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

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

一、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何巧[1](2020)在《高温高旋环境下动态参数无线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接触式测量难以满足高温高旋等恶劣工况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小型近距离遥测系统进行间接测量。为满足我国航空及工业发动机在高温高旋环境下对温度、应力应变等关键参数的实时测量需求,旨在研究一种可在高旋高振动及超高温环境下可靠工作的多通道、大容量传感采集存储及无线充电与数据传输系统,解决高温高旋环境下传感采集存储系统的信号传输与供电、采集存储测量系统可靠封装与连接等问题。本课题针对向旋转部件遥测系统供电以及遥测数据传输两个难点,展开了无线感应供电技术与无线红外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并且针对大容量传感采集存储系统所受到的力热环境及信号传输与供电问题,提出了阵列式轮盘对称结构、轴对称光传输及无线供电一体化微型结构。在无线感应供电技术研究中,利用Maxwell和Simplorer仿真软件对Qi标准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研究,实现了前期的原型设计验证,且进行了基于P9242-R(发射器)和P9221-R(接收器)的无线感应供电系统设计。在红外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中,基于FPGA和红外发射器TFDU6102,实现了4PPM编码下4Mbps数据传输。在对微型化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中,对内部集成FLASH与AD的Max10 FPGA主控芯片进行了功能试验。

何治洲[2](2016)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发》文中指出智能家居是国内的一个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未来家居装饰潮流发展的最新方向。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优点是具有多样性和能动性,为了满足大众,低成本、体验性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成为该方向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智能家居控制存在系统布线复杂、安装和维护难度大,可扩展性差,操作复杂、安全性等问题,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和云服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技术、红外信号技术,将智能家居系统与嵌入式设备、移动设备等设备有机结合,提出了集红外学习、远程控制和情景模式于一体的移动互联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无线局域网和移动互联网,弥补了红外射线定向、传输距离受限的缺陷,布线少且简单,将多种信号线综合在一起仅用无线网传输并加以控制,安装和维护变得异常简单,大大方便了人们对该控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使用组播的方式进行智能模组设备联网配置,运用AES算法进行数据的加解密,加快联网速度与增强联网的安全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控制,运用三次握手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控制,并结合机智云平台为系统提供一套安全的控制协议,增强系统安全,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功能服务。硬件架构,本系统采用搭载6621-Wifi芯片的智能模组,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信号传输变得简单,并具有USB口、串口、网口等众多接口,便于以后的扩展需求。并采用机智云智能硬件云服务平台进行硬件的接入,信息可以在产品与云端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广域网数据的传输,远程操作家电设备。结合移动终端、智能模组与云平台,本系统实现了红外学习、红外控制、情景模式和无线远程控制家电等功能,结合设计方案,保证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的设置,让用户感受到良好的体验感。经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了性能测试,运行效果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吴涛[3](2015)在《基于ZigBee技术的敏捷训练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训练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而敏捷训练仍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本文中所提到的敏捷训练仪系统是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开发的、能够实时反应敏捷训练情况的系统。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训练效率,并将训练结果直观地反映给教练员和运动员。本文论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敏捷训练仪系统研究与开发的过程。本文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工作:ZigBee敏捷感应器的硬件的设计、ZigBee无线网络软件系统的实现,Android客户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最终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在ZigBee敏捷感应器的硬件设计中:针对敏捷训练模块具体的硬件参数和特点讨论了硬件搭建思路,选择CC2530作为敏捷感应器的核心芯片;在ZigBee无线网络软件系统的实现中:讨论了敏捷感应器与协调器之间采用的星型拓扑结构,设计了敏捷感应指令。在Android客户端的实现中:首先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客户端界面设计,训练模式等部分的程序设计。其次提出Android系统通过串口接收和发送操作指令和具体敏捷数据处理的解决方案。最后实现移动终端与后台数据库数据交换。系统测试与验证工作中:首先对ZigBee敏捷感应器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然后又针对Android客户端系统验证,最后对敏捷训练仪系统整体性进行验证。本系统能够准确地搜集敏捷训练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将统计数据反馈给用户,并能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检索,最后还可以将训练数据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中持久化存储。最终系统能够完成预期设计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孙乐[4](2013)在《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小型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星内光无线通信技术在卫星空间环境内采用红外光代替传统的通信电缆或射频信号作为数据传输的物理层,有效的减小了卫星的体积和重量,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技术。星内无线光通信的研究核心之一是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其采用光作为传输媒介,取代传统CAN总线物理层传输。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多种检错手段、多主传输方式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卫星内部具有环境狭小、载荷众多、器件密集等特点,因此对模块的轻便化和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影响模块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将各功能模块的排列更加紧密,以提高卫星内部单位体积上的空间利用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红外光收发模块和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小型化设计与研究。本文介绍了星内光无线组网,明确了CAN总线的应用对象;然后对应ISO模型对CAN总线协议进行详细分析,分别介绍了其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第三章研究了红外收发模块和CAN通信模块的性能。第四章是在CAN总线模块和红外收发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光无线CAN总线模块小型化的设计与研究,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了CAN通信模块单元、电平转换模块单元以及红外收发模块单元,验证了光无线CAN总线模块小型化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对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未来的工作进行展望。

《个人电脑》编辑部[5](2012)在《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注并熟知业界发展的读者对于英特尔Tick-Tock(嘀嗒),又称钟摆节奏肯定是耳熟能详。夸张点说,这个在2006年问世的战略,与指导业界发展数十年的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年对于整个PC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称得上是并驾齐驱。按照这一节奏,英特尔准时推出了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代号为IvyBridge的新一代处理器——第三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随着计算平台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用产品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商用办公环境来看,IvyBridge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流的商用计算平台,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产品,都将从IvyBridge的诸多新特性中获益。除此以外,在显示、打印以及网络技术方面,都可以看到诸多新应用在逐步被用户采用。为了让您在商用产品采购中有更多的参考,我们在商务专刊中针对计算平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计算、显示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网络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在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有所帮助。

刘琳[6](2012)在《星内光无线通信数管系统编码设计及总线技术》文中提出星内光无线通信(Optical Wireless Links for Intra-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OWLS)采用红外光代替传统的通信电缆或射频信号作为数据传输的媒介,实现卫星内部通信载荷的数据传递和信息管理。在结构复杂、空间有限的星内环境中,光无线通信方式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体积小、功耗低、带宽大、灵活性高、无电磁兼容问题、装配集成及测试(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 AIT)过程简单等方面。考虑卫星所处空间环境的特殊性比如真空、高能粒子辐射等,光无线通信技术的在轨应用还应该解决光电子器件的空间适用性问题。本文对星内光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调制和多址、光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星内光无线通信的网络结构,介绍了适合采用光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总线1553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和星务传感器专用特殊通信协议。提出应用光码分多址(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CDMA)技术代替现有时分多址技术来完成对大量星务传感器(housekeeping sensor)的数据管理。在本文第三章对比了常用的几种光编码并且选择光正交码作为多址系统的地址码,然后实现了基于OCDMA技术的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编码解码器设计,设计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并且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上实现,配合红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组网通信,完全符合卫星减重的要求。然后,根据星内常用低速串行SPI总线有四路信号而红外收发器中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的驱动信号和探测器PD (Photo Diode)解调出的电信号都是一路的这个特点,本文第四章实现了SPI总线转红外无线收发器的接口电路设计。此设计基于FPGA片上系统(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 SOPC),克服了本课题原有设计跨时钟域引起的亚稳态问题,设计灵活而且电路功耗低,通信功能测试达到了零误码率,符合通信可靠性要求。本文第五章介绍了空间辐射效应,针对光电子器件单体和整体进行了抗辐射加固设计分析并且针对本课题提出了抗辐射加固设计的几点考虑。最后,对本文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星内光无线通信未来的工作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曹冬华,丁健,王腾,俞海猛[7](2012)在《基于Q/GDW-376.1规约的掌机程序设计及应用扩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智能电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掌机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掌机对数据的分析辅助能力可以大大方便现场人员快速查找和定位故障点。通过红外收发器与国家电网制定的Q/GDW376.1-2009规约的相互结合,操作人员可以在掌机界面上清晰的看到故障分析所需的每一项信息。本文简单论述了掌机的整体框架与Q/GDW376.1-2009规约结构,阐述了掌机采用Q/GDW376.1-2009规约与终端进行通讯的机制,阐述了ZZDBASE和DBF数据库在编写Q/GDW376.1-2009规约应用程序中的运用,探讨了在掌机的实际应用中加入无线公网通讯技术的设计理念。

黄攀[8](2010)在《基于红外的IP电话设计》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双向改造后的广电网络可以实现多种增值业务,进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机顶盒遥控器实现VoIP的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红外带宽,从而实现话音数据传输。

史丽萍,陈志杰,侯运生,靳慧[9](2010)在《基于红外传输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变电所高压开关柜存在因空间结构狭小,且每相母线对地和不同相之间存在高电压而无法进行人工巡查测温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输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红外传输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无线测温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监控计算机监控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将传感器安装在被测物体表面,在线测量测温点温度后,通过红外传输方式将温度数据发送到安装在开关柜柜门表面的温度采集器中,温度采集器将其传送到监控计算机处理,当所测温度超过预设报警值时,系统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变电所开关柜在线监测温度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周锦荣,张恒[10](2008)在《基于红外载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现有红外载波技术,对适用于室内无线红外多媒体设备开发的近距离红外载波连接方式、传输结构、红外链路方案以及红外收发器和红外控制器等关键环节作了探讨。分析了红外通信协议以及红外技术在无线多媒体设备上的应用限制,阐述了在现有局域网基础上建立的以红外收发站为中心的多媒体局域网,提出了把近距离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室内多媒体设备开发的观点。

二、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高旋环境下动态参数无线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旋转部件动态参数测量
        1.2.1 向旋转部件遥测系统供电的方法
        1.2.2 遥测数据的传输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 主要内容及行文结构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参数遥测系统组成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阵列式轮盘对称结构
        2.2.2 轴对称光传输及无线供电一体化微型结构
        2.2.3 微型化采集存储系统
        2.2.4 测量系统工作流程
    2.3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2.3.1 非接触式能量传输
        2.3.2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2.4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
        2.4.1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基本原理
        2.4.2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分类
    2.5 本章小结
3 无线感应供电技术研究
    3.1 无线感应供电系统概述
    3.2 松耦合变压器数学模型
        3.2.1 理想变压器结构及电路模型
        3.2.2 全耦合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
        3.2.3 松耦合变压器模型分析
    3.3 原副边补偿分析
    3.4 线圈设计及联合仿真
        3.4.1 Maxwell模型分析
        3.4.2 Maxwell和 Simplorer联合仿真
        3.4.3 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4.1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及其规范
    4.2 IrDA器件的构成及其使用
        4.2.1 红外发送器件
        4.2.2 红外检测器件
        4.2.3 红外编/解码器件
        4.2.4 微控制器-IrDA红外收发电路设计
        4.2.5 红外数据传输电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4.3 常见的红外调制与编码方式
        4.3.1 OOK调制与NRZ编码
        4.3.2 PPM调制与4PPM编码
    4.4 红外收发器TFDU6102
    4.5 FPGA实现4PPM编码
        4.5.1 基于FPGA的并行编解码控制
        4.5.2 发送编码与接收编码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硬件设计及结果分析
    5.1 无线感应供电样机设计
        5.1.1 基于P9242-R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设计
        5.1.2 基于P9221-R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设计
    5.2 并行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5.2.1 环形红外发送与接收结构
        5.2.2 多路并行红外无线数据传输
        5.2.3 4PPM编码下4Mbps数据传输试验
    5.3 微型化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3.1 MAX10 内部用户闪存(UFM)读写
        5.3.2 AD模拟通道数据采集和串口电压值显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及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开发环境介绍
    2.1 红外遥控技术
        2.1.1 红外遥控原理
        2.1.2 红外信号传输协议
    2.2 Android技术
        2.2.1 Android系统架构
        2.2.2 SQLite数据库
    2.3 机智云平台相关技术
        2.3.1 平台功能
        2.3.2 平台框架
    2.4 MQTT技术
    2.5 开发环境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ES算法的DirectConfig组播直连方法
    3.1 通用的DirectConfig直连方法
    3.2 通用的DirectConfig直连方法的不足
    3.3 基于AES算法的DirectConfig配置方法
        3.3.1 组播数据包信息
        3.3.2 基于AES加密算法的组播机制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需求与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
        4.1.2 性能需求
        4.1.3 安全需求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移动客户端设计
        4.3.1 智能模组模块
        4.3.2 控制模块
        4.3.3 情景模式模块
    4.4 智能模组设计
    4.5 设备间可靠通信与安全通信设计
        4.5.1 智能模组的可靠搜索
        4.5.2 模组设备的可靠控制
        4.5.3 模组设备的安全控制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
    5.1 Android客户端实现
        5.1.1 客户端智能模组管理功能实现
        5.1.2 客户端控制设备功能实现
        5.1.3 情景模式功能实现
    5.2 智能模组实现
    5.3 机智云服务平台的配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
    6.1 功能测试
        6.1.1 红外学习功能测试
        6.1.2 远程控制功能测试
        6.1.3 情景模式功能测试
    6.2 性能测试
        6.2.1 断电恢复测试
        6.2.2 系统稳定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基于ZigBee技术的敏捷训练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学科综述
        1.2.1. 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
        1.2.2. 敏捷训练的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2. 系统架构及选型
    2.1. 系统架构
    2.2. 敏捷感应器硬件结构
        2.2.1. 红外收发器
        2.2.2. 无线收发器
    2.3. 无线通信网络的选型分析
        2.3.1. ZigBee技术
        2.3.2. 选择ZigBee技术的原因
    2.4. 中央控制模块主控设备操作系统的选型分析
    2.5.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型分析
        2.5.1. Z-Stack的集成开发环境
        2.5.2. Android客户端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ZigBee网络敏捷感应器的实现
    3.1. 敏捷感应器的硬件设计
        3.1.1. ZigBee网络的组建
        3.1.2. 红外线的发送与接收
        3.1.3. LED灯与蜂鸣器
        3.1.4. 电量监测装置与供电控制
    3.2. ZigBee协议
        3.2.1. ZigBee协议框架
        3.2.2. ZigBee协议栈各层帧之间的关系
        3.2.3. ZigBee协议的物理层
        3.2.4. ZigBee协议的MAC层
        3.2.5. ZigBee协议的网络层
        3.2.6. ZigBee协议的应用层
    3.3. 敏捷感应器的软件设计
        3.3.1. Z-Stack协议栈的软件设计
        3.3.2. 敏捷感应器的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中央控制器Android客户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4.1.1.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4.1.2. 开发环境相关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4.2. Android客户端功能设计
    4.3. 训练模式模块程序设计
    4.4. 数据模块程序设计
        4.4.1. 用户管理
        4.4.2. 成绩统计与维护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敏捷感应器的功能性测试
        5.1.1. 敏捷感应器与协调器之间的通讯测试
        5.1.2. 敏捷感应器传输数据正确性测试
        5.1.3. 敏捷感应器的有效距离测试
    5.2. Android客户端功能性测试
        5.2.1. 训练模式模块功能测试
        5.2.2. 数据上传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4)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小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
        1.2.1 星内无线光通信的研究进展
        1.2.2 光无线CAN总线的关键性实验
        1.2.3 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CAN总线特性分析
    2.1 星内光无线组网系统
    2.2 CAN总体结构
        2.2.1 ISO参考模式
        2.2.2 CAN的ISO参考模型层的结构
    2.3 CAN物理层特性分析
        2.3.1 CAN收发器
        2.3.2 信号电平
        2.3.3 位编码及解码
        2.3.4 位定时及同步
    2.4 CAN数据链路层(DLL)特性分析
        2.4.1 帧类型及结构
        2.4.2 仲裁机制
        2.4.3 错误处理
        2.4.4 DLL处理数据整体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红外无线光通信系统
    3.1 红外光收发模块原理
        3.1.1 红外光发射模块原理
        3.1.2 红外光接收模块原理
    3.2 CAN总线通信模块
        3.2.1 硬件设计
        3.2.2 软件设计
    3.3 模块低功耗方案设计
        3.3.1 信号解编码方式
        3.3.2 芯片工作模式设置
    3.4 本章小结
4 光无线通信系统小型化设计
    4.1 小型化硬件设计
        4.1.1 模块整体设计
        4.1.2 电平转换模块
        4.1.3 小型化的具体设计
    4.2 通信模块性能研究
        4.2.1 红外模块的实验验证
        4.2.2 电平转换模块的实验测试
        4.2.3 CAN总线通信模块自收发实验测试
        4.2.4 光无线CAN总线通信模块实验测试
    4.3 通信模块的空间适用型封装初步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CAN自收发程序
附录B CAN总线测试程序
致谢

(6)星内光无线通信数管系统编码设计及总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本文研究工作
2 星内光无线通信网络结构和开发工具
    2.1 OWLS网络结构
    2.2 OWLS通信数据总线
        2.2.1 1553总线
        2.2.2 CAN总线
        2.2.3 SPI总线
        2.2.4 OWLS特殊通信协议
    2.3 设计用FPGA及开发环境
        2.3.1 设计用FPGA及其片上系统
        2.3.2 Actel FPGA开发环境
    2.4 Verilog HDL开发流程
    2.5 本章小节
3 OCDMA数据管理系统编码解码器
    3.1 星务传感器信息管理网络
        3.1.1 网络结构
        3.1.2 工作原理
    3.2 光编码码字构造
    3.3 编码解码器设计
        3.3.1 地址码分配
        3.3.2 基于FPGA的编码解码器
    3.4 通信实验
    3.5 本章小节
4 光无线SPI总线转换接口
    4.1 转换接口片上设计思想
    4.2 转换接口片上设计
        4.2.1 顶层模块设计
        4.2.2 子模块设计
        4.2.3 CortexM1软核的开发
    4.3 转换接口通信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星内光无线通信抗辐射加固设计
    5.1 空间环境效应
        5.1.1 空间真空和太阳辐照环境
        5.1.2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环境
    5.2 在轨卫星外部辐射剂量及器件单粒子翻转率
    5.3 小卫星处理器抗辐射加固
        5.3.1 抗TID加固
        5.3.2 抗SEL加固
        5.3.3 抗SEU加固
    5.4 LED,LD,PD抗辐射特性
        5.4.1 LED抗辐射特性
        5.4.2 LD抗辐射特性
        5.4.3 PD抗辐射特性
    5.5 本课题几点抗辐射加固考虑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OCDMA系统编码解码器开发程序
附录B CortexM1软核开发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Q/GDW-376.1规约的掌机程序设计及应用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掌机架构
3. Q/GDW 376.1-2009规约简介
4. 掌机采用376.1规约与终端通讯机制
5. ZZDBASE在编写Q/GDW376.1-2009程序中的运用
6. DBF数据库在编写Q/GDW376.1-2009程序中的运用
7. 基于无线公网的掌机转储应用
    7.1 转储需求
    7.2 改造方案
    7.3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8. 结束语

(8)基于红外的IP电话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Vo IP基本原理
2 红外传输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话音处理模块
    3.2 主控制模块
    3.3 无线网络模块
    3.4 系统工作流程
4 结束语

(9)基于红外传输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红外传输模块
    1.1 红外传输模块的工作原理
    1.2 红外传输模块的特点
2 无线测温系统设计
    2.1 温度传感器
    2.2 温度采集器
3 监控计算机监控软件
    3.1 屏幕显示
    3.2 温度曲线
    3.3 状态评估
4 无线测温系统特点
5 结语

四、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高旋环境下动态参数无线测量技术研究[D]. 何巧. 中北大学, 2020(09)
  •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发[D]. 何治洲.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0)
  • [3]基于ZigBee技术的敏捷训练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吴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4]星内光无线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小型化研究[D]. 孙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5]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2(06)
  • [6]星内光无线通信数管系统编码设计及总线技术[D]. 刘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7]基于Q/GDW-376.1规约的掌机程序设计及应用扩展[J]. 曹冬华,丁健,王腾,俞海猛. 电子世界, 2012(05)
  • [8]基于红外的IP电话设计[J]. 黄攀. 中国新通信, 2010(17)
  • [9]基于红外传输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J]. 史丽萍,陈志杰,侯运生,靳慧. 工矿自动化, 2010(08)
  • [10]基于红外载波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研究[J]. 周锦荣,张恒. 红外, 2008(09)

标签:;  ;  ;  ;  ;  

红外收发器技术扩展无线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