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力求调低大众

齐美力求调低大众

一、齐梅力求曲低和众(论文文献综述)

黎冬瑶[1](2020)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齐如山是20世纪着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他不但注意对戏曲剧本、古典小说及档案文献的收藏,而且具有十分合理的藏书、护书思想。本文以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说明其概况的基础上,一方面阐明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另一方面举例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基础介绍,包括齐如山生平、藏书来源、藏书分类及珍本举例。齐如山搜求古籍文献的渠道主要有戏界各种公共场所、梨园世家、清宫以及市面及街上小摊;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按内容可分为:戏曲剧本、小说、话剧剧本、昇平署档案文件、梨园文献、戏曲曲谱、昇平署剧本曲谱纲、戏曲理论、戏剧图表九类,各具特色,具有重要版本、学术研究和历史档案价值。第二章系统研究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包括原生性保护、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陈列古籍文献、编纂存藏目录以及出版书籍及文献目录。齐如山对其所藏小说和戏曲文献撰写大量跋语,并且通过跋语可知齐如山至少对其存藏的五部受损的珍稀古籍进行过修复保藏;齐如山的藏书印数量可观,且具有一定的钤印规律,体现其藏书理念;齐如山创立北平国剧学会任国剧陈列馆主任,将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陈列并编着《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等五部藏书目录,出版三部。第三章通过当代古籍保护的案例,具体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包括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及其当代保护模式,阐明其对于后世的意义。齐如山旧藏现主要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当今主要以海外古籍回归、古籍数字化以及影印出版、图录出版的方式加以保护与利用,其成果推动学术发展。本文将有利于综合研究齐如山及其收藏的古籍文献的情况、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的方式,以及当代对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保护,进而补充并充分发掘齐如山作为藏书家身份的研究资料。从而探明利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所取得的成果在促进中外古籍的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杨丽[3](2017)在《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教育质量如何,培养出的学生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是最具发言权的。随着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社会第三方作为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反映社会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第三方参与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参与”的视角,以参与为核心并将其与社会第三方参与的特殊性相结合,构建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对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发展、现状特征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同时在探讨美英两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先进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委托式表面参与是当前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虽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及我国第三方的天赋禀性存在着密切关系,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主体身份模糊与边缘化;在参与内容上,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全面性;参与方式以单向授权委托为主,浮于表面且缺乏规范;法律政策保障缺失,参与条件尚待完善等。美国和英国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卓有成效,特别是在社会第三方参与教育质量保障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内容上各具特色,即美国的替代式全面参与模式,英国的委托式深度参与模式。这与两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也呈现着一定的共性:多元化与合法化的参与主体,规范适宜的参与方式,全面广泛的参与内容,完善健全的参与条件。本研究提出,政府支持是建立有效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前提,激发高校的内在需求是社会第三方形成的重要推动力,法制化与规范化是我国社会第三方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元化与合法化的主体,委托式与替代式结合的方式,全面具体的内容,自律与他律的保障,是改进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策略。

任艳红[4](2011)在《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变迁浪潮中,高等学校的政治、经济功能被无限放大或扭曲,本体职能越来越淡漠,大众文化的扩张和精英文化的衰微,导致了高校外在社会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内在教育品性的日渐衰减,大学越来越热衷于外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内在品质的塑造。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引发政府、公众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担忧。政府与公众对大学的问责,使得高校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评价作为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具有导向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发展走向。高校教学评价是对大学相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发展,对教学活动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会对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应。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肩负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术性组织,其教学活动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复杂性等显着特点。受政治逻辑与教育内在逻辑的双重重压,高校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在“国家与教育”中艰难的抉择。实践中的活动参与者面临着价值的混乱,诸多矛盾冲突不断显现。由于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渗透,事实上,教学评价更多体现的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手段,而非一种教育行为,教育的本真价值遭到遮蔽。使得教学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制度是保障事物有序进行的前提,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体系是制约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以往基于教学评价的研究,多以经验的、事实的或技术的总结或描述为主,缺少理性反思和系统的研究,制度层面的整体关照不够,致使实践层面的教学评价行为偏离制度原本。本文以实践问题为切入点,以开阔的视阈,通过对教学评价发展逻辑的梳理、教学评价理论的透视与辨析,寻求高校教学评价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对高校教学评价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评价活动,提升教学评价的质量与效果,最大程度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功能,促进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教学评价实践的优化,实现大学教师教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教学评价涉及因素多,复杂程度高。并非单一的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基本的办学条件评估和教学评估以及相关的管理的综合评估,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发展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发挥着宏观管理适时监控和微观引导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高校教学评价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及已有研究现状,寻求本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遵循教学评价发展的不同路径进行比照,以典型的事件还原教学评价制度的原貌,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找寻发展的共性规律,通过中西方发展线索的差异比较,梳理发展的继承性,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制度的创新提供实践参照,对教学评价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出展望。其次,探寻高校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根源,从评价理论发展哲学根基、原动力着手,对教学评价存在的必然性进行阐释。在“国家与教育”的视野下,从价值的视角对教学评价制度实践进行整体关照,揭示教学评价应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学意义。通过价值分析,探寻高校教学评价的价值合理取向,达到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促进教育中人的发展。认识评价与发展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探寻实然状态的教学评价复杂、独特的性格,描绘与展望其应然追求,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关涉评价的主体与客体之问的关系,寻求实现高校教学评价有效实施的规律与路径,有效规避评价中出现的不必要的偏差。对现行教学评价制度运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相关分析与调查方法,以应然诉求为参照,对教学与科研制度运行实然结果进行分析。高校教学评价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相差甚远,以国家层面的教学评价结果为数据源,对教学评价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价值评价为手段,对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进行了认同。进一步佐证合理价值取向的可行性;批判地借鉴国外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路径,以期为教学评价制度的发展和科学化提出建议,为制度的变革与教学品质的改善提供参照。最后,对全文的逻辑论证思路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和基本逻辑,以问题为突破点;基于有效教学、教学学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三维一体”,提出了保证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健康实施的重构设想。以教师高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为标准,依照学术活动的要求对现行指标进行调整和修订。在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下,满足各方利益诉求,促进教育活动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对今后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展望,对于复杂的评价活动如何设计显性、隐形指标更好的反映教学活动,处理好评价与发展、教学与科研各因素之问矛盾冲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

张广裕[5](2010)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以传统畜牧业和农业为主,贫困人口比重大,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使人口与粮食、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研究甘南州的人口与环境问题,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人口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南州草地植被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生态屏障,关系着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论文概括和总结了前人对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逐次展开研究。界定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提出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研究甘南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与甘南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有适度人口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根据甘南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历史以及现状的调查,甘南州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草场“三化”问题严重,森林遭到破坏,水资源日益紧张,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研究了甘南州人口发展状况,尤其是对甘南州的人口规模、人口过程、人口结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问题作了详细的考察。总体上看,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转变处与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最大。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与环境关系具有明显的紧张性、急迫性、长期性特点。影响甘南州生态环境的主要人口因素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贫困人口比较多、生态移民以及主体人口从事的产业-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甘南人口的环境意识。从人口、资源、经济匹配模式关系的类型分,甘南州属于超载类的第一种情况,即:e>r>1,人口经济压力大于人口资源压力,且两者承载力都超载。用社会学的方法对甘南州的环境问题做了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考察了当地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建议。提出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发展甘南经济促进人口转变与环境保护;强化政府干预与政策协调,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长期不懈地控制甘南人口增长;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甘南州生态环境治理;继续贯彻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促进甘南州环境保护;开展环境教育,提高甘南人口的环境保护意识。

赵家新[6](2006)在《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形容词是相对封闭的语义语法类,其语义基础是人们认知经验和日常感知中对心理活动与状态的形容,其语形基础是朱德熙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界定和下位分类。本研究首先确定了心理形容词的鉴别和提取标准,对相关词典收录的心理形容词进行穷尽式搜集,将研究对象限定为449个基本心理形容词。其次,确定义征分析的基础、原则与方法,阐述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符号、模式和步骤,设立了语义类、语义向、语义元、原始量征、语彩等5组心理形容词的义征项,根据词典释义和认知判断提取心理形容词的聚合义征,为每个心理形容词制定了语义特征集(ID),编制了《心理形容词析义元语言基元表》。基于心理形容词语义的层级分布规律,对其语义分布做详细的分类和勾连,构建心理形容词的聚合语义网络,区分心理形容词的核心成员与边缘成员,建立心理形容词语义向的不对称分布模拟轴,总结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分布特征,并参考心理学测量手段对其进行了验证。 为考察心理形容词义征描写与其语形分布可能存在的选择关系,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本研究抽取了28260个有效例句,对每个心理形容词在每个例句中有无标记充当句法成分进行详尽分析,并按心理形容词、心理形容词语义向、心理形容词语义类等进行不同范围的分类数据统计,从而详细描述心理形容词的语形分布情况及其与语义向、语义类等聚合义征的选择关系。最后,基于程度词修饰50个心理形容词核心成员的情况,归纳出心理形容词典型组合义征量性特征的表述方式,由此尝试给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形式化提供更为精确的具有操作性的义征描写工具。 本研究首次对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进行了穷尽式的义征分析和语义形式化描写,构建了详尽的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聚合语义网络,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心理形容词的语形分布,为语义形式化和语义网络构建提供了必要元素和模式,为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相关构件,实现了深化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和语形分布选择关系认识的研究目标。

黄立[7](2006)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文中提出1949-1965年的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单元,由于新的社会制度的实验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思想、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均呈现了比较独特的形态,是近代城市规划的结束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并在国内研究状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力图全面考察1949-1965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地位。第二章在回顾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轨迹基础上,对其进行分代、分期、分段的划分,并重点界定1949-1965年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的分段与内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类型;第三、四、五章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城市化发展历程着手,分三个阶段详细考察城市规划从近代规划的自发延续开始,到苏联规划的全面引入,直至规划的摸索与反思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的典型城市规划活动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各期主要历史特征。 第六章回顾了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考察了二者的辨证关系,探寻了导致历史城市保护失败与旧城改造方式泛滥的根源,认为其发展的历史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观、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影响、激进主义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 第七章从城市规划体系建构的角度,对其子系统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历史考察,从国家政权建构、法律规范颁布、技术编制磨合等方面来综合讨论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为、法律规范、技术手段的时代特征。 第八章从范型的角度,对苏联、近代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指明近代城市规划的隐性延续和苏联城市规划的显性导入两种范型的影响途径,总结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与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近代与苏联的交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的自主过程。 第九章从城市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历史渊源中,阐明了中国现代学科的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学科基础扩展的历程,通过规划教育来疏理城市规划学科在中国的形成脉络,并总结了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和历史特征。 第十章对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郭秀云[8](2006)在《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方面,从人类发展历程看,人口发展本身是对社会条件的一种适应,出生、死亡、迁移的变化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联系;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发展具有积累性和渐变性特征,当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人口并不能马上调整到与变化相适应的状态。人口发展的惯性以及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效应,往往是构成一些人口问题的诱因,研究人口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人口发展是与风险相伴随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人口安全与人口风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总体而言,人口安全思想已经由生存意义上的安全演变为发展意义上的安全,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大人口观,以人口安全发展目标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人口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按照系统内和系统间两条主线,研究人口风险的来源、表现形式、潜在危害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力求建立“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体系。本文共包括8章内容:第1章,绪论;第2章,人口安全的基本内涵与研究现状;第3章,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第4章,区域人口风险的测度与评估;第5章,上海人口发展情景分析与模拟;第6章,上海人口风险辨识与初步评价;第7章,上海人口发展状态的脆弱性评估;第8章,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本文引入压力、脆弱性、弹性等概念,建立了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创建了人口风险评价模型,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人口风险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本文不仅探讨了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般规律,而且以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例,在“半封闭、半开放”系统条件下,模拟其人口演化过程,研究讨论各种潜在风险,并针对复杂多元的人口风险,提出了组合式的应对策略。上海不仅是全国人口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首位城市,也是人口转变最早、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对上海的人口风险控制与安全发展进行研究,在全国特别是对于其他有类似发展态势的城市具有先导意义。经过长时期的积累,上海已经形成了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素质风险与资源环境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分化、城市防灾减灾等多种风险并存的局面,但通过政策或非政策层面的努力,仍然可以寻求相对安全的人口发展模式,使系统具备一定的弹性。除了在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所创新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理论观点:①明确界定了人口安全、人口风险的基本内涵,概括了人口风险的正反馈特征,如积累性、代际延续性、消除的滞后性、不可逆性。②本文认为,上海的人口发展应以规模适度、结构均衡的稳定人口或相对静止人口为远期目标。我们不仅关注其结果,即,届时的人口规模是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口结构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力相适应,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过程,即,在向稳定人口演化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风险是否超出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所能够提供的支撑能力,特别是制度、政策层面的承受能力。③本文认为,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政府作为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必须在人口风险控制方面有所作为。个人或家庭通常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感受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公众的行为综合不一定是合理的。政府作为群体利益的代言人,有关政策的制定必须基于宏观人口态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必须具有前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人口风险的控制效果依赖于政府对于人口风险的态度和管理能力,以及社会公众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

高洁[9](2005)在《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以崭新的视角构建了他的民主主义教育观,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探讨其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促进我国的教育民主化、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大有裨益。 本文从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以民主主义为主线系统归纳出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借鉴,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民主化的新思路。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民主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教育现状与理想的教育民主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将民主的精神贯彻到教育领域,从教育公正、民主的教育决策与管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真正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二、齐梅力求曲低和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梅力求曲低和众(论文提纲范文)

(1)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
    一、齐如山生平
    二、齐如山藏书来源
        (一)戏界各种公共场所
        (二)梨园世家
        (三)清宫
        (四)市面及街上小摊
    三、齐如山藏书之分类构成
    四、齐如山藏书珍本举例
第二章 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
    一、原生性保护
    二、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
        (一)书籍题跋
        (二)藏书印
    三、陈列古籍文献
    四、编纂出版存藏目录
第三章 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
    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
        (一)国内藏书情况
        (二)海外藏书情况
    二、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保护模式
        (一)海外古籍回归及应用
        (二)古籍数字化保护
        (三)古籍出版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统计表
附录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附录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后记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1.1.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亟需社会第三方参与
        1.1.3 社会第三方如何参与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分析框架
    2.1 参与的内涵与构成
        2.1.1 参与的内涵
        2.1.2 参与的构成与程度
    2.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社会第三方参与
        2.2.1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内涵
        2.2.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主体
        2.2.3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社会第三方参与的特点
    2.3 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分析维度
        2.3.1 参与身份
        2.3.2 参与方式
        2.3.3 参与内容
        2.3.4 参与条件
第3章 中国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3.1 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形成与发展
        3.1.1 萌芽期
        3.1.2 形成与初步发展期
        3.1.3 发展特点
    3.2 社会第三方参与的现状与问题
        3.2.1 参与身份:模糊与边缘化
        3.2.2 参与方式:授权式表面参与
        3.2.3 参与内容:非全面性
        3.2.4 参与条件:保障与激励缺失
    3.3 成因分析
        3.3.1 参与文化的缺失
        3.3.2 高等教育体制的束缚
        3.3.3 高校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
        3.3.4 法律保障的缺失
第4章 美英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模式
    4.1 替代式全面参与:美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
        4.1.1 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4.1.2 替代式全面参与模式的特征
    4.2 委托式深度参与:英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
        4.2.1 社会第三方参与的产生与发展
        4.2.2 委托式深度参与模式的特征
    4.3 美、英两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共性
        4.3.1 社会第三方参与的产生及历史发展的共性
        4.3.2 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共性
第5章 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改进策略
    5.1 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改进的动力
        5.1.1 政府支持是建立有效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前提
        5.1.2 激发高校的内在需求是第三方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5.1.3 法制化、规范化是我国社会第三方发展的重要保障
    5.2 我国社会第三方参与模式的构建
        5.2.1 参与身份:多元化与合法化
        5.2.2 参与方式:委托式与替代式相结合
        5.2.3 参与内容:全面具体深入
        5.2.4 参与条件: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动态
        1.3.1.1 国外相关研究
        1.3.1.2 国内相关研究
        1.3.2 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高校教学评价
        1.4.2 教学评价制度
        1.4.3 元评价
        1.4.4 教学学术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论文框架
    1.7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行为追溯: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2.1 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嬗变
        2.1.1. 古代教学评价制度的缘起
        2.1.2 近代教学评价制度的发展
        2.1.3 现代教学评价制度的法律规定
    2.2 西方大学教学评价制度的发展
        2.2.1 中世纪的大学教学评价制度
        2.2.2 以德国为例的近代大学教学评价制度
        2.2.3 以美国为例的现代大学教学评价制度
        2.2.4 西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嬗变之回顾
    2.3 当代大学教学评价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2.3.1 教学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2.3.2 教学评价价值取向从“管理”走向“发展”
        2.3.3 教学评价内容、方法由简单走向丰富
第三章 依据之探:高校教学评价理论分析
    3.1 评价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
        3.1.1 评价理论发展的动因
        3.1.2 评价理论发展的哲学依据
        3.1.3 评价理论未来趋势及特点
    3.2 高校教学评价的理论分析
        3.2.1 高校教学评价系统的要素与内容
        3.2.2 高校教学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3.2.3 高校教学评价的类型及特性
    3.3 教学评价的基本教育理念
    3.4 教学评价过程的非制度因素
第四章 价值分析一高校教学评价应然与实然
    4.1 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应然分析
    4.2 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价值分析
    4.3 对政府干预下教学评价的实然分析
        4.3.1 高校教学与科研运行结果分析
        4.3.2 以学校为分析单元
    4.4 教学评价的专业标准
    4.5 对政府行为主导的教学评价结果的量化分析
第五章 未来走向:高校教学评价制度之重构
    5.1 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5.2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思考
    5.3 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评价制度思考
    5.4 基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制度思考
    5.5 三维一体的高校教学评价制度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述评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1.2.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现状
        1.2.4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简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简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的概况
2 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适度人口理论
        2.1.1 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
        2.1.2 静态经济适度人口
        2.1.3 动态经济适度人口
    2.2 发展经济与人口转变理论
    2.3 经济发展与环境演变理论
    2.4 外部性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科学发展观
    2.7 小结
3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
    3.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3.1.1 自然资源
        3.1.2 生态环境
    3.2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自然资源
    3.3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以国土资源为例
    3.4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
        3.4.1 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国前的生态环境
        3.4.2 甘南州生态环境现状
        3.4.3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
    3.5 小结
4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发展状况
    4.1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规模与密度
        4.1.1 人口规模
        4.1.2 人口密度
    4.2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结构
        4.2.1 藏族人口比例较高
        4.2.2 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型
        4.2.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文化素质呈二元特性
        4.2.4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4.2.5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的性别比也较高
        4.2.6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
    4.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过程
        4.3.1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生育状况
        4.3.2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生命表和死亡状况
    4.4 甘南藏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
        4.4.1 甘南州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
        4.4.2 甘南州人口控制
    4.5 小结
5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5.1.1 人口与环境的一般关系
        5.1.2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与环境关系
        5.1.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改善
    5.2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5.2.1 人口增长与环境
        5.2.2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增长状况
        5.2.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5.2.4 甘南州未来人口变动趋势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5.3 甘南藏族自治贫困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5.3.1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贫困人口
        5.3.2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贫困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5.4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5.4.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理论
        5.4.2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迁移-生态移民
        5.4.3 生态移民与环境保护
    5.5 主体人口从事的产业-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5.5.1 畜牧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概述
        5.5.2 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5.3 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甘南牧区环境
    5.6 甘南人口的环境意识对环境的影响
        5.6.1 环境意识对环境的影响
        5.6.2 甘南人口关于环境保护的宗教思想、意识和观念
        5.6.3 甘南人口的环境意识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6.4 发扬环境意识中积极因素,促进环境保护
    5.7 小结
6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环境人口容量-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6.1 研究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容量的人口前提
        6.1.1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数量
        6.1.2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的素质
    6.2 研究甘南州人口容量的资源前提
    6.3 甘南州资源-经济的人口容量与人口压力指数
        6.3.1 探讨甘南州人口与资源-经济容量的模型
        6.3.2 甘南州资源-经济人口容量与人口压力指数
    6.4 小结
7 问卷调查与案例研究
    7.1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状况调查
        7.1.1 问卷统计与分析
        7.1.2 调研总结与草原的保护措施
    7.2 畜牧业人口与草场资源稀缺的矛盾表现-"尼江"事件
    7.3 本章小结
8 解决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8.1 发展甘南经济促进人口转变与环境保护
    8.2 强化政府干预与政策协调,实现甘南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8.3 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甘南州人口增长
    8.4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甘南州生态环境治理
    8.5 贯彻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促进甘南州环境保护
    8.6 开展环境教育,提高甘南人口的环保意识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甘南州生态环境问题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传承综述
    第一节 关于形容词词类地位的争议
    第二节 形容词研究的普遍意义情结
    第三节 对形容词语义研究的回溯
    第四节 形容词语义研究的新视野
第二章 心理形容词的提取标准及其结果
    第一节 心理形容词的界定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的提取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的释义
第三章 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义征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模式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的步骤与示例
第四章 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一)
    第一节 悲伤痛苦类
    第二节 消沉压抑类
    第三节 烦躁愤恨类
第五章 消极类心理形容词义征分析(二)
    第四节 羞窘类
    第五节 惊慌类
    第六节 孤寞类
    第七节 犹豫类
    第八节 骄傲类
    第九节 其他
第六章 积极类心理形容词的义征分析
    第一节 安恬类
    第二节 兴奋类
    第三节 愉快类
    第四节 诚恳类
    第五节 其他
第七章 心理形容词的聚合语义网络
    第一节 聚合语义网络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聚合语义网络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分布特征
第八章 心理形容词语形分布及其与义征的选择关系
    第一节 词义和句法:对应与验证
    第二节 心理形容词语形分布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心理形容词义征与语形分布的选择关系
    第四节 心理形容词量性特征的分析与描写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与经纬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回顾
        1.3.1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1.3.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重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有关概念与用法
        1.6.1 都市计划、城市规划与城乡规划
        1.6.2 苏联与前苏联的用法
第二章 政治经济脉络之演变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2.1 政治经济脉络的演变
    2.2 近现代整体视野下的现代城市规划分段
        2.2.1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代
        2.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分段与分期
        2.2.3 1949-1965年现代城市规划的三大阶段
    2.3 1949-1965年各阶段的内容
        2.3.1 城市规划的恢复与起步阶段(1949-1952)
        2.3.2 城市规划的引入与调整阶段(1953-1957)
        2.3.3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阶段(1958-1965)
    2.4 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类型
        2.4.1 城市类型
        2.4.2 城市规划类型及其性质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恢复与起步(1949-1952)
    3.1 社会背景
        3.1.1 “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3.1.2 城市化起步与城市制度
        3.1.3 城市改造与新村建设
    3.2 城市规划的起步
        3.2.1 都市计划方案的迅速出台
        3.2.2 苏联专家参与和逐步影响
    3.3 首都北京城市规划
        3.3.1 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成立
        3.3.2 两种不同的城市建设思想
        3.3.3 行政中心留在旧城——巴兰尼克夫方案
        3.3.4 行政中心移往西郊——梁陈方案
        3.3.5 肯定行政区留旧城——朱赵方案
        3.3.6 规划方案的共识与分歧
    3.4 沿海地区城市规划——以上海与天津为例
        3.4.1 上海都市计划初期草案第三稿与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
        3.4.2 天津的建设计划与城市规划
    3.5 内地地区城市规划——以西安与兰州为例
        3.5.1 西安市都市计划三稿
        3.5.1 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草案概要
    3.6 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引入与调整(1953-1957)
    4.1 社会背景
        4.1.1 “经济恢复”胜利完成
        4.1.2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4.1.3 城市化与城市制度的发展
    4.2 城市规划的“第一个春天”
        4.2.1 苏联规划的全面引入
        4.2.2 城市规划的全面展开
    4.3 “论十大关系”与规划调整
        4.3.1 “一五”计划的总结——“论十大关系”
        4.3.2 苏联规划模式的反思——“反四过”
    4.4 政治中心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4.4.1 总体规划方案的讨论
        4.4.2 政治中心区的规划
    4.5 工业城市规划与建设
        4.5.1 工业城市与规划的类型
        4.5.2 已有实施规划的工业城市
        4.5.3 首次实施规划的工业城市
    4.6 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1958-1965)
    5.1 从“大跃进”到“大调整”
        5.1.1 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5.1.2 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5.2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
        5.2.1 城市规划的“大跃进”(1958-1960)
        5.2.2 “三年不搞城市规划”(1960-1963)
        5.2.3 城市规划的短暂恢复(1963-1965)
    5.3 区域规划的高潮——通化与朝阳区域规划
        5.3.1 吉林通化地区区域规划
        5.3.2 辽宁朝阳地区区域规划
    5.4 分散与组团布局——三种类型城市规划
        5.4.1 “工农结合”的分散布局——大庆城市规划
        5.4.2 “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车状组团布局——合肥城市规划
        5.4.3 “带状组团”的分散布局——攀枝花城市规划
    5.5 城乡与工农并举——人民公社规划
        5.5.1 农村人民公社规划
        5.5.2 城市人民公社规划
        5.5.3 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
    6.1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概念
        6.1.1 历史城市保护
        6.1.2 旧城改造
    6.2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考察
        6.2.1 历史城市保护的开始与城市环境的整治(1949-1952)
        6.2.2 文物建筑保护的发展与旧城利用和改造(1953-1957)
        6.2.3 历史城市的破坏与旧城改造的“大跃进”(1958-1965)
    6.3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思想理论
        6.3.1 中国专家的历史保护与思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6.3.2 苏联专家的历史古迹保护思想——改建、扩建和新建
    6.4 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特征
        6.4.1 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观
        6.4.2 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影响
        6.4.3 激进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第七章 城市规划体系建构与嬗变
    7.1 城市规划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7.2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7.2.1 城市规划法规与政策
        7.2.2 土地管理法律规范
        7.2.3 文物保护法律规范
        7.2.4 房产管理法律规范
        7.2.5 建设工程与市政工程管理
        7.2.6 规划法规体系的历史特征
    7.3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7.3.1 总体规划
        7.3.2 详细规划
        7.3.3 区域规划
        7.3.4 城市设计
        7.3.5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7.3.6 规划编制体系的历史特征
    7.4 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7.4.1 规划管理建构的起步(1949-1952)
        7.4.2 城市规划机构的健全(1953-1957)
        7.4.3 规划管理体系的调整(1958-1965)
        7.4.4 规划管理体系的历史特征
    7.5 小结
第八章 城市规划范型导入与影响
    8.1 城市规划的思想类型
        8.1.1 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8.1.2 苏联城市规划思想
    8.2 城市规划的理论范型
        8.2.1 古典主义规划
        8.2.2 功能主义规划
        8.2.3 有机疏散理论
        8.2.4 卫星城理论
        8.2.5 带型城市理论
        8.2.6 区域规划理论
        8.2.7 居住区规划理论
        8.2.8 绿地带规划理论
    8.3 城市规划的实践范型
        8.3.1 首都城市的城市规划
        8.3.2 树为典型的城市规划
    8.4 城市规划范型的影响途径
        8.4.1 近代城市规划的隐性延续
        8.4.2 苏联城市规划的显性导入
    8.5 1949-1965年城市规划理论的源与流
第九章 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
    9.1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
        9.1.1 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纵览
        9.1.2 城市规划教育的近代背景
    9.2 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
        9.2.1 城市规划核心内容的确定
        9.2.2 城市规划相关学科的交叉
    9.3 城市规划教育
        9.3.1 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9.3.2 城市规划院校的发展
        9.3.3 城市规划教材的使用
        9.3.4 城市规划课程的设置
    9.4 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0.1 1949-1965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总结
    10.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后续研究
附录1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2 论文图表目录
附录3 1949-1965年中国出版的城市规划书籍与译着一览表
附录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大事记
附录5 《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1956)
附录6 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
后记

(8)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选题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第2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基本步骤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步骤
    第3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创新
第2章 人口安全的基本内涵与研究现状
    第1节 人口安全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从社会形态变迁看人口安全思想演化
        二、从人口学理论发展看人口安全思想演化
        三、建国后我国的人口政策演化及其所蕴涵的人口安全思想
    第2节 人口安全的基本内涵
        一、安全的概念与安全观的演变——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
        二、人口安全概念的提出
        三、人口安全的性质特点
        四、人口安全、人类安全、人口问题、人口危机涵义辨析
        五、人口安全研究述评
    第3节 风险、人口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
        二、人口风险及其管理
第3章 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第1节 人口风险的孕育与形成
        一、系统内人口风险与系统间人口风险
        二、人口风险的正反馈特征
        三、人口风险的心理分析
        四、人口风险的不确定性
    第2节 人口行为的外部性与福利函数
        一、生育行为的外部性
        二、流迁行为的外部性
        三、个人福利函数和社会福利函数
    第3节 人口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一、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
        二、人口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4节 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建立
        二、区域人口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要素与社会福利函数
        四、系统的恢复力
第4章 区域人口风险的测度与评估
    第1节 区域人口风险评价与监测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区域人口风险评价与监测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区域人口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区域人口风险函数的进一步描述
        四、区域人口风险评价方法
    第2节 人口风险综合评估的基本流程
        一、人口风险综合评估的基本流程
        二、风险标度
        三、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
    第3节 人口风险评估的模糊熵权法
        一、风险程度
        二、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三、计算p_h和c_h
        四、熵权赋值
        五、结语
第5章 上海人口发展情景分析与模拟
    第1节 上海人口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一、人口规模的逻辑斯蒂(LOGISTIC)增长
        二、出生、死亡与人口转变
        三、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人口老龄化
    第2节 人口模拟条件设定
        一、模拟的目的和周期
        二、死亡模式假设
        三、生育模式假设
        四、出生性别比假设
        五、"半封闭、半开放"系统假设
    第3节 上海未来人口发展轨迹的情景分析
        一、封闭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规模总体呈持续萎缩状态
        二、人口年龄结构演化直接受生育率回升速度影响
        三、常住人口规模变动趋势相对比较复杂
        四、流动人口对老龄化的缓解作用,随常住化趋势有所削弱
    第4节 上海人口发展态势与全国的比较
        一、"快速老龄化"、"少子老龄化"和"重负老龄化"
        二、劳动力资源结构趋于老化,人口机会窗口关闭早
第6章 上海人口风险辨识与初步评价
    第1节 人口风险辩识与风险清单
        一、系统内人口风险辨识与风险清单
        二、系统间人口风险辨识与风险清单
    第2节 对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风险的简要分析
        一、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成威胁
        二、"内密外疏、高度向心"的人口分布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人口风险
        三、老龄化、高龄化趋势考验社会保障体系和为老服务资源配置能力
        四、外来人口的急剧变化造成的人口风险
    第3节 系统内人口风险的初步评价
        一、规模风险
        二、结构风险
        三、分布风险
        四、素质风险
        五、政策风险
    第4节 系统间人口风险的初步评价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二、人口与社会发展
        三、资源安全性分析
        四、人口发展与城市防灾减灾
        五、人口发展与公共卫生
    第5节 人口风险等级的初步评估
第7章 上海人口发展状态的脆弱性评估
    第1节 脆弱性评估的两种思路
    第2节 基于人口发展状态的脆弱性评估
        一、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状态指标与评价标准设定
        三、主成分分析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1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目前上海人口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通过寻求相对安全的人口发展模式,使系统具备一定的弹性
    第2节 对策建议
        一、对人口风险三要素关系的分析
        二、人口风险控制对策
附录1 人口风险评估系统
附录2 人口模拟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9)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大转折时期美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经济生活的混乱
        2、政治危机的加深
        3、社会贫困的恶化
        4、阶级对立的尖锐
        5、道德文化的衰落
    (二) 规模浩大的进步主义运动
        1、经济方面的政府干预
        2、政治方面的改革
        3、贫困状况的改善
        4、阶级矛盾的缓和
        5、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三) 杜威的民主观
        1、杜威民主观产生的现实基础
        2、杜威民主概念的内涵
        3、自由与平等
二、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
    (二) 教育目的
        1、对传统教育目的论的批判
        2、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
    (三) 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思想
        1、课程、教材与民主
        2、教学论与民主
        3、教学方法与民主
        4、教育管理与民主
    (四) 师生关系中的民主思想
        1、重视儿童的天性与个性
        2、师生关系平等
    (五) 道德教育中的民主思想
        1、道德教育的目的—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
        2、道德教育的过程—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3、道德教育的途径—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
三、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 教育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和先导
        1、现代化取决于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2、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二) 全力推进中国教育民主化进程
        1、寻求教育公正
        2、实施民主的决策与管理
        3、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 教育世界的明天
后记
参考文献

四、齐梅力求曲低和众(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D]. 黎冬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社会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D]. 杨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4]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任艳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5]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D]. 张广裕.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6]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 赵家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黄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8]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 郭秀云. 复旦大学, 2006(02)
  • [9]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 高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齐美力求调低大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