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面试程序

浅谈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面试程序

一、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卉[1](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顺应语文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年来,口述历史逐渐在高校展开研究并走进中学校园,口述历史的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成为丰富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口述史料和口述历史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实践探索。从实际教学操作的角度,对口述历史应用的方法做具体的说明,对口述历史应用的案例做精心的设计。全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并对当前应用口述历史进行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对口述历史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口述历史在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功用,契合当前语文课程要求并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第四部分叙述了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第五部分展示了口述历史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一是将各种类型的口述历史资料作为教学资源直接应用于课堂,二是将口述历史教学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

王阮[2](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高斐莉[3](2021)在《音乐口述史工作的相关法律伦理规范再探》文中指出口述史是通过历史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记忆而保存的口述历史史料。它产生于受访者与采访者的访谈互动,是双方共同参与、双重构建的过程。当前,我国口述史法律伦理体系不够健全,从长远发展来看,要防患于未然,避免矛盾纠纷的产生,最大程度上确保受访者与采访者等各方的合法利益权限。音乐口述史作为口述史的特殊领域,在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法律伦理方面的问题。爬梳国内外口述史法律伦理学术文本,吸收借鉴大口述史及音乐口述史实践操作经验,是构建音乐口述史规范性法律伦理框架思路的有效路径。

岳春颖,王大鹏[4](2020)在《中国政治学早期抽样调查研究——以《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BAS)的口述史为例》文中提出抽样调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政治学学科恢复之后,进入中国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在早期阶段(1988—2002),中国政治学抽样调查研究的核心特征是以数据记载历史、奠定方法论基础和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主题主要围绕政府体制改革、社会变迁,以及民众对改革的感受、态度与行为展开;在方法论的技术层面,复杂概念的操作化主要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量表,但是在问卷设计上也进行了本土化尝试,而且问卷中包含了对测量误差的识别变量;在抽样方面,直接参考成熟的多阶段概率抽样设计,并且经历了由户籍抽样到GPS辅助地址抽样的变迁;在这一阶段,中国政治学抽样调查确立了一套严格的实地入户面访的执行标准和程序。此外,在早期发展阶段,中国政治学抽样调查利用大学教育、专业培训、实地调研实习平台等方式迅速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政治学量化研究人才。

袁博[5](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认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于盼[6](2020)在《唐德刚口述历史的实践和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唐德刚(1920—2009),着名美籍华人历史学者,当代中国口述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唐德刚先生学术研究甚广,成果丰富。在口述史、中国近现代史、红学、传记文学等方面均有涉猎。其中口述史方面研究成果最为显着,在口述方法和口述理论方面成就自己独特的治史特色。从儿时幼承庭学到成年之后赴美留学,他的教育经历成就了他国学西学融合一体别具一格的治史特色,对中国近代口述史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从事口述史研究的第一批华人学者,他通过从事口述历史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人物研究见解颇深。纵观唐德刚的历史研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中华文明的认可,虽然身处异邦,但始终坚持着一颗不泯的中国心。通过唐德刚先生史学研究的探讨,从而增进大陆学界对美国华人学界的了解,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杜旭[7](2020)在《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背拳在中国武坛上久负盛名,发展至今,诸家云集,门派纷呈。祁家通背拳第四代传承人,素有“燕北大侠”之称的修剑痴先生在继承祁家通背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从理论上总结汇宗,技术上继承、借鉴、创新,应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与通背“摔、拍、穿、劈、攒”五种掌法相配为伍,编创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五行通背拳。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中心逐步辐射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对近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后人称其为五行通背拳一代宗师。在“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在五行通背拳研究的不足、老辈五行通背拳传习人资源流失的因素下,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口述史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法、观察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以“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为研究对象,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历史发展观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相结合的形式,以客观的态度,力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传承体系即:传习人、五行通背拳的文化结构(器物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传承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与研究。在规范的口述史研究方法运用下,通过对口述回忆录及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自上而下的、客观的还原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发展的历史,厘清传承脉络;以小窥大,映射武术传承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比照、印证、纠正、补充、丰富现有资料,为五行通背拳习练者和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通过研究得出:辽宁省五行通背拳的传承源流有序,其拳、械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体系完备;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五行通背拳传承、发展的战略基石,精英人物为辽宁省五行通背拳的传承和发展推波助澜;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之风;其拳法理论和实践部分都有所丢失;并出现打练分离等形式变化;且部分民间拳师晚年凄凉;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辽宁省五行通背拳具有“术道并重”的育人价值、“繁简适宜”的普及价值、“练养一体”的健康价值、“文武兼修”的文化价值等实际的传承价值。

凌心卉[8](2020)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转向研究 ——以毕业设计《凋零·不朽》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对于新中国具有划时代和开创性意义的老兵群体正面临着因年事过高、身体疾病等问题,整体人数大幅减少。老兵群体宝贵的战争记忆有助于落实宏观历史事件细节、重新解读历史文本、以及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基于历史文献的保护,不乏有主流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独立制片人等制作以历史真实事件为背景,以传承传统历史价值观、爱国主义为基调的宏大叙事主题纪录片。而针对老兵群体基于自身真实经历个人叙述及灾难记忆的传承,因自然时间增长、媒体介入较晚甚至历史事件涉及政治敏感无法完好地得以被真实记录。而口述体纪录片,既是纪录片的一种存在,又是历史文本解读的新型载体,通过视听语言的创作,将历史与文本、历史与文学、文学与文本通过对于文本的解构、颠覆、重构,赋予历史新意义。历史的特定时期有相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固有的文化语境塑造了自身较为独特的诗学话语。历史因为其自身的瞬间性无法重现,因而任一历史文化的表现载体都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老兵群体个人记忆通过微观叙事将宏观历史意识通过个人意识形态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构与颠覆,通过个人视角巧妙地增加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再一次为真实历史事件的解读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将结合新历史主义相关理论,制作影名为《凋零·不朽》的口述历史纪录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本影像的重新建构与解读,在传统历史背景下,结合宏观历史意识,通过个体记忆的描述与他者共情叙述,以微观角度侧面补充对于战争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传扬中国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精神以及呼吁现当代人民珍惜和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手段、可行性分析;第二部分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纪录片相关基本理念以及新历史主义与口述历史结合的必然性分析;第三、四、五部分针对毕业设计《凋零·不朽》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中,结合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指导,将历史文本重新解构与再次建构,在影视化创作中将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从叙事策略方面进行细致讨论与研究;第六部分分析此次拍摄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叙事价值以及口述历史记录片的人文价值思考。

姚志远[9](2020)在《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受“新史学”思潮影响,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在中国兴起,至今已有30余年发展。几十年间,国内学者在抗战口述史、知青口述史、妇女口述史和少数民族口述史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近30年来,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文化习俗演变以及妇女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学者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实践成果从内容、方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认为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影响下,使用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例如访谈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这些方法拓宽了少数民族史研究的维度和深度。同时研究展现出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内容多样但不均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等特点。当然也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标准方面不足。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的研究,不仅弥补了文献资料的缺漏,而且开拓了少数民族史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不仅能保留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且有助于建设多元视角、生动有力的历史学科。

向军[10](2020)在《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文中提出龙舟赛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重要的“礼仪标识”之一。现在它还具有很多文化身份,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在其众多的身份中,竞技体育一直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龙舟赛在走向竞技龙舟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竞技龙舟赛缺乏文化内涵,龙舟推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传统龙舟赛被多重限制,无法发展。然而竞技龙舟赛到底需要什么“文化”呢?又到哪里去寻找呢?传统龙舟赛能不能现代适应呢?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笔者认为,竞技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应该从其文化源头中去找,到民间去找,民间传统龙舟赛就是其文化源头。那些民间传统龙舟赛兴盛的地方就能表现出它的现代适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对沅水流域麻阳苗族自治县至今盛行的民间传统龙舟赛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在先了解麻阳县双端午“一县两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的方法主要对其五个赛区传统龙舟赛的总体变迁情况进行历史还原,力图从中寻找传统龙舟赛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同时,又结合共时性的方法对其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情况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龙舟赛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通过对麻阳龙舟的生存环境、沅湘流域双端午节的演进过程、麻阳县双端午节“一县两制”的形成及其传说的研究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这一“礼仪标识”是应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而生。在其国家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王朝都只是让端午节龙舟赛这样的地方“礼仪标识”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变,并没有取而代之或长期禁止,甚至统治阶级还积极地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因此,传统龙舟赛的主体力量是生活共同体中的地方民众,民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地方“礼仪标识”的主人。国家不必取而代之,相反,应积极为民间传统龙舟赛及龙舟人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和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想象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融合,即实现家国同构的理想。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已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上全面体现出社团化的趋势,其社团性质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具体为:传统龙舟赛的物质文化将向社团礼物转变,其制度文化将向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转变,其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礼仪竞技精神。这种趋势也表明,若在较为自主的文化空间下,中国民间龙舟社团,能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无论什么时期的传统龙舟赛,其经济基础都以“礼仪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礼物属性的。所以,“礼仪经济”及其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是贯穿各时期龙舟赛变迁的主要线索,“礼仪竞技”就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传统龙舟赛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不只是说传统龙舟赛本身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在其生活共同体中始终居于一种道德优先地位。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多赛区的形成是通过帮扶、邀请和激发的礼仪传播和礼仪竞技途径逐渐形成的。随着麻阳民众参与外部竞技龙舟赛的增多,其传统龙舟赛的竞技性也得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种赛事的融合。但随着传统龙舟赛事奖金逐渐增高,奖金却被异化为请人参赛的资本,触动了赛事礼仪经济的人力底线,导致赛事的商品属性超过了礼物属性。而麻阳传统龙舟赛运用“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两重性方式,既用实名制维护了赛事的礼物属性,使其没有损害它丰富的民俗意蕴,又通过直播平台的转化,实现了赛事的产业化。

二、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口述历史的相关概念及运用的可行性
    第一节 口述历史的相关概念
        一、口述历史
        二、口述史料
        三、口述历史教学
    第二节 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口述历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二、口述历史的研究成果作为语文教学资源
        三、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作为教学组织形式
        四、口述历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现实可能性
第二章 口述历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功用
    第一节 口述历史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凸显学生主体提升思维能力
        二、促进合作学习培养社交技能
    第二节 口述历史助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增强语言表达拓展交流互动
        二、丰富情感体验深化人文底蕴
    第三节 口述历史活化语文课堂
        一、内容与形式灵活
        二、视角与模式鲜活
第三章 口述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开展口述历史教学的理论学习
    第二节 培养学生知识素养与执行能力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一、被动口述历史的实施策略
        二、主动口述历史的实施策略
第四章 初中语文口述历史教学应用案例设计
    第一节 被动口述历史教学案例
        一、案例1:《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片段
        二、案例2:《一着惊海天》教学片段
    第二节 主动口述历史教学案例
        一、活动主题及内容的确定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活动过程说明
        五、活动成果
        六、活动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口述历史档案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2.3 本体理论
        2.3.1 本体概念
        2.3.2 本体分类
        2.3.3 本体构建流程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2.4 知识发现理论
        2.4.1 知识发现定义
        2.4.2 知识发现过程
        2.4.3 知识发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4.4.1 术语词表构建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4.4.3 充实、修正本体
        4.4.4 本体模型转换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5.2 模式层组织
        5.2.1 本体解析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5.2.3 关系界定
    5.3 数据层组织
        5.3.1 信息抽取
        5.3.2 知识融合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5.5.1 数据准备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6.1.1 整体—局部分布
        6.1.2 项目—时间分布
        6.1.3 项目—地点分布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3)音乐口述史工作的相关法律伦理规范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口述史法律伦理体系发展简述
    (一)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及哥伦比亚大学法律伦理体系
    (二)英国口述历史协会法律伦理工作流程
    (三)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法律伦理体系
二、口述史法律伦理实践操作案例
三、音乐口述史的法律伦理体系流程
    (一)资料采集
    (二)资料保存
    (三)资料传播
四、总结和思考

(5)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概况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一、开展思想教育
        二、培养妇女干部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一、“缠”与“放”之间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第二节 生育变革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二、群体特征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二、日常文娱活动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结语
    一、“新”身份的确立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唐德刚口述历史的实践和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整体研究
        (二)具体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唐德刚生平与学术缘起
    第一节 幼承庭训:积累国学基础
    第二节 国立中央大学:唐德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起缘
        一、郭廷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方东美治学方法的启示
        三、顾颉刚的夸赞和鼓励
    第三节 赴美留学:开启口述历史研究之路
    第四节 唐德刚口述历史学术缘起
第二章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实践
    第一节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主要成就
        一、《胡适口述自传》与《胡适杂忆》
        二、《李宗仁回忆录》
        三、《张学良口述自传》与《顾维钧回忆录》
    第二节 唐德刚口述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访谈之前精心准备背景资料和访谈提纲
        二、访谈中巧妙处理访谈关系和设计访谈重点
        三、着述时区别对待和慎重选用口述资料
    第三节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特点
        一、追求口述历史的真实
        二、重视文史结合
        三、深具史家责任
第三章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价值与遗憾
    第一节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价值
        一、保存了近代研究的珍贵史料
        二、开近代口述历史之风
        三、为当代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
    第二节 唐德刚口述历史的遗憾
        一、口述者选择单一
        二、口述着作的不完整性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与五行通背拳研究的不足
        1.1.2 老辈五行通背拳传习人资源的流失
        1.1.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问题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
        1.3.2 传承
        1.3.3 口述史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价值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现状
        1.6.1 五行通背拳研究综述
        1.6.2 口述史国内外研究综述
        1.6.2.1 国外口述史研究综述
        1.6.2.2 国内口述史研究综述
        1.6.3 武术口述史研究综述
        1.6.4 文献综述小结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原则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口述史
        2.3.3 观察法
        2.3.4 归纳与演绎
        2.3.5 分析与综合
3.结果与分析
    3.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习人物与轶事
        3.1.1 对修剑痴的记忆与表达
        3.1.2 对部分修剑痴传习后代的记忆与表达
    3.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文化结构
        3.2.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器物技术层
        3.2.1.1 名称
        3.2.1.2 拳技
        3.2.1.2.1 内容
        3.2.1.2.2 风格特点
        3.2.1.2.3 基本技法
        3.2.1.2.4 习练要求
        3.2.1.3 心得、拳谱、着作
        3.2.1.4 器械
        3.2.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制度习俗层
        3.2.2.1 传承方式
        3.2.2.2 组织方式
        3.2.2.3 习练方式
        3.2.2.4 择徒规范
        3.2.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心理价值层
        3.2.3.1 几代拳师习武、授徒心理
        3.2.3.2 对目前通背拳传承的看法
        3.2.3.3 部分老拳师晚年的凄凉
    3.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价值
        3.3.1 “术道并重”的育人价值
        3.3.2 “繁简适宜”的普及价值
        3.3.3 “练养一体”的健康价值
        3.3.4 “文武兼修”的文化价值
        3.3.4.1 与阴阳五行学说
        3.3.4.1.1 与阴阳学说
        3.3.4.1.2 与五行学说
        3.3.4.1.3 生化之理
        3.3.4.2 数字之说
        3.3.4.3 与兵家思想
        3.3.4.4 与儒家思想
        3.3.4.4.1 爱国意识
        3.3.4.4.2 中庸思想
        3.3.4.4.3 仁者无敌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口述历史项目作业程序表
    附录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8)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转向研究 ——以毕业设计《凋零·不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历史意义
        1.1.2 文化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行业应用情况
    1.3 研究方法、可行性、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行性分析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口述历史与新历史主义
    2.1 口述历史纪录片
        2.1.1 口述历史的必然性
        2.1.2 从口述历史到口述历史纪录片
    2.2 新历史主义与纪录片叙事
第三章 《凋零·不朽》叙事视角分析
    3.1 多视角情节化叙事
        3.1.1 被访老兵主观叙述——内视角
        3.1.2 他者群体共情叙事——外视角
        3.1.3 升华主题——全知视角
    3.2 叙事形式
第四章 《凋零·不朽》叙事结构分析
    4.1 叙事空间研究
        4.1.1 文献历史资料构建历史空间
        4.1.2 口述历史老兵构建历史空间
    4.2 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与历史理性
第五章 《凋零·不朽》叙事语言分析
    5.1 声音叙事
        5.1.1 个人碎片化讲述
        5.1.2 群言式声音拼接
        5.1.3 音乐、音效的情绪渲染
    5.2 画面语言
        5.2.1 口述细节的画面表现
        5.2.2 战争时期与和平年代生活的今昔对比
        5.2.3 口述与文献的互证
        5.2.4 空镜头
    5.3 数字语言的运用
        5.3.1 历史影像资料的应用
        5.3.2 数字技术制作动画
第六章 《凋零·不朽》叙事价值及反思
    6.1 历史价值
        6.1.1 个人记忆的保存
        6.1.2 集体记忆的转化
    6.2 历史局限
        6.2.1 讲述者个人情感色彩过重影响叙事真实
        6.2.2 讲述者记忆偏差影响细节真实性
        6.2.3 媒介环境下的叙事局限
    6.3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现代口述历史纪录片价值思考
        6.3.1 口述历史文献的价值传播与保存
        6.3.2 爱国主义思想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结语
附录
    7.1 《凋零·不朽》拍摄大纲
    7.2 《凋零·不朽》采访提纲
    7.3 同期声
    7.4 解说词
    7.5 参考文献
    7.6 致谢
    7.7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口述史学及口述史料
        一、口述史和口述史学
        二、口述史料
    第二节 口述史学的特点及学科价值
        一、特点
        二、学科价值
    第三节 口述史学之于少数民族史研究
    第四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概况
第二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实践
    第一节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相关研究
        一、口述档案概念和基本问题探讨
        二、口述档案采集与整理研究
        三、口述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特定人群的口述史研究
        一、寨老
        二、公职人员
        三、农民
        四、商人
        五、文化传承人
    第三节 对少数民族族群、历史、文化的口述史研究
        一、风俗习惯的口述史研究
        二、宗教信仰的口述史研究
        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口述史研究
        四、传统技艺的口述史研究
第三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特点
    第一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方法
        一、访谈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自观与他观
        四、辨伪考证法
        五、田野调查法
    第二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特点
        一、“拿来主义”
        二、研究方法多元化
        三、研究内容多样但不均衡
        四、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四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评价
    第一节 成就
        一、补充了少数民族史研究资料空缺
        二、开拓了少数民族史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
        三、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四、推动了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完善和创新
    第二节 不足
        一、理论创建和研究欠缺
        二、口述采集标准未定,实践操作不规范
        三、项目采集和保护的保障及支持力度不够
        四、其它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子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发现与思考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时空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辨析
        二、龙舟赛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实施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二、进入田野现场
        三、田野调查的阶段
第二章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与“一县两制”
    第一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礼仪标识
        四、田野调查点的简况
    第二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
        一、湖南沅湘流域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分布
        二、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文献记载
        三、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现象
    第三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传说及其构建
    本章小结 “礼仪标识”的建构: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发展主体
第三章 礼仪承传: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 南宋以前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二节 明清时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三节 现代初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1912 年-1977 年)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第四节 现代转型时期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文化(1978 年至今)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
    本章小结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动力
        一、发展趋势
        二、内在动力
第四章 现代适应: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共时性研究
    第一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空间序列
        一、麻阳县的传统龙舟赛区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礼仪途径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礼仪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与竞技龙舟赛的现代共生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民俗意蕴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对麻阳竞技龙舟发展的影响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主要原因
        四、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条件
    第三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与商品”二重性
        一、分析框架:从礼物到商品
        二、麻阳传统龙舟赛内部商品属性的零星发展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属性对商品属性侵蚀的主动隔离
        四、礼物与商品的兼容:麻阳传统龙舟赛的二重性特征
        五、传统龙舟赛事:产业化何以可能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
        一、“文化有脚”:传统龙舟赛礼仪传播的实现基础
        二、“在域”普及与“脱域”提高:传统龙舟赛的内部拓展与外部新生
        三、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二重性使传统龙舟赛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
        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
        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
        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
    第二节 创新点与展望
        一、创新点
        二、展望
附录1 怀化市传统龙舟县市分布
附录2 主要的口述、访谈对象表
附录3 访谈后记第1 则
附录4 访谈后记第2 则
附录5 访谈后记第3 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述历史运用研究[D]. 张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3]音乐口述史工作的相关法律伦理规范再探[J]. 高斐莉. 歌海, 2021(02)
  • [4]中国政治学早期抽样调查研究——以《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BAS)的口述史为例[J]. 岳春颖,王大鹏. 北大政治学评论, 2020(01)
  • [5]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6]唐德刚口述历史的实践和价值[D]. 于盼.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D]. 杜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转向研究 ——以毕业设计《凋零·不朽》为例[D]. 凌心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D]. 姚志远. 安徽大学, 2020(07)
  • [10]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D]. 向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浅谈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面试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