儿中103例来自农村,93例来自城市,136例流动儿童;误服中毒地点以自己家中最多,共311例(占93.67%);发生误服时的照顾者以父母居多230例(占69.23%);而72.33%的患儿在发生误服后未采取任何应急措施,仅13.46%的患儿误服后家属采取了催吐或服用牛奶、酸奶等方法;对于毒物保管89.72%的家属会随处放(患儿可及的地方);经紧急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静脉输液等抢救处理,53例(15.96%)收住入院治疗(其中21例收住入重症监护室),最终治愈出院325例,留有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6例,1例毒蘑菇中毒患儿仍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暂无死亡病例。2.儿童误服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以及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3.儿童误服中毒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好奇、喜动,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不高;家庭成员安全意识淡漠,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生活节奏快,家庭结构不稳定,父母缺乏直接的监护和教育;陪护人监管不力;社会安全教育宣传不够等是造成儿童误服中毒的综合影响因素。结论1.儿童误服中毒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因性别、年龄而有不同程度发生,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性。2.家庭安全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教育知识和理念,应引起重视。3.重视毒物保存和管理,改进毒物外包装,限购或改进剧毒物质购买途径,应该得到全社会关注。

甘永雄[8](2019)在《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干预,旨在了解目前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对于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掌握程度、技能学习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等,同时探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及支援工作提高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的效果,为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现状调查。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对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该问卷通过10位专家评审。并对宁波市部分社区医院(8所)共计72名社区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第二阶段: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干预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参加轮训的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周期为三个月,采用医联体模式下形式多样的急救专业培训方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的培训前、培训后分别由培训老师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培训的效果。第三阶段:社区医院医护应急预案演练、技术指导以及相关考核研究。分别为轮训结束后半年、1年,三甲医院培训专家下沉至社区医院实施医联体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其进行考核以及技术指导,评价医联体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研究的数据录入采用SPSSl8.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调查72名社区医院临床医师中仅41.7%认为自己了解常见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另外,8.3%认为自己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不熟练;65.3%认为自己掌握一般;26.4%认为自己掌握比较熟练。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领导重视程度(P=0.000)、工作时间(P=0.000)、学历(P=0.023)、职称(P=0.000)、了解程度(P=0.000)以及年龄(P=0.000)密切相关。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主要来源有工作医院(83.3%)、书籍(54.2%)、培训班(38.9%)。84.7%的临床医师希望可以参加专业的培训,且倾向临床带教。同时,通过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专业培训方案,社区医师的理论水平、急救技能操作、现场演练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社区医院医护应急预案演练水平在轮训结束后半年、1年较前相比也有显着升高(P<0.05)。结论:1.社区医师对于急诊基本理论以及技能掌握程度欠佳,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与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时间、学历、职称、了解程度以及年龄密切相关,社区医院领导加强对社区医师的急救诊治能力的重视力度,鼓励其参加培训、进修、学术会议等,充分利用区域性医学资源共享平台,可显着提高社区医师的成长速度。2.采用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专业培训可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促进社区医院急危症救治水平的提高,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诊治能力培训项目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和推广。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9](2019)在《健康中国2030 重症医学直面挑战责无旁贷》文中研究表明早在1974年8月,在中国就出现了以独立医疗单元抢救危重患者的"三衰(心、肺、肾)"抢救病房。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重症医学专业发展迅速,不论是在日常的医疗工作还是在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彰显出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优势。1989年9月4日,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WFSICCM)接纳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TCMWMCSCCM)为正式成员国学会;1989年11月,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天津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危重病医学杂志——《危重病急救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表明我国的危重病医学已经正式被国际社会接纳并确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1997年9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成立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成立重症医学分会,2009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成立重症医学医师分会。2008年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重症医学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学科代码320.58),2009年重症医学科列入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8)。2001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也正式加入WFSICCM和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并成为理事成员国学会,2006至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分别成为APACCM、WFSICCM和全球脓毒症联盟(GSA)主席国和理事成员国学会,至今,我国还有多位重症医学学者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2012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欧洲重症医学会学术年会(ESICM LIVES 2012),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受邀组团代表中国参加年会并授课,展示了我国重症医学学者的风采。2013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大会开设中美、中欧联合论坛至今,2018年举行了"一带一路"学术活动启动仪式,与"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症医学学术团体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建立长久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表明中国的重症医学参与国际融合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9年是中国重症医学建设和发展40年。今天中国重症医学已是日渐腾飞,在崭新的学科平台上飞速发展,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学科发展成果,也获得了世界同行的称赞。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每年举办的学术年会规模逐渐扩大,参会人员从1 000多人逐渐增加到1.5万余人,投稿篇数从几百篇到几千篇,显示我国的重症医学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同时,重症医学分会通过发表系列专业指南、技术规范及学术年鉴,实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5C培训)、开展继续教育项目、举办重症医学基层行活动、设立"终身成就奖"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重症医学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在推动我国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推动了我国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培训的进程。2018年8月,重症医学科成为国家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2019年3月开始以内外科危重病医学专科两个方向招生。未来中国的重症医学建设发展更加需要我们明确学科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融合与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体制、科研创新和网络数据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建立高效而规范的体制模式。尤其是在大力开展并促进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加强后备人才储备;积极推动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支持并鼓励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促进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多渠道交流,逐步扩大中国重症医学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以推动中国重症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的学科站在现代医学的最前沿,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邓兆岿[10](2019)在《脓毒症中医证型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基础疾病分布,了解虚实证型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炎症指标的关系,探讨证型与基础疾病及WIC评分的相关性,以WIC评分量化评估基础疾病、协助中医辨证分型,并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13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及WIC评分,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WBC、N%、CRP、PCT、ALB,中医证型证素等,建立病历数据库,以虚实证型和28天预后进行分组,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例脓毒症患者中男性92例(68.7%),女性42例(31.3%)。患者平均年龄 74.51±13.38 岁。2.脓毒症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计有115例(85%),尿路感染8例(6%)、均并发肺部感染,腹腔感染10例(8%),睾丸感染1例(1%)。3.常见基础疾病:脑血管疾病73例、高血压病68、慢性肺部疾病5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糖尿病46例。4.研究病例中常见虚证证素有:气虚证56例、阴虚证32例、阳虚证19例,常见实证证素有:痰证79例、热证51例、血瘀证32例;常见证型为:痰热证、热毒证、痰热腑实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5.病例中虚证16例(12%),实证41例(31%),虚实夹杂77例(57%)。三组证型之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WIC评分方面,评分上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虚实证型之间的WBC与N%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RP、PCT与ALB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RP、PCT数值上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ALB数值上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6.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ALB、SOFA评分、APACHE Ⅱ、WIC评分、证型中的虚证、实证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IC评分和ALB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WIC评分是危险因素(OR=1.356),而 ALB 水平为保护因素(OR=0.858)。结论:1.脓毒症患者虚实证型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实证次之,虚证较少。治疗应贯穿扶正理念,适时予以祛邪。2.虚实证型之间危重症评分具有明显差异,虚证、虚实夹杂证一般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较高,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不仅可以对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估,还可以指导辨证。3.虚实证型和CRP、PCT指标相关,数值越高,提示正气虚弱、抗邪能力不足。脓毒症患者预后与ALB水平呈负相关,高白蛋白水平是脓毒症的保护因素。要及时评估患者白蛋白水平,适时改善低蛋白血症。4.WIC评分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相比更简洁高效,可结合使用。WIC评分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总分越高,提示偏向虚证,即对基础疾病较多较重的病人重视益气补虚,为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二、共同探讨中国急救医学发展之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探讨中国急救医学发展之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 西医急诊医学的研究方向
        2. 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特点
        3. 西医急诊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背景
        2. 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发展
        3.中医/中西医急诊医学的方向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中医临床资料
        2.3 西医临床资料
    3. 讨论
        3.1 急诊留观病例一般资料
        3.1.1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比较
        3.1.2 两组病例就诊季节及就诊时间比较
        3.1.3 两组病例的家庭地址及医疗付费方式比较
        3.1.4 两组病例住院天数比较
        3.1.5 两组病例入院诊断比较
        3.1.6 两组病例既往病史及伴有基础疾病比较
        3.1.7 两组病例转归结局比较
        3.1.8 两组病例就诊原因比较
        3.1.9 两组病例过敏情况比较
        3.1.10 两组病例住院期间治疗及费用比较
        3.2 急诊留观病例临床资料
        3.2.1 两组病例中医临床证候及西医化验检查比较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清单研究现状
    1.3 护理查房现状及护理查房清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2 初步构建清单条目
    2.3 德尔菲专家函询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初步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
    3.2 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
第四章 讨论
    4.1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科学性分析
    4.2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可靠性分析
    4.3 清单体现了护理工作中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特殊性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第八章 附录
    附录A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B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C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D 临床观察记录表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F 文献综述 清单及其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与启示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5.1 指导思想
    5.2 优化原则
    5.3 优化思路
    5.4 优化策略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阳虚血瘀证型辨证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质量控制
    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Ⅲ评分及阳虚血瘀证型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
    4 两组病人治疗后死亡情况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5)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成立课题组
    2.2 初拟函询问卷
    2.3 .德尔菲专家函询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初步拟定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3.2 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第四章 讨论
    4.1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4.2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4.3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4.4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条目分析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第八章 附录
    附录 A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 B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D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7)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调查研究工具
    第四节 伦理考量
    第五节 可行性分析
    第六节 资料及数据收集
    第七节 质量控制
    第八节 统计学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儿童误服中毒现状
    第二节 儿童误服中毒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
讨论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第四节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误服中毒现状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8)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A

(10)脓毒症中医证型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病例剔除标准
        1.1.5 诊断标准
        1.2 研究流程
        1.2.1 收集数据
        1.2.2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性别、年龄
        2.1.2 评分及实验室指标
        2.1.3 感染部位
        2.2 基础疾病
        2.3 证型证素
        2.3.1 虚实证素分布
        2.3.2 虚实证型分布
        2.3.3 常见证型分布
        2.4 虚实证型比较
        2.4.1 虚实证型的性别、年龄
        2.4.2 虚实证型的评分
        2.4.3 虚实证型的实验室指标
        2.4.4 虚实证型的脓毒症严重程度及28天预后
        2.5 28天预后的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
        2.5.1 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5.2 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2.5.3 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讨论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
        1.2 感染部位
    2 基础疾病
    3 证素
    4 虚实证型
        4.1 虚实证型病机
        4.2 实验室指标
        4.3 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
        4.4 感染性休克
    5 28天预后
        5.1 证型、年龄与炎症指标
        5.2 白蛋白
        5.3 WIC评分
        5.4 预后与先防
    6 展望
    7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脓毒症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共同探讨中国急救医学发展之路——中国急救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留观病例现况研究[D]. 胡晓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的构建研究[D]. 甄永祺.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4]参附注射液联合益气活血合剂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郝海燕. 青岛大学, 2020(01)
  • [5]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D]. 刘峰.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6]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J].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5)
  • [7]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调查研究[D]. 孙丽华. 苏州大学, 2019(02)
  • [8]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D]. 甘永雄.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9]健康中国2030 重症医学直面挑战责无旁贷[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07)
  • [10]脓毒症中医证型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的相关性研究[D]. 邓兆岿.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论中国急诊医学发展路径——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