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优质特种小麦发展现状及对策

洛阳市优质特种小麦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洛阳市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蒋赟[1](2021)在《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成品及半成品主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主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小麦的品质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国小麦多品种插花种植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使之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基于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展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工作,而品种专业化生产即专种是实现“四专”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户行为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风险分散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其次,利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专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小麦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再次,聚焦小麦种植户这一微观主体,基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实地调研,对农户的小麦种植情况和品种选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构建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种植风险预期、农业服务四个方面对影响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品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高品质、高质量小麦供给仍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小麦供给结构性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小麦质量达标率较低,强筋不强、弱筋不弱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程度相对较低,各省情况差异较大,河南的小麦种植规模较大,但品种专业化程度低于山东和河北。从调研情况来看,种植年限、种植作物种类数与小麦品种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小麦地块数与专业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种植风险预期会显着影响农户的专业化种植行为;签订小麦收购订单或合同能显着促进麦农的品种专业化种植行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加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提高小麦的质量和抗性,严格规范小麦种子审定标准,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加快土地的均质化,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引导规范种植;重视市场需求,从需求端出发制定小麦的供给政策,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订单化的购销;在专种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后续的小麦的单品种收获和单品种储运,落实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小麦中介组织,形成中介服务体系。

刘锐,刘晶晶,王旭琳,吴桂玲,聂莹,黄家章,孙君茂[2](2021)在《安徽省亳州市小麦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亳州市位于黄淮麦区,是安徽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二大地市,亳州小麦产业化发展对安徽省至关重要,总结亳州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亳州小麦产业化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通过对亳州小麦产业和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委托亳州市农业局和农业科学院组织主题为小麦生产和消费的座谈会,收集小麦种植品种、种植面积以及产量等相关数据,分析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及现存主要问题。[结果]亳州市形成以优质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为主,弱筋小麦为辅的种植结构,2019年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69%。现有规模化面粉企业28家,合计年加工小麦约200万t,消费当地近60%的小麦。小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种植规模和专业技能不足""订单农业较少,小麦优质不优价""面粉企业规模较小,下游食品加工企业少""产业链间的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结论]提出"构建大规模小麦加工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研发优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打造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培育区域品牌"等策略建议。

张晓明[3](2021)在《寿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寿县小麦生产现状,针对近年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寿县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单松松[4](2020)在《河南省滑县小麦种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其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连年丰收,但市场上却出现了小麦买卖“两难”问题,导致了我国小麦出现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小麦种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小麦供给侧不能适应需求侧的变化,引起了小麦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这就意味着,只要找到导致小麦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便可以解决我国小麦供给侧的适应性问题,进而使我国小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滑县位于我国小麦主产区,是我国小麦生产大县,笔者认为通过对滑县小麦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或许可以找到导致我国小麦供求关系不合理的原因。所以,笔者采用实地调研、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滑县小麦种植结构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发现,滑县小麦种植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从农地结构、农资结构、劳动结构上看,存在要素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品种结构看,存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占比过低的问题;从价值结构上看,存在着小麦优质不优价的问题。透过这些问题,笔者找到了造成种植结构问题的原因,即从经营主体上来看,在滑县小麦供给侧“小农”仍占主导地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效应、集约效应还未完全显现;从土地制度看,“三权分置”的政策效果仍未完全发挥;从农业技术上看,小麦的育种、种植技术不足,导致优质小麦不能大规模推广;从市场来看,优质小麦不优价导致了农户种植优质小麦的内在动力不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提升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打造小麦产业生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着手才可以解决。笔者认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研究滑县小麦的种植结构的优化路径并予以系统总结、理论归纳和提炼升华,可以为我国小麦供给侧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样本,甚至可以为我国小麦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实践经验。本文的不足在于笔者立足滑县来试图推论全国可能会存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偏差,但是笔者会全面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看待问题,尽量避免一叶障目的情况。

李鹏龙[5](2020)在《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发展河南粮食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业链作为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系,在新形势下粮食产业链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延津县作为产粮大县,拥有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链的基础优势,但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加工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延津小麦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产业优势,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延津县小麦产业链的优化对提升河南省粮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粮食产业链优化的相关概念、内涵和原则。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产业链的角度描述了延津县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新时代粮食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分析延津县小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法,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供应链理论、产业链优化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阐述了产业链优化的理论基础。并从生产、加工、销售、组织、品牌等方面分析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延津县小麦产业链的发展存在机械化水平不足、储运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不长、品牌价值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问题找出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的具体路径,包括拓展产业链中间环节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小麦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价值,建设小麦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链融合载体整合产业链。延伸、提升、整合产业链可以为延津县小麦产业发展带来质量效益的提升。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渗透到小麦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创新发展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最后从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全链思维、载体拓展、品牌建设方面提出了促进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的建议。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整合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各环节服务链条化,为延津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实现小麦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利益分配优化,实现河南小麦产业发展的帕累托改进。

周应军,宋乐乐[6](2019)在《洛阳市发展优质小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近年来,洛阳市积极开展优质小麦生产,取得长足进步。2018年、2019年洛阳市伊川县、宜阳县参加了《河南省优质小麦示范县》项目,优质小麦生产开始步入"四化"轨道。作为小麦生产的技术指导部门,在全程跟踪、指导优质小麦生产的基础上,在每年6月上旬小麦收获季节和7月中下旬小麦销售旺季,分赴伊川县、宜阳县,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洛阳市优质小麦产销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对洛阳市发展优质小麦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发展优质小麦的思考和建议。

徐霞[7](2019)在《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小麦、玉米区域配方设计及其综合效应评价》文中指出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玉米种植大省,分布范围广、环境差异大,但以往小麦、玉米配方施肥的研究多为单点试验,针对河南省整个范围内的肥料配方设计及配方施肥下节肥、增产、减排潜力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在原有生态区划分的基础上跟据近五年的气象数据将河南省分别划分为五个小麦生态区及五个玉米生态区,利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至2013年布置在河南省的2132个3414田间试验数据(小麦试验1247个,玉米试验885个)、2826个三区示范试验(小麦试验1582个,玉米试验1244个)、及在河南省152县(市)采集的83.70万个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并结合201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建立了河南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整理了河南省小麦、玉米的需肥特性,基于ArcGIS软件设计了河南省范围内的肥料配方并对应用配方肥的增产、节肥、减排等综合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以相对产量80%、85%、90%、95%为划分标准将河南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五个水平,对应小麦有效磷、速效钾的划分标准分别为>10 mg/kg、10-15 mg/kg、15-24 mg/kg、24-37 mg/kg、>37 mg/kg,>80 mg/kg、80-105 mg/kg、105-140 mg/kg、140-180 mg/kg、>180 mg/kg;玉米有效磷、速效钾的划分标准分别为>11 mg/kg、11-16 mg/kg、16-25 mg/kg、25-38 mg/kg、>38 mg/kg,<70 mg/kg、70-100 mg/kg、100-130 mg/kg、130-180 mg/kg、>180mg/kg。2.河南省小麦、玉米百公斤经济产量的氮、磷、钾素需求量平均分别为2.63 kg、0.43 kg、2.13 kg(小麦),2.29kg、0.36 kg、1.98 kg(玉米)。比较小麦、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百公斤经济产量需肥量发现,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玉米的百公斤经济产量需氮、磷、钾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3.根据“氮肥总量控制”、“磷肥恒量监控”、“钾肥分区肥效反应”的方法来确定各生态区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量,小麦氮肥推荐用量有180 kg/hm2、170kg/hm2、160kg/hm2、150 kg/hm2四个水平;推荐施磷量有 63 kg/hm2、75 kg/hm2、81 kg/hm2、92kg/hm2、107 kg/hm2五个水平,其中以推荐施磷量为81 kg/hm2的区域面积最大;推荐施钾量有48 kg/hm2、58 kg/hm2、64 kg/hm2、73 kg/hm2,在施钾量的大小上整体呈现中间高、东西低的变化趋势。根据氮、磷、钾推荐用量,河南省小麦共设计了8个分次施肥配方、9个一次性施肥配方。在分次施肥配方中河南省中部、东部、西部的大部分区域的小麦施肥配方以15-19-11、16-17-12及17-16-12为主,在南部的信阳市以配方18-15-12为主。4.用同样的方法为河南省玉米进行氮磷钾肥推荐,玉米平原少温区、水温协调区氮肥推荐用量为180 kg/hm2,多雨高温区为190 kg/hm2。推荐施磷量共有68 kg/hm2、73 kg/hm2、88 kg/hm2、95 kg/hm2、105 kg/hm2五个水平,其中最小推荐施磷量(65 kg/hm2)主要分布在南阳市的南部。在钾肥施用上共有63kg/hm2、71 kg/hm2、78 kg/hm2、83 kg/hm2四个推荐用量。根据氮磷钾推荐用量最终确定9个玉米施肥配方,其中配方24-12-9、25-10-10、26-10-9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的平原少温区及水温协调区。5.河南省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习惯施用量平均分别为198、121、50kg/hm2。与本研究设计的小麦施肥配方相比,河南省小麦生产平均可节约氮肥42 kg/hm2,共总可以节氮23.10万吨、节磷8.88万吨,而钾肥需增施5.31万吨。配方施肥下小麦各区域的增产总量为960.5万吨,在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配方施肥下河南省小麦生产中共节本增收253.22亿元,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总量348.65×104t CO2 eq。6.玉米习惯施肥中氮、磷、钾肥施用量平均分别为232kg/hm2、62kg/hm2、47kg/hm2,应该配方施肥后,玉米节氮潜力平均为54 kg/hm2,节氮总量为18.84万吨,而磷肥与钾肥均需提高施肥量,其中磷肥、钾肥的增施总量分别为3.81万吨、8.36万吨。玉米在配方施肥下的增产总量为456.6万吨,获得的经济收益总额为75.61亿元,其中由玉米增产而增加的收入为73.06亿元。在环境效益方面配方施肥下玉米种植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总量为258.91×104t C02 eq。

彭宏扬[8](2019)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小麦产业亟待转型,开展对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研究,对河南省小麦产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后站稳脚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数据和资料搜集,主推品种生产中的品质及效益比较,对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如下: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概况: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实现三年翻一番2018年达到了1200万亩;主推品种面积不断扩大,且培育了若干在未来替代作为替代的新品种;制定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标准及规程,推广体系的完善确保了这些规程的宣传,同时加工企业数和企业加工能力的不断提升是获得经济效益的保证。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制约因素:主推品种年际间、跨区域的品质稳定性差,会造成品质混杂,不利收储;强筋小麦在生产中的效益与普通中筋小麦相比无明显优势;国内小麦市场对国外高品质小麦需求量大,而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高于国外出口价格,易受到国际市场冲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足且种植小麦的面积低。河南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小麦生产供给,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为主;在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的原则上实现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提质增效的目标。提出了发展策略: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稳定品种的选育,同时进一步确定各地区划;加快推广已确立的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高标准生产技术落实到到每个县、乡、村级生产区域;进行优质专用小麦品牌建设,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进行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推广知名品牌及其生产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拓宽产业链促增收;建立健全优质专用小麦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在WTO协定的框架下适当增加对优质专用小麦的补贴;创新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互联网+农业”领域快速发展,构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物联网,实现科技工业反哺农业。

端木瑞利[9](2019)在《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总体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南省正积极按照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各个区域的特色农业,把特色农业的发展作为实现河南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省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资料分析法等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了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总体上来说,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的种类有所增加,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卓有成效,品牌的数量不断增加,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河南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中小企业的发展等,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还推动了河南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但是,随着河南省特色农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对特色农业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由于政府缺乏对特色农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及各个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各区域的优势特色资源不突出,特色农产品种类的增加缺乏基础动力。当前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传统的小农思想和农民综合素质的限制阻碍土地流转使得特色农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也影响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品牌的建立、推广和保护体系不完善导致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除此之外,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也是阻碍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目前,河南省的第一产业仍然占据很高的比例,导致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实现特色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和相关农业科技的欠缺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调整特色农业生产布局、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特色农业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

李浩[10](2019)在《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销售渠道是农产品流通的生命线。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流通顺畅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解决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矛盾,关键在于构建起高效、畅通的销售渠道。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具有较为扎实发展基础,销售渠道建设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同时暴露出渠道繁杂,流通无序的问题,导致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失灵。基于此,本文以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为研究切入点,探究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这对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抽样调查与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优质专用小麦不同营销渠道的运行特征、运行原理及其外生交易费用的高低,并基于完全信息静态条博弈方法模拟了种植户采用不同销售渠道的收益状况。接下来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对184户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究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户是否了解优质专用小麦市场行情、优质专用小麦销售单价、户主年龄、种植规模等因素对种植户选择契约关系紧密型销售渠道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寻找合适买主难易程度、经销组织与经纪人对同等级优质专用小麦报价差异、种植户与收购方在优质专用小麦等级认定上的差异、种植户到最近农产品市场的距离、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种植户选择契约关系紧密型销售渠道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文章研究主要结论有:一是优质专用小麦经销商利润系数是影响种植户收益情况的关键因素;二是交易成本对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销售渠道直接关系着优质专用小麦的质量、纯度;三是契约关系紧密型销售渠道相比于契约关系松散型销售渠道更有利于优质专用小麦产业的长远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其一,稳定小麦种植面积,优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其二,增加生产管理技术投入,提升优质专用小麦销售质量;其三,创新销售和收购双方利益联结机制,降低种植户市场交易成本;最后一点是,完善产业信息服务建设,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二、洛阳市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市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关于小麦产业发展的研究
        1.5.2 关于小麦生长特性和加工特性的研究
        1.5.3 关于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1.5.4 文献评述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专业化
        2.1.2 品种专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
        2.2.3 风险分散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3.1 我国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变化
        3.1.1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波动变化
        3.1.2 我国小麦生产区域分布集聚变化
        3.1.3 我国主产区小麦品质质量及变化
        3.1.4 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变化及趋势
        3.1.5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演变情况
        3.1.6 国内典型地区小麦品种专业化发展情况
    3.2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小麦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3.2.2 小麦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
        3.2.3 小麦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3.2.4 小麦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决策下小麦专业化生产分析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调研设计
    4.3 农户及家庭基本特征
    4.4 样本农户小麦生产情况
        4.4.1 小麦种植基本情况
        4.4.2 小麦品种数目与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4.4.3 小麦收购订单签订情况
    4.5 小麦品种选择情况
        4.5.1 小麦品种选择数目
        4.5.2 小麦品种选择原因
        4.5.3 小麦品种知晓途径
        4.5.4 小麦品种获得途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
        5.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5.1.2 解释变量的选择及预期变化
    5.2 模型构建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历

(2)安徽省亳州市小麦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亳州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
    1.1 主栽小麦品种
    1.2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模式
2 小麦加工消费发展现状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种植规模和专业技能不足
    3.2 订单农业较少,小麦优质不优价
    3.3 面粉企业规模较小,下游食品加工企业少
    3.4 产业链间的融合不够紧密
4 小麦生产发展潜力
    4.1 产量潜力
    4.2 加工利用潜力
    4.3 生产效益潜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3)寿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寿县小麦生产现状
2 寿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3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对策
    3.1 筛选优质专用品种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3.3 探讨利益联结机制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5 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
    3.6 提高组织领导水平

(4)河南省滑县小麦种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对优质小麦的研究
        1.2.2 对小麦种植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经验总结法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种植结构优化
        2.1.2 小麦品种结构
        2.1.3 小麦品质
    2.2 相关理论
        2.2.1 粮食安全理论
        2.2.2 产品供求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3 滑县小麦种植现状
    3.1 小麦种植总体状况
        3.1.1 农业发展概括
        3.1.2 小麦产业发展状况
    3.2 小麦种植户种植经营情况
        3.2.1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3.2.2 种植户划分与样本特征
        3.2.3 生产要素配置结构
        3.2.4 种植动力结构
        3.2.5 产品结构与价值实现
4 滑县小麦种植经营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存在问题
        4.1.1 要素结构不合理
        4.1.2 种植小麦动力不足
        4.1.3 产品结构欠佳
        4.1.4 价值实现尚待提升
    4.2 影响因素
        4.2.1 内在因素
        4.2.2 外在因素
5 滑县小麦种植经营优化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经营主体参与度
        5.1.1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重
        5.1.2 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
        5.1.3 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5.2 打造小麦供需新生态
        5.2.1 三产联动,用需求倒逼种植结构优化
        5.2.2 延链拓面,提升小麦附加值
    5.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5.3.1 强化生产性服务
        5.3.2 壮大经纪性服务
        5.3.3 健全金融性服务
    5.4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5.4.1 “互联网”释放农业新动能
        5.4.2 “智慧农业”保障小麦品质
    5.5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
        5.5.1 强化政策支持
        5.5.2 强化财政支持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之处
二、理论基础
    (一)粮食产业链的相关概念
        1、粮食产业链的涵义及特征
        2、粮食产业链优化的内涵与原则
    (二)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1、交易费用理论
        2、产业组织理论
        3、供应链理论
        4、产业链优化理论
三、延津县小麦产业链发展现状
    (一)延津县小麦生产现状
        1、自育良种撬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
        2、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础
        3、优质小麦连片种植确保小麦生产优势地位
    (二)延津县小麦加工现状
        1、小麦加工业生产能力提升
        2、小麦产业产值不断提升
    (三)延津县小麦销售现状
        1、延津小麦优质优价助力产业链提升
        2、订单模式拉动小麦产业链高效发展
        3、期货模式助力小麦产业优化发展
        4、延津县小麦品牌溢价效应明显
    (四)全产业链发展成就小麦经济发展的延津模式
        1、产业链雁阵布局壮大延津小麦产业
        2、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方式
        3、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有机衔接
四、延津县小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
    (二)加工环节产业链条短
    (三)储运环节与专收专储不完全相适应
    (四)原粮品牌优势利用不充分
五、促进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培育本土小麦产业链龙头企业
    (三)以科技创新促进小麦产业链加工环节提升
    (四)建立不同等级小麦的分级收储和加工体系
    (五)打通原粮品牌与食品品牌之间的堵点环节
    (六)以全链思维促进小麦产业链整合
    (七)以特色面包小镇建设促进产业融合载体发展
六、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洛阳市发展优质小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洛阳市优质小麦发展现状
    1.1 洛阳市是强筋小麦的适宜产区,优质小麦生产起步早
    1.2 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初步显现
    1.3 良种良法相配套,优质小麦产量、品质同步提高
    1.4 政府支持,财政助力,为优质小麦发展铺路
    1.5 优质小麦产销衔接初见成效
2 优质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优质小麦生产种植效益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2.2 优质小麦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小麦临时仓储缺乏,产销衔接不紧密
3 洛阳市优质小麦发展对策
    3.1 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品种布局
    3.2 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3.3 政府推动产销衔接,促进小麦市场优质优价

(7)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小麦、玉米区域配方设计及其综合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1.2.2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1.2.3 养分资源管理策略
        1.2.4 区域配方设计
        1.2.5 配方肥环境效应
2 引言及技术路线
    2.1 引言
    2.2 技术路线
3 河南省小麦、玉米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小麦、玉米生态区划分
        3.1.2 数据来源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确定
        3.2.2 小麦百公斤产量需肥量的确定
        3.2.3 小麦产量状况及目标产量
        3.2.4 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制定
        3.2.5 玉米百公斤需肥量的确定
        3.2.6 玉米产量状况及目标产量
    3.3 讨论
        3.3.1 小麦、玉米土壤丰缺指标
        3.3.2 小麦、玉米百公斤需肥量
        3.3.3 小麦、玉米目标产量
    3.4 小结
4 河南省小麦、玉米区域配方的制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氮肥总量控制
        4.1.2 磷肥恒量监控
        4.1.3 钾肥分区肥效反应
        4.1.4 数据来源
        4.1.5 ArcGIS图层操作
    4.2 不同区域肥料配方的制定
        4.2.1 小麦区域氮肥用量的确定
        4.2.2 小麦区域磷肥用量的确定
        4.2.3 小麦区域钾肥用量的确定
        4.2.4 小麦区域肥料配方图的制定
        4.2.5 玉米区域氮肥用量的确定
        4.2.6 玉米区域磷肥用量的确定
        4.2.7 玉米区域钾肥用量的确定
        4.2.8 玉米区域配方图的制定
    4.3 讨论
        4.3.1 小麦、玉米氮肥推荐用量
        4.3.2 小麦、玉米磷钾肥推荐用量
    4.4 小结
5 配方施肥综合效应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库来源
        5.1.2 数据分析
        5.1.3 ArcGIS图层操作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配方施肥下小麦节肥、增产效应
        5.2.2 配方施肥下小麦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5.2.3 配方施肥下玉米节肥、增产效应
        5.2.4 配方施肥下玉米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5.3 讨论
        5.3.1 节肥潜力研究
        5.3.2 减排潜力研究
        5.3.3 增产潜力研究
    5.4 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成绩

(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进展
        1.1.1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标准
        1.1.2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区划发展
        1.1.3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选育
        1.1.4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
    1.2 国外研究进展
        1.2.1 小麦主产国小麦产业现状
        1.2.2 农业生产中的服务体系探索及研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获取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3 参照标准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概况简述
        4.1.1 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
        4.1.2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概况
        4.1.3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概况
        4.1.4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转化体系概况
    4.2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4.2.1 品种品质稳定性差
        4.2.2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增收效益低
        4.2.3 优质专用小麦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低
        4.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小麦面积少
    4.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目标、原则
        4.3.1 基本思路
        4.3.2 发展目标
        4.3.3 发展原则
    4.4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策略
        4.4.1 加大选育引种推广优质品种并确定各地区划
        4.4.2 加快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4.4.3 加速品牌建设,推进生产基地建设
        4.4.4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4.4.5 构建“物联网”促进优质专用小麦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9)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特色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2.1.1 特色农业的概念
        2.1.2 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
    2.2 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品差异化理论
        2.2.4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5 规模经济理论
3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基础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区位交通条件
        3.1.4 政策条件
    3.2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意义
        3.2.1 促进农民增收
        3.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2.3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3.2.4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3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3.1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3.3.2 特色农业品牌优势初步形成
        3.3.3 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渐完善
        3.3.4 特色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
4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不合理
    4.2 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
    4.3 特色农业的品牌建设体系不完善
    4.4 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5 加快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科学调整特色农业生产布局
    5.2 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5.3 加强特色农业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
    5.4 加快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 结束语
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户市场行为研究
        1.2.2 交易成本与销售渠道相关联研究
        1.2.3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优质专用小麦
        2.1.2 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博弈论
    2.3 交易成本影响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理论分析
        2.3.1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2.3.2 交易成本影响种植户销售选择的作用原理
        2.3.3 交易成本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应用研究
3 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销售渠道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
        3.1.1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域分布
        3.1.2 优质专用小麦种植规模
        3.1.3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主体分析
    3.2 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主要销售渠道:类型、运行机制和特征
        3.2.1 “种植户+优质专用小麦经纪人”为主的直销模式
        3.2.2 “种植户+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中介销售模式
        3.2.3 “种植户+龙头加工企业”为主的农企对接销售模式
    3.3 现有优质专用小麦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优质专用小麦供需失衡对销售渠道的影响
        3.3.2 种植户生产销售行为的不确定性对销售渠道的影响
4 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博弈分析
    4.1 优质专用小麦不同销售渠道交易成本的比较
    4.2 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博弈模型的构建
        4.2.1 参与者
        4.2.2 策略选择
        4.2.3 收益与支付
        4.2.4 决策的次序
    4.3 基于博弈模拟的种植户销售渠道运用的收益比较分析
        4.3.1 以“种植户+经纪人”为主渠道的市场结构
        4.3.2 以“种植户+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加工企业”为主销售渠道的市场结构
        4.3.3 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所得比较
5 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5.2.1 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研究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择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信息成本的影响
        5.3.2 谈判成本的影响
        5.3.3 执行成本的影响
        5.3.4 市场因素影响
        5.3.5 控制变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南和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的经验与启示
    6.1 理论分析
    6.2 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简介
    6.3 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销售渠道的启示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稳定小麦种植面积,优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7.2.2 增加生产管理技术投入,提升优质专用小麦销售质量
        7.2.3 创新销售和收购双方利益联结机制,降低种植户市场交易成本
        7.2.4 完善产业信息服务建设,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储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洛阳市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 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安徽省亳州市小麦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 刘锐,刘晶晶,王旭琳,吴桂玲,聂莹,黄家章,孙君茂.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 [3]寿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张晓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3)
  • [4]河南省滑县小麦种植问题研究[D]. 单松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5]延津县小麦产业链优化研究[D]. 李鹏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洛阳市发展优质小麦的实践与思考[J]. 周应军,宋乐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7)
  • [7]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小麦、玉米区域配方设计及其综合效应评价[D]. 徐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策略研究[D]. 彭宏扬.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端木瑞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研究[D]. 李浩. 河北农业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洛阳市优质特种小麦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