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中国住宅行业的时代精神

追求中国住宅行业的时代精神

一、追求中国住宅业的时代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1](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靳艺[2](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张路南[3](2020)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老居住区是旧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影响最深的区域,它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与发展,也在无数居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开始普遍升级,对居住区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满足基础性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外,人们还更加渴望与自然接触,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功能丰富、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居住空间中,而老居住区拥挤的空间布局、老化的物质环境、衰退的自然生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在以往,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更新以推倒重建或者表面翻新为主,前者造成了物质资源的浪费和城市文脉的断裂,后者浮于表面的更新并没有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实质上的变化,而随着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一种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城市双修”被正式提出,“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代表我国的城市发展由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由粗放式开发转入精细化运营。本文以“城市双修”为手段,以老居住区中的绿地空间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对绿地空间的更新改造,优化老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升空间场所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此,笔者首先将“城市双修”与老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城市双修”的理念内涵和基本手段,以及老居住区的概念定义、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其次通过对几个老居住区的实地调研,深入探究了老居住区目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对几个老居住区改造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解决老居住区绿地空间问题的一些方法;最后将“城市双修”理念与老居住区绿地空间更新相结合,分析了“城市双修”理念对老居住区更新改造的启发和指导,提出了“城市双修”下老居住区绿地空间更新的基本原则,并从空间修补、生态修复和人文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的具体方法,以期将衰败的老旧空间转变为生态人文艺术综合良好的活动场所。本文旨在丰富和发展“城市双修”以及老居住区更新的基础理论体系,并为“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的老居住区改造更新提供实践方法的指导,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真正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朱厢炜[4](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鞠一民[5](2020)在《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眉山市的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农村自建房、农村安置区为主的新农村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眉山片广袤的土地上。然而现阶段农村住宅的建设,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指导,一方面过分追求建设速度与规模,漠视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强行挖土填方,导致建成的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受外来文化侵入的影响严重,对场地既有文化不尊重,盲目套用城市住宅做法,使建筑与传统文脉和居民实际需求割裂,居民之间人际关系涣散,传统文化价值观沦丧,最终加剧了乡村风貌建设的困境。因此,如何创造出良好的建筑环境、空间和功能成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眉山市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的实践,立足于建筑在地性理念,通过新桥村安置社区的研究设计来构建农村住宅中建筑与土地、建筑与文化和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创造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筑,为眉山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案例和设计手法借鉴。本文首先对建筑在地性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在地性理论的缘起发展和相关概念辨析,总结出在地建筑因“地”而在、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三个特征,从而说明在地性理论应用于农村住宅设计的意义。其次,论文针对新桥村安置社区的在地性进行深入研究,从土地地理环境、场地文化语境和本地主体需求三个方面中寻找出与建筑有关的在地要素: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气候条件、社会文化形态、传统建筑语言、行为活动习惯和精神情感需求,基于此总结出表达土地地理环境特征、凸显场地传统民居文化和尊重本地主体时代需求三种设计理念,为下文设计手法运用的论述提供支撑。最后,论文分为三部分来论述具体设计手法的运用:一是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地域性设计。通过住宅布局结合地形、群体空间组织和屋顶形象对气候的适应来回应建筑与土地关系,营造出舒适有活力的居住环境;二是对场地文化语境的关联性设计。通过建筑空间组合融入林盘文化、重构传统建筑元素和同构自然文化脉络来构建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增强居民的认同和归属感。三是通过功能组织更新和营造特色场所空间来满足居民行为和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人居生活环境。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孙丹婷[7](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史煜[8](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路彬[9](2019)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城市立体农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耕地减少、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持续的人口增长等环境问题正改变我们对传统农业建筑的看法和思考。针对城市发展所引起的各种城市问题,不同领域的专家相继提出了城市立体绿化、城市农业等理念,也相对不同程度的缓解城市问题所带来的生态、食品和社会等矛盾。而城市立体农场的提出是希望进一步通过农业生态科技的手段,来服务城市农业的发展,以完善城市生态空间。同时城市立体农场的概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仍属于新兴理念,由此,如何利用这一新理念将人的需求与城市生态农业相结合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和遏制生态环境危机蔓延的趋势,现阶段对建筑师是一种考验。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在持续加速进行,城市居民数量也日益增加,人对于城市和建筑的各方面需求也随之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专家通过将心理学、人性化、符号学和人本主义等人文学科引入设计内,以试图解决空间和环境感受的问题。同样,马斯洛需求论已经被运用于其他行业领域,作为建筑行业也应进行相关尝试。所以如何通过建筑空间和城市环境的改善以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达到某种精神的满足,这也成为建筑领域专业的新课题。本文以马斯洛需求论为基础研究理论,以城市立体农场为研究对象,根据需求论的各层次的递进关系结合建筑类型的特殊性探究城市立体农场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建筑实例和概念设计结合相关理论的梳理,本文对城市立体农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做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立体农场的发展现状和马斯洛需求层次内涵进行研究;同时整合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城市立体农场的设计理论体系,并分析得出相关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案例设计和实证分析,验证设计理论体系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为城市新生态建筑提出人本化的设计需求和理念,在满足技术性的要求前提下,提升建筑伦理秩序以满足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城市新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寻求新的切入点。

李越[10](2018)在《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南州是全世界少数民族文化最多样最集中又富于原生态特质的地区之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之贵州近几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更多全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运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逻辑层面全面地阐释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与建筑的内涵。首先,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具体表现在适应地理条件下形成依山就势的村寨形态特征以及底层架空、层层出挑的穿斗式干阑建筑;在黔东南湿热甚至偶有旱涝的气候条件下,侗民在合理营造建筑之外其世代积累建构起来的立体河网湿地蓄水抗旱,疏浚防涝,综合减灾;在树木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侗民在建筑建造时有着严格的采集原则,用料时大小套用,绝少浪费,做到因材施用、物尽其能。其次,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先民迁徙避乱的历史使得侗民在苦难中表现出顽强的求生精神,世代相沿着“依山而寨、择险而居”的选址原则;中央王朝一步步的强权政策使得侗族人民在变革之中与汉族、苗族等多民族之间互相影响,寻求整合;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使得侗族人民高度团结,忠于血缘和地缘,形成以族姓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结构;封闭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得侗寨人民形成以自然为本源的价值体系,反映在村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仅能建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小型村寨。最后,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具体表现在侗寨延续群体聚居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到聚落空间形态上,展示出领域性、等级性、向心性的特征;黔东南人民构筑了包括低碳节能的水循环系统、和谐共生的稻鱼鸭生产以及高效灵活的侗居功能布局等追求循环永续的民族生活理想;黔东南侗寨有着点线面构成式的水景观、层层阶梯式的梯田景观等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寨门、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自然崇拜、侗族大歌等为村寨增添盎然生机的侗族民间文化,体现了他们崇尚淳朴自然的民族审美心理。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鲜明、社会时代精神厚重、人文艺术品格独特。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了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文章有助于完善建筑学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中建筑美学方向的补充,完善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在建筑美学方向的研究。对侗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既是对该地区历史记忆的记录,也是保护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对侗族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我们发现,侗族传统村落与建筑在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营造技艺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为以后工作中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打下理论基础,也有助于今后为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工作提供可实施性的美学指导。

二、追求中国住宅业的时代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求中国住宅业的时代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城市双修
        2.1.1 “城市双修”的提出背景
        2.1.2 “城市双修”的相关理论
        2.1.3 “城市双修”的具体内涵
        2.1.4 “城市双修”的发展现状
    2.2 老居住区
        2.2.1 概念界定
        2.2.2 发展历史
        2.2.3 基本特点
        2.2.4 发展潜力
    2.3 绿地空间
        2.3.1 概念界定
        2.3.2 基本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双修”视角下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基础性研究
    3.1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环境的要素构成
        3.1.1 自然要素
        3.1.2 人工要素
        3.1.3 人文要素
    3.2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分类
        3.2.1 公共绿地
        3.2.2 宅旁绿地
        3.2.3 道路绿地
    3.3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生态属性
        3.3.1 绿地的生态功效
        3.3.2 绿地的生态审美
    3.4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空间属性
        3.4.1 空间的边界构成
        3.4.2 空间的领域与归属
        3.4.3 空间的使用功能
        3.4.4 空间的文化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现状调研与改造分析
    4.1 调研计划
        4.1.1 调研方法
        4.1.2 调研对象及内容
    4.2 调研结果分析
        4.2.1 生态环境现状
        4.2.2 活动空间现状
        4.2.3 功能设施现状
        4.2.4 社区文化现状
    4.3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现状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4.3.1 根本性原因
        4.3.2 客观性原因
    4.4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更新案例研究
        4.4.1 南京东路街道贵州西里弄微更新
        4.4.2 长阳路138弄城市微更新
        4.4.3 锁金村社区道路绿地更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的策略
    5.1 “城市双修”对老居住区更新的指导和启发
        5.1.1 更新内容的全面化
        5.1.2 更新目标的长远化
        5.1.3 更新方法的系统化
        5.1.4 更新模式的健全化
    5.2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的原则
        5.2.1 以人为本原则
        5.2.2 尊重自然原则
        5.2.3 因地制宜原则
        5.2.4 美观统一原则
    5.3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空间修补方法
        5.3.1 梳理空间体系
        5.3.2 实现人车分流
        5.3.3 重构空间边界
        5.3.4 增补功能设施
    5.4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生态修复方法
        5.4.1 增加绿化覆盖
        5.4.2 增强雨洪管理
        5.4.3 修复植物景观
    5.5 老居住区绿地空间的人文优化方法
        5.5.1 延续地域文化
        5.5.2 融入时代精神
        5.5.3 加强居民参与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说明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5)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迅速兴起的建筑师的乡村在地实践
        1.1.2 眉山农村住宅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1.1.3 眉山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误区及困境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农村住宅
        1.2.2 安置社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总结性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分析
    2.1 “在地性”理论解析
        2.1.1 “在地”缘起与发展
        2.1.2 “在地”的概念解析
        2.1.3 相关词汇概念解析
    2.2 “在地性”特征解析
        2.2.1 因“地”而在
        2.2.2 以“人”为本
        2.2.3 与“时”俱进
    2.3 “在地性”应用于农村住宅设计的意义
    2.4 “在地性”建筑实践案例
        2.4.1 德阳孝泉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
        2.4.2 杭州富阳东梓关村回迁农居设计
        2.4.3 贵州贵阳车田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在地性研究
    3.1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基本概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区位
        3.1.3 基地现状
    3.2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在地要素
        3.2.1 土地地理环境
        3.2.2 场地文化语境
        3.2.3 本地主体需求
    3.3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设计理念
        3.3.1 表达当地地理环境特征
        3.3.2 凸显场地传统民居文化
        3.3.3 尊重本地主体时代需求
第4章 当地地理环境的地域性设计
    4.1 建筑布局顺应地形结构
        4.1.1 项目基地的功能分区梳理
        4.1.2 住宅布局结合地形等高线
    4.2 整体形象适应自然气候
        4.2.1 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组织
        4.2.2 遮阳排雨的单体形象塑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场地文化语境的关联性设计
    5.1 融合林盘民居文化的空间组合
        5.1.1 优化林盘体系的社区功能
        5.1.2 基于林盘模式的空间格局
        5.1.3 营造林盘院落的建筑组合
    5.2 重构传统建筑元素的形态特征
        5.2.1 主从有序的屋面态势抽象
        5.2.2 开敞通透的檐廊空间重构
        5.2.3 细腻优雅的立面片段移植
    5.3 同构自然文化脉络的材质色彩
        5.3.1 建筑肌理的真实呈现
        5.3.2 建筑性格的协调统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主体需求的时代性设计
    6.1 适应产业升级的功能空间
        6.1.1 契合使用需求的功能分化
        6.1.2 改善知觉体验的空间秩序
    6.2 满足精神需求的场所空间
        6.2.1 还原厅堂空间的生活体验
        6.2.2 转译院落空间的邻里人情
    6.3 符合经济需求的技术策略
        6.3.1 控制建设成本的建造技术
        6.3.2 降低能源消耗的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眉山农村住宅调研问卷
附录2 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相关图纸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2.1.1 成长环境
        2.1.2 教育经历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3.1 建造观念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3.2 建造体系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3.2.3 “新建筑五原则”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3.3 建造方式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3.4 创作实践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3.4.2 马赛公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4.2.1 空间构成
        4.2.2 建筑漫步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4.4 创作实践
        4.4.1 朗香圣母教堂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5.1.1 几何秩序
        5.1.2 功能秩序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5.2.1 物质环境
        5.2.2 人文环境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5.3.1 “瓦赞规划”
        5.3.2 “光辉城市”
    5.4 创作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6.2.1 对CIAM的影响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6.3.1 日本
        6.3.2 美国
        6.3.3 欧洲
        6.3.4 南美
        6.3.5 印度
        6.3.6 中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7.2.1 艺术的融合
        7.2.2 .思想的融合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7.3.1 建筑师的职责
        7.3.2 建筑形式之源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8)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城市立体农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限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内容框架
        1.3.3 创新型研究
    1.4 城市立体农场发展现状研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总结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整合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析与应用
        2.1.1 人本主义理念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1.2 基本内涵和建筑应用
        2.1.3 理论观点
        2.1.4 评价影响
    2.2 城市立体农场相关基础概念解析
        2.2.1 生态建筑设计
        2.2.2 城市立体农场
        2.2.3 城市立体农场的建筑伦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下城市立体农场的设计原则
    3.1 城市立体农场设计影响因素
        3.1.1 功能空间整合
        3.1.2 设计影响因素
    3.2 城市立体农场的设计需求
        3.2.1 设计内涵需求
        3.2.2 社会价值需求
    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城市立体农场设计中的应用
        3.3.1 设计要素
        3.3.2 设计模式
        3.3.3 设计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城市立体农场中的设计方法
    4.1 城市立体农场设计案例实证分析
        4.1.1 城市立体农场案例汇总分析
        4.1.2 日本PASONA东京总部办公楼
        4.1.3 “收获绿塔”城市立体农场
        4.1.4 “生命塔”垂直农场
    4.2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城市立体农场的设计策略
        4.2.1 需求理念的表现
        4.2.2 规划和建筑设计
        4.2.3 农业生态技术的运用
    4.3 概念模型设计——以办公与生态农业复合空间为例
        4.3.1 需求理念的表现
        4.3.2 区域规划概况
        4.3.3 建筑空间功能设计
        4.3.4 农业生态技术的运用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化地域性格理论及其应用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对象范围
        1.4.2 核心概念
        1.4.3 主要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
    2.1 适应地理环境的村落与建筑特色
        2.1.1 依山就势的村寨形态
        2.1.2 “天平地不平”的结构体系
        2.1.3 “占天不占地”的侗居空间
    2.2 契合自然气候的村落与建筑特色
        2.2.1 防潮、防火、防虫
        2.2.2 御寒、遮阳、挡雨
        2.2.3 抗旱、防涝、减灾
    2.3 运用地域材料的村落与建筑特色
        2.3.1 林海杉乡、就地取材
        2.3.2 因材施用、物尽其能
        2.3.3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
    3.1 于迁徙避乱历史中求生发展
        3.1.1 侗族的发展印记
        3.1.2 侗族迁徙历史与侗族传统村落的发展
        3.1.3 侗族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
    3.2 于中央强权政策中变革整合
        3.2.1 中央强权政策与侗族传统村落的发展
        3.2.2 汉族文化对侗族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的影响
        3.2.3 苗族文化对侗族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的影响
    3.3 于社会组织结构中团结自强
        3.3.1 侗族传统村落的血缘组织结构
        3.3.2 侗族传统村落的地缘组织结构
        3.3.3 侗族传统村落血缘与地缘的转换
    3.4 于农耕经济活动中塑造文化空间
        3.4.1 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背景
        3.4.2 农耕经济活动对村寨空间形态的影响
        3.4.3 以自然为尊的信仰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
    4.1 延续群体聚居的民族文化特色
        4.1.1 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领域性
        4.1.2 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等级性
        4.1.3 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向心性
    4.2 追求循环永续的民族生活理想
        4.2.1 低碳节能的水循环系统
        4.2.2 和谐共生的稻鱼鸭生产
        4.2.3 高效灵活的民居功能布局
    4.3 崇尚淳朴自然的民族审美心理
        4.3.1 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
        4.3.2 契合环境的公共建筑
        4.3.3 生机盎然的侗族民间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追求中国住宅业的时代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研究[D]. 张路南.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D]. 鞠一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8]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城市立体农场设计研究[D]. 路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李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追求中国住宅行业的时代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