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现实”与“期待与现实”的困惑——ABS总裁专访

“感觉与现实”与“期待与现实”的困惑——ABS总裁专访

一、困惑在“感觉与现实”和“期望与现实”之间——ABS总裁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沈中宇[1](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王芳[2](2019)在《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以大学生学习为核心的学习质量提升也成为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大学生学习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学校、家庭等多维情境。构建大学生学习的综合模型研究既是当前大学生学习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又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大学生学习与学习力研究之后,在学习心理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厘定了大学生学习力的内涵和结构要素,建构了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通过批判性地借鉴对大学生学习研究影响最深的大学影响理论,融合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的数据库对理论模型加以验证,构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发展特征。同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学习卓越大学生的学习力模型,深入挖掘了我国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并以学习力模型为整体探索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发展特征,既破解了大学生学习研究的现实窘境,实践了大学生学习的整合模型研究,又打破了已有学习力的静态式结构研究现状。此外,本研究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聚敛式设计和多种分析方法的尝试,从横纵向呈现数据结果以及立体式和动静结合的学习力模型。通过量化研究探索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普遍性特征,同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展现大学生对学习的真实体验,挖掘出了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效结合。本研究综合运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选择较为适切的聚敛式设计来展开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分析。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批判性的借鉴已有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大学生学习力理论模型及概念框架。其次,使用量化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第三,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究个体、中微观和宏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第四,通过追踪数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最后,以个案研究为策略,以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分析归纳法来挖掘我国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各要素整体呈积极的发展态势,但各要素的发展不均衡,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学习力的各要素均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年级、学科类型、高校类型等学生在学习力的各要素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综合模型,展现了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学习行动力、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都对学习行动力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学习行动力又对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第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受到入学前的经历、微观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宏观的校园环境的综合影响。其中,家庭背景因素和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作为入学前的经历显着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力模型;我国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体验对学习力模型具有十分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在所有环境因素中最大;我国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满意度显着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第四,时间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学习行动力及情感力存在显着影响,且学习力模型各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应用驱动力对学习行动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学习策略力对学习行动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学习行动力对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第五,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表现在内外部的作用机制上。在内部作用机制上,学习卓越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驱动力,自主调节学习能力强,能够自主调节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行动力,愿意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在知识、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收获会转化成新的驱动力,并改进学习策略和行动,形成良性循环。在外部作用机制上,学习卓越大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完成自我定位的探索与明确,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借助入学前的经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人际关系等情境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力模型的良性循环。结合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基本结论,本研究还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综合结论:第一,学习行动力是学习力模型的桥梁性要素,在大学教育的可塑性最强;第二,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入学前经历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主要因素,其中学业表现又包括了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状态;第三,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大学教育最有可为的环节;第四,第二课堂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重要环境因素,本科生对科研的需求凸显,需同时发挥正规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五,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不可忽视的情境因素;第六,“自我定位”是量化研究中不曾被重视,却是影响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特殊性的关键性因素。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分别从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三个重要主体,即学生、教师和学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学生层面:拓宽信息渠道,明确自我定位;注重学习力要素特征,推进自我建设;寻求朋辈帮助,实现自我超越。教师层面:认可教师身份,保持反思性审查;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思维引导;加强师生交流,倾听学生声音。学校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制度性支持,创造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吴福平[3](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鲁小艳[4](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指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马宏宇[5](2017)在《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诞生伊始,工业产品的美学问题就受到诸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社会实践证明,美学价值是成功的产品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以来,审美文化日益繁荣,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产品美学价值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如今,在国家创新战略导向下,各行各业正在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创新和供给侧改革。在新的形势下,产品美学价值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在发生变化。产品美学价值已经不只是一种附带价值,更是产品“品质”的代言人。本文立足设计学学科,从学科交叉角度,在创新的视角下,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地解决产品的审美价值问题,力图突破人们以往对产品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形式的狭隘理解,并且重点从企业的角度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以研究现状为基础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阐明。在从产品美学价值、产品美学设计和产品设计创新三个方面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美学价值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承载要素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指出产品美学价值与设计创新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天然联系,然后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原则、对象以及效应进行阐述,并结合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论述了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取向的演变。然后,在进行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在系统科学原理、协同设计原理、审美需求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基础理论,结合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将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内容分为造型感官美、功能体验美和形象内涵美三个维度,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对每个维度进行了内涵、创新要素和方法的论述。接着,以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为基础,参照产品创新的一般流程,重点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分定位、运转过程、风险防控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首先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在战略定位、主导方式定位、切入模式定位以及概念定位四个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然后围绕创新驱动力、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五个维度构建了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运转模型。最后根据本文所提出的风险防控原则,从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补救四个方面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最后,为了比较全面而详细地论证和完善以上理论及方法,围绕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定位、设计创新运转过程和风险防控,对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设计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

刘胜男[6](2016)在《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积极获取新知识、主动和同事协作、不断总结反思和勇于试验创新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教师专业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育改革的成败有至关重要影响。如何帮助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创建支持教师专业学习的环境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本研究将教师专业学习视为学校领导通过提供有形或无形的资源让教师感受到重视和关心,激发教师信任和能动性等积极情绪,进而促使教师出于互惠的原则而更积极的投入专业学习以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社会交换过程。学校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对教师专业学习的影响似乎已经不言自明,但是理论研究中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维度及其对教师专业学习的作用机制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发展,又影响实践中教师专业学习的改进。鉴于此,研究建构了以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为中介变量的学校领导影响教师专业学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方法,本研究对理论模型中学校领导、教师信任、教师能动性的维度以及这些因素对教师专业学习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和访谈资料的编码,提出了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学校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的维度。研究修订了相应的量表,开展了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工作。利用Mplus7.0软件,运用因素分析法,验证了学校领导、教师信任、教师能动性和教师专业学习的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路径分析和Bootstrap分析法,研究探讨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学校领导如何通过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影响教师专业学习,以丰富和进一步验证定量研究的结论,本研究还选取三所典型的学校进行案例研究。通过个案一中学校领导借助外部专家力量“由外而内”助力于教师专业学习,个案二中学校领导利用发展契机“从上至下”推动教师专业学习以及个案三中学校领导鼓励教师“自下而上”形成自觉的专业学习等不同视角,本研究对学校领导如何影响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进而作用于教师专业学习的过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诠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学校领导可以归纳为:构建学习愿景、提供学习支持、管理学习活动和树立学习榜样这四个维度,并命名为学习导向型领导。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教师信任可以归纳为:基于认知的信任、基于关系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这三个维度。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教师能动性可以归纳为:教学效能感、学习效能感、气质性乐观和建构性参与这四个维度。(2)学习导向型领导通过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具体言之,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分别在学习导向型领导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此外,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还共同在学习导向型领导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效应。以上工作的开展明确了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的维度,建立起了信效度良好的量表,建构并检验了学习导向型领导通过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作用机制模型。这一方面充实了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校领导明确工作着力点和工作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要围绕学习导向型领导中涉及的德性要素,教师个体能动性和集体能动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教师信任中不同信任维度可能存在的影响差异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为了检验研究结果在更大范围内的适用性,今后还应该扩大样本范围并且根据研究需要对差异性较大的样本进行跨组等值检验。此外,还可以在扩展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方面做可能性的尝试和完善。

厉国刚[7](2016)在《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变迁研究(1979-2014)》文中指出1979年中国广告恢复发展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告作为一种话语重新出现,在社会结构的转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随着广告的恢复而逐渐复兴,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一样的面貌。这一论文基于对1979-2014年间多种媒体和资料上的广告作品的考察,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变迁的轨迹、特征、权力关系和建构作用等问题。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有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是不尽相同的主导“健康”话语。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个“产品英雄”的时代,国家话语主导了当时的广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病就是健康”的朴素“健康”话语,逐步转向商品化的“健康”话语。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健康”品牌形象被精心打造,“健康”话语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夸张喧嚣的时代。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健康”呈现出时尚化、美学化等话语特征。但过度的市场化,导致了健康消费出现许多乱象,在政府监管下,“健康”话语走向规范化。在21世纪现代风险社会,“健康”的风险话语得以逐步形成。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的变迁并非一条直线,不是简单的取代关系,而是呈现叠加、融合、竞争、衰微等多种复杂形态。在广告中,一个时期的“健康”话语有主导的形式和内容,但并不是之前的就完全消失,而是会变化形态继续存在,共同构成当时“健康”话语的丰富内涵。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的变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它不是由一个特定的事件所决定的,也不是在一个时间点出现跳跃式的变迁,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受多个“广告事件”或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渐地显露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话语特性。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是在政治、经济、媒体、文化、风险社会等多种权力关系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和变迁的。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塑造了不同时期“健康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总体上以一种不断扩张的态势在变迁。随着网络社会个体话语权的不断上升,“健康”在各个广告、各个领域的不断泛化,健康风险威胁的加剧下健康意识的自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广告构建的“健康”话语。

朱建荣[8](201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经战火硝烟的洗礼,人民解放军用鲜血、汗水,用忠诚、顽强创造并书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树立了良好的军队形象。军队形象作为公众对军队的一个总体性的认知和评价结果,是军队总体建设、整体实力和战斗力水平的一种外化,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公众对军队的一个基本态度。同时军队形象在生成中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历史语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军队的形象价值则表现为对国家形象的有效支撑与完善,表现为对公众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是军队形象作为客体的主体化。良好的军队形象也是人民军队赢得民心、民意,获得最广泛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军队形象对外会展现为一种有效的武力威慑,对内则转化为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军队形象关乎军队的生死存亡,决定军队的前途命运。研究军队形象及其形象价值,对于更好的传承、塑造、提升军队形象,有效彰显军队形象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导论部分,立足于我军革命战争和建设改革实践,分析了“军事威胁论’‘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军队无用论”等错误言论可能对我军形象所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并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提出了问题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论文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均逐一进行了论述。论文第二章,从军队形象的本质、特点、分类,以及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等四个方面为主体展开论述,明确界定了军队形象的具体内涵。通过论述,使得军队形象这一相对抽象且模糊的对象变得更加真实而自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形象价值的研究则以价值哲学理论为依据,论文第三章中提出军队的形象价值同样也是以对公众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为基础、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军队的形象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存在形式和实现方式,与普通的价值实现有所不同。军队形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真实体现与反映,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彰显。第四章从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形成条件及其评价入手,提出了军队形象产生广泛性价值的基本条件: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自身形象以及能够引起或是激发受众共鸣。军队形象价值的评价则从评价形式的选择和评价原则的制定入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对军队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彰显的论述,基于详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之上,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画面。我军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历史的军队,战争时期,能吃苦、能打仗,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良好的军队形象不仅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解决了军队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同时也加速了战争的整体进程,为夺取政权、创建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平时期,我军依旧传承发扬了其优良传统,并融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军队形象同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团结、转变作风等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论文第六章以我军形象的定位、影响因素与危机应对为主要内容开展论述,提出了“和平卫士”、“道德标兵”、“精神楷模”的基本标准,并对我军“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传统形象进行了相应论述,政治、文化、媒体以及其它可能因素都会对军队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认知主体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至于军队形象可能遭遇的危机及其应对,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但总体性对策、措施及遵循的原则却是基本一致的。最后一章,作为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和塑造入手,提出了形象价值建构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并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军队形象应从加强自身建设这一基本点出发,积极参与“议程设置”、主动营造“拟态环境”,努力改变“刻板成见”等几个方面加强并塑造自身形象。总之,论文对军队形象这一具体对象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深深扎根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实际,对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军队形象价值的分析,军队形象的定位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性分析,特别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军队形象的价值建构和塑造对策与措施,既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李静[9](2012)在《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源于本人主持的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国家青年基金项目“构建我国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专业知识及其评估模式研究”的后续思考,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总结与探索,是十分必要而又及时的。论文立足在全球美术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站在美术教师研究的前沿,了解美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新动向,考察与分析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实践,提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和实践参照,以进一步展望我国未来十年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在国内外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政策和文献综合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对新课改以来不同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跟踪研究基础教育中优秀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个体与团队案例,发现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共性特征和核心要素,实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并从中获得促进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性启示。研究表明,未来美术教师应在“职业远景”基础上树立长远目标,以儿童的素质教育为专业化发展根源,实现自我发展。具体章节要义如下:“绪论”开宗明义,从教育研究领域、美术研究领域和美术教学实践研究领域这三个角度追问本研究提出的问题,说明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在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哲学、教育学、学习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的综合架构下,理清我国基础教育美术教师职业形象、现状、特征和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比较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第二章“我国美术教师师资现状与专业知识认知调查”,从政策制定与实施;在职美术教师、美术实习教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认知现状以及学者对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认同;美术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的课堂实践等三个层面,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究,以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三章“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上:个体案例)”和第四章“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下:团队案例)”,通过8个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本土优秀美术教师个体和团队的专业发展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经验提炼,突出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案例研究的剖析和美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应用,是继第三、第四章节的实践研究后,对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征、核心因素进行理论提升,并从实践层面对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进行测试和实施,探究优秀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方法。第六章“未来图景与对策”,将本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从发达国家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定与实施、实践经验中获得启示,分析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动向与需求,提出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与未来图景。第七章“全文总结”,总览研究目的和内容,得出研究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之处。

王晓红[10](2009)在《旅游行为与压力转移整合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带薪休假制度再次引发了人们一系列争议。有专家提出,国家应暂停带薪休假制度,为企业节俭运营成本,帮助它们度过难关。也有专家提出,应恢复“五一”长假,通过旅游来扩大内需。广东省2月23日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南京、杭州等一些地方通过发售旅游券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抛开经济危机因素,旅游休假制度能否构成公民福利的形式呢?根据旅游社会学派的观点,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加快,人类除在制度性层面实现对传统社会实质性的超越外,时间秩序(如工作时间的程式化、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分离的制度化)、社会—空间秩序(地域人口的民族化和城市化、城市空间的抽象化、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精神秩序(世俗化、工具理性化)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然而,现代化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们以丰裕的物质享受、消费文明和选择自由等“好处”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与这些“好处”如影随形的种种不适、痛苦和怨恨。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异化、失范和产业工作的程式化、生活的单调化、生态环境的劣质化、人际关系的疏远化等,均是人们对现代化进程的存在条件不满与怨恨的社会原因。去年10月份以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相继发生多起基层干部自杀或过劳死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休假和压力管理的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压力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据美国劳工部(2006)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因员工心理压力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而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使得一些社会行为失范,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人们一方面要承受社会转型带来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现代化带来的“痛楚”。由于我国数千年来农耕文化主导着社会生活,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无挑战、慢节奏、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中国人面对前所未遇的压力挑战时,许多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显然准备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健康问题。着名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研究表明,人格的压抑可以透过一种“替代性”的防御机制,以求在另一个领域获得自主性与自我独立的满足,补偿他在其它领域所遇到的挫折。社会性补偿理论认为,当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情感由于含有危险(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时,人们有时会把这种情感或冲动转移到其它对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泄,心理得到平衡,即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学者Folkman提出的压力应对理论认为,在聚焦问题的压力应对功能中,采取隔离和疏远的方法是无效策略;在聚焦情绪的压力应对功能中,寻求组织支持以及寻找一种替代性的社会补偿机制是积极而有效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在上述社会大背景下,以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学说(DMT)、社会学的社会性补偿理论(SCP)以及Folkman的压力应对理论(SCT)为概念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并整合Iso-Ahola模型、Dann的推—拉理论、谢彦君的旅游情感补偿模型等规范研究的相关贡献,结合质性访谈设计,构建了一个“以旅游为中介变量的旅游行为与压力移转整合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对旅游是否包含社会替代性补偿机制和能够实现压力转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意义,研究流程及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概念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首先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社会学角度对旅游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剖析;然后基于后现代旅游学视角引出旅游的压力应对功能。随后介绍了旅游转移压力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学说、社会学的社会性补偿理论以及Folkman的压力应对理论。最后对Iso-Ahola模型、Dann的推—拉理论、谢彦君的旅游情感补偿模型等规范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价。第三章,概念模型与衍生假设。主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压力转移与旅游动机整合模型;然后衍生本文假说,尝试对下列命题进行验证:在旅游动机中是否包括压力转移动机;旅游行为在压力感知与压力转移之间是否发挥中介效应;控制变量对压力感知与旅游行为之间关系,以及旅游行为与压力转移之间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第四章,质性研究阶段。旨在通过质性访谈的手法,挖掘和提炼研究样本对压力感知与旅游整合行为的认知和感受,以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为随后进行的衍生假设、变量测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与本文实证研究结论的对比,能够得到更为可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实证研究设计与过程。主要讨论变量的操作定义与测量,样本选择和数据搜集,以及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第六章,实证结论与分析。通过运用相关分析、配对样本的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构方程分析,多元层级回归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本文衍生的假设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所得结果和已有文献归纳的研究结论以及本文质性研究结论之间的差异;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所得结果对现实实践的启示。第七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分别从个体(游客)发展因素——有助于保持身心平衡的工作之道;以及社会因素——有助于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角度,对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借鉴意义——针对这一特定细分市场,设计和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品的内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个体、社会、个体服务的企业以及旅游企业四方共赢的效果。第八章,总结与后续研究方向。对本文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研究的创新和不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在压力感知与压力转移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工作负荷、角色压力、人际冲突和工作家庭冲突通过旅游实现压力转移的效果是显着的。从而证明了旅游包含有社会补偿与整合功能,能够帮助个体在其他领域寻求一种替代性办法来重新塑造自我,恢复人格尊严。同时,旅游类型中包含组织支持的带薪休假、人格特质中A型人格,以及随着游客职位复杂性增强,通过旅游纾解压力的效果最好。由此在知识员工、专业群体和企业家中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是有益的。由此,本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作为对工业文明副产品——工作程式化、生活单调化、环境劣质化、人际疏远化的“逃避”,已经超越了对求新求异审美的需求而导向对人的社会化的思考。旅游的本质内涵已经超越了单一的经济属性,不应单纯地被视作一项GDP指标,而是应该被系统地纳入到社会福利中考虑。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本研究的主题与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契合的。本研究对如何从个体(游客)发展因素——创造身心平衡的工作之道;企业因素——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以及社会因素——实现旅游社会化向社会旅游观念的演进等重要社会实践问题,都有良好的解释和借鉴意义。第二,本研究对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有借鉴意义——针对旅游转移压力这一特定细分市场,设计和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品的内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个体、社会、个体服务的企业以及旅游企业四方共赢的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旅游行为与压力移转整合模型的构建。旅游理论中的Iso-Ahola模型和“推—拉”理论等学说对旅游与压力移转整合研究均是从规范研究视角进行的理论推演,鲜有验证。本研究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细化,从实证角度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从而弥补了这一缺陷;同时也间接地对弗洛伊德的防卫机制学说在旅游学说中的应用,以及Folkman的聚焦压力应对理论,给予了实证解析。第二,具体研究了旅游转移压力的微观机理和作用机制,并分别研究了各种路径的作用效果。第三,针对游客不同的人格特质、行业背景、工作性质、职业类别以及旅游类型的旅游转移压力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旅游类型中包含组织支持的带薪休假、人格特质中A型人格,以及随着游客职位复杂性增强,通过旅游纾解压力的效果最好。由此在知识员工、特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家等群体中实施旅游休闲计划,对于改进他们的压力感知状况是显着的。总之,目前旅游在发达国家已构成公民的“社会权利”,没有旅游机会被视作一种“社会剥夺”。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们应走出囿于旅游经济属性的窠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充分挖掘旅游的社会功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改善公民工作生活质量,提升工作绩效,从而全面促进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二、困惑在“感觉与现实”和“期望与现实”之间——ABS总裁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困惑在“感觉与现实”和“期望与现实”之间——ABS总裁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2.1.3 文献小结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2.2.3 文献小结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2.3.3 文献小结
    2.4 文献述评总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3.2 研究对象
        3.2.1 专家论证对象
        3.2.2 问卷调查对象
        3.2.3 深度访谈对象
        3.2.4 案例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论证手册
        3.3.2 调查问卷
        3.3.3 访谈提纲
        3.3.4 观察方案
    3.4 数据收集
        3.4.1 专家论证
        3.4.2 问卷调查
        3.4.3 深度访谈
        3.4.4 现场观察
    3.5 数据分析
        3.5.1 专家论证
        3.5.2 问卷与访谈
        3.5.3 现场观察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4.1 文献分析
        4.1.1 已有框架选取
        4.1.2 相关成分析取
        4.1.3 相关类别编码
    4.2 框架构建
        4.2.1 相关类别合并
        4.2.2 相应成分生成
        4.2.3 初步框架构建
    4.3 框架论证
        4.3.1 第一轮论证
        4.3.2 第二轮论证
        4.3.3 第三轮论证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5.1 学科内容知识
        5.1.1 一般内容知识
        5.1.2 专门内容知识
        5.1.3 关联内容知识
    5.2 教学内容知识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5.3.1 学科高等知识
        5.3.2 学科结构知识
        5.3.3 学科应用知识
    5.4 数学哲学知识
        5.4.1 本体论知识
        5.4.2 认识论知识
        5.4.3 方法论知识
    5.5 总体分析
        5.5.1 学科内容知识
        5.5.2 教学内容知识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5.5.4 数学哲学知识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6.1 案例1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6.2 案例2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6.3 案例3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6.4 案例4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6.5 跨案例分析
        6.5.1 学科内容知识
        6.5.2 教学内容知识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6.5.4 数学哲学知识
        6.5.5 案例总体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7.2 研究启示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附录9 访谈提纲
    附录10 观察方案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回归大学之道——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强烈呼唤
        二、促进学生发展——对本科教育灵魂的坚定守护
        三、大学生的学习——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维度
        四、学习力的研究——大学生学习研究现实窘境的破解之道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研究综述
        一、大学生学习的研究现状
        二、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大学生学习研究文献的评析与启示
    第二节 学习力的研究综述
        一、学习力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学习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力研究文献的评析与启示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一、大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
        三、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三、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过程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信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可靠性
        二、研究的推论性
        三、研究的伦理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建构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特征描述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总体特征描述
        二、我国不同类别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特征描述
        三、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相关分析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实证模型的研究假设
        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实证模型的验证
        四、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个体层面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一、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分析
        二、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分析
        三、高中阶段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
        四、个体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中微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一、年级的调节效应检验
        二、学科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三、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宏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一、校园支持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二、人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三、学校环境满意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追踪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动态发展的总体特征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动态发展的具体特征
        三、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动态发展模型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动态发展模型的研究假设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动态发展模型的建构
        三、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探索
    第一节 一位学习卓越大学生的个案调查
        一、蜜月期
        二、震惊与调适期
        三、掌控期
        四、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初步理论模式
    第二节 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作用机制
        一、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基本形态
        二、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整合图式分析
        三、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理论模式解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
        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
        四、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综合结论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校层面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学习力量表
    附录二: 受访者招募书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接触摘要单
    附录六: 受访者信息与代码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3)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四、小结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四、小结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三、本节小结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小结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品美学价值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1.1.2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要求不断提高
        1.1.3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形式更加多元
        1.1.4 产品美学价值的传播途径更加便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产品美学价值研究
        1.3.2 产品美学设计研究
        1.3.3 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畴与内容
        1.4.1 研究范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产品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创新基本概念
    2.1 产品美学价值的基本概念
        2.1.1 产品美学价值的定义
        2.1.2 产品美学价值的特征
        2.1.3 产品美学价值的承载要素
        2.1.4 产品美学价值的影响因素
    2.2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基本概念
        2.2.1 产品美学价值与设计创新的关联
        2.2.2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概念
        2.2.3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特征
        2.2.4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原则
        2.2.5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对象
    2.3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作用
        2.3.1 经济效应
        2.3.2 文化效应
        2.3.3 政治效应
        2.3.4 科技效应
    2.4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取向演变
        2.4.1 追求机械化阶段
        2.4.2 与功能齐驱阶段
        2.4.3 体现个性主张阶段
        2.4.4 肩负环保责任阶段
        2.4.5 促进社会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原理
    3.1 系统科学原理
        3.1.1 系统性原理
        3.1.2 信息传达原理
        3.1.3 控制反馈原理
    3.2 协同设计原理
        3.2.1 协同设计基本原理
        3.2.2 协同设计的主要内容
        3.2.3 协同设计的约束因素
    3.3 审美需求理论
        3.3.1 审美需求层次理论
        3.3.2 审美边际效应理论
        3.3.3 审美认知过程理论
    3.4 路径依赖理论
        3.4.1 路径依赖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4.2 路径依赖对产品美学价值的影响
        3.4.3 产品设计创新的路径依赖突破方式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
    4.1 创新维度的构成
    4.2 造型感官美
        4.2.1 造型感官美与人的五感
        4.2.2 产品造型感官美的价值
        4.2.3 产品造型感官美的设计创新要素
        4.2.4 产品造型感官美的设计创新方法
    4.3 功能体验美
        4.3.1 功能体验美的设计原则
        4.3.2 功能体验美的一般设计思路
        4.3.3 功能体验美的设计创新方法
    4.4 形象内涵美
        4.4.1 形象内涵美的影响要素
        4.4.2 形象内涵美的设计原则
        4.4.3 形象内涵美的设计创新方法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定位
    5.1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战略定位
        5.1.1 总体设计战略
        5.1.2 竞争设计战略
        5.1.3 职能设计战略
    5.2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主导方式定位
        5.2.1 自主设计创新—掌握核心
        5.2.2 合作设计创新—实现双赢
        5.2.3 模仿设计创新—仿而超之
        5.2.4 外包设计创新—扬长避短
        5.2.5 借壳设计创新—借助外力
    5.3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概念定位
        5.3.1 定位主要原则
        5.3.2 定位主要方法
    5.4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切入模式定位
        5.4.1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模式模型
        5.4.2 现有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模式
        5.4.3 新开发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运转过程
    6.1 运转过程的系统模型
    6.2 设计创新运转驱动力
        6.2.1 三种创新驱动力的内涵
        6.2.2 三种创新驱动力的关联
        6.2.3 三种创新驱动中的设计介入
    6.3 设计创新运转要素
        6.3.1 创新投入
        6.3.2 创新主体
        6.3.3 创新内容
        6.3.4 创新产出
    6.4 设计创新运转机理
        6.4.1 产出牵引
        6.4.2 要素协同
        6.4.3 反馈调节
        6.4.4 主导转换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风险防控
    7.1 基本风险及其防控指导原则
        7.1.1 基本风险
        7.1.2 风险防控指导原则
    7.2 风险的预防
        7.2.1 顺应产品生命周期
        7.2.2 合理进行方案评价
        7.2.3 利用知识产权防护
    7.3 风险的规避
        7.3.1 规避审美认知风险
        7.3.2 完善体系防御风险
        7.3.3 项目众筹探测风险
        7.3.4 定制化规避需求风险
    7.4 风险的转移
        7.4.1 设计项目外包
        7.4.2 设计产权投资
        7.4.3 利用粉丝效应
        7.4.4 优势互补合作
    7.5 风险的补救
        7.5.1 附加产品补救
        7.5.2 功能改进补救
        7.5.3 形象攻关补救
    本章小结
第8章 案例分析——特斯拉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
    8.1 特斯拉的发展概况
    8.2 特斯拉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定位
        8.2.1 设计战略定位
        8.2.2 主导方式定位
        8.2.3 概念及市场定位
        8.2.4 切入方式定位
    8.3 特斯拉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运转
        8.3.1 创新投入
        8.3.2 创新内容
        8.3.3 创新主导
        8.3.4 创新产出
    8.4 特斯拉汽车的设计创新风险防控
        8.4.1 风险的预防
        8.4.2 风险的规避
        8.4.3 风险的转移
        8.4.4 风险的补救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A 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B 针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问卷调查
附录C 针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调查数据

(6)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教师专业学习
    二、学习导向型领导
    三、教师信任
    四、教师能动性
    五、作用机制
第三节 研究运用的具体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路线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追求
    一、研究意义
    二、预期的创新追求 第二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述评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启发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
    二、研究框架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一、研究兴起: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探寻
    二、概念检视:深度性的内涵描述及测量
    三、研究图谱:系统性的研究爬梳和比对
第三节 研究述评:研究进展及待完善的局限
    一、已有的研究进展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师专业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
第一节 研究方法简介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二、访谈数据的搜集
    三、访谈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教师专业学习的结构
    一、同事协作寻求教学互补
    二、总结反思谋求教学改进
    三、试验创新探求教学突破
    四、获取新知追求教学提高
第三节 学习导向型领导的影响作用
    一、构建学习愿景
    二、树立学习榜样
    三、提供学习支持
    四、管理学习活动
第四节 教师信任的影响作用
    一、基于认知的信任
    二、基于关系的信任
    三、基于认同的信任
第五节 教师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一、学习效能感
    二、教学效能感
    三、气质性乐观
    四、建构性参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理论推演
    一、学习导向型领导和教师专业学习
    二、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专业学习
    三、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能动性和教师专业学习
    四、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信任、教师能动性和教师专业学习
第二节 研究程序
    一、测量工具的开发及净化
    二、统计方法应用与变量测量标准
    三、调研数据搜集及处理
    四、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检验
第三节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一、教师信任对学习导向型领导和教师专业学习的中介效应
    二、教师能动性对学习导向型领导和教师专业学习的中介效应
    三、教师信任和能动性对学习导向型领导和教师专业学习的链式中介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简介
    一、案例研究的实质及选用依据
    二、案例学校的选择
    三、资料搜集及信效度说明
    四、资料分析
    五、研究伦理的考虑
第二节 个案一:外部专家“由外而内”的助力
    一、案例简介
    二、初试:教师能力不足,能动性被忽视
    三、徘徊:外部资源缺位,内部信任缺失
    四、停滞:骨干教师离场,参与各方离心
    五、众说纷纭的遗憾散场
    六、案例小结
第三节 个案二:学校领导“从上至下”的推动
    一、案例简介
    二、开始:愿景引领方向,组织提供支持
    三、深入:以上率下示范,推动自觉学习
    四、沉淀:培养赏识文化,创造成功体验
    五、从消极服从迈向积极投入
    六、案例小结
第四节 个案三:草根团队“自下而上”的自觉
    一、案例简介
    二、兴起:能人教师挑梁,自发团队初成
    三、低落:团队凝聚下降,理论操演受挫
    四、突破:契约突破瓶颈,时机铸就认同
    五、高潮:成果巩固出新,持续改进前行
    六、无为而治的有为
    七、案例小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研究的总体结论
    二、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的结构
    三、学习导向型领导、教师信任和教师能动性对教师专业学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注重学校领导通过教师激励发挥间接影响
    二、重视对学校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赋权增能
    二、善于通过多渠道巩固学校中的教师信任
    三、关注教师能动性的后天可塑造性的特征
第三节 研究局限
    一、研究方法的挑战
    二、研究深入的不足
    三、研究技巧的欠缺
    四、资料运用的局限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主题的进一步拓展
    二、研究样本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变迁研究(1979-201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健康”作为一种话语
    第一节 “健康”话语
    第二节 “健康”话语在广告中的复兴
第二章 “健康”的商品化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与经济
    第二节 朴素的“健康”话语
    第三节 “健康”作为一种商品
    第四节 “健康”的现代性生产
第三章 市场制造的“健康”景观
    第一节 健康产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健康品牌的塑造
    第三节 夸张的“健康”话语
    第四节 被市场裹挟的消费者
第四章 消费主义、时尚与“健康”
    第一节 消费主义
    第二节 时尚化的“健康”
    第三节 健康区隔与符号消费
第五章 政府监管下的“健康”
    第一节 健康消费的乱象
    第二节 “健康”的规范管理
第六章 风险社会的“健康”话语
    第一节 风险社会
    第二节 健康风险
    第三节 “健康”的风险话语
    第四节 “健康”话语的泛化与消解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的问题
        1.1.2 理论的问题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军队形象认知方面的研究
        1.3.2 军队形象塑造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军队形象的理论概述
    2.1 形象、军队形象的本质及其存在形态
        2.1.1 形象、军队形象的本质
        2.1.2 军队形象的存在形态
    2.2 军队形象的特点及其生成
        2.2.1 军队形象的特点
        2.2.2 军队形象的生成
    2.3 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
        2.3.1 主体性
        2.3.2 形象行为者的主体性分析
        2.3.3 形象认知者的主体性分析
    2.4 军队形象的分类
        2.4.1 依据时间跨度分类
        2.4.2 依据行为主体分类
        2.4.3 依据认知主体分类
        2.4.4 依据表现属性分类
        2.4.5 依据表现内容分类
第3章 军队形象的价值及其存在性分析
    3.1 价值与价值学说
        3.1.1 价值:在“是”与“应该”中的徘徊
        3.1.2 军队形象价值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军队形象价值
        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军人核心价值观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军队形象价值的主导
    3.3 军队形象价值的存在性分析
        3.3.1 存在形态的确认
        3.3.2 存在属性的区分
        3.3.3 存在范围的区分
        3.3.4 存在特点的把握
第4章 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及其评价
    4.1 形象价值的形成及其形成过程
        4.1.1 价值的形成
        4.1.2 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过程
    4.2 军队形象产生广泛性价值的条件
        4.2.1 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4.2.2 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自身形象
        4.2.3 能够引起或是激发受众的共鸣
    4.3 军队形象价值的评价
        4.3.1 评价形式的选择
        4.3.2 评价原则的制定
第5章 我军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彰显
    5.1 战争时期的军队形象与价值彰显
        5.1.1 战争时期的军队形象
        5.1.2 形象价值的彰显
    5.2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形象及其价值彰显
        5.2.1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形象
        5.2.2 形象价值的彰显
    5.3 和平时期的军队形象与价值彰显
        5.3.1 和平时期的军队形象
        5.3.2 形象价值的彰显
第6章 我军形象的定位、影响因素与危机应对
    6.1 我军形象的定位
        6.1.1 形象定位
        6.1.2 和平卫士
        6.1.3 道德标兵
        6.1.4 精神楷模
        6.1.5 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6.2 军队形象塑造中的影响因素
        6.2.1 政治因素
        6.2.2 文化因素
        6.2.3 媒体因素
        6.2.4 其它因素
    6.3 危机应对
        6.3.1 危机出现
        6.3.2 危机特征
        6.3.3 危机分类
        6.3.4 危机处置
第7章 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与塑造
    7.1 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
        7.1.1 目标形象与现实需求相一致的价值定位
        7.1.2 社会效应与总体投入成正比的价值导向
        7.1.3 对提升国家“软实力”产生正能量的价值追求
        7.1.4 确立有效促进军队整体建设的价值目标
    7.2 形象自觉,塑造良好源像
        7.2.1 军队形象的本源是军队自身建设及其行为表现
        7.2.2 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良好的源像
    7.3 积极参与“议程设置”,把握形象塑造的主动权
        7.3.1 “议程设置”的提出
        7.3.2 主动参与和设置“议程”
        7.3.3 “议程设置”的方法和措施
    7.4 主动营造“拟态环境”
        7.4.1 “拟态环境”的兴起
        7.4.2 “拟态环境”的营造
    7.5 努力改变“刻板成见”
        7.5.1 “刻板成见”的形成
        7.5.2 “刻板成见”的合理区分
        7.5.3 “刻板成见”的有效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课题来源
        (二) 问题提出
        (三) 问题追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 关于教师专业化内涵与方法的研究趋势
        (二) 关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趋势与特征分析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主要内容
        (二) 概念界定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
    第一节 学校中的美术教师
        一、“职业”和“专业”
        二、美术教师职业形象
        三、美术教师的专业特征
    第二节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一、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支撑
        二、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取向
        三、衡量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侧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美术教师师资现状与专业知识认知调查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师资状况
        一、美术师资培养的要求和标准
        二、美术教师队伍的合格率
        三、教研组织机构
    第二节 我国美术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在职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认知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美术实习教师专业知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学者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课堂视角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认知研究
        一、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录像课”分析
        二、“研究课”观察与分析
        三、华东师范大学2009级美术实习教师的“实验课”研究
    第四节 我国美术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论探究
        一、教学场景中美术教师专业认知的表现
        二、美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的追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上:个体案例)
    第一节 自我实现:一位美术教师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发现
        五、研究启示
    第二节 反思实践: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资料收集实践与研究内容分类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结论
        六、研究启示
    第三节 问题解决:追求互动与生成的美术新教师成长方法
        一、本案例研究缘起
        二、研究论题、假设与方法
        三、研究概述
        四、研究过程
        五、研究结论
        六、研究启示
    第四节 返本归原:乡镇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生活画像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背景和假设
        三、研究分段与方法
        四、研究过程
        五、研究结论
        六、研究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经研究(下:团队案例)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美术名师工作室”式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发现
        五、研究启示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在追求真善美中探索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发现
        五、研究启示
    第三节 持续的学习:发达地区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发现
        五、研究启示
    第四节 分层式发展:欠发达地区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一、本案例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发现
        五、研究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的剖析和美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应用
    第一节 学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案例研究的剖析
        一、案例研究所呈现出的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征
        二、案例研究所体现出的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的几种关系
    第二节 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应用
        一、建立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的必要性
        二、美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建构
        三、美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应用
    第三节 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一、优秀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画像
        二、优秀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图景与对策
    第一节 发达国家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
        一、英国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与经验
        二、美国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与经验
    第二节 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图景
        一、我国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动向
        三、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四、我国未来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图景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旅游行为与压力转移整合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转型时期压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危害
        1.1.2 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和谐发展的因素
        1.1.3 目前缺乏有效的压力移转与舒缓渠道
        1.1.4 扩展旅游的社会功能属性及其扩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理论结论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流程
    1.5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旅游及旅游动机理论
        2.1.1 旅游及旅游研究的脉络
        2.1.2 旅游的社会属性的扩展
        2.1.3 动机及旅游动机理论
    2.2 社会压力与旅游动机
        2.2.1 压力的内涵及其影响
        2.2.2 工作压力的内涵
        2.2.3 压力成因及工作压力源
        2.2.4 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2.3 旅游与转压机制整合研究现状
        2.3.1 旅游的社会替代与社会补偿动机
        2.3.2 逃避主义与后现代旅游
        2.3.3 安娜·弗洛伊德防御机制理论
        2.3.4 旅游转移压力的作用机制
        2.3.5 本研究对转移压力机制理论的述评
3. 概念模型与衍生假设
    3.1 对构建旅游行为与压力移转整合模型的进一步说明
        3.1.1 旅游行为与压力移转整合研究的理论意义
        3.1.2 旅游动机与压力移转整合研究的现实意义:案例启示
    3.2 概念模型的构建:旅游动机与压力移转整合模型
        3.2.1 旅游动机与压力移转整合模型
        3.2.2 实证研究期望的结果及其意义
    3.3 衍生假设
        3.3.1 个体压力感知对旅游动机产生的影响以及旅游动机的中介效应
        3.3.2 控制变量对压力源与旅游动机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3.3.3 控制变量对旅游行为与压力移转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 质性研究过程
    4.1 质性研究法概述
        4.1.1 质性访谈法含义与特点
        4.1.2 质性访谈法类型
    4.2 质性研究总体设计
        4.2.1 质性研究目的
        4.2.2 质性研究总体设计
        4.2.3 质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4.3 个案内分析
        4.3.1 质性访谈主题
        4.3.2 质性访谈对象
        4.3.3 质性访谈提纲
        4.3.4 投射技术的应用
        4.3.5 质性访谈过程
        4.3.6 质性访谈总结
5. 实证研究过程
    5.1 变量的操作定义与测量
        5.1.1 自变量
        5.1.2 因变量
        5.1.3 中介变量
        5.1.4 控制变量
    5.2 研究程序与数据来源
        5.2.1 实证研究程序
        5.2.2 数据收集
    5.3 研究方法
        5.3.1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5.3.2 层级/调节多元回归分析法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 研究结果及分析
    6.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6.1.1 样本特征
        6.1.2 压力感知测量问卷(SPQ)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6.1.3 旅游动机的因子结构测量
        6.1.4 游客(旅游后)旅游价值感知测量
        6.1.5 人格特质的修正
        6.1.6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6.2 假设检验
        6.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6.2.2 旅游前后压力感知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6.2.3 整体模型结构方程分析
        6.2.4 不同压力感知来源的旅游转压效果分析
    6.3 差异性分析
        6.3.1 不同交互作用下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6.3.2 旅游类型对压力移转的影响
        6.3.3 行业类型对的压力移转的影响
        6.3.4 职位类别对的压力移转的影响
        6.3.5 实证结果总结
7.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7.1 对保持身心平衡的工作之道的启示
        7.1.1 对员工压力管理的启示
        7.1.3 对实行带薪休假的思考
    7.2 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启示
        7.2.1 消除"高压"环境,创造和谐劳动关系
        7.2.2 高端人才压力管理势在必行
        7.2.3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的压力管理经验—把旅游纳入EAP
        7.2.4 简单评述
    7.3 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启示
        7.3.1 旅游业在扩大内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7.3.2 旅游景区产品创新
        7.3.3 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
        7.3.4 当前整合旅游与压力移转的一种新的形式:拓展训练
8. 本文的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创新
        8.2.2 实践创新
    8.3 本文的不足
    8.4 研究感思及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旅游与压力移转功能整合模型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困惑在“感觉与现实”和“期望与现实”之间——ABS总裁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D]. 王芳. 厦门大学, 2019(08)
  • [3]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4]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路径研究[D]. 马宏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5)
  • [6]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刘胜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中国当代广告“健康”话语变迁研究(1979-2014)[D]. 厉国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D]. 朱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9]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 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10]旅游行为与压力转移整合模型研究[D]. 王晓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感觉与现实”与“期待与现实”的困惑——ABS总裁专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