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

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

一、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贾珍珍[1](2016)在《信息战的哲学视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科学技术恶用的历史,乃是战争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可以说,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便是确立了信息科学以及信息技术以龙头地位,从而掀起了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改写了材料或者能源主导社会的时代篇章。这一事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就是引发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改弦更张,让一个全新的概念——信息战响彻世界上空,也使我军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军事领域所发生的一切,从来就没有逃离过哲人的眼光。面对信息战的到来,当今世界不管富国还是穷国,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其军队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走向,即致力于实现信息化。为什么信息战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基本作战样式?信息战的物质基础、科学内涵、领域分布到底是什么?打赢信息战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信息战的源与流、矢与的、本与末等等诸种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正确应对未来军事革命与挑战,将不无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世界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密切关系为宏阔背景,以中国特色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借鉴,以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领域的长期成果积累为基础,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军事社会历史事实,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着眼应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就信息战的物质基础、战争本质、领域分布、装备创新、智力支持、艺术空间诸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力争在哲学的俯瞰下,将一个全景透视的信息战展示在世人面前。简言之,本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第一,信息战是什么?文章回顾了人类战争中武器装备从材料对抗、能量对抗到信息对抗的漫长历史,根据香农信息论的本源意义和科学界的普遍理解,对物理信息、生理信息和心理信息作了基本的逻辑区分,相应地界定了物理信息战、生理信息战和心理信息战的大体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尽管在过去的30年来,有很多人围绕着信息战的特点、规律、战法展开过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却没有较为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信息战,并非他们津津乐道的那般模样,而对于信息战的理解,应当有更宽广、更宏阔的视野。第二,如何打赢信息战?文章以战斗力构成三要素为依据,围绕装备研发,分析比较了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和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三类装备创新模式的利弊优劣,进而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非对称发展两条在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基本思路;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考察了体能、技能、智能因素在武器装备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据的地位,分析了个体智慧正在让位于集体智慧的时代大潮,进而论证了现代智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围绕作战方式创新,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战争艺术空间拓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战争艺术空间压缩与扩张的辩证法,指出了未来战争艺术空间全维拓展对人类提出的更高要求。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就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后来的中国兵家则将此思想概括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则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由此看来,物理信息战只是初步的、基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从物理信息战控制能量的精准杀伤出发,经过生理信息战针对不同个体的选择杀伤,最后达致心理信息战对不同思想观念意识的围剿,进而实现对人的思想控制——那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走向,也是人类战争的最高境界。

魏华[2](2015)在《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包括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和军民技术转移。军事技术内部转移是指军事技术在军事系统内部的转移,包括不同装备采办环节间的技术转移以及不同军事项目或不同军事部门间的技术转移。军民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军事系统和非军事系统之间的转移,包括军事技术转民用和民用技术转军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军事技术的先进程度对于战争的成败与国家安全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国家投入巨额经费进行军事技术的研发,形成了大量高新技术成果。但这些军事技术成果往往只应用于其研发时所设定的专用领域,未能进行有效的转移。军事系统内部各单位间,甚至同一单位不同项目间,技术转移都存在困难。由于装备采办的分段管理,研制与生产经常是在独立的两个单位进行,两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核心技术往往得不到有效转移。很多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才造成了二者的分离,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互用。长期以来,我国军事系统与民用系统相互隔离,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独立发展,造成了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阻碍了技术进步。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大势所趋。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是军民融合最关键的领域,加快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移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必要途径和现实手段。技术转移的经济本质是技术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转换,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对于技术转移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价格是利益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军事领域技术的有效转移,定价机制是核心与关键。军事领域技术转移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定价也要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军事技术内部转移一般采取的是委托开发的技术转移模式,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需要在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采用激励定价机制。军民技术转移一般采取许可的技术转移模式,应根据市场结构和技术转移双方的市场地位确定其定价机制。军事技术转民用,如果技术需求方存在竞争,单边垄断市场定价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其价格的决定;如果技术需求方垄断,军方作为技术的持有者,在谈判中占有优势地位,此时可以参照一般技术许可方式,采用两部定价模型设计许可合同。民用技术转军用市场结构一般是双边垄断的,供需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讨价还价模型是分析其价格决定的主要工具。研究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机制,深入了解现状和深刻理解特点是前提。采用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装备研制和生产单位技术转移定价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军内和国防科工系统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和院校,实地调研走访了北京、成都、绵阳、南京、武汉5地,举办了11场座谈会,参加人员涵盖单位领导、相关部门领导、科研生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一线科研生产人员、高校教师等共计160余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调研,了解了现实装备研制生产中技术转移情况和实践中采用的技术定价方法,掌握了我国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现状的第一手材料。发现不仅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转移不畅,军事技术内部转移也存在诸多困难;自发的技术转移很少,重复研发现象严重;研制与生产分离造成研制单位与生产单位间利益分配不公;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政策不明,造成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合理的技术转移定价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凸显了论文研究内容的强烈现实需求。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多为单一来源且相互分离的特点,使得军事技术内部转移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借鉴委托代理理论有关建模思想,将我国现行军事技术内部转移价格形成机制抽象为一个包含成本、努力和风险的数学模型,从中分析出其导致的三个问题:一是原有技术向科研项目转移中重复研发的逆向选择问题;二是研制过程中不注意降低成本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研制与生产相互独立造成的研制中不考虑生产成本和研制到生产技术转移动力不足问题。对于原有技术的使用,提出建立激励相容的技术定价机制,使研制方真实报告原有技术获得的利润不小于重复研发所获得利润,从而促使其主动采用原有技术,避免重复研发,最终减少军方支出。为了防范研制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设计了基于目标成本的激励合同,使研制方分摊部分成本风险,以增加其降低研制成本的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在激励合同中,研制单位的成本分摊系数设定主要考虑努力成本系数、研制单位的风险规避系数和成本风险,系数的大小应与这些因素负相关。为解决研制生产分离造成的问题,提出采取研制单位向生产单位收取技术使用费的方式促进技术从研制单位到生产单位的转移,技术使用费以目标生产成本降低额的一定比例来确定。通过数值模拟,与不收取技术使用费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案可以降低军方总支出,既可以促使研制单位优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其将核心技术向生产单位转移,并使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长期致力于某一型装备的持续创新。军事技术转民用,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对美国相关政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了适当放权可以有效的促进军事技术转移。我国民用领域也在逐步放开相关限制。军事领域也应该摒弃保守的收权思想,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赋予军事技术开发单位军事技术成果的所有权,激励其军技民用。军事技术转民用面临的市场情况与一般商业技术并无根本区别,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前期技术研发费用已由财政补偿,没有收回研发成本的压力;二是技术转移过程需要二次开发以及因保密造成的技术转移成本较高。在借鉴一般技术转移有关模型分析军事技术转民用的定价机制时,充分考虑了这两点不同。在技术需求方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垄断市场定价模型分析出军事技术转民用最优定价应该是最高效用评价值与技术转移成本的平均值。与普通商业技术相比,由于技术转移成本高,同等效用军事技术的转移价格要高于普通商业技术,且交易量要低,但由于没有偿还研发成本的压力,军事技术拥有方能够接受较低的利润水平。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下,遵循一般的商业惯例,采用技术许可的两部定价模型,分别研究了完全信息和不完信息条件下的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军方具有完全信息时,采用固定费用是较好的策略,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信息不完全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固定费用或固定费用加提成费用两种定价策略中进行选择。军事技术转移给军方造成的成本不会影响军事技术的定价,只是对军方的利润产生影响。军事技术转移使民方增加的成本将会降低民方付给军方的固定费用,但对提成费用没有影响。因此在军事技术转移定价时可以参照民用领域同行业的技术分成率进行提成费用的定价,这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民用技术转军用常常面临的是一个双边垄断的市场,军方与民方处于平等地位,讨价还价成为必然。军方出价依据主要是技术带来的价值,但不像商业技术,其价值难以评估。介绍了资产评估中的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在军事技术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思路,认为还需根据民用技术转军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信息不完全是民用技术转军用的突出特点,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线性报价模型,在模型设立时将预期成本和预期价值的分布拓展为一般的均匀分布,产生了新的发现:除剩余分配率、技术对军方价值、技术转移成本外,预期成本下限和预期价值上限也是均衡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完全信息会降低市场成交效率并对均衡价格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预期成本下限的提高会提高成交效率,预期价值上限的提高会降低成交效率。这打破了传统认为的不完全信息必将造成均衡价格下降的看法,也使加强军民信息沟通的政策实践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求取线性报价模型均衡解基础上,还进行了改进的机制设计,通过改变市场成交规则,促使军民双方真实报告自己的价值信息和成本信息,从而简化了讨价还价过程。根据调研中收集的案例,进行了x型声纳研制案例分析、某型防腐涂料技术军技民用案例分析和某型军用雷达主板修理民技军用案例分析。从中发现的问题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并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对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通过激励定价机制在b型炮弹研制中的模拟运用分析、军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转民用模拟定价分析和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转军用模拟定价分析,对研究制定的定价方法进行了模拟运用,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军事技术内部转移激励定价合同设计时,统筹考虑研制与生产阶段,提出通过收取技术使用费的方式促进军事技术从研制阶段到生产阶段的转移,技术使用费按照研制阶段优化设计造成的生产成本节约额的一定比例确定。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证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可以降低军方总支出,并激励研制单位在设计时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技术成果从研制到生产的顺利转移。(2)在双边垄断市场军技民用定价机制研究中,分别构建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两部定价模型,分析了军方最优定价策略的选择,发现军事技术转民用与一般商业技术许可相比,区别在于固定费用和利润的不同,不会影响提成费用。因此在军事技术转民用许可定价时技术的分成率可以参考民用相关行业的标准,为相关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民技军用讨价还价模型设计中,将双方不确定信息随机变量的分布拓展为一般均匀分布形式,使得预期成本和预期价值变量进入了模型,发现了预期价值的上限和预期成本的下限也是均衡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完全信息会降低市场成交效率并对均衡价格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打破了不完全信息必然带来均衡价格下降的传统看法。

张维[3](2014)在《基于MATLAB的武器外弹道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要平台的仿真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分析、设计、运行、评价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防科技的发展当中。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外弹道学也在近几十年中得到迅猛发展,仿真技术也成为了研究弹箭外弹道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提高非制导类型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在MATLAB的Simulink平台上,结合系统仿真技术和外弹道学理论,首先从概念上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外弹道系统及其仿真技术的基本内容,为该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出了研究方法。其次,建立了外弹道质心运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仿真模型。把刚体弹丸作为仿真对象,提出了弹丸外弹道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某发射初始条件下弹丸飞行的轨迹和各角度变化曲线,与理论结果相比较后,证明仿真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研究了不同类型多管武器外弹道的特点,建立了“金属风暴”高频阵列武器齐射时外弹道系统模型,分析了两发弹丸同时发射时流场对弹丸侧向运动的影响。在MATLAB的GUIDE环境下,建立外弹道系统仿真的图形用户界面,为外弹道仿真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平台。最后讨论了对仿真模型进行校验、验证和确认的目的,分析了在外弹道系统仿真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仿真可信度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对外弹道仿真模型进行可信度评估的方法。

崔潮[4](201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中认为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流。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是动力机制,工业化是外在表现;政治现代化表现为宪政化,通过民主与法治的成长建立有限与有效政府,保护个人的创造与基本人权。财政是政治与经济的枢纽,通过政治过程解决经济问题。财政制度变迁既反映了现代化的成果,又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在列强割地赔款的勒索与潮涌般的工业品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解体衍生出极度的贫困与社会不公,帝国体制瓦解散落出残渣余孽般的军阀政治。外患内乱下的中国迫切地向外寻找富强之道,从军事救国到实业救国,从维新立宪到一次次革命,直到新中国建立才走上了快速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在经济现代化道路上一度重视工业化摒弃市场化,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曾经重视民主化摒弃法治化,结果无以为继。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大胆学习一切发达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复兴之路。中国100多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风向多变,时好时坏,旧政权的腐朽成就了新政权的崛起,“大革命”、“大跨越”多次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烈追求;几千年的老路是明白无误走不通了,极力要走新路却难摆脱对过去的路径依赖;时而醉心于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时而要自力更生废旧立新,却终究要走开放式的学习创新之路。在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崩溃100年之即,中国已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法治化……各个方面均可圈可点。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财政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之道,正当其时。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从理论与历史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检视在西方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梳理我国财政现代化的成长轨迹,努力从别人和我们自己走过的历史中发现继续前进的路标。本论文第一部分是缘起与准备(第一、二章),对选题原由、现代化理论、财政制度变迁理论等进行回顾性综述,为论文分析提供文献性基础。第二部分理论分析即第三章,提出了财政主体结构理论、财政类型理论、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理论,作为分析中外财政制度演进规律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理论应用比较分析,由第四章至第八章组成,首先对曾经深刻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现代化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苏联)发展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历程、作用及得失进行剖析,为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提供一个历史比较的参照系,然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进行历史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即第九章,对中国现代化及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的特点与趋向进行概括,提出财政过程宪政化是中国财政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论文从财政主体、财政类型、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四个方面对财政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为进行历史制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财政主体分为不同层次,从本质层次看,财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中心,在国家存续期间表现为国家;从运行层次看,政府是财政主体的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一起构成财政主体结构,对政府施加影响,左右着财政决策与执行的方向和效果。在不同时空下,由于社会力量结构存在差异,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财政主体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成为不同国度和时期财政制度差异的决定性原因。“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从产权转化视角对财政现象进行阐释,认为财政过程是一个产权转化的过程,财政制度是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秩序的确认,反映着不同财政主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的消长,进而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激励或抑制作用。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主体为释放财政压力,对财政程产权转化合约进行调整的集中体现。财政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兼有竞争与合作两种特征的机制,可以实现规模收益,为市场机制提供产权保障,减低交易成本。财政职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财政制度变迁是实施财政职能调整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僵滞、创新、均衡三个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从追求效率开始的,但局限于政府对军事技术效率的追求,财政资源运用效率的低下及对民间经济的过度管制,导致提高军事效率目标的落空。现代化的启动产生了更多的腐败机会,加上对外割地赔款与外来工业品冲击下传统产业的瓦解,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甚至生存权危机。于是对生存权与公平的追求成为后来财政制度变迁追求的重要目标。共产党的胜利依赖于重视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创新的支持,建国后工业化的推进也依赖财政制度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开展了大量的财政制度创新活动。中国19世纪进入现代化轨道后,在战争与贸易的作用下,开始了一个对传统经济社会解构的过程,自然经济解体,走向畸形工业化与市场化。在外敌(及外资)的侵略压榨与国内革命战争的冲撞下,帝国财政溃烂为军阀财政,在战争状态下论为战时财政。新中国建立后,以全能财政强力推动工业化,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现代化成就与经济增长速度。但与发展更好的现代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步明显滞后,且自身无法持续,在此背景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之初的财政制度调整解构了苏联模式。随着时间的持续,财政制度创新中吸收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成果越来越多。从税利分流、公平税负、财政联邦制、现代预算制度到提高财政透明度,中国的财政改革主动汇入到了财政现代化的洪流中。财政制度的主动创新,培育了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激发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财政制度的变革本身就是政治现代化的一部分,并促进政治现代化其他领域的进步,如私人产权与公共产权受同等保护,保护人权等,中国的政府权力运行越来越被限定在公共化的轨道里,朝着提高效率的方向前进。具体而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帝国财政崩溃阶段(1842-1911年)。在外来冲击下,这时的帝国财政依然建立在皇帝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基础上。虽然企图维系其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但却因应对的被动失措使财权“外移”与“下移”,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恶性膨胀,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更加无耻,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逐渐散落,并共同导致帝国财政制度与清帝国一起走向灭亡。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没有带来效率的提高,反倒引起公平危机与生存危机。二是战时财政(军阀财政)时期(1912-1949年)。战时财政与军阀财政从客观形态上说并无多少不同,但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角度,却可以做出差异颇大的解读。军阀财政下,产权具有不确定性,财政收入制度表现为诛求无度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为滥权性。具有合法性地位的财政主体,在战时财政下,产权制度体现为公共产权在先性,财政收入体现为需求无限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为求生性,财政管理制度以专权性为主要特征。从演进路径中可以看出,军阀财政是比帝国财政更阴暗冷酷的残余;战时财政的军事专制性与帝国财政的专权性一脉相承。即便如此,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中,这一时期的财政制度也孕育着有利于现代化成长的种子。如工商税、所得税、现代预算与国库制度的建立、公债手段的运用、分级财政的尝试、关税保护制度的使用、工业化导向财政支出的安排、宪政及现代预算制度的引入等等,都具有现代化色彩,为日后的财政制度变迁打下了基础。三是全能财政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以对民生的关照和对公平价值理想的追求赢得政权,强制对产权制度、财政制度进行激进变迁,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率的提升,选择了与旧政权相异的现代化道路,并以财政制度作为其重要支柱。全能财政以公共产权的垄断地位为基础,财政收入制度具有“自产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建设性,财政管理制度具有集权性与民粹性特征。由于国家替代了社会,财政制度统配社会资源,产权激励被权力及意识形态激励所替代,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率。集权性保证了财政制度的执行效率,却无法实现其决策效率。大民主的运动式财政监督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但却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四是财政宪政化时期(1979年以来)。我国现在处于走向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私人产权逐步获得与公共产权的平等地位。财政收入制度表现出更多的交易属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出更多地面向公众的回应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出宪政化的特征。中国财政现代化表现出与其他现代化国家趋同的方向,但转型仅取得初步的成就。财政制度与现代化的适应性、与其他制度的协同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可预期性等,都需要持续的关注与维护。经济效率的提升伴生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公平状况恶化伴生社会稳定问题,中国目前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建立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财政制度和运行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宪政化应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

杨振凯[5](2008)在《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仅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面对,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都曾经历。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英国的中部地区、日本的九州以及美国的“锈带”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都曾经历过由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并曾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改造以求重振。本论文力求借鉴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探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机制,为其改造与振兴提供理论参考。论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老工业基地共性规律的总结,系统探讨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的现象及其内在机制。论文首先对老工业基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共性特征。其次,在对以往有关老工业基地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现象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是由产业技术体系处于生命周期衰退阶段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的结论。再次,论文以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先行改造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验证,并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现象,深入探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最后,基于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问题,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出了宏观对策和具体建议。

李长红[6](2007)在《水滑石、碳化硅、石墨涂层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阴离子层状材料,已在油田钻井、催化吸附、水处理、保温材料等方面应用,但尚未见其用于红外隐身涂层的研究报道。研制成本低、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兼具可见光伪装和雷达波隐身的新型低红外发射率涂层对国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尿素法合成了Ni-Al-CO3水滑石(1#)和Mg-Al-CO3水滑石,并以Ni-Al-CO3水滑石(1#)为插层主体、丁二酸根离子为插层客体,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丁二酸根插层镍铝(Ni-Al-Su-acid)水滑石。用XRD、TG-DTA、I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聚砜和天然橡胶为粘合剂的四种水滑石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1)天然橡胶和聚砜在60℃下4~24μm波段内红外发射率较低,分别为0.645和0.417。因此天然橡胶和聚砜是制备低发射率涂层的较理想的粘合剂。(2)以聚砜为粘合剂,由不同含量的Ni-Al-Su-acid水滑石(2#)和Ni-Al-Su-acid水滑石(3#)涂层在60℃下4~24μm波段范围内的发射率曲线可知,当水滑石质量百分含量相同时,Ni-Al-Su-acid水滑石(2#)制得的涂层红外发射率较低。在60℃下8~14μm波段范围内,以聚砜为粘合剂,Ni-Al-Su-acid水滑石(2#)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565,最低发射率为0.417;Ni-Al-Su-acid水滑石(3#)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21,最低发射率为0.417。(3)在60℃下8~14μm波段范围内,以聚砜为粘合剂,Mg-Al-CO3水滑石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598,最低发射率为0.417;以红丹酚醛防锈漆为底漆天然橡胶为粘合剂,Mg-Al-CO3水滑石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45,最低发射率为0.570。(4)在60℃下8~14μm波段范围内,以聚砜为粘合剂,Ni-Al-CO3水滑石(1#)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33,最低发射率为0.417;以红丹酚醛防锈漆为底漆天然橡胶为粘合剂,Ni-Al-CO3水滑石(1#)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45,最低发射率为0.620。同时研究了以红丹酚醛防锈漆为底漆天然橡胶为粘合剂的石墨、碳化硅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5)在60℃下8~14μm波段范围内,以红丹酚醛防锈漆为底漆天然橡胶为粘合剂,碳化硅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45,最低发射率为0.580。(6)在60℃下8~14μm波段范围内,以红丹酚醛防锈漆为底漆天然橡胶为粘合剂,石墨涂层的最大发射率为0.645,最低发射率为0.500。水滑石具有层状结构,其涂层吸收的红外波能量在水滑石层间因电子衍射、电子跃迁、分子色散或者由于晶体的晶格缺陷而被消耗掉,从而使得涂层发射率较低。

王克智[7](2006)在《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和激烈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同时也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有选择的发展国防关键技术纳入到国防科技发展战略中,并予以重要地位。论文通过对国防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概念的阐述,揭示出了国防关键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选择的战略意义,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科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可行性原则、效费比原则、军民两用性原则以及选择的不同方式。最后以美国的“SDI”计划、前苏联和印度的国防关键技术的发展、欧盟的“尤里卡”计划以及日本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例,分析了其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背景、发展措施及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国防关键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汪小舟[8](2006)在《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分别以片状Al粉、片状Zn粉、氧化铟锡(ITO)粒子、胶原-氧化铟锡(ITO)复合物粒子为颜料,加入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等助剂,制得酚醛树脂基红外隐身涂料和环氧树脂基红外隐身涂料。采用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发射率测定仪以及各种测定涂层力学性能的仪器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重要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制备条件对颜料和涂层的结构、红外发射率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以片状铝粉作颜料、酚醛树脂作粘合剂制得的红外隐身涂料,当铝粉粒径在40μm左右、含量为35%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值在122μm范围最低为0.447,在814μm范围最低为0.513,在35μm范围最低为0.525,涂层的力学性能良好;以片状铝粉作颜料、环氧树脂作粘合剂制得的红外隐身涂料,当铝粉粒径在50μm、含量为35%左右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值在122μm范围最低为0.511,在814μm范围最低为0.539,在35μm范围最低为0.556,涂层的力学性能良好。以片状锌粉作颜料、酚醛树脂作粘合剂制得的红外隐身涂料,当锌粉粒径在46μm左右、含量为38%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值在122μm范围最低为0.573,在814μm范围最低为0.583,在35μm范围最低为0.595,涂层的力学性能良好;以片状锌粉作颜料、环氧树脂作粘合剂制得的红外隐身涂料,当锌粉粒径在54μm、含量为33%左右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值在122μm范围最低为0.591,在814μm范围最低为0.599,在35μm范围最低为0.602,涂层的力学性能良好。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颜色偏淡,有良好的多频段隐身兼容基础,可通过掺杂控制红外反射谱改变发射率,有多种制备方法等优点,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氧化铟锡(ITO)粒子为颜料的环氧树脂红外隐身涂料,用渗透率法测得其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为47.3%。当颜料体积浓度(PVC)在40%50%、干膜厚度在4060μm时,涂层的硬度、耐磨性、附着力、耐冲击性、柔韧性等力学性能良好,涂层的红外发射率(122μm)最低为0. 658。胶原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大分子,由三条肽链螺旋构成,储存着较高密度的电偶极子和分子束缚电荷,呈现出明显的驻极态,具有极化、静电等性能,同时胶原大分子中富含对金属氧化物具有一定亲和力的氧、氮等原子,因而可以用来修饰和稳定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以胶原-氧化铟锡(ITO)复合物粒子为颜料的环氧树脂红外隐身涂料,用渗透率法测得其CPVC值为46.5%。当PVC在40%50%、干膜厚度在4060μm时,涂层的硬度、耐磨性、附着力、耐冲击性、柔韧性等力学性能良好,涂层的红外发射率(122μm)最低为0. 648。

牛燕雄[9](2005)在《光电系统的强激光破坏及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使现代战争充斥着激光的威胁。抛开已大量装备部队的激光测距机、激光雷达、激光照射器等不谈,用于攻击光电传感器的各类战术激光武器已大量装备于各军事强国。激光对人眼、光学系统、光电系统的破坏日益受到重视,光电系统的激光破坏及其防护技术已成为光电对抗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焦点。本论文在总装试验技术项目、军队科研项目和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重点基金等的资助下,开展了强激光对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光电探测器件和光电系统的干扰、破坏以及强激光防护技术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以下:1.系统建立了激光辐照的热力耦合理论模型以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热传导方程为理论基础,首次系统建立了激光辐照的热力耦合理论模型,并对一维非稳态方程、二维非稳态(有限平顶光斑、高斯光斑)方程和三维非稳态温度方程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推导出不同情况下激光辐照材料的温升和热应力方程,并进一步对激光辐照材料的熔融时间和最大熔融深度,气化和烧蚀,冲击波的传播和层裂进行理论研究。2.对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破坏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连续激光辐照工作波段外光学材料的数学模型,首次以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辐照K9玻璃为例,对基模高斯激光光束辐照材料的温升和热应力场的瞬态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通过曲线拟合确定材料最易损伤的位置,计算出材料的损伤阈值。结果表明:K9玻璃材料的损伤形态为解理破坏,破坏的原因是环向拉伸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且材料的损伤阈值与辐照时间反向相关,即激光功率密度越高,造成破坏所需的时间越短。建立了连续激光辐照工作波段内光学材料的数学模型,首次对三维热传导方程进行精确求解解析解,得到了三维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分布,并以波长为1.315μm的氧碘激光辐照熔融石英玻璃为例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的辐照时间为8s时,受激光辐照的入射面与出射面温度均已超过熔融温度,激光造成材料的熔融而穿孔,而此时材料的径向、环向和激光传输方向上的最大热应力均未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或抗压强度,不足使其产生炸裂或解理。因此,氧碘激光对熔融石英的损伤主要是激光辐照导致材料熔融烧蚀甚至穿孔。研究了连续激光对半导体材料的损伤机理。首次建立了激光辐照圆板型半导体靶材的二维物理模型,求解了热传导和热应力方程,得到了激光辐照引起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瞬态分布,分析了辐照时间、光斑半径以及非线性参量对破坏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InSb材料的损伤阈值与辐照时间和光斑半径反向相关,且在同一条件下熔融损伤阈值较热应力损伤阈值低,材料的破坏形态为熔融破坏。3.激光对光学器件的破坏技术研究首次对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辐照类金刚石(DLC)薄膜的热冲击效应进行了研究。建立理论模型,求解热传导和应力平衡方程,得出了薄膜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理论分析表明:热应力破坏在脉冲强激光对DLC膜的损伤机理中占主导地位。当辐照能量密度为E0=100mJ·cm-2时,在薄膜表面距光斑中心约40μm区域内的压应力明显超出其断裂强度,将造成膜层的剥离、脱落。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表明建立热冲击效应模型的正确性。首次对激光破坏四象限探测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激光造成半导体材料的“熔化和结晶”,形成漏电通道,等效为一个并联电阻;二是激光造成半导体材料破坏后光敏面面积减小。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中的一个或几个,可造成光电探测器对光斑质心测量的误差。首次建立了激光辐照HgCdTe光电导探测器的非稳态物理模型,得到了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解,分析瞬态温度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讨论了激光辐照对探测器性能参数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激光对HgCdTe光电导探测器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热效应破坏,且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光谱特性和电学特性等重要参数,从而导致探测质量下降,探测器失效,甚至器件的熔蚀。4.光限幅器的优化设计研究以Z扫描技术理论为基础,首先系统研究了介质厚度、介质位置、孔径位置、孔径大小、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折射等因素对光限幅器的影响。5.可溶性碳纳米管光限幅效应研究系统研究了可溶性碳纳米管对波长为1.06μm和0.53μm激光的光限幅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碳纳米管对波长为1.06μm和波长为0.53μm的激光具有优良的限幅效应。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0](2004)在《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前言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器件的物质,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材料一直扮演着划分时代的角色。历史证明,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往往孕育着一批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革命性的巨大推进。

二、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战的哲学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战的物质基础
    2.1 人类社会的存在
        2.1.1 物质存在
        2.1.2 能量存在
        2.1.3 信息存在
    2.2 信息体系的演进
        2.2.1 系统、体系与体系作战
        2.2.2 古代人力信息体系
        2.2.3 近代电讯信息体系
        2.2.4 当代计算机信息体系
    2.3 武器装备的对抗
        2.3.1 材料对抗
        2.3.2 能量对抗
        2.3.3 信息对抗
第三章 信息战的战争本质
    3.1 信息战的政治目的
        3.1.1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3.1.2 霸权主义的现实表现
        3.1.3 规制霸权主义的载体
    3.2 信息战的暴力内涵
        3.2.1 战争存在的暴力基础
        3.2.2 物理信息战的暴力表现
        3.2.3 信息战中暴力表现的新面貌
    3.3 信息战的实力支撑
        3.3.1 战争力量的内涵
        3.3.2 战争实力的分类
        3.3.3 信息战的实力特点
    3.4 信息战的博弈特性
        3.4.1 战争博弈的组织性
        3.4.2 战争博弈的对抗性
        3.4.3 战争博弈的破坏性
第四章 信息战的领域分布
    4.1 物理信息战领域
        4.1.1 物理信息战的内涵
        4.1.2 物理信息战的发展
        4.1.3 物理信息战的影响
    4.2 生理信息战领域
        4.2.1 生理信息战的内涵
        4.2.2 生理信息战的发展
        4.2.3 生理信息战的影响
    4.3 心理信息战领域
        4.3.1 心理信息战的内涵
        4.3.2 心理信息战的发展
        4.3.3 心理信息战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战的装备创新
    5.1 装备创新的时代内涵
        5.1.1 创新的含义
        5.1.2 装备创新的含义
        5.1.3 需求与装备创新的关系
    5.2 装备创新的发展模式
        5.2.1 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
        5.2.2 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
        5.2.3 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
    5.3 装备创新的弯道超车
        5.3.1 装备创新的瓶颈
        5.3.2 装备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5.3.3 装备创新的非对称发展
第六章 信息战的智力支持
    6.1 从体能较量到智能较量
        6.1.1 体能较量
        6.1.2 技能较量
        6.1.3 智能较量
    6.2 从个体智慧到群体智慧
        6.2.1 我国古代幕僚:个体智慧
        6.2.2 德国总参谋部:集体智慧
        6.2.3 现代智库:专业智慧
    6.3 军队人才发展的建设方略
        6.3.1 智力基础:科技素质
        6.3.2 智力依托:工程机制
        6.3.3 智力表现:技战融合
第七章 信息战的艺术空间
    7.1 古代战法变换塑造的单一维度
        7.1.1 战争艺术的基本内涵
        7.1.2 战法变换的历史选择
        7.1.3 战法变换的艺术表现
    7.2 近代装备革新带来的大幅拓展
        7.2.1 装备革新的社会基础
        7.2.2 装备革新的战争实践
        7.2.3 装备革新的艺术表现
    7.3 现代智能较量创造的广袤空间
        7.3.1 现代战争的信息迷雾
        7.3.2 智能较量的复杂环境
        7.3.3 智能较量的艺术表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科技革命年表
附录 B 美军未来信息作战环境描绘

(2)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及其定价情况
    2.1 国外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2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情况
    2.3 国内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调研
    2.4 主要问题和研究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与激励机制
    3.1 引言
    3.2 现行军事技术内部转移定价方法建模分析
    3.3 原有军事技术向科研项目转移定价思路
    3.4 研制过程激励定价机制设计
    3.5 研制到生产技术转移激励机制设计
    3.6 案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技术转民用利益分配与定价机制
    4.1 引言
    4.2 军事技术转民用特征分析
    4.3 军事技术转民用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
    4.4 技术需求方竞争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5 技术需求方垄断情况下的定价分析
    4.6 案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
    5.1 引言
    5.2 民用技术转军用特征分析
    5.3 民用技术转军用价值评估
    5.4 不完全信息下线性报价均衡分析
    5.5 军民双方直接报价机制设计
    5.6 案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一:国防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件二:装备生产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调查表

(3)基于MATLAB的武器外弹道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外弹道学发展现状
        1.3.2 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3.3 弹道仿真可视化技术
    1.4 论文内容安排
2 外弹道系统仿真技术
    2.1 引言
    2.2 系统仿真技术
        2.2.1 系统仿真技术的概念
        2.2.2 外弹道仿真基本内容
    2.3 可视化基本概念
3 弹丸质心运动系统仿真
    3.1 引言
    3.2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3.2.1 几种常用坐标系
        3.2.2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3.2.3 不同坐标系转换矩阵
    3.3 弹丸质心运动系统仿真
        3.3.1 外弹道质心运动系统定义
        3.3.2 质心运动数学模型
        3.3.3 直角坐标系的质心运动系统仿真模型
    3.4 基于Simulink的外弹道系统仿真方法
4 外弹道六自由度刚体系统仿真
    4.1 引言
    4.2 弹丸所受的力和力矩
        4.2.1 弹丸上的作用力
        4.2.2 弹丸上的力矩
    4.3 弹丸六自由度数学模型
    4.4 弹丸六自由度刚体仿真模型的建立
    4.5 仿真模型的参数设置
    4.6 仿真结果及分析
5 多管武器外弹道仿真
    5.1 引言
    5.2 多管火箭弹
    5.3 金属风暴武器系统
        5.3.1 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简介
        5.3.2 数学模型
        5.3.3 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
    5.4 弹距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6 基于MATLAB的GUI可视化界面
    6.1 引言
    6.2 GUI简介
    6.3 外弹道仿真GUI可视化界面
7 外弹道系统仿真的可信度及模型的校验
    7.1 引言
    7.2 仿真模型的校验、验证和确认
    7.3 仿真系统的可信度
8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原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三千年未有的变局
        一、外来现代化因素的冲击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化阶段划分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社会激励的重要架构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与国家理论
        二、财政制度的产权意义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一、财政收入制度现代化
        二、财政支出制度现代化
        三、财政管理制度现代化
        四、财政调控制度现代化
第三章 财政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财政主体新论
        一、财政主体本质
        二、财政主体结构
        三、不同财政主体的共容利益与财政的公共性
        四、政府的自主性与财政公共性的实现
    第二节 财政类型新论
        一、对阶级社会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二、对目标导向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三、政权结构财政类型论
        四、对公共财政的追求应从理想走向现实
    第三节 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
        一、产权与人权、政权及主权的关系
        二、财政资源的公共产权属性
        三、财政过程中产权的转化
        四、财政制度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的确认
        五、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演化的集中体现
    第四节 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研究
        一、财政制度变迁的逻辑
        二、财政压力——财政制度变迁需求的产生
        三、财政制度变迁的三阶段
        四、财政制度变迁的周期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国现代化领先的重要支柱
        二、现代化进程中与英国长期竞争的法国财政制度变迁
        三、脱胎于殖民地的美国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创新
    第二节 继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二、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后发现代化国家俄罗斯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俄罗斯专制传统下的现代化进程
        二、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一、领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内生因素
        二、市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
        三、政府的适度干预是现代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化向全球扩展具有时序性与地缘性
    第二节 现代化推动财政制度变迁
        一、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收入制度的公平性
        二、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支出制度的公益性
        三、现代化推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公正性
        四、现代化推进了财政调控制度的功能性
    第三节 财政制度变迁促进或阻遏现代化进程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领先的重要因素
        二、财政制度创新是德日在现代化进程中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
        三、俄罗斯等国的衰落与财政制度僵化密切相关
    第四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不同国家现代化演进中的辗转递进关系
        二、不同国家财政职能演变的时序
        三、不同国家财政制度在特定的时空演化
        四、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脉络
第六章 清末现代化的启动与帝国财政制度的瓦解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帝国财政制度
        一、帝王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产权制度
        二、帝国财政制度的特征
        三、帝国财政制度的成因
        四、帝国财政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与帝国财政的瓦解
        一、外部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艰难起步
        二、清末帝国财政走向瓦解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下的财政制度创新
        一、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传播
        三、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导向改革
        四、清末财政制度创新的影响
第七章 民国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化的演变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现代化发展
        三、国民政府前期现代化的推进
        四、国民政府后期现代化的倒退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推进分税制改革的努力
        二、财政收支及管理制度的演变
        三、公债制度的演变
        四、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制度创新
        一、孙中山的财政思想
        二、统一财政与建立分级财政制度
        三、预算制度创新
        四、财政收入制度创新
        五、向建设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六、公债整理与国家信用重建
        七、对国民政府前期财政制度创新的总体评价
    第四节 国民政府后期的战时财政
        一、战时财政的顽抗与崩溃
        二、国家资本的膨胀与官僚化
    第五节 哺育了新中国的解放区财政
        一、延安的民主财政实验
        二、土地改革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八章 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现代化目标的演化
        二、市场化进程
        三、工业化进程
        四、宪政化进程
    第二节 全能财政制度的演化
        一、统一财经
        二、自产型财政收入制度
        三、全能型财政支出制度
        四、计划主导型财政管理制度
        五、自求平衡的财政调控制度
        六、潜在财政压力的积聚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制度的宪政化
        一、财政收入制度"交易性"的成长
        二、财政支出制度"回应性"的成长
        三、财政管理制度"宪政性"的成长
        四、财政宏观调控制度"功能性"的成长
        五、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改革成就的评价
第九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与趋向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主体结构的演变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职能的演变
        三、中国财政制度类型的演变
        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几个时期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一、中国财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六、可能的创新和需要继续深化的内容
第一章 老工业基地的概述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的概念
        一、已有的老工业基地定义
        二、对老工业基地的界定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特征
        一、工业体系较完备
        二、传统产业比重大
        三、经济增长缓慢
        四、失业问题突出,社会问题严重
        五、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
    第三节 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的兴起与衰退
        一、德国的鲁尔区
        二、法国的洛林地区
        三、英国的中部老工业基地
        四、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
        五、美国的“锈带”老工业基地
        六、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二章 有关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的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关于老工业基地衰退的研究
        一、产业结构的主要理论综述
        二、产业结构理论对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解释
        三、对产业结构理论解释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评价
    第二节 路径依赖理论对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探讨
        一、“路径依赖”的由来及含义
        二、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三、从技术变迁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四、路径依赖理论对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探讨
        五、对路径依赖理论解释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评价
    第三节 “资源诅咒”假说对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解释
        一、“资源诅咒”的由来及含义
        二、“资源诅咒”假说的检验
        三、“资源诅咒”现象的成因
        四、解决“资源诅咒”的措施
        五、“资源诅咒”与老工业基地衰退
        六、对“资源诅咒”假说解释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评价
    第四节 生命周期理论对老工业基地的解释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三、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四、生命周期理论对老工业基地的解释
        五、对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评价
第三章 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与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
    第一节 技术、产业技术及产业技术体系
        一、技术的定义
        二、产业技术
        三、产业技术体系
    第二节 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
        一、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
        二、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三、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的成因与机制
    第三节 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与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
        一、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体系的特点
        二、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理论的前提
        三、产业技术体系生命周期与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
第四章 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改造及其成效分析
    第一节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一、德国鲁尔区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德国鲁尔区改造的成效分析
    第二节 法国洛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一、法国洛林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法国洛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效分析
    第三节 英国中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一、英国中部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英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效分析
    第四节 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一、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效分析
    第五节 美国“锈带”老工业基础的复兴
        一、美国“锈带”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美国“锈带”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效分析
    第六节 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的分析与借鉴
        一、世界主要老工业改造中的共性战略或措施
        二、世界主要老工业改造中的差异性战略或措施
第五章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
    第一节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表现
        一、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兴起与衰退历程的简单回顾
        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机制
        一、主干技术产业衰退与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二、技术创新减少与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结构转换停滞与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四、产业技术体系衰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根源
第六章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坚持系统整体性原则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宏观实施对策
        一、远期目标:变革产业技术体系
        二、近期战略:调整现有产业技术体系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地区产业技术体系变革
        二、循序调整衰退产业,促进产业技术体系变革
        三、注重新兴产业扶持,加快产业技术体系变革
        四、加强产、学、官结合,为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打好基础
        五、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和发表的学术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6)水滑石、碳化硅、石墨涂层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红外隐身技术简介
    1.2 红外隐身技术的机理
    1.3 红外隐身材料的分类
    1.4 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及其特点
        1.4.1 选用的颜料
        1.4.2 选用的粘合剂
        1.4.3 涂覆工艺
    1.5 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水平
    1.6 红外隐身技术的应用
        1.6.1 红外隐身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
        1.6.2 红外隐身技术在舰艇上的应用
        1.6.3 红外隐身技术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
    1.7 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
    1.8 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
2 丁二酸柱撑水滑石的制备及隐身涂层性能研究
    2.1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概述
        2.1.1 LDHs 的结构和组成
        2.1.2 LDHs 的性质
        2.1.3 LDHs 的研究方法
    2.2 有机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的研究现状
        2.2.1 有机阴离子柱撑水滑石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2.2.2 有机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的应用研究现状
    2.3 仪器及药品
    2.4 丁二酸柱撑镍铝水滑石的制备
        2.4.1 离子交换法
        2.4.2 一步合成法
    2.5 丁二酸柱撑镍铝水滑石的表征
        2.5.1 Ni-Al-Su-acid 水滑石的晶体结构(XRD)分析
        2.5.2 Ni-Al-Su-acid 水滑石的红外光谱(IR)分析
        2.5.3 Ni-Al-Su-acid 水滑石的热重/差热分析
        2.5.4 Ni-Al-Su-acid 水滑石的元素分析
    2.6 丁二酸柱撑镍铝水滑石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
        2.6.1 涂层的制备
        2.6.2 粘合剂的发射率曲线
        2.6.3 丁二酸柱撑镍铝水滑石含量对发射率的影响
    2.7 小结
3 水滑石的制备及隐身涂层性能研究
    3.1 Mg-Al-CO_3 水滑石制备及隐身涂层性能研究
        3.1.1 仪器及药品
        3.1.2 Mg-Al-CO_3 水滑石的制备
        3.1.3 Mg-Al-CO_3 水滑石的表征
        3.1.4 Mg-Al-CO_3 水滑石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
    3.2 Ni-Al-CO_3 水滑石制备及隐身涂层性能研究
        3.2.1 仪器及药品
        3.2.2 Ni-Al-CO_3 水滑石的制备
        3.2.3 Ni-Al-CO_3 水滑石的表征
        3.2.4 Ni-Al-CO_3 水滑石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
    3.3 小结
4 SiC/石墨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
    4.1 仪器及药品
    4.2 实验部分
        4.2.1 SiC 的表征
        4.2.2 隐身涂层发射率研究
        4.2.3 石墨的表征
        4.2.4 隐身涂层发射率研究
    4.3 小结
    4.4 结果分析
5 结论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论文内容简介及创新点
第二章 国防关键技术及其选择的战略意义
    2.1 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2 国防关键技术的结构与功能
    2.3 国防关键技术的特点
    2.4 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影响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因素
    3.1 政治因素
    3.2 军事因素
    3.3 经济因素
    3.4 地理因素
    3.5 科技因素
第四章: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和方式
    4.1 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
    4.2 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方式
第五章: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
    5.1 美国的“SDI”计划
    5.2 前苏联的国防关键技术选择
    5.3 印度核技术的发展
    5.4 欧盟的“尤里卡”计划
    5.5 日本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六章:我国国防关键技术发展的对策
    6.1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我国国防关键技术应选择的领域
    6.2 我国国防关键技术选择及发展的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表
附录 A:美国国防部生物技术的多重使用性
附录 B:入选1990 年美国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的20 项技术
附录 C: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8)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外隐身的意义
        1.1.1 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
        1.1.2 红外隐身技术的应用
        1.1.3 红外隐身的技术途径
        1.1.4 国内外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现状
    1.2 红外隐身原理
    1.3 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1.3.1 无机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1.3.2 有机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1.3.3 复合型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1.3.4 纳米红外低发射率材料
        1.3.5 相变材料
    1.4 红外隐身涂料
        1.4.1 颜料的影响
        1.4.2 粘合剂的影响
        1.4.3 溶剂、助剂的影响
        1.4.4 涂覆工艺的影响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片状金属粒子红外隐身涂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颜料、粘合剂、助剂的选择
        2.3.2 粘合剂的红外吸收光谱
        2.3.3 临界颜料体积浓度的测定
        2.3.4 涂层的硬度测试
        2.3.5 涂层的耐磨性测试
        2.3.6 涂层其它力学性能的测试
        2.3.7 DSC-TGA 分析
        2.3.8 红外发射率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半导体材料红外隐身涂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临界颜料体积浓度的测定
        3.3.2 涂层的硬度测试
        3.3.3 涂层的耐磨性测试
        3.3.4 涂层其它力学性能的测试
        3.3.5 红外发射率的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红外隐身涂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2.2 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锡含量对ITO 粉体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4.3.2 临界颜料体积浓度的测定
        4.3.3 涂层的硬度测试
        4.3.4 涂层的耐磨性测试
        4.3.5 涂层其它力学性能的测试
        4.3.6 红外发射率的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文章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9)光电系统的强激光破坏及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激光武器及光电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1.1.1 激光武器系统
        1.1.2 光电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1.2 激光防护技术
        1.2.1 激光防护装置的性能参数
        1.2.2 基于线性光学原理的激光防护技术
        1.2.3 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的激光防护技术-激光限幅器
        1.2.4 基于其它原理的激光防护技术
    1.3 激光破坏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激光破坏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 激光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2.1 激光的反射和吸收
        2.1.1 半导体和电介质材料
        2.1.2 金属材料
    2.2 材料的温升
        2.2.1 一维非稳态温度场方程
        2.2.2 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方程
        2.2.3 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方程
    2.3 材料的熔融
    2.4 材料的热应力
        2.4.1 二维热应力分布
        2.4.2 三维热应力分布
    2.5 材料的气化和烧蚀
    2.6 冲击波的传播与层裂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对光学材料的破坏研究
    3.1 光学材料概述
        3.1.1 光学材料的基本性能
        3.1.2 常用的光学材料
    3.2 激光对光学材料的破坏
        3.2.1 光学材料的破坏机理
        3.2.2 光学材料的激光破坏阈值
    3.3 激光对光学玻璃的破坏
        3.3.1 工作波段外激光对光学材料的破坏
        3.3.2 工作波段内激光对光学材料的破坏
    3.4 激光对半导体材料的破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对光学器件和光电器件的破坏研究
    4.1 激光对光学薄膜的破坏研究
        4.1.1 光学薄膜的性质及其种类
        4.1.2 激光对光学薄膜的损伤机理
        4.1.3 光学薄膜的驻波场和温度场
        4.1.4 激光对类金刚石(DLC)薄膜破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4.1.5 激光对高反射薄膜的破坏理论研究
        4.1.6 影响光学薄膜损伤阈值的研究
    4.2 激光对光学透镜的破坏研究
        4.2.1 激光对单透镜破坏的理论研究
        4.2.2 激光对胶合透镜破坏的实验研究
    4.3 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破坏
        4.3.1 光电探测器破坏的模型
        4.3.2 光电探测器损伤阈值的确定
        4.3.3 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破坏的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 扫描技术及光限幅优化设计研究
    5.1 Z 扫描技术
        5.1.1 Z 扫描技术及其分类
        5.1.2 闭孔Z 扫描理论
        5.1.3 开孔Z 扫描理论
        5.1.4 “厚”介质的Z 扫描理论
    5.2 光限幅优化设计研究
        5.2.1 介质厚度对光限幅效应的影响
        5.2.2 介质位置对光限幅的影响
        5.2.3 光阑对限幅效率的影响
        5.2.4 透镜焦距对光限幅的影响
    5.3 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的相互作用
        5.3.1 非线性折射对非线性吸收的影响
        5.3.2 非线性吸收对非线性折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纳米管光限幅效应研究
    6.1 碳纳米管的发现和发展
    6.2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制备
        6.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6.2.2 碳纳米管的制备
    6.3 碳纳米管的应用
    6.4 碳纳米管在光限幅中的应用
    6.5 可溶性碳纳米管的光限幅效应实验研究
        6.5.1 实验材料
        6.5.2 光限幅机理的探讨
        6.5.3 可溶性碳纳米管光限幅特性的实验研究
    6.6 碳纳米管在光限幅器中的应用形式
        6.6.1 悬浮液的实现形式
        6.6.2 膜的实现形式
        6.6.3 溶液的实现形式
        6.6.4 前景展望
    6.7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战的哲学视界[D]. 贾珍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2]军事领域技术转移定价机制研究[D]. 魏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5(02)
  • [3]基于MATLAB的武器外弹道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D]. 张维. 中北大学, 2014(08)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 崔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5]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D]. 杨振凯. 吉林大学, 2008(12)
  • [6]水滑石、碳化硅、石墨涂层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D]. 李长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2)
  • [7]国防关键技术选择研究[D]. 王克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8]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汪小舟. 东南大学, 2006(04)
  • [9]光电系统的强激光破坏及防护技术研究[D]. 牛燕雄. 天津大学, 2005(02)
  • [10]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标签:;  ;  ;  ;  ;  

金属防腐“新武器”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