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的化学改性玻碳电极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改性玻碳电极

一、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鹏[1](2021)在《三种典型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简单的方法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得到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PLM/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s/GCE)、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AgNPs/GR/MWCNTs/GCE),用于对三种典型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并对最优实验条件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对对氯苯酚的电化学检测通过循环伏安法将L-甲硫氨酸修饰到裸玻碳电极上,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修饰膜,制备出PLM/GCE。通过时间-电流法对对氯苯酚进行富集,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探讨了对氯苯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最优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聚合圈数为3圈,以+0.2 V为富集电压,富集时间为150 s,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p H=6.0的底液体系中,对氯苯酚在8.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值大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回收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对2,6-二甲基苯酚的电化学检测以二次蒸馏水为分散剂,将MWCNTs长时间超声分散,形成均匀的浑浊修饰液,并通过简单的滴涂法,成功的将MWCNTs修饰到裸玻碳电极上,制备出MWCNTs/GCE。将修饰好的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建立三电极体系,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探讨了2,6-二甲基苯酚在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最优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滴涂12μL,1.0 mg/m L修饰液,0 V为富集电压,富集时间为400 s,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p H=7.0的底液体系中,2,6-二甲基苯酚在2.0×10-6~1.0×10-4mol/L的浓度范围,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值大小之间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电极的稳定性及重复性满足要求。3.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电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将纳米银(AgNPs)、氧化石墨烯(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制备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的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探讨了双酚A在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最优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修饰6μL、浓度比1:1的修饰液,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01 mg/m L的AgNPs中30 min,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为支持电解质,底液p H=7.0的条件下,双酚A在8.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值大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电化学响应良好,可用于双酚A的检测。

连爽[2](2021)在《水体中部分典型PPCPs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各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的使用量逐年增长,PPCPs污染物也被广泛地关注。研究发现,PPCPs会在水体中残留,并对水体有一定影响。本文研究新型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药物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并且对实验方法进行调整优化,主要内容如下:1.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的制备及其对萘普生的测定:将氧化石墨烯(GO)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超声混合、滴涂、烘干,选用恒电位还原法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电极rGO-MWCNTs/GCE。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实现了对萘普生的电化学检测,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电极修饰材料修饰量为7μL,支持电解质为p 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缓冲液,电还原时间为600 s,富集时间为300 s的条件下,rGO-MWNTs/GCE可以对萘普生进行快速检测。萘普生的浓度在5.0×10-6~2.0×10-4mol/L(M)范围内,线性方程为Ip(μA)=0.1419c+28.258(r=0.9985),检测限为4.8×10-6M,并将该电极应用于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2.罗丹明B-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h B-MWCNTs/GCE)的制备及其对磺胺(SA)的测定:通过电聚合方法合成了罗丹明B-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使用DPV检测磺胺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极修饰材料为10μL,电聚合10圈,富集时间300 s,支持电解质为PBS,p H=7.0,在1.4×10-4~3.0×10-7M范围内,峰值与磺胺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9222c+8.0637(r=0.9978),并将该电极应用于加标回收实验。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CTAB-rGO-MWCNTs/GCE)的制备及其对水杨酸(salicylicacid)的测定通过电聚合与恒电位还原法合成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通过DPV对水杨酸进行电化学检测,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极修饰材料为10μL,电聚合15圈,富集时间450 s,电还原时间500 s,支持电解质为柠檬酸-柠檬酸钠,p H=6.0,水杨酸的浓度在1.0×10-6~5.0×10-3M范围内,峰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10408c+3.727(r=0.9992),并将该电极应用于加标回收实验。

陈咏歌[3](2021)在《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化学修饰电极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环境保护,临床医学,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基纳米材料及金属复合纳米材料以其较好的负载能力、生物相容性及电催化性能,为修饰电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研究制备了不同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分别应用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葡萄糖和甘氨酸的检测。1.通过对大片段氧化石墨烯进行恒电压电解得到小片段氧化石墨烯,将小片段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经电化学还原制得小片段石墨烯修饰电极(ERGO/GCE)。运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HQ)与邻苯二酚(CC)在ERG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HQ与CC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可同时应用于HQ和CC的检测。两者的差分脉冲伏安响应与浓度在2.9×10-6-2.0×10-4mol/L和2.0×10-4-2.0×10-3 mol/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HQ与CC的检出限均可达到9.7×10-7 mol/L(S/N=3),该修饰电极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佳。2.将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电聚合沉积在处理好的低成本的碳纤维盘电极表面,对修饰电极进行循环伏安还原处理后,再电沉积铜镍纳米粒子于电极表面,制得Cu-Ni/ERGO/MWCNTs/CFE。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研究了Cu-Ni/ERGO/MWCNTs修饰电极检测葡萄糖的电化学性能。该修饰电极在0.2 mol/L Na OH溶液中对葡萄糖氧化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线性范围为1.9×10-6-4.4×10-4 mol/L和4.4×10-4-3.6×10-3mol/L,灵敏度分别为923.6μA·L/(mmol·cm2)和302.6μA·L/(mmol·cm2),检出限为6.7×10-7mol/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n=4),该修饰电极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重现性好的优点。应用于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回收率为90.3%-92.5%,结果良好。3.采用两步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制备CuNiHCF薄膜,在NaOH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使Cu/Ni HCF薄膜转化为颗粒均匀、立方体型纳米氢氧化铜镍复合修饰层,并用于玻碳电极表面的修饰。通过扫描电镜、交流阻抗技术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该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甘氨酸催化效果较好。实验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检测甘氨酸,线性范围为4.9×10-6-1.0×10-3mol/L和1.0×10-3-7.0×10-3mol/L,检出限为1.9×10-6mol/L(S/N=3),灵敏度分别为754.8μA·L/(mmol·cm2)和336.3μA·L/(mmol·cm2),RSD为1.0%(n=6)。应用于碳酸钙甘氨酸胶囊中甘氨酸的分析,回收率96%-103%,实际样品检测性能较好。

张云龙[4](2020)在《基于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环境和健康问题。2,4,6-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类应用广泛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它的爆炸残留物会对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于爆炸现场环境中痕量TNT的残留分析很有必要。抗坏血酸(AA)是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影响但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种维生素,需要从外界进行补充。当AA在人体中含量异常时,往往会导致一些身体疾病的出现。因此,对AA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能实现对一些疾病提早发现、提早诊断和提早治疗。近年来,电化学传感技术对修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金属纳米材料满足所需的灵敏度和检测限等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得到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本论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为基础,并将其用于TNT和AA的测定。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一步电化学聚合和一步电化学沉积将糠醛膜和铜纳米颗粒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并用该传感器实现了对TN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探究了电化学聚合过程中聚合圈数和电化学沉积过程中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对修饰电极形貌和检测性能的影响。实验还探究了扫速、富集时间、富集电位和待测液p H等条件对TNT电化学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电极制备条件和检测条件下所制备的电极对于TNT的响应线性范围为0.22μmol·L-1到26.4μmol·L-1,检测限为0.18μmol·L-1。此外,该修饰电极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实际水样的检测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回收率。(2)通过还原电化学法在铂纳米颗粒(Pt NPs)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沉积了一层2-甲基咪唑锌盐(ZIF-8)膜,得到ZIF-8/Pt NPs/GCE,并将该传感器用于AA的电化学检测。玻碳电极表面Pt NPs的沉积不仅能指导ZIF-8成核和生长,而且能与ZIF-8膜发挥协同效应。而ZIF-8膜在电极表面的沉积能显着增大活性电极面积,从而使该修饰电极对AA的电化学响应显着提高。实验探究了ZIF-8膜的电化学沉积过程中沉积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对修饰电极表面形貌和修饰电极对AA检测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还探究了扫速、待测液p H等条件对AA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影响。在最佳的电极制备条件和检测条件下,用该传感器检测AA的线性范围为10到2500μmol·L-1,检测限为5.2μmol·L-1。此外,该修饰电极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现性和稳定性,在真实药品的检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刘娟[5](2020)在《基于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生物质材料作为可再生资源中的唯一碳源,同样也是碳质材料的重要前驱体,近几年来,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开发可控的高性能碳质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质通常具有独特的功能结构,是合成生物质碳的优良原料,因此以这些天然生物材料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和活化等步骤可以得到具有独特结构的多孔碳材料。进一步以其为模板导入无机或有机客体材料可以组装出具有独特复杂多级形貌结构的复合材料,这类生物质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快速的电子传导能力、较高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以用于电极修饰,改善电极界面形貌和结构,提高电极性能。进而可以应用于电化学活性小分子的检测、氧化还原蛋白质(酶)的固定,建立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本论文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铂(Pt)纳米粒子修饰面粉生物质多孔碳(BPC)复合材料,进一步修饰在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表面制备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木犀草素的测定。在Pt-BPC/CILE上出现了木犀草素的一对氧化还原峰,与裸电极相比峰电流的增加和峰电位的正向移动证明了Pt-BP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结果可以归因于BPC的多孔结构,Pt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及其协同效应。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计算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当木犀草素浓度在0.008~100.0μmol/L不断增加时,氧化峰电流线性增加,计算得检测限为2.6nmol/L,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独一味胶囊样品中木犀草素含量的分析。(2)以芭蕉皮为原料通过碳化和碱处理活化合成芭蕉皮基生物质碳(BPBC),然后再通过优化比例混合多壁碳纳米管(MWCNT)制备了MWCNT-BPBC复合材料。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制得BPBC-MWNCT/GCE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黄芩素的电化学测定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黄芩素在BPBC-MWNC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其线性范围在0.004~1.0μmol/L和2.0~100.0μmol/L内,检测限为1.33 nmol/L,并将BPBC-MWNCT/GCE应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素含量的定量分析。(3)以木耳为生物质碳源,采用KOH活化和碳化两步合成木耳基生物质碳(FBPC),进一步通过水热法负载纳米二氧化锰(MnO2)合成了MnO2@FBPC复合材料。以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为基底电极,制得了MnO2@FBPC修饰电极(MnO2@FBPC/CILE)。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芦丁在MnO2@FBPC/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线性范围为0.008~700.0μmol/L,检测限为2.67 nmol/L,并采用标准加入法检测药物和人尿液样品中芦丁的含量。(4)以核桃壳为生物质碳源,采用KOH活化和碳化两步合成核桃壳基生物质碳(WSBPC)。通过层层涂布法和沉积法制备基于Nafion/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纳米金-生物质碳(Au/WSBPC)/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紫外和红外光谱法证明了HRP未失活变性,保持了生物结构。选用pH 5.0的PBS作为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实现了Nafion/HRP/Au/WSBPC/CILE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求解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研究了Nafion/HRP/Au/WSBPC/CILE对三氯乙酸(TCA)和溴酸钾(KBrO3)的电催化性能,分别计算得到米氏常数(KMapp)为616.43 mmol/L和0.36 mmol/L,线性范围为10.0~1000.0 mmol/L和0.1~1.1mmol/L,检测限为3.33 mmol/L和0.03 mmol/L。

Yrysgul Bakytkarim[6](2020)在《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一种化学药品,用于在控制或消除植物或动物病虫害(害虫、害蜗、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因此,它们为了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人类食物供给在农业产生中广泛使用。但它们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发各种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已发展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的增大,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已迫切。目前,有一些检测方法用于在检测农药残留,例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分析(ELISA)、酶生物传感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子印迹传感器等。这些方法虽然准确和灵敏的检测农药残留,但样品的制备过程繁琐消拖时间,需要昂贵的设备,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因此,发展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符合当前科技,生活的需要。电化学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利于原位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为提高传统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通常需要对电极表面进行有针对性修饰,造成电极的制备和重复利用复杂化等问题;同时在整个检测分析中,样品前处理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检测快速化。因此、针对以上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实际问题,本论文将制备系列用于农药富集的电极材料,进而通过对工作电极修饰,提高农药检测的灵敏度。并且,以电化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制备可用于原位检测的电极墨水,并将其直接用于蔬菜样品表面,实现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实际样品检测,为残留农药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能用于多种电活性物质的检测,为原位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利用含铜或铜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之间高亲和力,将氧化铜用电极材料,进行修饰工作电极、制备了成分低,无毒,高电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非酶传感器,代替了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酶传感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结论如下:(1)制备了对农药对硫磷电化学性能具有增强作用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并通过滴涂法构建了具有对硫磷农药富集和检测双功能功能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的对硫磷农药残留直接检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CV)、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成功的对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了充分表征。利用电化学检测方法,该碳化硅修饰电极传感器不仅制备过程简单,且能够对待测农药样品富集;与裸玻碳相比,还能显着提高对硫磷农药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在p H为6.0的0.2 mol L-1 PBS缓冲溶液中、使用6 min的预富集时间,采用SWV法获得对硫磷的检测限为5×10-10g/m L(S/N=3,n=3),线性范围为1×10-9至1×10-5g/m L。该传感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对硫磷的测定,回收率在99.8%~101.2%之间。(2)制备一种可涂漆的电极墨水,用于现场直接检测蔬菜产品中的对硫磷残留物。该电极制备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要样品预处理。电极墨水主要由碳化硅和多壁碳纳米管制成,所得涂漆电极通过一层壳聚糖作为固定胶进一步稳定,然后,在温室干燥20min可以得到电极。该制备的涂漆电极对对硫磷具有明显电化学响应。检出限为2×10-8g/m L。并且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已成功的用于在大白菜,甘薯叶和黄瓜等一些常见的当地超市蔬菜的实际样品的现场检测,回收率在76%~96.2%之间。(3)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碳化硅和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制备的材料修饰在裸玻碳电极上构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非酶间接检测马拉硫磷的电化学传感器,Si C@Cu O-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特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Si C纳米颗粒具有马拉硫磷预富集的功能,并且Si C@Cu O纳米复合材料对马拉硫磷具有高亲和力作用。因此,溶液中的马拉硫磷可以阻碍Cu O的氧化还原反应。该特征被用于设计马拉硫磷的电化学检测的简单策略。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别研究了马拉硫磷的电化学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抑制率与马拉硫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3 n M~3.0 n M,检出限为0.01 n M(S/N=3)。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马拉硫磷的检测,回收率在99.33%~106.6%之间,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李响[7](2019)在《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文中指出电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是电分析方法中的关键环节。其中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制备简单,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性能稳定,且能够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分析、食品检验等多种领域。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等生物小分子在人体中的含量与多种疾病相关。构建可灵敏检测这些生物小分子的方法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本论文基于纳米复合物的协同作用,制备复合材料构建几种新型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AA和DA的选择性检测。论文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分别叙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本文使用的重要电化学技术方法原理、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构建原理、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界面材料研究状况等。2.利用一种锌卟啉染料(YD2-o-C8,简写YD)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通过氢键和?-?堆积作用,非共价键合得到新型纳米复合物YD@GO,并利用表面活性剂四辛基溴化铵(TOAB)激发复合物内在电活性,将纳米复合物TOAB/GO@YD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并经电化学还原,构建了一种新型非酶电化学传感器TOAB/ERGO@YD/GCE。通过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YD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传感器对AA的催化机理。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抗坏血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33μM1.46 mM,灵敏度高达13.58 mA/mM,检出限低至0.28μM。而且,由于TOAB的疏水性,该传感器不但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且还展现了良好的操作和储藏稳定性。本研究不仅拓宽了有机分子Y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而且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生物分子AA的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3.利用原位电沉积法将铂(Pt)沉积于介孔碳(MC)表面形成Pt/MC复合复合纳米材料,使用Nafion膜构将其修饰于GCE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Nafion/Pt/MC/GCE)。基于Pt的良好催化活性及MC的多孔高比表面积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对DA展现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DA在传感器上的氧化电位很好地从干扰物质AA和UA中区分开来。UA-DA以及DA-AA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123 mV和204 mV。该传感器可在0.1193μM线性范围内实现对DA的选择性测定,检出限低至0.034μM,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4.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石墨烯状的Co0.85Se,并与痕量Pt复合形成Pt/Co0.85Se复合材料,并将其修饰于GCE表面,形成一种新型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Pt/Co0.85Se/GCE)用于选择性检测DA。DA在Pt/Co0.85Se/GCE呈现借助循环伏安法将H2PtCl6原位还原微量Pt于Co0.85Se表面,从而得到Pt/Co0.85Se复合材料。基于Co0.85Se良好的导电性和特殊的石墨烯状结构及其与微量Pt的催化活性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Pt/Co0.85Se/GCE)。由于Pt的良好催化活性及Co0.85Se的特殊结构和导电能力,该传感器对DA、UA和AA呈现良好的区分能力。在两种材料的协同作用下,该传感器对DA的分析检测同样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和选择性。因此,该法不仅减少了贵金属Pt的用量,而且实现了Co0.85Se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三种新型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并应成功应用于生物分子AA和DA的灵敏检测。该研究不仅建立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为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

贾祎[8](2019)在《水中苯二酚与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玻碳电极表面改性方法创新设计和优化实施的基础上,以固定剂负载低、操作简单、催化性能好、无二次污染为目标,采用简单的恒电位还原方式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RGO/GCE)。以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为基础,利用浸渍纳米银粒子和电聚合L-甲硫氨酸等静电吸附和分子间作用力修饰玻碳电极,制备出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和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它们的表面结构,用循环伏安法(CV)表征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并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探讨了将其用于水中三种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检测和抗生素类污染物盐酸环丙沙星及磺胺的检测的可行性:1.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采用简单的恒电位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方法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并逐步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测定条件下,在同一溶液中同时检测苯二酚的三种异构体。结果表明,RGO/GCE可以同时检测苯二酚的3种同分异构体,对苯二酚(HQ)与邻苯二酚(CT)在RGO/GCE上的电位差为141.29 mV,邻苯二酚与间苯二酚(RS)的电位差为323.81 mV,HQ、CT、RS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62.00×10-4、5.00×10-62.00×10-4和7.00×10-63.00×10-4mol/L,检出限分别达到3.57×10-7、3.62×10-7和3.55×10-66 mol/L(信噪比S/N=3),并将该电极应用于模拟水样。2.电还原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盐酸环丙沙星的检测在RGO/GCE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法和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AgNPs/RGO/GCE),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IP)在AgNPs/RG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gNPs/RGO/GCE检测CIP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gNPs/RGO/GCE对CIP的电化学氧化有非常很好的的催化作用,该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后灵敏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电化学响应与CIP浓度在5.00×10-73.00×10-4mol/L的范围内呈显着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μA)=0.2177c+32.595(μmol/L),R=0.9989,检出限为1.52×10-77 mol/L(信噪比S/N=3),对模拟水样检测的回收率在96.34%107.2%之间,RSD为2.015%3.342%。3.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在AgNPs/RGO/GCE的基础上,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PLM/AgNPs/RGO/GCE),并逐步优化检测条件用于同时测定苯二酚异构体和抗生素类污染物盐酸环丙沙星及磺胺(SA)。优化检测条件后,SA的线性范围为1.00×10-62.00×10-4mol/L,其回归方程为:I(μA)=0.4894c+24.164(μmol/L),R=0.9996,检出限为7.57×10-77 mol/L(信噪比S/N=3),模拟水样的回收率在99.56%100.4%之间,RSD为1.985%。HQ、CT在PLM/AgNPs/RGO/GCE上的电位差为120.64 mV,CT、RS间的电位差为336.51 mV,HQ、CT、RS在PLM/AgNPs/RGO/GCE上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73.00×10-4mol/L、5.00×10-73.00×10-44 mol/L、8.00×10-73.00×10-44 mol/L,检出限分别为5.00×10-77 mol/L、5.00×10-7mol/L、8.00×10-77 mol/L(信噪比S/N=3),对模拟水样检测的回收率在99.24%106.6%之间,RSD为1.879%2.228%。CIP的线性检测范围为7.00×10-81.00×10-44 mol/L,回归方程为:I(μA)=0.3721c+33.381(μmol/L),R=0.9996,检出限为7.00×10-8mol/L(信噪比S/N=3),对模拟水样检测的回收率在99.75%100.3%之间,RSD为1.936%。

王文静[9](2016)在《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能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引起了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尤其是电化学领域,碳纳米管优异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宽的电位窗口等,使其成为理想的电极修饰材料。近年来,人们一直关注于新型修饰电极的构筑,以期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复合材料构筑新型化学修饰电极,也成为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大量的文献综述,本论文将碳纳米管作为主要修饰材料,以玻碳电极为基体构筑了3种新型伏安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分析检测中。1.采用滴涂的方法构筑了一种稳定的伏安传感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s/GCE),并将其应用到柚皮素的电化学测定中,同时详细地研究了柚皮素在该修饰电极上复杂的电化学行为并推测了电极反应机理。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建立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8×10-85×10-6 mol L-1及5×10-61.2×10-5 mol L-1,检出限为2.0×10-8 mol L-1。此外,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现性,将其用于中药枳实中柚皮素含量的测定,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电极,分别采用滴涂法和电聚合的方法先后将SWCNTs和L-瓜氨酸(L-Citrulline)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伏安传感器poly(L-Citrulline)/SWCNT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胡黄连苷Ⅱ的首次电化学研究中。由于SWCNTs和聚L-瓜氨酸的协同作用,该传感器对胡黄连苷Ⅱ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响应,实现了对胡黄连苷Ⅱ的灵敏测定,线性范围为8.0×10-85.0×10-6 mol L-1,检出限为3×10-8 mol L-1。此外,我们还详细研究了胡黄连苷Ⅱ在poly(L-Citrulline)/S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最后,将该传感器应用到中药胡黄连样品中胡黄连苷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先采用滴涂法将SWCNTs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再采用电沉积KI的方法将碘(Iodide)修饰到SWCNTs/GCE表面,构筑了新型伏安传感器Iodide/SWCNT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由于碘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且SWCNT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该传感器对牛蒡子苷元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大大提高了牛蒡子苷元在电极表面的响应。基于Iodide/SWCNTs/GCE首次建立了牛蒡子苷元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3×10-85×10-6 mol L-1检出限为1×10-8 mol L-1。将该方法用于中药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司晓晶[10](2016)在《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药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己经大大拓展。电化学分析作为分析技术的一种,在药物分析领域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而各种微电极、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的问世,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为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工作者对电化学分析的研究日益深入,电化学分析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新型碳基纳米材料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探索了不同药物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从而建立了一系列灵敏、简单、准确的药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通过电化学方法将金属氧化物四氧化三钴(Co3O4)/石墨烯(GR)纳米材料电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电极(Co3O4/GR/GCE),成功地被用于测定异烟肼。通过扫描电镜对此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Co3O4纳米粒子和GR能够很好地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采用差分脉冲法(DPV)优化了异烟肼的测定条件,在最佳条件下,线性关系范围为0.5160μM,最低检出限为0.17μM(S/N=3),实际药物和血清中的回收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该方法方便可行,结果满意,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实验表明,相比于裸电极,此修饰电极获得了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可显着提高对异烟肼的电催化活性。2、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以GR为基底,利用半胱氨酸氧化为磺基丙氨酸(Cysteic acid,CA)电化学反应及其在GR表面的吸附和聚合,制得石墨烯-磺基丙氨酸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R/CA/GCE),并应用于异烟肼含量的测定。在最佳条件下,线性关系范围扩大为0.1200μM,最低检出限仅为0.03μM(S/N=3),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方法用于药品中异烟肼的定量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3、运用一种温和而新颖的电化学技术制备了GR和纳米氧化锌(ZnO)复合物修饰电极(ZnO/GR/GCE)。实验表明,复合物修饰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此同时,该复合物作为电极的增敏材料,氧氟沙星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分1100μM,对应的检测限和灵敏度分别为1.7μM和1399.86μA mM-1 cm-2。同时,该修饰电极在药品氧氟沙星的检测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应用结果。4、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优良性能,构建了MWCNTs和维生素B12(VB12)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对羟基苯乙酮(p-Hyd)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表明,MWCNTs和VB12已经成功地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优化,选择pH 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VB12电聚合15圈作为最佳优化条件,以方波伏安法检测p-Hyd。实验结果表明,与聚铬黑T修饰电极相比,p-Hyd的氧化电位负移了0.04 V,虽检测限没有改变,但在0.520μM和20200μM范围内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5、建立了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方波伏安法测定p-Hyd的电化学方法。运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5 mM铬黑T的0.1 M NaOH溶液中制备聚铬黑T膜,并使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yd在0.91V(vs SCE)处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6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0.15μM(S/N=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二、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典型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学修饰电极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定义及发展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1.1.3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及意义
    1.2 L-甲硫氨酸、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纳米银
        1.2.1 L-甲硫氨酸的特征及应用
        1.2.2 碳纳米管的特征及应用
        1.2.3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概述及应用
        1.2.4 纳米银的概述及应用
    1.3 酚类污染物的概述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2 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对氯苯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2.1 PLM/GCE的制备
        2.2.2.2 对氯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LM/GCE的电化学表征
        2.3.2 对氯苯酚在PLM/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2.3.3 检测条件优化
        2.3.3.1 L-甲硫氨酸聚合膜厚度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2 L-甲硫氨酸溶液浓度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3 富集电压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4 富集时间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5 支持电解质的种类及其浓度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6 pH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7 扫描速度对对氯苯酚检测的影响
        2.3.3.8 对氯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2.3.3.9 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2,6-二甲基苯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2.1 MWCNTs/GCE的制备
        3.2.2.2 2,6-二甲基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WCNTs/GCE的电化学表征
        3.3.2 2,6-二甲基苯酚在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3.3.3 检测条件优化
        3.3.3.1 分散剂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2 MWCNTs修饰量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3 MWCNTs浓度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4 富集电压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5 富集时间的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6 支持电解质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7 pH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8 扫描速度对2,6-二甲基苯酚检测的影响
        3.3.3.9 2,6-二甲基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3.3.3.10 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4 纳米银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双酚A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2.1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2.2 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NPs/GR/MWCNTs/GCE的电化学表征
        4.3.2 双酚A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3.3 检测条件优化
        4.3.3.1 GO-MWCNTs修饰量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2 GO-MWCNTs浓度比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3 纳米银质量浓度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4 浸泡时间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5 氧化石墨烯还原时间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6 富集时间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7 支持电解质和pH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8 扫描速度对双酚A检测的影响
        4.3.3.9 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
        4.3.3.10 稳定性和重复性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水体中部分典型PPCPs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学修饰电极的概述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定义和发展史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1.1.3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及意义
    1.2 石墨烯的概述
        1.2.1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1.2.2 石墨烯的制备
        1.2.3 石墨烯的应用
    1.3 碳纳米管的概述
        1.3.1 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1.3.2 碳纳米管的应用
    1.4 染料的概述
        1.4.1 染料的种类和性质
        1.4.2 染料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1.5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1.5.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性质
        1.5.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6 药物污染物的概述
    1.7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2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萘普生的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萘普生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响应
        2.3.2 rGO-MWCNTs/GCE的表征
        2.3.3 电极修饰条件及对萘普生测定条件的优化
        2.3.4 萘普生在rGO-MWCNTs/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2.3.5 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加标回收实验
    2.4 本章小结
3 罗丹明B-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磺胺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磺胺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响应
        3.3.2 Rh B-MWCNTs/GCE的表征
        3.3.3 电极修饰的条件和磺胺检测条件的优化
        3.3.4 磺胺在Rh B-MWCNTs/GCE上的浓度检测
        3.3.5 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加标回收实验
    3.4 本章总结
4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水杨酸的测定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杨酸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响应
        4.3.2 CTAB-rGO-MWCNTs/GCE的表征
        4.3.3 电极修饰条件及水杨酸测定条件的优化
        4.3.4 水杨酸在CTAB-rGO-MWCNTs/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4.3.5 稳定性、重现性和加标回收实验
    4.4 本章总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学修饰电极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概述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
    1.2 电极的预处理
    1.3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分类
        1.3.1 共价键合法
        1.3.2 吸附法
        1.3.3 聚合物涂层法
    1.4 纳米材料修饰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1.4.1 碳纳米管
        1.4.2 石墨烯
        1.4.3 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
    1.5 多核金属铁氰化物修饰电极及应用
    1.6 论文选题背景和内容
2 小片段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对苯二酚与邻苯二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小片段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2.3 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催化氧化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2.3.2 石墨烯尺寸大小对HQ,CC的影响
        2.3.3 扫速对HQ,CC的影响
        2.3.4 修饰剂滴涂量的影响
        2.3.5 支持电解质p H的影响
        2.3.6 富集时间的选择
        2.3.7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2.4 小结
3 镍-铜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制备碳纤维盘电极
        3.2.3 溶液的配置
        3.2.4 制备修饰电极
        3.2.5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修饰电极的催化机理
        3.3.2 不同修饰电极方法比较
        3.3.3 玻碳与碳纤维盘基础电极选择
        3.3.4 不同修饰电极的性能比较
        3.3.5 电化学沉积
        3.3.6 修饰电极表面的表征
        3.3.7 Ni~(2+):Cu~(2+)浓度比的影响
        3.3.8 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浓度比的影响
        3.3.9 底液浓度的影响
        3.3.10 扫描速度不同的影响
        3.3.11 检测电位的选择
        3.3.1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3.3.13 干扰试验
        3.3.14 重现性与稳定性
        3.3.15 实际样品测定及回收率试验
        3.3.16 本修饰电极与其他电极对葡萄糖测定结果对比
    3.4 小结
4 基于铁氰化铜镍转化的氢氧化铜镍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甘氨酸的电催化氧化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氢氧化铜镍修饰电极的制备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铁氰化铜镍修饰玻碳电极的电沉积过程
        4.3.2 修饰电极的碱性处理
        4.3.3 甘氨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3.4 修饰电极的表征
        4.3.5 Cu/Ni(OH)_2/GCE电极对不同浓度甘氨酸的电催化氧化
        4.3.6 Ni,Cu浓度比的影响
        4.3.7 扫描速率的影响
        4.3.8 底液浓度不同的影响
        4.3.9 检测电位的选择
        4.3.10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4.3.11 干扰试验
        4.3.12 重现性与稳定性
        4.3.13 回收率试验
        4.3.14 本修饰电极与其他电极对甘氨酸测定结果对比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2,4,6-三硝基甲苯(TNT)
        1.1.1 TNT的研究意义
        1.1.2 TNT的检测方法
    1.2 抗坏血酸(AA)
        1.2.1 AA的简介及其研究意义
        1.2.2 AA的传统检测方法
        1.2.3 AA的电化学检测
    1.3 电化学传感器
        1.3.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1.3.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4 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4.1 贵金属纳米材料
        1.4.2 非贵金属纳米材料
    1.5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5.1 金属-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5.2 金属-MOFs纳米复合材料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铜-聚糠醛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高灵敏检测TNT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修饰电极的制备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修饰电极的SEM表征
        2.2.2 TNT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2.3 糠醛的电化学聚合圈数优化
        2.2.4 铜纳米颗粒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优化
        2.2.5 检测条件的优化
        2.2.6 TNT的定量检测
        2.2.7 修饰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2.2.8 实际水样中TNT含量的测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t NPs和 ZIF-8 膜修饰的玻碳电极用于AA的检测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用于ZIF-8膜电化学沉积的前体溶液的制备
        3.1.4 修饰电极的制备
        3.1.5 真实样品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修饰电极的微观结构表征和电化学表征
        3.2.2 A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2.3 电极修饰条件的优化
        3.2.4 扫速的影响
        3.2.5 pH对AA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3.2.6 AA的定量测定
        3.2.7 修饰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3.2.8 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3.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化学修饰电极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简介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1.3 化学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1.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3.2 电催化
        1.1.3.3 药物分析
    1.2 生物质碳
        1.2.1 生物质碳材料的简介
        1.2.2 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2.1 原料的前处理
        1.2.2.2 原料的碳化
        1.2.2.3 原料的活化
        1.2.3 生物质碳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1.2.4 生物质碳纳米复合材料
        1.2.5 生物质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1.2.5.1 超级电容器
        1.2.5.2 电催化
        1.2.5.3 传感器
        1.2.5.4 吸附
    1.3 黄酮类化合物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铂-面粉生物质碳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木犀草素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仪器
        2.2.3 BPC和 Pt-BPC的制备方法
        2.2.4 修饰电极的构建
    2.3 结果和讨论
        2.3.1 BPC和 Pt-BPC的表征
        2.3.2 电化学行为研究
        2.3.3 pH的影响
        2.3.4 扫速的影响
        2.3.5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
        2.3.6 工作曲线
        2.3.7 分析应用
        2.3.8 干扰、稳定性和重现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壁碳纳米管-芭蕉皮生物质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黄芩素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芭蕉皮生物质碳的合成
        3.2.4 BPBC-MWNCT/GCE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M
        3.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3.3.3 循环伏安研究
        3.3.4 pH的影响
        3.3.5 扫速的影响
        3.3.6 DPV曲线
        3.3.7 重现性,稳定性和干扰性研究
        3.3.8 分析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锰-木耳生物质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芦丁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木耳生物质碳(FBPC)的合成
        4.2.4 MnO_2@FBPC的合成
        4.2.5 修饰电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nO_2@FBPC的表征
        4.3.2 电化学行为
        4.3.3 pH的影响
        4.3.4 扫速的影响
        4.3.5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的影响
        4.3.6 工作曲线
        4.3.7 分析应用
        4.3.8 干扰研究
        4.3.9 稳定性和重现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金-生物质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酶传感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仪器
        5.2.3 核桃壳生物质碳(WSBPC)的合成
        5.2.4 电极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EM结果
        5.3.2 光谱结果
        5.3.3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5.3.4 p H对 Nafion/HRP/WSBPC/Au/CILE的影响
        5.3.5 扫描速度对HRP的影响
        5.3.6 HRP修饰电极的电催化行为
        5.3.7 样品测定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符号说明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6)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农药
        1.1.1 农药简介
        1.1.1.1 农药的分类
        1.1.1.2 农药残留
        1.1.1.3 农药残留的危害
        1.1.2 农药的检测
        1.1.2.1 样品前处理
        1.1.2.2 检测方法
        1.1.2.3 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2 电化学检测农药残留
        1.2.1 与酶抑制法相结合的农药残留检测
        1.2.2 具有电化学活性农药的检测
    1.3 化学修饰电极的概念
        1.3.1 化学修饰电极的定义
        1.3.2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
    1.4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1.4.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4.2 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
        1.4.3 化学修饰电极的功能及效应
    1.5 电化学传感器
        1.5.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5.2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
        1.5.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
        1.5.2.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1.6 碳纳米管简介
        1.6.1 碳纳米管的发现
        1.6.2 碳纳米管的结构
        1.6.3 碳纳米管的特性
    1.7 碳化硅简介
        1.7.1 碳化硅的结构组成与基本性质
        1.7.2 纳米碳化硅基本性质和合成方法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固相萃取的碳化硅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直接检测对硫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方法
        2.2.3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SiC NPs-CS/GCE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iC NPs-CS/GCE的形貌表征
        2.3.2 SiC NPs-CS/GCE的电化学表征
        2.3.3 对硫磷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3.4 pH的影响
        2.3.5 扫描速度的影响
        2.3.6 富集时间的影响
        2.3.7 对硫磷的定量测定
        2.3.8 SiC NPs-CS/GCE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2.3.9 真实样品中对硫磷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墨水传感器用于现场电化学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方法
        3.2.3 电极墨水和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工作电极的形貌表征
        3.3.2 工作电极墨水的比例优化
        3.3.3 电极的稳定性
        3.3.4 对硫磷在不同制备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3.5 对硫磷的定量检测
        3.3.6 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3.3.7 农产品中对硫磷的直接电化学检测
        3.3.8 连续监测对硫磷在蔬菜叶片上的蒸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C@CuO-NPs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非酶间接检测马拉硫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方法
        4.2.3 SiC@CuO-N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和SiC@CuO-NPs/GCE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iC@CuO-NPs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形貌表征
        4.3.2 SiC@CuO-NPs纳米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4.3.3 SiC@CuO-NPs/GCE电化学表征
        4.3.4 马拉硫磷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3.5 SiC@CuO-NPs/GCE中马拉硫磷检测优化实验条件
        4.3.6 SiC@CuO-NPs/GCE对马拉硫磷的检测
        4.3.7 SiC@CuO-NPs/GCE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4.3.8 真实样品中马拉硫磷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1.2.1 共价键合法
        1.2.2 吸附法
        1.2.3 聚合物薄膜法
        1.2.4 组合法
        1.2.5 其他方法
    1.3 电化学分析方法
        1.3.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1.3.2 计时电流法(Chronoamperometry)
        1.3.3 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1.3.4 安培电流-时间曲线(Amperometric i-t Curve)
        1.3.5 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 method)
    1.4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1.5 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界面材料及研究现状
        1.5.1 碳纳米材料
        1.5.2 贵金属纳米材料
        1.5.3 过渡金属纳米材料
        1.5.4 聚合物纳米材料
        1.5.5 复合纳米材料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锌卟啉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抗坏血酸传感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际样品处理过程
        2.2.3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与制备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TOAB/ERGO/YD/GCE传感器的形貌表征
        2.3.2 YD与 GO相互作用的光谱表征
        2.3.3 YD与 GO相互作用的DFT计算研究
        2.3.4 TOAB/ERGO@YD/GCE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6 传感器的电催化分析
        2.3.7 传感器的性能评价
        2.3.8 实际样品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基于介孔碳复合纳米铂的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Nafion/Pt/MC传感器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fion/Pt/MC/GCE传感器表征
        3.3.2 Nafion/Pt/MC/GCE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3.3.3 Nafion/Pt/MC/GCE传感器对DA的催化
        3.3.4 Nafion/Pt/MC/GCE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3.5 实际样品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硒化钴与微量铂复合物的一种新型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合成硒化钴
        4.2.3 Pt/Co_(0.85)Se/GCE传感器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Co_(0.85)Se和 Pt/Co_(0.85)Se的电化学行为
        4.3.3 Pt/Co_(0.85)Se/GCE传感器的电催化分析
        4.3.4 传感器的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水中苯二酚与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学修饰电极概述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史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类型
        1.1.3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及意义
    1.2 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和L-甲硫氨酸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2.1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特征及应用
        1.2.2 纳米银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1.2.3 聚L-甲硫氨酸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1.3 水中苯二酚类及抗生素类污染物概述
        1.3.1 苯二酚的危害和检测方法
        1.3.2 盐酸环丙沙星的危害和检测方法
        1.3.3 磺胺的危害和检测方法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2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2.2.3 三种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表征
        2.3.2 电极修饰条件及检测条件的考察
        2.3.2.1 氧化石墨烯修饰体积和修饰浓度对HQ、CT、RS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3.2.2 电化学还原时间对HQ、CT、RS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3.2.3 支持电解质与pH对 HQ、CT、RS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3.2.4 富集时间及富集电位对HQ、CT、RS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3.3 苯二酚异构体在RGO/GCE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2.3.4 三种苯二酚异构体在RGO/GCE上的电化学同时检测
        2.3.5 稳定性、重现性和模拟水样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3 电还原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盐酸环丙沙星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电还原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3.2.3 盐酸环丙沙星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还原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表征
        3.3.2 电极修饰条件及检测条件的考察
        3.3.2.1 纳米银的浸渍浓度与浸渍时间对CIP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3.3.2.2 电化学还原时间对CIP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3.3.2.3 支持电解质与pH对 CIP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3.3.2.4 富集时间及富集电位对CIP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3.3.3 盐酸环丙沙星在Ag NPs/RGO/GCE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3.3.4 盐酸环丙沙星在Ag NPs/RGO/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3.3.5 稳定性、重现性和模拟水样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4.2.3 磺胺的检测
        4.2.4 三种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4.2.5 盐酸环丙沙星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L-甲硫氨酸/纳米银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表征
        4.3.2 电极修饰条件及检测条件的考察
        4.3.2.1 L-甲硫氨酸溶液的浓度与聚合膜厚度对SA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4.3.2.2 支持电解质与pH对 SA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4.3.2.3 富集时间及富集电位对SA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4.3.3 磺胺在PLM/AgNPs/RGO/GCE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4.3.4 磺胺在PLM/AgNPs/RGO/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4.3.5 三种苯二酚异构体在PLM/AgNPs/RGO/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4.3.6 盐酸环丙沙星在PLM/AgNPs/RGO/GCE上的电化学检测
        4.3.7 抗干扰性、稳定性、重现性和模拟水样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化学修饰电极
    1.2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
    1.3 化学修饰电极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1.4 工作设想及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2 基于SWCNTs修饰玻碳电极对柚皮素进行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分析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和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于poly(L-Citrulline)/SWCNTs修饰电极对胡黄连苷Ⅱ进行电研究及分析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4 基于Iodide/SWCNTs修饰电极对牛蒡子苷元进行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和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结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化学修饰电极
        1.2.1 修饰电极的发展概况
        1.2.2 化学修饰电极的类型和修饰方法
        1.2.3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 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1.3.1 碳纳米材料及其性质
        1.3.2 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1.3.3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表征
    1.4 研究现状及展望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异烟肼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2.3.2 异烟肼在Co_3O_4/GR/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校正曲线和干扰
        2.3.5 重现性和稳定性
        2.3.6 实际样品分析
    2.4 总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磺基丙氨酸/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异烟肼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A/GR/GCE的电化学表征
        3.3.2 异烟肼在GR/CA/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3.3.3 溶液pH和L-Cys的电聚合圈数对异烟肼测定的影响
        3.3.4 校准曲线
        3.3.5 干扰、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3.3.6 实际样品分析
    3.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氧化锌/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氧氟沙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4.3.2 OFL在ZnO/GR/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4.3.3 溶液pH和ZnO的电聚合圈数对OFL测定的影响
        4.3.4 校准曲线
        4.3.5 干扰性和稳定性研究
        4.3.6 实际样品分析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壁碳纳米管/VB_(12)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对羟基苯乙酮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电极制备
        5.2.3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WCNT/ VB_(12)/ GCE修饰电极的表征
        5.3.2 p-Hyd在MWCNTs/VB_(12)/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5.3.3 实验条件优化
        5.3.4 校正曲线
        5.3.5 干扰、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5.3.6 血清中回收率试验
    5.4 结论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方波伏安法测定对羟基苯乙酮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和试剂
        6.2.2 电极制备
        6.2.3 实验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EBT膜的实验表征
        6.3.2 裸电极与修饰电极的阻抗研究
        6.3.3 p-Hyd在PEB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6.3.4 PEBT聚合圈数对p-Hyd电化学响应的影响
        6.3.5 pH值对p-Hyd电化学响应的影响
        6.3.6 校准曲线
        6.3.7 干扰实验
        6.3.8 PEBT/GCE的稳定性、重复性和重现性
        6.3.9 血清中回收率试验
    6.4 结论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四、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典型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研究[D]. 赵文鹏. 渤海大学, 2021(11)
  • [2]水体中部分典型PPCPs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D]. 连爽. 渤海大学, 2021(09)
  • [3]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D]. 陈咏歌.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D]. 张云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 刘娟.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6]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Yrysgul Bakytkarim.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选择性检测[D]. 李响. 阜阳师范学院, 2019(01)
  • [8]水中苯二酚与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D]. 贾祎. 渤海大学, 2019(01)
  • [9]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D]. 王文静. 郑州大学, 2016(02)
  • [10]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司晓晶. 上海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改性玻碳电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