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

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

一、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荣,唐东升[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的学习观包括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观上存在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足、功利性动机较强、意志品质薄弱等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即应勤奋刻苦,当仁不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夯实基础,勇于创新,树立继往开来的学习理念;应克服功利,自我反思,树立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应锲而不舍,融会贯通,树立坚持不懈的学习理念。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徐瑞矫[2](2020)在《时代新人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未来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就“培养什么人”问题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此后,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反复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对“时代新人”内涵的最基本、最直接的界定,只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才能是“时代新人”,指明了“时代新人”是我国新历史阶段发展的新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主体。“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包含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展现了新时代的育人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因而,深刻剖析和理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命题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审慎思考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怎样为党和国家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这一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交叉、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分析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一是分析“时代新人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要培养的时代新人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基本素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群体。二是解析“为什么培养时代新人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育新人”历史进程的梳理,重点把握各历史时期党关于新人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进而总结与把握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经验。三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现状”问题。结合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于2018年实证调查获取的1401份有效样本中,利用spss25.0软件分析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政治观与政治行为、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学习观与学习能力、生态观与环保行为、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五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时代新人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四是剖析“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问题。时代新人培养除了受青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宏观层面的社会现实环境、社会虚拟环境、社会思潮,微观层面的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应明确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即时代新人培养应把握“三有”基本要求,将“六个下功夫”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五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本文从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与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三个层面阐述了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在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层面,提出应着力从唤起青年的自我意识、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增强青年主体性能动力、培育青年精神物化能力四方面入手,实现青年对于自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历史使命的坚信坚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育人效果,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此外,还应通过推进马克思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三方面为时代新人培养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新时代育人目标提出有声、落地有根、生长有规。

刘海霞[3](2020)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进,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招生机制等方面都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动。生物学这门学科转变为高考选考科目,给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生物学与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阶段开设的生物学相关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在新的高考改革推行的过程中,了解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期望可以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进行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于曲阜市和莒南县的两所高中学校的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各个维度之间的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1)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学习态度观维度中女生的积极性要高于男生。(2)生物学学习成绩对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构建有重大影响,优等生组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很出色,他们能够真正喜爱生物学学科,学习的态度更加端正,整个学习的过程更倾向于建构性。(3)在不同选课的学生之间,除了知识价值观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其他的三个维度上,选择生物学的学生平均得分都要高于非选生物学的学生。(4)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知识价值观和学习过程观的维度上,随着年级的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价值的深度了解更加细致,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也更加的有效和多样化。(5)由于两所学校所处的地区发展、文化的差异,两所学校的生源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所高中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有着显着性的差异。在生物学学习观的各个维度上,曲阜一中学生的平均得分都要略高于莒南三中的学生。在对生物学学习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综合本次调查活动的内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耿曦彤[4](2020)在《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文中认为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功利性学习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学习现象,学习不是纯粹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而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满足个人利益。功利性学习就是将学习作为实现自身利益和目的的工具,违背了学习的初心。功利性学习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为:课程选择方面偏向功利化;在时间、学习内容上功利化;在就业导向下学习功利化;学习氛围的不断功利化;自身利益驱使下的利己主义功利性学习等。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积极性表现为:有利于增长学习热情、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指南等。消极性表现为:导致学生个体的单向度、畸形发展;导致学习氛围恶化、学习资源浪费;导致大学精神弱化、影响教育发展等。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将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其中包括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学生自身的急功近利等。第二,家庭方面,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对社会要求认知偏差等。第三,学校方面,包括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等。第四,社会方面,包括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等。针对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消极影响以及形成原因,要立足现实,多措并举多源发力。正确引导和纠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大学生本身入手,深入学习习近平的学习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树立良好的家风,给予子女适度的关爱。三是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四是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学习风气的建设。

钱文静[5](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学习观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文本资源,其中多篇文章阐述了对学习观的理解与认识,有的篇目从“学习”主题入手,如《论语》等;有的篇目从“劝学”角度出发,如《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等;有的文章从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展开对学习观的阐述,如《陋室铭》《虽有嘉肴》等。中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观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态度及内容选择的不同,会对学生学习素养提高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蕴含的学习观,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能有效改善当前学生语文学习难的困境。第一章,首先对学习观内涵进行阐释,学习观指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念,是系统的观念体系,有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基础。其次,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学习观篇目进行辑录、梳理和分类,从文章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得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容易导致不良效果、学习方式多样各异,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艰苦学习环境的影响呈现多面性、学习态度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产生变化”等观点,进而推论学习者学习进程的发展受其学习观重要影响。第二章,从中学生学习观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眼中的学生学习观等展开调查研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等特点,分析其存在的“学生自身认知不清晰、态度多变,自控力不强”等问题和“学习动机明确、功利性增强,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环境逐渐优化”等特点,认为通过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这三大影响因素入手,能够优化学生学习观、有效解决“学习难”问题。第三章,以学习观相关篇目为教学资源基础,提炼其蕴含的观念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联系教材篇目中学习观内容,将学习观几个维度的分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提出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学习态度等解决路径,将教学策略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验证了语文教育教学与学习观研究结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文本素材、思想内容、教育观点等方面出发,通过对论题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习观提出践行之法,为教师教学提供新颖的思路,也为语文教育开拓新的视角。

王建英[6](2020)在《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习力的培养就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习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用来促进学习者顺利进行学习活动,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的一种综合体系。只有拥有学习力的个体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近年来学者们对学习力研究的相关文章逐渐增多,但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学习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从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力现状出发,针对现状反馈的问题,总结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提升策略,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借用成型的小学生学习力调查问卷稍作调整后,以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该区中某三所小学共300名高段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力的现状调查,对问卷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制成数据表格,直观清晰地反馈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现状;其次根据现状反馈,结合对教师的访谈记录和该段学生的特点分析出影响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因素;最后针对问题并结合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具体对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毅力缺乏、学习创造力薄弱等。针对语文学习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师、学校和家长三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具体策略。教师方面: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提高对学生的引导等;学校方面:加大对教师培训、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开设特色的校本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等;家长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榜样的师范意识等。

陈美菱,张文攀[7](2020)在《《颜氏家训》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重塑》文中提出家训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内部对后辈子孙的教诲和训导。《颜氏家训》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家训典范,其中的"勉学"篇是颜之推读书治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谈及了有关学习的动力、目的、方法以及学思关系、知行关系等学习观点,其中很多论述仍具有现代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对湖南科技大学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陈静如[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责任和担当是人类社会理性的重要支撑,而如何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作为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容忽视的命题。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预示新担当,新担当呼唤新时代的青年。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群体中最可信、可为,最富有理想和创新精神的知识群体,也就成为肩负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群体。从此种意义上看,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在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通过界定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基本内涵和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应用调查问卷,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维度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即:在自我教育方面,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强化爱国主义意识;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家庭教育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凸显劳动教育价值;强调建设良好家风,打好责任教育底色。在高校教育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要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要树立典型示范,汲取榜样力量。

冯长东[9](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及时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无止境,学习就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作为知青插队农村,还是在地方工作担任领导职务,亦或在中央主持全局工作,一以贯之重视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围绕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我们党对于学习的认知和判断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境遇,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学习的经验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深刻、要求明确,系统回答了“为何学、谁来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保障学”等一系列问题,并呈现出鲜明的基本特征:内容系统全面,体系逻辑严密;立足人民立场,回应现实问题;树立全球视野,彰显民族自信。认真梳理、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系统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体系和时代价值,深刻领略其对个体成长、政党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均具有的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们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其精髓要义,做到联系实际学、持续跟进学、融会贯通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建设,并走向学习强国。

范春利[10](2019)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出台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创新日趋成为各领域追求的目标,创新教育的推进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适应创新教育的知识观,因此,研究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这一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知识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是否符合创新教育对知识观的要求,进而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全文包括导论在内共分为5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与实施、创新之处和概念界定等几项内容。其中,贯穿全文的假设是:“创新教育的推动与大学生知识观存在根本上的联系,大学生形成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知识观是高校创新教育进一步推动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提出背景以及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大学生知识观的关系,并分析整理得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知识观特征。第三部分以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应然知识观为依据设置问卷,调查大学生知识观实然状况。首先,编制问卷并发放,并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其次,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各层面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及问题表征。第四部分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的惯性、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等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原则以及大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策略。本论文主要对大学生知识观进行调查研究,事实上,创新教育的推动不仅需要探究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情况,还需对大学教师、大学师生互动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包含的师生知识观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任重道远,也将成为之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的目的
    (二)学习的内容
    (三)学习的方法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剖析
    (一)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淡薄
    (二)大学生学习的创新性不足
    (三)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动机较强
    (四)大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薄弱
三、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对策
    (一)勤奋刻苦,当仁不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夯实基础,勇于创新,树立继往开来的学习理念
    (三)克服功利,自我反思,树立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
    (四)锲而不舍,融会贯通,树立坚持不懈的学习理念
结 语

(2)时代新人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时代新人培养的战略地位
        1.1.2 时代新人培养的现实困境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
        2.1.1 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2.1.2 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3 基本素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2 时代新人的主体定位及基本特征
        2.2.1 青年是时代新人的主体
        2.2.2 新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2.3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
        2.3.3 习近平对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
3 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进程
    3.1 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19-1949)
        3.1.1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思想发展
        3.1.2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历史实践
        3.1.3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主要经验
    3.2 以培养“‘又红又专’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8)
        3.2.1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思想发展
        3.2.2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历史实践
        3.2.3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主要经验
    3.3 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3.3.1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发展
        3.3.2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实践
        3.3.3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经验
    3.4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今)
        3.4.1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3.4.2 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
        3.4.3 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经验
4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调查与现状分析
    4.1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调研情况说明
        4.1.1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4.1.2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4.2 时代新人培养调研数据研究
        4.2.1 政治观与政治行为
        4.2.2 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4.2.3 学习观与学习状况
        4.2.4 生态观与环保行为
        4.2.5 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
    4.3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分析
        4.3.1 时代新人培养的总体情况
        4.3.2 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
    5.1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
        5.1.1 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影响因素
        5.1.2 时代新人培养的外在影响因素
        5.1.3 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矛盾因素
    5.2 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
        5.2.1 时代新人应具备“三有”基本要求
        5.2.2 时代新人培养“六个下功夫”的工作方向
        5.2.3 时代新人培养应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
6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
    6.1 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
        6.1.1 唤起青年自我意识
        6.1.2 满足青年发展需求
        6.1.3 提升青年主体性能动力
        6.1.4 培养青年精神物化能力
    6.2 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
        6.2.1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高育人效果
        6.2.2 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
        6.2.3 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
    6.3 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
        6.3.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增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6.3.2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强化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6.3.3 在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中培养青年的理论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时代新人培养状况调查问卷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进展
        一、国外有关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学习
        二、学习观
        三、生物学学习观
    第二节 学习观的分类
    第三节 影响学生学习观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家庭环境
        三、学生的身心状态
        四、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内容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三节 调查过程
        一、编制调查问卷
        二、试测及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四、调查结果的数据整理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结构及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状况分析
    第三节 新高考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一、学生因素的影响
        二、不同地区学校因素的影响
        三、任课教师因素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策略的构建依据
        一、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二、新高考改革对生物学的要求
        三、调查研究现状中发现的问题
    第二节 构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
        二、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
        三、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
        四、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反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XX学校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访谈提纲
    附录3 高中生物学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4)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二、调研情况分析
    (一)调研对象
    (二)问卷结构
    (三)调研结果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表现
    (一)课程选择方面偏向功利化
    (二)在时间、学习内容上功利化
    (三)在就业导向下的学习功利化
    (四)学习氛围的不断功利化
    (五)自身利益驱使下的利己主义功利性学习
四、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利弊分析
    (一)功利性学习的积极性
    (二)功利性学习的消极性
五、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
    (二)家庭方面
    (三)学校方面
    (四)社会方面
六、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学习观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教材中的学习观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学习观内涵
        二、学习观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学习观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学习观统计
        二、蕴含学习观文章体裁、作者国别及创作时代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语文教材蕴含学习观篇目的特点
        一、学习动机维度
        二、学习方式维度
        三、学习环境维度
        四、学习态度维度
第二章 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与探析
    第一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中学生学习观调查结果与探析
        三、教师眼中的学生学习观调查结果与探析
    第二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探析
        一、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二、学生学习观与可能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第三章 语文教材蕴含的学习观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
    第一节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一、理性对待,加强价值观教育
        二、激发培养,强化语文学习需要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 教学相长,变革学习方式
        一、诲以规矩,教给学习方法
        二、合作探究,鼓励自主学习
        三、科学安排,倡导高效学习
    第三节 突破局限,优化学习环境
        一、师生交互,构建良好课堂环境
        二、家校联合,共创良好社会环境
    第四节 博学笃志,强化学习态度
        一、纠错勉正,消除消极体验
        二、革新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四、学习力的文献综述
        (一)学习力内涵的相关研究
        (二)学习力要素的相关研究
        (三)学习力运用的现状研究
        (四)语文学习力的研究现状
        (五)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学习力
    二、语文学习力
    三、小学高段学生
    四、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创新教育理论
第三章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三、学习力中各维度的对应题号
    四、语文学习力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浓厚
        (二)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方法不当
        (三)学习毅力缺乏,抗挫能力较差
        (四)学习创造力薄弱
第四章 影响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发展的因素
    一、教师角度
        (一)课堂教学过程机械化
        (二)对教育热点关注度低
        (三)与学生交流存在代沟
    二、学生角度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学习方法不得当
        (四)学习意志不坚定
        (五)学习思维不开阔
    三、学校角度
        (一)评价模式滞后化
        (二)课程内容浅显化
第五章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一、教师增强提高学生学习力的责任
        (一)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教师提高对学生的引导
    二、学校创造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条件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二)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三)开设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五)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三、家长形成重视学生学习力的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提高榜样示范的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颜氏家训》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颜氏家训》学习观的重要内容
    (一)学习目的
        1.启发心智,以利于行
        2.安身立命,行道利世
    (二)学习内容
    (三)学习方法
        1.切磋交流
        2.持之以恒
        3.博专“兼美”
    (四)学习态度
        1.勤笃好学
        2.求实探真
        3.不耻下问
        4.终身学习
二、对大学生学习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迷失方向,学习懈怠与散漫
    (二)浅尝辄止,缺乏思考与创新
    (三)心浮气躁,学习动机功利化
三、《颜氏家训》对大学生学习观重塑的启示
    (一)立志: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二)正心: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利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分析
    2.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2.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目标
        2.2.1 有利于担当民族复兴使命,助推中国梦
        2.2.2 有利于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2.2.3 有利于迎接新时代挑战,塑造新型人才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证调查
        3.1.1 调查对象、样本分布
        3.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社会因素:负面信息干扰
        3.2.2 学校因素:责任教育淡化
        3.2.3 家庭因素:教育观念陈旧
        3.2.4 个人因素:自我认知模糊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路径
    4.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键因素
        4.1.1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强化爱国意识
        4.1.2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4.2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环节
        4.2.1 转变教育观念,凸显劳动教育价值
        4.2.2 建设良好家风,打好责任教育底色
    4.3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场域
        4.3.1 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
        4.3.2 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
    4.4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保障
        4.4.1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
        4.4.2 树立典型示范,汲取榜样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及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一、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习思想
        (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学习思想
    二、悠久深厚的文化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革命文化的熏陶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扬
    三、经年累月的实践积累
        (一)少年时期良好家风的教诲
        (二)下乡知青时期的特殊磨炼
        (三)地方基层工作经验的总结
        (四)中央领导岗位思想的升华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是立身做人的逻辑起点
        (二)学习是增强本领的内在需要
        (三)学习是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
    二、明确学习的责任主体
        (一)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
        (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
    三、拓展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学习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
        (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知识
        (五)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四、探索学习的实践途径
        (一)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立足勤学与善思并重
        (三)坚持博采众长全面学
        (四)着力提升学习的境界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五、完善学习的长效机制
        (一)发挥学习示范引导作用
        (二)加强各类学习阵地建设
        (三)健全学习考核评价体系
        (四)完善学习成果转化机制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学习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一)整体内容系统全面
        (二)理论体系逻辑严密
    二、立足学习的时代性和人民性
        (一)以学习紧跟时代要求
        (二)以学习回应人民关切
    三、彰显学习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一)赋予独特的民族意识
        (二)放眼全球的学习视野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一)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二)丰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一)个体崇德修身和报国为民的方向引领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依据
        (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四)提供国际社会交流与合作的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七)概念界定
一、创新教育与知识观的关系
    (一)创新教育及其影响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观
        1.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本质观
        2.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类型观
        3.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价值观
        4.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习得观
二、S大学学生知识观的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
    (一)大学生知识观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工具
        4.调查实施
        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大学生知识观的现状及问题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现状分析
        2.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
        2.大学生学习行为缺乏创新的问题表征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成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的惯性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绝对真理观的形成
        2.知识远离学生、客观外在于个体而存在
        3.被动接收已有知识
    (二)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
        1.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
        2.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以滞后的书本知识为主
        3.教学方法仍以传授和灌输为主
        4.评价体系围绕书本内容展开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
        1.大学生功利化的学习心态
        2.大学生受学科领域的局限
        3.学生创新心理障碍的存在
    (四)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
        1.应试校园文化氛围和娱乐性质课外活动
        2.科学知识范式至上的意识影响
四、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策略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转变学生的知识类型观与价值观
        1.重视通识课程,重审知识价值
        2.拓展专业课程,拓宽知识广度
        3.加强实践环节,力求知识创新
    (二)教学内容更新与活化,促进学生知识本质观变革
        1.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形成开放知识体系
        2.教材贴近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新
    (三)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扭转被动接受的知识习得观
        1.教师是知识观念革新和引领者
        2.教师需对教材内容加工处理而非照本宣科
        3.教学方法从传授灌输转向引导创新
    (四)转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观
        1.评价内容以知识创新和运用能力为主
        2.评价形式应多样化,尊重差异鼓励创新
        3.评价类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知识的形成与创新
    (五)重视大学生课外活动,促使创新知识观全面落实
        1.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2.组织校园创新大赛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对策[J]. 张慧荣,唐东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2]时代新人培养研究[D]. 徐瑞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 刘海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D]. 耿曦彤. 延安大学, 2020(12)
  •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学习观及教学策略研究[D]. 钱文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6]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策略的研究[D]. 王建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颜氏家训》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重塑[J]. 陈美菱,张文攀. 文化产业, 2020(14)
  •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D]. 陈静如.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4)
  •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及时代价值研究[D]. 冯长东. 南通大学, 2019(02)
  • [10]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范春利. 渤海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大学生应树立新的学习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